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教学设计15篇
牛和鹅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牛和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牛和鹅教学设计1
活动记录:
随着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孩子们对食品的表皮、外包装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进行了一次“剥剥吃吃真开心”的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1、了解并掌握一些食品去壳、去皮、去包装的方法;
2、逐步养成不依赖别人、喜欢自己动手的习惯。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为他们准备了好多不同的食品,如:不同种类的糖、桔子、葡萄、桂园、香蕉、花生、瓜子、鹌鹑蛋等。而活动的过程我则是这样安排的:
一、情景导入
1、教师扮演娃娃家的妈妈,拿出食品招待小客人。
师:桌上有好多好吃的东西,你们知道这些东西的名字吗?
幼儿:糖;
幼儿:棒棒糖;
幼儿:花生;
幼儿:瓜子,白颜色的叫白瓜子(南瓜子)合:那黑颜色的就是黑瓜子(香瓜子)
师:(指着桂圆)这是什么?
万小青:桂圆;(幼儿一起学说)
师:(指着鹌鹑蛋)这是什么?(幼儿无人能答)
师:这是鹌鹑蛋,是鹌鹑下的蛋。(幼儿学说)
2、这些东西是不是可以直接放在嘴里吃呢?
幼儿:要剥了外面的纸、壳、皮以后才能吃。
3、幼儿洗手,自由选择爱吃的食品。
二、分组指导
1、对一些较容易去壳、去皮、去包装的食物,启发幼儿自己动手。
2、引导幼儿观察、区别不同的带壳、去皮或带包装的食物。
3、寻找一些去壳、去皮、去包装的小窍门
幼儿:这种糖将两边的纸扭开就可以了。
幼儿:这个糖在边上撕开就好了。
幼儿:棒棒糖的纸先用牙咬一下,然后再用手拉。
幼儿:鹌鹑蛋可以先放在桌上敲一下,然后再剥,剥的时候要小心一点,这样剥出来的蛋是滑溜溜的。
三、经验交流
1、请幼儿讲讲自己学会了哪几种剥壳的方法。
2、鼓励幼儿以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去包装的食品时,要自己动手,不依赖大人。
教师分析、反思:
对小班孩子来说,他们的依赖性很大,平时吃带皮或带壳的东西一般都由大人剥好后给他们吃的。在今天的活动中我特意选了几种不同的食品,让他们来感受一下自己动手去皮、去包装的乐趣。孩子们在剥剥吃吃的过程中了解了去除各种食物不同外壳、不同包装的方法。这样的活动既提供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哪些食品的皮、壳容易去除,哪些食品的皮难以去除,要想办法去做好。从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索精神。
从今天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这一活动内容很感兴趣,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的积极性始终很高,反应也特别强烈。
不足:
对提供的食品在选择上还需考虑周全一些,对有些剥除方法相同的食品可以只选一种,这样对幼儿的操作比较有帮助。
牛和鹅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牛和鹅》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角度”单元的第一课,这篇文章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童趣十足,是一篇看似随意的家常谈话中,又蕴涵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哲理的文章。这篇文章放在“角度”这一主题单元,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强调让学生懂得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篇文章的编排价值,不光体现了它的人文性,知识性,更多的还是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载体。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很有特色,尤其是描述“我”被鹅追赶的一次经历中,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全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以及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因此,本课的可读性非常强,课上,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感情朗读,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想象画面、场景,在思中悟,感悟作者的表达、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以及作者用生动的故事为依托,阐释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1、进入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独立阅读能力,在阅读实践中能运用一些阅读的技能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读,自悟、勾画、批注、交流、评价的阅读方法有一定的积淀,这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阅读实践的更好历练机会。
2、针对这篇文章来说,虽然故事的确是浅现生动的,但文章并没有具体阐释出作者要表达的意图,并没有对故事进行太多的分析,也没有直接揭示出道理,学生必须联系上下文,找到重点关键的、含义深刻语言文字中作对比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的:
1、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
3、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
导入法探究法交流法
教具:
有关牛、鹅追认的录像短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提纲:
1、激趣导入,走进文本
2、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3、深入文本,研读品悟
4、深化主旨,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文本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3、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课件出示词语: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吁哩哩哩、吭吭、啪嗒啪嗒、啪啪啪、
①指名开火车读
②男女生赛读
3、小组读课文。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除了牛和鹅外,还写到了人物是谁?(我和金奎叔)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人对牛和鹅的……(态度)。
三、深入文本,研读品悟
课文中我和金奎叔对鹅的态度有什么不同?鹅对金奎叔和我的态度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潜心默读课文4—11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在书旁写上自己的感受。
(一)抓住“我”与“鹅”的不同态度
1、相信同学们在认真品读课文后,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在那难忘的经历中,我对鹅抱有怎样的态度呢?(怕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A、我怕鹅:
1、可是当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到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我害怕的心理?
