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发布者:上下求索 时间:2024-11-5 18:43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谚语、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有关冬雪的录相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家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1、看录相,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录相,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呢?(大雪纷飞时的景象)。的确,在我国的北方,每当冬季来临,那漫天的飞雪,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思,无限的喜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场雪》。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入冬后的第一场雪的,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的。

2、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及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呢?

学生甲:我来为大家介绍本文的作者峻青的有关资料。峻青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自幼家贫,只读了几年小学,抗战爆发后参加革命。这篇文章写于1962年。1960年—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期。当时粮棉欠收。国民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困难。人们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呀!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这第一场大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悦,就写下了这篇散文,收录在散文集《秋色赋》中。

二、预习课文。

1、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组词。

3、画出难以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自己试着解决。

三、交流自学效果。

1、掌握字音。出示幻灯片投影,指名带读。

2、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茸:本音读“róng”,在“毛茸茸”中读“rōng”。指又短又密又软的毛发。

甸:本音读“diàn”。在“沉甸甸”中读“diān”。

骤然:突然,忽然。

凛冽:刺骨的寒冷。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四、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想一想,作者分哪几个方面来写这场雪的?

2、指名分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是从四个方面来描写这场雪的。

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联想

(2)你能试着分段吗?

雪前(1—2自然段)

雪中(3自然段)

雪后(4、5自然段)]

联想(6、7自然段)

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你的同桌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雪后美景。

2、体会作者情感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雪不仅能给人带来欢乐,还能给农民们带来丰收。让我们跟随作者共同去体验一下吧!

2、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你还记得吗?

板书:雪前——雪中——雪后——联想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一)雪前、雪中、雪后的景色各具哪些特点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语句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二)抓住重点语句深入体会。

我们就用读的形式汇报。

1、雪前

(1)学生甲:雪前的特点就是天气变化大。

(2)学生分别读句子、谈体会。

①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

从“骤然”这个词体会到天气由暖变冷,变化特别突然。

②空中布满了钻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雪来。

铅色的阴云说明天阴得很沉,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风很刺骨。呼呼地刮着。

(3)教师小结:作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雪前气象的变化:阴——风——雪。

(4)谁愿意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呢?请学生练读后汇报读。

2、雪中

(1)按照雪前一部分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用读的形式进行汇报。

(2)学生汇报。

学生甲:雪中的特点是雪下得很大。

(3)谈重点句的体会。

①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小雨,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上一会儿就白了。

鹅毛般的雪花表明雪片很大。

一会儿就白了,也说明雪下得很大。

②冬天的山村到了夜晚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

“簌簌地”“不断”表明雪下得又大又急。

③偶尔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

“压断”说明积雪很多,枯枝承受不住厚厚的积雪,就被压断了。

(4)教师小结:这一段雪中的景象作者就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不仅写了样子——“鹅毛般的雪花,”,颜色——“地上白了”,而且写了声音——“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偶尔压断枯枝“咯吱一声响”,因此,这部分内容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序。

(5)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3、雪后:

(1)雪整整下了一夜,雪后的大地是什么样的呢?板书:景色壮丽

(2)大家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来的?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作出记号,用读的形式进行汇报。

(3)学生自学。

(4)讨论后交流。

①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粉妆玉砌,指用白粉打扮,用玉石砌成。用在这里,说明雪后世界变成了白色,非常壮丽。

②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这句话作者用了比喻,把积雪的柳条比作“银条儿”,把堆满雪的松柏枝叶比作“雪球”,描写出了雪后树木的形态、十分好看。

③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这里作者写出了两种色彩:玉屑似的五光十色的彩虹。阳光和雪花互相辉映所产生的瑰丽色彩。

(5)教师小结:作者即写出了雪后的.静态美,又写出了动态美,使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那么,雪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带来了欢乐。孩子在堆雪人,掷雪球,欢乐的叫喊声使我们体会到人们的欢乐。)

4、看到场大雪,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瑞雪兆丰年”。)

5、什么是“瑞雪兆丰年”?这么说有根据吗?请同学们把有关的语句划在书中,再作交流。

6、学生汇报。

学生甲:“瑞雪兆丰年”指的是这场雪下得正是时候,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

学生乙:这么说是有科学依据的。积雪可以冻死害虫,雪化后可以促进庄稼的生长。

学生丙:农民们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积雪可以保护麦苗安全过冬。

7、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甲:表达出作者对雪的喜爱和赞美。

学生乙:表现了作者的满腹喜悦。因为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连年的自然灾害使人们企盼着丰收。看到这场瑞雪,人们必然联想到来年的丰收,所以人们的心情万分激动、欣喜。作者正表达了这种情感。

8、带着这样的情感,把这部分内容有感情地读出来。

三、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方面很有特色。作者无比喜爱这场瑞雪,把这种感情蕴含在对雪中、雪后景色的描写上,也直接通过联想表达了出来。)

2、你认为文章的哪部分写得好?好在哪儿?

