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精选10篇)

发布者:闲云悠雨 时间:2024-12-5 11:47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精选10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

(二)教材分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对此的评价分别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位著名作家。同时作者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这篇文章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中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教学本文,要重视引导学生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本文是第五组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在重点读写项目的训练方面,它是前四组文训练重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复习和巩固。

(三)课时划分:

本课的教学分为二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导学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第一部分(1—14自然段)。

第二课时:精读文章第二部分(15—17自然段);总结全文。

(四)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2、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学会正确面对父母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白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教学难点: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说教学理念的定位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这节课所要体现的教学理念定位为:

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注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3、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理念的定位,联系学生实际,我准备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充分讨论中,让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对话。同时,辅以“谈话法”、“朗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说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板书内容的文字贴画

3、写着“小记者”和写着“巴德舒尔伯格”的牌子各一块

4、记者证一份

学具:记者证若干

五、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课,设疑导入

1、谈话引入课题: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读出对比的语气)。

2、学生简述文章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3、设疑导入:“我既得到母亲的赞扬,又受到父亲的批评,究竟成年后‘我’对这两种不同评价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从课题入手,通过复习旧知,并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形成阅读期待。】

(二)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1、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1)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课件出示]

(2)学生自读课文并自由提出问题。

估计学生会提出以下的问题:

①“我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句中“不得不”一词说明了什么?

②作者为什么说“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③ “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④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⑤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⑥“‘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也是创新学习的开端。】

2、归纳整理,引出重点

(1)师生共同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性问题理解课文。[课件出示重点问题: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在尊重学生个性选择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引导,引出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达成共识,使接下来的学习目标更明确。】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带着问题精读课文,自主探究。

(2)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并板书。(见板书设计)

4、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让学生在读中深化理解。(自由读、开火车读、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也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5、现场采访,加深感悟

(1)激趣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也就是巴迪先生。大家想不想采访他?不过巴迪先生有一个要求:[课件出示:

①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②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③“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④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他请大家读懂上面的句子,并能针对其中一个句子向他提个问题,他才会接受大家的采访。同学们同意吗?那就开始吧!

(2)学生自由读句子,领悟句子的含义,并想好准备提出的问题。

(3)召开“‘巴迪先生’记者招待会”。

A、说明活动要求:[出示课件:“巴迪先生”记者招待会]

①全班学生按意愿分为两组:一组当“小记者”,一组当“巴迪先生” 。

②采访时,“巴迪先生”回答“小记者”提出的问题,一个“巴迪”答不完整,其他的“巴迪”再补充。

B、展开采访活动。

①把写着“小记者”和写着“巴德舒尔伯格”的牌子分别摆放在其扮演者的座位前,“记者”的扮演者戴上记者证。

②教师示范采访。

③学生进行采访。[教师相机点击课件,对表现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④教师小结。

(4)感情朗读重点句子,读中品味、加深感悟。(自由读、同桌互读、擂台赛读、齐读)

【创设“‘巴迪先生’记者招待会”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现场采访,意在激发学生的“读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读”、去“悟”。通过采访,师生、生生灵活互动,真正实现与文本间的对话。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及感悟。】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出示要求:

①谈一谈:学了本文,自己有什么收获。

②说一说: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看到的、听到的类似巴迪的事例说出来,和同学们分享。

2、小组交流、汇报。

3、以诗作结。

①课件出示现代诗《教育与孩子》,同时播放乐曲《爱的奉献》。

②教师饱含激情地进行配乐朗诵。

③学生一起配乐朗诵。

教育与孩子

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

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涩腼腆;

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

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

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

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

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

【这个环节的设计,从教材延伸到生活,进一步增进体验。以诗作结,既点明文章的主旨,又能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四)布置作业,迁移内化

[出示课件]作业自助餐:

1、喜欢积累的你,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必做)

2、懂得感恩的你,把你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到卡片上,送给他们。(必做)

3、乐于写作的你,联系实际,以“他表扬了我”或“他批评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记下自己受到表扬或批评后的感受。(选做)

【作业布置采取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空间。】

板书设计:

