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发布者:清源泉水 时间:2023-11-23 12:29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好朋友》。

2.创编新的歌词演唱。

教学重、难点

1.加入声势演唱歌曲。

2.创编歌词演唱

教材分析

《好朋友》是一首热情真挚的儿童歌曲,由两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可分为两个分句,在1、2句及结尾处加入了小过门,每个小过门处拍两下手,第11小节处还要热情地喊:“嘿!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唱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表现出朋友间亲密无间的真挚感情,不要喊唱,拍手处和“嘿”处要整齐,不能抢拍。拍手处学生可能习惯拍成“XXX”的节奏,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习惯于最后一句唱完边拍手边喊“嘿”,要反复练习。“一起游戏笑哈哈,一起歌唱乐悠悠”这两句歌词可以让学生进行歌词改编演唱,可只改编一个词也可一整句改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分别问三名同学你有好朋友吗?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都干什么?

生:做游戏、学习

教师:一个人没有朋友行吗?对,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朋友。都需要好朋友。老师现在给大家听一首和好朋友有关的歌曲,你听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二、《好朋友》学习歌曲

1.声势和动作感受歌曲。

聆听《好朋友》范唱。

提问:歌中都唱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们都是好朋友等。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表现好朋友们在一起游戏、歌唱的。

提问:乐曲中除了演唱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拍手的'声音。

教师评价并再次提问:对!我们来听听,共有几处拍手声音?

学生听辨拍手次数并回答。

教师总结,提出听赏要求:在歌曲过门处随音乐一起拍手(3处)。

学生边听边随音乐在过门处拍手。

提问:小朋友们在游戏时兴奋地喊叫起来。你听到了吗?出现在歌曲哪里?学生回答:“嘿嘿”在歌曲最后一句演唱完。

观看《好朋友》动画,按要求在过门处拍手并在最后一句后有节奏地轻声喊出“嘿嘿”。

2.学习歌词

出示《好朋友》歌词谱例,带领学生拍手读歌词。

学生分句跟随教师节奏法读歌词。

教师总结评价,请学生自己完整读。

学生拍手节奏法读歌词。

3.演唱歌曲。

教师播放《好朋友》范唱。

出示《好朋友》歌曲谱例。

学生跟随范唱轻声模唱歌曲。

教师分句教唱,学生分句学唱。

教师总结,要求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不能喊唱。

学生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师:在小过门处除了拍手,能不能加其他动作?

生:可以加一些拍肩、拍腿、握手等动作。

教师总结,并请学生分组设计动作进行表演。

学生分组讨论后练习。

教师总结并请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四、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可以和好朋友在一起游戏、歌唱,还可以一起做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演唱创编后的歌曲(将“游戏”、“歌唱”改成“跳舞”、“画画”)。

提问:听听老师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听后回答。

出示《好朋友》歌词创编曲谱:

要求学生在红色字的部分进行改编并演唱。

学生创编练习。

教师评价总结。

学生加入声势和动作完整表演创编后的歌曲。

欣赏视频:《好朋友》舞蹈表演。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自己对好朋友的友好,下课以后请你们还要用行动来表现出对同学和好朋友的友好啊!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 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听信号抢位子的游戏,提高自身动作的灵敏性以及速度和力量。

2、想办法克服人多位子少的'困难,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椅子

三、教学过程:

1、热身

2、导入,反应练习。以游戏“请你跟我做相反”的形式,导入活动。

四、游戏:抢位子

(一)幼儿在线上站成一列横队,当听到口令和看到教师做交换位子的手势时,幼儿快速奔跑到指定地点,比一比谁的反应快。当再次听到语言提示和看到交换位子的手势时,幼儿快速跑回指定地点,还原成一列横队。

1、教师反复使用语言提示和交换位子的手势这两种信号,幼儿根据信号交换位子。(逐步加快信号的交替速度,使幼儿对两种信号的反应时间更短,奔跑的速度更快)

2、用多种感官有效辨别各种信号。鼓励幼儿用眼睛看、耳朵听、并迅速反应。

(1)教师喊口令一至两声、伸出两个手指等无效信号,有效信号仍是三,即当教师伸出三个手指或吹哨三声、喊“3”的数字时,幼儿必须快速反应奔跑至另一处排队。

五、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1、每次换位后,适当减少椅子一至两张,鼓励幼儿相互照顾,启发幼儿想办法,以便全体幼儿都能坐下来。

师:现在我拿掉两张椅子,这次抢位子有一个要求,大家不仅要自己抢到位子坐下来,还要想办法让没有抢到位子的小朋友坐下来,不能让一个小朋友站着.

