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

发布者:沙流水随 时间:2023-3-1 00:21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1

教材分析:

有关0的加减法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的意义以及0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因为0的特殊性,所以在学习计算时教材把0的加减法专门安排一课时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0的意义,学习有关0的加减计算。

教材安排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首先是0的加法计算。教材安排了学生熟悉的小猫钓鱼的情境图,让学生在讲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兔博士提出的“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这个问题的解决,体会0的意义,学习0的加法计算。通过讨论: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着?使学生受到做事要专心的教育。

第二个环节是0的减法计算。教材安排了小猫吃鱼的情境,通过兔博士提出:发生了什么事情?的问题,继续展开故事。让学生观察到鱼吃光了,就是没有了,就是0条,用算式3-3=0表示。让学生对0的认识更进一步,同时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加深。再通过对小猫做法的认识,让学生受到关心长辈的教育。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习。教材安排了3道练习题和一个数学游戏,第1题是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这不仅是对本节课所学新知的检查与巩固,而且也考查了上节课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的减法计算。第2题是对号入座,这样以游戏的形式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参与的热情。第3题是6道5以内的加减计算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游戏是抽数字卡片,进行加减计算,目的是加强口算能力。

教学目标:

1.在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会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3.结合童话故事,使学生受到做事专心和关心长辈的教育。

教学重通难点:

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其实,很多故事不但有趣,而且还蕴含着数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片,你们有没有兴趣听?

那我们就比一比,看看谁听得最认真。

二、自主探究

(一)0的加法计算

1、课件播放《小猫钓鱼》的前半部分。

2、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来比比看刚才谁听得最认真。

(1)妈妈钓了几条鱼?(板书:3)

(2)小猫钓了几条鱼?一条鱼也没有钓着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板书:0)

(3)想一想: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着?

师小结:因为小猫钓鱼时不专心,一会儿去捉蜻蜓,一会儿去捉蝴蝶,所以一条鱼也没钓着。我们做事能不能像小猫那样?应该怎样?

(4)兔博士也有问题想问我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问题?课件出示兔博士的问题: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

①谁知道?怎样列式?

板书:3+0=3

②算式中的3、0、3分别表示什么?

③还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0+3=3

(设计意图:体会0的意义,学习0的加法计算。通过讨论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着?使学生受到做事要专心的教育。)

(二)0的减法计算

1、太阳快落山了,小猫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小猫和妈妈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继续看故事。(课件播放后半部分)

2、谁能说一说小猫和妈妈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1)指名说

(2)师小结:小猫和妈妈回到家以后,妈妈有事出去了,小猫在家里看着3条鲜美的鱼,在等妈妈回来,等了好长时间,妈妈还是没有来,小猫实在太想吃了,就把3条鱼都吃光了。看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猫说些什么?

3、通过讨论,大家都知道怎么办了。现在,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一共有3条鱼,小猫把3条鱼都吃了,还剩几条鱼?

(1)你会列算式吗?试一试!

板书:3-0=3

(2)说一说算式中的3、3、0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0,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再通过对小猫做法的认识,让学生受到关心长辈的教育。)

4、揭示课题

观察黑板上的3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1)引导学生说出3个式子中都有0。

(2)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深化对0的加减法的认识

0是一个特殊的数字,你们想不想进一步认识它?

出示算一算,想一想。

1、指名口算。

2、观察讨论:

(1)观察第一组题

①观察第一行题,你有什么发现?(都是一个数加0)得数有什么特点?(还得原来的数)

②观察第二行题,你有什么发现?(都是一个数减0)得数有什么特点?(还得原来的数)

③你能不能把两行的发现用一句话说一说?(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来的数。)

④你能迅速说出得数吗?听老师说算式,学生口答。如:6-0= 8-0= 10-0= 20-0= 100-0呢?

(2)观察第二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①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②你能说出一个等于0的算式吗?