15“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成功

慈祥→爱←严厉

【本幅板书设计,用帆船代表人生方向,帆上中间写着“爱”,“爱”字上边写着“成功”,意思是慈母的鼓励和严父的批评都是对孩子的爱,他们能让孩子把握住人生方向,扬起“爱”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这样的设计使静态的文字、图案中包含了动态的思路,使人一目了然,从而有利于激起学生的乐学情绪,强化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做也符合板书设计的目的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 2

第一、说作者

本文作者是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巴德·舒尔伯格。1914年他出生于纽约,是本杰明·舒尔伯格的儿子。达特茅斯学院毕业,在派拉蒙当编剧。他的主要作品有《在宾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跑》《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

第二、说课题

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精彩极了”概括了母亲的评价语言,“糟糕透了”概括了父亲的评价语言。文题将这两句截然不同的人物语言用“和”连在一起,记叙了巴迪在母亲的鼓励下和父亲的批评中健康成长的故事。这两句话又是课文的中心语句,主题所在。

第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腼,腆”等7个生字;会写“迪,描”等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腼腆,誊写,出版”等词语;多读并抄写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含义。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父母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评价。

3、指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第四、说教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时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写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习作的不同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的爱。

课文是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的,可分为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讲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

课文详细地写出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和父母截然不同的态度。母亲对儿子是一味赞扬,宠爱,人物的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对“我”极度喜爱的心情。父亲呢,和母亲的态度截然不同。父亲的举动,语言,说明父亲对儿子的要求是严格的,态度是严厉的。这部分对“我”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的变化也作了具体的'描写,从高兴到悲伤,从渴望到失望。

第二部分(从“几年后”到“不满十二岁”)讲几年后,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我”终于理解了父亲对那首诗“糟糕透了”的评价。

第三部分(从“现在”到结尾)讲作者成年后取得了成就,他深感自己有慈祥的母亲,又有非常严厉的父亲非常幸运。由于有母亲一再鼓励,父亲的严格要求,“我”终于成长为一个作家,写了很多作品。“我”从中深刻体会到,来自母亲的鼓励,赞扬,和来自父亲的严厉批评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

这篇课文在表达方式上,对话很多,这些对话简洁明快,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第一部分理的心理活动描写也很生动。第一,二部分是记叙,第三部分主要是议论。

课文里编排了一幅插图,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课后设计了4道思考练习题和1道带星号的选做题,这些练习的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评价,是教学的重点;指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难点。

第五、说课时

教学这篇课文,我计划用两个课时。

第六、说教学过程

一、对比体会,引入课题

1、教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组词语,课件出示:精彩和糟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谁愿意来读一读,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3、教师:加上“极了”和“透了”感觉就不一样了。字典上“极”和“透”的解释有很多种,请你们来选一选。

课件出示:选择义项。

4、引读:精彩到了极点了,你会怎么读?糟糕的达到饱满的程度了,太糟糕了,你怎么读?请连起来读读。

5、揭题,质疑: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读这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我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时,我马上就被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精彩”,“糟糕”这两个词不管从什么角度说,它们都是相对的,所以我在上课开始时,首先就从这两个词入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这一环节,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读和互助互学的形式。一是练读,二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对于生字词的教学,我不会懈怠,尤其是对农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更不会。)

1、初读课文

教师用课件展示出需要注意的生字和词语,提醒大家在读的时候要注意。

边读边思考,文题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与课文有什么关系。

先自读,在指名读,最后小老师带读。

2、学习生字词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带读。

老师听写。

小组合作检查,互相帮助学习,教师在一旁提醒应注意的地方。

小组借助工具书合作学习,理解字义,词义。

三、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给课文分段。

教师首先提问,然后指名回答,再由小组互相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同样采取这样的方式

四、品读童年部分,体会父母的不同评价

1、默读1——14自然段,找一找巴迪写了一首诗,母亲和父亲有什么不同的评价?

2、品读句子。(课件出示)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指名读。

教师:同学们,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你觉得母亲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老师发现这儿有一个比喻句用得特别好,点击“雨点般”。

巴迪此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等待父亲回来的?

3、出示句子: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范读,你发现这句子的标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用了五个句号,你读懂了什么?(焦急)

4、可是父亲回来了,他的评价是——课件出示句子“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如果你是巴迪的父亲,你会怎么来说这句话?