抓住“远远的”、“绕个大圈子”体会我生怕碰到鹅。
2、我们马上就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抓住“马上就不响了”“贴着”“悄悄地”“很害怕”“怕”等词语体会,我们怕被鹅发现的心理。
3、不知谁大喊了一声,大家就急急逃跑。这使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
抓住“急急逃跑”“吓得腿也软了”等词语体会我被鹅追赶时惊慌失措的样子。
4、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A、抓住“掉”“脱”体会我的狼狈;B、通过我的想法和我的哭叫,尤其是两个感叹号来感受我被鹅拉住后那种极度恐惧的心理。
5、小结:在鹅前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用一、两个词来形容我的丑态。(极度恐惧、胆小如鼠、狼狈不堪、惊慌失措……)
6、过渡:那么鹅到底对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令我害怕呢?
B、鹅不怕我
1、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此时,你眼前出现了一些怎样的鹅?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表示鹅动作、神态、声音的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鹅”的神气活现,目中无人。
2、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了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3、大概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雄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来啄我,并且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况且还有别的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引导学生继续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抓住“追、赶、张、咬、拉、拖、啄、扑打”等动词及“吭吭、啪嗒啪嗒”两个拟声词来体会鹅的嚣张气焰。
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鹅,用一两个词来形容它。(目中无人、傲慢、嚣张)
C、一找原因
过渡:在我们看来,鹅并不大,但为什么胆子这么大,我们又这样惧怕他呢?
1、师引:原来大家都说……媒体出示第1、2自然段: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2、从这两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们对这句话的确信吗?(深信不疑……)
3、我为什么会“深信不疑”(因为大家都说,我们都很相信)
(二)抓住“金奎叔”与“鹅”的不同态度
过渡:但有一个人却不相信大家说的话,他就是——金奎叔。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看,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呢?面对金奎叔,鹅又是怎样表现的呢?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A、金奎叔不怕鹅
1、他飞快地走过来,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
2、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
引导学生抓住金奎叔的动作与前文我的害怕进行比较,来体会在金奎叔的眼里,鹅就是一种小动物,根本不需要害怕。
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金奎叔对待鹅的态度吗?
B、鹅怕金奎叔
过渡:面对金奎叔,鹅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媒体出示:
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到池里,逃命了。
这时,你看到一只怎样的鹅?(落荒而逃……)
鹅在“我”和金奎叔前面完全不同的形象,是为什么?对鹅眼看人小,这种做法金奎叔是怎样的看的?(引出金奎叔的话)
C、二找原因,进行对比:
过渡:为什么金奎叔不怕鹅呢?
1、媒体先出示: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1)读这一句话,你读出了金奎叔怎样的态度?金奎叔为什么不在乎鹅怎么看人的?
再出示: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2、认真读读这两段话,想想金奎叔说的话和大家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从这不同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
1:我之所以怕鹅,是因为我很相信大家的话,没有自己去思考
2、金奎叔不相信大家的话,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
3、小结:我们不用去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们要从事实出发,正确地看待问题。
过渡:所以说,鹅有什么可怕的!(引读)“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三)“我”态度的转变:
1、出示第12自然段
红色显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2、再读读这句话,这就是作者听了金奎叔的话以后,悟出的道理。那么他仅仅是对鹅的态度转变了吗?(不,对牛的态度也变了。)
3、如果把这一句话放牛身上: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实在比它弱呀!
