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

发布者:玉石中承 时间:2023-3-17 00:19

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欢迎阅读与收藏。

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

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1

一、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那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生在语言情境中,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三、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欢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学生回答

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

4、出示课题:《葡萄沟》

师:让我们来齐读课题(生齐读)

(二)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你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

生:想(自由读第一段)

2、师:抽一个同学读。(评价)

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生自由的说,师相机板书)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

4、师:让我们来考一考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好地方。

学习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

2、师:读的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抽小组共同来回答)

如:生说: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允许同桌相互补充)。师:说的可真好,能不能把这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一个个”表示葡萄怎么样?(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读出来好吗?(生读)

3、师: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生: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4、师: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抽生读)

5、师:读的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播放轻音乐)

生回答,师给予鼓励。

6、师:维吾尔族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学习第三段:

1、师: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大家来尝尝,这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甜),我们把它说完整,好吗?

生:葡萄干的味道可真甜呀!

2、师: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3、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4、师:读的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看电视,注意观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5、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一说)

6、师:说的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生读,再齐读)

7、师:读的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小结: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觉又不相同。(生自由读)

(四)抄写:

师:读的真好,葡萄沟美不美?好不好?想不想去?那好,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今后去开发建设新疆,建设我们西部,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想不想记住它们?(想)那好,就选择自己喜爱的抄在本子上。

四、板书设计:

葡萄:五光十色

葡萄沟——好地方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色鲜味甜

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2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

重点、难点

找出自然段的内容,有感情朗读。

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有一个非常美的'地方叫“葡萄沟”,听说过吗?去过吗?没去过不要紧,今天我们我们学的课文《葡萄沟》就能把我们带到葡萄沟去,欣赏到那里迷人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熟读读课文,一会老师要请同学来当导游。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学习字、词

请一位同学当导游,其他同学作为游客。导游读课文,游客说出从导游的介绍中了解了什么,相机出示生词,可让同学把生词写在黑板上,讨论字词的字音、字型。

三、采访游客

你最喜欢葡萄沟的哪方面,为什么?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让我们跟你一起分享葡萄沟的美丽。游了葡萄沟以后,你有什么话要说,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四、介绍你从葡萄沟带回的纪念

五、作业

1、摘抄好词。

2、抄写生词。

3、背诵第二段。

教学评论

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精心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本节课学生在愉乐的环境、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通过采访的形式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3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运用角色朗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过程

一、激励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孩子们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生:齐读)

知道吐鲁番吗?

出示地图。

师:找出新疆、吐鲁番和葡萄沟的位置,并作相应的介绍。

2、师:谁能把这三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提示学生可以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孩子们,想去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看看吗?要想去,那事先我们得对葡萄沟作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们。

3、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二、体验

1、采用引读的形式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

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地方叫──,那里出产──,五月有──,七八月有──,到了九十月份──-。

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

2、出示图:

瞧,葡萄沟到了。

孩子们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书上又是怎么说的?

(齐读第1句)

3、出示图:

孩子们,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

(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

⑴出示句子: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生:自由读句。

⑵这句话中出现了一个词──“凉棚”。

谁见过?它是什么样儿的?干什么用?

(师可相机结合手势动作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凉棚”一词)

⑶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重点指导读好:“茂密、四面、一个个、绿色”)

4、出示图:

孩子们,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

⑴这一串串葡萄像什么?葡萄长得这么好,书上是怎么说的?

⑵出示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学生自由读句子,想:葡萄长得好,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到的?

⑶出示句子,比较: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

⑷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葡萄长得好?

⑸出示句子:

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以前,我们学过写颜色多的词,你还记得吗?

(多名生发言)

⑹小组讨论:

作者为什么不用这些词,而要用“五光十色”呢?

⑺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也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那我们怎样来读好这个句子呢?

(板书:五光十色)

⑻出示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⑼生自由练习──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相机指导重读词语:“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乡来了!