2、尝试多名幼儿坐一张椅子。

六、放松运动

做放松操,幼儿互相捶背、拍拍肩。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 3

一、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2、聆听《口哨与小狗》

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4、表演《拉勾勾》

二、教学总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教材分析:

1.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

很多作曲家都写过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歌曲,例如皮埃尔的《玩具兵进行曲》,伊格鲁的《玩具兵阅兵式》,柴科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中的《玩具兵小进行曲》,波埃鲁涅的《玩具兵》等。但是,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写的这首《玩具兵进行曲》是其中流行最广的一首。

莱昂?耶塞尔生于1871年。《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内容是这样的:

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后来又打闹嬉耍。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

这支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C大调,2/4拍。前面有个短小的引子,描写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军鼓为前导开始。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鱼声,那叮叮笃笃的音响更增加了儿童的乐趣。第一部分情调明朗活泼,第二部分主题雄壮而有气势,反复时,加进了短笛、木琴、小钟琴,显得活泼风趣。然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接尾声。在尾声里,作曲家用半音阶快速下行滑音,将玩具兵发现小主人醒了那惊慌失措而迅速地逃回箱子里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乐曲最后用一个长音结束。

2.管弦乐《口哨与小狗》

《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C大调,2/4拍

3、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的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规整,多为一音一字,词曲结合紧密,以亲切的询问名字的方式,自报姓名,互相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这首歌作为起始课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自然的条件,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对音乐课和音乐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歌曲在课本上采用儿童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配上活泼的插图,使学生看起来亲切,缩短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心理距离。

4.歌曲《拉勾勾》

《拉勾勾》是一首优美的儿童歌曲。3/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拉勾勾是小朋友的一种游戏,游戏时两个人用自己的小拇指勾在一起,口唱歌谣,表示友谊。作者正是抓住了儿童这一游戏特点,创作了这首歌曲。歌曲的'节奏平稳、舒展,三拍子的运用增加了亲切感,旋律主要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使小曲在变化中统一,形成完整的结构。歌曲具有天真的想象力,用金勾勾,银勾勾形容小手指,喻意友谊的珍贵,教育孩子友爱、团结。

四、教学重点:

1、培养学习兴趣,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整齐地演唱,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

五、教学难点:

三拍子韵律的感受。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知道自己在音乐教室里的座位。

2、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认识老师与同学。

3、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上限:

1、能够很快地记住自己的座位。

2、在游戏与学习活动中,大胆、大方地与老师、同学交往。

3、能够随音乐做即兴表演。

教学下限:

1、知道自己的座位。

2、学会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够认识几位新朋友。

3、能够专注地聆听音乐。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安排好座位表

2、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演唱与伴奏

3、《玩具兵进行曲》欣赏磁带

教学过程:

一、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知道自己在音乐教室里的座位。

1、轻轻地走进音乐教室,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走走看看,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

2、音乐声停,还原成两列队伍。(在教室内)

3、教师给小朋友安排座位,(地板上)每个小朋友要知道自己是几组的,在哪一个位置。

4、认位训练:

解散,走走看看,听到“小燕子”的音乐轻轻飞回自己的座位。

还原成两排队伍,随《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很有精神地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脚步轻巧,表情可爱。

二、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1、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你们早早得来到学校可高兴了。你们心爱的玩具一觉醒来,不见小主人也偷偷得跟进了学校,瞧他们来了。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学生做喜欢的动作。老师亲切的询问学生所喜爱的玩具。能给新朋友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玩具吗?(自由说说)

2、小朋友的玩具也互相认识了,他们也很高兴,听,他们在一起玩呀、跳呀,可高兴了。(仔细聆听)

3、谁在音乐中看到自己的玩具了,你的玩具是怎样表演的?(即兴表演)

4、分组听音乐表演。

三、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认识老师与同学。

1、今天,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刘老师真高兴!。高兴得我都忘了介绍自己了。师生互相认识:下面,刘老师要来问问大家,问到谁,谁就告诉我?(歌曲范唱反复多次)

2、生生互相认识:两人→四人→八人→……

3、说说你认识了谁?

