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谋篇》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布局谋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 1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文章的布局谋篇;
2、明确布局谋篇的要求,学习如何布局谋篇;
3、学习运用布局谋篇的方法、技巧,合理谋划文章的结构;
4、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几种写作的方法,理清在一定程度上的写作思路。
二、导入新课
要建一座高楼,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工人们按照什么来建?图纸,也就是设计图。作文也一样,需要讲究谋篇布局。
三、布局谋篇及其作用
谋篇布局就是思考文章的整体架构,是指文章的结构布局。进行谋篇布局的好处就是使所写的文章结构言之有序,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四、布局谋篇的一般方法
〔一〕串点
所谓“串点〞,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然后在那个“点〞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点〞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采用“串点〞法,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最常见的“日记体〞和一些短小精悍的以“小剧本〞形式构成的一幕幕情景,都是很好的方式。在采取这一方法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选点的数量。一般以三个为宜,少则单调,多则会繁琐。三个“点〞既符合人们的阅读、欣赏、审美习惯,也比拟容易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
2.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及代表性。虽然说通过选“点〞来写,比拟易于操作,但要注意到,点和点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所选“点〞应能代表一个“面〞。
例如
1、都德的《最后一课》主要采用了三个点:课前、课中、课后,展现了小弗郎士由无知到强烈爱国思想的产生。这些点的事例都是为展现他们的爱国思想这一主题。
2、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选了四个点:元宵夜巡阅、讲故事、背书、做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作者母亲的性格特征。
〔二〕起兴
所谓“起兴〞,就是借鉴古典诗歌中“兴〞的表现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
具体来讲,就是在阐述事理前,先说一件事情,然后在此根底上引发开去,从而把相关道理阐述透彻。
展例如文《由“纵身入水的三种方法〞想到的》
评:这篇文章,由入水的“三种方法〞作为引子,然后分析各自的利和弊。在此根底上,联系到社会现实生活,最后导出奉劝。整篇文章,条理清晰,环环相扣。这样的结构方式,易于操作,且所说的道理,也便于人们接受。
需要强调的是,在前面所说的故事,一定要能起到起兴的作用,后面的延伸内容跟前面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不能油水别离,互不沾边。另外,一定要能做到“由此及彼〞,在“彼〞上大做文章,作为重点来写。
〔三〕追问
所谓追问,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在说理文中特别有作用。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展开分析;有因必然导致果,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可以展开分析;呈现出的现象是什么样子呢?可以展开分析;怎样去把握它呢?也可以展开分析。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议论思路。另外正面可以设问,反面也可以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比方“说‘机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这样来“设问〞展开:
1.机遇是什么?
2.古今中外有抓住机遇取得成功的人和事吗?
3.机遇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吗?
4.为什么要抓住机遇?
5.抓不住机遇会怎样?
6.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即自身要具备什么素质?〕
这样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地分析,就较容易把问题讲透。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设置问题来展开分析,不仅思路清晰,而且文章结构也不觉薄弱。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宜明显以“设问〞修辞格的形式出现,在每段的前面设一问题,然后作答。像上文,“问〞在暗处,“答〞在明处,行文自然流畅。
〔四〕材料排列
次要的放在前面,主要的放在后面;次要的材料略写,笔墨少些,主要材料详写细描,多下笔墨。
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情感变化来进行材料先后的安排。情节波澜起伏,柳暗花明。
〔五〕过渡和照应
段和段之间,特别是材料内容转换时应该要有过渡词、过渡句或过渡段,以保持文章语言的连贯性。首尾之间要注意相互照应,以彰显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五、布局谋篇的原则
〔一〕一篇好文章,既要结构匀称稳当,又要文气贯穿。这就需要注意过渡、照应。“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藤野先生》〕是场景转换时的过渡。
谋篇布局要紧扣主题,将文章的各个局部连成一体,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以“狗是谁的→错是谁的〞这一荒谬的“责任推定〞为轴心对称展开,结构紧凑,比照鲜明,将主人公“善变〞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具有强烈的挖苦效果。
〔二〕开头和结尾也是布局谋篇时需要重视的。文章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直入正题;也可以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结尾的写法也很多,共通之处在于“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叶圣陶语〕,要尽量做到有余韵、有回味。
布局谋篇的技法
开门见山法:如:朱自清的《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欲扬先抑法:如:鲁迅《阿长与山海经》等。
〔三〕衔接过渡法:
用设问的形式过渡:如《荒岛余生》、《敬业与乐业》等;
用词语衔接过渡:如《月亮上的足迹》、《大自然的语言》等;
用句子衔接过渡:如《济南的冬天》、《孔乙已》等;
用段落衔接过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等。
〔四〕曲终奏雅法:
1、总结全文,揭示中心。如:《伟大的悲剧》、《大道之行也》等;
2、饱含哲理,发人深思。如:《珍珠鸟》等;
3、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如:《社戏》等;
4、拓展意境,丰富内容。如:《斑羚飞渡》、《孤独之旅》等。
六、教材文题例如
〔一〕文题一例文:家的名片
故事中,那朵美丽、娇嫩的小黄花,从我出生到这个美丽的城那年就飘着。十四年像一粒粒沙子,每天的生活,随风而逝,但终究会堆积在一起,成为土丘。而九江,这座依靠在庐山旁的城,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关注着她的变迁。家——九江,在我眼中也有一张属于她的名片。
水是家的名片。甘棠湖,南门湖座落在城的中央,相映成趣。一条长约五百米的.小坝,两旁高耸的梧桐,像擎天的巨人,与周围的树木,一同把两湖抱在怀中,免受周遭的侵害。
水,是最有活力的有灵性的物品,湖面上泛着涟漪,在落日的余辉斜射下波光粼粼。水底却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活力,鱼儿们正在那儿嬉戏。九江也正是这样一个城,人们生活平淡质朴,内心却有着一股向上的激情。用水来作名片的开端,既表达了水的重要性,也说出了九江人民的心声。
山也是家的名片。庐山是九江东南角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险峻的弯道也被人们称做九十九道弯。山,它不懂世间万物的冷暖,但未必不能体会。她在春天里赋予树木的生机,夏季送上阵阵清风,深秋红了枫叶,寒冬里那满山的白雪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四季不同的景观,让身处亚热带地区的九江人,能够欣赏南北不同的景色,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啊!
