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的教学设计
雾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雾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雾的教学设计1
一、教学背景
“生活与地理”中学校本选修课程,已被评为“浙江省第二届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和“浙江省第四批网络推荐课程”,主要在高一年级开设。“雾霾天气”为高中“生活与地理”选修课程教学案例,教授1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雾和霾的概念及其差别,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等;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各种全球性环境问题成因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分析资料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联系实际,对当地雾霾天气进行分组调查;通过网络收集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课堂交流,表达探究体会、见解和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起学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深刻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等。
难点:雾与霾的主要差别,雾霾天气的成因,对地理数据、实例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评价。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本选修课程前一课时结束前10分钟,发放“课前探究卡片”,布置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探究主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准备探究成果展示。教师在了解分组和自主选题的情况后,适当引导和调整各小组的选题,保证每个主题都有2~3个小组进行探究学习。
教师收到各小组制作的“探究成果展示课件”后进行审阅,对每个主题各精选1~2组成果备讲,指导小组学生讲解。并对备讲的“探究成果展示课件”做好点评和延伸讲解的准备。
点评:授课教师对教材内容在自身解读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炼、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感兴趣又“熟视无睹”的生活中地理现象(雾霾天气)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运用多种手段搜集、捕捉、整理主题学习所需信息,让学生在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提升相应能力,在合作探究与研究过程中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观点,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埋好伏笔。教师设计三个探究主题供学生课前分组自主选择探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探究,从而使学生学习不再处于被动状态,更富有自主色彩。
新课导入:播放雾霾版“北京北京”视频。
师:大家都听过汪峰演唱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主题曲“北京北京”,下面一起来听听雾霾版的“北京北京”。
生:欣赏MTV音乐;视觉听觉冲击;关注歌词中的雾霾天气。
点评:通过音乐、歌词和自然风光影像创设情境,从听觉和视觉感受上引导学生认识雾霾。
图片展示:雾霾前后上虞百官城区的城市风光对比照片。
师:各地雾霾天气频发,网友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在我身边我却看不见”。大家生活的城市也有这样的现象,处于雾霾天气中有什么感受?
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点评:通过展示身边城市照片,引起学生注意,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对雾霾天气严重性的直观认识。
引入主题: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许多环境问题的影响范围扩大到全球,如今天一起探究的主题“雾霾天气”。上周末,大家分组对“雾霾天气”三个主题进行了合作探究学习,每个小组也制作了“学习成果展示课件”,下面请主题一探究小组的同学,用他们的学习成果来专业地讲解雾和霾、雾霾、雾霾天气、雾霾天气预警等级标准等知识。
生:(准备最充分的小组进行主题一学习成果展示讲解,该主题学习的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补充)利用数据,用专业的语言定义雾和霾、雾霾天气区别雾霾;通过图片介绍雾霾天气预警等级标准,并讲解预警分级的重要指标之一“PM2.5”相关知识。
师: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讲解进行点评,强化全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点评:把“基础知识由教师课堂讲解”转变为“合作探究学习基础上的学生讲解、教师点评”, 不仅达成学生“学会”的目的,更培养学生“会学”、“会说”的能力。
过渡: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主题二探究小组的同学,运用他们已具备的地理知识与原理,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各地在入冬前后频繁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的原因,下面由小组代表展示探究学习成果。
生:(准备最充分的小组进行主题二学习成果展示讲解,该主题学习的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补充)从气象条件(风速、相对湿度、气压、降水、逆温层等)、环境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排放、冬季取暖等)等角度对影响雾霾天气的因素进行分析讲解。
师: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讲解进行点评和归纳,补充讲解特殊地理位置因素(特殊地形、城市温室效应)对雾霾天气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构建“雾霾天气成因分析的思维模型”。
点评: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生活中,再用生活实践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即在生活中学习并建构认知,把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在探究过程中增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过渡:春晖中学位于离城区大约10千米郊外的白马湖畔,四面环山。著名作家朱自清在“春晖的一月”中写道:“湖在山的趾边,山在湖的唇边;他俩这样亲密,湖将山全吞下去了。吞的是青的,吐的是绿的,那软软的绿呀,绿的是一片,绿的却不安于一片;它无端地皱起来了。”作家笔下的春晖是好一幅“青山绿水白马湖”景色。可这些天老师来学校上班总看不见如此的校园美景。一起来看“汽车行车记录仪”摄录的老师到学校上班路上和校园的情景。 播放视频:“汽车行车记录仪”摄录的“老师上班路上”。(车出小区,城市雾气浓浓,能见度很低,前方车辆打着双跳灯。出了城区能见度好转,经过“路东工业园区”,汽车排成长队,灰蒙蒙的天,但能见度尚可。进入春晖大道,浓雾弥漫,能见度骤然下降,看不见前方车辆,只能看见雾气里闪烁的黄色车灯。一路缓行,进入模糊的校门,整个校园被浓雾笼罩,能见度比城区还低)
师:大家说说视频中老师一路走来遇到的雾霾天气在不同的路段有什么差异?
