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5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
【学习内容】
本篇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但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
【学习目标】
1、学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1、学认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医院、医生、消息、确认、输血、血型、草垫、酒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
(板书:朋友)
同学们,你有朋友吗?
你为你的朋友做过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朋友的课文。
交流:互相帮助……
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我读了这个故事后,心灵被深深触动了,你有什么感受吗?打开书,再来用心读读这个故事。 自由读课文。
感悟朗读
一、体会“迫在眉睫”
同学们,读完了课文,谁来说说,“她”是谁?
仅仅是一个受伤的小姑娘吗?再看看书,谁来补充?
(出示: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都来读读这句话,再请同学说。
你看,此时血就是小姑娘的──
不及时输血,小姑娘就会──
所以说她必须──
说的太好了,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此时的情况?
是啊!输血迫在眉捷,而医生和护士又都不具有她的血型。体会着当时的情况,用心读读这段。
(出示: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输血迫在眉捷。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二、体会输血前的矛盾心情
同学们,在这迫在眉捷的时刻,阮恒是怎么做的?自己读读后面的课文。
(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来。)都来读读这段话,看你有什么问题问问大家。
这是个问题,同学们,都来读一读这一段,试着填填线上的问题,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一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忽然又放下去,(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然后又举起来,(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
你看,用心体会,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就很容易读懂了课文。用心读读这一段。让大家感受到此刻阮恒内心思想斗争的激烈。
三、感受献血的过程
阮恒宁愿自己去死,也要救你们的好朋友,这是多么难得啊!让我们跟随阮恒一起去献血的现场去看一下吧!(范读8~10自然段)
用心读读这一部分,试着走进阮恒的'心理,体会一下他此时内心深处的想法。
你走进阮恒的心理了吗?谁来交流一下?
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配合板书:
啜泣 唔咽 低声哭泣
捂住 掩盖 竭力制止
看看板书,再读读课文,看有没有更深的体会?
同学们,阮恒一次又一次的极力掩盖自己越来越深的痛苦,宁愿自己去死,也要救自己的──
这是多么的高尚啊!现在你能体会到“朋友”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了吗?
一个受伤的小姑娘。
受重伤的小姑娘,急需输血的小姑娘;输血迫在眉捷的小姑娘……
……
生命。
失去生命。
马上输血。
迫在眉捷。
自由练习读。
指名朗读,说一说他读的如何。
自由读,交流……
阮恒决定给小女孩献血了。为什么又把手放下去,后来又举起来了?
自由读课文,准备填空。
交流: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此时他可能在想:救朋友……)忽然又放下去,(此时他可能在想:会死……)然后又举起来。(此时他可能在想:死也要救朋友……)
自由练习,指名读。
看着老师听课文。
由朗读课文。
指名交流:
我从“……”体会出此时阮恒……
指名读。
“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害怕死去,紧张。
“啜泣”因为想到自己要死了所以有点难过。“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不想让人看出她的害怕,要救…
“唔咽”……“掩盖痛苦”……
“低声哭泣”……“咬 竭力制止”……
在整个献血的过程中,随着体内的血不断被抽出,阮恒越来越害怕,却没有停止献血,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掩盖自己越来越痛苦的表情。宁愿自己死去,也要救自己的朋友。
朋友!
为了朋友,可以……
课堂小结
再读读阮恒献血的部分,用心来感受一下朋友的真正含义。 自由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小练笔。
【学习目标】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写出医生和阮恒的对话。
【学习重点、难点】
小练笔。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感受了“朋友”这个词的'真正意义。打开书,把你感受最省的部分再用心读一读。 自由朗读课文。
小练笔
同学们,随着血液不断被抽出,阮恒认为自己快死了,所以越来越痛苦。你觉得他会死吗?
你们看,这是老师的鲜血证。老师每年都会去献好几次血可是依然很健康。其实我们身体丢失一定量的血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我们自身完全可以把它再补充上。自己读读课文的11~14自然段,想一想医生和阮恒之间都说了些什么? 不会……
自由读课文。
同为合作演一演。
写一写。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课文生字词。
【学习目标】
学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词语。
【学习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字的笔画容易写错。
2、给大家提个醒。
⑴ “医”,注意笔顺,最后一笔“竖折”。
⑵ “眉”,注意字头中间的“竖”。
⑶ “垫”,右上角“丸子”的“丸”撇上加点。
⑷ “酒”,右边里面有一“横”。
⑸ “拳”,字头有两横。
⑹ “柔”上面“矛”第二笔是“点”。
3、描一遍写一遍。
4、准备听写。
【板书设计】
第18课 她是我的朋友
迫在眉睫
举──放──又举
(害怕紧张)啜泣 唔咽 低声哭泣
朋友
(竭力掩盖)捂住 掩盖 竭力制止
【课堂呈现】
师:你帮你的好朋友做过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学一篇和朋友有关的课文?齐读课题,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自由朗读课文。
她是谁?
生:一个受了重伤的小女孩
你从哪里知道?
生读有关句子。
师:仅仅是一个受了重伤的小女孩吗?(伤得多重呢?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能知道吗?问题尽量简练减少。)
生:失血过多即将死去,如果不理解输血。
师:血对小姑娘来说怎么样?
生:命根子。
师:输血必须──
生:迫在眉睫。
(板书)
(读出迫在眉睫的感受,可以先练习读,再合作读,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上的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输血──迫在眉睫,再迫在眉睫一点,合作读。)
师:体会着当时情况读一读。
指名读:经过查看……
师:读得怎么样?
生:有点结巴。
再指读,读得怎么样?
生:评价并且朗读。
师:每个人理解不同,朗读也不同,你怎么理解就怎么读。
(但主题一样,都是说输血必须迅速进行。)
师:在这迫在眉睫的时刻,阮恒怎么做的?
生读有关句子,再练读。
师:有什么问题要问?
为什么举起来又放下再举起来?
为什么颤抖?(板书)
生:担心自己死去。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读后面的句子。做填线练习: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此时他可能在想:────)忽然又放下去(此时他可能在想)然后又举起手,(此时他可能在想──)
学生回答。(角色要转换,让学生自己当阮恒。让学生充满情感的来当阮恒,小阮恒,你为什么颤抖地举起手来?你在想什么?你为什么忽然又放下手去,你在想什么?你又一次举起手的时候在想什么?合作,补充朗读,真正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师:试着自己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上面的课文。练读,指名读。
师:他哪儿读得好?
生:忽然。
生:一阵沉默。
师:如果是你怎么读?
(问题零碎,要凸现问题的整体性,尽量得少问。)
指读,齐读。
师:阮恒宁可自己去死,也要救自己的朋友。我们到现场看看,老师范读,出示插图。
(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8~10段,面对输血这件事,阮恒是什么样的心情?抓重点词语去读去悟)
师:自己读读老师读得段落,试着走进阮恒的内心世界。
(老师要先走进去呀,生命只有一次,要让学生感受到。为了朋友,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艰难的选择,所以他的痛苦越来越加深了,由“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到“啜泣颤抖捂住脸”再到“呜咽”“低声哭泣”“咬着拳头”表现出来!以读代讲,充分朗读,配上音乐。)
生读。
师:把你走进去体会到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男孩在一再摇摇头,说明他忍住痛苦。
生:掩盖自己的痛苦。哪个词在掩盖自己的痛苦?板书:掩盖(问题不清楚)
生:抽泣说明他……
(这个环节没有指导方法,一问一答,让学生去谈。)
生:竭力掩盖。
生:制止。
师:再来读读刚才读得部分。还从那儿体会到阮恒的痛苦?
生:持续不断地低声哭泣。
生:过了一会儿,试图掩盖自己的痛苦……
都来读读这三句话,看他怎样竭力掩盖自己的痛苦的'。
师:他为什么痛苦?书中找找答案。
(老师目标不明确,开始有些混乱。板书不能简洁明快的为理解语言文字服务。)
带着你的感动再来读读这段课文。
学到这儿,朋友这个词里包含了什么?
生:互相帮助。
生: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再来读读这段文字。
自由朗读11~14段,思考:医生会怎样安慰他?补充朗读。
原来一直让阮恒这么痛苦的原因,是──?
宁死也要输血给小女孩,只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神态不同的动作方面去体会小阮恒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小阮恒(坚定、低声、骄傲、自然、轻松)地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简评】
教师用教材教的过程,首先是教师与教材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否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了?是否被一个孩子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而必须献出自己生命所震撼?是否感受到男孩对生命那深深的留恋和对朋友那伟大的爱?这就要求老师要先读进去,才能引导孩子也读进文本,让学生也与文本进行对话。比如,这篇课文多处写到了阮恒的表情和动作,要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表情动作体会他的内心世界。这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一根针扎进了阮恒的血管,小阮恒,此时你为什么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呀?”“你为什么突然啜泣?”“你为什么呜咽?”“你为什么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让学生依据输血的知识如情入境地进行回答。老师还要动情,老师的语调太平淡,很难已达到调动学生情感的效果。
赵校长根据研究计划对语文教师提出研究要求:(见前面开始部分)
【课后反思】
1、导入:
设计:由“朋友”入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帮朋友做过些什么事,初步探索朋友的意义,渗透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这里是一节课的开始,应该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开始,激发活跃的思维,一节课才有可能成功。但学生思路好像并没有打开,所说的事情寥寥无几,课堂一开始就没有陷入沉闷之中。
其实我应该好好感谢那几位回答问题的同学,很给我面子的。课下想想,其实朋友之间能帮助的无非就是借东西、讲题、安慰之类的,还能有什么呢?换个问题试试也许会好一些:你觉得怎样做才算是朋友?孩子也许就知道怎么说了。
(阮恒怎样对待小女孩这个朋友的呢?)
