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说课稿(精选8篇)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说课稿(精选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说课稿(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和要求。
1、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p7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
2、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解决这类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我设计了一个“红花评比”的情景图。根据各自所得红花的不同朵数,很自然地引出主题。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理。
(3)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热情。
4、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5、教学难点
让学生弄清楚较大数是由和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与比较小数多的部分作组成的。
6、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将全班分成7组,宣布发放红花的标准
标准为:A、积极主动参与活动。B、乐意与同伴交流。C、思维富有创新意识。符合以上任意一个条件的同学将为自己组争夺一朵小红花。
学生准备:学具盒。
7、时间分配
引探准备:5分钟。引探过程的实施:20分钟。引探总结:3分钟
引探实践:12分钟
二、说理念和创新。
引探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要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学会质疑。”“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评价者和点拨者。”这与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相吻合的,为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主要体现“以生活为背景,以探究为主导,以评价的结果为教学所用”的思想。在学法上则突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将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本课设计中,我紧紧围绕学生的“红花栏”,上面清楚的反映学生平时所得的红花数,并根据各自所得的红花,很自然地引出“伍眉比来思雨多几朵?”“来思雨比伍眉少几朵?”的问题,学生还能用自己的红花和她们俩的红花的进行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他们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2、在“引探”的课堂中,让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是“引探”教学的基石,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让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选择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的权利,自主选择,自主探究,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本课设计中,我从“红花栏”中抽出两名同学------伍眉和来思雨,让同学们她们的红花数提出问题,
(1)伍眉比来思雨多几朵?
(2)来思雨比伍眉少几朵?
(3)来思雨还差几朵和伍眉同样多?。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的问题不同,是整个课堂很热烈,也很丰富,学生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高。
3、采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在本课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我把学生分成7个组,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每一组进行发放红花,等到整节课结束时,我让学生观察结果,并说说自己的发现,使整个评价结果与所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引导和探究。
(一)引探准备
摆学具:
1,屏幕上出示●●●●●,同学们在下面摆一摆,在第二排摆的▲和●同样多。
2,要求第二排摆的▲比●多三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和直观中加深对同样多和多几的思维方法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认识一一对应和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
体的多少,这样的设计抓住了新旧知识点的连结,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引探过程。
1、课件出示全班同学“红花栏”,说说自己得了几朵小红花。
2、用课件抽出两名学生所得的红花
来思雨:
伍眉:
3、观察两名同学的红花数,提出问题
(1)伍眉比来思雨多几朵?
(2)来思雨比伍眉少几朵?
(3)来思雨还差几朵和伍眉同样多?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动手摆一摆,同伴一起解决问题。
5、汇报结果
(1)伍眉有7朵,来思雨有4朵,从伍眉中去掉和来思雨同样多的4朵,剩下的伍眉比来思雨多的部分。7-4=3(朵)。
(2)来思雨比伍眉少的,也就是伍眉比来思雨多几朵7-4=3(朵)
(3)和来思雨差几朵和伍眉一样多也就是伍眉比来思雨多几朵7-4=3(朵)。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根据两个条件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边摆学具边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摆学具时仍然是来思雨的红花和伍眉的一一对应,在此基础上,把伍眉的红花分成两部分,与来思雨同样多的部分和比来思雨多的部分,这样动手不仅突出了谁与谁比,谁比谁少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摆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重要现象:来思雨比伍眉少和来思雨差几朵和伍眉同样多实际上也是求伍眉比来思雨多几朵,这不仅突出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和求一个说比另一个数多几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了求两数相差多少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探总结
求一个说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的方法:要想比多少,先把大数找,去掉同样多,多几就知道。
(四)引探实践。
1、自己所得红花和这两位同学的比一比。
2、教材p72,p73的“做一做”
3、教材p74练习十三第一题。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安排本着多形式,异要求,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求一个说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的理解,通过自己和别人的红花数的比较从而产生自豪感,从而提高学生兴趣。
(五)、引探评价。
看看每个组所得红花数,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四、说板书设计。
求一个说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
(1)、伍眉比来思雨多几朵?
