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小学美术教案教学设计模板
[荐]小学美术教案教学设计模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荐]小学美术教案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荐]小学美术教案教学设计模板1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立体观念;
2、训练学生用剪、贴的方法制作立方体;
3、训练对物体进行装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六面画盒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粘贴六面画盒;
教具准备:
教师:各种物品的包装盒;
学生:剪刀、胶水、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激发
(展示各种物品的包装盒)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包装盒随处可见,而且制作得都非常精美,我们今天就动手来自己制作一个美丽的《六面画盒》。(板书课题)
二、尝试、示范
制作六面画盒有几个步骤:
1、画
先把盒子表面的图画都设计好,涂上颜色;
2、剪
将硬纸板上面的形象剪下来,注意粘贴的.地方要留得多一些,便于下面粘贴的步骤;
3、折
将剪好的硬纸板按照各个面的折好;
4、粘
在各个面的粘贴处涂上胶水,进行粘贴;
粘贴的时候先粘相邻的面。
三、运用
学生练习
四、体验
欣赏学生制作的六面画盒,分析制作不成功的原因。
[荐]小学美术教案教学设计模板2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
3、学习创作画的表达方式,能大胆、直率地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
三、课前准备
各种秋天的物品、油画棒、水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来了很多东西,你们来看看都有什么?
师生:哦,(有稻子、柿子、南瓜、葡萄、红辣椒、苹果)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季节的?
生:
师:这些东西都是秋季才会有的,秋天真是一个喜悦的、收获的季节啊。除了这些,老师还发现小朋友们已经穿上了秋天的外套,秋天正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了。原来,秋天来了。(课件:揭开课题)
(二)新授
师:小朋友们在你们的记忆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
生:秋天很凉爽
秋天有很多果实丰收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师: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觉得秋天是一个很美的季节。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
(课件欣赏秋天的图片)
秋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那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老师这里有许多彩色卡片,小朋友们
能在这里面找到秋天的色彩吗?
(生上台找并且贴)
师:秋天的色彩是最丰富的,真是美极了。很多画家都描绘了秋天的美景。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画家们笔下的秋天。
师:这幅画中画家画的是什么?
生:
师:他的画中都有哪些颜色?
生:
师:是用什么画的`?有谁知道?
生:
师:这幅画很特别,这是法国画家修拉的作品,叫做《大碗岛上星期天的下午》,这幅画是画家用油画颜料一点一点的点画上去的,我们把这样的画称为点彩画。
师:大师们笔下的秋天真是美极了。刚才有小朋友说秋天是一个树叶纷飞的季节,真是好美啊。你们瞧,老师这里有一棵秋天的树,树枝上的树叶都快掉光了,你们看,有的树叶还直挺挺在枝头呢,这样的树叶绿中带点黄;有的树叶正随风飞舞呢,这样的树叶一半黄一半绿;有的树叶已经落在地上了,他已经完全枯萎了,全都变成黄色的了。远处的稻田里也是金黄一片,老师猜想,农民伯伯肯定要笑弯腰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瞧!一群大雁正向南飞呢,秋天真是太美了。
师:用画的形式表现秋天真是太棒了,还有什么方法能表现秋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树叶贴画)
老师这里有许多秋天的落叶,看到这片树叶让你想到了什么?哪个小朋友上来拼一拼,搭一搭。(生示范)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我们看看还有什么方法来表现秋天。(课件撕纸贴画)这种撕纸贴画要怎么做呢?看老师的!(师示范撕纸贴画)
[荐]小学美术教案教学设计模板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2、过程与方法
掌握硬质线材的表现手法,学会用曲卷、折叠、连接等手法进行线造型的创作。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多维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觉线造型的艺术特点,体会线造型结构带来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合理用材巧妙用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教学难点:
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范图、学生作业用纸绘画工具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二、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去的路》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去的路)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三、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课后作业:
观察:生活中近大远小的现象;
尝试:绘画或拼贴一副有路的风景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掌握绘画创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节课作业
⑴透视现象是否准确
⑵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有没有运用在画中?
