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22篇)

发布者:落霞秋水 时间:2024-10-16 08:3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22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22篇)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学具: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一些物体的图片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今天的数学课呀,我们要从一张纸开始。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一张纸,连续对折两次,然后展开。

(生操作)

师:你把这张纸分成了几份?大小相等吗?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指其中的一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板书:1/4)(指另一张分成不平均4份的纸中的一份)这种分法中的一份也可能用1/4来表示吗?为什么?没错,只有平均分的情况才可以用(指1/4)这样的分数来表示。这个分数它表示什么意思?(指两名学生来说,引导学生具体完整地回答)

师:其实,早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已经认识分数了,你还记得它各部分的名字吗?(指4)这是分母(板书:分母)(指1)这是分子(板书:分子)(指分数线)这是分数线,它表示平均分(强调平均分)。那今天我们就继续来了解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描述以“一个物体”为单位“1”的分数表示法

师:除了这样的一张纸,还有什么物体也可以表示出它的1/4?(比如一块蛋糕、一支铅笔……引导学生举例并描述1/4)

小结: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平均分成几份,然后用分数来表示。(同时板书:一个物体)

2.探究以“一些物体”为单位“1”的分数表示法

(1)操作探究

师:如果给你一些物体,你还能用刚才的方法表示出1/4吗?请同学们从学具中选取一张物体的图片,试着画一画,来表示出这些物体的1/4.

学生动手操作。

表示完的同学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1/4的。

(2)展示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1/4的?(选3名同学展示交流)

(引导学生具体表述,示例:我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些苹果的1/4)

3.归纳,认识单位“1”

师:很好!看来,可以被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的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板书:一些物体)。在这里,我们把它们都叫做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师:现在来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看成单位“1”,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思考后交流。指名回答。

师:(课件出示)1米可以看成单位“1”吗?对,比如1分米就是1米的1/10.像这样的一个计量单位(板书:计量单位)比如1千克、1小时……也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

4.再次认识几分之几

师:(课件出示)老师也有一幅表示1/4的'作品,露出来的部分是一个整体的1/4.。你能在练习纸上把藏起来的图形画出来吗?

(生动手画)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这个整体是什么样的?这里的1/4是把什么看成单位“1“了?

师:那你画出来的部分,应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板书3/4)为什么?

师:说得太清楚了!下面就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分数,再和同桌说说你写的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选2名同学汇报,板书相应分数。

三、认识分数单位

师:同学们介绍得都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46页,完成做一做。

汇报:这里把什么看成单位1?

师:(指课件)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

学生分别汇报课件上一些分数的分数单位。

师:同样把这一堆糖看成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表示出来的分数单位也就不同。

四、分数的产生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看课件演示)

师:分数是我们在进行测量、分物时,或者计算时,得不到一个整数结果的情况下产生,它来源于生活和数学的需要,也正是这样的需要,我们以后还会继续认识更多的数。

板书设计: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整个学习活动,经历比较、交流、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猜想、总结等学习过程,自主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自主、交流、探究的过程中感悟新知,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起探究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橙子一个,水果刀一把,小棒12根。

学具:12根小棒,学生自制的表示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寻根,引入新知

1、你能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吗?

2、通过课前预习,关于分数的意义你知道了什么?与三年级所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比较有什么相同、不同之处?

二、活动探究,新知建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个橙子,指名要分给班里的两个同学,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么分?

(引导学生意识到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

2、教师演示不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可不可以,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平均分。

3、提出问题:

(1)每个人能分到整数个橙子吗?(不能)

(2)每个人分到多少?1/2(个)

(3)引导学生认识到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都是用分数表示的。

(二)认识单位“1”--进一步扩大平均分的范围

课件出示:1个苹果,2个苹果,6个苹果,100个苹果,……当我们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时,通常用一个集合圈把这些物体圈起来。单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单位“1”是一个物体时分的结果我们已经学习过,今天我们重点研究单位“1”是一些物体时分的结果。

(三)的再认识--建构分数的意义

(1)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分别演示:把1个、2个、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学生说出它的一份是它的(),一份是()个。

(2)想一想,填一填。

把20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些苹果的(),一份()个。

把100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些苹果的(),一份()个。

把一堆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些苹果的(),一份()个。

(3)画一画,议一议。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4)问题:

①我们所分物体的形状不同、数量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表示?

②同样是,为什么每个表示的个数不一样?

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所以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时,每份不一定一样多。如:4支粉笔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盒粉笔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把这两个整体都平均分成相同的份数,那么其中的一份一样多吗?

教师说明: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四)小棒游戏--提升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拿出12根小棒的;

(2)拿出12根小棒的;

(3)拿出12根小棒的;

(4)通过这个游戏你想说点什么?

概括分数意义。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单位“1”)可以很少,也可以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这里的'“谁”我们要把它看作什么?(整体或单位“1”),了多少份(分母),表示了其中的几份(分子)。

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五)砌分数墙--认识分数单位,拓展思维

(1)初步认识分数单位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什么是分数单位。(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的单位。)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分数中分数线、分母、分子的含义吗?同桌讨论一下。

以3/4为例。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3 ……分子 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 ……分数线 表示(平均分)

4 ……分母 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2)借助分数墙深化对分数单位的认识,感悟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好玩。

课件动态演示:

设计以下问题:

①会得到多少个分数单位?(无数个)

②观察分数墙,你能发现什么?(砖越分越小 大于大于……..)

③你能在分数墙上找一个和相等的分数吗?能找到几个?和相等的分数呢?(初步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

④运用分数墙可以解决分数学习中的许多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继续研究。

三、释疑应用,回归生活

1、分数的产生和演变

引导观看课本上的插图,课上交流,体会分数的产生是人类智慧的产物。迄今为止,分数的产生已有三千多年,当一些问题用已有知识解决不了时,人们就会积极寻找合适的方法,例如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表示。也正是在问题--发明--新问题--新发明的过程中,推动着数学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主要在百度首页输入“分数”二字,你会找到关于分数的许多知识。

2、巩固练习:

第1题:指名学生完成;

第2题、第3题:先让学生思考:每幅图中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然后完成填空。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引导性板书回顾)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整体------单位“1”

2、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3、分数的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的单位。

4、分数的产生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同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米尺,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分数的知识。

(1)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还记得我们都学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吗?

(2)点击出示:

师:这个分数如何读?

师:你能说出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根据学生回答分子、分母、分数线点击出现结果。)

2、复习分数的表示方法。

(1)师:回忆一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分数?

(学生可能回答:用图、线段或正方形来表示分数。)

(2)点击出示: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我发现大家对于分数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但分数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些怎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就继续来了解分数。

二、新授

探究一:通过故事和动手实践,认识分数的`产生过程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1、点击出示书60页第一幅图片。

师:大家听说过埃及金字塔吗?我们知道埃及金字塔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工程,在当时没有精密的测量工具的时候,人们只能用绳子等固定长度的物体作为测量的参照,可是当石头比绳子短的时候,又该如何测量如何记录呢?