做动作,感受扔。

为什么用扔?

扔掉了什么?

此时,你觉得父亲的批评像什么?

5、巴迪气走了,可父母还在争吵着......

五、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默读15——17自然段,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2、质疑,讨论。

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在交流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越来越”一词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巴迪对父母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3、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4、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再读几遍,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六、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教师:课文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请同学们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

2、再次朗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七、总结全文

八、布置作业

第七 说板书

板书对于一堂优质的课非常重要,它必须用最简单的符号和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文中最主要的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这篇课文我想用一个三角形和一颗心来表达文中内容,希望能达到很好效果。

知识是永无止境的,我以后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谢谢!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 3

一、 说教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主要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对此的评价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对“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并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这篇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课文一些语句含义深刻,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巴迪的父母的不同评价对孩子所起的作用。

3、通过学习,总结生活中对爱的点滴感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体会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学会正确面对父母的评价。

教学重点:

从父母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难点:

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对孩子的爱。

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定位主题,通过阅读、感悟来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重视组织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写结合,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我构建“导——读——悟——拓”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情感氛围。

四、说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同学们,人的一生会得到很多不同的评价,它们会给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老师这儿有一首诗歌,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配乐朗诵)

2、那么,作家巴迪舒尔伯格小时候得到的评价是什么呢?这样的评价给巴迪的一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九课。(齐读课题)指导读好题目。

【教学开始,用诗歌引入,通过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2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预习检查,让学生对有了一个整体感知。】

三 、简介作者

1、课前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作家巴迪舒尔伯格的相关资料,我们来交流一下吧。师这儿有一些他的相关资料,谁来帮老师读一读?(出示,)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是课标的要求。

2、好,通过交流,你们认为巴迪现在是个怎样的`人物?(学生自由发言)

四、设置悬念,精读课文1到14段

1、是啊,现在的巴迪已经成为一个出色的、了不起的作家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的那一句话最能表明现在的巴迪是个出色的、了不起的作家?(指名说出,全班朗读)

2、巴迪取得的成绩和谁有关系?大家读课文1到14段的自学,在说书中做批注。

3已经有答案的同学可以和同桌或者前后桌的同学交流交流。

6、指名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追问:我有什么反应? 师相机指导朗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在情境对话中,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不同的爱。

【在教学中不把重点放在死抠词句上,而给学生留下较多的“空白”,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对于的重点,则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突出朗读感悟和领悟表达的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7、演课本剧,感受真情。

【采用演课本剧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经历自主与合作的探索过程,获得知识与技能,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8、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一题写一写:

①“精彩极了”是母亲对我的( ),母爱像( )。

②“糟糕透了”是父亲对我的( ),父爱像( )。

【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加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感悟真爱。

1、师导:是啊,母亲的“精彩极了”是一种鼓励的爱,父亲的“糟糕透了”是一种严格的爱,这两种不同的爱造就了巴迪的成功。那么,你们在生活中也感受到这两种不同的爱了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照片。

2、播放,激发学生发言的欲望。

3、好,谁先想到了,举手告诉老师。(学生自由发言)

【拓展延伸有利于帮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群体资源将得到有效利用。】

板书是一篇的精髓,它反映了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清冽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s版)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写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习作的不同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是作者感受爱的经历的记叙和描绘。在表达方式上,对话很多,这些对话简洁明快,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叙事生动,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感情真挚,是一篇读了使人易于理解、易受感染的好文章。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抄写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含义。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评价。

指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情感目标: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懂得表扬和批评都是爱,让学生正确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

(3)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通过课堂自学,课外延伸,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评价。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步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力求渗透以下几个理念:

1、以读为本,创设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空间。

全课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读,而且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目的。如:整体感知时的浏览,突破难点部分的细读,升华情感处的引读等等,以读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了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绘声绘色地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融为一体。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其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内因”起主导作用,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和投入,语文素养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辩论的环节,通过对“母亲‘精彩极了’和父亲‘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哪一种更好?”的辩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为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热烈后气氛中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力求做到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使他们在快乐中明白事理,在投入中表达激情,在创造中增长智慧,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3、立足课内,联系生活。