(设计意图:深化对有关0的加减法的认识,建构数学模型。)

三、练一练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有关0的加减法的一些特点。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力片吗?知道猪八戒吗?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我们看看它在做什么好吗?1、练一练第1题。(课件出示)

(1)把你的算式写在53页书上。

(2)交流。重点让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的意思。

(设计意图: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这不仅是对本节课所学新知的检查与巩固,而且也考查了上节课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的减法计算。)

2、练一练第1题。

今天来到我们课堂的还有几个小动物,我们快请它们坐下吧。

(1)学生在书上连线。

(2)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连线。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参与的热情。)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口算能力。)

四、数学游戏

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说出算式和得数。如果你能说加法的就说加法的,如果能说减法的就说减法的。如果能说加法的也能说减法的,就说两个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游戏——抽数字卡片,进行加减计算,加强口算能力。)

五、课堂小结: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今天在多媒体教室上了这节0的加减法。与课前预想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差距。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所问非所答。

如在老师提出还剩几条鱼这个问题后,有学生列出了3+0=3、0+0=0这样的算式。从中显而易见学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胡乱说出了算式。再如在提出观察第一行题,你有什么发现这个问题后,有学生说是“交叉的”有的学生说是“两边的是挨着的,中间的是挨着。”还有的说“上面的是加号,下面的是减号”……诸如此类,种种所问非所答的现象,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没有认真听老师的话,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儿。但学生说了,教师不能置之不理,从而出现了不必要的时间的浪费。

二、学生口算能力太差。

教学中,有的学生口算出现错误,还有的学生不能迅速地说出口算结果。有的学生甚至还要借助手去算出得数。

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学生上课有效时间短是一直以来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这方面的特点也有所考虑,所以教学时尽量把有效时间用于学习新知识。我注意到学生在看动画时精神都很集中,看得津津有味,但到了讨论0的加减规律时,很多学生根本就不去想,甚至还有的学生开始说话。

四、对学生估计不足。

主要体现在发现并总结一个数加上0或者减去0的计算规律以及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的规律上。学生还不具有自己发现总结规律的能力。所以很难总结出0的加减规律。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等。

2、加强口算训练。采取形式多样的练习形式,多样的练习渠道,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在教学中一定要降低难度。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知识储备。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2

学习目标:

1、结合“小猫吃鱼”的情境,探索并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数的加与减,初步体验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3、训练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及思维能力。

重难点:

探索并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中的小猫在做什么?你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吗?

自主探究:

(一)小猫钓鱼活动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

1、

(1)出示前两幅图,你看到了什么?(盘子里有3条鱼,小猫吃了1条)

(2)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还剩几条?)

(3)要求还剩几条,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减法)

(4)为什么?(要求还剩几条,就是从盘子里原来有的3条鱼中去掉小猫吃了的1条,所以,要用减法来计算。)

(5)样列算式呢?(板书:3-1=2)现在,盘子里有几条鱼?(2条)

2、出示第三幅图,谁来说一说?(小猫又吃1条)还剩几条?怎样列算式呢?(板书:2-1=1)现在,盘子里有几条鱼?(1条)

3、出示第四幅图,谁来说一说?(小猫再吃1条)还剩几条?怎样列算式呢?(板书:1-1=0)

4、1-1为什么等于0?(因为剩下1条鱼后,小猫再吃1条,最后,什么也没有了,就用0来表示,所以,1-1=0)

5、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用1-1=0这个算式来表示?6、只有1-1=0吗?

7、学生说一个后立刻跟问: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件说一说吗?)(学生边说师边写算式,说2-3个就可)

8、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减号前后的两个数相同,得数就是0。)像这样的算式还有很多。板书……

9、小结后对学生适当表扬(刚才我们)

(二)拨珠,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掌握算式中间有0的加减法算式。

1、(4、1组合)

(1)看师拨珠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2)小结:同一幅图既可以解决加法问题也可以解决减法问题。

2、5颗珠子分成两部分还能怎么分,又怎么用算式表示呢?自己看书说一说,填一填。如果有困难可用珠子拨一拨后再填。

3、找学生作品在展台上反馈(看对错、结合图说一个算式)

4、关注中间有0的。

分别指加法、减法算式,说这为什么是0?(引导学生结合拨珠过程说。)结果怎么还是5?

