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和新词。
2、学习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3、揣摩质朴、真挚的语言特点。
4、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作者,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二、检查生字和新词学习情况,读音和默写都要正确。
溺 佃农 劳碌 私塾 周济 宽厚 仕慈 连夜 慰勉 不辍 任劳任怨 为富不仁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请学生点评课文朗读情况。
2、把握全文结构。文章共有个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文章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思念母亲,表达报答母亲的决心。
四、合作探究
先自己读课文,再思考,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再选2名学生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1、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母亲是个好劳动,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母亲乐于助人)
2、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3、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4)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4、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母亲没有灰心,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起到了赞扬母亲的坚韧顽强性格和爱憎分明情感的作用。)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的形、音、义。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了解本文讲了母亲哪些事情及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3.品味本文质朴平实的语言,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4.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理解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品味本文质朴平实的语言,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理解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用具
西沃一体机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模式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母亲,是鼓励史铁生勇敢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母亲,是冰心心中守护着红莲的荷叶;母亲,是诗人孟郊眼中春天温暖的阳光。母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平凡字眼,但又是守护我们的大英雄。母亲,对于朱德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开国元勋之一朱德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自己母亲的。(板书题目)
二、检查预习
1.走进作者和写作背景
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1944年2月25日,朱总司令母亲去世,作者得知母亲去世消息后,怀着深深的怀念与崇敬之情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佃农祖籍妯娌慰勉溺死横蛮
韶关私塾调料血溅不辍劳碌
3.默写课后读读写写字词
4.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
②任劳任怨(rènyuàn):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
③宽厚仁慈(rén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wéifù):为积累财富而不顾仁义道德。
⑤支撑门户(zhīchēng):勉强维持家庭。
四、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快速阅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痛悼母亲去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2-15)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16-17),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思想感情。
2.文章第二部分以时间顺序记叙了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请同学们说一说母亲经历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精神品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说的多。
煮饭、种田、养蚕、纺棉花、和气待人、周济穷人等小事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退佃搬家坚强不屈
节衣缩食,送子读书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思想
同情、支持革命深明大义
晚年仍不辍劳作热爱劳动
3.小结
课文以时间给顺序,把母亲很多值得永远回忆的事情记录下来,也记录了母亲留给我们的许多精神财富,譬如,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德……请同学们课下深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语句,并说明原因。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主要包括哪些事迹?(生:种菜、做饭等家庭琐事,退佃搬家,送我上学,支持同情革命等)这些事情主要体现了母亲什么精神品质?(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
二、整体赏析课文,品味语言。
1.最动人的感情总是朴实无华的,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静的叙说之中,回忆了母亲勤劳俭朴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请同学们读课文,对课文的语言进行赏析,每位同学准备用……写(用)得好,写出了……”的句式说一句话。
(1)品味作者在词语中渗透的情感。
如,“母亲是个好劳动。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这一段中,同学们可以说:“母亲是个好劳动”中的“好”字用得好……;
“从我能记忆时起”用得好……;
“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总是”用得好…;
两个“还”字用得好……
如,“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
这一部分中,同学们可以说:“任劳任怨”四个字已经能够很好地评价一个人的勤劳了,但作者还在这之前加上一个“极”字,这就写出了母亲非同一般的勤劳;又如“没有同别人吵过架”已是够高的评价了,但作者说母亲“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就写出了母亲非同一般的好性格……
(2)品味作者在句子中表达的情感。
如“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的反复咏叹;
“母亲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回环往复,都是意蕴丰满、情感深厚的;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母亲又给我……”“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这些议论性语句,反复倾诉,深化主题,表现对母亲对作者的影响之大、教育之深,作者对母亲的感恩和怀念之情。(这里可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夹叙夹议手法及其作用。)
(3)品味作者在重要段落中抒发的浓重情感。
①课文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动词,有表示强调的虚词,表达了作者极为浓郁的情感。
(此处可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的作用: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表明全文叙事线索的句子;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②请同学们细度文章16自然段,这一段表达了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
三层:一抒哀痛之情,二议如母亲一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伟大,三表自己的决心。语言质朴庄重,深沉之中涌动着激情,既抒写了深挚的孝心,又表现了博大的胸怀。
三、小结
文章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以及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怀念和感恩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四、作业
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母亲生活中对你影响最深的事,并写一段话,描述这个场景。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2、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
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一、导入
朱德同志自投身革命以来,经历了很多磨难,但在任何困难时刻,他始终坚如磐石,毫不动摇。
我们再读《回忆我的母亲》,追随着朱德去开启一场精神寻根之旅。
二、读文本忆品质
回顾第一课时第2—8段的内容,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思考:从平凡小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三、赏语言悟情感
浏览课文2—13段,品味质朴平实的语言,感悟母亲对“我”的影响,品味“我”对母亲的情感。
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影响?“我”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回忆母亲的?