7-4=3(朵)
(2)、来思雨比伍眉少几朵?
7-4=3(朵)
(3)、来思雨还差几朵和伍眉同样多?
7-4=3(朵)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说课稿 1
说教学内容:
小学教学第二册第33--34页的例2和例3,练习九中的第1--3题。
说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的'应用题。
说教具准备:
投影片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6道)
2、看图比多少?(2道)
二、新课
(一)教学例2
(1)出示投影片()
(2)哪个多些,哪个少些?找出同样多的部分。
(3)指出△比○多几?
(4)看33页例2,△和○图,再填空。
2、完成33页“做一做”题目
(二)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
(2)投影:(出示白兔和黑兔)找了谁多谁少
(3)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用减法计算
(4)对照图讲述
2、完成34页“做一做”
A、读题
B、讨论分析
C、列式解答
三、做课中课(拍手游戏)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九的第一题
2、练习九的第二、三题
3、夺红旗游戏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要先想: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来比较多的数是由哪两面三刀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数同样多的部分,就能算出比另一个数多的。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说课稿 2
说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57页例2、例3。
说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个数多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说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图片;学生每人准备10个△,6个○和1根小棒。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启迪思维,做好铺垫
○○○○○□□□□□□□□
△△△☆☆☆☆
多 个?
二、创设情境,比中迁移,导入新课
出示小狗(9红花)、小猫(5)、梅花鹿(10)三只动物图
引导学生发言,教师谈话导人新课。
师问:小狗所得红花是多还是少呢?
生答:小狗得到的红花多,因为它比小猫得的多。
小狗得到的红花少,因为它比梅花鹿所到的少。
师小结:在比多少时,一定要一个标准才能比较。例如小狗和小猫比。小猫是比较的标准,所以说小狗比小猫的红花朵数多;狗和梅花鹿比,梅花鹿是比较的标准,我们就说小狗比梅花鹿的红花朵数少。象这样的比较方法在生活中运用很广。
这节课我们和动物朋友一起来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三、教学新知,理解算理
1教学例2
首先让学生拿出10个△,6○个在课桌上摆一摆。教师在黑板上摆例2。
△△△△△△△△△△
○○○○○○
师问:哪一行多?
生仔细观察,第一行的三角形多,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让学生用一根小棒分一分。
指名回答三角形分成哪两部分?并让其在黑板图片上分别指出这两部分。(三角形可以分成它和圆形同样多的部分及它比圆形多的部分)(个别说、分组说、集体说)然后独立完成书上第57页例2的填空。
2.指导学生完成第57页的做一做。
出示幻灯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物体?哪一行的碗多?第一行碗的只数多,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请学生用小棒分一分,再指名回答,同座互相说,再填空。
3.小结例2,谈话导入例3
刚才,我们学习了例2,知道两数比较时,要先知道谁和谁在比较,谁多,多的数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它和少的数同样多的,还有它比少的数多的部分}。这多的部分,应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例3,研究怎样计算多的这部分。
4.教学例3。
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①读题。师问:这道题说了一件什么事?
②找出条件和问题。
学生轻声地再读一遍题,找出己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白兔12只、黑兔7只"。
再出示相对应的示意图。
③想解题思路。
师问:谁与谁比?谁知白兔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请学生上来分一分(画虚线),指指这两部分。学生回答时,教师写"跟黑兔一样多"部分,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图中的哪一部分?白兔与黑兔同样多的是几只呢?7只兔。学生回答时,老师掀开7只白兔图。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从12只白兔里去掉哪一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让学生指着图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同座互相说一说。
④列式计算。
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如何列式呢?