正如毛泽东《七律·登庐山》写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诗句,庐山的雄奇与蜿蜒,足以让人叹服。
而情,是家的第三张名片。淳朴的民风,热情爽朗的九江人更让这座魅力城增添了风采。
有时候,人们在忙碌中难免出现烦躁、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但也很快就会被他们的热情所掩盖。山水赋予了九江人拥有陶渊明般的悠闲,让我们能够留心世间万物,留心身边的一切。
山水无情,却令人难以忘怀;草木无声,却让人寄情于此。心是热的,是滚烫的。手的温度,一旦给予,就能掌心化雪,滴滴晶莹。家的名片,已贴上了最完美的图画,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也保存着最真挚的温度。
〔二〕文题二例文:付出与分享
要懂得付出和分享,人生才有意义。
我们不应该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倘假设你认为我们身边有些人只是和我们毫不相于的陌路人,那你错了.实际上,这些人跟我们是一样的,并且和我们关系最密切,为什这么说呢?因为生命的真谛是:人类本是同根生,我们每个人只不过是属于搏大的生命之树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枝而已.而我们身边的人就是那些和我们有共同根源的分枝。
因此,当身边的人陷于困境时,我们要懂得如何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并不是说让你不顾一切地盲目付出.我们在付出的同时必须清楚,只有对他人有意义的付出,才会使我们的人格变得高尚,从而也使得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义。
当我们自己也陷于困境,要怎么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所有呢?这岂不是难为人吗?但是超越自我的困境,超越自我的痛苦,而以真诚的心去帮助别人,真的是一件美好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我的好友向我倾吐一段心声,很温馨、很感人,她说:“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不断告诉自己的,要先付出才有收获。以前的我以为收获是来自于对方的给予,现在我才明白其实并不是如此,收获是来自于付出当下我的心情,其实我在做的时候内心所感觉到的愉悦就是我的收获了。〞
虽然我和这位好友认识的时间很短,但从她的言谈中,我感受到这小女孩的善良及聪颖。当今社会,大部份的人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与人争争斗斗、伤害别人、损害别人,只想收获,更别提是为别人付出。我的好友是一位刚出社会的新鲜人,小小年纪就懂得付出的人生哲理,真是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无怪乎我称她是一个有教养的好女孩。
有一个农夫的玉米品种,每年都荣获最正确产品奖,而他也总是将自己的冠军种籽,毫不吝啬地分赠给其他农友。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方?他说:“我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风吹着花粉四处飞散,如果邻家播种的是次等的种籽,在传粉的过程中,自然会影响我的玉米品质。因此,我很乐意其他农友都播种同一优良品种。〞
确实如此,当你不吝把自己最爱的事物与人分享时,当下,内心所感觉到的愉悦就是收获了。因为无私的奉献,相对的你的心情是愉悦的,在你周遭空间场的一切事物也会随心而化,感受到你的慈悲祥和,你所得到的回馈也会是良善的。
就如同我的好友向我诉说这段温馨感人的话,我也沐浴在那种慈善、关心的乐园中。古谚云:“要怎么收获,就要怎么栽种。〞“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收获的喜悦系来自于你先前的付出,而当你在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内心的善就足以让自己感到很愉悦了!
〔三〕文题例文三:在路上
我们正在成长路上奋然前行,虽然有辛酸挫折,但一路撒下更多的是欢声笑语。
——题记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才刚刚起程,或许是年幼无知,曾经消耗了光阴,只为欣赏那路边的花花草草,扑蝶嬉戏。当道路不再平坦笔直时,我开始明白旅途的艰辛。
还记得那年夏天的军训。
骄阳似火,知了在被烤得发烫的枝干上聒噪。我们正在训练站姿,一排排的同学就像一棵棵挺拔的小白杨,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庄重和肃穆——我们正在学会远离父母的搀扶,单独接受恒心和毅力的挑战。看,每个同学的脸上虽然布满了细小的汗珠,但它依然是充满自信地向上仰起,纵然汗水早已浸透了闷热难耐的军装,但我们依然屹立不动,即使有小飞虫爬到了身上,让我们痛痒难忍,我们也始终如一地坚持着。
四周安静得只听得见蝉鸣,半个小时的时间似乎变得比三个小时还长。我的鞋底像被烤红的铁板,烫得我直想跳起来,但是我不能!我甚至不能挪动一下自己早已站得麻木的双腿,更不能伸手揩去脸上淌下的汗水。因为我正在进行军训,正在接受成长发下的挑战书。
时间一分一秒地消逝,当教官严肃地喊道:“时间到〞时,我竟还恍惚如在梦中,一个机灵回过神来,双腿却似灌了铅一般沉重,半天还迈不出脚步。同学拽了我一下,我竟吃痛地瘫坐在地上,差点哭出来。
环顾周围,几乎没有一个同学嘴里不喊叫着“累!〞但是脸上却都挂着幸福的微笑,鼻翼上的汗水闪耀着光辉——我们为自己感到自豪,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自己接受了磨砺,通过了考验,学会了成长!
成长路上,我们一路走来,逐渐褪去无知,学会自立,走向成熟。在路上,我们哭过,我们笑过。眼泪洗去的是幼稚,汗水见证的是成长。
我们正在路上奋然前行……
七、中考真题链接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学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个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名、人名等;
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搬别人的文章。
思路要点
1、写幸福类
可以写“我〞以前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唠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逐渐懂事了,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原来,享受唠叨也是一种幸福。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我也很幸福〞。
2、写亲情类
通过回想“我〞照顾父母、其他长辈的事,揭示亲情无价、亲情永恒的道理。比方有位同学的构思就很好:通过自己对残疾母亲的照顾,进而揭示母女深情。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我也很注重亲情〞。
3、写友情类
回想和朋友、同学之间的故事,发现许多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美或令人感到之处,表现友谊的温馨、温暖。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我也很宽容〞。
写社会类
通过对社会的观察以及亲身实践,增长了许多见识,认识到自己原来是那么孤陋寡闻。
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我也很孤陋寡闻〞。
写自我类
可以写自己通过成功完成一件事,发现以前自卑的自己原来也是很棒的,也能成功。
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我也很棒〞。
八、课堂小结
布局谋篇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布局谋篇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文章结构言之有序。安排结构的根本原则是四个字:不板不乱。具体要求有四:一是纲目清楚,思路贯穿;二是层次清晰,段落完整;三是衔接紧密,符合逻辑;四是开头明快,结尾有力。
九、课后作文
题目:我的爸爸〔妈妈〕
要求:1、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几种谋篇布局方法来安排好文章结构。
材料〔情节〕不少于三个。
3、列提纲,提纲写在作文题目的上面。
4、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 2
一、文本分析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时“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意思”,即能根据表达中心的要求,对文章的组织、结构等做整体谋划,包括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也包括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规划。
(二)《布局谋篇》在教材中的地位
《布局谋篇》位于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注重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结合。谋篇布局的能力是写作中较高层次的要求。布局谋篇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训练,学生能融汇三年的写作知识,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富有表现力的文章。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升。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两年的作文训练,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同时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整体谋篇布局方面还有欠缺。学生常常写作中首尾不能相顾,不能有条不紊,详略得当的将素材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需要在写作实践中进一步训练。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表达中心的要求,对材料的组织、机构的安排作出整体谋划。
2.学习运用布局谋篇的方法、技巧,合理谋划、修改文章的结构。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写作中布局谋篇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布局谋篇的方法、技巧,合理谋划修改文章的结构。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引入布局谋篇的概念。
“谋定而后动”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这种提前规划然后行动的方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事如此写文章也如此。汪曾祺先生曾经说过,文章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谋篇布局就是对文章的组织、结构等做整体谋划,包括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也包括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规划。紧扣文章的主题,对文章的结构作出安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怎样过渡,怎样呼应,有条不紊将文章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组成一篇层次清晰,中心明确的文章。
(二)阅读文本,小组讨论布局谋篇时要注意的问题。
1.结合你的写作经历,说说写文章时在篇章方面出现的问题。
材料一:八册上邹韬奋《我的母亲》
材料二:七册下杨振宁《邓稼先》
材料三:七册下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1.小组合作探究布局谋篇的结构和方法
【答案预设】
(1)“串珠”法——画面连缀,并列结构
所谓“串珠”,就是围绕文章中心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画面——“闪光点”,通过几个画面连缀,突出文章主题,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采用“串珠”法,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最常见的“小标题体”和一些短小精悍的以“小剧本”形式构成的一幕幕情景,都是很好的方式。
如: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选了四个点:元宵夜巡阅、讲故事、背书、做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作者母亲的性格特征。每一个都像“珍珠”一样闪烁着母亲的美好品质,连缀在一起更能凸显文章中心。
(2)“追问”法——层层深入,递进结构
先描述事情,然后追问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展开分析,展现文章中心。次要事情放在前面,主要的原因、人物的品质精神放在后面;次要的材料略写,笔墨少些,主要的材料详写细描,多下笔墨。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情感变化来进行材料先后的安排。情节波澜起伏,柳暗花明。
如: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
“两弹”元勋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民主感情?友情?