2、体会小女孩所面临的处境:
设计:
从课题《她是我的朋友》的“她”入手,她是一个小女孩──她是一个受伤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受重伤的小女孩──她是一个急需输血的小女孩。引导学生通过读文章一步一步体会出小女孩的处境的危险。这个地方孩子说出“危急”来了,说出“迫在眉睫”来了,但真正从心理体会到了吗?好像没有,从他们的反应,他们朗读的情况看,孩子没有将这种“紧迫”这种“迫在眉睫”放进心里去。
(可以通过朗读读出对“迫在眉睫”的理解来。)
其实当时的“紧迫”与“迫在眉睫”不单单是小姑娘这一方面:小姑娘急需输血很“紧迫”,但更“紧迫”的是“医生和护士都没有她的血型”,急需又没有,这才构成了“迫在眉睫”。
3、体会阮恒献血前矛盾的心理:
设计:
抓住“颤抖”“举──放──举”这几个动作,运用题问题──填想法的方法,结合后面的课文,体会学生内心的想法。
(设计抓点但不到位,要深入进去。)
学生提出的几个问题很好,正好扣住了这一句话的重点:“为什么‘颤抖’地举起手;”“举起来了为什么又放下了,然后又举起来了。”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比较沉闷,后来有几个同学回答了,有一个同学联系了后文,虽然表扬了,但没有砸死,所以多数同学还没有联系后面的文章。这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学生来不及思考,干脆就不去思考了。
(问题有些琐碎)
4、感受献血的过程:
设计:
通过描写阮恒动作、神态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献血时越来越深的恐惧,以及越来越极力的掩饰。
(目标定得好,要有方法达成目标。)
由于只给了孩子段落,没有落实那些动作、神态的句子究竟是哪些,所以孩子抓重点词语时非常茫然,能体会出“恐惧”与“掩饰”的词语绞在了一起,绕不出来了,最后板书也不完整,很混乱,孩子还是很茫然。他们虽然说出了这两层意思,但没有体会出“越来越”这层意思,也没有很清楚的联系到具体的语言文字。
5、领会“朋友”的真谛:当朋友遇到危险时,要不顾一切地克服一切困难去帮助他。
(前面没有入情,后面牵强拉出,只是有环节,没有情感投入。)
学生对献血过程中的“恐惧”与“极力掩饰”体会不深,很自然就体会不到“朋友”的真谛了。所以还停留在导入交流时那浅层次的“互相帮助”。
透过学生的表现,老师要学会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在于老师目标不明确,或者缺乏方法指导。
【老师们听课后的建议和意见】
久老师:导入的问题,“朋友”想到什么?可以放在开头,想怎么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再读“他是我的朋友”,体会出阮恒的感情。
一阵沉默之后……小手举起放下,设计巧妙。
闫老师:听课人更清醒。备课时候要想第一课时到底做什么,如果不能保持故事完整性,领会就牵强。这节重点品析,重点部分要让学生感受透彻。导入设计要有首尾呼应的层次性,我们感知和学生感知可能有不同,我们的感知到的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也感受到。学生对朋友的理解就很好了,很真实,在生活中感知,然后补充完整题目。认知两个人物,她?我?重点品读的时候,要读进去。泡泡语,课后题目,要抓住。“迫在眉睫”学生感知好,读完说,说完读,没有思绪断层。说,是个体的说,推动群体的感悟,深化要通过读悟出来。读要有发展,但不到位。比如某些孩子出现问题,读错字音,课前预习要到位,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师要放下教案,给学生范读,加强语感培养。第五自然段阮恒的犹豫、矛盾,要体会到,朗读出来。阮恒后来的表现层层递进,变化读出来,采取多种方式,自由读──注重阮恒的表现,再读──看看图,关注图上内容,再读,形象化地读──配合着读。结尾体现个性化朗读。可以配乐,音乐、美术、语文融合。
孙恩:学生讲到三个动作,已经抓住主题了,体会怎样深入升华?题目贯穿全文,整体感知基础上,重点要目标明确,体会心情的变化。“朋友”从生活中来,与生活接轨,真实的了解朋友。这个概念是多姿多彩的,为朋友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献出生命的友谊比较罕见,要来源真实的生活。
闫文夏:引导孩子用心去感受。
文章整体性强。不要肢解课文。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认读“擦拭、草垫、迫在眉睫、啜泣、呜咽、拳头、竭力”等及多音字血组成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动作、神情的变化中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之情。
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感人的故事。出示课题:她是我的朋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不要拖音。
2、课题中的“她”指得谁?“我”又是谁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7页,自由大声地读这个故事,借助拼音读好生字新词,将故事读通读顺。
二、检查字词
1、还记得刚才老师的提问吗?她是谁?我又是谁?
2、生答。(受伤的小姑娘 阮恒)师板书并正音: “我”叫什么?我们来叫一叫我的名字,从课题我们知道了,受伤的小姑娘是阮恒的朋友。
3、课文中还有一些难读的词语,老师不教,谁会读了?
课件出示:
迫在眉睫 阮恒
休克 是否 酒精 擦拭
竭力 拳头 草垫 啜泣
呜咽 抽泣 轻柔 捂住
(1)师:谁来读一读第排的这个成语?指3名分别读三排词语。
(2)师: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大家来读一读。
(3)对于我们三年级来说,还有个多音字比较难,它有两个音,一个读xiě,一个读xuè,老师已经帮大家把课文这个多音字组成的词找出来归了类,女同学读一读第一排的词语;男同学来读一读第二排的词语。
xiě:流血 献血、抽血、失去的血、所有的.血。
xuè:输血、血型、血管。
词语会读了,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里会读准吗?有难度哦的哦。你看,老师在课文里找到了八个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怎么分辨呢?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方法,这些词语里只有“输血、血型、血管”读xuè,现在你拿好笔,到课文里去找到这些词语,给它们注上xuè的音,碰到没有注音的,你就知道了,都读xiě, “输血”这个词语出现了两次,你可别遗漏了。评价:老师看看谁的眼睛比较亮,动作比较快。注音后能认真地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你会读吗? 好,那我们四组同学比一比哪组读得准确,每一组读2句。第一组1、2两句,第二组3、4句,第三组,5、6句,第四组,7、8两句。
出示句子:
1、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2、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3、有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
4、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
5、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6、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
7、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8、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指名读——评价:确实掌握的不错。希望学习过程中我们能牢牢记住他们的读音。
三、初步感知
(1)老师再来考考大家, 阮恒和受伤的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大家可以用上我们刚才读的词语中红色的词语来说说。师提示:当时,小姑娘怎么样,阮恒怎么样?
指名回答。
(战争时期,阮恒在同伴失血过多,输血迫在眉睫之际,阮恒为同伴献血的故事)
(2)指名回答,师引导:小姑娘当时受伤流血,而且流了(生接:很多血),输血迫在眉睫,板书:迫在眉睫。这个成语什么意思?我们先看看这个“迫在眉睫”在课文哪里?(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输血迫在眉睫。)“输血”这件事怎么样就叫“迫在眉睫”?先读读上文,然后读读下文,看借助哪些句子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找一找句子。
学生自己阅读后,交流评点,师:老师把重点部分摘下来了,出示两句话:
(1)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2)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
从哪几个词语我们能感受迫在眉睫?(立刻、一定;马上要给这位小姑娘输血,否则她会死去。)师点拔:“迫在眉睫”就是这个意思,输血这件事十分紧急,紧迫得已到了眼前,非立刻办不可。那你能说说“迫在眉睫”的近义词吗?