提示:可以找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也可以找母亲的一言一行,分析其对“我”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
(1)组内交流、讨论
(2)班级展示成果。派组代表结合关键语句进行交流。
1、初步感知母亲对“我”的影响,关注文中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
2、深入分析,感悟母亲的言行对“我”的滋养。
要求:浏览课文时,圈划母亲在行动上影响“我”的句子,结合关键语句,进一步分析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影响?
预设:
(1)第5段: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 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2)第10段:“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3、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母亲,“我”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回忆母亲的呢?
提示:关注抒情、议论的句子,注重体味质朴平实的语言的深刻意蕴
(1)悲痛
预设:第12段:“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甚望见你一面”“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2)敬佩
预设:第5段: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第6段: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感激
预设:第14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第15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请用“朱德之所以感谢母亲,是因为……”的句式来组织语言,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感激。
四、猜心语念亲恩
1、假如母亲有在天之灵,看到儿子朱德如此悲痛,你猜猜她会对儿子说些什么?请结合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母亲可能会对儿子说的话。
2、有感情地朗读第16、17段
五、小结
六、作业
1、随笔《我的母亲》,仿照本文的写法,借助具体事件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感。
2、阅读其他作家回忆母亲的文章,例如:胡适《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要求:从三篇文章中选取一段内容摘抄,并回答:胡适/老舍/邹韬奋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4
一、设计思路
本文是写人单元的首篇,曾作为悼文、回忆录、叙事散文来读,我们作为写人记叙文来学。这篇课文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本文头绪多,跨度大,却条理清楚,这是因为作者采用了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教学中可把重点放在学习揣摩课文的写作手法上。本文语言质朴敦厚,情深意远。教法以导读、设疑、点拨、讨论、总结为主,将教读和学法指导结合起来,发挥例文作用。可适当运用电教手段,提供背景资料知识,梳理文章结构顺序。
二、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3、通过揣摩本文简洁、质朴而敦厚的语言,学习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任何伟人也一样,也都有自己的母亲。今天,我们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看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哺育了朱德总司令这样一位时代的伟人。
2、从引导学生介绍了解朱德,和他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入手。朱德的伟大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通过朱德的回忆,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二)难点、重点突破
1、将课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说说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作用和意义。
(这一段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是全文的纲。其中:“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点明全文的中心;“她勤劳一生”是全文的叙事线索;“我爱我母亲”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教读第2—13自然段,说说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1)阅读2—7段,用概括中心句的方法,说说选取了哪些日常生活琐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性格?
点拨:通过写母亲生育之苦,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聪明能干,勤俭持家,和睦妯娌,周济穷人等典型事例,表现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坚强不屈、宽厚仁慈的性格。这些事例构成了这位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本质特征。
(2)阅读8—13段,用按时间顺序列表或列提纲的方法,说说又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母亲性格的那些侧面?