3、围绕重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1)有序:按时间的顺序,按下雪的过程写。

(2)有物:从写景到写人,再联想到来年的粮食丰收。

(3)有情:为雪景而欢乐,为来年的丰收而喜悦。

四、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1、看录相资料,再次领略雪的美丽壮观。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

3、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积累在《采蜜集》本上。

五、作业

1、读课文。

2、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

附:板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2

一、教学要求:

1、理解“粉妆玉砌、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的意思。

2、阅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理解“瑞雪兆丰年”的科学道理,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理解“瑞雪兆丰年”的科学道理,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三、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CD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生齐读课题)

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描写这场雪的?(指名回答)板书:雪前

雪中

雪后

2、下雪前,作者抓住了时间短、变化快,突出了天气骤冷。

板书:骤冷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

(引读:师读时间,生读天气变化。)

3、小结:一天之内,天气变化如此之快,预示着这是一场大雪。

(二)感受雪大,体会景美、人欢:

1、这场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说)

板书:雪大

景美

2、雪的大、美,你是怎样从文字中感受到的呢?

请大家细读3——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圈圈点点,有什么感受随时用简洁的语句记下来。老师相信你的感觉是最准的。(生细读体会)

3、下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读给同桌听,读完后互相说说感受。(同桌读、说)

4、交流:先读句子,再说说自己的.感受。师生议议、读读。(以下内容按学生思路安排教学)

A、第3自然段

抓住“鹅毛般的”“地上一会儿就白了”(视觉)

“簌簌地”“不断”“咯吱”“压断了”(听觉)体会夜静、雪大。

(指名说、读)

你们看他,读得轻轻地、缓缓地,多安静啊!把“夜静雪大”的意境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学着他再去读一读,看能不能读出这样的感受。(齐读第3自然段)

B、第4自然段

(1)“整整”(说明下雪时间长,雪下得大。)

指导朗读:语速慢、语气稍重

(2)“嗬!好大的雪啊!”(两个感叹号突出作者看到大雪景象的惊叹。)

指导朗读:突出“好大”,惊叹的语气

(3)从“罩”“厚厚的”“粉妆玉砌”整体感受雪大、景美。

指名读

说说你对“粉妆玉砌”的理解?

想不想亲眼看看粉妆玉砌的世界?先闭上眼睛,自己想象一下画面,——睁开眼睛。(出示画面:田野中、树林里、屋顶上、公园里的雪景图)

雪景美吗?(生:美)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练读、指名读、齐读)

说得好,读得也好。老师送你们几个描写雪景的词语。

(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洁白无暇、冰凝雪积)

你还能说出其他的词吗?

(4)从(部分描写)树上积雪的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中感受雪大景美。

(指名读、说)雪大、景美在什么地方?

大家看——(出示柳树、松树积雪图)感受“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挂满、堆满”

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的雪景。

(看图试背:生练说、指名说,评议)

小结: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指导朗读:亲切、喜爱之情

“簌簌地”“玉屑”“随风飘扬”“五光十色”(动态的雪景也很美。)

指导朗读:欢快、活泼

小结;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静态描写给人以幽静秀雅之感,动态描写给人明快热烈之感。这一动一静使景物特征更加鲜明,使画面更加迷人。

C、感受“人欢”

(出示图)下雪后,孩子们在干什么?(指名说)

他们可高兴啦!谁能读出高兴的语气?(指名读)

孩子的笑能把雪震下来吗?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指名说)

板书:人欢

作者抓住了雪大、景美的特点,给我们描绘出一个童话般的雪的世界。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写,再到粉妆玉砌的世界中去尽情地遨游一番吧!(配乐朗读:生自练、指名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雪后的美景再一次浮现在老师的眼前。

(三)体会联想,加深认识:

1、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了什么?