(学生可能回答:用分数表示。)

师:对,古埃及人将一根绳子平均分成了若干份,再去测量。这样就能具体记录石头的长度,古埃及人就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不足一段绳子长度的石头或超过一段绳子长度的石头用分数的表示方法记录,才能在没有精密仪器的情况下将金字塔建造得非常坚固,石块的接缝也是非常紧密,这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2、实践感知。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度。

师:虽然我们现在已经用到了米尺、三角尺、直尺等常用的学习工具,但在具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不一定正好是整数的结果。下面就请一名同学上台和老师一块来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看看能否用整米数表示。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度。)

师:大家看到,刚才我们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这时还能否用整米数表示?

(学生可能回答:不能)

师:在进行测量时,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点击出示)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故事抽象感知以后在让学生通过实践认知,进一步了解了分数产生的过程,也感知了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探究二:用分数计算。

1、点击出示书60页第二幅图片。

师:大家看图,小明和小丽在分东西,桌上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

师:如果把西红柿平均分给两个人,可以怎样分?你可以用算式表示吗?

(学生可能回答:1÷2,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有的学生能回答出个。)

师:1÷2的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吗?(不能)

师:我们知道1÷2就是将1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多少?

师:那么将一个西红柿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多少呢?(个)

师:看看小明和小丽是如何分的?

(点击出示: )

[设计意图说明:这一环节需要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中的分东西用数学算式表示,同时以最简单和直观的方法将除法算式与分数联系起来,同时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小练习

师:那么同样的,小明和小丽每个人平均分到几块蛋糕?几包饼干呢?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并简单表述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块。)

[设计意图说明:在前面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后,马上根据书本内容进行练习,使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更了解。]

3、小结: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

(点击媒体出示: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是常用分数来表示。)

4、资料介绍。

师:最初,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而且也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现在的表示方式。

点击出现: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教师提醒,补充说明。)

三、练习

1、说出下面图形所表示的分数。

( ) ( ) ( )

[设计意图说明:这个练习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于分数产生过程的认识。]

2、填空。

(1)将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 个苹果。

(2)将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 个苹果。

(3)4个小朋友分一块蛋糕,如果每人分到的蛋糕相同,每人分到 块蛋糕。

(4)将1堆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到这堆糖的 。

师:这里可不可以说每人分到粒糖?(引导学生辨析将1粒糖平均分成5份与将1堆糖平均分成5份的区别。)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很早以前我们人类为了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不能用整数表示结果的问题,就已经开始用分数来表示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们对于分数的应用也变得更熟练更广泛。希望通过学习,我们每一位同学也能更多的了解分数,更好的学习分数知识。

五、作业

将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平均折成若干份,然后将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用分数表示。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新授课)

二、教材分析:

xx

三、学情分析:

xx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六、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彩色磁扣。

学具:圆片、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片,一板面包图片(分格的),4根香蕉图片,一段绳子

七、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操作发现法

学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2分钟)

(二)探究新知(14分钟)

(三)探究求周长的策略(15分钟)

(5)量一量、算一算

A三角形、长方形等直边的测量方法。(3分钟)

师:那么要想知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多少,该怎么办?

师:课前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学具袋,里面有一个封闭图形,下面四人小组想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活动前请先阅读活动要求。

小组合作:

①小组内快速交流用什么方法测量。

②选择需要的工具进行测量。

③组内分工合作。(测量时取整厘米数)

反馈交流测量方法。

①三角形

6+8+10=24cm

师:那个小组愿意汇报?

预设:我们测量的是三角形,测量工具是直尺,测量的方法是量,测量的结果约为24厘米。

师:你们用直尺量出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然后呢?(把三条边的长度加起来)那测量结果24厘米表示什么?

预设: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总和。

预设:三角形一周的长度。

师: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是它三条边的长度和。(课件出示)

②长方形

5+5+3+3=16cm

师:昨天我们刚刚学习过四边形,哪组来汇报一下四边形?

预设:我们选择的图形是长方形,测量工具是直尺,测量的方法是量,测量的结果约为16厘米。

师:16厘米这个长度表示什么呢?

预设:表示长方形一周的长度,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师:他们也选用了用直尺测量,量了几条边(四条边),然后再把它们加起来。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长方形对边相等只需量两条边,一条长、一条宽)

师:真棒!你们能根据长方形的特征简化测量过程。

师:那如果想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怎么做呢?

预设:量一条边,就知道四条边的长度了。

师:当然,不论量几条边,计算四边形的周长都是要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我们发现四边形的周长是它四条边的长度总和。

思考:如果是五边形,它的周长是几条边的长度总和?六边形呢?八边形呢?

交流后小结:看来多边形的周长就是它所有边的长度总和。

B爱心、树叶等不规则图形的测量方法。(8分钟)

③树叶

师:老师给有些小组准备了一片树叶。那个小组选择测量的是树叶的周长?1厘米大约是这么长,请同学们估估看这片树叶的周长大约是多少厘米?它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我们来听一听这个小组的汇报?

预设:先用绳子沿着边线围一圈,在绳上做一个标记,然后把绳子拉直再用直尺测量,测量的结果约是9厘米8毫米。

师:有不同的方法吗?

预设:直接用软尺绕一圈可以直接测量出树叶一周的长度。

师:太智慧了!为什么不用尺子直接量呢?

预设:因为边是弯弯曲曲的。

介绍滚动法:首先在树叶上作一个记号,然后在尺子上滚一圈,看滚到哪里,读出刻度也可以知道树叶的周长。滚动法也是把弯曲的边转化成直直的线段进行测量,也利用了化曲为直的方法。

④爱心

学生汇报:测量工具是绳子,测量的方法是围、量,测量过的结果约是12厘米

师:你们小组测量的是爱心。爱心的边也是弯曲的,说说你们用的什么方法测量的,为什么不用滚的方法?滚动法不能测量到凹陷的部分。

师:同学们,经过探究合作和展示,要想得出封闭图形的周长有哪些方法?

预设:直边的图形用尺子测量,曲边的图形用绳测法或者滚动法,化曲为直的方法

师小结:没错,直边先量边长后计算,曲边化曲为直

(6)揭示周长概念的本质

师:回顾之前的学习,经过了这么多学习的感受,现在你认为什么是周长?

预设: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封闭图形的周长(完善板书)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于周长已经理解了。周长,周长,周指一周,即封闭图形的一周,长就是长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8分钟)

1、增加干扰,强化周长

(1)教材书84页的第3题

下面每组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师:通过移一移,我们把这个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然后比较发现他们的周长是(相等的)

师:再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

(2)教科书88页第8题

师:(课件出示长方形)这是什么图形?老师把它分成甲乙两部分,观察比较一下,哪个图形的周长长?你是怎么想?

预设:一样长,两个图形的周长都是一条长加一条宽,再加一条斜线。

师:老师把这条边变弯曲,现在两个图形谁的周长长?

预设1:甲的周长更长

预设2:一样长

师: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两个图形的周长都是一条长加一条宽,再加上公共的那条弯弯曲曲的边,所以这两部分的周长一样长。

师:为什么一开始认为甲的周长长?

