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通用11篇)

发布者:老枪火 时间:2024-7-24 08:19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通用11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通用11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1

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为便于学生理解,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排列的有序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依据一定规律来处理排列问题,做到不重不漏,为以后探索其他有关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说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用排列的知识来解决,如数字组成数、照相时的位置安排等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时也可能运用到排列知识解决问题,但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排列”的数学思想只需感知,而不需教给他们“排列”的有关概念术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自主尝试学习解决问题,经历简单的'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逐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说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说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说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课件、作业纸。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构建知识坡度。

1、都说咱们二(2)(或1)班特别喜欢学数学,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数学广角闯一闯,有没有信心?(课件出示:数学广角)可是,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了。小朋友们有信心解开吗?(有)

2、(课件出示)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请学生齐读)

数字1、2摆在一起,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呢? (12或21)(板书)

3、那么12和21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引导: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交换了位置)

4、你觉得可能是哪个数?

5、那12和21你能确定哪个是密码吗?(不能)

6、提示: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中的较小数。(请学生齐读)(12)

点击“12”,课件演示锁打开。

(设计意图:教材中直接呈现了给出3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对于部分学生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先出示1和2两个数,利用开门密码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排列是有顺序的,也为后面三个数的排列提供了活动经验和思维方向。)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尝试学习

过渡语:欢迎顺利进入数学乐园!让我们用我们的智慧开启“数学城堡”之门吧!还有没有信心?

第二道门出现。

1、狮子大王来提示!这道门的密码也是两位数,但它是由1、2、3当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

(课件出示:密码是用1、2、3组成的两位数,这个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不一样。)

2、指名读提示,问:这个提示告诉我们什么?

3、追问:有可能是11吗?为什么?

4、谁先猜猜可能是几?(12、23等)

这么回答很乱,容易遗漏和重复。怎么把组成的两位数的情况不重不漏地全部找出来呢?请你们小组合作,用数字卡片摆一摆。(师介绍3张数字卡片)

5、(课件出示)要求:同桌两人分工合作,先商量怎么样摆出的数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并确定一人摆数,一人把摆出来的数写在练习纸的背面,最后数一数一共摆了几个两位数。

学生活动,师巡视

(二)展示交流

师指名3组上台交流。

汇报交流结果并介绍方法:一个组到前边来汇报,要求2个人一起来。一个人摆卡片,一个人把

摆出的数在黑板上写出来。

预设:

1、 12、21、13、31、23、32 共6个

师:哪些同学跟他们一样?谁来猜一猜他们是怎么摆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交换一下。(师板:交换位置法)

2、 12、13、21、23、31、32 共6个 (固定十位数)

3、 21、31、12、32、13、23 共6个 (固定个位数)

请学生多说几遍:谁听懂了他们的想法?你再来说一说?

老师发现我们的小朋友真有办法,排数的时候能按一定的顺序来排,这样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了。

(板书:有顺序 不重复 不遗漏)

展示课件(3种方法)并追问: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密码提示:第二把密码锁的密码是其中最大的两位数 。你们说是几呢?

点击“32”,媒体演示锁打开。

(设计意图:教师点拨提升,让学生进一步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知识,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为承上启下,又让学生找出密码数:32,再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门打开了。我们到智慧屋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吧。(课件出示任务)

1、 你能用数字9、3、7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

请写出来:

其中最大的是( ),

最小的是( )。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适当指导。

(2)全班交流。

2、 9 3 0

这三个数字能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

请写出来:

小结:0不能排在高位!

3、任务二:帮照相。(练习二十四第1题)

数学城堡为了奖励你们刚才破解两道门,想给你们照个合影,你们乐意吗?