生:(七嘴八舌)数位学生发表观点。
师:正如刚才有同学说的,老师一路走来感到春晖的雾气最浓厚,能见度也最低,其实同学们日常在校园的生活中也感受到了。接下来请以前后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从春晖的特殊地理位置、气象因素、环境污染等角度展开讨论,分析春晖浓雾天气多发且严重的原因。
生:学生思考后开展小组讨论(5分钟左右),请数名小组代表发表观点。
师:点评每小组观点,并对阐述观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
点评:“学以致用”是学生学习的目的,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处理社会问题是地理课程的一大任务。学生用上一环节构建的“雾霾天气成因分析的思维模型”分析身边“熟视无睹”的地理现象,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激起学生探讨的冲动,凸显地理课程的应用价值。
过渡:常言道“秋冬毒雾杀人刀”,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看得见、抓不着的“雾霾”出现频率增加,危害加重。那么它到底有哪些危害?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防御?课前有三个小组对主题三展开了探究学习。下面先请**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生:(准备最充分的小组进行主题三学习成果展示讲解,该主题学习的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补充)学生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传染病、心理健康、生殖能力等)、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等角度讲解雾霾天气的危害,并针对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逃、躲、捂、洗、抗、养”六字防御对策。另一小组从环境保护角度补充讲解,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雾霾治理对策。
师:对学生的成果展示讲解进行点评和补充。最后用充满期待的语气向全体学生发出呼吁:学完这一课后,咱们每个人都应成为一名环保主义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自己,同时也爱护我们的地球!
点评: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具备的知识与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发现规律,总结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并拓展应用、领悟思想。
课外拓展:每位学生设计一条环保广告语,向人们宣传雾霾天气的危害与治理对策,并以小组为单位在百官城区适当场地张贴宣传。
点评:课虽尽但意未尽,本课教学主题涉及渗透着人地关系内涵的环境问题,布置课外拓展活动,要求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并改变自己、影响他人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观念,使学生成为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者。
雾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
2、美读课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一、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体会语言表达技巧。
二、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的确,在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
二、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
三、感知阅读,要求读得顺口流畅
1、请班里朗读水平较高的1、2名范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2、针对朗读的情况,作简短的点评。
3、配乐朗诵,进入情境,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
四、欣赏巫峡雾的美
课文一共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雾?请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雾,用“我最喜爱()雾,我欣赏它的()。”的句式说话。
1、自主欣赏。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成果,教师归纳。
五、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用了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和比喻、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景物,你最喜欢哪些?谈谈看法,进而可以仿造例句。
六、感知课文的.思路流向,理清层次
1、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绘巫峡的雾的美景的。
学生回答。明确:第3-7自然段。
2、轻声诵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和课文主体部分有什么联系。
3、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这样的结尾与描绘景物是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
七、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的情况。
二、诵读赏析描写跑马雾的语段
1、集体诵读。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跑马雾”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课文主要表现了跑马雾的什么特点?
(2)描写“跑马雾”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你认为本段写景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4)试举出本段中选词准确精当的例子。
针对同学们的讨论和推举代表的回答情况,教师适当引导、点评。
三、合作解读写“山帽子雾”“半山雾”“轻纱雾”“江雾”等的语段。
可设计以下问题供学生参考。
山帽子雾语段:在不改变文意的前提下,将拟人句改为一般的描叙性的句子,试比较有何不同。
半山雾语段:写雾中的小路、黄牛、放牛人有什么作用?
轻纱雾语段:明明是雾在飘动,为什么说“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
江雾语段:找出本段的拟人句,仔细加以体会。
四、声情并茂地集体朗读全文,体会文章蕴涵的情味美。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为了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巫峡雾的美,请你给巫峡写一段广告词。
板书设计:
26 巫峡赏雾
山帽子雾大而圆
半山雾 遮山 俊秀迷人
轻纱雾 丝丝缕缕 秀美多姿
江雾随江潮而起如诗如画
跑马雾 气势好生了得 如梦如幻
雾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目标:
(1)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大自然。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二、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中的雾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读读课文,学学生字,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交流:“淘气”、“顽皮”。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知道雾很淘气,那它是怎么淘气呢?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它。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雾说的话
1.指名分节读课文2—7节,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用直线划出来。淘气的雾会把什么藏了起来?
2.交流、理解重点句子。
3.指导学生带着淘气顽皮的语气读这几句话。
(二)学习描写大雾时的情景的'语句
1.雾要把这么多景物藏起来,这下,有意思的事发生了。让我们自己再读读第2—7节,想一想:这下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2.出示重点句式:“无论……还是……”“都……甚至……”。
3.男女生交换朗读课文,试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4.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语。
(三)学习雾散时的情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找出相关句子。
出示词语:……连同……连同……
3.除了书上说到的这些,还有哪些东西也露了出来呢?请你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
三、教师小结:
四、知识拓展:自然界还有许多性格不同的孩子,他们是怎样的呢?请选一种说一说,并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雾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雾、淘、顽”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岸”等8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2、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生字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谜语: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指导认识“雾”
读文识字,整体把握。新|课 |标|第 |一| 网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语。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三、朗读感悟
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指导写字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朗读感悟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雾怎么样?(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淘气的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新|课 |标|第 |一| 网
2、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 还是 都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同桌互读课文第2-4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雾来到岸边他又把什么藏起来了?齐读第6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接着,他又把谁藏起来了?(自己)他可真是个淘气的孩子。练读7-9自然段,读出淘气。(指名读、赛读)讨论:雾哪里去了?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七、板书设计
雾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3.知道有雾的时候,不同的场景会有怎样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感悟大自然的奇妙无穷。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2.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
一、猜谜听故事,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
3.看动画,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淘气)
4.揭示课题——雾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不明白意思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师生点评并正音。
4.思考:雾到了哪里?把什么藏起来了?(相机板书)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
2.文中说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师:淘气的雾宝宝把今天学过的字词也藏起来了,你能找到它们吗?