师:哦!原来如此。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并非指图形的内部。

小结: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时候,图形每条边的长度一样,它的`周长就是一样的。

(3)生活中的周长(机动内容)

(五)归纳总结,内化新知(1分钟)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周长,知道了周长的概念,并且能够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图形的周长。希望课后同学们继续深入的研究周长。

九、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直边:量、算

曲边:围、滚 (化曲为直)

十、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总是认为一周就是周长,故此我先让学生充分理解什么是“一周”,在此基础上,沟通一周和封闭图形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测量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并没有急于揭示周长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先在大量的活动体验中感知周长是可测量的一维图形,又在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周长是图形边线的长度,只是存在于二维图形的面上,与面的大小无关,最后再由学生自己揭示周长概念。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创设生活情境引入,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三种不同的路线,突出“沿着边线,绕回起点”两个重要特征,然后再指一指、说一说生活中物体表面的一周,建立学生对“一周”的表象认识,为后面理解周长概念的本质做铺垫。

2、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让孩子在探究测量周长方法的过程中,或测量或计算,充分体验、感受周长的本质就是长度,是可测量的一维图形。通过学生用线围曲边的一周,把边线取下来拉直、测量,帮助学生沟通一维图形和二维图形的联系,即周长是从面里脱离出来的线段,深刻体会周长概念的本质,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

3、当学生利用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完成了量一量的活动之后,再让他们观察三个图形的大小以及周长,去摸一摸,经过想象、比划以及之前的经验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比较出三个图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再次经历从二维图形中抽象出一维图形“线段”这个过程,最后通过教师化曲为直的验证,从而探索周长的性质,理解周长的本质就是线段的长度,积累了这样的实践经验和思维经验,获得贤明、生动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为今后学习中区分清楚二维图形的“面积”和一维图形的“长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在整节课每一次活动体验后,我都让学生描述、概括自己体验的感受和想法,通篇培养学生空间描述的能力。

十一、教后反思

1、以活动为基础来理解周长的含义

新课开始,让学生观察动画,初步感知边线,使学生体会图形一周的长度必须从起点开始绕边线一圈再回到起点,这样就把握住了周长概念的基本点。再通过学生动手描一描平面图形的一周,指一指具体物体某一个面一周的长度从而对周长的概念有了准确的理解,进而让学生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有周长使学生体会到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封闭”观念,学生通过动手做悉心理解,加强感受,把生活中对边线的零星感受进行再现和体验。事实也证明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很多学生能充分理解周长所蕴含的真实意义。

2、以周长测量策略探究来内化周长的意义.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准备的学具——尺子、线想办法量算出封闭图形和树叶的周长,然后汇报演示。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图形的边是直线时可以用量、算的方法求出它的周长。而是图形的边是曲线时可以用绕,量的方法求出它的周长。深刻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特殊问题有特殊的解决办法,让他们充分体验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另外,汇报演示时的师生交流,生生互动虽然还没有做到很好,但还算达到了预期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同步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辨析中深化

周长只能用于二维图形上,它和面积总是同时出现在一个物体上的,所以它们是两个易混淆的概念。认识周长不能只孤立地认识周长,应该将其与面积进行区别。课尾设计的两道练习都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周长的概念。在对比中发现不同,明析周长概念的内涵。

总之,概念课让学生真实地经历概念发生、发展的过程,才能让学生学得明白。我们将学生的经验水平改造为老师的学科水平。只有老师想的明白,学生才会学得明白。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和其它数学知识一样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

2、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

3、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讲清单位“1”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一套。

学具准备:

每人一张正方形纸片、每组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一张圆形、长方形纸片,4个苹果图片,6个玩具熊猫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教学

今天我们和许多小动物一起去参加小猴的生日聚会高兴吗?你们看小猴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电脑显示画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都有什么?它还想测测同学们的智力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帮它分一分、算一算能做到吗?(上课)

一、 分数的产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得结果,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米”测量黑板的长度(屏幕显示)量了3米后,剩下的一段不够1米了,还能用整数表示吗?又如,老师只有一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还能用整数表示吗?这就需要用新的数,谁知道用什么数来表示?

板书:分数

对于分数同学们并不陌生,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谁能说几个分数(指名说老师板书),谁还记得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到底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的意义

二、 分数的意义

1。把小猴准备的一部分礼物装在信封里,倒出来看一看都有什么?下面小猴要利用这些东西测测同学们的智力,看哪一个小组表现的好?听要求小组同学研究想办法表示出每种东西的 。小组研究汇报。

2、根据刚才分的过程,把这些物体归两类,为什么这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个物体、一个整体(解释整体的含义)。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上面我们分的这些物体就可以用一句话表示出来谁能说出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

3、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1)把一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

(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其余的3份是它的( )。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其余的是它的( )。

(4)同时显示以上3幅图,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们的分法和表示每一部分的分数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汇报。

4、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和熊猫图片,平均分看有几种分法,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数表示,小组讨论汇报,电脑显示平均分的苹果和熊猫图画,让学生按照第一幅图的说法说一说其余的几幅图的意思。

5、电脑同时显示一块饼、一张正方形纸、一条线段、四个苹果、六只熊猫图,提问:刚才我们分了这些物体都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单位“1”?电脑显示单位“1”的含义。

6、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小组讨论到底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意义,电脑显示分数的意义。

7、根据分数的意义指名说出刚才写的这些分数表示的意义。

8、教学分子、分母的含义:电脑显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指名回答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写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分子、分母所表示的含义。

9、做一做 电脑显示。

三、 课堂练习:

1、让同学们闯三关,电脑显示三关题。

2、三关闯过了,别忘了还要帮小猴分东西呢,苹果、熊猫已分过,还有西瓜和蛋糕,看小狗分西瓜(电脑显示)学生回答。提问:如果小狗把西瓜平均分成8块,小猴吃了3块,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小兔吃了2块,吃了几分之几?还剩下西瓜的几分之几?

分蛋糕,蛋糕上有四朵小花、12 支蜡烛,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能用 来表示,但是这个 所表示的数量一样多吗?为什么?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 单位“1” 2/3 4/15 5/11

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读一读下列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二、分数的产生

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你能举例生活中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好好想想

(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圆的1/4。

突出整体:

师:谁能用分数表示被涂上颜色的小喵咪?

生:把8个小喵咪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3)小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一份,得到了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2、理解单位“1”。

(1)深化理解一个整体

学生自主创作: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选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们的1/4。开始吧。

交流汇报:

师:你用几根小棒表示1/4?你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说说这个1/4的含义吗?(多说几个)

师: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两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说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进行表示呢?——一个整体

学生说4根小棒、8根小棒,师: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师:说的真好。在数学中,通常把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板书单位1)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数?

生: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

(3)比较:

师:在刚才同学们动手涂一涂,写一写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找到了,这几个分数。

4. 揭示分数的意义。

(1)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通过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

黑板上的三个分数,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单位1的几份之几。

师:已经会用单位1来说了,真好。谁也愿意来试一试呢?

