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课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程教学设计 1
一、课程设计
本学年开始,在践行《枫叶中方课程质量标准》和学习使用加方12种教法的前提下,我希望能在准备研讨课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有所提升。《中国建筑的特征》是由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所作的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顾名思义,这篇文章主要讲的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特征。由于说明文的文体,在备课的时候我决定将恺尔考试的相关内容结合到课堂中。
本堂课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这篇文章让同学们对中国古建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让她们知道什么是“中国的”建筑;二是通过教学,让同学们熟悉恺尔考试的流程,将听说读写结合在其中,并且能够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基于这两个目标,我在设计的时候将这个课程设计成了一个大活动,给学生赋予导游的身份,以导游的身份进行古建筑知识的培训,最后给每个导游小组分配任务,针对一处古建筑进行讲解。
整节课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导游培训”和准备部分,其中导游培训部分就是依据课文让学生对中国建筑的特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划分好学生的小组之后,给学生时间进行阅读和回答学案上的问题,并且给每个小组分配自己负责的部分进行分享,并依旧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运用模型更直观让学生感受中国建筑的结构和中国建筑的特征。其中,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是本堂课的难点,由于女生整体的逻辑思维和方向感不如男生,所以很难通过文字想象出来建筑的结构特征,而运用立体模型,能让女生从感性角度去认识其结构特征,能让她们印象更为深刻。最后安排景点的讲解,是希望学生能够从导游的身份对古建筑进行讲解,做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能够学以致用,并且在运用的过程当中对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二、反思提高
总体而言,整堂课进展比较顺利,基本达成了最初制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在这过程当中也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有待改进。
第一,导入过长。本堂课的导入我联系到了之前所进行的才女的内容,但是由于联系过远,导致整堂课的导入过长,用了大概15分钟的时间,使得课堂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后由于时间问题,我也加快了后半部分的讲解,结果就是没有让学生的观点得到充分的表达,在以后的讲解过程中,导入需要好好设计,并且控制好导入的时间,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景之中。
第二,在讲课的过程当中,没有很好的做到中西结合。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于中国建筑的讲解,但是不仅仅中国有建筑,外国也有很多具有特点的建筑,如果通过中西建筑的对比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中国建筑的认识,但是我没有能够很好的和西方结合到一起。虽然在讲建筑的颜色的时候简单的做了对比,但是却没有深入进去,也没有提供图片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使得这里一带而过,没能够让学生更多的思考。日后,在这里应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将中西内容结合起来,体现枫叶特色;并且应该更好的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给学僧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讲课中运用到模型可以说是本堂课的亮点,但是这个模型一直由教师拿着,同学没有能够进行更近的接触。因为在课程中,有学生进行回答的环节,如果将模型交给学生进行讲解,也许效果会更好,而且可以让模型在学生手里进行传看,让她们更加近距离的认识中国建筑的特征。
第四,在最后的课堂活动准备中,让学生代入导游身份进行讲解,但是经过第二课时,我发现有一些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讲解,没有代入到导游身份里面,这里其实体现了在安排活动的时候没有安排合适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其实可以在第一课时的时候,由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知道如何代入到导游的身份里面,也让他们知道如何进行导游词的书写,为他们进行展示做一个比较好的铺垫,让学生更加有目标。
第五,课程内容较多,没有能够针对课程目标,直指靶心。这次的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文章认识中国传统的建筑,对中国古建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这堂课应该全部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但在最开始的时候,导入就用了很长时间,之后观看视频认识梁思成和林徽因也用了十几分钟,使得课堂时间被浪费。认识梁思成是必要的,但是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节省这部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读课文,理解课文,而视频中提到的林徽因的相关内容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所以对于课堂视频内容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筛选。
最后,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缺少对于说明文的基础讲解。虽然这次的课程是希望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与恺尔考试相结合,但是也不能彻底脱离说明文的基础讲解方法,而我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已经脱离了说明文的常规讲解方法,使得学生们没有能够认识和了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这是在课程目标设计时就留下的弊端,在以后的课程目标设计上,应该更好的进行取舍,一些必须留下的内容不能直接剪除。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课程设计上的问题,在整个课堂中,还存在许多细节上的问题,比如没有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评价,课堂出现边缘人等情况,这些问题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都将重点对待并且予以改正,让学生通过课堂能够获取知识、获得自信,做到真正的有所学、有所得、有所乐。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程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文学知识。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二、能力培养目标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难点:
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浏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见过不少楼台阁宇。可你们知道这些建筑中包含着多少历史文化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XX年4月生,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
19XX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他的学术著述,《清代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1)讲立体构成。
(二)讲平面布局。
第二层次:(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
第三层次:(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全文按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来展开。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说到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把建筑的“风格和和手法”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它们有何共同点?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所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程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手法。
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中探究中国建筑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兴趣,使其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手法
教学难点:
对文中出现的建筑名词的形象理解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的河流,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现在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同学们从中找出中国的建筑(图片展示),同学们为什么能从这组图片中一眼看出属于中国的建筑呢?中国的建筑是独具特色的,那么它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能独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相信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广东省新会县人,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长子。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同时他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课文分析
1.解题:课文的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哪一个词是关键词?