1.回顾所学字词,并随机出示字词。
2.抽读生字、词语。
3.读一读。
淘气顽皮于是
变暗岸边街道
桥梁甚至躲藏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雾说的话
1.指名分段读课文,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理解重点句子。
(1)师:自己试着读读这些句子,说说雾淘气在哪儿。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3)教师用“这片雾真淘气啊,一会儿说……一会儿说……一会儿说……”的.句式引读上述语句。
3.过渡:雾要把这么多景物藏起来,这下,有意思的事发生了。
(二)学习描写大雾时的情景的语句
1.让我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雾把景物藏起来后,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第3自然段。
(1)老师引读第3自然段。(于是,他把……无论……还是……都……)
(2)师: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男女生交换朗读课文,试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3.交流第4自然段。
(1)老师引读。(于是,他把……四周变暗了,无论……还是……都……)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连同”。
(3)比赛读。
4.交流第6自然段。
(1)指名读句子。
(2)句子中为什么要用“甚至”?(所有的东西不管大小都被雾藏了起来。)
通过范读、模仿读等各种方法反复朗读,帮助理解“甚至”一词。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雾说,他要把藏起来,他要把藏起来,他要把藏起来,他要把藏起来……
6.读第3自然段,完成填空。
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还是,都看不见了。
7.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雾把海岸连同城市都藏起来了,他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8.读课文,理解填空。
雾最后把自己藏了起来,不久,大海连同......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9.没想到,淘气的雾能把这么多东西藏起来,它再也没有东西可藏了,现在竟把自己也藏了起来,结果怎么样了呢?
(1)读句子。
(2)男女生比赛读。
(3)雾把自己藏了起来,很多东西都露了出来,除了书上说到的这些,还有哪些东西也露了出来呢?请你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学习用“把”字句说话。)
(提示:指导时应该注意打开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思路,尽力表现雾的淘气,试着说出童趣来,并引导学生注意标点符号。)9.用“连同”写一个句子。
三、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久:独体字,以“撇”起笔,第二笔“横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放正。
步:上“止”下“”,下部与“少”相比,少一点。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板书]
23雾在哪里
雾 淘气 顽皮 藏 大海
天空、太阳
海岸、城市
自己
雾的教学设计6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你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朗读指导。
本课的朗读主要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这五句话都是雾的自言自语,但是语气有所不同。前三句写雾孩子藏完一处又一处,朗读时,“我”的后面可稍作停顿,语气上扬,突出雾孩子的`顽皮和淘气。第四句写雾孩子不知该藏什么了,自己问自己,“现在”的“在”语音稍微拖长,或者略作停顿,读出雾孩子思考问题的语气。第五句是写它突然有了主意,于是便自问自答。朗读时,要紧紧联系前一段雾孩子的自我发问,读出它恍然大悟、高兴的语气。
二是读好描写雾景的长句子。
1、“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这句话写出了雾藏起一切的情形。前半句中,4个词语由顿号间隔,朗读时停顿稍短一些,4个词可采用“高一低一高一低”的语调,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甚至”表示更进一步,要读得略重,以突出雾不仅藏起了大的事物,就连小的“行人和小黑猫”也不见了。后半句的“一切、什么”重读,后面略作停顿,以表现所有事物都被浓雾笼罩,世界一片朦胧的景象。
2、“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这个长句子由多个短语组成,语义连缀,一气呵成,写出了雾散之后所有事物显现出来的景象。朗读时,要注意连接词“连同”的前面要稍作停顿,后面要连贯,声断意连,以体现云开雾散、万物复现的景象。
(二)理解运用。
1、初读课文后,教师可结合课后第二题提出问题: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要求学生先画出雾孩子说的几句话,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它依次藏了哪些事物。可用“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他把……藏了起来”的方式说完整。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在提取信息时,不要遗漏要点。
2、整体把握课文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二题,用“无论……还是……都……”的句式说说课文中描写的雾景。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明白有雾的时候世界一片朦胧、神奇美丽,云开雾散以后,世界又恢复原状:作者的想象如此奇妙,让普通的自然现象变得如此有趣,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创编的兴趣。
3、自由阅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4、理解感悟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重点指导朗读停顿与重点词句。
(2)组织学生讨论: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起来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
过渡:小朋友,你们记得真好!雾把整个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生活动一:淘气的雾会把什么藏了起来?
出示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他把__________藏了起来。
2、师生活动二:雾真淘气,他把世间万物都藏了起来,他是怎么说的?再读读课文,找一找,用直线划出。
3、师生活动三:雾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于是出现什么情况了?
出示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他把______藏了起来。于是,___________
四、说话练习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他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他把______藏了起来,无论______,还是______,都______。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五、总结主题
1、这节课我们学了雾,知道了雾是个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2、在你的眼里,雾又是什么呢?你能说说他是怎么形成的吗?
六、巩固练习
1、打开“阅读训练-《雾在哪里》”,一起来闯关吧!