小结:像同学们所理解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分数单位

师: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

生:分数单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数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四、练习巩固。

1、说出下列题中的单位‘1’。

2、学生汇报交流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的习题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指导并初步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4、掌握分数除法的统一法则。

教学难点

1、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2、引导学生推导出整数除以分数的方法。

3、对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的理解。

第一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掌握了它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用它解决了相应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逐步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还要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先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二、新知探究: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例1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观察图意,指名口答图意和应该怎样列式。

2、你能把上面的问题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口答问题和列式)

3、100g=1/10kg,你能将上面的问题改成用kg作单位的吗(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应用题改变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整数乘除法的问题和改写后的问题,分析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

5、练习:课本2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填。

(二)分数除以整数

1、小组学习活动:

问题⑴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问题⑵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活动要求]

①先独立动手操作,再在组内交流,

②讨论:通过折纸操作和计算,你发现了几种折纸方式,每种方式应怎样列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汇报学习结果:

3、学生独立阅读教材

4、归纳总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指导学生归纳出:分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与提高

①把7/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6等于3/17?

②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1/3÷a等于多少?1/a÷3等于多少?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

四、课后作业

练习八第1、2、3题

五、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例1、100×3=300(ɡ)1/10×3=3/10(㎏)

300÷3=100(ɡ)3/10÷3=1/10(㎏)

300÷100=3(盒)3/10÷1/10=3(盒)

例2、4/5÷2=4÷2/5=2/54/5÷2=4/5×1/2=2/5

4/5÷3=4/5×1/3=4/15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的应用,感悟百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体会百分数与比的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学会写百分数。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事物是普通联系的,并且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明确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通过查找资料,请教他人,知晓关于百分数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生活导入,板书课题。

上一周,白蒲镇组织了期中考试,周老师把白蒲小学六年级数学成绩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

白蒲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及格的人数占98%,高分人数占89.2%,有12%的同学进步很大。

(1)哪位同学愿意把这一句话读一读。

(2)再请哪位同学读一读。

(3)这句话中有3个特殊的数,你知道他们是什么数吗?(百分数)

对,他们是百分数。百分数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今天这一堂课,周老师就我同学们一起来认识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二、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感悟百分数的意义

1、寻找身边的百分数。

课前周老师请同学们寻找收集身边的百分数,都带来了吗?谁愿意介绍一下你寻找的百分数。

(1)衣服:棉60%,涤沦40%

(2)酒:酒精度42%。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9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后续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归纳,明确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一分,涂一涂等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和小组内的交流活动,明确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3.在探究分数的意义过程中,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单位“1”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

实物投影,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数学书46页情境图,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在进行测量时,有时不能正好测量出整数的线段。

学生2:两个学生平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

教师小结:是啊,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的时候不能正好用整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概括,理解意义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请大家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先写出来,再同桌交流一下。

1.我们来汇报一下所填写的分数。

2.说说这些分数各表示什么?(学生说)

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4。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5。

把6个圆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1/3。

3.图上这四个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得到的'?(一个饼、一个长方形、1米、6个圆平均分得到的。)

教师说明: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就是一个整体。

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看屏幕,自己读一读。

问:单位“1”可以是什么?

4.那么,刚才这几幅图中我们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5.揭示概念。从这些例子中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自己写一个分数,说说表示的意义。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6.试一试: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及学生动手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平均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平均分多个物体,培养观察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从而更好的理解单位“1”与分数单位的概念。

三、闯关练习,深化认识

1.练一练:

出示:练一练,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怎样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未涂色部分?

2.涂一涂:练习十一第2题。在图中涂色表示2/3。

3.说一说:练习十一的第3题。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4.找一找:练习十一第4题。在直线上画出表示下面各分数的点。

5.议一议:练习十一第5题。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

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是总数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梳理,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刚才我们一起又一次认识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分数无处不在。比如说,我们班级有多少名同学?男同学,女同学,第一组,第二组各有多少人?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想到哪些分数?同学们课后去说一说吧!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4。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5。

把6个圆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1/3。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能力。

3、在学习中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苹果,饼干一包。

学具准备:

课堂小卷,尺子,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自古至今几种不同的分数表示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发展史。

师:你们知道这些不同的数学符号表示什么吗?教师介绍分数发展史。

这四种标记都是表示同一个数:1/2

让学生举起手跟老师一起书写1/2。

提问:你知道1/2各部分的名称吗?教师板书。

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

3、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

师:把四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个苹果?(2个)把两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个?(1个)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个苹果呢?(半个)

师:半个能用整数来表示吗?学生:不能

师:那可以怎么表示呢?(分数1/2个)

师:谁能借助老师手中的实物(苹果)来表示分数1/2?

学生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1/2。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正好的整数,这时我们就要用分数来表示。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苹果,我把它们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也就1个)就是这些苹果的1/2。大家有疑问吗?(学生可能会认为一份苹果不就是1个吗?为什么用1/2表示呢?

由此引出课题:分数的意义

4、课件出示几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得到的分数,让学生感受是把什么平均分,近而引处“1”的概念。

课件出示一块饼干,一个正三角形,一条线段平均分,让学生在学生说出所得到的分数,在说分数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并强调是把哪个整体平均分?把学生说出的分数按照分子是不是1进行分类板书。

师:一块饼干,一个图形,一条线段都可以平均分,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单位1。追问;这个整数1表示什么?

5、把单位“1”由一个物体扩展到“几个物体”。

师,接下来,我想带领大家做个游戏。看课件。

露出的.一个三角形用分数表示是1/4,请同学们猜一猜白纸遮上的部分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有两种画法:一个是一个图形。另一种是4个三角形。

强调;一个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通过平均分得到分数,那4个三角形能不能也看作单位1呢?能!

师;为什么?让学生发言。

验证:分饼干的游戏。教师实物演示平均分饼干,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看图填空。

师:几分之一表示什么?(板书)几分之几表示什么?

师:你认为他们谁重要?学生回答。

几分之几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所以几分之一是构成分数的最基本的单位,叫做分数单位。举例。

三、课堂练习。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让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3、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4、学生能知道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揭示目标: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

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5-46页,认真看课本内容边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情况下用分数表示。

2、分数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3、什么叫单位“1”

4、什么是分数单位?