4、再次游戏:去找新朋友

5、说说你有认识了谁?

6、刘老师有几个难题,想请好朋友帮助我解决?(讨论关于上课的一些常规问题:)

坐姿:想躺下,行吗?小朋友之间互相碰到了,怎么办?

倾听:聪明的匣子

回答:老师没有请到我,怎么办?

表演:怎样的表演才精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拉勾勾》,师生进一步相互熟悉与了解。

2、聆听《口哨与小狗》

教学上限:

1、能自遍动作表演,较好地感受与表现三拍子的韵律。

2、在欣赏中,能用动作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下限:

学会整齐地演唱歌曲,能随歌曲愉快地进行表演唱。

教学准备:

1、《玩具兵进行曲》欣赏带

2、《拉勾勾》范唱与伴奏

3、《口哨与小狗》欣赏带

教学过程:

一、学唱《拉勾勾》,师生进一步相互熟悉与了解。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入教室,要合着音乐走或跳。

2、小朋友玩过拉勾勾的游戏吗?怎么做的?(学生说说)一边拉还一边说什么话呀?(学生说说)

3、我们跟着音乐来玩一玩,怎么玩呢?先请小朋友听一听,想一想。(聆听范唱1)

4、请个别小朋友跟音乐玩拉勾勾(表演)。

5、集体跟音乐表演拉勾勾。(两排队伍面对面:1组对2组,3组对4组,5组分成两组人对)

6、小朋友玩得真好!刘老师要给你们鼓掌!听听刘老师的掌声。(老师随歌曲用强弱弱的节拍拍手)

7、我们一起给自己鼓掌。(感受三拍子强弱)

8、现在,我们为朋友鼓掌。(两人相对,第一拍自己击掌,第二、三两拍互相击掌)

9、唱一唱,边唱边表演。

10、个别汇报,评价。

二、聆听《口哨与小狗》

1、聆听第一遍,你的心情怎样?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口哨与小狗叫声)

2、口哨是谁吹的呢?小狗的叫声出现了几次(不是几声)?它为什么要一次次地汪汪叫呢?我们在来听一听。(第二遍)

3、学生自由说说,然后随乐曲表演(男孩或女孩在林间散步、小狗在林间欢跳)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懂得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2、学习运用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游戏激趣、小组合作、范文引路等,让学生会观察,会说,会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欣赏他人,见贤思齐,传递正量。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2、让学生学会运用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人物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板题审题,抓关键词。

1、板题读题。

2、审题方法。(一审写作对象,二审写作范围,三审写作内容)(一两件事小伙伴特点)

二、紧扣文本,借鉴写法。

1、游戏:“猜猜他/她是谁?”

2、析文鉴法:①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②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人物。

(1)描写人物的外貌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点。(板书:抓住特点)

(2)要表现一个人,我们还要抓住他的具体事例,这就是“以事记人”。(板书:以事记人)

(3)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片段分析

三、启发选材,展影回忆。

1、选材练习。

2、生活镜头浏览,启发选材。

四、以说带写,写前交流。

1、在生活中,你们肯定结识了不少小伙伴。同学,邻居,亲友的孩子……你是不是也很了解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做过的事是不是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也来讲讲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的故事吧!你最想把谁介绍给我们呢?你所要介绍的这个人的哪几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出示课件

1、你最想介绍的小伙伴是谁?

2、他(她)有什么特点?

3、你准备用哪一两件事来介绍呢?

2、互动交流,点拨引导。(把写法的指导渗透到交流中)

(点评词,句子,人物描写的语句)

五、片段描写,妙笔生花。

1、明确要求:(1)用一件事写一写小伙伴。(2)注意写出他的特点。(3)注意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练写一段)

2、自由预作。(学生自主发挥完成预作片段)

六、欣赏习作,点评修改。

展示、交流、评价、修改。

出示课件:

小组合作修改组长的文段:

1、小组长大声朗读要修改的文段。

2、用“~~~”画出好词佳句。

3、按照老师给出的秘诀评价并修改文段。

4、注意使用修改符号。

七、合作改文,集思广益。

1、小组修改。

2、展示交流。

八、总结写法,布置作业。

1、总结写法。

2、布置作业。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学生有兴趣用多种方式如信件、贺卡、电报、手机及网络与远方的朋友练习。