(生自读6、7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

2、交流:

(1)“瑞雪兆丰年”的意思。(指名说)

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

3、此时此刻,作者看着眼前晶莹剔透的世界,听着耳畔孩子的欢声笑语,联想到明年的丰收,他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兴奋)

4、简介背景:

一场大雪使得作者如此兴奋和激动,这其中必有原因,大家想知道吗?

本文写于1962年,当时国家遭受连年的自然灾害,农业得不到丰收。这一场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预示着我国将从三年自然灾害中走出来。这第一场雪是第一个丰收年的信号,“瑞雪兆丰年”,作者能不高兴吗?瞧,农民们都高兴得扭起秧歌舞啦!

(出示图片)

5、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亲眼目睹了这一场雪,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模拟记者采访,学生说感受)

总结:作者不仅写了事物:第一场雪,还写了联想:瑞雪兆丰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点明了喜悦的原因,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也深化了课文的主题。让我们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来朗读一次全文。(配乐)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搜集雪景资料,写一篇短文。

板书: 19、第一场雪

雪前 骤冷

雪中 雪大

雪后 雪大 景美 人欢 喜悦

联想 瑞雪兆丰年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谚语、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4.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进行语言积累和表达方法的领悟。

2.体会作者借描写雪景所表达的预见到来年小麦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句。

(1)俗语说,瑞雪兆丰年。这并不是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

(2)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2.作者是怎样在描述瑞雪的过程中透露自己内心的喜悦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谚语、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

2.按照要求预习课文。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谈话:同学们,大家都见过雪吗?下雪是冬天特有的自然景象。说说自己的经历。

2.播放下雪视频和雪景视频,谈谈感受。

3.谈话:一场大雪后,往往给人们带来欣喜和快乐。我们今天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入冬的,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的。

4.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二、预习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

2.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这的,写出了这场雪的哪些特点。

3.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多读读,可以在旁边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4.质疑。

三、检查预习完成情况

1.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2.读过课文,说一说胶东半岛的第一场大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对作者所说的.瑞雪兆丰年你又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四、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按你的想法,如果要写应抓住哪些特点写?作者写抓住了哪些特点来写的?与你的想法有哪些相同和哪些不同?

小结:因为是,所以作者抓天气骤然变冷这个特点来写;又写雪前、雪中、雪后的情景,并对进行了联想议论。

2.读通课文,理清脉络。按下雪前雪中雪后联想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下雪前的天气变化。

第二段(3)下雪时的景色。

第三段(4、5)雪后的景象。

第四段(6、7)作者的联想。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思考课后练习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2.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分段朗读课文。

二、教师点拨、突破难点,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大家思考:这一段的两个小节,各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分小组议论。(雪大、雪景美、人欢乐)

(1)雪后的景色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2)出示课文插图,结合课文内容想像后的壮丽景象,学生可边看图边说。

3.课文怎样写孩子们欢乐的心情?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了。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目的是什么?

4.朗读课文,读出喜爱之情。

过渡:其它几段又写的是什么呢?学习其余几个段落。

三、学习第一段

1.朗读第一段,找出表示时间和天气变化的语句,并在书中勾画出来。

2.全班交流。

3.朗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下雪时作者怎样按先后顺序记叙了下雪的过程?先找出表示先后的词,再找出相应的下雪情景。

2.用对读的形式进行交流。

3.小结:这一段雪中的景象作者写得很细致,不仅写了样子鹅毛般的雪花,颜色地上白了;而且写了声音籁籁地不断往下落,偶尔压断枯枝,咯吱一声响。所以这段写得有序、有色、有形、有声。

五、学习第四段

1.齐读这一段,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你怎样理解 瑞雪兆丰年的?它的科学根据是什么?

3.作者由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六、总结

1.朗读全文。

2.你认为这篇课文哪部分写得好?好在哪里?

3.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

2.抄写你觉得写得好的语句。

3.收集有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试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4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理解文章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

2、能力目标: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导入 :

生说出风霜雨雪四种自然现象中最喜欢的现象及喜欢的原因,导入 新课。

二、自学预习,感知本课学习任务。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这场雪有什么特点?

