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0篇)

发布者:贫在闹市 时间:2024-12-6 13:52

《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0篇)

《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 1

【课程分析】

本文是苏轼写的一篇赋,它不是纯粹的散文,却也不能看作一般的诗歌来看待,而且它更不等于今天的散文诗。它是比较自由的句式来构成的带有韵脚的散文,却又饱含着浓厚的诗意,作者在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问答最后文章的主题又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辩论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所以在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味文章的语言特点,表达特色,以及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感情上。

【学情分析】

所教两班为学生基础较弱,对于课文的理解首先是一个难题,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的包办,不能代替学生去逐字逐句的翻译。但是如果不翻译文章大多数学生理解文章就会产生障碍。所以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翻译课文交给学生自己课前预习时进行。这样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就会提前理解课文内容。对于基础较弱班级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自主预习基础知识也是预习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在自主预习学习中自己先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课堂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全面的,自主的掌握知识,真正的理解了接受知识。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知识。

2、鉴赏本文景、情、理的交融特色,以及理解作者的情怀。

3、会“主客矛盾”所体现的处世哲理。

4、学习古人身处困境仍然乐观的精神、感悟生命的意义。

【设计理念】

老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陶冶品德。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忽视手段的运用,使得我们的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而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得到发挥,因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做为一个新时期的教师,那么必须要从传统中走出来,让自己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去自主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被填充。老师只作为一个路标,去帮助学生自己正确的前进。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层面上拓展知识面,提高认识,所以设置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身实践谈苏轼的处世哲学,带动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见解和看法,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也会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会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得到自身的提高。

【教学媒体设计】

制作 powerpont 课件,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节约课堂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后来在这里,他还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前赤壁赋》。

(点评:学生学习过的古代山水记游散文很多,但学生没有做一个系统的归纳,所以先通过这一段简短的导语简单的归纳了学生以前学过的著名的山水游记,让学生在大脑中能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知识。)

实录:学生认真的听,仔细的思考。尤其是背诵时,有的学生闭上眼睛,好像是被赤壁的景象所感染。

二、作者背景

师:学习一篇文章必须要了解作者及背景,作者及背景的了解更有助于深刻的领会文章。本文的作者是苏轼,苏轼的文章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苏轼的相关知识我们更是耳熟能详,就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吧!

(点评:让学生自己回顾作者,有助于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对旧有知识的回顾,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胡玉茹:1037年~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宋代大文豪。

丁凯航:和苏洵、苏辙合称“三苏”。

叶先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在文学上称为“唐宋八大家”。

张勇:和辛弃疾合称“苏辛”。

罗阳:在书法上也很有造诣,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苏黄米蔡”。

(点评:对于作者的情况,学生是比较熟悉的,老师不必再去做详细的讲解。讲回顾知识交给学生自己,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以上几位同学的发言使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了作者,有那位同学能够结合以前所学知识为我们讲一下本文的创作背景?

余存存: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实录:余存存同学看来是在课前已经很好的预习了课文,因此在谈到本文背景时显得很有条理,很自信,其余同学都流露出赞赏和钦佩的目光。之后多媒体显示这一部分知识,有些同学赶快记下笔记。

三、简介赋体

师:同学们,本文的标题是《赤壁赋》,从标题上看是属于赋体文,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曾经都了解过哪些赋体文,希望大家各抒己见。

学生甲:《登楼赋》。

学生乙:《二京赋》,还有江淹的《别赋》。

师:二位同学说的`很好,可见二位同学的阅读面很广,其他同学要向这二位同学学习呀。那么关于赋体谁能够给我们一个全面的概括?

学生乙: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从先秦诗歌派生出来,到汉代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律,兼有散文与诗歌的性质。其常采用主客问答的手法来展开描写。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之后出现的一种文体。它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较多地吸收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本篇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

(点评:一篇文章的文体必须要明确,否则,会直接影响对文章的理解的。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让同学们了解了本文的文体,也有助于下面的知识的学习,让同学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就会加深理解,这正体现了诱思探究理论中的三维教学理念,效果很好。)

四、听配音朗读、了解文意

实录:多媒体放本文配音朗读,优雅的音乐加上鲍国安洪亮的嗓音,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世界中,有些同学闭目享受,有些同学拿出笔在书上划出生字的读音,有些同学悄悄跟读。同学们都很认真。

师:那位同学给我们谈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实录: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由于时间关系叫一位同学谈,以下是简要内容:本文写景状物非常独特,采用灵活的形式行文,骈散结合,以散为主,抒发了作者的旷达的胸襟。