2、学习制作贺卡和各种送给外国小朋友的小礼物。

3、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1、尝试了解用多种方式与远方的朋友进行联系。

2、用多种材料制作通讯工具。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用多种材料制作通讯工具。

教学准备:

1、各种废旧挂历纸、一次性纸杯、剪刀、胶水、牙签、棉线团等工具及相关美术材料。

2、各种国家的'风光与民俗等方面的音像资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张世界地图,学生找出五大洲的地理位置。

2、学生说说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生活着的孩子都有哪些不同?虽然我们相隔千万里,但是通讯使我们的心连结在一起。让我们对他们说:你好,朋友。

导出课题

二、欣赏

1、教师播放一些不同国家的风光、民俗的影视资料,让学生自由谈谈感受,看看自己对哪些国家更感兴趣并说出为什么?

2、学生交流:

A、如果让你去旅行,你最喜欢去哪些地方?为什么?

B、最喜欢哪个国家?对这个国家有哪些了解?

C、愿意和哪里的小朋友筑起友谊的桥梁?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们联系?

三、游戏:打电话

1、同桌或小组合作一起做个电话玩一玩:

A、做法:用牙签将一次性纸杯底部穿一个洞,穿上棉线,线的一端打一个结,同样的方法将两只、三只纸杯穿在一起(第三只纸杯的一端可系在两只纸杯线的中间)。将棉线扯直,一人对着纸杯口小声说话,另两个纸杯做听筒,两个小朋友放在耳边就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了。

B、学生表演外国小朋友,用自制的电话互相说说各自的问候、心愿等。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 6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挑战每一位授课的老师,没有生动的教学是无法把他们吸引过来,没有有效的调控是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想孩子们对整堂课保持持续的兴趣和热情,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考虑采用孩子们喜欢的形式。而孩子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又是无穷的,但需教师的正确启发和引导。同时也应看到一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较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本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认知:感知人物的特征,能大胆地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2、能力:培养观察能力

3、情感:通过画自己的好朋友,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培养朋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好朋友

教学难点:

抓住同学的头形、五官、发式、表情等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师生课前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等

学生课后活动:

1、以“我们的故事”为题画画与好朋友之间的事情

2、你自己的家人画下来介绍你的新朋友

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学生不敢大胆发言、展示,不懂正确的观察方法,创作速度过慢,对此,教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应给予及时鼓励、启发、引导。

教学评价:

1、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2、是否大胆的表现自己的好朋友

3、是否积极参与本课的游戏活动

4、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对他人、自己作品的意见

5、能否在活动结束时自己收拾整理工具材料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教学。

本教学环节重难点:有一个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本教学环节评价:能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课堂。

二、体验性实践

1、教师导言:同学们,大家都是一年级小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好多好多的本领,大家高兴吗?今天,我是同学们的老师。现在互相认识一下,请同学们起立,下面我做一个自我介绍,我要看看在自我介绍以后,你有什么表现,会有什么反应?我姓王,我是王老师,也是大家的大朋友。(看到小朋友的礼貌表现及时表扬。)

2、展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人物的脸部特征。

(1)找特点:男女、脸型、发式、五官特征、神态、动作等不同。

(2)在解决怎样整体观察这个难点上时,采用“对号入座”的游戏:当老师指着某一种脸型时,这种脸型的同学就站起来,其他同学可以评议是谁站错了,他应该与哪一种脸型对应。在分析五官特点时也用这种游戏方式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将自己的特点归类。

3、欣赏大师们画的人物头像。

4、学生绘画

(1)分别在准备好的不同脸型的纸中选择合适的头形,然后画其五官。最后贴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一张KT板上,组成班级集体照。

(2)“画得不像本人可以吗?一定要画得像才好吗?”引导学生只要抓住特征,画出自己的感觉就行。

5、小结:朋友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帮助,那我们班就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优秀的集体。我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班级是个大家庭”。

本教学环节重难点: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找出好朋友的头部特征,包括脸型、发式、五官,并表现出来;体会班级是个大家庭。

本教学环节评价:通过对比观察,能否找出好朋友的`特征;通过与别人的作品比较能否发现自己的画的优缺点;是否对大师有所了解,并大胆发言、表现;能否大胆地表现自己的好朋友;是否激起与好朋友间的友谊之情。