4、小结:听了金奎叔的话,我对于牛和鹅的态度有了转变,是因为我明白了不要站在牛和鹅的角度去看待人,而应该站在事实的角度去看待牛和鹅。聪明的人往往会从生活中的小事悟出大道理,而这些道理总是指引着他的人生道路。作者任大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信请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为什么小时候金奎叔的话他还会记得呢?
5、完成练习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他告诉了我。
四、深化主旨,拓展延伸
1、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明白了对待生活中的事物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就这一篇课文来说,你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你也会得到不同的收获。
从金奎叔的话我明白了。
从劝诫鹅的角度,我会对鹅说。
从告诫牛的角度,我会对牛说。
板书:
牛和鹅
我金奎叔
怕鹅不怕鹅
鹅欺鹅逃
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从单元主题入手,轻松导入新课,初步使学生建立“角度”意识,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接着,从“童趣”着眼,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有童趣的段落,学习第四自然段及第五到十一自然段,深入体会欺牛与怕鹅,反复练习朗读,读出欺牛时的毫不在乎,被鹅欺时的狼狈不堪,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然后,由欺牛怕鹅导出课文第一自然段:“人们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是不怕人的。”这样学习可能会容易让学生对本文的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接下来是引导学生学习最后几个自然段,重点研读金奎叔的话,学习作者从金奎叔的话中,是如何由起初的欺牛和怕鹅到后来的不欺牛也不怕鹅的,从而使学生悟出同样一件事,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个道理。
牛和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体会作者从各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从而在写作上受到启发。
3、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回顾全篇。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谁能说一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师:是呀,课文开始就告诉大家,“我们”深信这句话。所以我们对牛和鹅的态度就不截然不同,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用喜欢的符号勾画,朗读)
二、细读探究,引导感悟。
1、“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为什么会这样?(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因为“我们”用了牛和鹅看人的角度,所以人轻视牛,而害怕鹅。
2、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作者终于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修改板书:牛 鹅)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
3、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这件事?(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品读感悟,释放主题。
1、快速浏览5-11自然段,找出在这件事中有几位主角?(指名生说:鹅、“我”和金奎叔)板书:金奎叔 “我”
2、谁能用一句话告诉我们,围绕这三位主角发生了什么故事?(指名概括:“我”被鹅追赶,吓得狼狈不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并教育我不要怕鹅。)
3、自由读5-11自然段,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作好批注。
4、交流汇报,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朗读 写作 中心)
(1)指导学生读出鹅欺负“我”时的神气,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不堪。
①指导读第5段:
找出文中描写鹅欺负“我”的句子,读一读,这鹅真是——(太嚣张、太飞扬跋扈、太不可一世、太傲慢、太自以为是......)这时候鹅心里会是怎么想呢?(指名说)
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鹅的神气?找出重点词,边读边比划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生勾画,自读——指名读——齐读)
②指导读第6、7段,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
师: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我”当时的狼狈不堪?(指名说)你来读出这种狼狈。
(指名读——齐读)
师:我当时真是__(狼狈不堪 抱头鼠窜 软弱可欺 任人宰割......)
师:这种哭叫不但没有使鹅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读第7自然段)
小结: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的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③小小的鹅把一个小孩吓成这个样子,孩子为什么这么怕鹅?( 指名汇报读第1自然段)
(回到课文开头,师:因为“我”相信了这种观点,也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牛和鹅,而这显然是不对的。)
过渡: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刚才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指名说)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指名说:落荒而逃、狼狈……)
(3)师: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刚才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板书:不再怕)是什么让“我”明白的呢? (指名说:金奎叔说的话。)
(4)找出文中金奎叔说的话,(画出来,自己读一读。)师生合作读,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自由发言)
(5)作者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谈理解: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师板书: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它大,可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
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指名生说)
过渡: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有些时候换个角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乐观。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然后写下来。(生汇报)
四、总结凝练 ,升华主题。
师:说的多好呀,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汶川地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灾难带给我们痛苦和不幸,但换个角度讲,灾难不正是激发了全国同胞众志成城、携手并肩、战胜困难、重建和谐生活、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吗? 愿我们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给生活更准确的答案!