课程标准要求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只有这样,才真正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这篇课文中的事情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时常发生,极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多处设计“假如你是巴迪,你的心情怎样”“假如你是巴迪,你会怎么说”等问题,把教材放到生活中,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而在课外延伸中,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父母对自己的爱让教材走进生活,使学生理解爱,明白鼓励和警告在成长中的作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4、注重语言积累。

“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智力背景,积方法,打基础,激兴趣,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因此,在本节课结束时,我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这本书,让学生课后阅读,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开放性、自主性作业的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爱好进行自主选择,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可贵的尊重。

三、说学法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找、品、悟”的方法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爱”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这篇课文中,我先让学生谈谈:在他们的生活中谁的爱最使他们难忘?为什么?让学生重温那温暖的记忆,从中感受“爱”。

(二)交流品读,感知“爱”

1、引导品读“童年的故事”

由于课文1-14自然段语言比较平实,贴近儿童生活,易于理解。于是,我让学生快速浏览,试着把母亲和父亲评价这首诗的具体语句找出来,并谈谈巴迪的表现。为了使学生融情入境,我指名学生模仿母亲或父亲的语气、语调,有感情地读出他们的评价,并相机引导学生想一想:假如你是巴迪的母亲(或父亲),你为什么给巴迪这样的评价?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爱的理解,我让学生讨论:你比较赞同母亲的评价?还是赞同父亲的评价?为什么?在充分的讨论中,他们形成了各自的观点,于是,我又趁热打铁,举行“小小辩论会”(正方:赞同母亲的评价。反方:赞同父亲的评价)。这样,既让学生对父母两种不同评价有了充分的理解,又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培养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接下来,我又抓住描写巴迪感受的句子“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看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使学生在习作中养成遣词造句反复推敲的`好习惯。

2、设想情境,加深理解

为了巩固加深学生对不同形式爱的理解,我让学生设想情境:后来,巴迪成为世界著名的剧作家,假设他的作品获得了国际大奖,他感慨万分,那么你觉得巴迪会感谢谁呢?为什么?

3、自主品读“后来的认识”

听录音范读16、17自然段,边听边思考:你觉得哪些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划出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读、找、品、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中,我着重讲解了“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爱的理解。

4、联系生活,感悟“爱”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们知道了巴迪把这样一句话送给了自己的父母,是因为他懂得爱了,这时,我就相机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父母又是如何爱你的?你能够理解吗?

学生在畅谈中,再次感悟父母的“爱”,于是,我让学生把刚才那句话送给亲爱的爸爸妈妈。并引导:

(1)这句话你还想对谁说?为什么?

(2)对给过你爱的人,除了这句话,你还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3)你想用什么方式回报他们吗?

就在这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生对不同形式的爱的认识、理解,并学会感恩、回报。最后,我还写了一首小诗送给学生,使他们的感情得到升华:

阳光是幸福的起点

风雨是成长的伙伴

快乐地享受阳光

勇敢地接受风雨

学会理解,懂得感恩

让我们在温柔的呵护中成长

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

五、作业快乐屋

1、诵:喜欢诵读的你,请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吧。

2、作:心灵手巧的你,请把你学后的感受也用格言或小诗的形式写下来,并制成小卡片送给爱你的人。

3、写:热爱写作的你,也写一写你所感受到的爱吧。

4、集:懂得收集的你,请把自己觉得课文中精彩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写在《我的采集本》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一)教学目的

针对文章特点,本组课文训练重点及课文在本组中的安排,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为: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基于此,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为:

1、读准生字字音,正确认读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父母的不同评价。

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为:引导学生感悟父母的不同评价。

二、说教法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形式的形成。”前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也曾指出:“让学生们自己提出目标,拟定行动计划,可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动机,使他去克服完成既定任务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基于此,结合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在本课时教学中,从看题目质疑入手导入新课,以亲切、平等的谈话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激励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力求建立起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三、说学法

1、课前:回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你做过的一件事,父母却有截然相反的评价。如果有这样的经历,请写在日记里。这一环节的安排,既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伏笔,又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

2、课上:自主、合作、探究。具体表现在自主选择读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主选择探究的方式。通过读、思、议、写学习课文。

3、课后:自学生字。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下面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设计:

(一)直接板书课题,生看题目质疑。

在这一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学生的好奇心就越强,兴趣就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就越活跃,学生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探究者。并且,为学生初读课文指明方向,激起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教师对有价值的`问题及时予以肯定并过渡到下一环节: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爱动脑。那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到哪里去寻找呢?