教学意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是学习的好伙伴,游戏的好朋友。比较观察人物头像间的不同点,为创作提供了素材,为后一层次的作业作好准备。这是教学第一层次,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只要求画人物的头像,使学生不感到创作的难度。

三、自主性实践

1、设立“找朋友”为主题的活动,请学生再一次画你的好朋友。

(1)拓展朋友的范围:与山区的小朋友交朋友,与上海、北京的小朋友交朋友,与外国的小朋友交朋友。

(2)比较各民族、各人种的不同特征。如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黑色人种、白色人种的五官特征。

2、欣赏大师们画的人物线描。

4、画下你好想结交朋友(要求全身像),将画好的作品剪下贴在KT板上。

5、小结:要是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成为朋友,那我们就能了解更多知识,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平、团结。我想送给同学们第二句话:“世界是个大家庭”。

本教学环节重难点:找出各民族、各人种的不同特征,并表现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世界是个大家庭。

本教学环节评价: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和对自己、他人作品的意见;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并肯定自我的表现;能否大胆地表现自己想结交的好朋友;是否有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感受。

教学意图:学生也是社会的人,对学生来说才是人生的起步,从小就进行交朋友、建友谊的熏陶,看着自己画的外国小朋友是那么兴奋。教学层层深入,拓宽了创作的范围,拓展了内容的空间。第二层次的创作要求完成全身像,难度略微提高,有了第一步的铺垫,学生同样能轻松完成,避免了创作的畏惧心理。

四、拓展性结课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不断地向宇宙进军,我们还可以和外星人交朋友。我想送给同学们第三句话:“宇宙是个大家庭”。那我们小朋友得学好更多的知识,课外可以把外星球的朋友画下来。

2、认识这么多新朋友,你高兴吗?

3、进行课堂评价。

本教学环节重难点:体会宇宙是个大家庭;将学到的知识在课后授用,继续研究。

本教学环节评价:能否在活动活动结束时自己整理材料;能否学以致用:能否真正的延伸,将知识内化。

设计意图:进一步拓展教学,同时向课外延伸,使美术课中建立的兴趣得到延续,可见好朋友是再学习的无穷动力。一两句话的课后拓展,让孩子有了更宽的学习天地和更大的学习动力。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 7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2.感受好朋友见面时的快乐心情,尝试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小朋友的书。

2.小狗、小鸭的头饰若干。

过程:

1.谈话,引发幼儿回忆与好朋友见面的情景。

你有好朋友吗?见到好朋友时,你的心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好朋友见面时都会有不同的问好方式,有的'握握手、有的抱一抱、有的会鞠躬说“你好!”

你见到好朋友时,会怎么问好?

2.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出示挂图,告诉幼儿小动物见到好朋友时也很高兴和它们是怎么问好的。

教师朗诵儿歌两遍,告诉幼儿儿歌名称。

教师再次朗诵儿歌,提问:

两只小狗见了面,怎样问好?为什么它们要互相亲亲鼻子尖?

两只小鸭见了面,怎样问好?为什么它们要摇摇尾巴点点头?

两个娃娃见了面,怎样问好?

在幼儿回答后可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幼儿学念儿歌数遍。

3.听儿歌录音,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表演相应的动作。

4.引导幼儿创编儿歌,说说什么动物见面了,再根据动物的特征创编互相问好的方式。(如:两只小象见了面,伸出鼻子勾一勾)

5.请幼儿戴上头饰边说儿歌边表演找朋友。

课后反思:

1.这个活动很切合幼儿入园时开展,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可是到了幼儿园,孩子要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针对这一现象,我选择《好朋友》对孩子进行教育。

2.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减少对他们的限制,多给他们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幼儿对本活动很感兴趣,活动游戏化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热情。

3.在创编儿歌的环节中,由于幼儿年龄偏小,想象还不够丰富。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 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与人交往要互相帮助、学会合作分享,感受好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

2.理解词汇“风和日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离开家时主动向家人打招呼。

活动重点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与人交往要互相帮助、学会合作分享.

2.学习离开家时主动向家人打招呼。

活动难点

理解词汇“风和日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道具准备:PPT图、头饰、儿歌《好朋友》、《找朋友》、轻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与好朋友交往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音乐游戏:好朋友(通过唱歌与表演,让幼儿感受好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并讨论和好朋友在一起感觉怎么样,会干些什么?)