板书设计
牛 和 鹅
“ 我” 不怕 怕
不再怕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金奎叔
牛和鹅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发现作者对牛和鹅前后态度的变化。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4、让学生明白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教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我很少来人民路小学,对这里很陌生,你们能告诉我:你们学校哪儿最美吗?师相机板书:地点名字。
你们说得都是同一个学校,可为什么大家说的结果不同呢?今天我们学完《牛和鹅》这一课,相信大家能找到满意的答案。板书课题。
二、整体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前后有很大的变化。
三、精读品味
(1)探求我对牛的态度
1、最初我对牛是什么态度?谁能很快找出来读一读?
2、课件出示牛的图片:这头牛这么大,这么壮小作者是一个小孩子是却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胆子的确够大的的。咱班有胆大的吗?谁来读一读这段话。师相机评价
(2)体会我对鹅的态度
1、导语:我不怕牛,那鹅呢?你从哪些地方知道的,请你们找一找。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看图发现我怕鹅。
3、课文中也有许多地方写了我怕鹅。你们谁来说一说。
4、生交流,师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朗读,体会我对鹅的害怕心情
a、我们马上就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l 我怎么走过去?从这两个词语可以体会到我动作很-----(轻、慢),
为什么要这样走呢?是因为------
l谁能扮演小作者来读。谁还能比他的动作更轻更慢呢?
b、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l我已经被鹅鹅逼得没有办法了,我只得------,
l现在你就小作者,谁能把你的心情读出来?还有谁想读?齐读这句话师相机评价。
l小结:看来,我怕鹅的程度,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怕到------,怕到-------。
(3)感悟鹅对我的态度
1、导语:我那么怕鹅,那鹅对我又是什么态度呢?
2、用—画出我对我的态度的句子
3、自主交流:你想读哪句?你感觉这是一只怎样的鹅?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不怕比我大很多的牛,却怕却我们小很多的鹅。这是为什么呢?
(4)理解金奎叔的话
1、后来我不再怕鹅,这是为什么呢?
2、找出金奎叔说的那些话。仔细读一读,你是怎么想的?
3、课件出示:虽然它看得比我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4、小结:站在鹅的角度看,我比鹅小,可实际上我比他强多了,可以掐--------把它扔-------。因为站在人的角度看,我比鹅强,所以不再怕鹅了。也正因为我站在人的角度看牛,我的确比牛小,所以我不再-------。
看来从不同的角度看牛和鹅,结果是不同的。
5、说到这我想起刚开始我们谈到“你们学校哪儿最美”的话题,现在你们能说说有那么多不同的结果,是因为你从哪些角度来说的呢?
6、总结:看来,这节课大家真真切切的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结果也是不同的。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三、拓展思维
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谁来和大家说一说。
结束语:学完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今后一定会不同的角度来看事物,那样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就会对事物有一个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了解,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牛和鹅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来进一步体会文章蕴涵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上节课,文章围绕牛和鹅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说 评价
2.那么起初,文中的“我”是怎样对待对牛和鹅的?
【板书: “我” 牛 鹅】
自读3-4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读,谈体会
牛——不怕 【板书: 不怕】
——从哪儿体会到的?
——牛长得那么结实,强壮,作者为什么还敢欺负它?
【板书: 欺负】
——回答,引读第一句“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
——因为“我”站在牛的角度,我们比牛大,所以我们敢欺负牛
鹅——怕 【板书: 不怕】
——从哪儿体会到怕?
——谈体会
——我们连强壮的牛都敢欺负,为什么这么怕一只小小的鹅呢?
