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淇淇》优秀教学设计
《最后的淇淇》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后的淇淇》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的淇淇》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了解“淇淇”的艰难生活经历。
(2)唤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3)引发人们对长江流域环境问题的深深思索
教学重点:
说明方法的运用和作用
教学难点:
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来阐释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长江水域遭受严重污染,导致许多生物生存危机,白鳍豚就是其中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介绍白鳍豚的文章。
二、讲新课:
1.交流资料:
1980年1月11日,渔民在长江洞庭湖城陵矶捕到了这只体重36.5千克、体长1.45米的雄性幼豚,取名为“淇淇”。
补充资料:2002年,7月4日,白鳍豚“淇淇”在武汉去世,人们了解白鳍豚的生活的这一窗口就这样关闭了。“淇淇”由人类成功是养了22年,是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4头淡水鲸类之一。去世前,“淇淇”已体长2.07米,重达98.5千克,约25岁,在淡水鲸类已属老龄,相当于人的70 岁高龄。
2.交流字词
微薄bó 白媪ǎo 孑遗jié 趋势qū 树蕨jué 庇护bì
弥补mí 奢望shē 容纳nà
3、交流探究
(1)、这篇文章用许多方法来介绍“淇淇”,你能找出来吗?并说说它的作用。
(2)、对白鳍豚这样的孑遗生物造成生存威胁的`因素有哪些?
(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航运和乱捕滥捞。)
(3)、如果白鳍豚灭绝了,那么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4)、为了保护仅存的这些白鳍豚,你认为长江流域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自然地理环境?
(5)、除了白鳍豚之外,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濒危动物?你想为它们做点什么?
三、展开联想
据有关报道,“淇淇”已经死去,想一想“淇淇”去世前的生活情景,写一写“孤独的淇淇”。
《最后的淇淇》优秀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了解白鳍豚的特点和生存现状。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激发学生对珍稀动物的关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了解白鳍豚的故事。
难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3 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白鳍豚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对白鳍豚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初读课文(10 分钟)
学生自主默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
教师领学生读生字词,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精读课文(15 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淇淇是一只怎样的白鳍豚?
它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为什么说淇淇是 “最后的淇淇”?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拓展延伸(10 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保护动物做些什么。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保护珍稀动物的倡议书。
总结(5 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白鳍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可能会比较害羞,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