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
2、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学会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2、通过制作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制作地球仪,观察体验地球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观察和发现地球仪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视频:地球各种自然现象
谈话:关于地球,你想了解哪些事情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地球
二、提出探究问题
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地球的`问题,那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
2、学生猜测地球的模样。
3、讲述:古代人对地球是怎样认识的呢
(cai: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4、讨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
5、教师小结: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地球的作用
三、制作地球仪,发现地球的基本特点。
1、谈话:要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地球的知识,你觉得有哪些方法
2、观察地球仪,说出自己的发现。(经线、纬线、赤道、地轴)
3、学生制作地球仪
4、比较自制地球模型与地球仪。
5、自评,说出要做什么改进。
四、拓展: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1、谈话:你还有哪些途径获得地球的知识
2、把收集到地球资料整理制作成卡片。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感受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重要。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还记得小云雀在妈妈面前许下了什么心愿
2、出示课文第14-15自然段。我们再来重温一下,你们扮小云雀,老师扮云雀妈妈。
二、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1、上节课同学们提出小云雀为什么认为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还记得吗让我们随着小云雀和他的妈妈一起到沙漠、大河、森林去看看吧!
2、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第二到十三自然段,看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用笔画出来,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的感悟。
三、细读课文,交流感受
(一)关于森林能够防止土地沙漠化。(2—4节)
1、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第4自然段)
2、理解“贫瘠”,板书:贫瘠。贫瘠的沙漠是什么样的呢书上是怎么描写的“漫天飞舞”什么意思一齐读读这句话。
小云雀喜欢这儿吗它是怎么说的请你埋怨地说一说。
3、同学们看一看,(“贫瘠的沙漠”和“茂密的森林”的对比图片)为什么会有这种讨厌的变化
板书:乱砍滥伐 (出示图片)看了图,你知道“乱砍滥伐”的'意思了吗
4、看到昔日茂密的森林,如今已变成贫瘠的沙漠,你有什么感受难怪云雀妈妈会心疼地说______,齐读第4自然段。
5、听了云雀妈妈的话,你觉得森林重要吗为什么
板书:土地贫瘠的沙漠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
目的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果断、团结拼搏的精神。
3、充分展开想象,浮现天鹅破冰的场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内在思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自主质疑。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有关天鹅的.故事吗?
2、揭示课题,齐读。你想了解什么?
3、学生质疑。(天鹅会有什么故事?等)
二、初读课文,抓住重点。
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词,读通句子,想象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课文讲了一个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是谁说的?故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在什么地方?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读一读,纠正读音。
落座 塌陷 顽强 一无所获
扫兴 扩大 颤动 腾空而起
(2)回答提出的问题。(大概内容即可)
板书:原因、经过、结果
三、细读课文,领悟中心。
1、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里?(5、6小节)
2、学生细读课文4、5、6小节,为什么觉得印象深?找出你感兴趣的段落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3、小组讨论自己的见解。
4、全班交流:
(1)第五小节的段落理解:
①什么叫腾空而起?你所见过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腾空而起?
②老天鹅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一举动的?(带学第4小节)
③你对老天鹅这一举动有着哪些认识?(勇敢、果断)
④老天鹅为什么像石头?跟前面的动作有什么联系?(因果关系)让你感受到什么?(朗读此句话,领悟老天鹅用力之重。)
⑤冰会有什么变化呢?找出冰变化的句子。颤动了多少次?你是怎么知道的?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裂了吗?(了解省略号的内容后加以朗读)
(2)第六小节的段落理解:
①你领悟到了什么?
a、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在慢慢地扩大。
破冰勇士指谁?说明了什么?(老天鹅不怕疼痛,不怕牺牲)
b、想象天鹅破冰的场面,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图描述,根据天鹅的表现发挥想象,描述具体。
②破冰壮举该怎么读?热闹的场面该怎么读?
③看了图,你想说什么?
四、课堂总结,指导写字。
1、本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
2、哪些字要注意?
俄 斯 杰 脆 瞪 塌 扩
五、布置作业,促进内化。
1、抄词。
2、组词。
瞪()斯()鹅()塌()
澄()期()俄()蹋()
3、根据提供的开头,将天鹅破冰的热闹场面写具体。
在老天鹅的带动下,百十来只天鹅都投入了破冰战斗。你看,它们干得
附板书设计:
7 天 鹅 的 故 事
发生 冰封湖面
破冰 发展 重重扑打 勇敢果断
继续扑打 团结拼搏
结果 冰破了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立足工具,弘扬人文”需要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品味语言、咀嚼文字、体验情感。本节课旨在捕捉课文的关键句段,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品味,读中悟情,以语言训练为基础,将“工具”落实到位,让“人文”润物无声。
学习目标:
1、品读文中天鹅破冰的句子,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感悟天鹅破冰的场面,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3、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感知作者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品读文中天鹅破冰的句子,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感知作者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准备:
幻灯片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
好奇 湖畔 胸脯 颤动 腾空而起
沼泽 塌陷 边缘 结束 破冰勇士
3、播放天鹅图片,欣赏
看了图片,你脑海中浮现了哪些词语?汇成一个字,那就是美!
4、斯杰潘老人是怎么夸赞天鹅的呢?