五分钟后比一比,谁自学最认真,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一)看书(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

(二)检测(做一做):

1、完成课本46页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要求字写的大小适中,字体端正。)

2、教师巡视发现错例,准备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进行更正。(不同颜色的'粉笔)

1、看做一做的第1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2、看做一做的第2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3、看做一做的第3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4、看做一做的第4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出,(总结)一堆糖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可以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数,所以分数单位也不相同。(学生一分钟时间记忆)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学生记忆并板书)

七、当堂训练

1、课本63面练习十一第1、2、3题。(必做题)

2、有三个小盒里面装有小棒,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一根小棒,这一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二根小棒,这二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你能猜出每个盒子里面原来有几根小棒吗?那你能不能说一说这三个五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思考题)

八、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分数的意义。考虑到如果让我自己概括分数的意义,概念中“一份”我也会把它纳入到“几份”中去,让学生自主、完整地概括出这一概念几乎不可能。因此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各个分数的产生,使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感受、理解、提炼出分数意义的模型,结合教师的板书补充,逐步形成分数的意义。而对于分数单位的教学,我是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之后,让学生通过看书,再通过尝试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之后,学生势必会有一些发现,再请学生概括出分数单位、分数单位的个数与分数分子、分母的关系,使学生在数学技能方面得到发展。

在设计练习时,我着重围绕本课重点既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书本上的习题,也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生活化、渗透数学思想的习题。首先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生活问题中理解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次是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个分数,“单位1”的量变化,所对应的数量也随之变化。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到“单位1”的量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分数所对应的数量的变化的。二是发展学生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其实也渗透深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三是渗透数学思想,极限的思想。引导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通过想象,体会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要专项的训练,但更需要教师课堂教学进行长期的、适时地渗透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更是如此。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但是回顾整课的教学,还是存有一些遗憾。比如一些细节上处理还是不够好。在新授部分将许多物品作为整体呈现时还是需要用一些符号使学生深入感受到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在学生看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导和指导。还有就是练习的量还是较少,学生在技能层面发展不够。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12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还会比较分数大小及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中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教学非常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使学生真正题解这些概念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个部分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利用操作、讨论及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

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

长方形白纸、一米长的绳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哪一位同学来说说几个分数?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1.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计算中也遇到这样的问题。

3.课件展示分物不能得到整数的情况。

.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因此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1.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2的含义吗?(多媒体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

师:每一块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师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展示把一个长方形和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

学生说一说每份与总数的关系。

2.重点对一些物体平均分,每一份与总数的关系,试着用分数来表示。认识单位“1”。

师:利用这三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

师:像这样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

把8支笔平均分给4个同学,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像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教师强调:

①单位“1”不仅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个梨、一枝铅笔、一堆煤、一仓库粮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应把什么看做单位“1”。

②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别:自然数1是一个数,只表示一个具体事物。如:一个人、一本书、一间房子……它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还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体。

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用学具创造出一个分数,同桌间说说你这个分数的意义。

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分数中的什么?

小组交流。后教师小结。

师:接下来老师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看看哪位同学学的又快又好。

①把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1/4

师:为什么可以用1/4来表示?

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师: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8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师: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师: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生:分小组讨论

师:是啊,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1/2,铅笔支数也就不一样了。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数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多媒体出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师:举例说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自己也说一说。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

练习:数学书上做一做。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

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个苹果、5支铅笔、一个文具盒

学具:圆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板面包(8个)图片(分格)、12个苹果图片

教法与学法:

教法:激趣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激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课前交流:

师:老师很荣信,来到美丽的太极城――旬阳和你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特别的开心,孩子们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怎么没见你们的掌声呢?

生:鼓掌

师:谢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小礼品,想要吗?

生:想

师:我不能白送给你们,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你们的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上课积极表现、勤于思考、善于发言你们就有机会得到哟。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建立关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师:今天老师考考我们班孩子们看你们的数学水平达到五年级的水平没有?(出示两块橡皮泥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分别出示左右手,问学生几块?

生:1快。

师:同学们看的够仔细的啊,现在老师把它们合在一起,用什么数来表示?快速回答我?

预设一:2(你的数学水平还局限于一年级)

预设二:1(你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是“1”呢?)

生:指把两个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整体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引出“整体”)

师:(竖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老师不说你多么优秀,但你就是——与众不同)老师现在又把这一整个橡皮泥平均(强调平均分)分成2份,同学们看看,现在我左手拿的是这整个橡皮泥的多少?

生:一半、0.5、

师:有文字表示的,幼儿园都会,有小数表示的,三年级学过。但我要表扬用分数表示的同学,你太给力了,懂老师会理解老师,你一语道破老师的天机了。你能给给大家说说中间一条线表示的是什么?“2”是这个分数的什么?1又叫分数的什么呢?现在老师左手用分数表是?右手呢?这是几个?两个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1”

师:经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已经达到了五年级的水平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这时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分数的意义。(板书并出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以分橡皮泥共同研究了分数是怎么来的。其实,分数在很早以前就产生了,据科学家研究,仅次于自然。古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古代分数的产生。然后听老师给我们作的介绍(PPT出示介绍录音)

师:现实在你还在哪儿见过分数(谈生活中的分数)

生:音乐中,八分音符等于,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物,为学生创设智力陷井,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对分数的各个部分的名称进行了一次再现的过程。再次为下面学习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做好铺垫。学生从历史、现实的生活中,初步了解分数的产生、应用的广泛性,呈现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操作研究

师:分数重要吗?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汇报交流,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师:好,首先我们就来围绕什么是分数来研究研究。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研读教科书第46页的知识,小组交流,打开准备的学具袋,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分数。

2.反馈交流

师:我刚才转到看了一下,收集了这些表示的方法,现在我请他来告诉大家表示的方法?

生一:(投影展示)我把圆片一个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老师指导语言的表达:同学们请听我说,我是把……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嗯,你是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一份表示的。真有想法。

生二:(投影展示)我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师:你也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的。真好,同学们,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的吗?

生三:我是这样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原折,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的。

师:你很有主见了。你把1米长的绳子也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的,我们把一米长的绳子也可以称为一个计量单位。请坐。同学们,刚才这三位同学给我们分享了用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计量单位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1份涂上不同的颜色,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一个物体的。除了上面的这样一个物体外,你还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

生四:我是把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的。

师:嗯?你的是多少面包?

生五:2个

师:(疑惑)上面同学样表的示的都是1部分,怎么这次的却是2个了呢?

生:上面是一个物体,下面是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个面包,把这2个包看作是1份,就取这1份。所以8个面包的表示就2个面包了。

师:你的分析真到位。哪个同学能用刚才这个同学一样的方法表示12个苹果的。

生:我表示12个苹果的是3个苹果,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3个,把这3个苹果看作是1份,就取这其中的1份。所以12个苹果的是3个苹果。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不仅学的快还用的快。像8个面包、12个苹果这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也可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示,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为概括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为理解单位“1”做好铺垫。

3.归纳定义,认识单位“1”

师:同学表现的非常积极。发言的同学条理清楚声音响亮,听讲的孩子认真仔细思考有序。(用课件展示刚才5个同学汇报的几种情况)现在请大家用心的观察、比较、分析用所表示的物体或计量单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一:相同的地方,我们都是平均分成4份(板书:平均分),表示其中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分的物体不同,分的物体的总数不同。

师:我们把什么物体平均分了?

生: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些面包、苹果。

师:回答的非常好!在这里,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板书:整体单位“1”)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成单位“1”?

(学生汇报,学生自评)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研究发现,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可以用表示,这样的3份呢?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量,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可以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xx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可以用?来表示;(并板书)

课堂评价一:P47页(见PPT)

课堂评价二:PPT口头完成做一做(P46页的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的异同之处,使学生透过表象发现本质,再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得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单位“1”。再通过两次的课堂练习评价,巩固分数的意义及为分数单位的学习再做铺垫。

4.认识分数单位,深化单位“1”的理解。

师:刚才我们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生:一堆糖

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老师指着PPT学生回答:2份、3份、4份、6份)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在数学里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分数单位”。例如的分数单位是。

师:指着课件(学生用圆片表示后剩下的空白部分)同学们看看空白处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生:

师:的分数单位是?里有几个?

