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长相思》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学古诗《长相思》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古诗《长相思》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古诗《长相思》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情朗读感悟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1、 导入新课—————朗诵乡愁
师朗诵乡愁。
2、读课题。
师范读课题,生跟读。
3、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写的一首思乡词。
(出示幻灯片:纳兰性德字容若,清代第一词人,他的词主要是写离别相思之情。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初读。
请大家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读的时候要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它读正确。
生读《长相思》。
(师出示课件《长相思》)
(1)找生字和多音字。
学生朗读。
出示幻灯:生字
分析聒的字型和解释。
(2)出示停顿的地方。
师范读。
男女同学分上下阕读看看。
(男女分角色朗读长相思)
3、同桌交流。
生读,读完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互相探讨一下。
4、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说从这首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三、品诗词——(深入品味诗的情感)
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生:自主学习,认真地品读词或句,并及时做旁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作出指导
2、反馈交流、引领提升
小组交流。
(师板书)
作者的心在哪儿呢?你从文中的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来?
全班一起读。
3、仔细研读。
生闭上眼睛,老师要播放一段录音,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进纳兰性德的生活,一起走进他的征途。
播放课件。
4、想象意境。
故园无此声啊,故园无此声。那么在纳兰性德德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当中,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
(播放雨韵)课件——音乐、诗词、画面:“忆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让生想象自己是纳兰性德,那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5、对比引读:
(播放琵琶语)
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有的只是──故园啊,我的故园,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故园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一颗闪闪的星星。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故园啊,我美丽温馨的故园,当朋友相聚的时候,我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那时多么快乐啊!可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
我的家乡多么美好呀!故园,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宁静详和……而身在塞外,听到的却只有风雪交加,感觉到的只有寒冷孤寂,卧不成眠!叫我怎能不想家!这种心情,谁人知晓呀!这种身心分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那就是——
生:(感情十分充沛地朗读)
再一次感情朗读!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苦、那种痛、那种碎读出来!
五: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1、师生演绎长相思。(师演唱,生朗诵配合)
2、课后拓展。
师:同学们,思乡的诗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去收集。
小学古诗《长相思》教学设计 2
教学目的
1、学会“榆 畔 帐”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诗句的意思。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洁月光,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
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两岸的徐徐春风。那么,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师简介,长相思既是这首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
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
长相思分为上阙和下阙两个部分,内容多为思念家乡或者思念亲人。
4、简介纳兰性德。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①(指名读)谁来读一读?
榆关 那畔,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②齐读
2、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再读,解决诗歌节奏。
下面,我们全班一起,把这首词有节奏地读一读,
三、学习诗句
(一) 默读
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的插图和注解,想想这首词主要在讲什么。
(二)学习上阙
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上阙。
1、谁来说说,作者身向何方?(板书:身)
在榆关(简单介绍山海关)
2、那山海关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吗?
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那畔)
是的,……(简介背景)。
3、山 一程,水一程,
是啊,山一程,水一程,你从“一程一程”体会到了什么?
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长,……)
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路陡,山高,水深 ……)
4、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上阙的意思?
5、指导朗读。
指名读,读出行军的艰难来。
从你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了将士们“山一程”的. 爬山之难,谁还能通过朗读体现“水一程“的涉水之难呢?
齐读。是啊,行军多难啊 !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和纳兰性德一起艰难行军的将士们,来,把上阙读一读。
(二)学习下阙
是啊,夜深了,劳顿了一天的将士们本该在营帐里好好休息,为什么他们营帐里的灯还亮着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词的下阕,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1、为什么灯还亮着?
2、是什么声音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呢?
3、这样的声音在将士们听来好听吗?哪个词告诉你声音嘈杂不好听?(聒)
小学古诗《长相思》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准确有节奏地读词,理解词意,真切体悟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乡愁。
2. 拓展词句中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感悟词人的爱国情操,使学生受到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词意,体悟乡愁。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感悟词人的爱国情操。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以诗引题:出示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引导学生体会王安石的乡愁,并过渡到《长相思》的学习。
2. 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请学生自由朗读《长相思》,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
指名朗读:指名学生朗读,教师适时纠正读音,特别是“更”和“聒”的读音。
配乐朗读:播放配乐,学生再次朗读,感受词的韵律美。
3. 理解词意
默读思考:学生默读《长相思》,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词的大意。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问检查学习情况: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征途)
作者的“心”又在哪里?(心系故园)
词中的哪个字最能表达词人的乡愁?(碎)
4. 深入品味
想象上阕:学生自由朗读词的上阕,想象翻山越岭、行军艰难的画面。
写下故园:让学生想象词人心中故园的画面,并写下来,如“好一幅恬静安闲的村居图”“故乡就是妻子那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等。
对比朗读:通过对比身在征途和心系故园的情景,学生带着心碎的感觉朗读全词。
5. 拓展升华
情感升华:讨论词人为什么要参加边塞军旅生涯,引导学生感悟词人的爱国情操。
诵读总结:全班一起诵读《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体会不同诗人表达乡愁的方式。
6. 板书设计
长相思
思念故园 热爱祖国
碎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
四、课后作业
收集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准备下节课交流。
小学古诗《长相思》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准确有节奏地读词,理解词意,真切体悟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乡愁。
2. 拓展词句中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感悟词人的爱国情操,使学生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
读懂词意,体悟乡愁。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感悟词人的爱国情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以诗引题
出示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提问: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什么?引出课题《长相思》。
2. 自由朗读
请学生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
二、读准《长相思》
1. 结合诵读穿插讨论
讨论:“更”为什么要读平声?什么人听得到打更的声音?更声对这些人意味着什么?