(出示:“多么可爱的鸟儿啊!)师板书:可爱
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概括的训练,使学生整体感知美丽的天鹅。
二、品读词句,感悟精神
1、这么可爱的鸟儿,给老人带来怎样的心灵触动呢?(出示最后一段)听了老人的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更好地沟通。
2、今天,我们就带着自己的问题,一起回到那30年前寒潮降临的早春。看看这是一只_的老天鹅。(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
重点感悟预设:
a、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1)谈感受。
(2)指导朗读,体会比喻句。
(3)齐读。
b、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1)体会用词的生动和比喻句。
(2)谈感受,体会省略号。
(3)指导朗读。
3、生的朗读带动师范读。
4、在老人30年的记忆中,老天鹅扑打冰面的每一下动作,每一次声音都那么清晰,让我们对老天鹅的千言万语,倾注在朗读上吧(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用心品读句子,感悟天鹅破冰的场面,体会老天鹅的勇敢顽强
5、同学们,如果你是这群天鹅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那其它天鹅又是怎么做得?
6、谁愿意来帮帮老天鹅,还有谁想读?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帮忙吧(齐读)
7、有了你们的帮忙,湖面更是热火朝天。没有人指挥为什么那么齐心?用身体破冰是件痛苦的事情,为什么那么欢快呢?
8、现在我们看到了一群怎样的天鹅?指导学生读。
(板书:齐心协力)
设计意图:通过老天鹅和整群天鹅的破冰对比,渗透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9、引读描写天鹅破冰胜利的句子,指导学生感悟天鹅胜利的'喜悦。
三、复述故事,感情升华
1、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讲述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整体把握天鹅破冰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回归课前提出的问题,揭示问题答案。
3、把老人的收获写在课文结尾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懂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小结全文,感知写法
课文用词贴切,抓住天鹅的动作和场面描写,让我们印象深刻。课文用到一个写作方法,先写了一只()老天鹅,又写一群()天鹅。
五、作业超市
1、你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见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写下来。
2、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天鹅的故事
可爱
勇敢顽强 齐心协力
可敬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本学期收集到的有关运动的资料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
2、能自定标准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卡片进行分类。
3、能用多种形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4、能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位置、运动、力等知识进行系统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爱护自己长期收集的资料和成果,并很好地保存起来。
2、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学习成果。
3、能形成收集资料、制作卡片的习惯,并能认识到整理总结资料、展示成果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重点:
自定标准,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卡片进行归纳、总结和分类。
教学难点:
展示出自己的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放有本学期收集制作的各种资料卡片、学习记录、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资料的“科学小本本”或“科学采蜜集”、小制作、模型、网页等;教师准备展示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内容:
活动1、整理我们的学习资料
1、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本学期围绕运动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2、在学习中我们大家都收集记录了一些与运动有关的资料,你们想展示给大家看吗
3、那需要整理我们收集到的这些资料。定期搜集整理到的学习资料,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方法。我们经验自己确定资料的分类标准,并给资料编号,便于今后查找。
4、个人活动,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给资料分类,可以按单元、课次、不同的运动主体、运动的基本形式等分,也可以按来源、摘录时间等来分。
5、把自己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和同学交流后,针对这个和资料卡片的内容展开互评和自评。
第二课时内容:
活动2、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1、观看科技馆展览、六一作品展览录象片。对后面自己制作展示板做铺垫。
2、设计布置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板。要求:主题明确、布局合理、资料丰富、版面美观、浅显易懂等。
3、展开评比活动,记录优缺点,以备改进不足、发扬优点。
4、在“科学采蜜集”上记录下本学期主要收获。
5、爱护学习成果,长期保存教育。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1.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
2.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
3.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
4.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变化。
知识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3.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
2.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3.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
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
二、画影子
(一)画自己的影子。
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
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
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
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
过程:
1.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2.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
3.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
4.记住自己站的姿势。
5.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
[评析:还有什么比画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们呢。画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观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历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现。注意:这是他自己的发现。]
(二)画其它物体的影子
此时,学生还沉浸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
学生在画其它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
1.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
2.观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系。
3.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
哪个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个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交流:你画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发现哪些比较有意思或是比较特殊
(三)制作简易日影仪,画影子
教师讲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纸的中间画一个“”或“”记号,把橡皮泥捏成底盘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教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平放好,准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用“”或“”作出记号,同时记下测定影子的时间。
过程:
1.分发学生材料。
2.学生制作简易日影仪。
3.操作记录杆影。
(说明: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详尽地说明操作的方法,因为这是教会学生科学地学习方法,要求摆放日影仪时,一定要用指南针测准方位,确保科学性)
三、猜想影子的变化
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
猜想: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本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力。
[评析: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四、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交流讨论
1.教师提问:影子真的会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变化吗
2.学生再次观察影子。
他们会惊奇地发现,站在自己的脚印上,影子和原先画的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固定的物体的影子,变化很明显。
3.交流讨论:
(1)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2)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
(3)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变化
五、观测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记录日影仪上的影子。
1.猜想:到了下午,这些影子又会怎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的
2.讨论: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
3.观测记录:
在观察记录之前,让学生讨论需要注意些什么:
日影仪要严格按着方位放。
画图或记录时,一定要记下时间。
看太阳时,要隔着一层东西看,防止灼伤眼睛。
(1)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采用选参照物观察画图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张大纸上剪上一排排的圆,然后侧立在面前看太阳,把太阳所在的圆记录下来,最后拓印在纸上,就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
教师指导学生要选好观察的参照物体。
六、分析整理日影仪上的影长记录以及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观测记录
1.整理日影仪上的数据
(1)量出杆影的长度
(2)交流发现
比较杆影,有什么发现
(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早晨和傍晚的有什么不一样)
2.分析交流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
(1)选择学生的记录图展示,观察太阳的运动模式。
(2)讨论: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方向、高度)
3.讨论:太阳高度和影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七、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子的变化
(课前学生从家里带来手电)
教师提问:你能用实验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以及影子的变化吗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可以用手电模拟太阳,控制太阳的运动,观察手电下物体的影子)
八、总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