(1)学生先写一写。

(2)指名3位学生演示拍照位置展示。

(3)展示课前的拍照。

(设计意图:以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通过不同内容的活动练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特别是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完成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没有十位上是0的两位数,这需要灵活地学以致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你们在数学广角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你们能到做吗?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

五、板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2

一、说教材及学生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因此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学习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更为复杂排列组合问题。

并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起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并且,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学习相关知识,排列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为学生今后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本节课我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简单的计算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使学生在探知新知的过程中,感知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数学学习热情。

这样的目标设计,更多的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体验,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概念灌输的教学模式,更多体现了教材对数学广角这一新增内容的编写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只需“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即可,因此对于这部分问题的解决,根据学情测试可看出,大多数学生对这类问题会采用非常直观的画图法或是文字描述法来解决。

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小活动把知识点的内容串联起来,尽量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体验,以达到课标要求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

活动导入利用小明开皮箱密码锁这一情境进入教学,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

借助活动,体验搭配这一环节,围绕1、3、5组成两位数这个简单数字排列问题,我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通过讨论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在汇报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找不全或是重复的情况,这时,我不直接告诉学生那种答案对,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找出搭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为了让学生能归纳出搭配的方法,我利用课件演示,搭配数字的过程,让学生看出来搭配时有先有后,适时引导,引导学生归纳出搭配的方法:也就是要做到有序搭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第三部分:

运用知识,拓展搭配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序地进行搭配后,出示0、1、3、5组成两位数,使学生感知0不可以出现在最高位,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第四部分:通过练习,加强学习通过“做一做”第1、2题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最后,我在下课前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数学广角——稍复杂的排列问题”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收获,根据学生的不同发言再加以小结,以此来总结概述本部分所学的知识内容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此来结束本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

五、说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有序排列,不重不漏(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等)

六、说教学反思

这一数学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三年级难度又有所提高,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本节课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并且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围绕这一目标要求进行了实践,感觉基本上达成了本课的教学要求,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结合本节课教学的情况进行反思。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材中,这一部分内容是这样编排的:例2编排的是服装搭配,属于组合内容;在练习中安排了一些配合例题的巩固性练习。在备课时,我对例题的素材进行反复的思考,并且参考了许多相关的案例设计。经过多次更改,创设“游数学广角”的故事情境,穿衣服--吃早点--游数字乐园(数字搭配)--拍照--吃午餐--买礼物一系列的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乐意学,主动学,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渗透数学思想。

本节课选择的四个教学素材并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比如在服装搭配这一环节,重点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明白怎样找出一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配方法。

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让学生借助学具,有用连线的方法、有用文字书写的方法,逐步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过渡到抽象。本环节的引申部分,重点是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个性化、简洁化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明白各种不同的搭配可以用尽可能简单的数字、字母、符号表示出来,同时在素材的搭配种类上也有了拓展,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寻找搭配方法时,我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索活动中得出避免重复和遗漏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逐一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体验搭配的有序性。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尽管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但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是出现了重复或遗漏现象。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本课所学内容,有些题型略加改变,学生便无从下手了。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排列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

从心理特征来说,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好玩,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 ,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并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要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小游戏。

(二)认知状况

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直接要学生来学习,显得非常空洞,也没有好的效果,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教学模式

教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四、教学设计

课前游戏:

猜年龄,两个数排列,课前活跃气氛。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去数学城堡看看,想进去,得有密码才行,看看要求。生动的情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小组活动,探索新知

1、给出问题:找出需要注意的点,要明白组数的要求。弄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才能顺利的进行小组活动。

2、数学活动:用数字卡片摆一摆,并记录下来。

同学汇报总结:教师挑选出的同学汇报,教师在大屏幕投影学生作品,学生解释自己做题方法。预设四种情况(重复、遗漏、位置互换、固定)。前两种无序,比较乱,别人看不懂,还易重复遗漏,后两种有序思考,才能全面,不重复,不遗漏。允许不同方法解决,引导有序思考。学生总结出方法,让学生体会方法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利用方法解决问题。

三)体会方法,巩固新知

1、 涂色练习

用红黄蓝3种颜色给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请你涂一涂。

2、 拍照练习

巩固解题方法与思路,虽然对象不同,但思路相同。

四)全课总结

畅谈感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我们要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认识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一)