二、基本活动

1、出示小鸡阿黄、小猪噜噜和小老鼠灰灰的图片,让幼儿猜猜他们的关系兴趣,激发幼儿兴趣。

2、预设问题,教师讲故事生动讲故事(轻音乐),幼儿认真倾听。

问题:小鸡、小猪、小老鼠这三个好朋友之间道理发生了什么?好朋友之间应该怎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3、幼儿回顾故事,回答问题,教师给予提醒和帮助。

4、幼儿讲故事,并说出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

提示:出门时应该怎么样?

犯了错误应该怎么样?

5、幼儿配戴头饰表演故事,教师给予鼓励和帮助。

三、活动结束

游戏:找朋友

活动延伸

1、好朋友之间是要学会分享的,将这个好听、有意义的故事分享给自己的好朋友。

2、将头饰投放到语言区,供之后使用。

反思

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交往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且,一切的活动前提都是“安全第一”。因此,通过本次中班语言活动《好朋友》,让孩子们能够感受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快乐,从而帮助他们学会帮助与分享,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懂得离开家时要向大人打招呼,出去了要注意安全,从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优点: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以音乐游戏《好朋友》导入,激发了幼儿兴趣。以幼儿自己与好朋友的经历来切入,使幼儿更感兴趣,并积极表达自己的`经历,从而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开始部分让小朋友猜一猜三个小动物的关系,增添神秘色彩,而且简单的猜测使幼儿更自信。过程中以故事为主导,将大道理简单化、形象化,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讲故事的时候图片清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动作表演形象,成功地吸引幼儿,使得他们认真倾听、及时回答问题,并懂得总结经验,从故事主人公身上学会相互帮助与分享、知错就改,学习出门时向大人打招呼。

最后,紧扣主题,让幼儿自己说出“好朋友之间要学会分享”,自然地引导幼儿将今天的故事分享给自己的好朋友。

不足

1、教学软件技术不够专业。在制作过程中,动画处理还不不到位,不够形象生动,存在缺陷。

2、导入和结束的游戏部分未体现在微视频中,使得活动中游戏的趣味性未能体现。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 9

活动目标

1.学习交朋友的方法。

2.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认识新朋友》图片2张。

材料准备:海报纸、笔。

环境准备:请一名其他班的老师作为客人朋友。

活动过程

一、阅读《认识新朋友》图片,了解有哪些交朋友的好方法。

——班上来了位新同学,我主动和她打招呼。

——如果要你们自我介绍,要怎么说呢?

大家好,我叫xxx,你叫什么名字?

——新朋友遇到困难,我要帮助她。如果新朋友不知道厕所在哪里,你会对她说什么?

——假如你正准备和同学玩游戏,你会邀请新朋友一起玩吗?怎么邀请呢?

二、请其他班的.老师扮演新朋友,让幼儿用学到的方法来交朋友吧。

——今天,班级来了一位新朋友,请大家和她交朋友吧。

三、组织幼儿分组自由讨论其他交新朋友的方法,教师把幼儿讨论出的方法记录下来。

——你还知道有哪些交朋友的新方法吗?

温馨提示

1.本活动可以分两次开展,因为“和新来的朋友交朋友”和“到一个新环境中和其他人交朋友”是两个角度。第一次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和班上新来的朋友做朋友,即图片1的内容;第二次活动重点讨论如果自己新到一个班上,怎么和班里的人交朋友,即图片2的内容。

2.如果班上恰好有新来的幼儿,教师可以尝试让老同学和新同学示范交朋友的方法,教师做指导和提示。

3.活动结束后,把图彩印出来布置在墙上。经常鼓励幼儿用本活动中提到的方法和其他人交朋友。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 10

课程分析

小班的幼儿初入幼儿园,还没有培养起排队等待,轮流喝水,洗漱、如厕的意识,常常会出现拥挤、碰撞、推拉等现象,这样不但会影响幼儿的正常活动,还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如摔伤、碰伤、抓伤等。因此,本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活动中,利用直观展示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懂得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引导他们进行充分讨论,大胆表达,了解在洗漱、喝水、如厕、玩滑梯中,不争抢,不推挤,学会等待。最后,设置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实践联系,加深在很多人同做一件事情时不争不抢的安全意识。

课程目标

1.知道在活动和公共场所玩耍时要主动排队,耐心等待。

2.有初步自我约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程准备

PPT以及平衡木和一盒好吃的糖果

课程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跳跳兔和大眼猫要来我们班做客。可是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利用ppt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发生)

师提问:跳跳兔和大眼猫为什么掉到河里去?