其他学生还想说,但是由于时间原因,不能再谈。

(点评:让学生自己谈对文章的感受,有助于学生全面的把握好文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

1、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点。

2、熟读课文。

3、自主翻译,并写成书面形式。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了《赤壁赋》的一些简单的文体,这一节课我们解读文章。

首先我们请三位同学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毛遂自荐。

实录: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一位读苏子,一位读客,一位读旁白,由于学生课下认真的朗读,三位学生读的都很好。

二、解读课文

(解读课文的把握方法:熟读课文)

1、学生读自己翻译的课文,其他学生找出翻译不准确的部分,相互探讨。

2、学生归纳本文闻言知识点。

3、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点评:扫除文言文字障碍,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这事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个工作可以交给学生在课前预习和可下复习中完成,不需要老师越俎代庖。)

实录:教师在学生自主翻译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合作交流,最后统一了意见,完成了文章的翻译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很激烈,课堂气氛很活跃。

第二步工作,老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展示多媒体课件,补充了一些遗漏的知识,学生们认真的记下了这些知识点。

第三步工作,学生在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很快的解决了文章的思路,得出如下结论:

全文共五段:

第一自然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第二自然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自然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的美妙风光的豁达心情。

第五自然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三、教师引导思考

1、学习一篇文章,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一是思想内容的把握,二是艺术特色的鉴赏。一言以蔽之,即“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这样我们才会领会一篇文章的精髓,才能在我们日常的写作中借鉴,那么这一课到底写了什么?

(点评:虽然学生能够整体上把握文章,读懂文章的内容,但是在概括能力上还是比较薄弱,语言罗嗦,不准确,概括不全面是最明显的表现。)

实录:学生再次读课文,提炼文章主旨,把握作者感情。2分钟后,学生交出结果,只是大部分学生回答了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和旷达的胸怀,答不出消极情绪这一点。所以利用多媒体加以补充,如下: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2、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名篇,自然在写法上有其独到之处,那么请大家鉴赏一下。

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一项即简单又复杂的工作,大多数同学找到了一两点,但是有个别同学说的特点本文没有体现。大多数同学能结合文章内容说出,有个别同学找不到相关内容。所以教师加以补充,多媒体显示,如下: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教师解说1: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教师解说2: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教师解说3: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拓展延伸

如何理解文章中客人的“悲”和作者的“乐”?

(点评:苏轼的诗、词往往是表现一种豪迈的感情,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振奋,这篇文章也表现了这种感情,但是从文章的浅层次来看文章中的主客对于人生有两种不同的感受,主为“乐”,客为“悲”,结合文章背景,这种浅层次的感情是值得商榷的。)

实录:学生在经过重读课文,深思熟虑以后在随笔本上写了一段文字,时间:5分钟。然后教师找几名学生朗读,其余的由课代表收起教师课下批阅。

以下是几位学生的发言摘录:

生甲:1080年的7月16日夜晚,苏轼确实在几位客人的陪同下游览了赤壁,文中的客确有其人,而客人的“悲凉”心情是在看到历史苍苍巨变,人生变幻无穷后产生的,我们知道古人大凡游历大山名川都会产生这种情怀,孔子“逝者如斯”,就是一个明证。那么面对如此美好的夜景,加上苏轼拥有一颗超出常人的博大心胸,于是乎便沉浸在一片大自然的快乐之中了,所以我认为,文中的“悲”和“乐”反映了苏轼和客人的不同的胸襟,是实实在在的两个人的感情。

生乙:我认为文中的主客的“悲”和“乐”是合为一体的,也许历史上就没有苏轼携友夜游赤壁的事情,完全有可能是苏轼杜撰的,理由如下:从文章的背景看这篇文章是作者被贬黄州之后所写,当时苏轼的心情我们完全是可以揣摩到的,那是一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苏轼会因被贬而内心悲戚,这是正常的,另一方面作者又想排遣这种心情,于是想到寄情山水,那么作者杜撰此文就是要反映自己当时的这种心情。

五、课后作业

自读《后赤壁赋》,与本文进行对比。

【课后反思】

这篇文章虽然进行完毕,但学生还是意犹未尽,沉浸在愉悦的讨论中,他们从课堂中找回了自我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教师的引导地位也体现了出来。尤其是在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把握中,学生的表现非常突出,看得出他们真正的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真正的得到了苏轼这位哲人的深刻思想的熏陶。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他们真正的找回了自信,找准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位置。这一课的设计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思维为主攻,体验为红线的”诱思教学理念。