四、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如何抓特点表达思想感情。

1、看录相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部分,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出原因。

2、生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相互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谈出自己的感受,做好汇报准备。

4、学生汇报。

5、学生讲述自己所见过的最大的雪,谈谈当时的感受。

6、分析雪的作用及本课中作者的联想。

五、激发情感,结束全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喜悦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找出文中优美的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写有问题的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谁想读课文谁就站起来读,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

(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下雪前(1、2)

下雪时(3) 雪大

21。 第一场雪

下雪后(4、5) 雪大 而美

联想(6、7)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

2分组交流:学生 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建组进行朗读并做好旁注(自己的学习体会)

3.学生围绕朗读重点进行质疑,师相机补充。

(1)下雪前的景象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抓住它的特点来写的?

(2)下雪时的景象是怎样的?读读你认为写得好句子并说说它好在哪。

(3)下雪后的景象是怎样的?读读你认为写得好句子并说说它好在哪。

(4)读读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说说文中谚语的含义。

4.学生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汇报。师相机补充板书。

下雪前(1、2) 天气变化

21.第一场雪 下雪时(3) 看(静态) 听(动态) 雪大

下雪后(4 、5 ) 欢乐 雪大而美

联想(6、7) 作用

(三)、品读语段,体味美。

1、师:你认为课文哪些句子写得最精彩,你就站起来读读并说说句子为什么精彩。

2.生读文并说体会。

生1:鹅毛般的雪花,从就白了。只听见往下落,偶尔断了。这说明了雪大。另外 ,从挂满堆满两个词语也能体会雪大。

生2:好大的.雪啊!。从中体会到雪的大。从落光了叶子的雪球。体会到雪美。

生3:一群孩子在雪地震落下来。这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更能体会到孩子的欢乐 。

(四)、读写有机结合,创造美。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要求读出喜悦之情)

2让学生根据文中精彩的语句仿写一句或一段话。

(五)、背诵课文。

学生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天的美丽景色,懂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了解下雪前气候变化和雪天景色特点,并懂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

2.学习本文抓住下雪前的天气变化和下雪时、下雪后的景色特点进行记叙、描写,并在描写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雪景、审题引入。

1.“一场雪”和“第一场雪”意思有什么不同?

2.按你的想法,“第一场雪”应抓哪些特点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听边想。

作者写“第一场雪”抓住哪些特点写的?(单击课前预习--内容理解栏--问题3)

2.生讨论后,师总结。(单击答案)

四.自学生字词,理清层次。

1.查字典自学字词。

2.按“下雪”“雪后”“联想”给课文分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拼写词语。(单击巩固练习拼写词语)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单击课前预习--字词学习栏)

2.讨论分段。

(1)、读课文,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讨论分段依据。

(2)、单击课前预习--内容理解--问题1(生讨论回答,师总结)

六.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找出表示时间和天气变化的`语言。

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

前天--气象台预报寒流即将南下。(寒流未到)

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布满彤云。(寒流初到)

昨天中午--刮起凛冽寒风。(寒流到来)

昨天黄昏--下起雪来。

这是按时间顺序把寒流来时每一个阶段的特点表现出来,语言简明,特点突出。

七.讲读第二段。

1.朗读第二段。

2.下雪时,作者怎样按先后记叙了下雪的过程?先找出表示先后的词,再找出相应的下雪情景。

(单击课前预习--内容理解--问题4)

这段也是按时间发展顺序写的,用看到的和听到的把下雪的情况写出来了,有形、有声、有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第二段。

二.讲读第三段。

1.朗读第三段。

2.议论。

(1)这一段的两个小节,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雪大、雪美、人欢)

(2)“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怎样写雪大?进一步理解词语“罩”“粉妆玉砌”。

(3)为什么柳树上的雪是“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松树和柏树上的雪为什么是“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了解原因后,指出这里写的是静景。

(4)一阵风吹来,树上的精致发生了什么变化?齐读“树枝轻轻地摇晃”到“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指出这里写的是动景。

(5)课文怎样写孩子们欢乐的心情?(“堆雪人”“掷雪球”“欢乐的叫喊声”)

(6)“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了。”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目的是什么、(突出“人欢”)

(7)概括段意。

三.讲读第四段。

1.读读想想,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瑞雪兆丰年”)“瑞”“兆”是什么意思?“瑞雪兆丰年”是什么意思?