2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完成相关练习册。
雾的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感知雾的特征,以及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2、通过实践游戏,亲自体验“雾茫茫看不清”的感觉。
活动重难点:
了解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活动准备:
1、有关雾的图片。
2、一个半透明的保鲜袋做眼罩时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并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回忆雾天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猜它是什么?“像云不似云,像烟不似烟,风吹可飘动,日出始散开”这是什么?师:你见过雾吗?谁来说说雾天是什么样子的?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说说(通过观察图片中白茫茫的景象,使幼儿感受到雾天的特征:白茫茫、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等)(效果分析: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今天的主题“雾”根据已有的经验回忆雾是什么样的,激起幼儿对雾的兴趣。)
二:比较晴天和雾天的不同。
师:
晴天和雾天有什么不同?(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师:
晴天时,马路上的汽车,天上的飞机是怎样行驶的?我们看出去的东西是怎样的?师:雾天的时候,汽车和飞机会碰到什么烦恼?我们在雾天看东西有什么感觉?师:你喜欢雾天吗?为什么?雾弟弟非常淘气,它经常溜到地上来玩,为什么说它很淘气呢?现在我们来看看吧。
(效果分析:通过对雾知识的了解,让幼儿辨别晴天和雾天的不同,感知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三:故事《淘淘气的雾弟弟》
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讨论雾弟弟做了哪些淘气事?师:雾天的时候,雾弟弟蒙上马路上的汽车,汽车会发生什么烦恼?(马路上的汽车看不清楚)。
师:海上的轮船会不会碰到什么烦恼?(海上的轮船不知道往哪儿开?)师:路上的行人碰到什么烦恼?(路上的行人都像黑夜里一样)最后是谁带走了雾弟弟?(引导幼儿说出:“太阳来了,雾就消失”的道理)师:从这些事上让我们感觉到了雾弟弟真的是非常的淘气,我们这个故事就叫《淘气的雾弟弟》,现在我们一起来讲这个故事好吗?
四、教师小结:
是呀,雾给出行的人们带来很多的不方便,汽车要限速行使,飞机、船要停航,高速公路要关闭等等,所以在雾天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安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再次感知雾给我们带来的不便。
(效果分析:通过故事感知雾弟弟的“淘气”。并通过图片让幼儿再次观察雾天的情形,丰富幼儿的经验,由于雾弟弟的淘气给出行人们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五:游戏:雾天开车在“路边”用小椅子设置一些障碍,幼儿分组戴上自制的眼罩,模拟“雾天开车”,游戏中如果碰到障碍就代表发生交通事故,停止游戏。
师:说说“雾天开车”是什么感觉?
雾的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巫峡雾的变化及美景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
预习、搜集有关巫峡的诗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快乐读书屋2《巫峡赏雾》巫峡是长江山峡之一,因巫山而得名。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进巫峡,欣赏巫峡的雾。
二、新授
(一)自读课文启发兴趣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4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课文主要写了巫峡的雾,是分几部分来写的,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回答这个问题,
(二)层递吟咏升华阅读情感
1巫峡为什么叫雾峡,是因为它多雾。
2巫峡的雾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呢?用一个词来概括(俊秀迷人)
你是从哪知道的?
你能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吗?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巫峡的雾的呢?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
课件: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请你画出课文主要描写课哪几种雾?每种雾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是通过运用哪些方法把雾具体形象描述出来的?
把你找到的相关句子和同桌交流。
4.汇报(是完成板书)
山帽子雾有什么特点?作者怎样描写的?请你读一读
半山雾像什么?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把它写具体形象的?
轻纱雾的特点是什么?你是通过那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的轻一些)
江雾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跑马雾又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你读出它的气势
作者抓住了各种雾的特点,大量运用联想、想象手法,使巫峡的雾似真似幻,仿佛带领我们遨游人间幻境。比喻、排比、拟人等表现手法的使用使云雾姿态更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极具观赏的视觉冲击力,使我们享受了一顿丰盛的云雾奇观盛宴。
5.第二部分一开始先写巫峡的.雾俊秀迷人,又分写了5种雾的各种姿态,这种结构叫什么?(总起--分述)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此种结构方式。
6.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读,感悟到了用语言文字美,接下来我们欣赏图片,进一步感受巫峡的雾的美轮美奂。
巫峡的雾真是千姿百态(板书)它们有的似飞马游龙,有的擦地蠕动,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有的又聚成滔滔云纱。
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三)识字
师:同学们,通过学文对本课的生字已经认识了,下面老师检
查你们的识字情况,请同学们看生字卡片。
(四)拓展实践,提升阅读品味
巫峡是长江三峡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之一,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老师精选了2首有关巫峡的诗与大家分享(读诗)
(出示后先让学生自读,然后师生齐读)
三、总结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的确,大自然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
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心去体会,并能用文字把它们描述出来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屋2
多雾 雾峡
山帽子 大而圆
半山 天幕远山
巫峡赏雾:俊秀迷人 轻纱 丝丝缕缕
江 早而居多
跑马 气势磅礴
赞雾
雾的教学设计9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
5、使学生了解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
二、能力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在教学中介绍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讲述了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以及无土栽培的基础知识。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教材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础上讲述了:
(1)什么是矿质元素
将植物烘干后充分燃烧,植物体中的c、h、o、n元素会以二氧化碳、水分、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等气体形式散失,而矿质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所以矿质元素元素也叫做灰分元素,它们主要是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氮元素虽在燃烧过程中散失,不存在于灰分中,但是氮与其它矿质元素一样,也是植物从土壤中以无机盐的形式吸收来的,因此,也将氮归于矿质元素一类。
(2)什么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目前,科学家确定的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n、p、s、k、ca、mg等6种属于大量元素,fe、mn、b、zn、cu、mo、cl等7种属于微量元素。
(3)简要地讲述了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
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中,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了,而补充这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的状态,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2、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教材主要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器官、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矿质元素的存在形式、矿质元素被植物吸收的形式、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几个方面介绍了植物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其中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过程教材概括为两步:首先矿质元素离子通过交换吸附到根细胞表面;然后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