不足之处:在探讨过程中发现一些同学表现的还是不够大胆,想说不敢说。有些同学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再有,就是教学设计上不够完善,以至于课堂时间稍显紧张,讨论不够充分。

总之,我们在利用“诱思探究教学论”的新教学理念上才迈开第一步,我们应该继续继续努力,是自己的课堂成为真正的学生的学堂。

《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 2

【设计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这类文章借对山水风物的描绘,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都是上上之作。对这类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我的设计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体会为主,让学生了解本文诞生的背景,了解苏轼这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重在启发、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蕴含在文字里的感情,从喜欢这篇文章开始,喜欢苏轼。思考苦难、坎坷给生命带来的价值;思考当有一天世界以痛吻我时,我该以何相报。

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很注重学生自主的学习,合作的探究,独立的表现,课后的延伸,我想把一颗种子埋进学生的心里,可能现在看不见他们的不同,但也许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这颗种子就会生出根,发出芽,甚至长出一棵参天的大树。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文体知识,督促学生读懂本文的字词句含义,并自主对内容进行梳理。

2、 启发、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并表现本文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意蕴。

3、 让学生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达观态度,从而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启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诵读 合作探究 延伸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你课前的学习和阅读,说说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黄州 赤壁 苏轼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才与黄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谁能根据我们自学方案中的资料,点出这个案子的关键。

冤案,文字狱

余秋雨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于是,在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年,当他再一次泛舟于赤壁之下的时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太过平静,他却突然之间把自己化作了千古绝唱。

二、逐段品读文章,梳理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思想,并用声音传达自己的理解。

1、学习读第一段,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说说第一段写了哪些画面和人物活动?

明确:画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活动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面对此情此景,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容、洒脱、自由、高雅……

作者也写了他置身此境的感受,那就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诵读实践:

请试着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我们对文本的感受。

提示:注意重音、节奏,读出意境。

点评:随堂

2、学习第二段 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饮酒乐甚”是对第一段的概括,那第二段作者的情感是否发生变化了?

明确:由乐到悲。

什么触发了作者情感的变化?

诵读实践:

请试着读出这种感情上变化。

提示:注意停顿、声调变化。

点评:随堂

3、 展示自学成果,学习第三段

梳理内容:

解释“愀”的含义。

容色改变。

苏子容色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扣舷而歌——正襟危坐。

“客”的这段话联想到了历史人物曹孟德,主要想到他的哪些事迹?

文治 、武功

与赤壁相关的失意和得意的经历

这个联想的目的是什么?

和现实的自己形成对比

合作探究:

对比曹孟德的一生,“客”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这个悲有几层含义?

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可谓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固一世之雄”。这样一个功业卓著、名垂千古的英雄,又能怎样呢?“而今安在哉”,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而作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等闲之辈、戴“罪”之臣,功业全无,理想旁落,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生命短暂、平凡、渺小而宇宙江月无穷,岂不悲乎?

愿望与现实相左之悲。试图“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不可乎骤得”。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了。

这样的悲,用 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诵读实践::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英雄与凡人的对比?我们的人生也是短短的几十年,平凡而渺小,能读出共鸣吗?

提示:注意内容和情感的关系:铺垫——转折——悲凉、深沉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

4、 学习第四段

梳理内容:苏子也觉得宇宙的无穷值得羡慕吗?他的观点你理解吗?

而又何羡乎?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水与月自变化的角度来看,不能有一刻的永恒,这一刻的水已经不是上一刻的水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月自然也不是上一刻的月了。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物无尽,我也无尽。

永远流逝,永不消失,盈虚有变,皓月长明。我如何无尽?

我价值的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跳出个人小我的局限,人类的大我是生生不息,与万物同在的。

请问同学们,苏轼是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感悟宇宙人生,化解郁结,超越人生困厄?