板书:12-7=5(只)
为什么这样算?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7呢?5呢?(揭开多的5只白兔图)
⑤检查。
打开课本第58页对照一下,算式列对了吗?有没有算错?单位名称写对了吗?再口答。
5.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解题时要弄清谁和谁比?要算出谁比谁多几,就要从多的数中去掉它和少的数同样多的部分,我们用减法计算。
四、课间韵律操
五、课堂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第58页做一做。(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先读题,找出条件与问题,谁与谁比?谁多?13棵圆白菜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要求圆白菜的棵数比大白菜多几?怎样计算.指名说解题思路,再动笔列式计算,最后集体检查对错。
2.独立分析完成第61页,练习卡五的第1、2、3题。
用学例3的分析方法来解答这三道题。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生齐读课题)知道了这类题解题方法是:从多的数中去掉它和少的数同样多的部分,就是多出的部分。我们用减法计算。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说课稿 3
说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二)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进一步了解减法的含义和作用,能用减法运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式题.
难点:分析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师:三角形和圆形比多少,比的结果怎样?(因为1个三角形对着1个圆形,三角形没有剩下的,反过来圆形和三角形也一一对上了.所以三角形的个数和圆形的个数同样多)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2.
(1)摆学具,比多少.
师:(要求学生摆学具)第一行摆6个三角形,第二行摆4个圆形.
提问:
①哪一行摆得多?(第一行摆得多)
②三角形的哪部分和圆形同样多?用双手比出来.同样多的是几个?(同样多的是4个)
③哪一部分是三角形比圆形多的?用双手比出来.多几个?(三角形比圆形多2个)
④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三角形可以看成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圆形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圆形多的)
师:(要求学生摆学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摆)第一行摆10个三角形,第二行摆6个圆形.
提问:
①指出三角形和圆形同样多的部分.
②指出三角形比圆形多的部分.
③三角形比圆形多几个?(三角形比圆形多4个)
④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三角形可以看成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圆形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圆形多的)
(2)看图形,比多少.(让学生做教科书p.57上的做一做)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8个蓝色的碗, 5个花碗)
师:两种碗哪个多?多几个?
引导学生在脑子里把两种碗1个对1个配对.然后做一做:
①指出蓝色碗和花碗同样多的部分.
②指出蓝色碗比花碗多的部分.
③蓝色碗比花碗多( )个.
师:刚才比较出多几个都是从图上看出来的,怎么能直接算出来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种应用题.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2.教学例3.
出示应用题“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1)指名学生读题.
(2)指名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在原题上画批.然后先贴出12只白兔(画在两张白纸条上,一张上画7只,背面写上“跟黑兔同样多的”,另一张上画5只)并在上面括线,标上12只,再贴出7只黑兔,并在下面括线,标上7只.
师:是谁与谁比多少?白兔多还是黑兔多?(白兔与黑兔比多少,白兔多,黑兔少)
师:我们已经知道白兔的只数多,那么白兔的只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学生说出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时,把画有7只白兔的纸条翻过来,学生说出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时,把画有5只白兔的白纸条翻过来)
师:这道题的问题是图中的哪部分?(请同学上来指一指,教学标出问题部分,并注明“多?只”)
(3)看图分析
师: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应该怎样想呢?(从白兔的只数里去掉跟黑兔同样多的,剩下的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
(4)列式口答
指名列式口答.教师板书:
12-7=5(只)
口答:白兔比黑兔多5只.
(5)检验:教师把表示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的纸条翻过来,露出5只白兔,说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3.指导学生做教科书第58页上的“做一做”
让学生按照下面的问题分析和解答:
(1)这道题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在书上画批)
(2)从已知条件可以知道谁多谁少?(圆白菜多,大白菜少)
(3)圆白菜的棵数多,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跟大白菜同样多的8棵,另一部分是比大白菜多的)
(4)要求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几棵怎么想?(从圆白菜的棵数里去掉和大白菜同样多的8棵,剩下的就是圆白菜比大白菜多的)
(5)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
(6)在书上填写算式.
(三)巩固反馈
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
做第1题时,先指名读题并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要求红花比黄花多几盆?应该怎样想?(红花多,红花的盆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黄花同样多的10盆,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从红花的盆数里去掉和黄花同样多的10盆,剩下的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盆数)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第2,3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予以指导.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分四个层次进行应用题教学.第一个层次复习同样多的概念,第二个层次通过摆学具和看图形比多少,知道比较大的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三个层次是教学解答这种应用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从直观、具体、形象的比较中,逐渐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第四个层次是练习.层次分明,环环紧扣.