(火烧眉毛、千钧一发、燃眉之急、紧要关头、危在旦夕、岌岌可危)评价:同学们课外词语掌握得真不错啊!你看,我们不仅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还可以通过找意思相近的词来理解词语。
四、再读课文,铺垫情感
(一)输血迫在眉睫,为了这个生命垂危的朋友,阮恒是怎样做输血的决定的呢?请你动动笔墨,在文中找找。
(二)学生反馈
课件出示: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生:阮恒很害怕。他在害怕什么?(生答)你从哪里体会到的?(颤抖)——你把这个句子来读一读,让我们来体会他的害怕。你还有什么发现?(他刚才把三个词强调出来了,是哪三个?(举、放、举)从三个动词我们可以感受到阮恒(生接:阮恒很犹豫,拿不定注意,很矛盾)师适时板书:举、放、举
2、师:让我们根据阮恒的动作来推测她当时是怎么想的?板书:动作
阮恒沉默着,心想。于是,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他又想: ,忽然又放下去。可是,他又想: 然后又举起来。
课件:
3、试着说说阮恒的想法,再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预设评价语)师:多难的选择啊!请你把阮恒既害怕又矛盾的心情送入句子中读一读吧!评价:你读出来阮恒的心理;(你听老师来读一读;谁再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过渡:尽管很害怕,最后阮恒还是决定给自己的同伴输血。让我们亲临输血现场看看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8—11自然段。
五、精读课文,感悟真情
(一)默读质疑,拎出主线
1、学生自由读课文8—11自然段。
2、师: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阮恒在输血过程中很少说话,表现他最多的是什么呢?(生:描写最多的是他的哭)师板书“神情”:描写最多的是他的哭,他的神情,请大家把写阮恒哭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
3、划好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评价:你很厉害,把三句都找到了。课件出示语句。
(二)以三句话为球心,辐射全文教学。
(1)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2)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3)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的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1、解读语句,拨第一层笋
(1)找找看,这些句子中直接写阮恒哭的词语,把它们圈下来。生回答,师板书:啜泣、呜咽、哭泣、抽泣
(2)这四个词语哭得程度有什么不同吗?用心读读这几个句子句子,体会体会
( 引导语:在字典里解释,啜泣:抽抽搭搭地哭泣。哭得也不厉害;呜咽:低声地哭泣;抽泣:哭泣时身体抽动、颤抖,显得很痛苦、很伤心。阮恒一次又一次的哭泣程度(生接:这四个词语表明阮恒哭的程度逐步加深,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伤心。)
师:让我们来感受阮恒在输血时的那种越来越伤心,越来越痛苦的心情。老师请三个同学来读读这三句话。女生———第一句;男生————第二句;老师————第三句
2、解读语句,拨第二层笋
(1)阮恒为什么这样哭,这样越来越伤心?是因为疼痛吗?读读课文,找找证据。
(预设生:阮恒不是因为疼痛。)师:对,因为医生两次问他疼不疼,他怎么样?(从课文中“摇摇头”“他又摇了摇头”可以看出来。)
(2)师:不是因为疼痛,那是因为什么? (生:阮恒不是怕痛,而是怕死。)你从哪句话中理解到的?(课件出示: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3)谁再来读一读,把老师用红色提示你的词语要读好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你读懂了吗?原来阮恒是以为输血是(会死的)谁不怕死啊!(难怪阮恒在之前做输血决定时会在沉默之后,颤抖地举起来,放下去,举起来,他不是害怕疼痛,而怕是输血时要失去生命。)
师:也难怪阮恒看见自己的血不断地流向针管时他会(生读词:啜泣、抽咽、哭泣、抽泣 )因为阮恒觉得体内的血越来越少,死神离他越来越近了。以后自己就再也见不到明媚的阳光了,再也见不到朝夕相处的好朋友了,真是越看来越痛苦,越想越害怕。知道了阮恒这样一次又一次痛苦的原因后,我相信这一次的读你会有另一番感受。女生再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我们一起来读第三句。
(4)师:那么害怕,那么痛苦,如果是我早就放声大哭了,可阮恒呢?(阮恒怎么样地哭?)不仅低声的哭,他还是怎样的哭?大家注意这些词组(还一会儿用手捂住脸,一会儿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一会儿用牙咬自己拳头,竭力制止抽泣呢?他这是在干什么?) (生:他强忍着哭,强忍着痛苦)师:是什么力量支持着阮恒以为自己即将因输血死去而强忍着不哭,强忍着痛苦?大家可以默读12—14自然段。
(5)生答,师小结:虽然鲜血一滴一滴地流失,死亡的恐惧也越来越深,但阮恒没有要求停止输血,他只是 ;他只是 ;只是 。他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掩盖他的痛苦。他这样做都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要给她输血;因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也要救她!这短短的六个字一直激励着他,支撑着他,克制着他对死亡的恐惧。多么勇敢的阮恒。
让我们走进阮恒的心里,带着我们对阮恒的敬佩,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
(1)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心里默默的念叨:她是我的朋友。(学生接着读)
(2)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又再一次告诉自己:她是我的朋友
(3)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
师:这就是阮恒,一个勇敢的小男孩,一个富有爱心的小男孩,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了——为了朋友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3、拨去笋叶,崭露笋心
(1)师:此时此刻,同学们哪,那从阮恒的体内流向小女孩的血管的,还仅仅是血液吗?
(预设)生:是友谊。是阮恒对同伴的爱心。
过渡:是啊,这浓浓的友情流进了小女孩的体内,也流进了我们的心里。
六、回归点题,升华情感
师: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温暖、感人的故事,让我们记住这句简单然而又不简单的一句话。(生接:她是我的朋友)板书:圈出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1~4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前部分,了解了事情发生的起因,谁来跟大家说说1~4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回顾
3、教师小结,引入主题
师:情况万分紧急,输血迫在眉睫,在这紧要关头,发生了什么事?(阮恒主动献血)那么,阮恒在献血过程中又是怎么想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小男孩的神情动作入手,来探究他的内心活动。板书:神情动作、内心活动
二、自读体会
1、默读课文5~11自然段,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2,把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句子画出来。
2、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一起读读画出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小男孩的内心活动
(一)、朗读感悟献血前的内心活动
1、师:哪些句子是描写阮恒献血前的表现的?
出示课件1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学生齐读
2、师: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举 放 举
3、师:在阮恒举起手,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手的过程中,你体会出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犹豫
师:你能通过朗读体现阮恒当时的心情吗?
4、指导朗读,体会阮恒的心情
(1)、自读句子
(2)、点名朗读(注意学生读后的评价,如:我感到你在犹豫在徘徊;你在生与死之间选择,但还是举起了手;同学们,什么是朋友?这就是朋友。)
(3)、教师范读(4)、全班齐读
师:读得真好,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那么献血时,阮恒又是怎么想的呢?
(二)、合作探究献血时心理想法
1、交流找出的句子,朗读
2、课件出示句子,齐读
(1)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2)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到。阮恒摇摇头。
(3)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4)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师:这些句子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阮恒献血时的表现,那么他当时在想什么呢?
3、分组学习,一组讨论一句重点句。
出示学习提示:
(1)读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从哪些词、句你体会到阮恒当时的心情怎样?
(3)他在想什么呢?
4、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学生畅谈,教师相机板书
师小结:阮恒想到自己输完血生命就要结束,想到自己再也见不到明媚的阳光了,再也见不到昔日的花草了,再也见不到朝夕相处的好朋友了,他的心理是多么的害怕,多么的痛苦啊。但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多么勇敢的小男孩啊!
5、导读
(1)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心里默默的念叨:她是我的朋友。(学生接着读)
(2)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又再一次告诉自己:她是我的朋友
(3)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
师:这就是阮恒,一个勇敢的小男孩,一个富有爱心的阮恒,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了——为了朋友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6、此时,看到草垫上痛苦又坚强的'阮恒,假如你是医生,你会对他说什么呢?阮恒又会说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的对话写下来。
课件出示
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说:
阮恒
医生
阮恒
7、学生课堂练笔,小组交流表演
8、全班交流,请几组同学到台前表演
师:听了医生的话,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四、赠送小诗,总结全文
师:多么了不起的小男孩啊!这样的朋友值得一生珍藏。古往今来,就有许多歌颂朋友的诗句,今天老师也送给大家一首小诗。
课件出示,全班齐读
夜行路上,他是一盏明灯。
半途逢雨,他是一件雨具。
烈日炎炎,他是一缕清风。
寒风凛凛,他是一束火炬。
他就是朋友,他就是友谊。
五、作业
1、收集有关友情的名言,选择一句制作成书签
2、阅读一篇关于友情的文章(推荐《同步阅读》中的《平分生命》)
3、想想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写一篇关于友情的文章
板书: 18 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 内心活动
举 放 举 犹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饰
呜咽 掩盖 更害怕 又掩饰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饰
教学反思:
可以说每一次开课即是一次成长的过程。本次教学,课前课后受到了许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万分感激。一学年,我与学生在不断的磨合中产生了默契,在身边老师的帮助下,我也成长进步了。上完本课反思如下:
1、本堂课,我巧妙的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二,抓住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来体会阮恒当时的内心活动,这样能较好的突破文章的重难点,通过学生的自读,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老师的导读,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2、我发现教师激励性语言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我能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对学生的发言能及时的评价,并做到评价有效。
3、本堂课我也能较好组织教学,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时间上把握不是太好,后半部分教学太匆忙,
二是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学习时,课件投影上不是太合理等,这些以后应尽量避免。希望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三、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生活中,我们除了需要亲情,更需要友情呀,交流歌颂友情的名言,体会友情的珍贵。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指名读课题,鼓励读的不同: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
3、就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读文,自学生字
2、把课文读通,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把自己感受深的词句圈画出来,并作些批注。
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边听边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初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大致汇报。
4、提出研读目标:你认为课题该怎么读?结合课文重点词句来说明理由,体会文本内涵。
四、再读课文,读后交流,各自怎样读课题。结合:强调“她”“我”“朋友”这三个词,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体会阮恒对朋友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2—4自然段,体会情况的危急
1、指名读,圈画出情况危急的词句,体会。
a、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
b、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
c、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d、输血迫在眉睫。
e、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孩子们处境危险,值得同情,为更好理解阮恒的品质做好铺垫。
二、研读课文,从阮恒的动作、神态去体会阮恒的内心,领悟“她是我的朋友”的内涵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阮恒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a、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b、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
c、输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d、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
e、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引导学生从阮恒的言行和神态中去体会这儿孤儿是如何抱着“她是我的朋友”,为挽救朋友的`生命,抑制内心对献血的巨大恐惧,为那个失血过多的小姑娘献血,感悟阮恒为朋友无私奉献的品质。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思考这段可否省去?体会,“听说”,可见阮恒的事迹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被大家传诵,从侧面感受到阮恒的品质感染了大家。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
四、总结。
五、作业。
感受同学之爱,写出自己特别难忘的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5
一、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朋友”一词已非常熟悉,但对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却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大多数学生不能树立真正的友情观。另外,学生对献血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这就为教学提高了难度。
三、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练习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及感受的能力
3、养成默读思考,轻读品味,朗读表达的读书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激趣引入:
1、齐读课题。
2、师:题目中“她”指的是谁?“我”指的又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试着说一说。
3、生自由说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对小女孩和阮恒又有了哪些了解?从哪儿了解到的?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再在全班汇报。
2、学生交流对小女孩了解的过程中
(1)、你能说说“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吗?