生:,3个

三、拓展延伸,强化认知

1.创造分数:9个橡皮泥,第一个同学取它的,第二个同学取剩下的,发现什么?

2.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图形,只露出了一部分,我只知道是这个图形的,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能知道这个图形是什么样的吗?画画看。(一帆风顺)

生: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师:你能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说它们的含义(见PPT)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隐藏的图形,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四、数形结合感情数学之美

老师这里有个图形,你们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的大小吗?(八卦图、椭圆)

师:看到这些图,美不美?还有比这更美的呢?请同学们欣赏下并感悟数学的魅力,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些什么规律?(见PPT)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五、总结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

师:孩子们,今天出色的表现让老师非常的惊喜,相信明天的你会更精彩。最后老师用与分数有关的话送语送给你们,或许现在不明白,慢慢的你就会悟出其中的道理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新知,谈收获,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相互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感悟数学的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14

设计说明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而是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和巩固发展的任务。所以,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复习,在轻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活泼愉悦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这部分知识比较多、散,但难度不大,所以让学生先独自整理,再汇报交流。这样就让学生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归纳总结能力。

2.梳理知识与做习题相结合。

汇报交流中,老师出示相应的习题加以检验,以便让学生相互学习,查缺补漏,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形成基本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交代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结合教材习题,复习与分数有关的知识。

整理复习

引导学生构建分数知识框架。

1.回忆与分数有关的知识有哪些?独自整理,组内交流。(师巡视,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全班汇报,补充交流。(师举例辅助并检验)

梳理的知识如下:

(1)分数的意义。

①观察下图,理解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②分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分数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①根据下面的.式子,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13÷42

②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课件出示)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联系

区别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是一种数,也可看作两个数相除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是一种运算

(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4)结合复习约分。

①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分数值不变,这个过程叫作约分。

②约分的步骤:找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③约分的目的:把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5)结合和、和复习通分。

①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②通分的两个要点:和原来分数相等;分母相同。

(6)结合○和○复习比较分数的大小。

①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②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③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的方法。

方法一:先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方法二:先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补充知识点: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7)先想一想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分数的产生。

1、请一位同学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其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是不是整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分数的意义。

1、以前我们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几份?想一想: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依次出现糕点图、正方形图、1米长的线段图)

2、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

出示图片“苹果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个苹果?

每份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出示图片“熊猫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只熊猫玩具?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4只熊猫玩具是其中的几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3、将下面的两幅图与上面的三幅图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点与相同点?

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整体1,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各自的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

(板书:单位“1” 若干份 一份或者几份 分数)

4、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面的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16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的,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单位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主动学习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为分数配图,发展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欣赏;揭示分数的产生,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养成学生倾听、质疑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的概念,能从具体实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单位.

教学方法:

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 让学生充分感知,整堂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课堂中教师力求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在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归纳总结。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准备圆形纸,正方形纸、练习纸、小木棒等多种学具。

教学过程:

一、理解单位

1、谈话交流引入

教师板书,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几?今天我们就从这个小小的来开始展开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老师往这一站就可以用几来表示?除了可以表示一个人,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答:一台电脑、一块黑板、一张桌子等等)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一年级的孩子都知道,但现在我们是五年级的同学了。除了可以表示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块黑板等等,还可以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引导学生说出还可以表示一群人、一堆物品、一排桌子等等)

演示: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物体,深入理解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可以用来表示,加深对整体单位的理解。

比较:现在的和以前的还是一样的意思吗?(现在的不但可以表示一个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堆物体、一群物体等等。)

结论:通过我们刚才的谈话和观察我们发现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都可以用来表示。在数学中我们通常把这个广义的叫做单位。

2、深入理解单位

课件出示: 三个西瓜你会用几来表示?如果我想用单位来表示应该怎么办?(用集合圈把它圈起来)。六个西瓜还能用一来表示吗?那应该用几来表示呢?为什么?12 个西瓜呢?为什么?(因为这里有四圈也就是4个)

总结:原来我们发现有一个单位就可以用1来表示。有几个单位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导入新课:这些都是我们了解的整数,可要是不足单位那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那你会想到什么数?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四分之一,看到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回忆三年级学过的内容。)

1、理解一个物体的四分之一

同学们刚才说的很好,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圆片、正方形纸、和练习册等等,利用这些材料折一折、分一分、画一画,找出四分之一。

可引导学生想想:你是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单位的?分成了几份?其中的几份就是四分之一?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想法:

生: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片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就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张圆片的四分之一。

……强调:你在分时应该怎样分才合理?你找到的四分之一是把什么看作单位?是谁的四分之一?。

2、理解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课件出示下面一些物体:你能不能从下面这些物体中找到出四分之一呢? 我想让同学们先交流交流,在练习纸上分一分,画一画找出四分之一,小组交流后汇报。

在学生找的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你是把什么看作单位的?平均分成了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单位的的四分之一?

生:把这四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这4个苹果的四分之一。

生:把八个正方体看做单位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这八个正方体的四分之一?

生:把十二个五角星看作单位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这十二个五角星的四分之一。

这个四分之一是把谁看做单位一呢?怎样才能把这四个苹果看做单位呢?课件展示四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操作:你们的学具袋中也有一些像老师这样许多物体组成的单位,拿出来画一画、分一分,从单位中找出四分之一,并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生:我把8个圆圈看做单位,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8个圆圈的四分之一。

……强调:你在分时是把谁看作单位。

3、对比总结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四分之一,这些四分之一的单位相同吗?各是把谁看作单位?可为什么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

引导学生理解:虽然它们的单位不相同,但它们都是把单位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

4、寻找分母是四的其他分数

课件出示刚刚同学们的操作材料想:除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找到其他分母是4的分数吗?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5、创造分数

拿出学具中的12根小棒,利用这些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能从小棒中发现哪些分数。思考:你把这些小棒分成了几份其中的几份就是这12根小棒的几分之几?

生:我把这些小棒分成了6份,我找到了六分之一,六分之二等等。

生:我把这些小棒分成了3份,我找到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等。

……教师顺势板书学生找到的分数。

6、总结分数的意义

在前面观察、操作、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三、认识分数单位

告诉学生: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它的分数单位。在分数中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如:四分之一、六分之一、三分之一、十二分之一都是分数单位。并让学生说说都是哪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如六分之一是六分之五的分数单位等等。

练习:老师报数学生说出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四、深化练习

1、读读下面有关分数的资料,说说每个分数的具体含义,并谈谈你的感受。

(1)我国小学生的近视人数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2)小学生睡眠不足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占一天(24小时)的八分之三。

(3)死海的表层的海水中含盐量达到了十分之三。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见课件)

3、下面各图中用分数表示的阴影部分对吗?说说理由。(见课件)

4、图形中找分数

图中蓝色部分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重叠后得到的,根据图形填空。

图形中的蓝色部分面积各占大正方形面积的( ),占大长方形面积的( )、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

5、数学智慧

这里有三盒巧克力,老师要求只能拿走每盒巧克力的1/5,可是小玲却从第一盒中拿走了1颗,从第二盒中拿走了2颗,从第三盒中拿走了3颗,这是为什么?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1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及单位“1”的含义。

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分子、分母表示的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充分理解分数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一个圆片、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6根彩笔、一张长方形纸、熊猫组图、苹果组图、玻璃球、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谈话导入:

拿出4个苹果,提问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

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

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1个人,每人分得多少?