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知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也就是对“12-7=5”这个算式的理解.学生能够讲述这个算式的意思是:“12只白兔,减去和7只黑兔同样多的7只白兔,得比黑兔多的5只白兔.”这在教学的初始阶段还是十分必要的.以后教学中还要再抽象到数量或数的比较,如12只比7只多5只或12比7多5.这样才能压缩思维过程,以利后继学习.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说课稿 4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比 比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新授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7个,小华套中12个。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5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5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5(个)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小白菜。小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五、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说课稿 5
说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3页例4及“做一做”。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差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思。
3、使学生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成功的'喜悦。
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说教学准备:
例题挂图,小棒。
设计思路:
本课是有关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计算应用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思。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第一行:◇◇◇◇◇◇◇◇
第二行:○○○○○
◇ 比 ○ 多( )个。
◇ 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 ○ ( )的,另一部分是比 ○( )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挂图,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
(2)师生共同分析数量关系。
(3)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出“小磊比小雪少几朵红花,就是小雪比小磊多几朵红花”的结论。
(4)列式:12—8=4(朵)
口答:小磊比小雪少4朵红花。
(5)再让一位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小组内的学生说一说。
2、教科书第73页的“做一做”。
(1)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求我比你少几本书,就是求你比我多几本,或你我相差几本。)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小结。
谁能说说例4与例3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例4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3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这两题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的第2题。
2、完成练习十三的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说课稿 6
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教学重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
说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你想当冠军吗?下面我们就做个夹豆比赛的游戏好不好?同桌的两个人一组,看谁能够获胜.
2.老师记时,学生比赛.(看谁在1分钟内夹的豆多)
3.比赛结束后,各组汇报比赛结果,老师在表中记录.
4.教师出示成绩表,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组数据,哪组数据不分胜负?为什么?(他们夹的个数同样多,所以不分胜负.)
哪组数据可以分出胜负?为什么?(他们夹的个数不同,数量多的获胜)
5.要知道比赛的结果,就要把每组的两个数据进行比较.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经常会遇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较两个数大小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第1步】
学生看图摆学具:
问:△的个数和○的个数相比,谁多?(△多)
△中的哪一部分和○同样多?请你用小棒把△分成两部分.(学生摆小棒)
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中和○同样多的部分有几个?(6个)
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哪部分是△比○多的?(同桌互相指一指,然后找学生到前面来指)
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学生在自己摆的'学具上加手势边说边比△和○的个数.
(△和○比,△多,我们可以把△看成是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多的)
问:△比○多几个?(4个)请你把结果填在书上.
2、做一做【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哪种碗的数量多?我们可以把蓝碗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自己看图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老师随学生的回答,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蓝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花碗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花碗多的)
问:蓝碗比花碗多几个?(3个)请你把结果填在书上.
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比较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那么怎样用计算的方法算出这个结果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3、教学例3
(1)了解题意
板书: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学生自己读题,然后指定一名同学读.
请一位同学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老师随着贴出12只白兔图(画在两张白纸条上,一张上画7只,另一张上画5只.)和7只黑兔图.两幅图的背面(白色)朝外.
上面的一张表示12只白兔(在白纸条的左面写上“白兔:”,白纸条的上面画上括号并注明“12只”)
下面的一张表示7只黑兔(纸条左面写上“黑兔:”纸条下面画上括号并注明“7只”)
在表示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的纸条下面画上括号并注明“多?只”
(2)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
问:怎样求出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学生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怎样解答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问:白兔和黑兔比,谁的只数多?(白兔只数多)
白兔的只数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
黑兔是几只?(“7只”,老师把黑兔的纸条翻过来.)
白兔的哪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学生来指,老师把7只白兔图翻过来并在7只白兔图的下面写上“和黑兔同样多”)
哪部分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学生来指)
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怎么想?(从12只白兔里面去掉和黑兔同样多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应该用减法计算.)