教材特别强调了根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与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密切关系。
3、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1)矿质元素的运输
教材简要讲述了矿质元素进入根毛以后如何最终进入导管和矿质元素如何被利用的知识。教材还通过列举科学家所做的实验强调了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与根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即植物运输水分和运输矿质元素是一个同一过程;而植物吸收水和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不是同一过程,因此蒸腾作用能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也能促进矿质元素的运输的道理,但不能促进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教材还提到了植物体除了根以外、叶片等部位也能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及其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的重要意义。
(2)矿质元素离子的利用
教材介绍了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与其能否被重复利用之间的关系。
4、教材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概括地讲述了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并且简要讲述了无土栽培这一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优点。此外,本节还在“课外生物科技活动”栏目,鼓励学生利用无土栽培技。
雾的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课文共10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第二至七自然段写了雾依次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岸边等景物藏起的景象;第八至九自然段写雾把自己藏起,云开雾散,一切恢复原状的景象;第十自然段用设问句结束全文,显得神秘又回味无穷。
课文的段落结构有共同点。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把什么藏起来,最后写藏起之后的景色。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善用“无论……还是……都……”等句式表达大雾笼罩下的景色。既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又为读者想象雾景提供了依托。
学情分析: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雾在哪里》的想象充满童趣、语言生动,容易调动学习兴趣。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对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要进一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雾是孩子熟悉的自然现象,学生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能清楚的表达将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雾”等13个生字,会写“于”等8个生字,会写“无论、于是”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
2. 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借助雾说话时的语气,照样子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
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法:
讲授法、引导法、范读法、图片演示法
学法:
朗读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PPT
教学课时:
两课时
分案一:
《19、雾在哪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课文的段落结构有共同点。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把什么藏起来,最后写藏起之后的景色。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善用“无论……还是……都……”等句式表达大雾笼罩下的景色。既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又为学生想象雾景提供了依托。
学情分析: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雾在哪里》的想象充满童趣、语言生动,容易调动学习兴趣。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对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要进一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雾是孩子熟悉的自然现象,学生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能清楚的表达将是一个难点。
教学内容: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9.雾在哪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雾”等6个生字,会写“于”等3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和顽皮。
3.学习课文1至4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1.随文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积累词语。
2.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照样子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淘气顽皮的语气。
仿照课文例句,展开想象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法:
讲授法、引导法、范读法
学法:
朗读法、练习法、想象法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流程:
一、谜语激趣,板书课题
1.出示谜语,引出“雾”,想想雨字头的字还有谁?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片和雾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生字“雾”,引出雨字头家族的字,运用字族法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二、初步学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思考:这是怎样的雾孩子?
(1)生汇报,相机出示“淘气”和“顽皮”字卡,识记“淘”和“顽”。
(2)你还知道什么也是淘气顽皮的?
(3)这对词语是近义词。
【设计意图:课文第一自然用两个词语概括了雾的特点我从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雾孩子”入手,训练学生抓住文本信息能力。相机识字,理解词语,最后用词语练习说话。】
2.雾做了什么事呢?用“____”划出雾说的话。
(1)我要把大海藏起来。(板书:大海)
(2)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板书:天空 太阳)
(3)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板书:海岸)
出示海岸图片,拓展词语:河岸 岸边 湖岸(齐读两遍,加深记忆。)
(4)我要把自己藏起来。(板书:自己)
3.教师指着课件上出示的句子引读:雾啊,他可真是顽皮淘气,一会儿说……一会儿说……一会儿又说……最后还说……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中随文识字,降低识字难度。】
三.朗读体会,感受情趣
1.品读第三自然段
(1)师朗读,学生思考:雾是怎么和大海玩的?
(2)指导朗读雾说的话,并及时评价。
(3)理解“于是”,识记“于”字。
(4)此时此刻什么看不见了?还有什么看不见了?哪些词语强调这些都看不见了?(板书:无论……还是……都……)
(5)读出这种什么都看不见的感觉来!评价:我的眼前是真是白茫茫一片啊!
2. 品读第4自然段
(1)出示第4自然段,雾又把什么藏起来了?
(2)学学雾的口气读这句话: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藏起来。(相机评价,用评价引导学生读出雾的顽皮和本领大的感觉。)
(3)雾把天空连同太阳藏起来,结果怎样?齐读第三句话。
①“霎时”是什么意思?
②学习生字“暗”。
(4)什么看不见了?还有什么也看不见了?
(5)用上“无论……还是……都……”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读好雾说话的语气,体会他的淘气和顽皮。以读带讲,让学生在读中发现景色的变化,感受雾景的朦胧之美。】
3.师生根据字体颜色合作朗读3.4自然段,发现规律。(课件显示3、4自然段内容,每一段的第一句用红色字,第二句用黑色字,第三句用蓝色字。师读红色句子,女生读黑色句子,男生读蓝色句子。)
4.雾还会来到哪里呢?出示图片,学着用文中的句式说一说淘气的雾去了哪里,把什么藏起来,结果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整理文中两个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结合图片,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仿照课文句式说话,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指导观察,练习书写。
五、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略)
附板书:
大海
19. 雾在哪里 天空 太阳 无论……还……
淘气 顽皮 海岸 都……
雾的教学设计11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出示朗读要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边读边圈出本课的生字,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并标出自然段。
2.课文读完了,文中的生字宝宝你认识它们吗?我们来检查一下刚才的学习情况:闯关游戏——第一关:生字关(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雾、淘、顽、于、岸、暗、街、梁、甚、至、躲、论、屋、久、散、步、消。
①找小老师领读、同桌互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男女pk读、开火车读,并扩词。
3.交流识字方法:这些生字,你是怎么认识、记住的?