2.“瑞雪兆丰年”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3.作者对第一场雪怀着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单击课前预习--内容理解栏--问题2)

4.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单击课前预习--内容理解--问题5)

5.概括段意。

6.小结。

“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叫谚语。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劳动经验的总结,是客观规律的总结,含有科学道理。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预见到来年小麦将会丰收,表达了作者对这场大雪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总结谈话。

1.复述全文内容。

2.概括中心思想。

通过第一场雪雪景的描写和联想,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和预见到小麦丰收的喜悦之情。

3.学习写作方法。

(1)文章叙述顺序: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大的按雪前、雪中、雪后的顺序写,小的雪前和雪中也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后两段是按景和情、理和情的顺序写。

(2)抓住特点:寒流来时各个阶段的特点非常清楚,雪后落叶的柳树和不落叶的松柏不同的特点表现的非常准确。

(3)景中含情:作者对第一场雪的喜悦之情通过具体语言表现出来,把“严寒”写得很美,透过美显示爱,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练习。(单击巩固练习--字义解释--词语判断栏)

七.布置作业:背诵二.三.四三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前:冷--云--风

第一场雪中:大片大片一会儿就白了

后:雪大景美人欢

瑞雪兆丰年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理解生字、新词“辽远、骤然、彤云密布、纷纷扬扬、簌簌地、瑞雪”等。

2、指导读懂课文,能口述下雪前天气的变化,下雪时和下雪后的不同景象。

3、理解课文的中心,使学生懂得写景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

4、朗读课文,背诵第四 ̄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运用准确而优美的词语把雪时、雪后的景象写得细致而具体的。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图片投影1框,文字投影若干。

2、课堂练习卷1张。

3、小卡片3块。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意。读通课文,学习第一段。(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层次。我们先来做道练习题。

(1) 课堂练习卷第五题第2题。

(这篇课文按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及作者由此产生的_____。)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指名回答,老师板书:雪前 雪时 雪后 联想

(2) 雪前这段景象,上节课已学过。(出示文字投影1 )同学们回忆第一段内容,

回答这道填空题。出示图片投影:

(清早,天气_______,天空_______,

中午,刮起_______,

黄昏,下起_______。

说明这场雪_______。)

指名回答,老师板书:骤然变冷 铅云密布

提问:下雪前这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按时间顺序)

二、揭示教学目标:

这堂课,我们重点学习雪时、雪后部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欣赏这场雪,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准确而优美的词语把雪时、雪后的景象写得细致而具体的。

三、讲读第二段。

1、下雪时的.景象是怎样的?谁来读读第二段?请你找出这段的中心句。

2、指名回答。(中心句: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

这句话说明雪--(大)。哪个词突出了雪大?(板书:纷纷扬扬)

谁来说说“纷纷扬扬”的意思?(形容大雪漫天飞舞的样子。)出示图片投影。

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雪下得大的气势呢?(指名读,再齐读。)

3、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具体来写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呢?默看课文第四节,圈出有关词语。

(1)“大片大片”--说明雪下得很大。(练读这句话)

(2)“一会儿”--说明在很短的时间内地上就白了。(齐读)

这些都是作者所--看到的。

(3)“簌簌”的意思。(雪花落下时的声音。)

“簌簌”和“咯吱”都是象声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8

本节课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大和雪后景色的美丽,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本节课难点: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雪大的,从哪些方面来写雪后美丽的景色的。

本节课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领悟作者善于抓住特点从不同角度描写下雪景象。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喜欢的地方试着背下来。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

1、你们见过雪吗?雪大吗?雪景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峻青爷爷写的《第一场雪》。板书课题:第一场雪

2、齐读课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见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你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1、第一场雪的时间。2、雪下得大。3、雪后景美。4、大雪引起的联想。)

三、共同探究学生最喜欢的.部分。

1、雪下得大。你们从哪些地方知道雪大的?小组协作,找出来读一读。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让学生进入情境。课文是怎样把这场雪的“大”写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鹅毛般的大雪”、“一会儿就白了”是从视觉上来写的;“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咯吱一声响”是从听觉上来写的)。教师就势引导学生,我们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语文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下了整整的一夜大雪,你们想看看雪后的壮美景色吗?

2、 雪后景美。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临其景,感受大雪之后雪景的美,并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哪些地方美。请同学们看书,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美,美在哪里?从这些句、段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让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讨论,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适当的点评。(如:“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作者写得是否真实,赞一赞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遣词造句的绝妙。)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有感情地朗读,赞一赞雪美,分享作者的喜悦。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领会作者写大雪之后的美景采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如学生在领会的过程中有难度,教师可作一定的引导。)

三、 师生共同小结。在这一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些什么?