“我不能走”
永恒的骄傲
——杨振宁《邓稼先》
文章层层深入,从现象、结果探寻背后的原因,展现了一代科学家身上优秀的品质精神,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爱国情。
(3)“事回情转”——欲扬先抑,对比结构
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如:
《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对“长妈妈”情感变化
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
作者的情感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变化,一个真实可亲可爱形象——长妈妈,在文章中凸显。
2.总结常见的布局谋篇结构和方法。
(1)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层递是结构、对比式结构。
(2)常见的方法有:“串珠”、小标题、过渡句、欲扬先抑等。
(四)布局谋篇练笔,巩固记叙性文章布局谋篇的方法。
1.依据以上准则,列一篇提纲。
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在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当你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时;当你倾心人际的交往,置身在丰富的活动中;当你走近灿烂的文学名著,陶醉在精彩的影视作品里……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请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2.依据方法,讨论列提纲的方法。
(1)紧扣中心,写出语文对“我”的影响。
(2)结构可以一件事也可有层次、两件事要过渡,三件事要注意情感的渐变、中心的逐层深入。
(3)自然使用上脉络句,如首括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3.学生写作。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回顾谋篇布局的方法,同学交流欣赏优秀习作
(二)小组交流写作体会,构建策略
1.写作之前,你是怎样布局谋篇的?你关注了哪些问题?
2.写作时,你对提纲做了哪些方面的的调整。
3.对于布局谋篇你还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解决方案。
【答案预设】
(1)写好提纲的'前提是认真审题。围绕中心选取素材,思考文章的结构方式。
(2)写提纲时候选准角度。角度要小。
(3)布局周密,既要记叙完整,又要重点突出;
既要前后照应,又要升华。
复习记叙文布谋篇的方法:
(1)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层递是结构、对比式结构。
(2)常见的方法有:“串珠”、小标题、过渡句、欲扬先抑等。
(三)拓展练笔,讨论议论性文章布局谋篇的方法
出示链接材料片段:
材料一:九上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材料二:九上毕淑敏《三件精神小屋》
1.小组交流谈论,根据记叙文谋篇布局的方法,试着讨论议论文布局谋篇的方法。
【答案预设】
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并列证明中心论点
(总写中心论点,从不同的方面或者不同角度陈述分论点。)
层递式结构——由现象到本质揭示中心论点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方式,层层推进,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解决问题。)
对比式结构——正反对比,突出中心论点
(提出中心论点后,正方两方面论证,突出其中一个论点的正确,另一个起到烘托、陪衬的作用)
如:
《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包含“敬业”和“乐业”两个方面内容,文章的标题又是《敬业与乐业》,说明“敬业”与“乐业”两个分论点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而第二分论点“要敬业”和第三分论点“要乐业”与第一个分论点间的关系应是层进式关系了。第一个分论点提出了“有业”的必要,而有业又是本文立论的基础,这层和第二分论点,第三分论点间前后顺序不得随意改动,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所以说第一分论点和第二、三分论点间的关系是层进式。而在论述乐业时,作者先论述“苦业”和“乐业”形成对比。
《三间精神小屋》的三个观点:“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这三者之间呈现了并列关系。
2.小组合作,讨论议论文布局谋篇的原则。
【答案预设】
能够凸显文章的中心论点,注意开头结尾的艺术。
如: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开头)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辽阔啊!(结尾)
毕淑敏《三间精神的小屋》
3.以“交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的提纲。
(四)总结
布局谋篇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布局谋篇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文章结构言之有序。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我们在探讨写作技巧时,要已有的阅读体验入手,能够帮助我们写作时更好的布局谋篇。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
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请以《在路上》为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认真审题,想一想“在路上”的含义,确定合适的立意。
2.“在路上”可能引发你很多联想。构思时要思考材料与立意的契合度,恰当选取材料。
3.根据布局谋篇的要求,先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互相提出改进完
善的建议,再根据同学的建议,列出写作提纲,完成写作。
附:学习习作1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就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瞬间,语文会轻轻地从我们身边走过,或令人赞叹,或引人情思。而每当这时,心中便有一朵花悄然绽放,留下一抹小小的欣喜和温暖。
体检路上,语文相伴。
大车发动机“轰隆隆”地鸣响着,但这嘈杂的声音却盖不住我们初三学子琅琅的读书声,为何?下午的语文口语考试即将到来,大家正争分夺秒地在车上积极地备战:有的三三两两凑在一堆,两眼深情地望着诗篇,手指在纸上一字一句的滑动,嘴中小心而谨慎地念念有词;有的却十分豪爽,大张着嘴,满脸堆笑的大声朗诵起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不时冒出一句“八月秋高风怒号,我言秋日胜春朝”,马上便有人大喊“错啦错啦!”接着便是一阵犹如“雨后蛙鸣”般的笑声。看着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努力学习语文的氛围,我不禁扬起嘴角,心中默念:语文在身边的轻轻走过的感觉,真好。
电视机前,语文相伴。
“快快快!中国成语大会马上就要开始啦!”我倒腾着小碎步,一屁股坐在柔软的沙发上,一边抓起遥控器一边大声叫喊着,等待妈妈的到来。成语文化,博大精深,我看着电视中博学多才滔滔不绝的成语猜词挑战者,心中不由得一阵钦佩。每讲到精彩之处,我便一拍桌子,抚掌叫好。时间久了,我在看电视时也会拿上笔和本,将这些千变万化,内涵深远的成语和妙解一笔一划地抄写下来,有时还把自己当作“大师”一般,随性地在旁边批上几句点评。电视节目不再是过眼云烟,而是我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享受着在电视机前学习语文的美好时光,我感觉到:语文从身边轻轻走过的感觉,真好。
书海之中,语文相伴。
翻开一部部散发着油墨香的名著书籍,细细品读,那些略显久远的名著却仿佛活灵活现的世界,人物也好像从书中走了出来。《三国》的忠义智勇令人折服,《红岩》的革命精神让人肃然起敬。看看名家散文,从中能品出一番哲思;读有趣的小说也能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回过头去再看看那些学校的语文卷子和作业,写起来已经得心应手,仿佛令人不满足了。笔尖圈圈画画,认真完成的摘抄赏析、手抄报也攒成了厚厚的一摞。书中的语文探求的是更深的情怀,有如醍醐灌顶般有所得时,我不禁感叹:语文从身边轻轻走过的感觉,真好。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却在我心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的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和热爱,是对于生活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喜的“小确幸”。
树在,山在,大地在,语文在,我在。有语文轻轻走过我的身边,真好!
(小赫)
学习习作2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当我的目光在老舍先生的著作中穿行千百回,当我穿越文学与现实交织的万水千山,当我领会到老舍先生平凡却又伟大的人格魅力,我能感受到,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我站在胡同口朝内眺望,脚踩几尺宽的泥泞小路,身旁两道破旧灰墙夹出了这条窄巷,这一切凝固了我对老舍故居所有美好幻想,我心中隐隐升起一股不平:这平凡简陋的院落如何配得上那座北京城中最伟大的作家!
