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学说课稿范文锦集四篇

发布者:庆中机械 时间:2025-3-31 01:34

【必备】小学说课稿范文锦集四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小学说课稿范文锦集四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一、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人物的动态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本节课旨在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不同的环境,产生截然不同的画面内容及视觉效果,从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了解绘画中人物和环境的关系,掌握利用环境衬托人物已达到更加完整的画面效果的绘画方法。提高学生的画面掌握能力,为以后的相关学习活动打下基础。

二、 说教学目标。

本着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设立三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绘画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特点。

2、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任务的动态变化想象活动内容,添加适当的背景。提高学生美术的表现力。进而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想象力,加法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对新课程理念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理解,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条件下我设定了一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征,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不同的还击,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

难点:根据相同的人物动态,设定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情节,并添加适当的环境,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四、 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在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后,结合新课程理念,设定了一下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和发现法。主要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一切教法和学法的确立都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最终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 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首先(出示)(播放-----婴儿)一般思维下,学生会认为婴儿的周围应该有妈妈爸爸等,后来展示却用了一片荒地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与人物之间密切的联系,进而揭示主题——《人物与环境》

在这一环节中,多媒体可以更直观,更便捷,让学生一目了然。选择婴儿作为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过程中使用了能激发兴趣的猜谜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了训练,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果学生深切体会到相同主体不同背景的画面,背景对主体的说明关系。学生兴趣浓厚,寓教于乐。

(二):讲授新课

1. 认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继续播放,出示人物,我用激将法再让他们猜,并让学生模仿,学生的思路大开,结果也是五花八门。通过以上对画面的逐步认识学生已经懂得,背景并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而是对主题的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环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欣赏比较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透彻。

2. 动作相同,位置不同,联想到的画面内容不同

展示书上所提供的一对人物的图片,是他们的位置发生变化,引导学生联想这是我们可以通过背景的变化得到怎样不同的画面效果。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然后提问。提问后结合书上给出的范例进行讲解。

在本环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未来服务,以学生的`一生的发展为落脚点。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3.同样姿势的人物通过旋转得到的不同效果。

展示出一个跳跃的小人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个小人在干什么?在之前的基础上学生会得出很多不同的答案。这是我用将这个任务旋转不同的角度,再提问“现在你们再思考一下这个小人在干什么?”答案便会变得更加五花八门。欣赏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得出,同一个姿势旋转一下角度,添加适当的环境,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这一环节中,运用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是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自由创作教师辅导

在学生创作前,给出作业要求。让学生有创作的大方向。

在学生的创作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并走下讲台,个别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

(四):作业展示、评价

作品完成后,进行评价。在此环节中,对学生的优点及时肯定,可以维持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其他的学生做适当的补充。鼓励具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则是为了给学生树立榜样,提供发展方向。

六、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识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小学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表达各种节日,表达这些节日的时间。

2、能力目标:

A 能把所学句子运用到日常口语交际中,在适当的情境中能够灵活运用,如谈论自己对节日的喜好、日期。

B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节日,拓展视野。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学生的喜好、需求,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多样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不断体验成功,感受乐趣,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重点分析:

说、认识、口头运用常见节日,表达自己对节日的喜好、表达出日期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Part 1:Greeting

[激情问候,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Part 2et’s do actions.

[几个简单的动作,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Part 3: Free talk

T: What day is it today? S: It’s_____.

T: What day was yesterday? S: It was_____.

T: What day is tomorrow? S: It’s_____.

(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出示课件,给学生以适当提示)

[通过对今、明、后天的日期回答,情境对话不仅复习了前面所学,而且为本节课下面要复习的内容做了一个铺垫。]

Part 4: Review

I’ll show you some pictures, guess,what are they?

[让大家浏览图片,说出你都看见了哪些图片,请同学们说出来]

2、 再次出示那些图片,问学生: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有学生进行回答,并引出下一个问题:When is it?