(学生相互交流分析识字方法、生字字形等,师适当补充)
4.拦路虎已经解决了,课文读的怎么样呢,我们来检查一下,(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同学都是小评委,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敏,听一听他们有没有读错地方,拿起笔做好标记。(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纠音并做点评:生评+师评)
三、朗读感悟,随文识字。
读完课文,我们知道雾是一个()的孩子?(淘气)随文识字:(淘,通过换偏旁“萄”认识“淘”)
(一)雾的淘气表现在哪里?请大家读课文的2-4自然段
1.雾来到了哪里?(海上)它把什么藏起来了?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1)读完之后,你觉得这是怎样的雾?(淘气、顽皮、傲娇……)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抓关键词:藏、于是、无论、还是、都)引导学生在读的时候要重读关键性词语。
谁再来读读雾说的话,带上自己的'感受,注意雾说话的语气(可爱的语气,调皮、傲娇的语气……)(师评: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淘……)
再次齐读第三自然段,体会雾的淘气。(师评:真是一群淘气的雾)
(2)雾把大海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通过图片来加深理解)
过渡:同学们,雾这个淘气的孩子真的把大海藏了起来,听,他又开口说话了,指名读雾说的话,课件出示雾说的话。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雾,说这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得意洋洋、高兴……),请带着这样的语气读读。(同学们真会学习,抓住了关键型词语,重读“连同、一起、无论、还是、都”等词语更能让我们体会到雾的淘气),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连同”的意思。(“连同”是“一起、和”的意思。找学生带上动作演一演,师生评价)
出示图片,通过图片来加深对这一自然段的理解。
(3)这雾还真是淘气,来到到海上,说把什么藏起来还真把什么藏起来。它把很多东西都藏了起来,被藏起来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呢?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4)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
雾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雾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齐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这两个句子结构相同:都有雾把_____________藏了起来。无论是_____,还是_______,都看不见了。(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三)学习第5-6自然段
1.过渡:雾除了飞到海上,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藏了起来,还到了哪里,把什么藏了起来,请同学们读5-6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划出雾把海岸藏起来之后的景色。
2.学生交流后出示第六自然段,并随文理解“一切”的意思:全部、都。
3.雾把海岸、城市藏起来之后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的图片,并以小组为单位试着用上前面学习的句型:无论……还是……都……说一说。
3.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
雾来到校园,无论(),还是(),都看不见了。
雾来到马路,无论(),还是(),都看不见了。
(四)学习第7-10自然段
雾已经把大海、海岸连同城市全藏起来了,这个淘气的孩子现在该把谁藏起来呢?藏起来之后的景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读完后,学生自己总结,教师板书(雾把自己藏起来了,一切都出现了)
文中是怎么说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9自然段,继续训练“无论….还是…….都……。”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来到了(),它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最后根据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疑问随机问孩子“雾到哪里去了?”与开始的谜语导入相扣,让孩子明白“太阳一出雾就会慢慢散开,消失不见”。
四、主题整合
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雾是一个淘气的孩子,那么在你眼中雾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山雾》。
(出示课件)要求:
1.找出能体现雾淘气、顽皮的句子?
2.雾都去哪了,干了些什么?
五、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让学生自己说一下。(认识了很多生字;知道雾是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太阳一出就会消失;雾很淘气……)
六、布置作业
把这个小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看谁能把雾的淘气讲出来。
板书设计:
雾的教学设计12
设计意图:
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摇篮,我们在它的怀抱中长大。但是这个地球摇篮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虽然这个话题对于孩子来说太过沉重,但它真实的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当今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关系的问题。怎样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幼儿懂得人类既依存于自然,又需要保护自然的道理。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通过本次活动认识雾霾,了解预防雾霾的知识
活动目标:
1.认识雾霾,了解雾霾的危害。学习简单的预防雾霾的知识。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对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美好愿望。
3、培养幼儿自觉的环保意识,文明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关于雾霾的三个小视频。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通过故事引出雾霾。
二、观看有关雾霾天气的视频,了解各种雾霾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三、雾霾有这样的危害,那我们怎样才能预防雾霾呢?在故事情节的推动下播放下一段短片《预防雾霾》。
四、通过提问加深映像。
故事中的佩奇学习了这么多雾霾的知识,那我们就来考考她,通过一问一答的模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雾霾及预防雾霾的知识。
微课《认识雾霾》活动反思
本节微课讲述的.是雾霾的知识,整节课由一个故事贯穿起来,首先由故事导入,引出雾霾,然后帮助故事中的主人公认识雾霾,并帮助她预防雾霾。通过故事自然的讲述了知识点,这种设计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具有趣味性。微课中所采用的故事人物是幼儿比较熟悉且热爱的,视频都是动画模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相信也比较吸引幼儿。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足,
一、准备的不够充分,预防雾霾的视频并不能完全的说明问题,期间也没有穿插其他的教学方法。
二、最后的几个问题的设置只是一个巩固,没有提升。
三、制作方面不够精细美观。
雾的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
感受雾景之美丽,雾景之奇。
学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发阅读兴趣
城重庆的火锅世界闻名,又称火锅城,重庆每年平均170天以上的时间都是大雾弥漫,所以它又有一个别称是雾城,雾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山城的雾。
二、自主阅读理解。
(一)了解雾之美、出示两幅有关雾景的图片。
(1)同学们对雾的都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带来了两幅与雾有关的图片,看图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你想怎样赞美这美丽的雾景呢?
2、作者在欣赏了山城的雾后又是怎样赞美的呢?自由读读这一首诗?
3、交流重点句:啊,我真写不完雾中的奇景,我要把它绘成美丽的画面。
(1)在这一句中,作者想把雾中的美丽景色绘成美丽的图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们来找一找,雾景中都有哪些色彩?