例如:1985~1900年前后: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1905年: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1908年: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1919年:离开土地就不舒服。1924~1927年: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1937年: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1944年: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热爱劳动。以上事例表现母亲的朴素的阶级意识和坚强不屈,深明大义,同情理解,支持革命的品质。
(3)思考:要注意区分叙事性记叙文与写人的记叙文的不同。叙事固然离不开人,但无论是记一件事还是记几件事,都重在表现事情本身蕴涵的意义;写人也离不开事,但这里记的事是人物的所作所为,重在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
3、本文哪些地方有议论?集体朗读14—17段,说说这些议论的特点和作用。
点拨:第14至17段大都是议论。这些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起到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在本文中把作者悼念、赞颂母亲的感情抒发得更深切,感人。本文第14、15段正是这样,这两段承前文所叙,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亲所给的宝贵财富,在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感情真挚深沉,并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16段,作者把热爱母亲的感情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爱共产主义事业融合在一起,这是本文在立意上的一个突出特点。这是一篇传记性文章,以叙述、描写为主,也穿插使用议论,从而把事件中蕴含的意义揭示得更透彻。本文开头,作者以简洁明确的议论,点明了全文的题旨。结尾采用议论兼抒情的方式,使主题逐步得到升华,主题也得到了深化。本文通过回忆母亲的一生,写出了母亲的平凡和伟大,歌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及同情、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对人民真挚的爱,表达了作者忠于革命和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这些议论的语言以记叙为基础,饱含感情。
4、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本文的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
点拨: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和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既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这样,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作者回忆母亲,叙写了几十年的事,时间跨度大,头绪繁多,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很多,作者以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本质特征——“勤劳”作为叙事线索,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为纬线,抓住最能表现母亲伟大性格以及对作者影响和教育深刻的八件事,进行具体生动的记叙。回忆母亲,并不局限在家庭范围之内,而是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追述她的事迹;作者爱母亲,但又不停留在这一点上,而是把爱母亲的感情推广到爱人民、爱党的境界,使之得到升华,从而深化了主题。除时间顺序和叙议结合外,作者对母亲的优秀品质写得详,“我”对母亲的感思、怀念、哀悼写得略,详略处理得当。另外在前后呼应,伏笔照应,过渡衔接的运用,使全文中心突出,文气贯通,和谐地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但在文章中这些事件又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纬线,把这些典型事件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三)语言赏析
1、平实深刻,朴质深情。如:“我爱我母亲”、“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思呢?”“我应该感谢母亲”、这些都是发自肺腑之言,清真意切,感人至深。“愿母亲在地下安息”这些平常文字由于发自心底,浸透了对母亲的挚爱之情。“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地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些写亲身经历、切身感受的最朴实不过的文字,写出了母亲身教的巨大力量。“母亲是个好劳动”中的“好”字用得好……,“从我能记忆时起”用得好……,“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总是”用得好……,两个“还”字用得好……等。本文语言简明朴实,运用了一些看似平常的词语,但以作者的切身感受为基础,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而深沉的感情,读来亲切感人。文章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读者,是所谓"朴实见真情"。"我爱我母亲""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愿母亲在地下安息"。这一声声倾吐,一声声呼唤,激情炙人,一声更比一声感人。"母亲",这是一个多么可亲可敬的称呼。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值得人人敬爱的女性,所以作者怀念母亲的深情,处处感染着读者。
2、虚词不虚,情感浓重
如:85岁高龄的母亲甚望见儿子一面,“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在这样的语境中,准确地用上一个“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又如本文“还”字的应用,因为作者的感情熔铸和渗透,别具韵致。另外,本文“还”字用了十多次对于直接刻画、丰满和深化母亲的形象和抒发感情起了很好的效果。
3、句式复沓,反复咏叹
作者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段,组合成不同的句式,在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如“我应该感谢母亲”的反复倾吐,“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的反复咏叹,“母亲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回环往复,都是意蕴丰满、情感深厚的。如课文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动词,有表示强调的虚词,表达了作者极为浓郁的情感。又如课文的最后一段,一抒哀痛之情,二议如母亲一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伟大,三表自己的决心,语言质朴庄重,深沉之中涌动着激情,既抒写了深挚的孝心,又表现了博大的胸怀。另外,文中大量褒义词语的运用,不少的突出中心句的段落,段中穿插的点点议论,都可以在同学们的品析、品味之中。
四、延伸拓展
1、课下阅读: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胡适《我的母亲》,梁从诫《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王朔《回忆我的母亲李婉芬》比较归纳同题散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和不同特点。
2、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和诗文,做一个交流活动。
关于母爱的名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日本)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法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5
一、学习目标
学习朱德母亲优秀品质,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意。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朱德年前的照片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2、字音
3、根据注释说出词语
4、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朱德母亲去世之后,党中央毛主席都赠送了挽联,这样一个母亲为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结合文章说一说朱德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结构探究
文章一共17个自然段,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所以全文的结构怎么划分?