[提问和这些节日有关的问题,扩展更多的知识,复习所学知识,巩固日期的表达方法。]

3、操练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When is it?

教师做示范,小组练习。

[大量操练,学以致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4、扩展其它节日,并说出它们的'日期,进一步练习重点句型。

[丰富课外知识,培养学生在一些特别的节日里应掌握一些特别的祝福话语,给学生更好的价值观]

Part 5:Class Closing

以节日“Mother’s Day” 作为结尾,教育孩子们要热爱自己的父母,可以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学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11减几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情惑目标:①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从小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②使学生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计算11减几。

教学难点:

通过探索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进而初步感受退位减法的算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11根、圆片11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选择教法,突出主体:《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以直观的教学手段,运用情境教学,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采取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流程: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也指出: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愉快。本节课通过创设系列童话情境,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二是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体现了计算题与实际应用相融合,给学生以愉悦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星期天呀,花猫cat和猫咪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瞧!(出示课件),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Cat说:瞧,我钓的鱼多!菲菲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它俩越争越厉害,cat哥哥说:这里共有11条鱼,我钓的是6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看看吧!可是金鱼游得太快,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数出来。它无奈的说: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知识帮帮我吧!

(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两只小猫的争论中自然提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引导交流,探索算法。

1、独立算法,合作探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1-6=5,然后引导:你是怎么计算出11-6的?能给菲菲讲一讲吗?

每个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并用小棒或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一组帮菲菲想的方法最多。

联系情境问题的尝试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源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也是课程标准中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体现。在这里,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2、交流汇报算法

要求学生上台汇报并展示自己算法的过程,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①10-6=4,1+4=5

②6+5=11,11-6=5

③11-1=10,10-5=5

④11分成10和1,1-6差6个,不够减,10-5=5

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使算法更丰富,更自由、更灵活,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使学生充分体会合作意义之所在。在这里,对学生的每一种算法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以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3、尝试运用,多种择优。

师导:菲菲从小朋友这里得到了这么多好方法,解决了cat哥哥的问题,高兴极了。它灵机一动,决定考cat哥哥:有11条金鱼,我钓了5条黑的,有本事算一算你钓了几条花金鱼?谁知cat哥哥马上计算出11-5=6。

小朋友猜猜,它用哪种方法算的这么快呢!

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结:小朋友们用以上几种方法都能得到正确答案,计算时你们要向cat学习,在众多的方法中,选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尝试练习在生动的情境中自然进行,不仅巩固了多种算法,同时同时学生有意识的对算法进行对比和选择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练习与交流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菲菲想考考cat哥哥的目的没达到,心里有点不平,拉着cat就来到了河边,瞧!(出示课件)

菲菲说:我知道刚才你早就数好了是6条花金鱼,那不算,有本事重来!这河里有8只鸭子,岸上有3只,你能写出一个加法两道减法算式吗?(注意还要算出答案)哈哈这回总答不出来了吧!

cat说:这么简单的小问题,不如考考我们的小朋友们吧,另忘了,我们还要去买礼物,今天可是小猴的生日!小朋友们,敢接受挑战吗?

让学生先自己解决,然后小组交流,怎么列算式,怎么算以?

全班反馈,同时板书:3+8=11 11-8=3 11-3=8

2、自主练习

充分表扬小朋友们后又继续引入:小朋友们真棒,比菲菲可聪明多了,那谁你们能和cat一样回答得又快又正确吗?(出示课件)噢?河里发生了什么?(又有一只鸭子从水里上岸了)

那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又说出一个加法两个减法算式及答复?

在此环节中,练习巩固层次分明,在看图列式说算法中,使学生逐步从多样化的算法中充分体验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并且还能使他们充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和明确体验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的优越性。

3、游戏,找规律,并提示课题。

师导:小朋友们,花猫cat和猫咪菲菲礼物买得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

哟!买了这么漂亮的一个大礼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是啥?