(2)雾中的美景是由雾中一件件景物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雾中的哪些景物?它们美在哪儿呢?(注意与挂图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字训练统一起来)
4、(朗读)你能读一读,通过你的朗读,来向人们展示雾城之美吗?并让学生说说雾美在哪儿?
(二)理解雾之奇
5、再现两幅图片:赏不完雾之美,写不完雾景之奇,在作者的心目中,山城的雾又是无比奇幻,看着这朦胧的雾,翻卷的雾,让作者想到了什么?相机指导两个比喻句。
A、像天上的仙女撒下帷幔。
B、就像神话中的'“水漫金山”
(1)你是怎么理解雾之奇呢?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帷幔”以及“水漫金山”的来历。
帷幔:即帷幕,挂在较大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三、谈谈阅读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山城雾的奇幻,他亦温柔亦汹涌,相信一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雾的教学设计14
设计意图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在现代诗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儿童诗歌。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却发现孩子们最不喜欢的课外阅读材料就是诗歌。这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师的反思:这究竟是为什么?现代诗歌(儿童诗歌)语言虽然比较浅显,容易读懂。但它不像童话、小说那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也不像历史故事、科普知识那样能让孩子阅读以后有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成就感。那么,怎样让孩子爱上诗这一语言表现形式,提高孩子学习语言的审美情趣呢?这堂课我就怎样还原诗歌的形象性,让孩子从怎样读出诗的趣味入手,进行教学,使孩子的思想与诗形成共鸣,培养学生喜欢读诗,能试着写诗的兴趣。
教学目的
1、能读准字音,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
2、感受作者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爱读诗、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再现画面,感受山城雾的奇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再现画面,感受山城雾的奇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温故知新:
教师谈话:在第一单元的课文里,跟随着课文的作者,我们认识了为春天增添无限生机的小燕子,如碧玉般垂下绿丝绦的柳树,像画一样的荷花和美丽的珍珠泉,学完了这一组课文,让我们觉得大自然多神奇啊,大自然用它的鬼斧神工创造着无穷无尽的美。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山城,去感受山城的美。
2、揭示课题:板书——山城的雾〔指导朗读:知道作者写的是山城的什么吗?请读着告诉我。是哪儿的雾呢?再请读着告诉我。〕
3、释疑:山城是哪儿呢?就像云南昆明因为四季鲜花盛开,被叫作春城一样,重庆因为建在群山之间,房子、公园都建在山上,所以人们又叫它山城。
二、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诗: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读这首诗,把读不来的字圈起来,边读边找,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呢? 2、生自由读诗。
3、检测:诗读完了,共有几个小节?
4、正音:撒〔是多音字,sā放开,张开,比如撒网;sǎ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着扔出去,如撒种。〕一〔在遇到不同的伙伴时,它会变调,怎么变呢?在第四声的字前面,它要读第二声,如:一样。在不是第四声的字前面,它又要读第四声。如:一出山。〕
三、形象再现
1、速读概括:在诗中,作者是围绕哪一个词来写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诗找出这个词。
(据生答板书:奇幻〕。奇是指难得见到的,不一样的,幻是指虚幻。山城的雾景与我们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景像有什么不一样,虚幻又是怎样的感觉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学诗。
2、默读找景:诗中,作者具体写了雾中的哪些景物?请同学们默读找出来。〔据生答板书:太阳、车、行人、山顶红灯、塔尖……〕
3、细读解诗,仿诗:再读诗,把你觉得有趣的诗句画一画,不明白的打上问号。
反馈A:你读懂了哪一句?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有趣?为什么?
〔1〕太阳一出山便被罩住,天空只剩下一个淡淡的圆。
太阳被谁给罩住了?你觉得怎么样才是罩住?(师演示“罩住”与“遮住”的区别)能把太阳给罩住,可见这雾太大,太浓了。〔板书:雾大、雾浓〕雾这么大,这么浓,太阳没有了光芒,天空只剩下一个淡淡的圆。〔板书:淡淡〕这句诗怎么读?
〔2〕大车小车都提着红灯笼,像老爷爷走夜路,缓缓向前。
大车小车像什么?〔一个老爷爷〕老爷爷提着红灯笼,走的还是夜路,走得快不快?为什么不能走快?你从诗中哪个词知道走得不快?〔板书:缓缓〕“缓缓”可以换个什么词?〔慢慢〕慢慢地走。这句诗怎么读呢?
〔3〕只听见雾中哒哒的脚步声,看不清路上行人的脸。看不见枇杷山顶的红灯,看不见电视塔的塔尖……
听见了什么?看不清什么?〔板书:看不清〕。明明听见了怎么会看不清呢?行人的脸是看不清的,枇杷山顶的灯,电视塔的塔尖就不是看不清,而是看不见啦。〔板书:看不见〕这是为什么呢?枇杷山是重庆市一座公园的名字,叫枇杷山公园,它的海拔是345米高,重庆的长江之珠电视塔高为618米,红灯在山顶,塔尖在电视塔的最顶端,因为离得远,所以看不见。如果我们这儿也下一场这样的雾,同学们,在你的身边,你觉得什么会看不清,什么会看不见呢?〔小黑板出示〕
仿写:只听见雾中xxxxx声,
看不清xxxxxxxx,
看不见xxxxxxxx,
看不见xxxxxxxx……
反馈B:有不明白的吗?