(2)、读读课文,说说迫在眉睫的是什么事?(在这里出示小女孩的图片,画面上的小女孩受了很重的伤,很痛苦,无助,以唤起学生的同情。)
(3)、为什么说这件事迫在眉睫呢?能找出书中的语句读出来吗?
(4)、指导朗读。
(三)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学生在交流对阮恒的了解时,可能会说到他是一个勇敢的人、高尚的人、为朋友着想的人等等,这时,教师可引导:你是从哪儿知道的?从而进入课文的重点进行学习。
1、师:请同学们默读5-11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阮恒的表情与动作的词语,画完后读一读,再想想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学生汇报(抓住以下几个重点环节进行指导)
第5自然段: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1)读一读这句话,画出表示阮恒动作的词语。
(2)为什么阮恒的手举起来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来呢,这时候他都会想到些什么呢?你能试着填一填吗?
出示练习: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他想( ),忽然又放下去,他想( ),然后又举起来。
填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 )地举起来。(3)指导朗读。
3、学习第8、9、10自然段描写阮恒表情与动作的句子:
生画出句子:
a、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b、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c、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1)读一读,说说阮恒这时在想些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边读边思考在整个献血的过程中最让小阮恒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呢?
(3)那么阮恒在什么时候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呢?你能把阮恒害怕的心理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4)阮恒就是带着恐惧的心理接受了医生的抽血,那么在献血过程中,阮恒又是怎样做的呢?再读读这几句话,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了?
(5)阮恒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没有因为恐惧而退缩,而他却是在竭力地掩盖着,不让别人知道,还这样勇敢,能读出来吗?(再次朗读句子后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做呢?他还想到什么了呢?再次读全文,找到答案。
4、学习第11自然段。
师:小阮恒虽然害怕,但是他还是为了朋友,勇敢地选择并面对了献血的整个过程,在文中还有描写小阮恒的语句吗?
(生画出句子)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吗?(医生对阮恒说些什么?阮恒为什么不害怕了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放映一段有关献血知识的幻灯片内容)
看了这段内容,你的问题解决了吗?(学生的答案可以是多元的`)
5、师:“她是我的朋友”,多么简单而又挚朴的回答呀,但是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震憾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让我们把这感人的情景记在我们心中吧!自己再来读一读5-11自然段的内容。
五、创设情境,练习表达
1、师:“小阮恒的鲜血流入了小女孩的身体内,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的朋友。是朋友将她幼小的生命挽回,是朋友让她感到了这世界的温暖,是朋友使阮恒勇敢地举起了手,是朋友使他有了战胜面临死亡的勇气。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最想说些什么?快快写下来,一会读给大家听。”
六、回归“朋友”,提升认识
师小结:朋友,随着你对人生感悟的增加,你对朋友的了解还会更多更深。希望大家珍惜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乐于为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们友谊地久天长。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1、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力求实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环节简单,教学内容简洁。
2、课内外有机结合,实践大语文观。课前布置学生阅读表达真情的文章,为课内学习打下基础;课中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课后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能力。
3、注重学法渗透,逐步培养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课文是蓝本,是范例,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一目的。在课文学习中不断总结方法,逐步渗透学法,提高学生自能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迫在眉睫、啜泣、呜咽、抽泣”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逐步培养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小男孩为了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鲜血的行动中体味真情。
重点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态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二、复习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课题中的“她”指谁? (师板书:小姑娘)“我”指谁?(师板书:阮恒)
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汇报)
3、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抓关键词,感受“危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3、4自然,把描写小姑娘伤得很重的两个句子画出来,读一读。(生自由读课文)
2、谁来读读你画出来的句子。(生读)(“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
3、情况多危急呀!书上用了一个词说明了输血的紧迫性,是哪个词? (迫在眉睫)
4、“迫在眉睫”怎么理解呢?(迫,紧急,紧迫;眉,眉毛;睫,睫毛。事情很紧急,都来到眼前了,需要马上解决) 文中说什么事情迫在眉睫?(输血)
5、让我们一起读读具体描写输血迫在眉睫的两个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小姑娘伤得很重的两个句子)
小结:刚才我们运用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迫在眉睫”这个词语。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真好!我们今后要注意运用。
四、抓重点句,感悟真情。
(一)感悟颤抖句,体会矛盾心理。
1、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啊!就在这迫在眉睫的关头,一个小男孩出现了,他是谁?(阮恒)谁愿意把文章的第5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生读)
2、读完这段话后你能感受到什么?(阮恒很害怕;举手很犹豫。)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颤抖”可以看出他害怕。从“手举起有放下……”可以看出犹豫。)(生交流)
3、联系前面的内容想想,阮恒和小姑娘都是孤儿院一起长大的孤儿,他们朝夕相处,没有其他的亲人,孤儿院的朋友是他们最亲的人啊。
4、是啊,阮恒害怕输血,因为他毕竟是个小孩儿。可是,犹豫过后,他还是举起了手。因为——(指课题,示意学生齐读)——她是我的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体会这个纯洁、无私的小男孩当时复杂的心情,体会同伴间的真情!
(二)感悟哭泣句,体会内心真情。
1、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也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他多勇敢呀,可是后来他却哭了。九、十、十一这三个自然段中有几个描写阮恒哭的词,找出来,画一画。(生自由读九——十一自然段,边读边画。)
3、你画了什么词语?(啜泣、呜咽、抽泣) 这三个词都是形容什么的?(生交流) 同样是哭,这三个词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 (一次比一次哭得厉害。)
4、把这三个词所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看看阮恒当时还有哪些动作,体会一下阮恒当时的心情。( 生自由读找、体会。)
5、理解“啜泣”句。
谁来读读带有“啜泣”的句子。
(1)(课件出示)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2)读了这句话,你感觉阮恒当时心情怎样?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谈体会,再读书)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
(3)我们大家一齐来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他当时害怕的心情。( 生齐读 )
6、理解“呜咽”句。
谁来读读带有“呜咽”的句子。
(1)(课件出示)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2)阮恒此时心情怎样? (害怕,痛苦)害怕、痛苦是因为疼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医生问他疼吗?阮恒摇摇头。) 同学们,咱们一起再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阮恒当时的心情,你们读描写阮恒的句子,老师读描写医生的句子。
师生合作读第9自然段。
(3)阮恒不是因为针刺痛了他而哭,可是他却哭的更厉害了,谁来把下一段读一读。(生读。)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7、同学们请看图片,这是咱们书上的插图,图上画的正是本段的内容。请同学们看看图上阮恒是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生汇报,交流)
8、理解“低声哭泣”句。
他由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哭得越来越厉害了,那咱们来一起读读这段话,体会阮恒更加痛苦的心情。(生齐读)
9、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三个词,充分地写出了阮恒当时的心理活动,用得多准确呀!我们平时也要注意恰当用词。
10、阮恒越来越痛苦,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联系上下文,好好想想,医生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样安慰阮恒呢?
11、的确,人体向外输出适量的血液不会有生命危险,但阮恒当时并不知道这些,他以为自己会死,那他为什么还愿意这样做呢? 请同学们齐读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医生转过身向那个小男孩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12、小结。
同学们,输血阮恒犹豫再三却又坚定地举起了手,输血过程中又这样害怕,但是,他坚持下来了。因为,他想救――小姑娘, 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这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伙伴之间的真情!
五、拓展延伸,介绍名言,推荐文章。
1、 在众多的中外名言警句中,有很多都在歌颂朋友间的真情,老师从中选出了几句送给大家。(出示)音乐声中学生熟读名言。
患难识朋友。
人在危难时,朋友最可贵。
人生没有朋友,犹如生活没有太阳。
友情最重要的不是接受,而是奉献爱。
2、最后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爱的教育》,当中的两篇文章《灾难》,《客船失事》,希望课后好好读读。
板书:
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动作、神情的变化中体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之情。
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渲染气氛。
1、出示战争图片
师:这张张战争图片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战争年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可怕.战争时期,有一天,(深情讲述第二自然段)图片定格到受伤的小姑娘,这小姑娘到底伤得怎样了?
2、读题,板题,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朋友间的那份真情.
二、读中感悟。
<一>伤势严重
1、快速默读全文,想想:小姑娘伤得怎么样?用_划出相关句子
2、相机出示句子读,感受
3、理解“迫在眉睫”
a、说说你怎么理解这个词?
b、如果不马上给小姑娘抢救,她会怎样?如果不立即抢救,她又会怎样?
c、带着理解再读句子。
<二>、初塑形象
1、可怜的小姑娘就这么等着,静静地等着。难道就这样让她死去吗?孩子,你愿意救她吗?你愿意吗?……。
2、医生和护士也都愿意,可他们都不具有同样的血型,只有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可以给他输血。(置静)这时我仿佛看见(出示句子:一阵沉默— 举起来)
a、谁想读?谁:女生读
b、读了感受到什么?他会坚定地举起手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c、带着敬佩再读
3、因为小姑娘输血(迫在眉睫),所以(出示句子:叫阮恒——一句话也不说)
a、谁愿意读?谁:男生读
b、透过这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什么?他会这么做还是因为(她会是我的朋友)
c、带着敬佩再读
<三>角色互换体验害怕
1、抽血过程中的阮恒难道真的一点儿也不害怕吗?(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阮恒?