二、在绘画上色时注意哪些问题?近的鲜明一些、远的灰暗一些。
三、学生继续完成作练习,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示
[荐]小学美术教案教学设计模板4
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夏、秋、冬时风的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风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和联想说说不同季节的风的特点。
2、如何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不同的风。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出示三面小旗,用电吹风机吹动小旗,组织学生观察旗有什么变化。
2、新授:
(1)旗在风的吹动下向什么方向飘动?一样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师:这就是风,它可以让一些东西动起来,你观察过风吹来时,有什么情景会出现吗?
学生讨论交流。
(2)师:不同季节时风的脾气和样子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界中景物的变化看到、听到风的样子,如树叶变黄下雪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3)引导学生回忆不同季节的风给人的不同感受。
(4)看书中学生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不同的`风中,人们的感觉会不同,有快乐、紧张、害怕等。
3、作业: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结合自己的想象与感受,画一幅非常有趣的关于风来了的作品,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以我为主体,使画面形成中小构图的样式。
2、人物形象要注重表现在风中的感觉,暗示春、夏、秋、冬来了,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服饰、画面色彩等表现。
四、收拾与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情况
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3、作业展示,学生自评,他评,教师。
三、课后拓展
用其他材料制作一挂件挂于自己卧室窗前,让它随风飘动。
教学后记:
本课即以生活中学生常常遇到的风为内容题材,让学生回忆各种各样的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风的形状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怎样表现风来了呢?这便是教学中要解决的学习问题。通过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飘动、旋转、迅疾和方向,使学生体会风的形态,同时也可以利用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
[荐]小学美术教案教学设计模板5
教学目标:
1、认识水墨画的特点;
2、认识几位水墨画大师及其作品特点;
3、尝试树石的画法;
教学重点:
认识水墨画、尝试水墨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图片)请看张老师左手拿着的是什么?(红墨水)右手拿着的是什么?(蓝墨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什么?(墨水)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我手里拿的确实是墨水,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墨水,而是叫做水墨的一种东西。(出示图片“水墨”?)谁来猜猜“水墨”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出示图片文字描述【齐读】:(水墨一般是指水墨画,它是中国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它一般利用清水和墨汁来作画。相对外国画种而言,水墨画也叫做“中国画”。)
2、欣赏水墨效果视频
提问:你都看到了些什么?(鱼、鸟龙等)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若隐若现、变换莫测)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画里面有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叫做“写意”,它就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力求笔情墨趣,以追求画面的“神似”谋求意境)(图片出示完整叙述)
二、学习新课
师:水墨画在绘画过程中不要求太细致的刻画,要追求神似,大胆概括,大胆表现,下面我们来认识几位水墨画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
1、欣赏黄宾虹大师、陈子庄大师、张朋和李可染大师等的'水墨画作品(图片出示相关大师的简介和代表作品)
观察提问:这副景物中近景是什么?中景是什么?远景又是什么?(教师板书:近景、中景、远景)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位大师的作品呢?为什么?
师:同学们,现在我跟大家介绍另一位国画大师,他的名字叫戴畅,请看他的简介。(出示图片和简介)
设问:看完他的简介,你最想问张老师什么问题?
3、展示认识“一平方尺”大小的宣纸。
设问:你想成为一位有名的国画家吗?你想让你的绘画作品也很值钱吗?那就认真地和张老师一起学习,享受绘画的乐趣吧!
三、学习石头和树的画法
教师利用宣纸示范石头的画法教师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教师选出优秀者上台示范或给同学示范教师点拨:无限的石头堆积即成了山!师生观看视频《树的画法》
四、练习作业展示和小结
[荐]小学美术教案教学设计模板6
教学目标:
1、学生心目中大嘴怪是什么样的,欣赏各种大嘴怪的图片。
2、初步了解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3、通过版画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激起学习版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构思、塑造与众不同的大嘴怪形象。
教学难点:
了解版画的绘画方法,初步能够运用。
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
铅笔、水粉颜料、滚筒或者水粉笔、吹塑版、卡纸、夹子、调色盘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教学导入:
图片导入,这幅画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这也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嘴怪》
三、新授
感知自然界中的动物张大嘴巴的样子
1、自然界中的动物张大嘴巴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河马
(2)鲸鱼
(3)鳄鱼
(4)老虎
(5)动物张大嘴捕食
(6)小鸟待哺
这些大嘴带给你什么感觉呢?