四、 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你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9

一、 教材分析:

《第一场雪》是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情溢言表,充分体现了作者由这场雪预见到明年粮食的丰收而无比喜悦之情。

二、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深入研读课文,感受下雪后景象的美,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

2、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发展目标:培养和发展想象力与探究能力。

三、 学习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四、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五、 教法与学法

教法:采用感情朗读法利用极富感情的语言表达,紧扣重点词、句细嚼慢咽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学法:教给学生四读的学习方法,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

利用多媒体教学。

七、 教学程序:

1、 创设情境,激趣阅读

先让学生回顾下雪前,下雪时的情景,接着播放《雪绒花》课件,激起学生阅读下文的兴趣。

2、 回顾学法,整体感知

先复习上节课所总结的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整体品读文段,然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心中的感受如何?

3、 精讲细读,释疑拓展,体会情感

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采用感情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先让学生边读边想,捕捉关键词语读出雪后景象的特点,再引导学生质疑并品析好词好句的妙用,用自己的话语赞一赞作者遣词造句的绝妙,最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悟景悟情,并结合课本拓展延件拍雪景,想象作者接着还会说什么?

4、 揭示背景,情感升华。

先介绍本文作者峻青的写作背景,接着以一个反问(如此:瑞雪兆丰年!作者能不高兴?我们能不高兴?)升华情感,最后让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这一环节,从部分回归整体,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升华情感,完成教学任务。

5、 研读运用,深化发展。

在这一环节中,先师生共同总结写作方法,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达到背诵。

6、 作业设计:以生为本,高度自主。

这次设计的作业是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小蜜蜂》积累本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7、 板书设计。

第一场雪

雪前:骤然变冷 一读:呈现画面

雪中:纷纷扬扬 二读:品词品句

雪后:雪大景美人欢 喜爱 三读:领悟情感

联想:瑞雪兆丰年 喜悦 四读:以情带读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10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理解文章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

2、能力目标: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导入 :

生说出风霜雨雪四种自然现象中最喜欢的现象及喜欢的原因,导入 新课。

二、自学预习,感知本课学习任务。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这场雪有什么特点?

四、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如何抓特点表达思想感情。

1、看录相找出与课文相对应的部分,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出原因。

2、生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相互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谈出自己的感受,做好汇报准备。

4、学生汇报。

5、学生讲述自己所见过的最大的雪,谈谈当时的感受。

6、分析雪的作用及本课中作者的联想。

五、激发情感,结束全文。

【板书设计 】

第一场雪

雪前 骤然变冷

雪中 鹅毛般 一会儿 积雪压枝

雪后 景美 人欢

联想:瑞雪兆丰年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第一场雪”景的美。

2、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能说己对雪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学习成语:(时间为五分钟)

1、首先是我们交流学习成语的时间,这几天,我们交流的成语是与“雪”有关的,谁第一个来?

2、学生交流学习成语。(请两名同学)

3、其余同学的搜集的成语在小小组内交流。

二、读题,初悟课文中心。

1、同学们,刚才我们交流了与雪有关的成语,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描写雪景的文章,题目是——《第一场雪》(点击课件)。

2、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齐读)

3、你感觉读得好吗?你来试一试?你为什么要把课题这样读呢?

4、真好,你把雪的美以及人们对这第一场雪的期盼都读出来了,好,现在我们就按刚才同学说的这种感情,再一次把这个课题读好。(齐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己一个人去读一读这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同时边读边想:《第一场雪》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学生汇报交流。

四、再读课文,读好课文。

1、过渡句:作者笔下的第一场雪感觉是这么突然,昨天还是阳春三月,今天就下起来了;这第一场雪感觉又是这么的及时,想到明年会有一个好收成,我们心中也是无比喜悦。从你们的发言中,教师也深深感受到给同学们留下感受最深的是这第一场雪的美景,主要集中在课文的第三、四、五小节。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们对这三小节的朗读,把你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会尽情地表达出来?可以自由选择读书的方式,个人读,或者小小组配合读。

2、学生自由选择读书的方式开始读书。

3、谁来读,你读得最棒的是哪一段。

第四小节:

(1)学生个人朗读。

(2)小组配合朗读。(分两组)

(3)师:多美啊!我们看看这雪后的美景去!看的时候可以交头接耳、指手画脚,动起来!(播放录像)

(4)师:假如这段雪景再和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结合起来就更好了,请同学们来当当“配音员”,注意配音员要与画面协调,先试试再来!