——回答,引读第一句“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
——因为“我”站在鹅的角度,我们比它小得多,所以在一个小孩子的心中,他是那么怕鹅。
朗读:男声读第三段。女生读第四段。
过渡:可是后来,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又是怎样呢?
1.齐读12自然段
2.指名说 【板书:不怕 不欺负】
3.总结板书
二、细读课文5——11段、感悟理解
1.自由出声读5——11段,思考: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说
从哪里看出我怕鹅?
1.默读5——7段,用横线画出我怕鹅的语句,你对这些句子有什么体会,读完可以在旁边用简短的语言做批注。
2.汇报交流 读句子,谈体会
(1)当看到四只大白鹅时——“我们马上就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指导:
从哪儿体会到我怕鹅?
“马上不响了”
放学的路上,也许我们正有说有笑,也许我们正追逐嬉戏,当一看到鹅,我们立刻收住声音,放轻脚步,屏住呼吸……
还从哪儿体会到我怕鹅?
贴着”“悄悄” 为什么不用“沿着”墙壁而用“贴”呢? 两句对比读。
看见鹅,我们大气都不敢出,足见有多可怕。
指名读——再轻点,要不然就把鹅引来了,再指读——引齐读。
过渡(情境):我心里这么怕鹅,一心想躲开它的视线,可我躲过去了么?
(2)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这是一群怎样的鹅?(神气十足,目中无人。)
从哪体会到它很神气?
一摇一摆地、神气地——神态中体会到什么
“吭吭”——叫声中体会到什么
(对比鹅听见了,就抬起头来,直着眼睛看了看,——动作中体会到什么)
(对比扇着大翅膀——动作中体会到什么)
指名读
这还是一群怎样的鹅?
你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目中无人
齐读——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只神气十足,目中无人的鹅。
鹅为什么这么神气、目中无人?
过渡——鹅越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就越害怕了
还从哪里看出我怕鹅?
(3) “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
指名读 谈体会。
看到鹅后慌忙逃窜,我逃掉了么?
鹅追得更快了。
还从哪里看出我怕鹅?
(4)“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
刚才还说敢骑在牛背上呢,现在见到鹅就腿软无力,我都这么害怕了,鹅有没有就此罢休呢?
(5)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了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除了目中无人,神气十足,这又是一只怎样的鹅?
“啪嗒啪嗒”是形容鹅跑的声音,“吭吭”形容鹅的叫声,从象声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这还是一只怎样的鹅?
从哪看出鹅的胆大妄为?还从哪看出?
一口就咬住、拉住我不放。
男生读,让大家再来见识见识这只胆大妄为的老雄鹅。
(4)连人都敢咬,真是胆大妄为!我又是怎样的反应呢?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指导:
指名读,谈体会
看图:作者怕鹅怕到什么程度?
眼神——惊慌失措
用手挡——不敢看鹅,不光是怕啄,更不敢面对这一切
身子向后,快要倒地——怕到极点
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扣子挣脱了——顾得上捡吗?敢去捡吗?
此时此刻,作者心里会想什么?
听老师读,闭眼想象,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名读
师旁白,生读我的话。
再看图,鹅又是什么反应?
指名说。
我越是胆小,鹅就越是胆大,我越是哭叫,反而还把这只老雄鹅激怒了
引读——只见,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来啄我——并且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况且还有别的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从老雄鹅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让我们通过读再次感受我的害怕与狼狈,鹅的神气与大胆
女生读我 男生读鹅 老师来读其他句子
我怕鹅怕的胆战心惊,怕的魂飞魄散——我为什么这么怕鹅呢?回归首段。
我十分恐惧,时间似乎突然凝住了,我的脑子里乱乱的,只听见心儿扑扑地直跳——就在这时,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引读8-11
(六)读8-11段
1.同样对鹅,金奎叔是怎么做的?
2. 刚才那只胆大妄为的鹅见了金奎叔是怎样的反应?
3.金奎叔为什么不怕鹅?
指名说。
因为站在人的角度看,……,所以……
——引读:金奎叔说——
4. 再读两遍,看看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指导“这样看”指的是谁怎么看?