(二)带着质疑时所提问题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以各自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小声读,也可以默读、站起来读。

读的方式的自主选择给了学生宽松的自读自悟的空间,而且有效缓解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情绪。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后的收获。教师相机点拨。

3、小结,引出本课时重难点,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通过自读课文,我们了解到面对孩子的诗,父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一个说“精彩极了”,一个说“糟糕透了”。此时,你的脑中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呢?(生答)是呀,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这第二次质疑,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学生可以自读思考、圈画、批注,也可与同桌或前后桌同学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此环节给了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的自主权。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将读、思、议、写相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并用,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交流、点拨,化解难点。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联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交流互补。使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变到质变。

(五)四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六)适时小结并提示第二课时内容:

同学们是幸运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现在就领悟到了父母那截然不同的评价所饱含的爱。而本文的作者感悟到这一点,却是在成年以后。他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中所饱含的爱的呢?让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 6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文章记叙了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得到了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在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评价中感悟到了父母不同表达爱的方式。这篇课文简洁易懂,在教学中我会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用的表达方式,体会父母的爱。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五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逐渐发展,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篇课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对课文的探究欲望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所作的诗的不同评价。

2、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

3、理解父母和母亲对巴迪所作的诗的不同评价,体会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关爱自己。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中含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理解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关爱自己,并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在导入环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你做好一件事、做成功一件事情时,你希望得到父母怎样的评价?(夸奖、赞扬……)如果父母对你的.评价截然不同,你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伤心、难过、不理解……)。学生会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思考,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每个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在小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他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让学生观察题目,并提出问题:通过观察题目,你们有什么样的发现?

学生能够发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对反义词。通过课前预习也能够知道,这两个词语有双引号。这是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评价。“精彩极了”是母亲说的,“糟糕透了”是父亲说的。

其次,我会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我会指名学生回答,最后进行总结:巴迪童年时写了一首诗,父母对他的诗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评价。母亲:“精彩极了”,父亲:“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是截然不同的,在母亲的评价中获得了鼓励,在父亲的评价中获得了指导,最终巴迪成为了作家,也懂得了父母两种不同方式的爱。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之后,就进入到了第三个环节的学习,深入研读环节。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表达方式理解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1、我会让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读出感情。思考问题:母亲是如何评价“我”的诗的?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能够找到母亲所说的话:“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找找目前的动作和神态。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接着提问,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能够说出,感受到了母亲的开心,因为自己的孩子在七八岁就会写诗了,她特别自豪,从中也感受到了,母亲对我的鼓励。接着,我会提出问题,听了妈妈的赞美,我是什么表现?

2、指名读,找找父亲是如何评价的?学生也会从语言、动作和神态三个方面找出父亲的态度。然后,我会提问,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是什么样的人?最后总结出,父亲对儿子非常严格,态度是严厉的。也能体现父爱的深沉,母亲对“我”高度赞扬,父亲为了让我不要骄傲,所以对我严格的评价。

3、最后,我会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在深入研读环节,我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方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反复朗读中,体会父母表达爱的不同方式。

(四)延伸作业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为: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分享一下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趣事,你如何体会到父母的爱。

(五)小结作业

最后,我会让学生谈收获,我进行总结结束本课。作业是课堂的眼神,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手法写一写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趣事,不少于200字。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中的第19课,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博格。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文章的作者巴迪在童年的时候创作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却得到了父亲和母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这件事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形象的描述了主人公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情感体验联系十分密切较容易理解,不过也有一些含义深刻但具有启发性的语句需要学生结合自身加以感悟。

本片课文重在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并感受生活中不同方式的爱。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7个生字,读写15个生字词;理解“一如既往”“扬扬得意”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父母为什么会对巴迪的诗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

3、通过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的爱,感受爱的不同方式。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方式的爱。