2、文章又是怎样描述他的害怕?自由读课文第9.10段,用波浪线划出相关句子。
3、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读。
a、每句话中都有表示哭的意思的词,发现了吗?读词。
b、同是哭,你理解哪个?
c、带着对词语的理解读句子。
d、访生:小阮恒,当你坚定地举起手时,大家都夸奖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可为何现在的你又有点啜泣?又有点呜咽?又有点哭泣呢?
小阮恒,当你很快地躺在草垫上时,大家都夸你是个坚强的孩子,现在的你又为何啜泣?为何呜咽?为何哭泣呢?
e、师引读:当针管轻轻扎进阮恒的`手臂时,他觉得自己已经踏上了死亡之路了,所以……
看着鲜血从身体中流出,阮恒觉得自己离死亡更近了,所以……
抽血时间越来越长,阮恒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所以……
f、他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 活下来。孩子,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向外输血适量的血液会有生命危险吗?可阮恒知道吗?他想自己再也听不到清晨,林间那婉转的鸟鸣声,再也听不到…… 再也看不到…… 再也不能和朝夕相处的伙伴们……
g、看着在勇敢与善良之中挣扎的阮恒,你猜猜,医生会怎样安慰他?
h、小小的阮恒,在以为献血就会死时,却仍然能坦然地面对,此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个怎样的阮恒?为勇敢的阮恒送上钦佩的掌声。
三、情感升华。
1、小阮恒,你明知道献血是会死的,可为什么要献血给她?
你明知道献血是会死的,你为何还要献血给她?
你明知道献血是会死的,可为什么仍然要坚持献血给她?
2、是的,因为(她是我的朋友)好一个她是我的朋友!多么铿锵有力的声音!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
3、好一个她是我的朋友,所以(当一阵……)读
a、阮恒,你举起的小手为什么会颤抖?最后又为什么要坚定地举起?
b、此时举起的是什么?
c、把感动融入朗读,为阮恒这勇敢的举动再次送上掌声。
4、好一个她是我的朋友,所以(叫阮恒……)读
a、小阮恒,你为什么很快的躺?为什么不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b、此时展现于你眼前的又是一个怎样的阮恒?
c、再次把敬佩的掌声送给他
5、为了朋友,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像这样的朋友,值得我们一生珍惜(出示句子,读)
6、友爱是真诚的,你为朋友做过什么?
7、出示朋友的名言
8、走进课文,我们认识了阮恒,从他身上知道了朋友的真正含义,走出课文,让我们记住这种爱,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中撒播友爱收获感动。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8
备课前的话: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朴实中见真情,平淡中见新奇”的文章,讲述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它巧设悬念,记叙了一位孤儿院的小男孩阮恒为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在“她”与“我”、“生”与“死”的关键时刻,毅然献血的感人事迹。
此文有别于其它的写人叙事的文章,通读全文,无一处有主人公的豪言壮语,只是通过人物神情和动作的描写,反映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历程。因此给自己的目标就是通过反复地读感动自己,感动学生,将朋友的内涵在学生心里有所提升。
教学设计:
一、课前与学生交流“朋友”(板书)这个话题,只与学生泛泛而谈,为下面的课文的学习奠定一个情感基调。(不作任何的提升和总结)
在学生交流完之后,师:看来大家对朋友都有着各自的理解和感受,今天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就是有关朋友的故事。以此切入文本。
二、板书:她是我的'朋友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认真地读读,想一想文章中讲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谁为谁做了一件什么事?
1、生自由朗读,师巡视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地点拨指导。
2、学生交流(目标:概括事情;提练:迫在眉睫)
一个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在这迫在眉睫之时,阮恒为她输血,挽救了小姑娘。
操作:以老师中肯地评价引导学生将事情说简单(能够大概的说出,并点到迫在眉睫即可)
三、引:刚才有同学说情况危急----迫在眉睫。板书后
1、通过刚才的朗读,老师相信大家对迫在眉睫一定有所感受了。
2、请仔细地读读3、4两小节,哪些句子也让你感受到那种危急的气氛。把它画下来,反复地读读,待会我们用朗读来表现。
(学生交流时,如先说到第二句,放着别动,还有吗?引一下)
▲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点评:(如读得不到位)眼看着你的朋友情况如此危急,你还能如此平静,如此无动于衷吗?请你再读读。
(读得到位)1、是啊,“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时间多紧急(谁再来读)
2、看来你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情况的危急。@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过渡到下面一句:是啊,情况如此危急,医生告诉我们如果……
▲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
四、引:小姑娘在生死边缘上徘徊着,扎挣着。就在这迫在眉睫之时,阮恒举起了手,愿意为她输血。在下面在输血的过程中,阮恒一直很少说话,作者描写更多的是他的表情和动作。
1、请大家快速地浏览5―10段,找出描写小阮恒的神情和动作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交流句子的同时,纠正语音上的错误,集体的(屏幕出示)
▲过了一会儿,一只小手缓慢而颤抖举了起来,但忽然又放下了,然后又一次举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脸。
▲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2、几句话中有些词语是我们不常见的,认真读读把它读正确。(看情况确定这个环节)
3、师引:同学们,这就是阮恒输血过程中,一系列的神情与动作,让我们回到课文,读读5---10段,透过他每一次神情的变化,来猜测一下他当时在想什么?把它写在句子旁边。
老师从容地参与其中与之交流点拨。(放时间展开)
▲过了一会儿,一只小手缓慢而颤抖地举了起来,但忽然又放下了,然后又一次举起来。
引:让我们先来读懂他的第一次举动,好吗?
(学生自由交流)
从他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整体去感受)
引:让我们一起来看--小手缓慢而颤抖地举了起来,此时他在想什么?
但忽然又放下了,这时他又在想什么?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作出了什么样的抉择?
引:同学们你们看,他举起的是一只手,但举起的仅仅是一只手吗?(停顿)他举起的分明是别人的生命,却因此要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抉择对于年少的阮恒来说实在太沉重,太艰难了,能不犹豫,能不徘徊吗?当你体会到这些再读读这句话。(学生练读-----指名读)
随机的点评:
1、我感觉到你在犹豫,你在抉择!
2、你在生与死之间艰难地抉择,但最终还是举起了手。
3、(最后一个入情入境的)拍拍他的肩膀示意坐下,深沉地:同学们,什么是朋友?这就是朋友!!
引发“她是我的朋友”齐读时
师:其实,阮恒和我们一样,他会不懂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吗?然而当他又一次举起手时,脑海里定格的是哪句话?
师:他难道不明白当他举起别人生命时,就意味着要舍弃自己的生命。这时在他内心里在大声地喊……
师:同学们,可即便如此最终他还是坚强地举起了手,此时此刻他心中唯一的想法是什么?
引:是啊,她是我的朋友,就是这六个字,就是这样的信念激励着他,支撑着他,“于是,过了一会儿,一只小手………(齐读)”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脸。
▲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师:下面的几句话也是有关阮恒神情和动作的,请你仔细读一读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说到哭,找。说到抑制,先放着。说别的导)
1、让我们先找到描写“哭”的词语:
啜泣呜咽哭泣(板书竖的)
2、来辨析三个词语不同的地方。(感悟:痛苦越来越深)
3、到底是什么事令他如此痛苦呢?(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字的更深处)
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随机点评
小结:阮恒想到自己输完血,生命就要结束,想到再也看不到明媚的阳光了,再也看不到昔日的花草,看不到曾朝夕相处的朋友,所以他痛苦,而且越来越伤心。
师:我们来看看阮恒哭泣背后的举动。
1、请大家试着把它找出来:
捂住脸
掩盖痛苦
竭力制止(板书竖的)
2、一个词一个词入情入境地读下来,你感觉到了什么?(抑制自己的情感越来强烈)
3、引: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他强烈地克制对死亡的恐惧呢?
师:多么难能可贵的一份真诚啊!为了朋友,他宁愿舍弃自己那么年少的生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5—10段,回想一下阮恒的那份痛苦的煎熬,伟大的抉择。
老师来读其它句子,你们读好这四句。(练读后师生接读)
五、回归朋友,赋予它新的意义。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想你们对朋友这个词的内涵一定有了更新的认识,拿起你的笔写下来。
(把你对朋友最直接的感受写下来)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交流,交流时的随机点评:
小结:虽然是几句平凡的语言,道出的却是朋友的真谛。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9
第 一 课 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学生自由谈)在战争时期,一个孤儿院里的孤儿,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好朋友,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她是我的朋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课题与文章有什么联系。
2.看了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带着问题读书。估计学生会问:题目中的她是谁?我又是谁?为什么说她是我的朋友?等。
引导学生抓住迫在眉睫这个词语,知道她是一个身受重伤、生命垂危、急需输血的小女孩;我是愿意把自己的鲜血献给小女孩的阮恒。
3.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当小老师,组织学习生字。
4.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运用方法,理解内容
1.教师引导:课文的预习部分给我们提示了学习本课的方法。现在我们就按照预习要求开始自学。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还可以把你不懂的内容画出来,准备和大家一起讨论。
2.分小组进行讨论。
3.交流汇报。
a.献血前,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让学生从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提出问题同大家讨论。如:沉默之后,阮恒为什么颤抖地举起小手?阮恒举起手为什么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来?两次举起手,有什么不同?
b.献血时,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教师可进行如下板书:
啜泣 捂住 摇头 呜咽
掩盖 又摇头 哭泣 制止
根据板书,引导学生提问、讨论交流。估计学生会问:阮恒为什么输血时,突然啜泣,并且用手捂住脸?他摇头表示不疼,既然不疼,那为什么要啜泣呢?又摇头也表示不疼,而且抽血是不会疼的,为什么阮恒要竭力掩盖自己的痛苦?他为什么这样痛苦?阮恒由啜泣到呜咽,又由呜咽而低声哭泣,表明他越来越痛苦,可他又为什么想竭力制止抽泣?