“半个”这个结果还能用整数表示吗?用分数1/2表示。

师: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了适应这种实际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分数。从而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建构分数

(一)教学分数的意义

1、教学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

找分子是1或几的分数:

(1)师提出要求,生动手操作。(出示课件)

(2)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中引导学生说出找分数的过程,体验分数的'意义。

2、教学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1)师提出要求,生动手操作。(出示课件)

(2)组织汇报交流

a交流苹果组图,引导学生说出找分数的过程,把谁平均分

b联系上一环节中的内容比较被平均分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C教学“整体”,教师点出像4个苹果这样的多个物体就称之为一个整体,8个苹果平均分,也叫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D利用“一个整体”概念这个新知来理解在“熊猫组图”中找到的分数。重点沟通相对量与具体量之间的联系。

3、教学单位“1”

师指出:像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用自然数1来表示,就叫做单位“1”。

追问:谁可以做单位“1”?

4、根据板书师生共同归纳分数的意义,补充完整分数的意义及课题。

5、随机练:a说出黑板上的分数表示的意义。

B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把握分数的意义

(二)自学课本,认识分数的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学课本

2、生举例汇报自学所得

3、随机练:拿出6支彩笔的()/()——1/2、分母是6、分子是1、2/3

生说出理由

三、分层练习,深化提高(见课件)

1、快速动笔,课本中做一做

2、轻松片刻。(游戏:摸一摸,说一说)

一个器皿里装有8个玻璃球,生摸出后说出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这篇文章共3341字。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18

1、分数的产生

(1)师:我发现咱们班有几个同学的个儿特别高,瞧,这位同学都快赶上老师的身高了,“你能告诉老师,你有多高吗?”

(1米55厘米或1.55米)。

(2)师:是够高的。,老师真羡慕你,小小年纪就长这么高,咱们班上有刚刚1米高的吗?(没有)有没有2米高的吗?有3米高的吗?(没有)

(3)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的身高能用整米数表示吗?(不能)

(4)是啊,大自然是千姿百态的,我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刚才碰到的问题,以前的人们也碰到过。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了适应这种实际的'需要,于是人们就发明创造了分数。

(板书:分数)

2、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1)师:课件出示:

老师要把一张纸分给4个同学

师:为什么不公平?(没有平均分)

师:要想公平就必须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师:课件出示一张平均分好的纸(右图所示)

师问: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每份的大小是多少?

2、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1/4)

A、认识分数1/4的相关概念(分子、分母、分数线)

师: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

生: 1/4.(师板书同时让学生认识分数1/4的相关概念)

B、指出其中的2份、3份各是多少?

师:那其中的2份、3份各是多少?(指着这张纸上的图形)

生:2/4、3/4。

3、初步概括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师:这些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19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好,这一节课又是我们的数学课,数学,顾名思义,“学习数”,当然,“学习数”并不是我们数学的全部,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数啊?(单数,双数,小数,整数,质数,数,自然然,等等……)

师:对,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么多数,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

出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一)分数的产生。

1、再现旧知识。

师:同学们看,我们有这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争论两人该怎么分吃一个饼。同学们,你觉得该怎么分呢?

生:平均分,从中间切开。

师:哦,同学们都说,从中间分开,平均分。老师知道了。这样分。(操作课件分饼)

师:嗯,这个方法真不错,那你能用学过的分数表示每们小朋友分得的份数吗?

生:12(师演示操作。)

师:你能说说这个12它表示什?

生: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个小朋友分得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饼的12。

对,在进行分物,测量或者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你还能说出哪些像这样的分数。你能分别指出它们的名称吗?

生:12,24,57……

(二)分数的意义。

1、认识单位“1”。

(1)动手操作:

同学们,我们已经熟悉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现在请你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四分之一,看谁做得又快又好。(折一折,或画一画)

(2)展示学生成果。

(3)出示课件,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交流,汇报,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4)概括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四分之一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学生乙:有的是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有的是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四分,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师:对,一个实物好理解,但是有的是由几个单个的物体组成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5)像这样的整体,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一筐鸡蛋,一堆煤,一个年级的人数,一些桃子,一个年级的人数………………)

师:也就是说,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少,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

(6)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强调平均分)

2、学习分数单位:

(1)出示课件:师引导学生填一填。

(2)说说,这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分数单位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的分数单位。

(4)分数单位的特点。

A、都是几分之一。为什么: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B、分数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因为不同分母的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所以不同分母的分数有不同的分数单位。

三、课堂作业设计。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呀?你学会了吗?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2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物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

教具:

课件、各种形状的纸张、水彩笔等。

引入:

1、分苹果

师:今天老师带来三个苹果,准备分给两个同学,谁能帮老师分一分?

生:一个同学分一个。

师:那还剩下一个怎么分呢?

生:一人一半。

师:那也就是说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一份是么?

生:是。

2、(幻灯出示书上的图片),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在古代,因为生产的需要,人们为了测量,把物体分成一段、两段、三段,不够一段了,不是整数,不能用整数的结果表示,为了准确地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出示幻灯,找同学来读)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用分数来表示。

一、学习一个整体的分数

1、幻灯出示1/4,这就是一个分数,它读作什么?(生答四分之一)谁能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它表示什么?(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准备了教具,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吧。

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1)任意选桌上的的材料创造1/4

(2)用你喜欢的方式把1/4表示出来。

(一)、学习一个物体的1/4

(材料:一张正方形纸、一张长方形纸、一张圆形纸,一根一米长的彩带)

1、展示汇报

(1)师在同学中分别找到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的1/4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生展示,师帮助强调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生边做,师边幻灯演示。

2、师小结:以上我们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他的四分之一,这就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他的1/4.(板书“一个物体”,“平均分”“1份”“1/4”)

3、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考一考你们,你们怕不怕?

(出示幻灯练习题),请说说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4、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巧克力蛋糕,准备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幻灯出示)这是一块正方形的蛋糕,我们可以用正方形来代表它,它是原来蛋糕的1/4,猜猜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做一回设计师,在你的练习本上画一画它原来的'样子。

5、请小组内展示一下你的作品,探讨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画法啦?

6、学生展示,老师幻灯演示。

同学们,你们真是优秀的设计师。其实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演示了。

(二)、学习一些物体的1/4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这又是一块蛋糕,露出的部分是这个整体的八分之一,你能猜猜原来会是什么样子么?同学猜测。

师出示圆形的蛋糕

(2)老师这里还有一块蛋糕,用分数表示是1/8(幻灯),请同学们猜猜这次的蛋糕原来的是什么样的?