此时的苏子已处在不辨水天,无尽空明之中,全然不受时空局限。人们常说,心有郁结,必须要找到一个散郁化结的出口与通道,亦即要有一个合适的路径,方能走出心灵的阴霾。一般而言,这样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外释”,通过融合于外物以转移注意力,消除怨悱;另一种是“内释”,通过内在的心灵审视、通变,在自我观照中达到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圆通之境。

“而又何羡乎?”一句该怎样来读,轻而易举又重若千钧。

这一段话里还有怎样的胸怀?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共适清风明月。

不祈祸福、忘怀荣辱、超脱死生、旷达自适,与清风明月融为一体,实现了人生的圆融。最难得的是此刻的苏子被记录了下来,成为后世莫大的一笔财富。清代古文家方苞曾经这样评价《赤壁赋》:“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诵读实践:谁能为我们读一读苏轼实现了人生超越后坦荡的襟怀。

提示:诵读是一种有声的成长。

5 、学习第五段

客喜而笑,宾主尽欢,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东方既白。

三、学习总结

时间:月出——东方既白

情感变化:乐——悲——喜

诵读心得:注意重音、节奏。

注意停顿、声调变化。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

诵读是一种有声的成长。

四、课外阅读

我给大家找到了几篇跟苏子相关的文章,“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希望我们能将对苏轼的品读延伸下去,延伸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五、合作探究

1、本文由“乐”而起,极“乐”而收,两次乐的内涵是否相同?

2、你在本文中能读出“乌台诗案”与被贬黄州之事对苏轼的影响吗?

3、有人说苏轼去的地方叫赤鼻矶,跟赤壁远着呢,他犯了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呢?

4、“客”是真有其人吗?他在文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苏子与客本质的不同在哪里?

5、理解苏轼的胸怀对你有影响吗?老师提供的相关文本,你会选读哪一个?

《赤壁赋》教学反思

我在选课参赛的时候,决定选《赤壁赋》一文,是个艰难的决定。本文是经典中的经典,有过无数次的被解读;本文由景入情,由情悟理,思想深刻,背景广阔;本文以赋为体,主课问答,应突出诵读;本文又是以文言文为载体,应强化理解。一时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畏首畏尾,总怕设计漏洞百出,割裂了学生与文本,但又不愿调换内容。

我考虑到本文文体特征,先定下了诵读这条主线,为帮助学生诵读,我将课前自主学习的设计精细化,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逐层深入理解文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示小组交流成果,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理解,也增强学生的信心。课堂主要以引导,帮助为主,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的景、情、事、理。课后延伸阅读是我的另一个设想,读懂本文是本课的目标之一,读苏轼是我设计的更高目标。作为文化经典,苏轼不可复制,如果在语文课堂上不能引起学生对苏轼的阅读兴趣,那我总觉得是一种遗憾。

我的这一节课,完全是一节生成课,学生不是我所带的学生,尽管彼此有些陌生,但他们一次又一次给了我惊喜。我对学生的表现是满意的,我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和引导还有遗憾和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予以指导。

《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 3

教学设想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必修2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之中《赤壁赋》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应该是本文学习的重点。本文句式骈散夹杂,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适于美读。全赋4段,537字,背诵有一定的难度,死记硬背之后往往容易忘记,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背诵指导。在抓重点的基础上,化整为零,将较长的文章分成一小块一小块进行记忆,将内容一点点“吃”下。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4、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文章。难点:研讨苏轼的人生感悟,感受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竞赛法、诵读法、讨论法

媒体准备:

背景音乐、ppt。课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读《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的字词句。

(二)情景设置:配乐,展示苏子泛赤壁的画面;学生朗读课文。

(说明:将学生的思维带进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之中)

(三)字词句积累复习板块

课前将学生分成组,布置复习任务,要求学生将本课中的文言实词、常用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找出来,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

(说明:用竞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掌握字词句的知识。)

(四)诵读背诵指导板块

1、导入:《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著名作家巴金)

2、文章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副优美的秋江月夜图景。

(1)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并朗读。

写景的三组对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四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用优美的语言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学生描述。

(3)展示一幅风水月的画面。学生通过画面尝试背诵写景句子。(出尘绝俗之美)

(4)这样的美景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心理感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抓重点句子法和想象画面法背诵第一段。

3、面对同样的明月清风、良宵美景,主与客的感情有何不同?(主乐客悲。)

(1)找出表现苏子快乐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客之悲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洞箫声。)展示客吹洞箫的画面。

(3)作者是如何描绘洞箫声的?朗读并背诵。

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女生背诵“苏子乐”的内容,之后哀怨伤感的洞箫声响起,男生背诵“客悲”的内容。

4、在哀怨、忧伤的音乐中全班齐声诵读第三段。

客面对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再加以概括)

归纳:①生命平庸。②人生短暂。

5、在优美的音乐中全班齐声诵读第四段。

(1)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子是如何说服“客”的?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再加以概括)(潇洒神奇之理)

归纳:

①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阐发观点。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人生是可以永恒存在的。