(五)课文研习
1、齐读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哪句话交代了写作缘由?哪句话定下来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哪个词既是全文的主线又总领全文?
2、母亲一生可回忆的事情太多,作者选取了最能变现普通劳动妇女的哪个本质特征进行重点描写?(勤劳)
3、在文中找出能表现母亲勤劳的句子。
4、母亲除了勤劳之外还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说说表现了什么优秀品质。
5、母亲这么多的优秀品质对朱德有没有什么影响?在文中找出来。
(六)课堂小结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扬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热爱的感情,表达了自己以尽忠于民族的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三、作业
1、搜集母爱的诗文、名言、俗语。
2、朱德的母亲对他影响这么大,我们的母亲对我有怎样的影响?以此为话题写个小作文。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小时候手的教育有分不开的联系。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很多东西,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
二、介绍作者。
朱德,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三、抄写词语,注音和解释。
迁徙( ) 溺( )死 和睦( ) 衙( )门 妯娌( )节衣缩食 宽厚仁慈
四、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了解课文都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优秀品质并找出表现这些优秀品质的事例的语句。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在文中标出,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掌握文中词语的意义。
五、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六、朗读分析课文。
1、教师范读第一段,这段情真意切,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要求学生仔细聆听,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提问: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指定几名学生朗读2——15段,要求感情充沛,尽量声情并茂。提问: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但其间穿插着评价母亲优秀品质的语句,请把这些句子找出来,思考他们有什么作用。“母亲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烈了”“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这些语句都是由哪些具体材料来支撑的?请加以简单的分析。
七、作业。
阅读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完成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该课词语的.掌握情况。
二、共同探讨课后练习三,完成表格,了解课文内容,熟悉母亲经历的事情,体会作者在文中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答案见教师参考用书。 提问: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条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三、全班有感情地齐读14——15段,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明确:一是“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仔细朗读这两个段落,谈谈你对这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四、请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两个段落,思考问题:作为全文的结尾,16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有三层意思:一是悼念母亲的离去,二是对母亲的高度评价,三是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五、小结本文的布局特点。
1、以时间为顺序,点面结合,既照顾全局,又突出重点。
2、围绕中心选材恰当。
3、详略得当。
4、前后照应,过度和衔接自然。
六、小结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朴实,但是更难得的是它朴实中的真情实感。(教师应结合文中句子详细讲解句子所包含的深厚感情。)
七、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和四,抄写本课词语。
【板书设计】
5、回忆我的母亲
情 爱母亲 交融、升华 尽忠于民族和人民
爱党、爱人民 尽忠于中国共产党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深入领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选材精当、典型、合理的谋篇布局,语言朴实于平时中见深刻的特色。
三、教学时数:
一学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事例导入调动情感
1、看幻灯片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教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的情人。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天下母亲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心是相同的!我们何以为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2、学生交流课一下,搜集有关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的材料。(幻灯片:作者像)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幻灯片显示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
2、听录音配乐范读。思考:作者着重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3、快速浏览获取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默读或跳读,用笔标出关键词语。
4、交流收获。交流句式:“初读课文,我读出了一位的母亲,她表现在”。小组内先交流,各小组再派代表归纳总结,运用概括中心句的方式。各代表概括一件事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例如:我读出了一位善良的母亲,她表现在家庭贫困还救济穷人。
(三)因势利导理篇章结构
作者对这位平凡而有伟大的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文章没有用完整的故事情节、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而是通过典型的事例来展示人物形象的。那么回忆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优秀品质就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1、质疑: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的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2、学生思考、讨论、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朱德同志得到他母亲去世的消息痛定之后,母亲一生的重要事迹和优良的品德以及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就一幕一幕的映现在作者的脑海里。
课件显示事件列表。
小结: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头绪繁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四)赏读课文感悟升华
1、提问: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那些丰富的.感情?