那得先解开礼盒上的密码11-( )=( )

①学生自己思考。

②汇报。

11-2=9 11-3=8 11-4=7 11-9=2

③比较每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提示课题。

让学生观察比较引导说出都是11减几的计算,从而提示课题,并板书:11减几。

④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相互之间的联系,体会用相邻的算式可以推算出得数。

在此,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练习,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在明确算法后,让学生解开礼物盒上的密码11-( )=( ),有多种填法,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并从中发现11减几算式中的规律,从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四、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师:猫咪菲菲他们拿着漂亮的礼物去为小猴过生日了,我们这节课也快结束了,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收获?(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充分相信他们,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出示:12-( )=( ),你能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来解决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把你们的想法告诉花猫cat和猫咪菲菲他们,好吗?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本次说课以最大程度参与为原则,我通过围绕花猫cat和猫咪菲菲创设系列情境,情境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逐步引导,体验新知。教学模式以简明生动,亲和力、感染力极强的儿童语言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的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过程成为学生发现知识和学会学习的过程,真正的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小学说课稿 篇4

我对《光与影》这课进行了深刻的教研活动,将说课过程同大家一起研究,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光与影》是河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用不同工具材料用明暗表现物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光与影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的一种重要手段。色彩斑斓的世界需要光才能看到,而且不同的光还会引发人的不同情感反应,光与影是绘画中表现物象的重要艺术语言。采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2、教学目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强调明暗运用与表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明暗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明暗审美价值的认识、通过借助简化的明暗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明暗造型及利用明暗进行情感表现的能力。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明暗表现的基础知识、三大面、五调子。

(2)能力目标

①提高学生明暗表现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明暗表现的实际运用能力。

(3)发展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②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明暗处理的绘画技巧、三大面、五调子之间的运用,充分发挥明暗作用,表现物体前后虚实关系。

教学难点:怎样画好一幅素描作品,使用恰当的表现手法。

二、说教法学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让学生体验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欣赏激趣法。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创造作业法。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当上课铃响时放一些优美的风景图片和音乐,这时学生满腔激情,仔细观察,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必须具备三大条件,这三大条件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引出光。

教师导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因为有了光,我们才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有人说:“光源的历史也是人类文化的历史”,的.确,造型艺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光,才使其成为现实,也可以说光给自然万物带来了生机,也给造型艺术以生命。

2、欣赏作品,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艺术家采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方法来塑造形体、表达情感的设计提问。

问题:(1)光线是什么?

(2)为什么物体具有色彩?

(3)艺术作品中如何运用光影?

(4)光和影的关系是怎样的?

(5)光与影在作品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6)在塑造形体方面?

(7)在表现气氛方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重点放在:1、塑造形体方面:赋予绘画形象丰富的层次和逼真的效果,增强体积感、空间感、质量感(图片展示)2、表现气氛方面:不同的空间光线效果可以赋予事物所处空间以不同的气氛,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光影变化来营造气氛,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光影变化规律

利用立方体为学生做演示,总结规律如下:

①物体与光线所成的角度。

②光源的强弱以及物体距离的远近。

③物体离观察者的远近

④物体所处环境。

4、感知素描,突破难点

(1)概念―素描(提问学生自主学习)

(2)物体受光后所产生出的明暗变化

三大面:受光面、侧光面、背光面

五大调子:高光、中间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5、将我所学,为我所用

采用不同明暗表现一个石膏正方体。让学生注意画面的光影变化规律和透视现象规律是怎样的?学生认真观察后进行讨论,组内交换意见后分别用不同方法画出石膏正方体。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石膏正方体做画步骤,让学生更加直观明了。布置作业:每人一张石膏几何形体的素描作品。最后学生播放轻音乐,在音乐中完成作业。这种让学生观察、发现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6、归纳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学生的作品表现风格不同,教师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7、板书设计

――初步感知(欣赏作品)

――乐中体验(画正方体(1)素描)

――讨论探究(自评)

――知识扩展(明暗简化练习)

――情感升华(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

展开全文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