有序 互换位置法 固定法

2 3 : 23、32 3 3 2

六、课堂评价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看能否准确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设计课堂环节和检测试题来巩固知识。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看他们能否通过观察总结,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思路,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看学生能否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是否有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

文体资源:教科书、教参、其它教辅资料。

信息技术资源:多媒体、互联网资源

环境与工具:课件、给学生准备数字卡片、数位表格、彩笔等。

生成性资源:学生的疑问,老师的解答,师生互动推动了课程资源。

八、教学得失

得: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导入。

整节课始终用创设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积极性。首先由“密码锁”这个情境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由引导学生用二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过渡到引导学生用三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然后为了巩固这节课的重点,又创设了三人合影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先让学生按照我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主学习。学生同桌互助交流,一对一帮扶。教师巡视、指导。

三)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所以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的。本节课在教学难点——掌握排列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时。为了使每一位都能充分参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让每个学生知道在小组内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尽量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教师深入小组中给予恰当的指导。合作学习后,让学生自己评价,即对展示的情况进行补充、质疑。这时,教师再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答疑解惑。以解决师生的双边互动。

失:

1.原本预设学生能写出“固定十位法”,但可能是在引入时,让学生产生了定向思维,导致学生反倒没有掌握这种方法。在这里费时较多。

2.自主学习的环节,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有点多,学生不完全明白要做什么?这里我可以先举一个例子,再由此引入。

3.数学实践活动中,虽然学生有意识要按规律有顺序地排列。但部分学生在没有提示之前,就不知道要这样来排?如何渗透懂得有序排列的数学思想?在今后教学实践中,怎样促进高效课堂?这些都是我感到困惑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4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共同交流学习,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数学广角—搭配》。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新增设的一个单元,它旨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的后续生活中应用广泛,也是他们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单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来呈现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具体教学目标包括: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排列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空间想象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本节课的设计遵循《课标》要求,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具体方法包括:

1. 情境创设: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如利用小明穿衣服的情境引入排列组合的概念。

2. 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摆放数字卡片,体验排列组合的过程。

3. 小组合作: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共同探究,交流讨论。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创设故事情境,如喜羊羊带学生进入智慧岛,但需要解开密码门(由1和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才能进入。

通过猜密码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搭配的方法。

2. 新知探究

任务一:解救羊村

灰太狼给羊村大门安上了炸弹,需要用1、2、3摆成十位和个位不相同的所有两位数来拆除炸弹。

学生同桌合作,一人摆卡片,一人记录,寻找所有可能的两位数,并讨论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引导学生总结交换位置法和固定十位法(或固定个位 用法)。

任务二:摆三位数

1、2、3摆成百位、十位和个位不相同的所有三位数,进一步巩固有序排列的思想。

任务三:搭配衣服

美羊羊准备了很多衣服,让学生计算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通过固定上装或下装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搭配。

任务四:搭配饮料和零食

一种零食搭配一种饮料,让学生计算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可以采用连线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3. 巩固练习

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乘法原理的应用。

4. 总结延伸

引导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强调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交换位置法、固定十位法(或固定个位法)。

六、教学评价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看学生能否准确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设计课堂环节和检测试题来巩固知识。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看他们能否通过观察总结、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思路,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看学生是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以及是否有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新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没有提示之前不知道如何有序排列,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训练。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5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旨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并培养他们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原理,学会用枚举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乘法原理,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好玩,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他们头脑更加活跃,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且缺乏空间想象力,直接学习显得空洞。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五、教学方法

1. 教法:

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演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

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摆卡片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排列组合的过程。

游戏活动: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法:

小组合作: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共同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发现。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创设故事情境:利用课件展示小明穿衣服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小明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从而引出课题。

2. 新课讲解:

实践活动: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一摆,找出所有可能的两位数组合,并记录下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排列组合的过程。

例题讲解:结合学生的`实践活动,讲解如何有序地排列数字,避免重复和遗漏。介绍交换位置法、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等方法。

3. 巩固练习:

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拓展应用:

搭配衣服:让学生用给定的上衣和裤子进行搭配,找出所有可能的搭配方法。

搭配饮料和零食:让学生用给定的饮料和零食进行搭配,找出所有可能的搭配方法。

5. 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强调有序排列和全面思考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七、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

一、导入新课

小明穿衣服的情境

二、新课讲解

实践活动:用数字卡片摆一摆

例题讲解:交换位置法、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

三、巩固练习

相关练习题

四、拓展应用

搭配衣服

搭配饮料和零食

五、总结提升

有序排列,全面思考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和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掌握了简单的排列组合原理,并学会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容易遗漏或重复排列组合的结果。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6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旨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本单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原理,学会用枚举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并运用乘法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原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乘法原理,做到排列不重复、不遗漏。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利用生活实例(如穿衣搭配、密码门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动手操作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摆数字卡片、涂色等活动,直观感受排列组合的过程。

3. 合作探究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排列组合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小明穿衣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小明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他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排列组合的概念。

2. 新课讲解

密码门游戏:通过猜测密码门(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搭配的方法,理解有序排列的重要性。

解救羊村任务:进一步用1、2、3三张数字卡片摆成十位和个位不相同的'所有两位数,拆除炸弹。引导学生通过同桌合作,有顺序地摆放数字卡片,并记录结果。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将掌握交换位置法和固定十位法。

搭配衣服:在解救小羊后,羊村举办庆祝会,美羊羊准备了很多衣服,让学生思考如何搭配。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固定上装或下装,来计算搭配方法,进一步巩固排列组合的原理。

3. 随堂练习

出示相关练习题,如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给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乘法原理的应用。

4. 总结延伸

引导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强调有序排列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排列组合的应用实例。

六、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

1. 交换位置法

12 21

13 31

23 32

2. 固定十位法

1_ 12 13

2_ 21 23

3_ 31 32

3. 固定个位法

_1 12 21

_2 13 23

_3 13 32

总结:有序排列,不重复、不遗漏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重复和遗漏的现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注意事项的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7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旨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今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还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单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并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原理,学会用枚举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排列的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乘法原理,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1. 情境创设: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如通过“小明穿衣服”的实际情境引入排列组合的概念。

2. 动手操作:提供数字卡片、数位表格、彩笔等学具,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搭配的过程,寻找搭配的方法。

3. 合作交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利用课件展示小明穿衣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明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他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 例题讲解

通过例题详细讲解如何有序地排列组合,如使用交换位置法、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等。

3. 随堂练习

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乘法原理的应用。如使用数字卡片摆出所有可能的两位数,并记录结果。

4. 游戏活动

设计“正反话”游戏,通过词语的交换位置,让学生感受搭配的乐趣,并理解搭配中的有序与无序。

5. 总结延伸

畅谈感受,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认识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板书设计包括“交换位置法”、“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等关键词和示例。

六、教学评价

1.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看学生能否准确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设计课堂环节和检测试题来巩固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观察学生的活动,看他们能否通过观察总结,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思路,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看学生能否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是否有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和合作交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存在重复和遗漏的现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排列组合的原理和方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8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旨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本教材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呈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原理,学会用枚举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乘法原理,实现排列不重复、不漏掉。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好玩,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然而,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缺乏空间想象力,直接学习显得空洞且效果不佳。但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应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五、教法学法

教法:

1. 情境创设: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2.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共同探究,体验学习的乐趣。

学法:

1. 动手操作:通过摆卡片、涂色等活动,亲身体验排列组合的过程。

2.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小明穿衣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明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他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从而引出课题《数学广角—搭配》。

2. 新课讲解

密码门:通过猜密码(如1和2组成的两位数)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搭配的方法。

解救羊村:用1、2、3摆成十位和个位不相同的所有两位数,拆除炸弹。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体会有序排列的重要性,并学习交换位置法和固定十位法。

摆三位数:进一步拓展,用1、2、3摆成百位、十位和个位不相同的'所有三位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 实践活动

搭配衣服:美羊羊准备了很多衣服,让学生尝试搭配,并计算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搭配饮料和零食:一种零食搭配一种饮料,让学生计算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可采用连线法帮助理解。