4.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且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阮恒内心的痛苦。
总结学法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提出的问题,反思自己是怎么提问的,帮助学生概括提问的方法。
1.抓住反常现象及矛盾之处提问。
2.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提问。
3.由人物的神态、动作去推测人物的内心提问。
4.联系生活实际或有关知识提问。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阮恒感情变化的层次,体会他当时心情的变化。
发挥想象,合作释疑
1.我们学习到这里,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阮恒为什么会哭呢?阮恒输血时为什么那么痛苦?阮恒是不是后悔为小姑娘输血呢?阮恒当时在想什么呢)
2.请同学们自由读下面几句话,结合下文,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下面的几句话,想象一下阮恒当时可能在想什么?(出示文字投影)
在( )里写上阮恒当时的想法,愿写几句就写几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a.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
b.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
c.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
d.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e.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
3.各小组派同学汇报本小组的想法。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探究阮恒的'内心世界,体会阮恒虽然误以为献了血自己就会死去,但为了朋友能活下去,仍然坚持献血的可贵品质。
角色扮演,深入理解
1.医生到底跟阮恒说了什么,使他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的情景,想象一下医生说的话,然后同桌合作,将它改编成一段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并表演出来,看谁说得好,想象得合理,再选几组同学在班上表演。
2.表演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想问阮恒吗?(引导出示问题:小男孩能够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同在孤儿院里生活,平时一定互相关心和爱护,就成了朋友,所以在小姑娘生命垂危的关键时刻,阮恒决定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救他的朋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反复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读出表达的感情。
总结,扩展
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然而阮恒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相信一定会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心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能够互相帮助。
1.这个故事可以什么为题?课文为什么用阮恒的话作为题目?你从阮恒的这句话想到了什么?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在困难时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3.请同学们选择一件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感人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2.你想对阮恒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8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B案,她是我的朋友,希望对你有帮助!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情。
2、体会描写阮恒献血前、献血时动作和神态的句子,通过把握关键词和合理想象,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研读──献血过程,体悟美好心灵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发言。
2、了解献血原因。
(1)师:因为相同的命运,小姑娘和阮恒住在了同一所孤儿院里,孤儿院是什么地方?学生说说对孤儿院的了解。师:是啊!他们没有父母,也没有一个亲人,孩子们在这里,同伴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们相依为命。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在这些可怜的孩子当中有一个小姑娘更可怜,为什么呢?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2)课文用一个什么词形容当时的情况?(迫在眉睫)教师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师:瞧!小女孩的血流了一地,她伤得很重。生:输血迫在眉睫。
师:小女孩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昏迷,就会永远的闭上她的小眼睛。生:输血迫在眉睫。
师:如果没有人及时补足她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的。生:输血迫在眉睫。
你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迫在眉睫的理解吗?
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生命垂危,随时可能会死去。她已经失去了父母,难道还要失去唯一的生命吗?难道她的命运就这么悲惨吗?(学生不由自主的回答“不”,老师问为什么?)
3、感悟献血过程。
默读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阮恒是小女孩的朋友,可以画出有关句子或词语。
学生选择画出的句子读出来,师生共同研读、理解、朗读。
(一)献血前的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课件出示)
(1)学生自由把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句子中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字或词体会到的。(老师重点指导体会三个动词)强调: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是抓住关键词,来体会人物心情,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2)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指名读。老师范读。
(3)全班齐读。教师小结:是啊!朋友就是危难时刻伸出的小手。
(二)学生继续找出其他的句子。(课件出示几个重点句子)
师: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这几个句子,对比一下,你发现什么?有什么变化?
教师主要抓住四个表示哭的词语、两处颤抖的不同以及两次掩饰自己的动作来体会阮恒内心的变化。
总结语:多么朴实的想法、多么令人感动的做法,为了朋友既使自己疼痛也忍耐着,这是一种比友谊更深的兄妹情啊!
阮恒手臂的疼痛哪比得上他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能不怕死呢?可是阮恒在面临生与死的选择时,他愿意牺牲自己,挽救小姑娘,这是多么艰难的抉择啊!
阮恒能不怕?他并不懂得献血的知识,他误以为自己会死,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他是一个令人同情,更令人敬佩的孩子。
(三)想象表演
师:在整个抽血过程中,医生一直都很关心阮恒,不停安慰着他,医生会说些什么,阮恒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联系上下文或发挥想象,同桌进行表演。
师:(她是我的朋友)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千言万语。为了她,阮恒愿意面对痛苦,仅仅因为——生:她是我的朋友。为了她,面对死亡,阮恒也毫不畏惧,仅仅因为——生:她是我的朋友。
4、师: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阮恒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善良、勇敢、把朋友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小男孩的形象。
5、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再次体会一下阮恒的美好心灵吧!
师生配合读课文。
6、过渡:当阮恒的血缓缓的流入到了小姑娘的身体里,奄奄一息的她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过一段时间她又能恢复往日的活泼和健康,时此时此刻,小姑娘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幸运、幸福、快乐……。)
三、总结──升华文章思想感情
1、多么幸福的小姑娘,能有阮恒这样情同手足的朋友。从小姑娘的遭遇中,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的无情,但是,从阮恒的身上我们又看到了朋友间那份真挚的友情。(板书:友情)
2、创作小诗《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什么?我觉得朋友就是摔倒时扶你的一双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给你带来温暖。
朋友是——(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诗一样美的语言来讲讲)
出示课件:朋友是摔倒时扶你的一双手。
朋友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朋友是雨天的()。
朋友是()。
3、总结:老师要送给每一个需要真心朋友的人一句话:“真正的朋友不是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是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到一切办得到的事。——(俄)别林斯基”希望你们能交到这样的朋友,也能做别人这样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护士,消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抓住描写阮恒鲜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重难点:
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一,激趣导入。
出示图,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有一名小姑娘伤势严重,她正处在生死尤关的境地。此时却发生了令人十分感动的一幕。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18课《她是我的朋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故事是怎样发生的?读第2-4节,进一步了解事情的起因。(一个小姑娘在炮弹中受了重伤,输血抢救迫在眉睫。这就是事情的起因.)
四,读第二段,学着提问,边读边思考:
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为那位受伤的小姑娘献血的?献血前,他有哪些动作和表情?这些动作和表情反映了什么复杂的心情?
1.读第5自然段: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想一想,再解答:当女医生问孩子们谁愿意献血的时候,出现了“一阵沉默”。“一阵沉默”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几个没有受伤的孩子都在思考,是献还是不献,拿不定主意。)
就在大家“一阵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的时候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这一“举”一“放”,又一“举”,反映了什么内心活动?(阮恒的小手举起来“颤抖”,说明他愿意献血,但由于情绪激动、紧张,小手不由地抖动起来。一“举”一“放”又一“举”,反映他先愿意献;因为紧张、害怕,又不愿意献了;接着想到为了朋友,还是要献的。说明内心献与不献的思想斗争很激烈。)
2.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但是仍然数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为小女孩献血。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一组讨论一个重点句,先提问题,再想答案。等会儿,每组一个同学在班上汇报。
3、重点句2
(1)课件2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
(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刚才你们提了什么问题?找到什么答案?
(问题:阮恒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发抖?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啜泣、捂)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发抖;他想掩饰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害怕、掩饰)
(3)小结。血就从阮恒的身上抽出来了,此时,他心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但是为了救那个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的这种害怕和痛苦,多么可爱可敬的小男孩啊!
重点句3
(1)出示课件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呜咽、掩盖)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响给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饰)
重点句4
(1)出示课件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问题:他那不时的啜泣为什么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为什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总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饰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饰)
小结:从这两个自然段的描写不难看出,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内心是非常激动的。从平静到紧张,再从紧张到痛苦,失望。但这种紧张、痛苦和失望不肯表露出来,同时,又没法掩盖、制止。
4.这两段描写用了不少描写“哭”的词:“啜泣”、“哭泣”、“抽泣”、“呜咽”,想一想,它们的意思各是什么?为什么用表示不同的哭的词?
(“啜泣”和“抽泣”是抽抽搭搭地哭;“哭泣”和“呜咽”是低声哭。后两个较前两个哭得厉害些。哭的情形不一样,要表现得准确就要选择最准确的词语,还可以避免用词重复单调。)
5.阮恒在献血时这样紧张、痛苦,是因为针刺痛了吗?读一读第11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打破这个疑问。
“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这里,没有说明医生安慰他的内容,能不能猜测出医生安慰阮恒的话是什么?假如你是医生,怎样用轻柔的声音安慰小男孩?试试看。写一写。
(医生会告诉小男孩:“阮恒。输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更不会有生命危险,只会用你的一小部分血,救活你的伙伴。你放心好了,勇敢的孩子!”)
6.写阮恒献血时感情的激动和变化,集中在第8~11四个自然段。从开始平静得“一动不动、一句话不说”到“痛苦”到“持续不断的哭泣”,最后,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生动地表现出阮恒复杂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注意表现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一)阅读第三段。
1.提问,思考并议论解答: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的想法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是在医生问是否有人献血,一阵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的`时候就产生了。之后,阮恒献血过程中“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一直到“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竭力制止抽泣”为止,这一段时间,这种想法始终在困扰威胁着他。也就是在课文第9、10两个自然段所描写的情节之中。)
2.由此可见,阮恒在献血过程中表现出的痛苦,不是因为针刺痛了他,而是以为自己怎样了?