跨过门槛,绕过影壁,进入院内,一眼望去便是座老舍先生的半身铜像。我踏着青石板走近坐落在西北一隅的书房,窗格墨绿,门柱暗红,一如寻常百姓家最平凡的风景,轻轻伏在水晶般的玻璃窗上向内张望,书桌倚在窗边,几摞稿纸静静躺在上面,随着微风纸角微微卷起,再往旁边,是一支还未扣上笔帽的黑色钢笔,它无声地伫立在一旁,似乎在诉说老舍先生生前惊出的风雨和死后泣成的鬼神。我看见那支钢笔依旧在等待,等待先生回到书房,拿起它,写下最后一个未完的、描绘自己一生的故事。
我走出书房,晌午的阳光透过柿树叶儿层层遮蔽,柔和地投射在我的脸庞,如同偶然间飘落的羽毛,温柔、平和。柿树上喜鹊婉转低吟,哼唱着一首安然的歌。木窗散发着丝丝陈旧的韵香,混着缕缕树叶儿的清香,扑在鼻翕,不用特意去嗅,就能深刻感受到那涤荡灵魂的舒爽。我轻轻闭上双眼,清脆的鸟鸣声和丝丝风声不绝于耳,再次睁眼,心中似有什么清澈了,通透了,领悟了。目光穿过2经典知识,经典范文
庭院,望向那座半身铜像,从那双饱含情思的双眸中,我似乎看见一双沧桑的大手擎住那支钢笔,在平滑素净的稿纸上缓缓留下一行苍劲有力的字迹:平凡,亦是伟大。
雕像的双目炯炯有神,恍惚间,我透过那双眼看清了方才写字的人。他写下的是朴实无华的文字,它记录下的是个个平凡的人——祥子、瑞宣、王掌柜……他们揭示了时代的苦难,又参透了时代的精魂,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故事才撑起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想必老舍先生想告知与我的正是如此。真正灵魂伟大的人,并不在乎外物的华丽与否,只有身处平凡,看见平凡,才可在平凡中领悟,在平凡中感受人间最伟大的情感。我笑了,笑得澄澈,笑得洒脱。
参观了老舍故居,就像读透了生活中的语文书,领悟到了平凡文字背后映衬的伟大,感受到了语文正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
回首,望着小四合院,来时的疑惑早已烟消云散。我好像看见了曾经的小羊圈儿胡同,一阵清风吹过,带来了《四世同堂》中最后一句话“小羊圈儿外,槐树叶儿拂拂的在摇曳,起风了。”
(小婷)
学习习作3
交流
交流岂止于口吗?非也。只需要两个指头,一个无形的应用软件,我们便可以在这泱泱大国的“互联网”上任意漫步。小小的微信,便已成为当今世界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指尖的交流,搭起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桥梁。有人说:“在社交的大网之中,微信在飞速的做穿针引线不停息的运动。”我们随处可见被微信“穿”起来的人们。就读的大学生可以毫不费力的找到自己的小学同学,身处异地的空巢老人可随时“视频呼叫”自己的儿女,甚至远隔重洋的外国友人也能联系中国朋友。这一些只需点开微信的“联系人”,还何须快马加鞭日行八百里,那马歇人不歇的邮驿呢。“乡书何处达”的时日一去不复返,远在天边便是近在眼前。这样一来,不受地域、空间所限,这支“针线”联通了世界各地,并神奇般的筑起新型交流的桥梁。
指尖的交流,加速了各方文化的流通。当人们走街串巷旅游,来到北京的南锣,去到杭州的苏堤,路过四川的重庆火锅,只一段小视频的发送,便可以将金黄的糖人儿,碧波微荡的湖水,或是那热辣四溢的美食在“朋友圈”上尽情分享。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今这一处的文化际遇便可传向世界各地,一处的名胜古迹或是山川旖旎便可以让“交际圈”内每一个人第一时间领略。国界之间也是如此,大国文化的交易不止于那“丝绸之路”,马云所创的“阿里巴巴”更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路漫漫其修远兮,至少上下求索之路不再耗费多余的时间,文化的流通已在二维的世界转瞬即达。
信息化的世界迅速发展,但是,“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期盼渐渐消失,“家书抵万金”的珍视也逐步被遗忘。有句话很形象:“一百多年前我们躺着吸鸦片,一百多年后我们躺着玩手机。”勿让手机成为毒品啊,渴求下一个林则徐来销毁这“毒”可能性也几乎很渺茫了。
世界那么大,不想去看看吗?大量信息内容的冲击把一些人拍得麻木,微信世界的繁杂、充实、热烈,遮住了他们原本善于发现的眼睛。勿让网络的密集捕住你真实的内心,那里才拥有生活真正的美妙和情趣。
这无厚度的之间交流,在任何文化之间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恰当地应用便能促进人类的科技,影响世界的色彩。
(小远)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结构的基本类型。
2.明确布局谋篇的一般步骤。
3.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布局谋篇。
教学难点:
根据立意,进行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布局谋篇
布局谋篇是在审题立意、选材之后,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如果将谋划的内容简要地记下来,就是列提纲。列提纲有助于理清思路,把握全局,避免写作时信马由缰,偏离文章的主题。
二、怎样布局谋篇
(一)要围绕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对材料作全面的梳理,拟出全文的框架。
1.思维导图
2.结构类型
文章的结构通常有三种方式: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转折式结构。
(1)横式结构
横式结构就是把一组属于不同类别,但有内在联系的事物或景象,按照差不多相同的句子结构排列在一起,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主体部分几方面的内容一般是并列的关系,但却存在一定的顺序,或从主到次,或由浅入深,或时间上的先后等。
横式结构即并行结构,包括小标题结构法、问答对话式、镜头剪接式、书信日记式、段落排比式等。横式结构可以使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易于掌握,易于创新。例如杨振宁的《邓稼先》就是小标题式。
(2)纵式结构
纵式结构即层进结构,主要是起承转合式。“起”就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就是事件的过程;“转”就是事件的推进或突转;“合”就是对事件的议论,是文章的结尾。
纵式结构可以使情节波澜跌宕,悬念迭起,引人入胜。例如初中课本中朱自清的《背影》、余秋雨的《信客》、杨绛的《老王》、李森祥的《台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等。
在记叙文中,纵式结构表现为通过过程的叙述来写人、叙事、写景,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即通过回忆幼年、外出求学和参加革命等不同时期母亲的表现与经历,赞扬了母亲的品德,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怀念。
(3)转折式结构
转折式安排文章的结构模式,就是转折式。这种结构模式,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相反的方面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运用转折式结构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符合生活真实。巧合能使作品引人入胜,但要注意情节的真实性。恩格斯指出:“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因此,设置巧合要注意符合生活逻辑,使文章的内容真实可信。第二,要有利于表现主题。为了更好地表现文章主旨,构思巧合时应在情节的安排上多下功夫。比如,有位同学为反映父子之间思想逐步沟通的过程.描写父亲、儿子不约而同地分别爱上了对方爱唱而自己原先不愿听的歌曲。通过这一巧合,生动地揭示了两代人需要互相沟通、理解以消除代沟的主题。第三,文章前面的蓄势要充分。蓄势的目的是为了下文的陡转,所以一定要达到效果充分的累积,使读者的心情相当急切,再道出事情的原委和真相。
(二)在拟定框架之后列出写作提纲。
三、布局谋篇注意事项
(一)写作之前先审题立意,定准文体。
可以按照二单元的审题立意的要求来写。
(二)根据立意选择合适的`材料。
(三)对材料进行写作顺序和详略的安排。
(四)编写提纲尽量详细周到,基本确立开头,结局的语句。
(五)依据提纲写作。
提纲完成之后,就可以依据提纲进行写作了。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发现所列提纲有不合适的地方,可以进行微调,使文章更出色。
四、写作实践
(一)古老的建筑、独特的物产、美丽的传说等这些都可以是你家乡的名片。试以《家乡的名片》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1.在你熟悉的范围内确定写作具体内容,或风景、或物产、或名人、或民风民俗,所选对象要足以代表家乡的某种文化。