学生议论: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
2、教师肯定同学们的看法。进一步提出: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3、学生议论。教师总结:“爱”是基本感情,是全文的感情基调。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4、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与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有何作用?
明确:
①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
②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这位伟大母亲逝世后,当时延安各界为她举行公祭。
党中央挽联:八路公助,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同志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朱德同志如何报答母亲深恩的呢?请一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然后讨论、交流,作为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作者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的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那些启示?
启示: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的胸怀,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大业而奋斗。
6、总结文章中心
7、小结: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我们应该像母亲爱我们一样去爱她们。谈一下自己如何回报母爱?
(五)拓展延伸培养亲情
自选题:
1、收集关于母亲的名言、诗文,做一个交流活动。
2、亲自实践:感受母爱,回报母爱。
A: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
B:亲手为母亲做一个礼物。
C:为母亲做一次家务,体会母亲的辛劳。
D:为母亲洗一次脚,你想对母亲说什么?
3、在《白发亲娘》的音乐中结束本堂课。
《回忆我的母亲》赏析
《回忆我的母亲》开门见山,用简洁明朗的开头给全篇定下了自然清新的基调: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质朴无华的语言,既交代了文章的写作缘起,又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一个十分清晰的总的枢纽。
这个简洁明朗的开头,形成了一种质朴洗练的风格。文章思路畅达,线索清楚。先由家史写起,依次介绍了钟太夫人多方面的事迹:“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及支持慰勉作者献身革命事业等等。全文用口语写成,没有那些令人头晕目眩的形容词,是无产阶级优良文风的体现。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出了母亲一生的经历,同时又兼顾了体现母亲崇高品德的几个方面。这么一来,恰当而又自然地突出了这位革命母亲的最大特点:热爱劳动,支持革命。读后给人留下了经久不忘的印象。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生活在妈妈苦心为我们营造的绿荫下,我们倍感幸福和温馨。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母爱的崇高,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名家伟人,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都会拥有那份浓浓的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亲的散文。
【幻灯片3】《回忆我的母亲》
【幻灯片4】学习目标
检测字词:【幻灯片5】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佃农(diàn)祖籍(jí)勉强(qiǎng)迁徙(xǐ)慰勉(wèimiǎn)溺死(nì)衙门(yá)私塾(sīshú)调料(tiáo)血溅(jiàn)瞒着(mánzhe)
二、解释下列词语【幻灯片6】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聊叙: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回忆录知识介绍【幻灯片7】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整体感知【幻灯片8】
一、阅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和品德,用“母亲是”的句式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抓住文中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句子。
归纳:【幻灯片9】
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个爱劳动的'平凡的人
母亲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
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
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
母亲是能将地主富豪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的人
母亲是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的人
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
母亲是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的人
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
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
母亲是对穷苦农民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反感的人
母亲是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的人
母亲是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成功的人母亲是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人……
二、文章可分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幻灯片10】
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 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9
课题
回忆我的母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1944年去世的,享年86岁。1944年3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的母亲的传略。
读准字音
溺死(nì) 私塾(shú) 劳碌(lù)
和蔼(ǎi) 迁徙(xǐ) 佃农(diàn)
管束(shù) 祖籍(jí) 慰勉(wèi miǎn)
韶关(sháo) 衙门(yá) 外甥(shenɡ)
妯娌(zhóu li) 周济(jì)
不辍(chuò)
为富不仁(rén)
辨清字形
碌(lù)忙碌 塾(shú)私塾
禄(lù)俸禄 熟(shú)熟悉
辍(chuò)辍学 豌(wān)豌豆
掇(duō)拾掇 蜿(wān)蜿蜒
啜(chuò)啜泣 惋(wǎn)惋惜
缀(zhuì)点缀 婉(wǎn)婉约
理解词语
客籍人:一般指整村整族从外地迁徙到某一地方定居的人。客籍,是相对于原籍说的。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慰勉:安慰勉励。
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
不辍:不停。
新课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为崇高的爱,因此关于母亲的比喻也比比皆是。大家说说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
母亲是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母亲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朱德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
2.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量寻找、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母亲是个好劳动……
3.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
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
4.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爱”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2~13):以时间为线索,详尽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歌颂了母亲的美德。
第三部分(14~17):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也表达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
品味亮点词语
1.第④段“总是天不亮就起床”中的“总是”一词说明了什么?