怎样列式?
板书:12-7=5(只)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看图加手势说明)
指定一个学生答题,老师板书.
答:白兔比黑兔多5只.
老师把表示5只白兔的纸条翻过来,以次验证计算结果正确.
问:刚才这道题我们是怎样分析的呢?
学生随老师复述分析过程.
(从题中可以看出,白兔和黑兔比,白兔的只数多,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从白兔的只数里面去掉和黑兔同样多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3)质疑
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图片“做一做”.
学生自己读题(两遍),指定一名学生说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同桌互相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最后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指定一名学生说答案,集体复述分析过程.
2、第64页练习十五的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1)公园里有18盆红花,10盆黄花.红花比黄花多几盆?
(2)王村小学一年级有26个男同学和20个女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个?
(3)一年级展览作业.第一行摆9本,第二行摆12本.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多少本?
3、计算各组夹豆的个数相差多少.
出示课前各组夹豆情况统计表
学生分别计算本组的两个同学夹豆的数量相差多少,然后分别进行汇报.(夹豆多的同学比夹豆少的同学多夹了几个?)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解答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进行分析?
在老师的提问下,学生回忆分析思路.
板书设计:
省略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说课稿 7
说教材分析
我上的这堂课,课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这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减法”中的一个内容,安排这个内容,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怎样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生活问题。
说教学目标
针对一年级学生知识水平,结合本班学生情况,拟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说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情景摸拟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数学无处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解决问题。
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要从大数中拿走与小数相同的部分。
说教具准备
教师:帖着小红花的作业评比栏
学生:小棒
说教学方法:
探究法
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开始上课时,我先出示准备好的写好算式的卡片,让学生看算式进行口算,复习前面学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法,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接着用生活中学生爱与人人比物品多少这一现象谈话引入课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板出课题,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在教学新课时,用自制的教具——画着小花的作业评比栏,让学生通过观察谁多谁少,怎样看出来的,复习一一对应这一概念,为下一步的探究后基础。然后让学生找出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问题各是什么,接着让学生利用小棒按一一对应的摆法摆出小花,进行比较,在学生摆小棒时,到学生中去检查指导,引导学生拿走一一对应的部分,得出多的部分,从而探索出求多几时就是要从多的部分中拿出与少的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出来的,再让学生说出拿走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式计算出来,强调写上单位,进行口答。
学生探索出方法后,再用两个习题让学生摆小棒来进行研究,加强对这一算法的掌握与运用。
最后,对解决这种应用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合学生加深印象,牢固掌握。
总之,整节课本人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学会学习。尽管如此,教学中仍会存在不足,望各位老师给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说课稿 8
说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2页例10、“想想做做”,练习五第1~5题。
说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具学具准备:
师生都准备5个□,7个○。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老师照复习题摆出图形。
(1)让学生照复习题摆
摆出图形,要求学生互相说一说,□有几个,○有几个,○比□多几个。
(2)提问:你是怎样得出○比□多2个的?如果要列式,你会吗?
(3)小结:我们从上面的复习的图里可以知道,○比□多。从○去掉5个这一部分,就是○比□多的.数,所以可以用7-5来计算。
2、做“想想算算”第1题。
小黑板出示。
让学生先看题,思考下面的问题,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要求学生填在课本上,同时指名一人板演。
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怎样看出来红辣椒比青辣椒多3个的?为什么用减法算?
3、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0。
(1)出示例题(包括图画),读题,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意思。
(2)说明:我们用线段图表示讲义夹和铅笔盒的元数。(师画出两条线段并说明)
要求王伟比李春多用的元数,图上是哪一部分?
(3)讨论:要求王伟比李春多用多少元,是求哪个数比哪个数多几,可以用什么方法求?为什么?(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后,老师再说明解题思路。)
2、老师指出:这道题可以这样想:已知王伟用了24元,李春用了18元,求王伟比李春多用多少元,是求24比18多多少,要从24里去掉18,所以用24-18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2、做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说说题意。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五第2~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五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