那我们呢,我们该怎么看?
5.对!鹅有什么可怕?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他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实在”可以换成什么词?
我们人比鹅强在哪儿?
是啊!鹅怎么看我们,那是鹅的事,可我们确实比它大,比它强!
怕它干嘛?我们——不要怕它!
6.这以后,我不再怕鹅,鹅呢?——
指名读
鹅没有变,还是那么吭吭的叫着,可我对鹅的态度变了,它便不敢再欺负我了。
所以我看到牛,也不再欺负它了,因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实在比它弱呀!
7.回归板书,从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变化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8.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收获?
引——第一段第二段——不要总相信固有的观念,要敢于尝试。《小马过河》
从牛和鹅的故事中,你还有什么收获?
一是不应该因为鹅把我们看得小,我们就把自己看得小,我们要站在正确的角度去看到自己。
二是不要因为我们比人强就去欺负他们。
“不以己强而欺人,不以己弱而惧人”
三、总结升华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角度决定看法,看法决定想法,想法决定做法,而做法决定了结果。”
四、推荐阅读
老师还想给你推荐一篇文章,《两个农夫》,他们各有各的打算,一个卖牛,一个买牛,这可是两个农夫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啊!
板书设计
牛和鹅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牛 不怕——欺负——不欺负
我
鹅 越来越怕————不怕
牛和鹅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谓、拳”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3、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4、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教学中、难点:
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教学准备:
1、 准备课件
2、制作什么是批注的微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作家任大霖回忆童年时光的文章第18课《牛和鹅》。大家看老师板书课题,觉得奇怪吗?老师为什么这样板书课题?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能说说呢?回答得这么完整,看来你预习得真好!请坐!
二、检查预习。
1.那么同学们字词掌握得怎样呢?下面老师要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组:
自由练读一下。你发现这一组词有什么特点?前面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谁来给大家读一下?非常正确。请大家一起做着动作读一读这一组词。
再来看第二组。这两个都是什么?对,人物的称呼。咱们大家一起来称呼一下这两个人物。读好儿化音。
2.结合课文说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词语读得非常好。谁来借助这两个主要人物来说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怕鹅——摔鹅——不怕鹅)说得棒极了,让我们为他鼓鼓掌吧!
三、结合课文认识批注。
1. 同学们,在预习中,你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学习过的普通课文有什么不同吗?(出示课文)这样的小字就是读者阅读时加注的批注。那么,究竟什么是批注呢?请大家来看一段老师录制的微课。
2.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微课,你都知道了什么?对,什么是批注,批注的种类。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课文旁边一共有几处批注?对,5处,请你给这五处批注标一下序号。那么,这几处批注分别是作者从什么角度进行的批注,小读者为什么会写下这样的批注呢?让我们赶紧去看一看吧!
3.第一处。我们首先来看第一处。老师请两位同学来对读课文和小作者的批注。请你读课文,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大家有什么感受呢?难怪作者写下了这样的批注。大家一起读。大家认为这一处的批注是从什么角度进行的批注呢?提出疑问的角度。
4.大家来看课文的二、三、四处批注集中在课文的哪些段落呢?对,是写怕鹅、摔鹅这场“人鹅大战”的精彩段落5-8自然段。认真读课文5-8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写鹅的相关的句子,用“Δ”标出让你有深刻体验的字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前后桌在一起交流一处自己画出的句子,谈谈感受吧!咱们全班在一起交流一下吧!
A.第一处。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①你从哪些重点字词中体会到什么?(这让你感觉这群鹅可真——!鹅神气极了,丝毫不把人放眼里。)②这里面有对鹅什么的描写?(动作、神态)这神态、这动作,分明是在说什么?③谁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鹅这神气不可一世的样子。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鹅向人挑衅,不可一世的样子。好一幅群鹅争霸图!
