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能够区分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判断一个问题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排列组合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
1.(课本P28A13)填空:
(1)有三张参观卷,要在5人中确定3人去参观,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
(2)要从5件不同的礼物中选出3件分送3为同学,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
(3)5名工人要在3天中各自选择1天休息,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
(4)集合A有个 元素,集合B有 个元素,从两个集合中各取1个元素,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
二、新课导学
◆探究新知(复习教材P14~P25,找出疑惑之处)
问题1:判断下列问题哪个是排列问题,哪个是组合问题:
(1)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安排游览,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2)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并确定这2个风景点的游览顺序,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应用示例
例1.从10个不同的文艺节目中选6个编成一个节目单,如果某女演员的独唱节目一定不能排在第二个节目的位置上,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从10个不同的文艺节目中挑选6个编成一个节目单,若某位女演员的独唱节目不可安排在第二个位置上,则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例2.7位同学站成一排,分别求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不同排法的种数。
(1) 甲站在中间;
(2)甲、乙必须相邻;
(3)甲在乙的左边(但不一定相邻);
(4)甲、乙必须相邻,且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
(5)甲、乙、丙相邻;
(6)甲、乙不相邻;
(7)甲、乙、丙两两不相邻。
◆反馈练习
1.(课本P40A4)某学生邀请10位同学中的6位参加一项活动,其中两位同学要么一起被邀请,要么都不被邀请,共有多少种邀请方法?
2.5男5女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排法:
(1)男女相间;
(2)女生按指定顺序排列
3.马路上有12盏灯,为了节能,可以熄灭其中3盏灯,但首尾的灯不能熄灭,也不能熄灭相邻的两盏灯,那么熄灯方法共有______种。
当堂检测
1.某班新年联欢会原本安排了5个节目并已排出节目单,开演前又临时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要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有的节目单中,那么不同的插入方法共有多少种?
A.42 B.30 C.20 D.12
2.书架上有4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物理书,3本不同的化学书,全部排列在同一层,如果不让同类的'书分开,一共有多少种排法?修改后:书架上有4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物理书,3本不同的化学书,全部排列在同一层,如果不让同类的书分开,一共有多少种排列方式?
课后作业
1.(课本P41B2)用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数,问:
(1)能够组成多少个六位奇数?
(2)能够组成多少个大于201345的正整数?
2.(课本P41B4)某种产品的加工需要经过5道工序,问:
(1)如果其中某一工序不能放在最后,有多少种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
(2)如果其中有两道工序既不能放在最开始,也不能放在最后,那么有多少种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
重点难点教学:
1、正确理解映射的概念;
2、函数相等的两个条件;
3、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过程:
1、使学生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映射的定义;
2、使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使学生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
1、函数的定义
设A、若集合A与集合B均为非空数集,且存在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得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与之对应,则称f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其中,x称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称为定义域,与x相对应的y值称为函数值,所有函数值的集合{f(x)}称为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注意:
① “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映射的定义
设A、若设有两个非空集合A和B,根据某一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得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其相对应,那么这种对应关系f:A→B就称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4、区间及写法:
设a、b是两个实数,且a
(1)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
(2)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
5、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①解析法
②列表法
③图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