(四)教学难点

体会巴迪对父母的爱的理解,让学生感受爱的不同方式。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四年多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十分接近,学生很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的心情。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具有强烈启迪性的句子,既是学生学习、理解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情感爆发的源泉。

对教师而言,本课的教学,应引导学生以读为本,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学习,谈自己情感体悟,让课堂真正动起来。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将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着重以师生、生生探讨合作学习,加强师生、生生以及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师通过“引导—诵读—体悟—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用“明确要求—精读文本—体会情感—升华情感”的方法来学习本课。

四、说教学程序

(一) 课题导入。

抓住“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对加引号的反义词,请同学们理解引号的作用和反义词的运用,齐读课题,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读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出为什么会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通过概括主要内容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二) 讲读课文前半部分(巴迪童年时期)。

1、 让学生找出文中父母在面对巴迪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时有什么反应?并在小组内讨论这些语句分别运用了那些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体会巴迪父母亲对巴迪不同的关怀。

2、 引导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叙述巴迪童年时期的部分。

(三) 讲读课文后半部分(巴迪少年、成年时期)。

1、 少年时期的巴迪对待父母的评价态度有什么改变?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15自然段,小组讨论找出答案。在这部分讲解“不得不承认”的双重否定句式。

2、 成年时期的巴迪对父母的评价又有什么新的认识?结合课文第16自然段找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整合正确的理解,让学生体会爱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为感情升华做铺垫。

3、 让学生仔细品味课文最后一段,找出喜欢的或是不理解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着重讲解“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和“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回忆并讲述自己身边的看到的、听到的或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类似巴迪的事例,结合自身实际,体会实际生活中“鼓励”和“警告”两种不同方式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 8

说教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母亲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同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种极端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这篇文章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性,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贴近。课文一些语句含义深刻,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说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父母之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有感情朗读课文。

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懂得感恩父母。

说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亲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说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本节课我着力构建“读中悟,悟中读”的“悟学式”教学法。以读为本,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明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让课堂真正动起来。

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四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多向思维的兴奋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从“悟”字出发,以读为本,采用了“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质疑课题(二)整体感知,粗知大意。(三)理解学法,感悟父母之爱(四)读写结合,情感升华。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采用了谈话导入,让学生了解表扬与批评,从而导出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从生活走进语文,进而为整节课教学作好思想和情感上的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中,我用了读一读,理一理,想一想,议一议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把握文章,粗知文章大意,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感知”,理清文章脉络。同时,有机渗透阅读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有关阅读的方法,体现了“悟学式”教学法所强调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第三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也是难点。母亲的爱是比较直白的,但要真正感悟到其中的含义也是不容易的。我从感悟这段话入手:母亲一念完寻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架设感悟这段话的连接点是“读一读,理一理,想一想”使学生在感悟母爱的同时,从“眼睛亮亮地”、“嚷”等神态、动作的描写,也感悟到了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充分体现 了“悟学式”教学法所倡导的“学以悟为根,学是为了活学”的理念。父亲的爱是严厉的,理性的,不易察觉,学生感悟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架设的连接点是“读一读,理一理”,读一读父母的对话,让学生梳理“我”的情感变化过程,进而感悟“我”在童年时如何理解父亲的爱以及成年后对父亲之爱的清醒认识。

第四个教学环节是感悟父母之爱的进一步升华。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尤其不能忽视,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给学生议一议,完成填空。(无论是母亲的____________,还是父亲的_________,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___________,此时,我想对巴迪说:“__________。”)除了进一步感悟父母之爱之外,还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语文知识,

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体现了“悟学式”教学法的“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的理念。

说教学反思

优点:

我力求渗透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在一个民主的课堂中学会自主,探究,共同完成教学活动。

注重个性化阅读。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不足:

1、课堂教学缺乏激情。本节课的气氛不够活跃,跟教师本身的缺乏激情有很大的关系。缺乏激情,自然地,学生的情绪也不会高涨。

2、忽略感情朗读。这节课,学生自由读,结合体会读比较多,但感情朗读被忽视。比如在读到母亲的“精彩极了”和父亲的“糟糕透了”两种声音时,没能让学生好好品读,从读中父亲的那种严厉,母亲的慈祥,这样学生就更能理解父母的爱。