B.第二处。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这让你感觉这群鹅可真——!这一段又有对老公鹅什么的描写?(动作)(声音)老公鹅竟气势汹汹的对我动武力了。大家一起读一读。
如此骄傲的鹅后来怎样的呢?齐读。
鹅最终像个酒瓶被金奎叔摔在了远处,像丧家之犬一样灰溜溜地落荒而逃。难怪小作者下了这样的批注:鹅之前多么神气,现在多狼狈啊。这是从什么角度下的批注呢?从抒发感想的角度。
5.鹅是如此嚣张,我在遇到鹅和被鹅袭击时是什么表现呢?默读课文5-8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写“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具体表现的句子。想想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A. 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抓住重点字词谈谈你的感受。你来补充这个句子:“我当时可真是——!”。
B.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再来补充这个句式说一说“我当时可真是——!你发现这两处句子抓住了“我”的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动作、语言、神态、语言)对,抓住这些方面把“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小心翼翼和惊恐万状写得淋漓尽致。看看小读者在旁边者写了一条怎样的批注,你认为读者这是从什么角度所作的批注?(点评写法)
5. 对鹅的描写和对自己的两种描写就像两条线索相互交织,把人鹅大战写得精妙绝伦。
四、实战演练练写批注
咱们也像书上的读者这样,给文章下一下批注。学生写。指名读。读了第几自然段,我的批注是。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运用批注式阅读感受到了作家笔下人鹅大战的精彩,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真是个好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牛和鹅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u”,不要读成“d&”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2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1i)着我”、“挨(1i)家挨(1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应读轻声。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内容),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莱蒂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火了,骂了他。他说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报复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4自然段:克莱蒂气得要我在外边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想向他认错,可是没有勇气。
第6~8自然段:克莱蒂表现出悲哀,又说在外边等我。我想起父亲的话,功课也没听进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莱蒂来了,我举起尺子,他却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后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亲说,错了就该第一个伸手请他原谅,并把尺子折断扔向墙角。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再议四个段落划分的四个阶段:
第一段“争吵”的情节是集中的,显然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争吵”完毕,集中讲“我”的后悔和反思,主要表现“我”不安的内心活动。地点仍在学校,时间推后了。
第三段“和好”情节有了大的进展,时间又推后到放学,地点移到了街上,情节也相当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声,突出了父亲的教育情节。地点转移到家里。
4、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语言连贯,重复的删掉),再读一读。然后教师检查订正。
课文主要内容: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四)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
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1、“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要”,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5、“吵架结束的时候,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样看?
(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瞟。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瞟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6、“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
(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
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7、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二)阅读分析第三段。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
(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再议,然后解答、归纳:
(“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总之,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5、最后一段主要写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的教育。
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可以不可以?
(可以,“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
“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可以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
(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
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
(三)小结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
(二)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三)按课后“练笔”要求,练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的片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做“以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为题材的片段练笔。
三、教学过程
(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评议。
(二)听写“思考·练习”第4题“读读写写”的词语。同桌互换订正。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1、结合原文原句,解释“缘故”、“诚心诚意”。
(“缘故”,指克莱蒂的上衣肩上的线缝开了。“我”猜想多半是扛多了柴的缘故。缘故即原因。“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指克莱蒂到我家时全家欢迎他没有半点客套和虚假。由此证明,他是个好人。)
2、范句:
缘故——
①这盆茉莉花,叶子发黄,也不怎么开花,我看是缺少肥料的缘故。
②七十多岁的李爷爷,红光满面,身板硬朗,主要是坚持锻炼的缘故。
诚心诚意——
①同学们诚心诚意地想尽办法帮助爱迟到的立冬同学按时到校,保证了学习。
②这位标兵营业员主动为妈妈选料,还量好了尺寸,看得出他是诚心诚意地为顾客服务的。
(三)练笔:
选择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友爱的事写成片段。要求内容真实,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1、总结性地说说读了“争吵”一课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克莱蒂学习的意义。
2、说一说我们同学之间出现过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举的团结友爱的事情,确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实之后,进一步讨论怎样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议一议“争吵”一课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样写具体的?