2.前面的图示可以作为参考,看看进一步如何展开,使内容更加丰富。
3.在图示的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自定文体,把你的故事或感悟写出来。不少于600字。
孩子拿着橘子问:“妈妈,为什么吃橘子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需要付出劳动的。”“橘子里的果肉为什么是一瓣儿一瓣儿的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还是为了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享用,要懂得与别人分享。”
1.认真分析材料中“付出”“享用”“分享”的含义,确定文章的立意。
2.根据立意,搜集相关材料,并确定所用的材料。
3.斟酌材料使用的先后与详略,列出写作提纲,并据此写作。
(三)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请以《在路上》为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1.认真审题,想一想“在路上”的含义,确定合适的立意。
2.“在路上”可能引发你很多联想。构思时要思考材料与立意的契合度,恰当选取材料。
3.根据布局谋篇要求,先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互相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再根据同学的建议,列出写作提纲,完成写作。
五、板书
审题立意的基本步骤:
确立主题——梳理材料——拟定框架——编写提纲——课堂写作
横式结构
文章的结构类型纵式结构
转折式结构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结合所学课文,初步了解常见的布局和谋篇的方法。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结构形式进行写作。
3.引导学生在作文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中,领悟作文布局和谋篇的技巧。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结构形式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方法】
采用知识导引法、例文思路启迪法开展训练,通过讨论、赏析、练习、模仿、展示、评价、借鉴、修改等途径掌握作文如何谋篇布局的方法。
【话题探讨】
人们常说“为文如造屋”,造好一座屋子,最关键的是要将屋子的框架立好。同样,写好一篇文章,也要先加好文章的结构。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同样,结构井然有序,文章才能立得起来。因此,在动笔之前,作者需要布局谋篇,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做到全局在胸。这样就不会写到哪里算哪里,文章也不容易松散、混乱。那么,怎样布局谋篇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呢?
【知识导引】
一、何为布局谋篇
布局谋篇是指在写作时,紧扣文章的主题,对文章的整体结构作出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怎么过渡,怎么呼应,从而有条不紊地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组成一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富有表现力的文章。
二、作文中在结构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
1.撇开中心,横生枝节。常常是在围绕一个中心写的,中途岔出别的话题。
2.恣意妄为,逻辑混乱。事先没有通盘考虑,写一段想一段,写到哪算哪,思路缺乏条理性。
3.层次不清,分段失当。三段式,还有层次和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在某个段里硬将几层意思塞进来,破坏了段意的单一性、内容的完整性和容量的适度感。
4.缺乏过渡,忽视照应。表现为内容转换过程中不会用过渡性语句,前面提到的问题后面没有着落,后面出现的内容不见前面有铺垫。
5.剪裁不当,头重脚轻。表现为主次不分,平均使用力量,或者是开头浓墨重彩,后发离心离德。
7.首尾圆合
古人作文有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是说作品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豹尾”是说作品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力、刚健。
常见的开头方法有开门见山法,一开头就将话题或中心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其次还有曲径通幽法,引人入胜。“‘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羚羊木雕》)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设置了悬念,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结尾的方法也很多,可以首尾呼应,凸显中心;可以引用佳句,多姿多彩;可以巧妙发问,引人深思;可以抒情议论,气势不凡;可以环境烘托,情景合一等。不管采用何种结尾方式,都要注意“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叶圣陶),要尽量做到有余韵、有回味,要力求用得自然、精巧、含蓄、有力,为文章配上一个“豹尾”。
范例:
我在读书中成长
开头:“当你需要帮助时,书会伸出援助之手;当你感到痛苦时,书会为你抚平伤口;当你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迷失方向时,书犹如一座灯塔,为你指明航程……”这是我写在自己读书笔记上的一段话,因为我深深地爱读书。
结尾:
哦,我的挚友——《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在我心中永远流着你滚烫的血液,耳畔总萦绕着你发烫的声音。不论何时何地,我都永远为你祝福,祝你永远美丽、一如初始……
校园生活偶记
开篇: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初中生活马上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小生我在这个校园已奋斗三载,难免有些恋恋不舍,便大笔一挥,记下了这有滋有味的校园生活。
结尾:
小生我三年来在这里哭过、笑过、激动过、失败过、开心过,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谨以此文记录我这段校园生活。
【例文借鉴】
我发现枕头里面有个世界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
市场上卖的枕头不合适,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过去,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妈妈的这只棉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棉花枕头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吸清新空气,舒畅极了,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发出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我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没办法,只好托人从外地带来一大包绿豆壳,母亲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比棉花枕头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后来才知道,这些绿豆壳花了父亲半个月的薪水,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绿豆枕头了,我连做作业都会捧着它。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散落满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这是父母第二次为我做的枕头!