明确:特征
2.中国建筑的特征十分丰富,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建筑的几点基本特征,下面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这九点基本特征,想一想,这九点基本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总体特征?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明确: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展开的。一二点属于总体特征,三至五点属于结构特征,六到九点属于装饰特征。
3.在称赞中国建筑的坚固性中有句俗语“地陷墙塌屋不倒”,而中国的建筑之所以会如此的坚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结构的稳固性。作者用了三点来具体介绍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下面我们分成3组结合具体问题来研究一下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
问题:
中国房子是靠什么材料承重的?这种材料是怎样搭建成房子的基本构架的?2.什么是斗拱?它的作用是什么?3.举折、举架是怎样构成的,它作用是什么?
明确:
1).依靠木材承重。房身部分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副梁架之间用枋、檩连接。
2).斗拱是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作用是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的可能的。而正因为在斗拱的设计中体现出中国的建筑工匠们在建筑力学和建筑美学方面的智慧,斗拱的设计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3).举折、举架的作用是形成屋顶的坡度。
4.从作者介绍的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的介绍顺序中我们发现,一间房子由下而上可以分成三部分: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那么,中国建筑体系中是如何把这一间间房子联系在一起的呢?我们来看《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段描写(幻灯片展示: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体会一下,中国的一所房子在平面布局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往往左右均匀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从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上可以体现出中国建筑文化的中规中矩和阶级分明的特点。
5.我们的房子建造完成,但是智慧的中国建筑工匠们在讲求建筑的实用性的同时,也不会忽略它的美观性的特点的。同学们能不能结合我们学过的古诗文,想想,在我们的诗文中,对中国建筑的装饰特点都有过什么样的描写?
明确:“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等等。从这样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中,我们喜欢运用色彩鲜艳的颜色,而这些鲜艳的颜色中,寄托了中国人民对幸福的期盼。
(图片展示)
四、小结
同学们,对于中国建筑的特征也许以前我们不太熟悉,不过今天通过对梁思成先生这篇课文的`学习后,相信大家对我们祖国的建筑有了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
五、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课文在论述时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知道作者在介绍时采用了先总后分的顺序,那么,这九大特征有没有详略安排呢?作者着重说明九大特征的哪几项?
明确: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有:平面布置,结构方法,斗拱,屋顶,色彩。
二、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然后,作者提出了什么内容?
明确:(一)中国建筑的文法
1.在学习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所有的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被中国的匠师们所遵守,为中国的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做中国建筑的“文法”,(比喻)下面我们结合课文57页最后一个自然段,找一找,作者究竟是怎样具体解释中国建筑的“文法”和中国建筑的“词汇”的。
提示:理解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明确: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我们说它是中国建筑的“文法”;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
2.中国建筑的文法要求我们在建造房屋是遵守一定的规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但同时,中国建筑的文法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怎样理解中国建筑文法的灵活性呢?我们结合课文58页第二自然段来理解。
明确:中国建筑的文法在命题上可以有灵活性。具体体现在运用中国建筑的文法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思考:如何理解“可译性”
明确:“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也是以“语言和文学”为喻,是指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通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三、在理解中国建筑的文法特征及各民族“可译性”问题过程中,我们发现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大家能不能从课文中再找出一些,并谈谈你们的理解?