(“争吵”一课最令人感动,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责;特别是克莱蒂主动找“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4、以“重归于好”为例,议一议这一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
归结到两点:一是“重归于好”的事实经过写得清楚:从放学后“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到克莱蒂走近“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到高兴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写得很有层次;二是“重归于好”的表现写得具体。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去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学生可列举课文中的描写实例,如:
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他走近我……(这是写动作的);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这是动作、神态、语言和语气的);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这又是写克莱蒂的动作和语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是写“我”的语言和我们俩的心情的);
最后一段写父亲教育“我”。先写父亲的神态,“把脸一沉”。再写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最后写动作“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牛和鹅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抓住鹅追人的有趣情节,体会鹅的神气十足和“我”的狼狈不堪,初步感受儿童文学的特点。
3、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就会不同。懂得用端正的心态,正确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
抓住鹅追人的有趣情节,体会鹅的神气十足和“我”的狼狈不堪,初步感受儿童文学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题,引导观察:大屏幕上的课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大家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吗?
(指生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检查预习。出示“挣脱束缚、吁哩哩哩、胳臂”指生认读,指导词中多音字的读法。
2、初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讲了关于鹅的什么事?
3、学生浏览课文,总结文章主要内容,教师指导方法。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趣。
(一)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用“()”标出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节反复读一读,把有趣劲读出来。
2、想一想,从这些情节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
(二)讨论交流,体会鹅的有趣。
1、教师引导: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关于鹅的事,谁标出的是描写鹅的情节?读给大家听一听。
2、指生读自己画出的描写鹅的情节,教师相机指导。
(1)指生读“鹅听见了”一句,引导学生抓住“一摇一摆”等词语想象当时鹅的样子(或表演再现),引发思考:
你眼前浮现了一只怎样的鹅?如果你是那只鹅,当时你在想什么?
(引导学生用神气十足、目中无人等词语评价鹅的行为,初步体会鹅的有趣)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总结读书方法(抓住词语,想象画面)。
(2)依法指生读“带头的老雄鹅”一句,指导学生抓住“啪嗒啪嗒、吭吭、一口”等词语体会鹅的胆大妄为,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方法(适当重读一些词语)。
(以上两个环节应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现)
3、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小小的鹅为什么会这样目中无人,胆大妄为?(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用课文中语句回答)
4、课件出示“人鹅——鹅的角度”
(三)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我”的有趣。
1、指生读自己画出的描写“我”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掉、脱、又哭又叫”等词语想象当时“我”狼狈不堪、怕得要死的样子,体会文章语言的情趣。
2、知道有感情的朗读“忙乱中”一句。
3、引导学生找出其它能体现“我们”怕鹅的词语,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我们”见到鹅后的内心感受。
4、引发思考:“我们”为什么这么怕鹅?引导学生结合第一自然段体会“我们”轻信传言,竟然以鹅的视角看待问题的幼稚心理)
5、回顾“鹅追我”的情节,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初步体会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充满童趣的特点。
四、读描写金奎叔言行的段落,总结哲理。
1、自由读8——11自然段,思考,和我们相比,金奎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指生读金奎叔的话,总结:“人比鹅小”只是从鹅的角度看,而从人的角度看则是“人比鹅大,比鹅强”(课件出示“人 鹅——人的角度)。
3、读到这儿,你想对怕鹅的“我”说些什么?
4、观察课件,你还有什么发现和收获?(课件出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
5、思考:“我”不再怕鹅了,为什么也不再欺负牛了呢?
牛和鹅教学设计9
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反复朗读课文,学会分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
1、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2、学生学会分层次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慎重地对待疑问。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围绕提纲梳理课文层次。
教具准备: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牛、鹅图片,启发谈话。
同学们,图上的这两只动物你们认识吗?你觉得哪一只更可爱,为什么?
2、生回答后再次谈话。
实际上在很多熟悉它们的孩子中,都是不怕牛而更怕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任大霖先生的一篇文章《牛和鹅》,看看他在故事中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体会一下作者通过这两种动物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