上初中了,离家那天,母亲塞给我一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是父亲特意给我买的。
在学校住宿的每一天,枕着药枕,听枕头中药材的嗦嗦声,那简直似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评语:文章以枕头为线索,表现了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这篇文章以小见大。从文题看,“小”枕头和“大”世界颇有意趣,小小的枕头也成为情感的出发点和凝聚点。三个小枕头,融注了父母的爱子情,真是枕头小小,亲情浓浓。
明天就是中考
昨天,夏至日,太阳黄经为90度。这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也是我最为感动的一天,只因为我今天参加中考。
清晨,车上,人很多。爸爸站着,我坐着,我让爸爸坐。爸爸不肯,爸爸说明天就是中考,你千万不能累着。太阳很大,很圆。而且刚刚开始燃烧。像入场式上给运动员领路的火把,在车窗前方移动着耀眼的光。空气中浮了些来不及散去的薄雾,一眼望去灰茫茫,早晨的天空是望不透的。太阳升起的那片天际,涂满厚蜡似的云层,芒果红的光线从云层的皱褶间跌宕翻卷出来,似乎正被深处的暗流汹涌地推动着。爸爸小心的翻开帆布袋,从里面掏出妈妈起早煮好的红皮鸡蛋,非让我再吃一个,在我再三推辞的时候,爸爸已经用粗壮的手指剥开了鸡蛋,莹白的蛋白被爸爸的手染成微黄。“吃一个,补补营养,明天就是中考,好有精神。”爸爸又催我,把鸡蛋递到我眼前,我接过来,手竟哆嗦起来,窗外的景物更迷蒙起来,一滴热热的线虫爬过脸颊,我咬了一口鸡蛋……
县城,车站,人很多。爸爸背着我的书包,手里提着衣物,在人群里左拐右拐,我要替他拿一样东西,爸爸不肯,爸爸说你娘再三告诉我,明天就是中考,不能让你累着。爸爸没来几回县城,出车站打车,和出租车司机讨价还价,惹得司机直拿白眼瞪爸爸,最后,爸爸像下很大决心似的说:“算了,依你,明天就是中考,可不敢让我女儿憋屈。”
中午,旅店食堂,人很多。爸爸不知旅店就餐规矩,非要加塞上前面给我打可口饭菜,结果,饭没打回来,还让服务员训斥一顿,推到后面,我看见爸爸趔趄了一下,险些摔倒。爸爸不知趣的'和服务员争辩:“你这好饭好菜够吃吗?我女儿明天就中考,不然,谁爱来挤?”旁边的人嬉笑着看父亲,我却艰难的咽了口唾沫,咸咸的……
下午,旅店房间,我和爸爸。我看书,爸爸一声不吱,我能听到父亲粗重的喘气声,好半天,爸爸说:“你睡一会儿,我给你看点。”看着父亲一起一落夸张的胸脯,我说:“你休息一会儿吧,我不困。”爸爸固执地说:“我没事,明天就是中考,你养不好精神可糟了,你妈再三嘱咐过的。”我只好闭住眼睛,却没有一点睡意,眼睛含满了爸爸的憔悴……
晚上,旅店门口,太阳的余温仍把旅店的门口烘得像个砖窑,爸爸敞着怀,坐在门口,看城里来来往往的行人,好久,爸爸对我说:“小敏,你看城里人多清闲,爸爸想,将来你能在城里工作就行,咱村还没出息过人,明天就是中考,老师说,这可是很难过的一关呐,你可要给老师、村里人争气。”我重重地点点头。
夜幕降临的时候,爸爸爽快地拿出5元钱,买了两块西瓜,我一块,爸爸一块,站在旅店门口唏溜唏溜吃起来,一边吃,爸爸一边说;“西瓜好,西瓜败火,吃了西瓜,明天中考一定能考好,到发榜那天,我非请咱村里人吃一顿……”说着,爸爸开怀的大笑起来,沉重的一天里,这是我看到爸爸第一次笑,看着爸爸笑了,我也轻松了很多。吃完西瓜,爸爸说:“明天就是中考,别贪太黑,咱睡觉去……”
昨天,这一夜,我睡得很香甜,梦里,我梦见了爸爸,梦见了妈妈,梦见了村里的父老乡亲送我到县城上高中……
温馨提示:不管采用什么线索,都要与主题密切相关,反复出现,反复渲染。
一袋大米
那年初中毕业考师范学校,考生要在音乐、美术、体育三科中任选一科加试。我决定加试美术,由一位老师介绍,到吴老师家里学画画。
当我来到他家里时,早有镇上的两个学生在那里学画了。其中一个是高中毕业,已有相当的美术基础。听老师介绍,他还在市里获过奖呢;另一个是小学生,才入门的。
有时候,我听到吴老师对那高中生说:“你画的不错,只要肯下功夫,有进高一级学府深造的机会。”我心里就会萌发一丝妒忌。那小学生听完吴老师的指点,总是说:“噢,原来是这样。”他那得意的模样,会使我产生一丝不快。
我学临摹,也学写生和美术学。有时我会想,吴老师为什么不给我额外指点,总是叫我绘些实物之类的呢?那高中生和小学生是不是送了啥好礼给吴老师呢?
那天我回家,把这些想法一说,立即得到家里人的赞同。父亲说:“只要你能考取学校,家里人少吃一点也值得。”
“要是吴老师不收这礼,我咋办呢?要是在吴老师家里碰见生人呢?”快进吴老师家里时,我心里不由得敲起了小鼓。
吴老师看到这一袋大米后,起先是闭目凝神了一会儿,然后出人意料地收下了。我那颗悬着的心随之渐渐平静下来。
令我感到高兴的是,自此之后,吴老师真的教给我许多画画知识。他用达芬奇的事迹启发我画画要细心,也要大胆。他的循循善诱使我有时不得不这样思索:我以前是不是误解了吴老师的一片好心呢?
记得月底,我快要参加美术考试的那天,吴老师突然递给我十元钱。他脸上带着慈爱的微笑,目光中饱含温情,左手轻轻抚摸着我的背,安慰我说:“你现在还是消费者,等将来考取了学校,取得了好成绩,再来向我报喜,好不?”末了他还说:“当然,考不好也不要灰心啊。”
我的脸红了。明白这是那袋大米的价钱。当时我接过那十元钱,就跟接受一个做人的道理一样,心里感到充实多了。
之后,他又送我一本精美的画册。我起先不好意思去接,怕他儿子知道后怪他。但后来我才知道,吴老师文革时受尽迫害,四十多岁才结婚,现在儿子才11岁,寄居在姥姥家里……
可惜我后来美术考得不怎么样,心里总觉得有点对不住吴老师。
评语:文章“抑”得到位,“扬”得及时。是一篇欲扬先抑的佳作。
我尝到了内向的苦头
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人,往往被人视为老实人。这样的人,比起那些说话直来直去、风风火火的人,往往更能得到人们的赞赏。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不善言语,不爱表露自己。这种性格,给了我一个最大益处:能够安下心来用功读书。因此,我学习成绩不错,经常能得到老师的夸奖,我也常为此而自鸣得意。但不久之前,我却因此吃了大苦头。
那是在我校文化周的智力竞赛上。
那天,学校的阶梯教室里挤满了人,一眼望过去,只看到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我坐在前排的竞赛席上,惊喜地发现:今天班级里同学大多都来了,就连平日里最爱调皮捣蛋的几个,也伸长了脖子,盼着竞赛开始呢!