明确:
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答案]将地区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建筑的体系关系比喻成兄弟同属一家的关系,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让大家更容易接受这一说法。也为后面的各民族之间的建筑的“可译性”埋下一个伏笔。
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答案]把墙壁比喻成我们日常所见的“帷幕”,使读者更能直观的理解墙壁的作用。
3.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答案]把各种类型的建筑和多种体裁的文章相比,并将建筑划分为“大文章”或“小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因为“命题不同”而产生的风格的不同。
小结:文章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读者生动、形象、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建筑的风格,所以我们在阅读一篇说明文的过程中,要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形象性。
四、总结
中国的建筑,在经历了千年的洗礼后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建筑特征,而每一个民族在自己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风格虽然不同,但解决的本质问题却是相同的,作者把它称作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我们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中体现出的中国的文化,是为了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去体会、继承和发展中国建筑的美,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今天所体会到的一切的美,源于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结构和运用的揣摩和体会.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程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属于实用类文本。单元说明里指出:阅读这些作品,既可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可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在学习中,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品味这类文章的语言特点。
本课与其他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在于文体划分,本单元又提出“自然科学小论文”这一新概念,所以应当指导学生认识此类文章与一般的说明文的区别。本文讲的是建筑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讲是个新领域,所以,本课的教学就要让学生对作品介绍的科学知识有所了解,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这种应用文体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对文章的写法做一些有益的探讨,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看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学情教法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很多说明文了,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这些术语已经了然于心,以他们的思维水平,对理清思路,归纳观点,品味语言等常规阅读要求也能通过自读解决。
事实上,学生对科普文章是不感兴趣的,何况是讲他们接触不多的传统建筑,所以教师势必要提供一些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文章太长,术语较多也是学生不喜欢文本,难以读懂文本的重要原因。所以课前应该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预习,而以文体特征为纲要,以标题为切入点,探讨文章各部分与中国建筑的特征的关系,能够轻松地理清文章脉络。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才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正如古人所言的“文以载道”,“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而本文是体现二者结合的再好不过的范例。所以本设计重在让学生明确本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以及写作的目的何在。通过探讨“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学习写作自然科学小论文的基本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通过探讨“写作目的”领悟作者寄寓文中的拳拳爱国心与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掌握文体特点,尝试小论文的创作。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结构层次;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树立科学意识;领悟作者寄寓文中的拳拳爱国心与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对文中部分术语和主要观点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梁思成先生的生平。
2、教师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幻灯片显示垂花门图片)这仅仅是一扇门,可它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浓郁的中国味。今天就让我们推开这扇门,去看看中国建筑的特征。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本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我们要从这篇文章中学习什么呢?(这堂课要达成的目标)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中国建筑”这个概念的外延太大了,文中作者有没有从时间上限制它的'范围?
(2)本文用分条陈述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里有四幅图片,想用它们作本文的插图,你觉得它们分别用来说明中国建筑的什么特征好呢?
(3)这九点特征应该是并列关系,我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打乱它们的顺序?
(4)在第14段里,作者有一个很新鲜的说法:中国建筑的“文法”,“文法”就是“语法”,我们知道汉语有语法,英语也有语法,中国建筑的“语法”是什么呢?
(5)文章写到这里,我们看到作者对中国建筑的范畴做了界定,特征作了介绍,成因作了阐释,结构非常完整了,作为说明文,对于写作对象已经解说的非常清楚了,可以结束了。但是作者又谈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这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呢?首先弄清楚什么叫“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呢?
(6)作者谈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个问题,最终要表达什么意思?
(7)作者用了“若想”这个词,可见他是在呼吁,我们先来看一看当时的情况。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小结:梁实秋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梁启超先生,说他是“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梁思成先生同他的父亲一样,也是“有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爱国爱民,忧国忧民就是我国知识分子最大的优点。
(8)最后一部分是不是画蛇添足?
(9)结合本文谈谈自然科学小论文有什么特点?(小结)
四、布置练习,学以致用
练习题(任选一题):
1、家乡的老房子
2、探寻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气息
要求:课外查阅资料,长短不限,重要的是记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向同学们介绍一位同学:北京清华大学附中高三年级的朱若辰,一位写出硕士论文的高中生。(幻灯片显示相关材料)只要同学们能做有心人,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认真钻研,也能学有所成。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程教学设计 5
目标
1、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培养善于透视关键语言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建筑的变革发展,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其说明顺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图片欣赏及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的河山,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这些古老的建筑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它们究竟有何特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从中我们一定能得出答案。
二、作家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错批一人(马寅初),多生几亿;错批一人(梁思成)少了名城。”
三、分析课文
(一)读文章,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段前标上序号)
1-2: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3-13: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14-19: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
20: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
(二)探究九大“特征”的内涵、说明方法。
1、个体建筑构成
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作诠释)
2、群体建筑构成
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举例子打比方)
3、结构方法
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4、斗拱
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列图表举例子摹状貌下定义)
5、举折、举架
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下定义摹状貌)
6、屋顶的装饰作用
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作比较引用)
7、颜色的选择——朱红
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举例子作比较)
8、部件的装饰作用
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举例子)
9、建筑材料的装饰
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作诠释)
(三)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顺序展开的?
1、由整体到局部
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四、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为了说明这种“文法”,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请举例说明。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并且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沿用的惯例。
2、文章中说的建筑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词汇”指的是建筑的材料。
这是比喻的说法,使得说明生动,让读者易于接受。
本文用“文法”来比喻建筑的“规矩”,用“词汇”比喻建筑的材料,让人们能过熟悉的文章组成来理解建筑中的各种法式和材料的使用。
3、“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拘束性”指建筑物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文法”,即惯例,但是可以在惯例下出现不同的样式。这种特点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的风格,又具的独特性。
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
所谓类比,即是用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两种事物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
——用“语言和文字”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的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通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5、理解“文法”“词汇”“可译性”
(1)用简要的话概括它们各自的意思
中国建筑“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定规,有“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中国建筑“词汇”是指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
“可译性”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通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2)分析这些比喻的表达作用
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建筑的特点:
A、规则性;
B、独创性;
C、情感性
五、布置作业
预习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