“风一更,雪一更”是否指“先刮了一更的风,再下了一更的雪”?
2. 指名读,引导纠正
纠正“更”“聒”的读音。
师生合作,给词标上节奏线,试着读出词的意味。
三、读懂《长相思》
1. 默读理解
默读《长相思》,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词的大意。
讨论:作者的“身”在哪里?从哪里读出来的?(板书:身在征途)
讨论: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
2. 感悟乡愁
提问: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体会?
怀着这份感情,齐读《长相思》。
四、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1. 想象上阕的情境
自由朗读词的上阕,想象画面和情景。
引导学生描述看到的画面,如翻山越岭、辗转反侧、眺望家乡等。
2. 想象下阕的情境
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学生选择画面、场景,写下心中的故园景象。
3. 对比朗读
引导学生对比朗读,感受身在征途与身在故园的不同情感。
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 讨论
既然身在征途,心系家园,感觉那么心碎,为什么还要参加边塞军旅生涯?
山水相隔,隔不断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思乡意。
2. 诵读三首思乡诗词
集体诵读《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进一步体会思乡之情。
3. 板书设计
长相思
思念故园 热爱祖国
碎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
小学古诗《长相思》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长相思》,并理解词中的基本意象和大致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蕴含的思乡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珍惜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意,感受词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与联想,深入理解词中意境,体会词人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简短的关于游子思乡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思乡的情感氛围。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长相思》,简要介绍作者纳兰性德及其创作背景。
2. 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长相思》,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范读:教师配乐范读,注意节奏和情感的把握,为学生树立朗读榜样。
3. 理解词意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结合注释和插图,讨论并理解词中的基本意象和大致意思。
全班交流:各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4. 深入品味
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根据词中的描述,想象词人行军途中的艰辛和夜深人静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情感朗读: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情感,再次朗读《长相思》,体会词中的情感变化。
角色扮演:选取词中的某个场景,如“夜深千帐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加深对词意的理解。
5. 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讨论词人为何会如此思念家乡,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
对比阅读:简要介绍其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与《长相思》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诗人表达思乡之情的`异同。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以“我心中的故乡”为题,写一篇短文或诗歌,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6. 总结归纳
回顾内容:师生共同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长相思》中表达的思乡情感和中华文化的魅力。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长相思》,并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自己的创意写作作品。
四、板书设计
长相思
纳兰性德
一、导入新课
游子思乡 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 教师范读
三、理解词意
小组合作 全班交流
四、深入品味
想象画面 情感朗读 角色扮演
五、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对比阅读 创意写作
六、总结归纳
回顾内容 布置作业
小学古诗《长相思》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长相思》,感受词中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词的大意,体会词人纳兰性德身处边塞、思念家乡的深切情感。
3.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创作小诗或短文,表达对词中意境的理解和个人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古诗词音乐背景、纳兰性德生平简介资料、小组学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音乐渲染:播放一段古筝曲,营造古典氛围,引导学生静心聆听,想象自己置身于古代的山水之间。
2. 谈话引入:同学们,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名叫纳兰性德的词人,他远离家乡,驻守边关。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他提笔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长相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感受他词中的那份深情与思念吧!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长相思》,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朗读: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共同点评,纠正发音和停顿。
3. 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说说初读后的感受,初步感知词中表达的情感。
三、精读品味,深入理解
1. 分组学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学习卡片,卡片上列出几个关键问题,如:“词中的‘山一程,水一程’描绘了什么画面?”“‘风一更,雪一更’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词人为何会‘聒碎乡心梦不成’?”等。
2. 合作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结合注释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解答。
3. 全班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意和词人情感。
四、想象创作,表达感受
1. 激发想象:引导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想象自己置身于纳兰性德所描绘的边塞风光中,感受那份孤独与思念。
2. 创作表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创作一首小诗或一段短文,表达对《长相思》这首词的'理解和感受。
3. 分享展示:请几位学生自愿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点评。
五、总结回顾,情感升华
1. 总结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长相思》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情感升华:提问:“通过学习《长相思》,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对纳兰性德说的吗?”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情感力量,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培养家国情怀。
3. 布置作业:背诵《长相思》,并尝试将这首词改编成一个简短的故事或绘制一幅图画。
板书设计: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 艰难跋涉
风一更,雪一更 → 环境恶劣
身向榆关那畔行 → 远离家乡
夜深千帐灯 → 孤独寂寞
聒碎乡心梦不成 → 思念深切
故园无此声 → 渴望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