(教师戴上新疆帽,微笑着走来)

⑴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

(学生知道就让他们介绍,不知道教师就介绍)

对我们新疆的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

⑵我们新疆老乡还要跟我们小朋友一起跳跳新疆舞,师生共舞。

⑶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

(师板书:热情好客)

⑷生带着感受读第2段的第4句话。

6、放一段录象。

(配乐朗诵,学生可以一边欣赏,一边跟着读第2段)

7、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

⑴出示图:

(看图)

热情的老乡还有个问题要考考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默读课文,用“_____”勾画有关句子)

⑵那这儿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

(板书:色鲜味甜)

三、升华

1、看得出来,孩子们参观游览得真开心。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们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

(生动动笔,把游葡萄沟的感受写下来)

2、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板书:真是个)

3、齐读第4段。

(带着赞美之情朗读)

4、自主选择:

⑴画一画:可以用自己的彩笔把美丽的葡萄沟画下来。

⑵讲一讲:可以把旅游见闻讲给家长听听。

⑶写一写:可以把这课的好词佳句写在积累本上。

⑷查一查:可以通过看、问、听、查等形式,了解自己的家乡。

板书设计

葡萄五光十色

葡萄沟老乡热情好客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色鲜味甜

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4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重点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语和“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个句子。

2、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美的情操。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2、出示中国地图(课件1):

在我国新疆吐鲁番有个盛产葡萄的地方,这就是葡萄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3、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葡萄沟的,打开10课自由地读读:

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把描写葡萄沟怎样的一句话找出来并用“──”勾画出来。

4、指名读句子。

(板书:好地方)

5、课件2出示: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齐读。

6、课文都写了什么就让你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你们认认真真的读课文。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桌合作交流。

7、谁想把你的读书感受与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自然段:

1、学生找到第一自然段教师引导:“哦,你是从水果多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出示水果的课件)

2、你能给大家读读吗?

3、葡萄沟的水果那么多,你能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吗?

(再指名读、齐读)

师利用手势引导学生把水果名称读的'一高一低,显的抑扬顿挫。

第二自然段:

过渡:是呀,这么多的水果逗人喜爱,但我最喜欢那里的葡萄。请随同老师一起到葡萄园去看看,看葡萄长得怎么样?谁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你们见过凉棚吗?

(说一说)

2、茂密的枝叶搭起来,多像凉棚呀!

3、你能用“……像……”仿照说话一句话吗?

(出示课件3)

这就是一种凉棚。

4、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就搭在山坡上的梯田里,你们知道梯田什么样吗?看一看这就是梯田。

(课件4)

5、想象一下:漫山遍野的梯田里种满了葡萄,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如果说到葡萄多,你从哪一句能感受得到呢?请大家再读读第二自然段,找找相关的句子。

6、指名读第三句。

7、葡萄这么多,这么美,这句话该怎么读?老师也来读一读,听了之后你来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好吗?

8、师范读,学生说说怎么读(如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需重读)再指名读。

9、看着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你还发现什么?就这句话你还感受到什么?

(颜色多)

10、大家都读读这句话,你能填老师的空吗?

(课件5:指名填空)

11、这么多的颜色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说?

(五颜六色)

12、再读读这句话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好不好?到底用哪个词好呢?看一看吧!

再出示课件:比较两句话中的不同的词在句子中意思有什么不同?

13、现在谁说说你的看法,换成五颜六色好不好?指名说说。

14、是呀!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在阳光下还闪着光呢,真是五光十色。多美呀!再读读这句话。

15、谁愿意读给我们听,让我们再看到那五光十色的葡萄。愿意读的同学都起来读吧!

16、过渡:葡萄成熟的季节,我们来到葡萄沟随着维吾尔族的小朋友坐在庭院里,向山坡望去(茂密……凉棚),抬头看(葡萄一大串……美丽极了)。

⑴维吾尔族的老乡们会怎么做?(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那个句子在哪,你能给大家读读吗?

指名读句子。

⑵今天咱们这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如果你就是维吾尔族的老乡,你会怎么做怎么说?指名说一说。

⑶师:维吾尔族的老乡不仅好客,还很能歌善舞呢,让我们听着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一起来跳新疆舞吧!

师播放乐曲,请一位同学戴上新疆帽到讲台前领舞。

⑷客人们吃着香甜的葡萄,就请你们再介绍一下葡萄沟的葡萄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⑸这么多的葡萄,这么热情的老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过渡: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告诉我们,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里,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那么,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请大家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第三自然段

1、自渎课文,说一说制作葡萄干的过程。

师相机播放课件。

2、师出示填空:你能排出制作的顺序吗?

集体订正,再读一读。

3、我们对葡萄沟有了这么多的了解,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

4、这句话该怎么读?齐读最后一段。再读读这句话。

四、拓展

课件出示:

选做题:

1、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或葡萄干。

2、收集家乡的风景、特产、人物等,介绍自己的家乡。

3、画一画五光十色的葡萄,办个图画展。

4、写一写本课的优美词句,丰富自己的积累。

板书设计

水果多

10、葡萄沟葡萄多、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色鲜味甜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