竞赛开始了。第一轮,六个班级旗鼓相当,难分伯仲。扣人心弦的第二轮抢答赛开始了,我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倾听主持人出题。这时,赛场上一下子平静了下来,无数双期待的眼睛一齐盯住主持人。“请说出,中国的陶都在哪里?”陶都,不是宜兴么?上回爸爸到宜兴出差,不就带回来一个陶土香炉么!想到这里,我准备抢答。然而,我的喉咙好像被什么东西哽住了,话到嘴边说不出来,脑子里乱哄哄的正在打架呢:是宜兴么?该不是景德镇吧?万一错了怎么办……我思想斗争还没结束,二班的一个同学回答了:“宜兴”。“对了!”主持人肯定地点了点头,使我好不懊恼。哎,这本该是我回答的啊!“下面是一条谜语——古屋,猜一位著名作家。”鲁迅?不对,茅盾?也不对。那么是……对了,老舍!这种谜面不是很贴切么?然而,仿佛我的思维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当我高兴地、甚至有些激动地准备伸手抢答的时候,六班的一个同学已经按响了抢答器。他说对了,而我,却像泄了气的气球似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游荡在心间,困扰着我。
第二轮结束,我们班的比分明显落后了。班上的拉拉队,刚才还在一个劲的狂呼乱叫,为我加油鼓劲,而我现在却哑了。他们一个接一个低着头走出大门,走到门口的时候,还默默地回过头来望我一眼。这一眼,包含了多少的失望啊……一下子,我觉得自己成了班级里的罪人,我是多么对不起那些对我寄予莫大期望的同学们啊!我的心在哭泣,我怨恨自己的不争气……
带着一种负疚感,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家。一头扎到床上,我的泪差点要涌出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我一遍一遍地问自己,终于,我找到了答案:是我的性格,那曾经被老师称赞过的内向性格,酿成了这样的苦酒,假如从前我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锻炼自己,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优柔寡断,举棋不定了。但是现在,现在……哎,我终于尝到了内向的苦头。
但愿天下所有性格内向的人,都增添一些勇气和魄力吧。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沉默寡言造成的优柔寡断,必将酿成苦酒!——在痛苦的反思之后,我,一个尝到了苦头的性格内向的人,不能不发出呼唤。
评语:文章开篇写了性格内向的人常常被人认为是老实人,学习踏实,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是“扬”,在智力竞赛中我吃尽了苦头,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导致失败,痛苦反思,意识到应该多锻炼自己,增加勇气和魄力。这是全文的“抑”。先扬后抑使行文曲折,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我的故事
我在成长,我在变化,我也不知我为什么在变。
6岁的我。
“啪!”一巴掌猛地打在屁股上。我大哭起来。“老师怎么教你的,小草是绿的,太阳是红的,看看你,怎么画的!”我透过泪眼,看着那张被撕掉的画:小草是黄的,太阳也是黄的。为什么非要把小草画成绿的,把太阳画成红的?我戴爸爸那个太阳镜,看到的小草和太阳就是黄的。我不解。“还有你的作文。”老师的喊声把我拉回现实,“让你写爸爸、妈妈,你怎么写的?妈妈是书童,爸爸是车夫。”“本来就是嘛,妈妈陪我读书,爸爸背我上学,不是书童、车夫,是什么?”我不服,和老师顶嘴。
那年我6岁,还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新颖、多变、极富想象力。周长长,面积小,人生阅历浅。
16岁的我。
“太过分了。”我回到家,把书包一扔,坐在沙发上生闷气。“怎么了?”爸爸关切地问,“今天考试,居然有人作弊,老师也没看到。”“他有没有抄你的?你有没有受影响?”说到作弊,父母如临大敌,紧张地问。“那倒没有。只是这样对努力学习的同学太不公平了,我要去举报。”“别傻了,没影响到你就行了。举报,万一人家报复怎么办?再说了,那么多作弊的,你举报得过来吗?”听了父母的话,觉得有道理,于是打消了举报的念头。回到房间,我想起刚刚被老师读过的作文。写友情的。只是我所描述的友情与我遇到的相差甚远。文中用了很多华丽的辞藻,而我拥有的友情都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却又很温馨的。“文章很唯美,但很违心。”我苦笑着对自己说。
那年我16岁,已经被渐渐改造成规则的图形,只是棱角还在,不新颖也不规范,
“26岁”的我。
“我的这件衣服怎么样?”女伴向我展示她新买的衣服。“很不错,和你很配,你穿上它年轻了十岁。”我赞不绝口。其实那件衣服很难看,但我在“赞美”的时候,竟没有任何感觉。全然没有第一次说违心话时的慌张。
老板刚刚批评了我,说我工作的方法不对,并告诉我另一种工作方法,于是我很听话地按老板介绍的方法去工作,尽管方法更不对。但管他那么多,这是老板交代的工作方法,出了问题不关我的事。再说了,和老板顶嘴没好下场。多年的经历,已经让我有经验了。
这年我26岁,已经被打磨成了一个圆,我稳定,我周长短,我面积大。我的人生阅历丰富了,我变得世故圆滑了……
不多变也不稳定,周长不长,面积也不小。
一天,去幼儿园接女儿,女儿哭着扑过来。“老师说太阳是红的,小草是绿的。可我戴爸爸那个黄黄的眼镜看到的太阳和小草就是黄的,老师说不行,还打我。”女儿哭哭啼啼地讲完。这些话猛地击中我的心,尘封已久的记忆大门猛地打开。我想起了那黄的草,黄的太阳,妈妈是书童,爸爸是车夫,想起那个未经世俗打磨的不规则的多边形。我的泪水悄然滑落,为不再拥有的那个不规则的多边形……
当考试来临时
一课间,在一片喧闹声中,班主任匆匆走进班级宣布“本周六、周日初三进行摸底考试”,班主任宣布了这个不好的消息之后,又补充道:“希望大家抓紧一周时间复习,树立迎考意识,争取考出理想成绩”于是乎,全班学生像霜打的茄子——蔫了,脸色由白变红,又红变黄,由黄变紫,“唉”声四起、愁眉苦脸。“唉,这真是苦海无边呐!”
想说爱你不容易。
考就考吧,尽量发挥水平就是。可是,可爱的老师可不这样想,一定要把迎考意识树立到底。于是乎……考试,亲爱的摸底,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写题山书海,密似雪片)
月亮代表我的心。
考前,不熬几个夜半,不搞几次“闻鸡起舞”那叫没迎考意识,作为初三学生,那才叫“奇耻大辱”,于是乎……月亮作证,我的迎考意识树立到最高境界了吧。(写起早贪黑)
都是排名惹的祸。
考后,你不闹心,那才叫没长心呢,每次考试之后的总结你不怕,我可怕。于是乎……闹吧,考前闹心属于正常心理反应,何必大惊小怪?(写紧张心理)
衣带渐宽不应悔。
对考试,你反感?你反感也没用,老师、家长怎么教育你的?君不见中考大战的惨烈?君不见莘莘学子熬白少年头?君不见学海无边没有岸?君不见落榜的考生把泪流?于是乎……(写累死也心甘的无奈“决心”表白)
唉,还在这白话,眼看就要考试了,还不用功?真没迎考意识!于是乎……评语:写这种文章,容易写成千篇一律。作者选择的材料是考试来临时的情景,主题是突出学生压力大,写见闻感受时最好要写出新的结构,个性语言,在嬉笑之中把苦涩留给读者去思考。整篇文章要以幽默诙谐的口吻去写。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文章布局谋篇的基本原则,包括引言、正文、结尾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和目的,灵活运用各种布局技巧,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问题-解决、对比-对照等方法来组织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耐心细致的构思习惯,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引入阶段(约10分钟)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两篇主题相同但布局不同的短文,引导学生讨论哪一篇更吸引人,为什么。以此引出文章布局的重要性。
概念阐释:简要介绍“布局谋篇”的定义及重要性,强调良好的'布局对于传达信息、吸引读者的重要性。
2.理论讲解(约20分钟)
文章结构:详细讲解引言(背景介绍、主题陈述、thesis声明)、正文(分论点展开、证据支持、分析说明)、结尾(总结观点、提出建议、留下思考)的构成要素及写作要点。
布局技巧:介绍几种常见的布局模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问题解决法、对比对照法等),并结合实例分析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境和效果。
3.实践操作(约30分钟)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给定的主题,应用所学的布局技巧,共同构思一篇文章的大纲。
写作练习:基于小组讨论的结果,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段文章(引言+一个主体段落),重点在于实践布局技巧的应用。
4.作品分享与点评(约20分钟)
作品展示:邀请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文章大纲或写作片段,分享构思过程和布局策略。
集体点评:教师和同学共同点评,指出优点和改进之处,强调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5.总结回顾(约10分钟)
复习要点:快速回顾本课学习的关键概念和技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学习,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自由选择主题,强调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优化布局谋篇技巧。
教学资源与评估
教学资源:提供相关案例分析、优秀文章范例、布局模板等辅助材料。
评估方式:结合小组讨论表现、写作练习的质量、参与度和最终文章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布局谋篇的概念,掌握常见的布局谋篇方法和技巧,如并列式结构、层递式结构、对比式结构,以及小标题法、过渡句、欲扬先抑等具体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练习等方法,学生能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布局谋篇的知识,提升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写作时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习惯,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布局谋篇的概念:解释布局谋篇是在审题立意后,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的过程。
常见的布局谋篇方法:
并列式结构: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或方面展开论述,各分论点之间并列关系。
层递式结构: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顺序,层层递进,逐步深入。
对比式结构:通过正反对比,突出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小标题法:用简短的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不同部分,使结构更加清晰。
过渡句:在文章的不同部分之间使用过渡句,使文章衔接自然。
欲扬先抑:先贬低后赞扬,使文章情节更加曲折,增强表达效果。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或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到布局谋篇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例如,可以提问:“建造一座高楼,首先需要做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设计图”,进而引出作文也需要“设计图”,即布局谋篇。
讲授新知:
详细介绍布局谋篇的概念、作用以及常见的布局谋篇方法。可以结合具体课文或例文进行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方法的应用。
案例分析:
选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或段落,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布局谋篇技巧。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实践练习:
给出写作题目或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布局谋篇方法进行写作练习。可以要求学生先列出提纲,再进行写作。完成后,进行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