②从“物各有主”来提出要顺其自然。(说明: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不难,难点是归纳概括主客各自的观点。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

(2)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3)①全班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②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五)延伸拓展板块

1、主客这一场辩论中,你认为对你人生启迪最大的是哪些句子?请朗读出来,说说为什么?(小组讨论,组内交流,代表发言)(说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做些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2、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延伸拓展板块中的“人生启迪”整理写成读书笔记。

《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赋这种文学体裁。

2、过程和方法

(1)熟读成诵,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2)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初步感悟苏轼儒佛道思想感情的奇妙统一;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初步感悟苏轼儒佛道思想感情的奇妙统一。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文体知识、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第一自然段内容理解

一、激情导入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投影展示,教师激情朗诵。

导入:让我们从《赤壁赋》里去体会苏东坡的情怀。随即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学生先介绍,教师再补充

东坡肉、东坡肘子……

三白饭与三毛饭……

三苏、唐宋八大家、宋四家……

《记承天寺夜游》、《浣溪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御史台”府衙庭院内善种柏树因而又被称为“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因此又把“御史台”称为乌台。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因其政治立场问题,被别有用心之人罗织罪名下狱。

四、初步了解苏东坡的思想。

1、投影显示:

一度下狱,三度贬官。命运多舛(chuǎn),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为什么?

2、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小结: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五、解题

1、赤壁:东坡赤壁亦称赤鼻矶。位于黄冈市城西门外。宋代诗人苏轼贬居黄州时,常游此地,有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清朝康熙年间重修时定名为“东坡赤壁”。

2、赋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从先秦诗歌派生出来,到汉代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律,兼有散文与诗歌的性质。其常采用主客问答的手法来展开描写。

六、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翻译该段。

2、质疑、答疑、点拨

两个古代文化常识:壬戌:干支纪年法既望:农历十六

两个通假字:属、冯

三个重要实词:兴、横、凌

两个状语后置句: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一个定语后置句:凌万顷之茫然。

两个引用: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诗经陈风月出》)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诗经卫风河广》)

推荐《诗经》中的这两首完整的诗歌,学生早晚读时间读背。

3、归纳大意

苏子与客夜游赤壁。

4、内容分析

(1)思想感情:乐

(2)因何而乐:良辰、美景、豪情。

良辰:既望,月圆的夜晚。

美景:浩渺宁静,水天相接

月出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后: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豪情:舒畅飘逸,超然物外(道家思想)。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语言特点:骈句与散句结合。

第一课时在书声中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第二、三自然段文言知识、内容理解、思想感情变化。

一、复习导入

或抽背一段句子或抽解释字词或翻译句子。

二、齐读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读熟课文。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自译、质疑、答疑、点拨。

重难点词语:桂棹、兰桨、美人、嫠妇、不绝如缕。

重点句子:

(1)于是饮酒乐甚。既是省略句又是状语后置句。

(2)客有吹洞箫者。定于后置句。

2、归纳段意:苏子与客饮酒、歌唱、吹箫。

3、内容分析

(1)思想感情:悲。

(2)哪里体现悲?

(3)苏子悲:望美人兮天一方。客箫声悲。苏子的悲学生不容易发现,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美人”的含义,再结合作者的经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分析。

(3)描写箫声悲的语句

A、正面描写: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B、侧面描写: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问:箫声为什么悲呢?我们从第三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

1、自读、自译、质疑、答疑、点拨

重点字词:愀然、东、西、缪、困于、下、舳舻、酾酒、固、安、渔樵、侣、友、匏樽、蜉蝣、一粟、须臾、无穷、骤、遗响。

重点句子: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反问句,后一句还是被动句。

(3)酾酒临江。状语后置句。

(4)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2、归纳段意:客人悲伤的原因。

3、内容分析:因何而悲

(1)一悲自身之平淡一生:英雄业绩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古今对比。

(2)二悲与天地相比而自身渺小: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三悲长江无穷而人生短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四悲欲求仙而不得: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成仙,道家思想的体现)

五、自由读背第二、三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积累第四、五自然段文言知识、思想感情变化、景中融情、情中寓理。理解苏轼对赤壁的情有独钟,感悟作者儒佛道思想的奇妙统一。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自读、自译、质疑、答疑、点拨

重点词语:夫、盈虚、消长、盖、无尽、苟、虽、禁、藏、适、狼籍(藉)、枕藉

重点句子: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变与不变,老子的哲学思想,事物的两面性)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佛家思想的体现)

(3)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句。

2、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生个体虽有生老病死的变化,但人类代代相承,终归于永恒。

(2)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3)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3、思想感情变化:

(1)由悲到乐:客喜而笑。

(2)苏轼仅仅只是开导客人吗?