“总是”说明天天如此,没有例外的时候,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2.第⑤段中“到八 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你有什么体会?
“不但……还……”表明“我”掌握了劳动的技能,学到了生产的知识,这些都源于母亲的言传身教。
3.第段中“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一句中的“竟”字有何作用?
“竟”字表达了作者因为没有报答勤劳、坚强、可亲可敬的母亲,而内心感到非常愧疚和遗憾。
感悟精彩句子
1.“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总结了前文所记叙的内容,导出了后文的主线,即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及其在生活中的不断发展、提高。
2.第⑨段,怎样理解“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这句话?
“支撑门户”表明母亲和父亲寄希望于作者,表现了他们的反抗意识,反映了劳动人民想摆脱剥削阶级压迫的合理愿望。
3.“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表明母亲已经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劳动已经成为她生活的必需,这是劳动人民所共有的勤劳的美德。
4.第?段中“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这句话表明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两个“知道”表明母亲深明大义,盼望革命能够成功。
5.如何理解第⑤段中的“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等句子?
“自然地”“悄悄”“整日在地里跟着”等语句,说明母亲身教的巨大力量,使作者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6.第⑥段中“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一句写出了什么?
“看也不看”表明饭食质量差,“吃起来有滋味”更体现了母亲的聪明能干。
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热爱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语言朴素、感情强烈。
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但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正所谓“朴实见真情”。作者把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渗透在对母亲的回忆之中,在字里行间的叙述中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如“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后的悲痛表达得十分真切。
2.夹叙夹议,情真意切。
作者在叙述母亲的事迹时,适当地穿插了精要的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议论以记叙的内容为基础,阐述的是自己的切身感受,写得精当、有力。例如在结尾作者议论道:“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是在全文记叙母亲的基础上的总结性议论,不仅赞颂了母亲,而且由母亲推广到赞颂劳动人民,使作者的感情得以升华,使文章主题得以深化。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试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来描写一个人物形象,注意对比的双方要合理,写一个片段即可,字数在200字左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可以说是把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了实处。学生的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在情感方面,让师生都受了一次情感的洗礼。经过这一次情感的洗礼,大家会更加热爱父母,热爱生活。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10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重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难点)
3、细读课文,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
提问1: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段说明对地穴
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建穴,第5—7段写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
这一层次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0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
第四层(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
第五层(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
第六层(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总结。
目标导学二:默读课文,品味说明语言
提问2: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明确:《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可怜做母亲的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同时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多么不易啊!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再比如最后一个自然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穿起等。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脱壳过程。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整个动作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
跃翻转倒悬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目标导学三:感知内容,了解作品精髓
提问3: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蝉的成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
