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课教学设计

发布者:月色撩人最 时间:2024-7-12 05:30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课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课教学设计 1

教材简解: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4课,是第四单元的自读课文。单元课文在人文素养方面旨在诠释人生意义价值,彰显理想人格力量。语文要素主要有两点:

1.勾画关键语句,标注共鸣点和疑难点;

2.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具体到本篇课文,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瘦弱的,不自信的少年被困悬崖,最终在父亲的鼓励下脱险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很强,内容也很贴近七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所蕴含的哲理——将困难化整为零,战而胜之又颇具启发意义,因而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课文为原文节选,仍有2129字,对于七年级同学来说是练习快速默读的合适文本。本文和前一篇教读课文《植树的牧羊人》都是典型的记叙类文本,记叙要素齐全,以时空转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80页阅读提示第一段的提示和问题,助力学生由教读到自读培养整体感知课文的阅读能力。课文旁批的多个问题,和阅读提示第二段可以助力学生理解文章的心理描写,并感悟人生道理,以自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目标预设:

1.继续练习默读,圈画关键语句,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2.批注重点词句,品味心理描写,理解人物成长心路。

3.引入生活体验,学习以事传理,收获成功人生经验。

自读重点:

1.抓关键语句,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心理描写,感受成长。

自读难点: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设计理念:

1.主理念“自”字诀,培养学生自学、自读能力,突出“自”的`特点,让自读课文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2.明确师生角色定位,学生作为自读的主体,教师发挥引导点拨作用,放大小组合作学习效益。

3.举一反三,由本册课本内容、写法有关联的教读课文归纳出自读方法,学生以师“授之渔”学以致用,高效自读。

4.以本为本,充分发掘自读课文助读系统的功能,用足课文旁批和阅读提示。

5.重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落实,按教材体系在自读过程中落实默读和圈画批注的阅读方法。

设计思路:

以汉字探究激发学生探索事理的兴趣。以课文在单元中学法特点唤发学生自读意识。默读结合批注整体感知课文,以复述呈现感知效果。以课文旁批和文后阅读提示和已学课文示范辐射,学生通过自学和互学结合,多方法品读心理描写。以课文旁批和文后阅读提示和已学课文示范辐射,学生结合人生体验多角度感悟文本蕴含的人生哲理。最后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作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预估时间1-2分钟)

说文解字激发兴趣——看字形,悟道理。

投影出示探究问题。

文题中“走”和“步”的古汉字都含有什么相同的字符?

(脚)

由此可见无论是“走一步”,还是“再走一步”关键是什么?

(说明不管怎么走出这一步,关键是先要勇敢地迈出脚。)

这篇文章以事传理,你能读出哪些道理?

二、讨论,确定自读学习目标。(预估时间:2-3分钟)

快问快答:

1.本篇课文在单元中属“教读”还是”自读“课文?

(自读)

2.对照65页“单元导读”,你觉得本课有哪些学习重点?

(体味人生经验、训练默读、厘清作者思路)

3.结过前三单元和本单元前两课学习,你觉得哪些学习方法可以用到《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自读学习中?

(用不同符号圈画关键句、批注含义和人物描写、画思维导图)

三、默读圈画,理清文章脉络。(预估时间:15分钟左右)

1.1分钟自读方法探究。

快问快答:老师教读《植树的牧羊人》是用什么方法梳理故事情节的?(勾画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

2.明确自读任务:

(1)6分钟左右默读本课,按照课文后面80页阅读提示第一段要求,仔细圈画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词句。3分钟尝试复述课文,可先打腹稿,或编写课文简明情节导图。

老师巡视,关注学生阅读速度和圈画批注方法,及时个别指导。

3.5分钟交流分享:指名复述,同学补充和评价。

关键句子示例:我一时拿不定主意→它只有大约20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不可能登临的禁地→我全身颤抖,冷汗直冒→我心惊肉跳→吓得几乎晕倒→我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向下爬回去,我会滑倒摔死的→我听见有人啜泣,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恐惧和疲乏使我变得全身麻木,不能动弹→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情节导图示例:

四、跳读批注,品味人物心理。(预估时间15分钟左右)

1.1分钟自读方法探究。

快问快答:同是写人物成长经历,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除了直接的心理描写以外,还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心理?