A、赋的一个特征:善于主客对话的形式。这个客有可能并非真有其人往往借助客人之口表现自己的另外一面。

B、苏轼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受挫,于是寄情山水,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表现了一种旷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

C、矛盾解决,主客皆大欢喜。但作者的这种豁达和超脱,却是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闷的自我排遣,在旷达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的抑郁和悲伤。

三、苏轼对赤壁情有独钟的原因是什么?

1、赤壁的秀美可以抚慰灵魂。

2、寻求人生的平衡点。也就是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寄托自己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惆怅。

4、气度的宽宏,曹操虽败仍不失英雄风范,苏轼虽处境艰难仍心怀壮志。

永恒的赤壁,永远的苏轼

赤壁的灵秀抚慰着苏轼那颗伤痕累累的心,也孕育了他伟大的思想和灵魂。在灵魂和自然融合的一刹那,我们理解了苏轼的幸福和不幸。

赤壁因苏轼而留下千古华章,苏轼因赤壁而屹立千古。感谢苏轼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食粮。苏轼若有知也应感谢我们对他的理解。

四、教师寄语: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雷

五、学生畅谈启示

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中文言字词,如通假字“属”,状语后置句式如“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给文章划分段落,明确每个部分的大意。

2.学生通过诵读法、以读促悟法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自主理解与交流合作相结合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体会本文中情、景、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文中逝者如斯的哲学理念,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有关知识,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体会作者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运用的妙处,感受作者文笔背后的人生态度和哲学理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指导阅读、点拨法、圈点勾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自行预习

1.利用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看被贬谪黄州这段经历,了解赤壁的历史常识,以及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外,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难点,配合文章注释归纳新知识点。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生的组成的苦乐参半的,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豁然开朗,其实所谓的挫折痛苦,只是一个人角度的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赤壁赋》的作者苏轼在面对“乌台诗案”的低谷,贬谪黄州的不幸时,夜游赤壁,与友人畅谈人生,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这篇课文当中作者是怎样面对人生不幸的呢?

(三)初读课文,以读促悟

1.听录音朗诵,并齐读课文,练习朗诵。

(1)主要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并梳理生字词。如:兴:兴起的意思;属:通“嘱”,意思是劝,请;

(2)了解句式,如状语后置句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本文主要描写了月夜美好,泛舟江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客人吹起萧声的苍凉之感,引起了主客之间对于人生感受的对话,全文既有诗情画意,又有人生哲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交流: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画面,展示了诗情画意的美好境界。

第二段:作者饮酒放歌,心情欢乐;客人吹箫,倍感悲凉,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段:客人感悟人生短促,情绪悲观。

第四段:作者畅谈人生感悟,豁然开朗。

第五段: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谈,兴尽入睡。

(四)研读问题,深入讨论

1.以变化和不变化作为探讨,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找出表明变化和不变化的词语。

明确:水的变化是逝者如斯,不变是未尝往也;月的`变化是盈虚如彼,不变是卒莫消长;人的变化是生老病死,不变的是代代相乘;由物及人,情景交融,

2.文中人物的情感又是如何随着变化?

第一段感受美好的画面,主客二人以喜悦为主,接着客人吹箫,喜悦的感情慢慢被冲淡,感叹到人生短暂,怀古伤今,情绪悲观,接着作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乐观旷达,让客人豁然开朗,最后转悲为喜,兴尽而睡。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作者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

(1)形象优美,善用修辞。

文章之美在于语言运用之美,文章语言隽永,形象优美。

老师提问:本文语言美在哪里?引导学生使用圈点勾画法,找出一些语句,如在描写客人吹箫的时候中对萧声的描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继续提问他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让你觉得文段优美,使人动容。

学生回答出连用六个比喻,充分的渲染了箫声悲凉,抽象的笛声变得若隐若现,如在眼前,在江上与寒夜中显得更加凄凉动容。

(2)“情、景、理”融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合理运用让文章读起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诗有情但却理,词有景却多情,在赋当中,由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使文章显得不会太过强说愁;而景色的描绘,又让整篇课文氛围优美,整体和谐,在文中最后,又加入了说理的成分,可以发现说理的成分并不是强加上的,而是有逻辑,有层次的将说理部分层层托出。