4. 巩固练习

随堂练习: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乘法原理的应用。

5. 总结延伸

畅谈感受: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强调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总结本节课的关键方法,如交换位置法、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等。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排列组合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然而,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重复和遗漏的现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有序思考的训练。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9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搭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这部分内容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如穿衣搭配、数字排列等,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这一知识点不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还为学生后续学习概率统计等知识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有序思考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然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对于排列与组合这样的抽象概念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逐步建立排列与组合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初步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排列与组合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意义,掌握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做到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五、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如穿衣搭配、数字排列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动手操作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直观感受排列与组合的过程。

3.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排列与组合的规律。

六、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展示学生熟悉的穿衣搭配情境,如“小明有2件上衣和3条裤子,他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排列与组合的概念。

2. 新知探究

活动一:穿衣搭配

让学生用学具(如图片卡片)代替衣物进行搭配,并记录下所有可能的搭配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不同的搭配方式,理解排列的意义。

活动二:数字排列

给出几个数字(如1、2、3),让学生尝试排列成不同的两位数,并记录结果。通过对比不同学生的'排列结果,引导学生发现排列的规律,即交换位置法或固定位置法。

3. 巩固练习

设计一系列与排列与组合相关的练习题,如密码解锁、球队比赛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排列与组合的特点和规律。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七、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

一、排列

1. 交换位置法

如:12 21

2. 固定位置法

如:十位固定为1,有12、13...

二、组合

如:从3个不同物品中选2个,有3种方法

三、区别与联系

排列:考虑顺序,元素不同则排列不同

组合:不考虑顺序,只关注元素的选择

四、应用实例

穿衣搭配、数字排列、密码解锁等

总结: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排列与组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后续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练习。同时,也需要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10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搭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如衣服的搭配、数字的排列等,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为学生后续学习概率统计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方法,能够用列举法解决简单的搭配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体验搭配的过程,感受搭配方法的多样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以及初步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搭配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排列组合中的有序性,确保在搭配过程中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如“小明的衣橱”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动手操作法:提供学具,如衣服卡片、数字卡片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搭配的过程。

3. 合作交流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组小明的衣服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小明今天想穿新衣服去上学,他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从而引出课题《数学广角—搭配》。

2. 探究新知

活动一:衣服搭配。让学生拿出衣服卡片,分组尝试搭配,并记录下所有的搭配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搭配的规律,即“固定上衣搭裤子”或“固定裤子配上衣”的有序搭配方法。

活动二:数字排列。给出两个数字,让学生尝试用这两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两位数。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到数字排列中的有序性,即十位和个位不能互换。

3. 巩固练习

设计一系列与搭配相关的练习题,如“用给定的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给出一组水果和饮料,计算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即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同时,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排列组合现象。

5. 布置作业

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搭配问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序思考、是否能与同伴有效交流等。

2. 结果评价: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是否理解排列组合的有序性。

3.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搭配过程中容易出现重复或遗漏的现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有序思考习惯的培养,同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排列组合的理解。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11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搭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部分内容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还能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方法,能够用列举法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全面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语言描述世界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情况。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

五、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和方法。

2. 动手操作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亲身体验排列组合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通过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如小红选衣服搭配)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新知探究

活动一:选衣服搭配

让学生用学具(如卡片代表不同的衣服)尝试为小红搭配衣服,并记录下所有可能的搭配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活动二:数字排列

给出几个数字(如1、2、3),让学生尝试排列成不同的两位数,进一步理解排列的意义和方法。

3. 巩固练习

设计一系列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练习题,如搭配早餐、选路线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新知。

4. 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排列组合的方法,强调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七、板书设计

课题:数学广角—搭配

新知探究:

选衣服搭配:方法(列举法)、有序思考

数字排列:不重复、不遗漏

巩固练习:

搭配早餐

选路线

总结提升:

排列组合的意义

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排列组合的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在交流中深化理解。同时,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有序思考能力的培养,避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