3、引导学生不到位。在备课时,我在备教材,备教师时,下了蛮大的功夫,但在备学生时,有所欠缺,我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引导上显得很费劲,学生的积极性没能真正调动起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19课。今天我说课内容指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文章主要讲述了童年时,7、8岁的巴迪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对此的评价分别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长大后,他才明白童年的那首诗确实是一首糟糕的诗,同时他也明白了,父母的这两种评价都是出自于对他的爱。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既有父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展示了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父母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中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悟空间。学习这篇文章,要关注引导学生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①知识目标: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誊写、出版、慈祥”等词语。

②技能目标: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③情感目标:着重体会父母对巴迪的两种不同的评价。

4、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着重体会父母对巴迪的两种不同的评价。

二、说教学理念的定位: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这节课所要体现的教学理念定位为:

1、积极倡导独立,探究的学习方式。多采用“你读懂了什么?”来提问。

2、注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建立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3、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努力倾听学生的发言,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

三、说教法、学法:

我着重采用了“朗读法”为主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展开联想,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同时,辅以“谈话法”,“讨论法”,切身感受父母的不同评价及体会当时巴迪的心情。

四、说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堂作业本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1、朗读诗歌,引出“精彩极了”,分析考试,引出“糟糕透了”。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件)。

3、齐读课题,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直接引用的话)

【从课题入手,通过观察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形成阅读期待。】

(二)、边读边想: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小巴迪做了什么事,得到了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小巴迪的表现和反应如何?

(三)、品读父母的评价:

(四)、内化感情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说课稿 10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早上好!

我是大朗崇文小学教师。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下面我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分以下几点说课:

一、说教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叙述了作者巴迪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父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使他在鼓励中,在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位著名作家。也让巴迪明白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都蕴含着共同点,那就是爱,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这篇课文,是前四个单元训练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复习和巩固。这篇课文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中一些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教学本文,要重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

二、根据文章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定下了教学目标:

1、研读15—17自然段,抓文章的重点词句,让学生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深藏着对“我”的爱。

2、联系实际,父母对我们的评价使我们在成长中起到怎么样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抓文章的重点词句,让学生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深藏着对“我”的爱。

三、说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导—读—悟—练—拓”的教学模式。学生用“明确目标要求—重点部分精读细品多思—辩论之中悟情明理—综合实践锻炼能力”的方法来学习本课。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齐读课题,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01页,快速浏览课文

回想课文主要内容。

2、小时候的巴迪理解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吗?长大之后,巴迪理解了吗?当巴迪长大之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呢?请同学们默读15—17自然段。

【这一环节设计从整体出发,让学生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俯视全文,把整篇文章主要内容装在心中。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并直奔本节教学重难点】

(二)精读15—17自然段,以读悟情

1、出示自学提示

(1)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划出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并把体会写在书上。

(2)小组交流讨论。

【让学生带着有价值的问题认真地读书,让学生在读中自我发现、自我感悟,处处与文体进行对话,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汇报,随机出示句子

(1)感悟以下重点句:

a、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b、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c、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d、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尊重学生个性选择,教师给予引导学生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抓住关联词语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让学生领悟到“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警告式的爱。这两种爱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这样学生就在读、悟、议、联系生活的过程中解决重难点。最后,通过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求解,读中品味,读中明理。】

3、小结(出示巴迪资料)

【通过出示巴迪成就资料,加深学生理解两种不同的评价对巴迪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影响,让学生受到熏陶,情感受到升华。】

(三)联系实际,情感升华

在生活中,除了父母给我们鼓励和警告之外,还有谁也会给我们鼓励和警告?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也会遇到过类似的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把它写下来,然后再说一说。(出示小练笔)

【课标要求,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因为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真正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在教学本环节时,我通过读写结合,让学生从教材延伸到生活中,进一步增进体验。】

(四)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1、《父爱,就在拐弯处》

2、好书推荐:《爱的教育》

【向学生推荐美文,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达到互相启发、活跃思维目的。】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在板书的过程中,我通过用线段把关键词相连,总结课文内容,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也让人一目了然,从而有利于激起学生乐学情绪,强化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做符合板书设计的目的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附板书: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

慈祥 严厉

(鼓励)(警告、提醒)

K L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