不管是抒情,还是述理,全文都离不开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3)结合本篇文章,谈谈你对作者的人生态度的理解。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人生、失败、感受”几字,让同学们用黑板上几个关键词进行造句,其中需要包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提问学生,你认为的失败是什么?失败以后你会怎么做?在今天学完了《赤壁赋》之后,你认为苏轼是一个失败后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人生的人呢?并随机请同学起来作答,让他们对苏轼进行一个深入的理解,并说出自己和苏轼在面对失败后有何不同。

(五)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回顾本文的艺术手法,学会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整理归纳课文中归纳的实词,把握文章整体的脉络,任选一画面进行拓展描绘。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着重引导学生以读促悟、和朗诵法,知识点涵盖多,内容丰富,应当注意后期的教学反馈,督促学生理解掌握。上课时应多引导学生去了解作者的生平等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做到知人论世。

《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人文性:

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工具性:

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2、林语堂《苏轼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第十六章《赤壁赋》。

【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请看大屏幕投影: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板书课题:

前赤壁赋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听录音:

播放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朗读《前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作标记:

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

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3、理清线索:

提问本文有什么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板书:

情感线索:乐→悲→喜三部分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⑴设疑:

苏子因何而乐?从哪可以看出?

板书:

泛舟游玩→见景而乐

精美语句→可以看出

⑵细读:

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⑶互问:

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三自然段):

⑴朗读:

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⑵讨论:

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板书:

客人吹萧,萧生悲愁。

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⑶探究:

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这时需要借助投影,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

多媒体显示: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⑴自由散读。

(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⑵角色定位:

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板书:

阐述哲理→转悲为喜

五、联系板书,小结全文

1、说说板书:

鼓励学生说,教师补充,这也是将学习本文的过程进行复述、回顾,能更有效地领悟知识。

2、小结课文:

结束语:

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六、趁热打铁,布置作业

1、阅读《后赤壁赋》,领悟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2、欣赏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体会这两首词中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文章生字词,学习文言词汇。

2、通过自主读文、讨论、交流等过程,体会作者和客人的情感变化。

3、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受文章阐释的“变化与永恒”的真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受文章阐释的“变化与永恒”的真理。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朗诵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王菲的《清风徐来》,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哪位同学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这首歌的出处,看看这句话背后蕴含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标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讲解文言词语。

明确:

古今异义:

浩浩呼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的意思。

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3)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一词多义:

望:①七月既望:农历的十六日,名词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看,动词

歌: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声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大意。

3、再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一曲极其哀怨的萧声,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二人讨论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三)深入研读

1、同桌交流,说说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作者与友人出游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

2、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重点字词句,小组内说一说作者描写了什么样的歌声和萧声,这样描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句话是对萧声的详细描写,写出了萧声的呜咽,哀怨。为下文提出疑问,做出回答奠定了情感基础。

3、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哪些段落阐释了文章哲理?又阐述了怎样的文章哲理?

明确:三四两段阐述了文章哲理;

第三段写了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关于“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宽慰对方,表现了苏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作者的畅游赤壁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作者最开始游玩赤壁有着月夜泛舟的的舒畅;进而由萧声怀古伤今,突现悲郁之情;最后通过与客人的.对话,明白了变化与永恒的哲理,再次展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

(四)巩固提高

结合课文谈谈你有怎样的启示?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讲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将本篇课文写成一篇现代小散文。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课文内容进行鉴赏,针对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文言词语的问题,接着通过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带领学生梳理文章内容,进而了解课文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最终要能够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得到一定的启发。

《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 8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总结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教学难点】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时年45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

《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

二、推进新课:

1.介绍作者: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像》(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却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与黄庭坚(诗)合称“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苏辛”,与欧阳修(散文)合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2.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三、整体感知:

1.识读:请学生朗诵课文,辨字形、字音。

2.评读:分角朗读第一段,分组朗诵第二段,全班读第三段,勾疑难,疏通文意,“评点”重点文言字词。

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3.概括段意:

第一自然段:先写黄泥坂夜游,为游赤壁作铺垫。

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第三段:叙述夜逢孤鹤和梦会道士两件事。

4.想象一下,假如让你以课文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会准备哪些景物?如何运用色彩?

四、作业:

读熟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朗读情况,全班朗读课文。

2.复习上节课段落

大意:

第一自然段:先写黄泥坂夜游,为游赤壁作铺垫。

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第三段:叙述夜逢孤鹤和梦会道士两件事。

二、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明确:

1)苏轼的世界:霜露、木叶、人影、明月(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月白风清(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2)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

2.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明确:黄泥坂的初冬月夜,景色清朗,静谧宁馨。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分析第二段:

1.本段写了哪些场景?