生:……
2、这些大嘴除了恐怖还给你了什么感觉呢?(海底世界图片)生:……
3、艺术作品欣赏生活中的大嘴怪。
(1)师:我搜集了一些生活中大嘴怪的形象,大家请看(课件出示)提问:通过生活中这些大嘴怪的形象,大家想想,它还带给你了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生:活泼、夸张、生动
师:是的,大嘴怪的形象不再让我们感到害怕和恐惧,它能给我们带来欢乐,也是生活中很多艺术家的创作题材。
4、小朋友作品欣赏
小朋友们心中的大嘴怪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手工
(2)报纸剪贴
(3)绘画作品
小朋友们眼中的大嘴怪形象真是生动又活泼,表现形式也是各种各样的。那么今天我们在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5、版画绘画
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的绘画呢?
版画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类似于古时候的活字印刷术,都是要经过制版、拓印,以使想要的内容可以长久的保存下来,而且所制的版可以重复使用。
欣赏两幅版画作品,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呢?
会画板画需要准备哪些工具呢?
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呢?
看看同学们表现的大嘴怪吧,你能读懂他们表现的是什么吗?怎样是嘴巴显得更大呢?同桌讨论一下吧。
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也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嘴巴画大,其余的画小,增加装饰线条,以突出嘴巴的大。
绘画步骤:起稿、刻板、拓印。
四、学生创作
1、提出作业要求:
同学们请你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个拥有大嘴巴的艺术形象吧。注意版画绘画的方法。
2、学生创造实践,教师加以指导。
五、展评
1、师:大家刚才创作的那么认真,我相信你们的作品一定很精彩,谁愿意来展示一下呢?
生:……
六、总结
本节课,大家都能够运用简单的版画知识进行绘画,也能够发挥想象力,是画面生动形象,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进行版画的绘画,使技法使用更熟练。
七、板书设计
大嘴怪
夸张
起稿—刻板—拓印
[荐]小学美术教案教学设计模板7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初步接触简单的立体和半立体造型制作而设计的一堂工艺课。教学生运用树枝和彩泥相结合,制作各种有趣的小动物和小人物。小树枝取之大自然,它表面有自然的文理且有一定的硬度;彩泥是儿童常用的材料,它鲜艳、柔软,可以轻松随意地捏出各种形状。本课综合两种材料的特点,取长补短,树枝在作品中适合做细长的部位,如:胡须、头发、四肢等,并且起支撑边连接的作用;彩泥在作品中做为主体,如:躯干、头等部位。学生可灵活巧妙地运用,如:又粗又短的树枝适合做大象的四肢,又细又长的树枝适合做老鼠的尾巴等。
本课教学内容富有童趣,制作方法简单,学生容易掌握,作业结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在掌握了制作技巧和方法后,任学生大胆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感受两面种材料的不同特点,使树枝和彩泥在作业中运用得恰到好处,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设计新颖有趣的形象,作业要求可以适当放宽,突出自主表现和重视活动中学生能力的自然增长。
二、教学目标:
1、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并掌握制作技巧和步骤。
2、感受不同材质的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设计意识,让学生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的简单技法,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造型。
2、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分工协作的情趣。
四、教学难点:
教学简单的立体造型方法。
五、 教学设计:
播放教师自己用树枝和彩泥制作的动画,让学生欣赏。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激起学生对本课活动内容的.兴趣,产生自己创作的欲望。引导学生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动物是用树枝和彩泥做成的。
可以上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观察感受树枝和彩泥的这两种材质的不同特点,从而获得丰富的感官印象,进一步了解用树枝和彩泥做出的作品有特殊效果,为下一步创作作好准备。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将画片中作品的树枝部分换成彩泥,通过效果对比,让学生了解作品中树枝所起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树枝和彩泥在作品中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学生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让学生初步体验成功,以激发更大的创作欲望。
分组讨论设计。可以让学生合作设计创作一组作品,既可以增加这课的趣味性,拓宽创作的范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生完成作品以后,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的空间,将此次作品作一次展览,便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和创作的兴趣。
六、教学体会:
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师创作的动画作品,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业可采用合作的形式,作品可以进行展示,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创作的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