5、5+0=5,5-0=5那3+0呢?4-0呢?

6、看来任何数与0相加减还得这个数。(板书)

揭示课题:看来0不仅会在算式结尾,也会在算式中间出现,同学们真了不起,研究明白了算式中间或末尾有0的加减法。(板书)

二、巩固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请同学们看图,列出1个加法和1个减法算式。谁愿意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套中1个圈,3个没有套中,一共有几个圈?1+3=4,一共有4个圈。/一共有4个圈,套中1个,几个没套中?4-1=3,3个没套中。/一共有4个圈,3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圈?4-3=1,套中了1个圈。)

2、如果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可能套中几个?怎么列式?

总结:学生说收获,教师适当插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得数为0或算式中有0的加减法,知道了减号前后两个数相同,得数就是0。任何数与0相加减,还得这个数。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并用学会用加减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会更多更好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得数为0或算式中有0的加减法。

3-1=22-1=11-1=0减号前后两个数相同,得数都是0。

5-1=41+4=5

5-2=32+3=5

5-3=23+2=5

5-4=14+1=5

5-5=05+0=50+5=5任何数与0相加减,还得这个数。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3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页──34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借助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知道他们的联系和区别。

2、会用字母正确地表示线段、直线和射线。

二、过程与方法:

线段、直线和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结合生活实际体验线的特征,并发现它们的区别于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含义及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突破: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准备:

直尺或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启发思考。

1、谈话:同学们,金色的秋天到了,你们喜欢秋游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大自然吧!(课件出示图片,伴音乐)

2、你看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好吗?

(连绵起伏的群山,它们的轮廓是一条条曲线,很温柔,很美;乡间的小路,长长的,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线一样;阳光穿过树林,一缕缕阳光很灿烂,很漂亮)

3、师:是这些线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如此五彩缤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线的世界,去认识这些神奇的线。(板书课题:线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认识线段。

1、课件出示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

绷紧的弓弦和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谁能用你的小巧手把它们的样子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出来?

(指名到前面画线段,教师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生活中有关线条的美丽图片,激发、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请你仔细看看,线段长得什么样?(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3、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吗?(如:拉直的鞋带,拉直的毛线,书的边,课桌的边,信封的边等等)

4、量线段。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这么细心的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测量出你们身边的一条线段的长度呢?你愿意量什么就量什么。(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汇报交流。)

5、画线段。你们想不想自己也画一条线段呀?(课件出示: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学生独立画,然后展示交流。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教师教学线段的表示方法,强调两个端点,AB=4厘米)

6、反馈练习。完成34页第2题,先让学生数出一共有几条线段,再测量长度)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画线段,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二)认识射线。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我们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你想是什么结果?你能试着画出来吗?

学生自己试着画。教师巡视。

教师演示课件。

教师在黑板上集体画。

让学生观察这条线的特点。学生交流。(只有一个端点,直直的)

教师小结: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的线,叫射线。

教给学生画射线:如果给你一个点,你能画出多少条射线呢?

学生想,教师演示课件。

师:你能从生活中的现象中找出射线吗?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出示手电画面,演示手电光。

认识直线

师:同学们再猜想一下,如果我们将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会得到什么呢?

学生自己试着画。

教师演示课件。教师在黑板上画。

学生观察特点。(直直的`,没有端点)

三、巩固深化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你能总结出他们的特点吗?

分发表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表格。

教师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四、练习

出示课件:判断哪是线段,哪是射线,哪是直线。(让学生说明理由)

五、谈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吗?

课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观察操作为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讲练结合等方法,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较好的掌握所学的新知。

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生活中找不到标准的线段、直线和射线,而教学过程中又要借助生活中的物体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线的概念。如何把握尺寸,是对教师智慧的考量。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度的、不露声色的对这一关键点进行了处理:铅笔、拉直的绳子等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重读近似两个字)其实直线是一条理论上的线,在生活中找不到真正地直线、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做射线吗?学生通过理解体会这些话,结合对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的理解,就能自然而然的体会到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真正含义。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