(5)同学们尝试着配上录像朗读。(分两组)

(6)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全体起立,可以再加上些动作。

第三节;

(1)学生个人朗读。(分两人)

(2)小组配合朗读。(一组)

(3)师:每当我看到雪花飞舞,雪花洗礼着这个世界的时候,《雪绒花》的旋律会在我的.脑子里回荡。这曲子那抒情的旋律,准确地表现出下雪时的美好。“雪绒花,雪绒花,小而白,洁而亮,仿佛对着我微笑”这首曲子同学们在音乐课上刚学过!下面,就让我们在大雪飘飘时,去体验一下,雪绒花飘落在我们的手中、发梢时的感觉吧!(师播放录像)

(4)齐读。

第五节:

(1)学生朗读。(两人或两组)

(2)你们喜欢堆雪人、掷雪球吗?我们赶快全部加入到这队伍来,齐读。

4、《第一场雪》这文章就像一幅幅画卷向我们展开,有“夜雪图”、有“瑞雪图”、“戏雪图”、“丰收图”。让我们把课文的第3、4、5小节齐读一遍,把你们的所有感受都通过读表现出来!

五、引导学生自我感悟。

1、大家刚才已经跟随作者峻青去领略了他所看到的那一场雪,感受到了许多。雪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许多种情绪的东西,在每个人眼中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同学们,你们眼中的雪是怎样的呢?可以再到课文中与作者再次细细交流;也可以想想自己阅读过的有关雪的诗歌,散文;或者回忆一下自己看雪的情景……(请同学们在小小组内先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来交流自己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许多同学与作者的感受是相通的,那么课后请你选择你喜欢的课文段落去背一背,如果你的感受不同于作者,课后可以把你眼中的雪它写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交流。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景美,体会作者的心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教学难点 :

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积累,回顾: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哪些词语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快速把它写下来。

2、用上这些词介绍你印象中的第一场雪。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词语的积累,课堂上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读、写、记忆的机会。)

二、感受景美:

1、哪个自然段让你有这样的感受,放声朗读,想象画面。

2、和同座交流读后感受。

3、再读课文,动笔勾画、批注:哪些词句让你有这样的体会?

4、交流感受,相机指导:

(随学生的回答顺序出示):

句1:嗬!好大的雪啊!

(抓住!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句2: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引导想象,抓住词语全、罩、粉妆玉砌加以体会,感情朗读。)

句3: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抓住动词挂、堆及叠词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句4: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抓住簌簌地落下来、随风飘扬加以想象,体会动静结合的写法。)

5、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深究、发现、感悟的层次,以此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及边读边想象边体会的好习惯。)

三、感受人欢:

1、出示画面,展开想象:在这样的境界里,你最想干什么?

2、读一读第五自然段,读出高兴的心情。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4、赞一赞,夸一夸这一场雪。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体会景美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波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自然而然的体会人欢。)

四、体会联想.,加深认识:

1、读6、7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

2、指名说,相机介绍有关雪与农作物的关系。

3、理解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五、情感升华,说写训练:

1、为什么课题为《第一场雪》。

(1)指名说。

(2)简介历史背景。

(3)感情朗读。

2、抒发情感:这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呀!

3、积累,识记。(机动)

(设计意图:破释题意,引导学生更深刻的领会文章中心。)

六、作业 :

1、读读背背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课外阅读一篇写景的文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第三、四两段的内容,感悟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2、领悟抓住特点描写雪景和通过写景、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这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放晴了,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细细地阅读课文第三段和第四段。

二、学习第三段课文。

1、听读课文,边听边想: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精读体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你觉得写得好的语句旁边做上记号,多读一读,想一想好在哪里?

(2)交流讨论。

(3)欣赏雪后景象。(多媒体播放录象)

3、小结。

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真实、用词巧妙,抓住雪大、景美、人欢这三方面来写雪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4、熟读成诵。

三、学习第四段课文。

1、默读课文。

2、讨论。

(1)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什么?

(2)什么是瑞雪兆丰年?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3)根据课文的叙述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介绍冬雪对农业生产的好处。

3、小结。

课文第四段主要讲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并通过联想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四、总结全文,引导欣赏。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你喜欢课文的哪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

3、质疑问难。

五、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