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4篇

发布者:红衣大砲 时间:2023-1-1 00:19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4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米以及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能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实际测量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悟到知识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

二、说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新大纲也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此为了全面、准确地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将注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一旦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探索、积极学习。在教学中,我抓住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课堂开始,就设计了猜一猜老师手中两本书哪本比较厚,哪本比较薄这一活动,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自然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

2、给学生充分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老师包办过多,恨不得把许多知识瞬间都灌注给学生,留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过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动手测量的基础上,感受到1毫米有多长,通过观察找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需要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和获取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

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是新课程精神的体现。在教学中设计了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大约是1毫米的物体;在练习中设计了改一改小马虎的日记,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建立了一定的生活常识,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这些至理名言充分说明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努力做到“授人以渔”,我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

1、合作交流法

小学生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合作学习首先满足了他们“说”的需要,在同一时间里,每个小组都有人在说,课堂成了说的海洋。学生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感到自由、轻松,乐于大胆讨论、质疑,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注意倾听,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造力有明显的作用。

2、动手操作法

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手的动作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量一量等多种活动获取新知,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还使学生养成了善于思考、乐于动脑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首先创设猜一猜老师手中两本书哪本比较厚,哪本比较薄这一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让学生想一想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一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手表示的过程中,温故旧知。再从毫米产生的两个维度出发:一是所学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产生的需要,二是所学长度单位测量物体不够精确时产生的需要,设置测量学生身边的数学课本的长度、宽度、厚度这样的情境(数学课本的长度、宽度不是整厘米的,厚度不到1厘米),从而激起学生探寻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认识毫米

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尺子,再交流你看到了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说明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体会1毫米的'长度

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1分硬币的厚度,再与尺子上面的小格比一比,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由此让学生感知1毫米的厚度,再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请学生扮演毫米,跟其他同学说一说毫米的特点,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或哪些地方的长度或厚度接近1毫米。

3、操作演示,引导学生推理得出1厘米=10毫米

先让学生猜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数一数尺子上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多媒体演示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从而验证得出结论1厘米=10毫米。

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已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观察、动手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了解1毫米的概念,从而建立起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这样很好的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教师再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去猜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验证结论,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三)、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1、在尺子上指一指10、20、15、24、48毫米在哪儿?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发现5毫米的位置,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几毫米的位置。

2、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

3、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长度、宽度。

4、填一填,填上合适的单位。

5、改一改,小马虎的数学日记。

这个环节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四)、全课总结,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效果预估

整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信息,提高了各种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2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说教法:

1、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测量吸管的长度,再通过牛奶盒的吸管,知道10厘米长的线段可以用分米来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然后在尺上找一找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紧接着让学生画出一分米的线段,最后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2、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测量卡的厚度,硬币的厚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体验1毫米时,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或磁卡,感觉1毫米的厚度,然后用心体会。最后,教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能用毫米表示单位的实物来。

3、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如教学1厘米=10毫米时,让学生观察学生尺,引导学生知道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再数一数有几小格,从而得出结论。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

(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

1、操作实践法

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

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

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

最后,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学生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

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

3、现实需要,引入新课

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讨论内一下。

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这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他说对了。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

版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二、 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现学生把知识抛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

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三、 让趣味练习,促知识巩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笑声不断,教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积极地情感。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