明确: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从文中看,比如蝉4年一个生命周期,在阳光下歌唱只有5星期,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察是长期而细致的。有时,还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正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必要时,还要借助观察工具。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
三、板书设计
蝉蝉的地穴地穴特点
出穴脱壳
蝉的卵树枝产卵
孵化幼虫
钻入土里
变为成虫生动形象的文学笔法
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
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
教学反思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文中生字词的含义,顺通文意找出文中写了关于母亲的几件事。
2.过程与方法:在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感受这些事迹体现出了母亲怎样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亲在朱德同志的人生中留下了怎样的影响,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自己的父辈如何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读课文,梳理情节,分析文章中母亲的形象。
难点:感受作家寓于文本中的对于母亲的深情,体会母亲对于朱德同志的影响,想想母亲在朱德革命的一生中起到的激励和鼓舞作用。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PPT展示);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教师导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采用多媒体的导入方式。教师使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作家的生平以及其母亲的人生经历、肖像。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在书本上或舞台上看到关于朱德同志及其母亲的故事,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走入《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根据课前预习,以四人为一小组朗读课文(注意:在读的过程中标出自然段,明了文本中讲了母亲的几件事)。
2.找学生复述故事,谈谈自己读后对文中母亲印象深刻的地方,以及在自己印象中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深入研读
1.作品中写了很多关于母亲的事件,这些事件体现了母亲的性格特点,自由朗读课文,一一划出来,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明确:事件:母亲养大八个子女,并照顾家庭和农事;母亲聪明能干,把普通的食材做的有滋有味,亲手纺织缝制衣物;作为家庭的组织者,管理分配家庭工作;同情贫农,周济亲戚,反感为富不仁的人;节衣缩食供“我”读书,勉励“我”参加革命的决心……
小结:勤劳善良、聪明贤惠、明是非识大体的'特点。
2.再次朗读课文,找到写母亲对“我”人生影响的段落,教师范读。
明确:倒数3、4自然段写了母亲对“我”的人生影响。
3.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作家通过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朱德同志怀着真挚的深情,回忆了母亲勤劳、朴实的一生,歌颂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德,表达了自己将继续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坚定志向。
(四)拓展延伸
谈谈其他我们学习过的课文中描绘的长辈形象,如《背影》中的父亲等。说说他们和本课中的母亲有何共同特点。
(五)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回忆剧本中围绕母亲写了几件事,以及母亲对朱德的影响。
2.作业:谈谈自己的母亲,说说母亲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的影响。为母亲描绘一张画像。
五、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回忆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同时,对朱德其人的生平有所了解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文,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应结合作家作品背景展开指导学习,知人论世,梳理课文内容,深刻理解文章。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2、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
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一、导入
朱德同志自投身革命以来,经历了很多磨难,但在任何困难时刻,他始终坚如磐石,毫不动摇。
我们再读《回忆我的母亲》,追随着朱德去开启一场精神寻根之旅。
二、读文本忆品质
回顾第一课时第2—8段的内容,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思考:从平凡小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三、赏语言悟情感
浏览课文2—13段,品味质朴平实的语言,感悟母亲对“我”的影响,品味“我”对母亲的情感。
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影响?“我”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回忆母亲的?
提示:可以找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也可以找母亲的一言一行,分析其对“我”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
(1)组内交流、讨论
(2)班级展示成果。派组代表结合关键语句进行交流。
1、初步感知母亲对“我”的影响,关注文中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
2、深入分析,感悟母亲的言行对“我”的`滋养。
要求:浏览课文时,圈划母亲在行动上影响“我”的句子,结合关键语句,进一步分析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影响?
预设:
(1)第5段: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 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2)第10段:“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3、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母亲,“我”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回忆母亲的呢?