同学们可以用三角形代替蛋糕,动手画一画原来是样子。然后小组讨论。

同学展示作品。

师:大多数年同学画的都是圆形的蛋糕,可是这次的蛋糕不是圆形的了,而是由8块单独的蛋糕排列组成的。请看大屏幕。(幻灯出示)

师:同学们很聪明,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这次的蛋糕不是一个了,而是一些物体了。(板书“一些物体”)请同学们看看我们刚上课时摆的1/4,你能找到你用一些物体摆出的1/4吗?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请2名学生到前面投影仪上展示,教师在旁边指导,让学生说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2、(幻灯出示)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请同学读)老师板书“一个整体”

请同学看看你桌子上的材料,说说你把谁看成一个整体了?你是怎么样分的?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再找两名同学展示)

3、请同学们看看你刚刚分的1/4,都是1/4,为什么有的同学分得的是1个物体,有的是2个物体?

生汇报,这个整体变了,因为四分之一是1个物体的原来是4个物体,四分之一是2个物体的原来是8个物体。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请同学们再说说同样是一个这一个物体,它可不可以是1/4,可不可以是1/8,可不可以是1/12?

生汇报:可以

师:为什么?

生:当有4个物体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1/4,当有8个物体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1/8…师:这说明什么?

生:分子不变,分母变了,说明分的份数变了。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真棒!这肯定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二、学习单位“1”

1、师:刚刚我们分过的这些物体,都可以称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这个“1”加了引号,你知道为什么吗?(生答:因为这个1不是就指1,而是指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

2、师小结,刚刚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分数的意义(板书“分数的意义”)

3、请同学们再看一下我们刚刚分过的物体,它们分别把什么看作单位“1”了?

(教师举例课后题)

4、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

三、练习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幻灯出示12块糖),看看谁最聪明,回答的又快又好。

完成幻灯的练习

四、学习分数单位

1、同学们,请看黑板,其实分数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我们就把他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师:谁能说说刚才题中的分数单位?

生:1/4、1/8、1/2…

师:老师说一个数,看谁能快速地说出他的分数单位。3/4、2/5、8/9…

生抢答。

师:老师还没说分子呢,有的同学就已经回答出来了,你们发现什么窍门了么?

生:分子都是1

生:分母都是分的那个份数。

师:所以说,分数单位是由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单位“1”,和分数单位。你们这节课的表现非常出色,我为你们而骄傲,让我们为自己精彩的表现鼓掌。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21

一、教学目标

(1) .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2) . 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 ”表示。

(3 )。 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分析

(1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 )理解单位“1 ”。

( 3 )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举出几个具体的分数。老师板书 根据学生举例的分数请同学们说出都知道这个分数的什么如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它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自己的课外知识等。

老师举例并板书 41 请学生说出41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甲41表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吃了其中的1份可以说吃了这块月饼的41。 学生乙41还可以表示把一根绳子平均剪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 这根绳子的41。

(二)、教学实施

1 、认识单位“1 ”。

( 1 )动手操作。 老师如果用图表示41可能你们每人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现在请你动手折一折或画一画来表示41。 学生展示成果。

( 2 )老师投影出示图片。

老师:投影片上的这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41吗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反馈。

学生甲:我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一根香蕉是这个整体的41。

学生乙:把8 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 份每份两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41。

学生丙:我把12 个△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 份每份3个△是这个整体的41。

学生丁:我把1 米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 份其中的1 份就是1米的41。

( 3 )概括总结。

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41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 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8 个苹果、12 个△平均分还有的是把1 米平均分。

老师:一个图形一个实物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8个苹果、12 个△ 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

( 4) 举例。 老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筐茄子、一车煤、一个年级的人数、全中国人口等。

2 概括分数。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 ”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 ”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 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 学生相互交流补充。 明确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五、作业安排

课后练习1、2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2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兴趣、愉悦、兴奋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

二、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学过数学吗?打声招呼吧!

师:认识数学吗?谁对数学更熟悉?认识几年了?真的了解吗?什么是数学?学过数学,用过数学,但真正的数学并不是这样定义的,想知道吗?(出示课件)怎么了?没了就对了,审题的'过程就是把放在脑子里,而不是放在眼睛里,对信息要进行思维的加工,放在脑子里。想再看一次吗?掌声送给他,这才叫审题。

师:其实数学就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那么我们就带着数和形的想法一起走进今天的新的内容。

师:上课!(出示ppt)

师: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数叫什么?(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师:把八张牌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张?有分数吗?

8÷2=4(张)

把两张牌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张?有分数吗?

2÷2=1(张)

还是没有分数,看好了,分数就要来了···(出示一张牌)

现在有几张牌?怎样提问就能产生一个分数呢?

把一张牌平均分给两个人。

产生这个分数需不需要平均分?

那我们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学过了,这个词就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前提)

怎么列算式?1÷2

我好像还没做过这样的题,怎么理解呢?

生:把一张牌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可以得到这张牌的一半,也就是0.5或者1/2。

师:你们真了不起。

(二)、探究新知

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想知道吗?从古至今,我们在进行测量、分物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就用分数来表示。(课件演示)

师:看到第二点,谁来说说是哪个分数?

生:3/5(板书)(复习分子、分母、分数线)

师:刚刚把一张牌分了,又把一些牌分了,看起来一个物体能分、一些物体也能分。

师:党我们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时,它是一个“1”,它也是1个整体,哪这个“1”可以表示什么?

生:现场的全体老师,........

师:也就是说这个1是不固定的,但是不能无限大,也不能无限小。我们把这样的1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基础)

师:指黑板,有几张牌?

生:8张。

师:我现在把8张牌圈起来,也就是把8张牌看成一个整体,8张牌就是单位“1”。刚刚把8张牌平均分给两个人,还可以发现点什么?

生:每人4张。

师:在图中你可不可以画一条线来表示?

师:这里是把-----看成单位“1”,把8张牌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1、动手操作,理解1/4

师: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正方形、4支笔、8颗糖。

活动要求:现在我们以1/4为例,请同学们4人一组,通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的办法表示出它的1/4。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师:分好的同学就与同组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说说1/4是怎么得到的?1/4的含义是什么?

组1:我们选的是正方形。我们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组2:我们选的是4支笔。把4只笔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是这些笔的1/4。

组3:我们选的是8颗糖。把8个糖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是8个糖的1/4。

(三)、建立单位“1”的概念

师:仔细观察这3幅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都表示了各自的1/4。

生2:被分的东西不一样,每一份也不一样。

师:对,大家都发现原来是因为被分的东西不一样,有的是一个物体、有的是一些物体。像这样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板书“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4、归纳分数的意义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一个整体用什么表示?平均分是什么意思?若干份是什么意思?(生:很多份)

5、练习:

(四)、认识分数单位

自学课本,学生什么是分数单位。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你能个举例子来说明吗?

生:2/3的分数单位是1/3。(板书2/3)

师:他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个)

师:3/4的分数单位是多少?11/23呢?17/120呢?你们找分数单位怎么又准又快呀?有什么简便的好方法?”

生: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五)、巩固练习

(六)、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简单。有收获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百)在学习评价的时候也用到了分数,分数真是无处不在,希望大家课后到生活中去寻找分数,进一步去了解分数。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