明确: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美景)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2.面对眼前的赤壁之景,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含苏轼怎样的情感?

明确: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对赤壁之景旧颜不再的感叹实际暗含对世事变化无常,年华逝水的无奈盖叹;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3.如何理解:“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1)、由秋入冬,江山的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历史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60万,宋神宗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一蹶不振,美好河山满目凄凉。

4.苏轼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你如何理解苏轼的“划然长啸”?

明确:

1)、表达登上峰顶后的那种壮怀激烈的激昂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精灵,天地的主宰。

2)、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激昂的乐

5.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明确: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的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

1)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修焉。”

2)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淡泊。

三、小结:

夜游赤壁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无奈、惊叹

划然长啸——激昂的乐

凛乎不可久留——悲伤、恐惧

听其所止而休——随遇而安的淡泊

四、作业:

背诵课文第一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

第三段:作者是如何逢鹤的?你认为作者有否真正逢鹤?

提示:孤鹤东来,显然是为文末梦见道士伏笔的,你怎样理解这个梦境?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角度来谈谈。

明确:(1)第三自然段写了江中见鹤,后梦见鹤化道士。

(2)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带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为作者所偏爱,苏子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相处来宣发内心弃世的幽情与超脱尘世的情怀。

(3)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处境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致。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颖的奇思遐想,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三、深入探究:

1.与前《赤壁赋》的写景句子作比较,意境、情感发生什么变化?

明确:

1)意境:《前赤壁赋》整个意境恬淡飘渺;而《后赤壁赋》却奇崛瑰伟,不再“主客同船共游、同饮共乐、同调歌吹”,再游赤壁,无人能从,只有孤独一人。

历程:抛弃客人,独自踏上寻幽历险之路→登越险境之兴奋→无人能从,只有孤独一人→顿感“高处不胜寒”渺小与悲哀→解缆登舟,随波飘荡,任其所止。

2)情感:与前《赤壁赋》中“乐——悲——乐”的情感变化有所不同,《后赤壁赋》中的情感由平静的乐,到激昂的乐,再转为悲,但最终并没有复归于乐,而是归于一种顺其自然的无奈与淡泊。

2.自读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提示:

1)从游的方式上去比较.

2)从景色描写上去比较

3) 写作重点上去比较.

4)从作者心情变化去比较

明确:

1)前赋后赋

点限于舟中主要写岸上

景字字秋色句句冬景

重谈玄说理亦实亦幻

情调旷达乐观略为虚无缥缈

2)形式、思想:

①就形式而论之,前赋主客问答,中规中矩之赋也;后赋,散文化,更具“以文为赋”之特质。

②就思想而论之,前赋虽然有乐有悲,但存在乐观旷达,变与不变之辨证,清风与明月之所共适;后赋写景叙事中给人一种罹难的惊恐,孤鹤鸣而掠舟,鹤化而为道士,是梦?“还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的痛苦?是想超尘绝世,还是眷恋人世间?

四、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又因景物而生悲愁——之后又归于随遇而安淡泊——借梦境表达超脱尘世的态度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五、作业:背诵课文。

《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 9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三、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说教法】

1、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

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

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⑴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⑵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学生提出疑问。

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板书设计〗

游景乐(以景动人)

“水月”歌情悲(以情感人)

问理喜(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教学步骤〗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五、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六、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赤壁赋》的课堂教学设计 10

一、复习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基本篇目中出现的通假字的含义。

3、掌握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4、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二、重点:

文言知识复习

三、难点:

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态度。

四、复习步骤:

1、导入

由课前歌曲《赤壁赋》导入本课。

2、回忆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3、重温作背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在这里年近半百的他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3、朗读欣赏,检查背诵

4、分组复习

一组找出多义字并为重点字注音,二组找出通假字和词类活用,三组找出文言句式和分析课文结构,四组找出本文的线索和分析苏轼对人生的态度。

5、分组展示讨论结果。

6、本课小结

本文是一篇千古传诵的文赋,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主客泛舟江上,观赏赤壁美景,饮酒放歌及探讨人生态度的生动场面,文中的抒情、写景、说理挥洒自如,自然融合。

7、课后练习

8、课堂赠言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他认为苏轼在黄州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9、板书设计:乐—悲—乐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