(以为自己就要死了。)
阮恒献血时“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尽管他很痛苦,为什么还坚持让医生抽自己的血呢?
(“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阮恒为什么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可是还愿意这样做呢?
(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3.总结:
小男孩阮恒以为献了血,自己就会死的,可是为了救活自己的好朋友,还是愿意这样做的。尽管献血过程中,由于思想斗争的激烈而感到很痛苦。这种行为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一种可贵的精神。是什么高尚的品格,可贵的精神呢?让我们议一议。
(感受中应肯定高尚的品格是无私奉献,可贵的精神是舍己救人。)
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然而阮恒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相信一定会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心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能够互相帮助。
1.这个故事可以什么为题?课文为什么用阮恒的话作为题目?你从阮恒的这句话想到了什么?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在困难时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3.请同学们选择一件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感人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2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情境让学生体会阮恒的形象,通过有感情朗读来体会阮恒的形象,通过对其神态动作来体会阮恒的形象.让学生切切实实理解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15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态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教学准备 自制幻灯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1导语:老师说一个词语――战争.请你在这个词语前加上形容词.谁愿意试试.?(可怕的战争 残酷的战争 恐怖的战争 激烈的战争 )
2那么战争意味着什么?
(战争意味着死亡,战争意味着伤害,战争意味着人民流离失所)
在战争年代的孤儿里又意味着什么.
二 感知课文 分析形势
1是啊,在战争年代,孤儿院里的孩子们没有父爱,没有母爱.炮弹无情,这所孤儿院里当场炸死了2名,还有一个受了重伤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形势危急吗?
2通过朗读,通过多种途径感知课文中的重要词语:迫在眉睫.
如通过上文:如果不立刻抢救,她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通过下文:医生护士不具有她的血型;如果不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
开火车读:输血迫在眉睫
三 鼓起勇气 阮恒献血
1引导学生感知阮恒献血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提出问题,试图自己解决问题.出示课件: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 然后又举起来.
2同学们自由读,看看能提出什么疑问?我们一起来解决.
沉默说明这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
阮恒颤抖说明他害怕,又放了下来,还是害怕,怕失去自己的生命.
,《她是我的朋友》
最后举了起来,说明为了救朋友,他愿意失去生命.
3体会阮恒这种痛苦的心情,再读.
四 神态动作 至诚至真
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
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有关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了出来,
1默读,边读边找出描写阮恒动作和表情的句子.
2再读,找出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句.
边读边分析,阮恒为什么哭泣?阮恒当时在想什么?阮恒为什么去制止抽泣,而不制止抽血来减少痛苦?
一边理解,一边有感情朗读,读出阮恒的痛苦.
师示范读一处描写阮恒动作和表情的句子.
3又读,把四个句子连起来读.
五 拓展延伸 友情真挚
1阮恒的痛苦越来越厉害了.可是,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他马上停止了哭泣.医生会安慰他什么呢?请自由读11至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问提.
2阮恒献血的原因简单吗?简单,只有6个字,非常朴实的语言;不简单,这里边有着阮恒为了朋友献出自己生命的品质.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
2、根据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词句,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同时让学生懂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让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词句,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教学媒体:
电脑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题、读题。
1、老师有很多朋友,你们猜猜我的朋友有那些?
2、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18课《她是我的朋友》。(板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要求同桌一起互相解决字词读音)
2、想想课文中的“她”是谁?“我”又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课文中哪里告诉我们情况很严重?
三、再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悟美好心灵。
(一)、自由朗读课文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阮恒动作、表情的词句,划上横线。
2、仔细想想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在书上画上“?”,你读懂了哪一句,在书上画上“★”。
(二)、汇报、交流
1、质疑。
2、交流感受,你读懂了哪一个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还可以猜一猜阮恒心里是怎样想的。
语句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沉默”说明他在思考,在犹豫;“颤抖、放下去”说明他对死忘很害怕;“举、又举起来”说明他虽然很害怕,但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仍然坚持要献血。)板书:举、放、举、犹豫
语句2: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很快”说明他毫不犹豫;“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说明他心理害怕、紧张,但又怕影响献血,强忍着不表现出来。)板书: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害怕、紧张
语句3: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啜泣”说明他以为自己要死了,很伤心。“全身颤抖”说明他非常害怕死;“迅速、捂住脸”说明他为了献血的正常进行,在掩饰自己的痛苦,不让医生发现。)板书:啜、泣、捂、害怕、掩饰
语句4: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又呜咽、再一次试图掩盖”说明他一想到会死,他又更加害怕、痛苦得哭了起来,但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仍竭力掩饰。)板书:呜咽、掩盖、更加害怕、竭力掩饰
语句5: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不时的啜泣、持续不断的哭泣、用牙咬、竭力制止”说明随着抽血的进行,阮恒以为自己的血一定快抽尽了,快要死了,他越来越害怕、痛苦,已经很难掩饰,但为了朋友,他仍然在拼命地掩饰。)板书:哭泣、咬、非常害怕、拼命掩饰
语句6: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①引导说话:为什么男孩会镇静得这么快?医生到底跟他说了什么?
②角色扮演。
((三)、小结
阮恒,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大家赞美吗?让我们用一个词、一句话来赞美一下阮恒吧!
四、总结升华
是啊!阮恒一直认为献血会使自己死去,但他却仍然坚持着,即使害怕、痛苦,也毫不动摇。他这样做,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她是我的朋友”。(点题师生齐读题)可见,在阮恒的心目中,“朋友”一词是多么的珍贵啊!这个感人
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阮恒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也感受到了朋友之间这种真挚的友谊。(板书:舍己为人真挚的友谊)
(第一个课时的教学,就这样让学生在自渎、感悟、汇报、交流和老师的'引导、点拨中攻破了难点,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阮恒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相信一定深深地印在每一个同学的心中,这节课,让我们带着阮恒对朋友的这种真挚情感,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二、朗读课文,回味感人故事
三、活动:小记者采访阮恒
四、总结拓展
(一)、总结:刚才的采访,让我们觉得阮恒真正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近了每一个同学,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能像阮恒对待他的朋友一样,互相帮助,这才是朋友之间真正的友谊。
(二)、拓展
1、这个故事以什么为题?想想还可以以什么为题?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怎样才是真正的朋友?
3、选择一件你与朋友间感人的事情写下来。
五、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继续完成作文,然后把你写的故事读给家人听,让他们说说感不感人。
板书设计
18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内心活动
举、放、举犹豫
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害怕、紧张
啜、泣、捂害怕、掩饰
呜咽、掩盖更加害怕、竭力掩饰
哭泣、咬非常害怕、拼命掩饰
舍己为人——真挚的友谊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4
1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语,练习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3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习课文具体、真实的表达方法。
2学情分析
关于教材:《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围绕本组专题“可贵的亲情、友情”的文章。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在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助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只是简单的说了句“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鲜血时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得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品质。这是一篇适合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好教材。关于学生: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阅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能初步养成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的能力。同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有关爱的主题,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编排了四篇关于“献爱心”的课文。因此,学生能够理解阮恒对朋友的无私的爱,本课的关键在于要让学生通过找出描写阮恒动作、表情的句子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深刻地认识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的可贵。
3重点难点
1、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2、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人物复杂的心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课前谈话
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刚刚见过面,还记得我吗?
我也记得你们!很高兴,认识你们这些新朋友。咱们班的同学朝夕相处了两年多,肯定早就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想不想考验一下你们之间的默契?我们来玩个游戏测试一下。先来看大屏幕,(出示:兴高采烈灰心丧气忐忑不安大吃一惊火冒三丈)这几个四字词之间藏着什么秘密发现了吗?(都是描写心情的)没错,都说朋友之间心有灵犀,那我们就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用动作和表情展示这些四字词,请大家来猜一猜。
活动2【导入】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动作和表情真是有种神气的力量,能让看不见摸不着的`心意在朋友之间传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朋友的故事,相信学过之后你会对友情有一份更深的认识。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记得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吗?(板书:阮恒小姑娘)我们还学习了生字和新词,我们来开火车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词语。
出示:输血血型献血流血
(1)发现这四个词有什么相同点了吗?(都有“血”字)“血”是一个多音字,应该怎样区分它的读音呢?(书面语读“xuè”口语及单独说是读“xiě”)
运用这样的方法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出示:啜泣呜咽哭泣抽泣
(2)火车继续开,这一组的四个词又有什么共同点?(都是表示哭的)
知识掌握得真全面,不仅读准了字音还了解了它们的意思,它们都属于描写表情的词语。
出示:迫在眉睫
(3)一起来读这个四字词。
①还记得课文中是指什么事情迫在眉睫了吗?(出示:输血迫在眉睫。)
②你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吗?课文中的学习伙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词语的好办法,谁来读一读。(出示学习泡泡)
③那我们就到上文中去找一找,看看为什么说输血这件事迫在眉睫了?
出示: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④看了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迫在眉睫的意思了吗?(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看来联系上文真是理解词义的好方法。
⑤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给了你这份紧迫感?(最重、立刻、死)谁来读出这分秒必争的紧迫?
⑥情况真是紧急,刻不容缓,下面的句子中还有体现吗?
出示: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⑦哪个词让你感到了紧迫?(一定)就请你读出这份性命攸关的紧急吧!