〔4〕像天上的仙女撒下帷幔,山城变成了谜一样的宫殿。〔板书:谜〕。
诗中说什么像帷幔?〔雾〕你觉得这帷幔有多大?在大雾的'遮蔽下,山城里的一切景物都怎么样?〔看不清、看不见〕对,有看不见的,有看不清的,一切的建筑物都被蒙上了浓雾,走在山城,就像走进了迷宫,朦朦胧胧的,又像进入了一个仙境,这种朦胧的感觉多有趣啊〔板书:朦胧〕。你能读这句诗吗?师及时评价引导。
〔5〕汹涌的雾在翻卷,就像神话中的“水漫金山”!
听过“水漫金山”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出自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传说金山寺的法海禅师,为拆散许仙与白娘娘的美满姻缘,强留许仙在金山寺出家,白娘娘到寺里要回许仙,遭到法海的拒绝,于是她召集全体水族,施展法术,让大水淹没了金山寺。滚滚的大水不停地翻卷,一会儿分散,一会儿慢慢上升,一会儿又滚滚向前。当雾像洪水一样汹涌翻卷时,这样的景象让人感觉是非常壮观的。这句诗怎么读?
四、感受诗情
1、探究作者,感受诗情:
这首诗学完了,从诗中,你觉得作者喜爱山城的雾景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现年72岁高龄的蒲华清爷爷就是重庆人,重庆是他的家乡,作者写家乡的雾,其实是在表达他对家乡的热爱。重庆是一个历史名城,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有看不够的秀美山川,作者为什么偏要写给人出行带来不便的雾呢?重庆的年平均雾日是104天,也就是说,一年中至少接近104天都是大雾天气,不仅是全国大雾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大雾最多的城市,所以,人们给它取了另一个名字叫雾都。〔板书:雾都〕
2、课后拓展,激趣读诗:
从蒲华清爷爷的诗中,我们认识了雾都。这节课,同学们觉得读诗有趣吗?怎么读诗才有趣呢?(查找资料,展开想像)。通过查找资料,展开想像可以让我们读懂很多的诗,学到更多的知识。〔板书:读诗:查阅资料、展开想像〕蒲华清爷爷很会写诗,他特别喜欢写儿童诗,他写的诗有儿童诗集《校园朗诵诗》、《注音童诗一百首》,童话诗集《美丽的小仙女》等等,特别有趣,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在课后去找到这些诗读一读,看看他在那些诗中又告诉了我们一些怎样有趣的事呢?
雾的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雾、淘、、暗”等13个生字,指导书写“屋、岸两个生字。
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的语气。
3.能照着课文的样子说几句话,仿照“雾把……藏起来了,无论是……还是……都……”
【教学过程】
一、情趣复习,整体感知内容
1.情趣复习生字(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过渡:雾是个怎样的孩子?(淘气)他分别藏了哪些东西呢?
2.整体感知内容
出示填空:雾真是个淘气的孩子,他先把( )藏了起来,然后把( )藏了起来,接着又把( )藏了起来,最后把( )藏了起来。
二、聚焦“话语”,读好雾说话的语气
1.师: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发现没有,雾在藏东西之前啊,总喜欢说一句话,你能快速地从课文中找出来,用横线画出来。随着学生的发言老师出示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2.学生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1)师:我想要听出把谁藏起来?
学生读。
师:这就是读出意思。雾是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怎么读出说话时的淘气顽皮呢?
(2)再请学生读,读出雾的淘气
师:这就是读出说话人的语气。你们淘气的时候是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还是会有各种可爱的动作呢?(配上动作)
生做动作。
师:那就配上动作读,看谁最像淘气的顽皮的雾。
朗读课文有窍门,
读出重音表意思。
读出说话的语气,
多位同学展示朗读,比赛读,结合情况进行评价。
三、聚焦“雾景”,品“藏”的表达
(一)发现表达特点。
师:可爱的雾,在藏起来的过程中,周围的景象也发生了好多的变化耶!我们先看这几个自然段。咱们换一种方式朗读,听老师的提示朗读。
出示: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1)师生配合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明了
淘气的'雾怎么说——
把什么藏起来——
藏起来后的景象怎么样——
(2)初步感受句式“无论是……还是……都……”
(二)朗读中的品“甚至”
出示文字:“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1.师读,故意漏读“甚至”。
2.引导学生理解可不可以去掉甚至。(预设:无论大的还是小的东西,所有的都藏起来了。)
3.齐读。
(三)随文学写“屋、岸”两个生字。
过渡:雾把一切藏了起来,咱们可要睁大双眼,这段有咱们要学习的两个生字呢!
(1)引导观察字形,指出书写要领。(“岸”:山字扁扁在顶端,一横长撇写舒展,干字短横在中线,一竖稳稳在中间。)
(2)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书写,师巡视。
四、聚焦运用,学习表达“藏”景象
师:这是一个海边城市的雾景(课件图画)雾就像一位淘气、可爱、顽皮的孩子,有雾的世界一片朦胧,神奇美丽;我们设想,雾没有散……淘气的雾来到了山川、学校、公园……
1.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学校、树林等图片。
出示: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是( )还是( ), 都看不见了。
2.学生交流,引导评价。
五、大胆想象,总结学习收获
1.师:亲爱的同学们,雾真是就像一位淘气可爱顽皮的孩子啊。你们觉得雾又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
2.出示儿歌总结,再次巩固本文生字。
云雾淘气又顽皮,
东藏西躲做游戏。
大海岸边连城市,
房屋街道和桥梁,
甚至动物和行人,
四周变暗看不明,
雾把一切都藏起。
最后消失藏自己,
所有景象都清晰。
六、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风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