总结归纳: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布局谋篇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要加强对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习惯。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引言、正文、结尾),掌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会运用过渡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际写作练习,学生能实践布局谋篇的方法,提高文章条理性和连贯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认识到良好文章结构对表达效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章结构的理解与应用,段落内部及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构建。
难点:运用恰当的过渡词语使文章流畅自然,以及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灵活调整布局。
教学准备
教学PPT,包含文章结构图示、优秀范文分析、过渡词语列表等。
分组讨论题目及写作练习素材。
相关文学作品或优秀作文案例。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约5分钟)
通过展示两篇主题相似但结构迥异的文章(一篇条理清晰,一篇杂乱无章),让学生对比阅读感受,引入“布局谋篇”的重要性。
2.知识讲授(约20分钟)
文章基本结构讲解:介绍引言(背景、目的、thesis陈述)、正文(论点、论据、论证)、结尾(总结、观点重申、展望)的构成。
段落构建:讲解主题句、支撑句、结论句的使用,强调每段应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
逻辑与连贯:解释常见的逻辑关系(因果、对比、递进等),并介绍过渡词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案例分析(约15分钟)
分析一篇结构优秀的范文,引导学生识别其引言、正文、结尾,以及段落间如何过渡。
小组讨论:找出文中的过渡词语,讨论它们如何帮助增强文章的连贯性。
4.实践操作(约25分钟)
小组活动:分组给定一个话题,要求学生共同构思文章大纲,明确各部分内容及段落间逻辑关系。
个人写作:基于大纲,每位学生完成一篇文章的初稿,特别注意布局谋篇的技巧应用。
5.作品分享与反馈(约10分钟)
随机选择几份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强调布局谋篇的成功之处及改进空间。
强调正面反馈,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
6.总结与作业(约5分钟)
总结本课重点,强调布局谋篇在写作中的核心作用。
作业:修改课堂上的初稿,特别关注文章结构和逻辑连贯性,下节课分享修改心得。
教学反思
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学活动的成效,特别是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难点和收获。
根据学生作品分析,调整后续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布局谋篇的技巧。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引言、正文、结尾),掌握几种常见的布局模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问题-解决、对比-对照)。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学生能运用所学布局技巧,独立完成一篇结构清晰、逻辑连贯的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认识到良好文章布局对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精选不同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优秀文章样本,布局谋篇的相关理论讲解PPT,文章结构分析表。
分组安排: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为4-6人一组,每组准备白板笔和便签纸。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约5分钟)
活动:教师展示两篇文章片段,一篇结构混乱,另一篇条理清晰,让学生初步感受布局谋篇的重要性。
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文章布局的概念。
2.理论讲解(约15分钟)
内容:利用PPT介绍文章的基本结构(引言、正文、结尾)及常见布局模式。
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各个部分的作用,以及不同布局模式适用的情景。
3.案例分析(约15分钟)
活动:分发文章样本给各组,每组分析一篇文章的结构布局,填写文章结构分析表。
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分析结果,全班讨论哪些布局策略使文章更加吸引人。
4.实践操作(约20分钟)
任务:学生选择一个话题(如“我的梦想”、“环保的重要性”等),应用所学布局技巧,构思并草拟文章的大纲。
小组合作:小组内互相讨论,优化各自的大纲,确保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5.展示与反馈(约10分钟)
展示: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大纲,说明选择特定布局模式的`原因。
反馈:教师和同学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强调优点,指出改进空间。
6.总结与作业(约5分钟)
总结:回顾本课重点,强调布局谋篇对写作的意义。
作业:根据今天制定的大纲,完成一篇文章,下次课分享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收集学生的反馈,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特别是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应用布局技巧的情况。
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写作基础不同,未来教学中可以增加个性化指导,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帮助。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布局谋篇的概念,掌握布局谋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整体结构安排、内容详略处理、段落过渡与呼应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写作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写作中的布局谋篇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在写作中注重整体布局、精益求精的态度,提升写作素养。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在文章的布局谋篇方面往往存在不足,如结构松散、详略不当、过渡不自然等问题。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和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布局谋篇的概念与重要性:介绍布局谋篇的定义,强调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即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组织材料,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常见的布局谋篇方法:
并列式结构:围绕中心论点,并列几个分论点进行论述。
层递式结构:按照逻辑顺序,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述。
对比式结构:通过正反对比,突出中心论点。
小标题法:使用小标题将文章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围绕一个小标题进行论述。
过渡句与呼应:使用过渡句连接段落,使文章连贯;首尾呼应,增强文章的整体性。
案例分析:选取优秀的范文或学生习作,分析其在布局谋篇方面的成功之处,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谋定而后动”的故事或名言,引入布局谋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知:详细讲解布局谋篇的概念、重要性和常见方法。
案例分析:选取一篇范文,引导学生分析其布局谋篇的特点,并讨论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布局谋篇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课时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布局谋篇方法进行写作。
写作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具体问题,如如何确定文章结构、如何安排详略等。
作品展示与评价: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从布局谋篇的角度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总结反思: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向。
五、教学反思
在《布局谋篇》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写作实践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实际问题。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通过系统的教学和训练,相信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引言、正文、结论),学会运用过渡词语和段落划分来增强文章的连贯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际写作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有效布局谋篇。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包含文章结构示例、过渡词语列表、优秀范文分析等。
分组材料:为小组讨论准备相关话题和写作素材。
实践作业单:设计一份包含不同文体(如议论文、记叙文)的布局模板。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5分钟)
情境导入:展示两篇文章,一篇结构混乱,另一篇条理清晰,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讨论哪篇文章更易于阅读理解,为什么。
提出问题:好的`文章布局对传达信息有何重要性?
2.知识讲授(15分钟)
讲解文章基本结构:引言(引入话题、背景介绍、提出论点或故事开头)、正文(展开论述、提供证据、多角度分析)、结论(总结要点、重申论点、提出建议或故事结尾)。
过渡词语的作用:介绍常见过渡词语(如“首先”、“此外”、“因此”等)及其在连接句子和段落中的作用。
展示实例:通过分析经典文章或学生范文,具体说明如何有效使用文章结构和过渡词语。
3.小组活动(20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话题(如“科技改变生活”、“我的梦想”等),要求小组成员共同构思文章的大纲,包括引言、正文各段落主题句、结论。
交流分享: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和同学共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4.实践操作(25分钟)
个人写作练习:学生根据之前讨论的大纲,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开始撰写一篇文章,注意应用所学的布局谋篇技巧。
即时反馈: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总结与作业(5分钟)
课堂总结:回顾本课重点,强调布局谋篇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文章的剩余部分,并利用课上学习的技巧进行自我修订,下节课前提交。
课后反思
收集学生作业,分析学生在布局谋篇方面的进步与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反馈。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注意分析优秀作品的结构布局,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