3、带着这份紧迫的心情,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纷飞的那一天,(炮弹声)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医生、医生,她怎么样了?(一生: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医生、医生,我们能做点儿什么?(一生:孩子们!如果你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输血真是——迫在眉睫(齐读)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发生在孤儿院的一个故事。孤儿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小伙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了伙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查看、休克、迫在眉睫、草垫、呜咽、拳头、竭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动作、神情的变化中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之情。
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有关抽血、输血的常识。
教师:Authorware课件(课文插图及主要段落、教学主要环节要求等。)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内容,了解故事起因
(一)听故事,感知故事的起因(教师配乐配图讲故事,或录音故事)
要求:认真听,仔细看,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想象一下。
(播放课文1-4自然段课文录音并配小姑娘伤势严重的画面)
(二)交流汇报,体会小姑娘伤势的严重。
交流汇报: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明白以下几个要点:
(1)一个小姑娘受伤了,伤势很严重,甚至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输血能够救活她,因此需要立刻给小姑娘输血。(相机理解“迫在眉睫”一词,读准字音,明白意思。)
(2)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个未受伤的孤儿可以给她输血。
(意图:结合对以上几个要点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小姑娘伤势的严重:如果不及时输血,就会有生命危险。相机板书:小姑娘死)
(三)指导感情朗读课文2、3自然段,在读中再次体会小姑娘伤势的严重。
二、挖掘文本内涵,感受人间真情
(一)自学课文,理清故事的发展。
要求:默读课文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前、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边读边画边体会,看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二)解读课文,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1体会阮恒决定献血时的害怕、犹豫、勇敢的矛盾心理
①(课件出示:课文5自然段)
②学生结合阮恒举手时的动作体会阮恒的心理。
方案一:学生谈体会到什么?
方案二:提出问题;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举起来”,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意图:学生通过交流体会或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体会阮恒很想帮助小姑娘,但因为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人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勇敢地举起了手。)
③感情朗读本段课文,进一步体会阮恒当时即害怕又勇敢的矛盾心理,读出阮恒最终做出决定时的勇敢与无畏。
④师生评议再读,把握朗读的技巧,表现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所在。
2研读阮恒献血时的神情与动作,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勇敢与无畏
①(课件出示:课文9、10自然段)
②小组学习,提出问题
朗读段落,结合描写阮恒神情、动作的重点词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或有疑问的一处,在小组内交流感受,解决疑问,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和同学交流。
③交流解疑,体会感悟
方案一:学生谈体会,在交流体会的过程中理清思路,深入体会课文内涵。
方案二:学生提疑问,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理清线索,明确课文的深层含义。
(意图:结合课文中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神情的语句,理清两条主线,一、抓住“啜泣、呜咽、哭泣”等词语,理解体会阮恒之所以这样做,源于他内心的害怕与痛苦,这是面临死亡时的恐惧,以至他全身颤抖。二、结合“迅速捂住脸、试图掩盖他的痛苦、紧闭眼睛咬着小拳头竭力制止抽泣”等重点语句,挖掘阮恒掩盖其内心痛苦时的勇气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勇敢与坚强。这正是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孤儿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的高尚品德之所在。相机板书:阮恒→死)
④指导朗读,内化情感
多种方式朗读9、10自然段课文,将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课文表达出来,感动听者。
⑤再现画面,体会人物内心
(课件演示插图,再现献血场面)学生观察阮恒的神情、动作,体会阮恒当时的心情。想象阮恒此时会怎么想?
⑥心灵对话,感受真情
小组讨论后汇报:(或师生对话)
课件出示: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想:________________。)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心里________________,此时他想:________________。)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
他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他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但他下定决心________________。)
(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师生心灵对话,体会并想象阮恒为救小姑娘,竭力掩盖痛苦,以不妨碍医生抽血的复杂、痛苦的内心世界,强化对阮恒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良好品质的认识及肯定。)
三、与主人公对话,直抒内心情感
(一)明白科学常识,深层体会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方案一:教师小结过渡,给学生讲明输血的科学常识。
方案二:结合11自然段,引导学生汇报所查阅、了解的资料,明白输血的科学常识。
(意图:通过教师小结或学生交流资料,明白献血对阮恒的身体并不会造成什么危险,还可以救活小姑娘的生命。体会无情的战争使阮恒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读书学习的机会,误以为要“让他把所有的血都输给小姑娘,好让小姑娘活下去”,而自己就要死了。激发学生再次体会阮恒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救活小姑娘的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医生问她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医生对他说了什么?
同学想象后互相说,并说出温柔的语气。
(二)感悟友情,升华情感
1、体会阮恒的勇敢创造了生命奇迹:阮恒不会死,小姑娘也因为他勇敢地献血而活了下来。(相机板书:活)
2、明白阮恒勇敢献血的原因:阮恒的.回答是“她是我的朋友。”
3、深刻体会朋友间的真挚友情:
在朋友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这是朋友之间真挚(或深厚、真诚)友情的体现。
(相机板书:深厚真挚真诚(根据学生的理解任选一词))
(三)回归课题,抒发情感
有感情的再读课题,读出人间最真挚的友情。
(四)与阮恒对话,直抒情感
你想对阮恒说些什么?
(意图:通过与阮恒对话,表达出自己对阮恒为朋友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高
尚品质的崇敬之情,潜移默化中懂得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尽自己最大努力甚至牺牲生命去帮助自己的朋友。)
四、拓展延伸
方案一:教师或学生列举生活中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
方案二:为学生设置情境,要学生寻求帮助朋友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引导学生做到在现实生活中要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自己的朋友。)
五、作业设计
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
1、小姑娘得救了,阮恒也安然无恙,他们一起在孤儿院里生活、游戏,还会发生什么事。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一个小故事,要写清楚她们的神情、动作、语言等。(难度较大)
2、观察生活中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写在自己的作文或日记里,注意写清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多数学生都能够完成)
《她是我的朋友》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8课《她是我的朋友》,我将从教材理解(说教材)、教学策略(说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四大版快来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她是我的朋友》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含蓄隽永的佳作,是围绕本组专题“可贵的亲情、友情”而选编的。这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过程中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从而树立正确的友谊。
2、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⑴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⑵过程与方法: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朋友真挚的友情,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大意,体会阮恒献血过程中的神情、动作的词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难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阮恒对小女孩真挚的友情,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关系,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理解,观察,欣赏,评价的能力。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本堂课主要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
1、情境法。本课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师的语言,课文中的插图,课件中的音乐,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谈话法。在谈话中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思维,发挥主动性。
在学法上:
1、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2、思维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由表及里地深入领会语言文字的内在意蕴。
3、迁移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习第五自然段后,引导学生小结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用这种办法学习第九、十自然段。
三、说教学流程
本堂课分四个板块设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研读1-4自然段,感受情况“迫在眉睫”;四,研研读5-10自然段,体会献血心情。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第一步,谈朋友:你觉得怎样的人才算得上是朋友?
第二步,板书课题,齐读。
[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谈朋友,使学生对朋友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同时也是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创造“末有曲调先有情”的氛围。]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步,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步,反馈。
1、学习生字词
第一组:颤抖啜泣呜咽竭力制止
第二组:多音字:血
2、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环节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出发,认读字词,区分“血”字的读音,反复练习巩固,扫除字词障碍,扎实课堂教学。]
第三板块,研读1-4自然段,感受情况“迫在眉睫”。
第一步,师配乐范读1、2自然段,创设故事情景。
第二步,生自由读3、4自然段,找出体现小姑娘急需输血的句子。
学生交流:1、抓关键词“迫在眉睫”,联系上下文猜猜“迫在眉睫”的意思了。
2、指导朗读句子,读出情况危急。
这一环节,抓住关键的三句话:A、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B、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C、输血迫在眉睫。关注词语“就会、一定、迫在眉睫”。引导学生领悟当时情况的紧急,给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在结合朗读,加深体会,指导学生读出紧张危急的气氛。语速要稍快。
[环节设计意图:忧伤的音乐,动情的引述,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关心,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第四板块,研读5-10自然段,体会献血心情
第一步,学习第5自然段,体会献血前的矛盾心理。
1、自由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交流,关注动作:举——放——举
3、学生学会质疑句子:为什么小手举起来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4、学习方法指导:通过人物动作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5、想像说话:出示:一阵沉默之后,阮恒颤抖动举起手来,他想:()。忽然把手放下去,他想:()。然后又举起来,他又想到:()。
6、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透过举、放、举这三个动词,利用“空白”,引导学生想象这三种情景下阮恒在想什么,使学生真正走进了阮恒的内心。]
第二步,学法迁移,通过表情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8—10自然段,感受献血时害怕、痛苦的心情。
1、生接读8—10自然段,划出从文中找出表示“哭”的词。
2、引导学生比较“啜泣”、“呜咽”、“哭泣”“抽泣”这几个词的意思。
3、读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生谈感受,体会阮恒献血时害怕、痛苦的心情。
4、看图写话:此时阮恒在想什么呢?
5、讨论:内心如此痛苦的阮恒,为什么还要竭力掩饰,坚持献血?
6、指导朗读:男女生合作读句子。师生合作读9—10段。
[设计意图:抓住了啜泣、呜咽、抽泣、哭泣这几个重点词语,把握了文本,感受阮恒的内心情感变化。通过看图写话,合理利用插图,图文结合想像写话,努力使情感体验水到渠成。]
第三步,表达心声,升华情感。
1、看着这感人的一幕,此时你有什么话想阮恒说。(我想对阮恒说……)
2、创设情景说话:小女孩康复了,她来到阮恒身边,对阮恒说……
3、师结:以朋友结束。
[设计意图:进入文本走出文本,用心灵感动心灵,通过表达升华情感,使学生对友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