提示:关注抒情、议论的句子,注重体味质朴平实的语言的深刻意蕴
(1)悲痛
预设:第12段:“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甚望见你一面”“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2)敬佩
预设:第5段: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第6段: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感激
预设:第14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第15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请用“朱德之所以感谢母亲,是因为……”的句式来组织语言,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感激。
四、猜心语念亲恩
1、假如母亲有在天之灵,看到儿子朱德如此悲痛,你猜猜她会对儿子说些什么?请结合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母亲可能会对儿子说的话。
2、有感情地朗读第16、17段
五、小结
六、作业
1、随笔《我的母亲》,仿照本文的写法,借助具体事件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感。
2、阅读其他作家回忆母亲的文章,例如:胡适《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要求:从三篇文章中选取一段内容摘抄,并回答:胡适/老舍/邹韬奋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的选取材料的写法。
2、学习语言朴素,质朴中见深刻的写作特点。
3、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朱德同志献身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德,增强学生对党,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材料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2、理清文章的结构。
一、导语:
朱德同志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平凡而伟大的女性。1944年她逝世,朱德同志怀着悲痛心情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回忆录。
二、了解回忆录的特点
三、布置学生自读阅读提示,圈划出回忆录的特点。
四、理解字词
1、要求读准的字:佃 睦 豌 庚 妯娌 溺 塾 衙 辍 差役
2、要求掌握的词:
五、读课文,理清段落结构
(一)(1)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一生的回忆。
(二)(2—15)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
(三)(16—17)对母亲的沉痛悼念
巡回指导、阅读,标清层次。
六、布置作业 回忆录中共回忆了母亲几件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赞美了母亲哪些品德,把握选材特点
教学环节:
一、提问字、词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三、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对革命的支持,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在回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这一方面记叙了母亲哪些具体事情?
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者通过哪几件事说明母亲具有朴素阶级意思,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与支持?
4、当作者走上革命道路,加入共产党后,母亲又是怎样支持的?作者寄予了什么感情?
四、总结: 课文第二部分追忆了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
指导学生读文。
指导学生找出写母亲煮饭,种田,养蚕,挑水,不打骂孩子,周济穷人等事。
指导学生概括出退佃搬家,送我读书,同情革命,坚持劳动等事。
指导学生概括出
(1)母亲过着俭朴的农妇生活。
(2)作者永远想念母亲。
读文并圈划。
讨论并回答 阅读,讨论,概括,回答。 独立总结。
五、作业 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文章选材和布局,学习语言朴素而深刻的特点。
教学环节:
一、检查上节课的内容
边提问边纠正、思考回答
二、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提出问题: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决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感情的升华,由母爱推广到爱劳动人民,决心尽忠革命事业的感情上。
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指派代表回答。
三、概括文章主题:
1、本文围绕哪个特点写母亲的?
2、选了哪些小事?
3、这些小事体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什么本质特征?
四、总结写作特点:
1、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语言朴素,简洁,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
边指导朗读边帮助学生整理
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
讲述写作特点
感情朗读课文,分析概括。
五、布置作业 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整日忙碌 勤劳俭朴 节衣缩食 宽厚仁慈
任劳任怨 周济穷人 退佃搬家 反抗压迫
送我读书 支持革命 同情革命 坚持劳动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2.学习本文运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把握母亲的性格特点,感悟伟大的母爱。(重点)
3.品味文章平实如话的语言风格,及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难点)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用母爱的故事和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2.交流作者及背景为学习这篇课文做铺垫。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梳理内容
2.划分层次
三、细读,理解母亲形象,体会选材特点。
1.作者回忆了母亲的哪些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
(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小组合作,概括典型事例,感悟母亲形象)
2.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体会课文选材典型组织材料巧妙的特点,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四、跳读,体会作者情感。
跳读课文,勾划重要词句,说说,你读到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些情感。
(感激和怀念,教育和影响。作者将对母亲的深情扩展到对广大人民对党对民族和国家博大情怀体会领导人的伟大。)
五、再读,感受语言特色。
1.勾划出文中议论性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和记叙部分的关系。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参考课后练习题第四题)
六、小结本课,一课一得。
七、作业。
1.用课文所学的方法,试着写写你的母亲。
2.推荐阅读胡适《我的母亲》。
板书:
忆母亲爱母亲爱党,爱人民
典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