怎么做跳跳兔和大眼猫就不会掉到河里去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2.幼儿尝试过小桥。

3.小结:过小桥时要排队等待,不能拥挤、争抢、推拉。

(二)哪些事情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

1.请幼儿说一说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做哪些事情的时候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喝水、如厕、洗手、到外面去等。)

2.播放PPT《哪些宝宝做得对》。讲讲谁做得对,谁做的不对。(争抢上厕所不好;抢滑滑梯打架不好......)

(三)情景练习,排队领奖品

1.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当很多人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排队等待,不争抢、不推挤,这样就不会出现被挤倒、碰伤等现象。为了奖励你们,我还带来了一个好吃的,是不是大家都想要啊?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拿到好吃的呢?(幼儿思考)

2.幼儿排好整齐的队伍分发礼物。

课程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进一步了解到了日常的生活中要互相谦让,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进行经验回忆,并进行大胆交流,本次活动对幼儿有较大的教育价值。活动中个别幼儿语言表达不是很完整,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与日常指导中加以个别指导。

小学音乐《好朋友》教学设计 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歌曲《一对好朋友》。

教学目标:

一、能用甜美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并能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二、通过表演《一对好朋友》,感受音乐中表现的欢快、活泼的情绪和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认真聆听音乐,“干净”演唱歌曲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游戏《找朋友》。(播放歌曲《找朋友》)

师小结:朋友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当你遇到困难时他(她)可以帮助你,比如:今天忘带学习用具了,晚上忘记作业了,生病需要补课了,等等,朋友还可以分享你的快乐,让你的快乐放大。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在有趣的游戏中,尽快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音乐课中。渗透朋友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友情。)

2、为旋律找朋友(听力训练)

老师弹奏两小节旋律(第一小节是固定不变的,每次弹奏不同的最后小节),每次学生听辨后选出弹得是其中的哪一条。(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旋律是在课本中提炼出来的。歌曲中的难点节奏都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了有趣的听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而且也解决了歌曲的难点,为学歌做了铺垫。)

二、学习新知

1、聆听感悟,深入体验

聆听歌曲范唱。

第一遍:教师有感情地范唱。

问题:小朋友,请你们听听这一对好朋友是谁和谁呀?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心情是怎样的?

听完后举手说一说。

第二遍:听歌曲范唱录音。

在老师带领下边听歌曲边拍手,每小节拍一次。

第三遍: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录音。

师:看哪个小朋友耳朵最灵,能听清老师拍的节奏。

(合着范唱录音拍击课本上提供的双响筒的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节奏规律,上行的每一句最后一个节奏长一些,下行只有结尾的节奏长一些。)

第四遍:再次聆听歌曲。

学生随音乐拍击节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本着音乐以聆听为先导的原则,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节拍等。通过拍手这一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特别是重拍,以便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时,学生能抓住重拍,唱好歌曲。)

2、探索发现,学唱歌曲

A、师弹琴。(放慢速度)

学生默唱。

B、师弹琴。

学生找出与“月月”相同的节奏型,学唱附点节奏的乐句。

C、师生对唱。

D、随录音伴奏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这首歌速度比较快,老师采用从电子琴放慢速度——默唱——对唱的.过程,有易到难,降低了学唱难度,同时以老师的情绪带动学生,让学生在开始学唱歌曲时就能带上情绪,有感情地唱。)

3、合作交流,情感提升

小组讨论:歌曲中模仿小牛和小鸭叫声的乐句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最后一个乐句又该如何唱?

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小伢伢、小妞妞高高兴兴回家的情景演唱出来。(出示课件)

4、表现展示,巩固提升

为歌曲设计不同的动作,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唱会的基础上编创动作表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拓展延伸,概括整合

1、改编歌词

2、用mou和ga为歌曲配加伴唱

教后记:

本课在设计时,用的是音乐组现在正在使用的教学模式“体验—探究”,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去体验歌曲,在充分的体验后,学生学歌也就引刃而解了,但在探究时往往由于受模式束缚,为探究而探究,使探究的意义不够突出。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