(对人物的动作描写、环境烘托、其他人物侧面烘托)

2.明确自读任务:5分钟跳读课文,圈画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词句,参考课文旁批,至少批注3-5处人物心理分析。要求只批注表达人物心理的关键词,不批注完整句子,保证阅读速度。

老师巡视,关注点拨学生批注词语的准确性。

投影(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使用翻转课堂预先推送微课)预设方法示例:

心理描写:“我犹豫。我渴望像他们一样……”表现了“我”不想当胆小鬼也希望和小伙伴们一样勇敢活跃。

动作描写烘托:77页右上方的旁批问题。

“蹲”字和“伏”字换一换行不行?“蹲”的暂得喘息,“伏”的不敢挪动,由“蹲”而“伏”,恐惧让心理更加紧张,长时间地“伏”着,也渐渐地疲乏不堪,一个八岁孩子的窘迫和困守,活灵活现。

副词运用:“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终于”表明这座山虽然只有20米高,但是由于我的恐惧心理,感觉路程很长,迈出每一步都很困难,我只有一步步地往上爬,这个词写出了我向上攀爬的漫长和困难过程。

3.5分钟小组合作探究,4-6人合作小组,要求组长有序组织,确保人人展示批注成果。

老师巡视,关注学生表达的条理性和准确性。

4.5分钟个体展示分享。明确表达要求:先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以批注的关键词串联起对人物心理的分析,努力用术语领起相应分析。

教师适当点拨或学生互评。

五、品读探究,感悟人生哲理。(10分钟左右)

1.1分钟自读方法探究。

快问快答:学习《散步》一文,我们感悟到了哪些道理?有什么好的方法?

(多角度感悟——与家人相处要尊老爱幼,家庭事务产生分歧要彼此尊重相互协商……)

2.明确自读任务:3分钟再品课文,要求结合思考课文78-79页旁边批注四个问题和80页阅读提示第二段,联系生活实际随文批注,至少从不止一个角度说出自己感悟。)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打开思路。

角度预设示例:

父亲引导“我”一步步下来,而不是用长梯——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五个小朋友对“我”态度各不相同——如何对待朋友

3.5分钟感悟分享,师生点评。

六、小结,提升阅读能力。(2分钟左右)

快问快答:

1.本课题为“走一步再走一步”,你通过今天的学习悟出哪些道理?

2.本课题为“走一步再走一步”,你通过今天的学习巩固了哪些阅读方法?

板书:

参考文献:《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7月第1版)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课教学设计 2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结构特点,体会本文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2、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

3、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语言既有形象化的描写,又有哲理性的陈述,句式变化多样,比较适合朗读。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朗读,结合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

1、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

2、学生课前一分钟口语表达练习。

一、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人的`童年,想一想,你有哪些经历让你至今依然不忘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感悟《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带给我们的宝贵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检查预习。找生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生领读,师纠正。

三、朗读课文,先自由读,再找学生范读,边读边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读完后,你最想说得是什么?

2、你觉得课文中哪句话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3、“走一下”和“再走一步”说明了什么?(或者说“走一步,再走一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4、家长怎么样来教育学生?请小组讨论完成。

四、质疑问难:讨论明确以后,集体交流,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做适当指导点拔。

五、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1、师引导学生如何复述故事性文章,师出示复述要求。

2、研讨与练习二。

3、研讨与练习三。以上由学生自己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方式完成。

六、课后小结,提出希望。

1、师送学生一首诗——《一步》

2、布置作业:A类:抄写“读一读,写一写”,理解词语含义。B类:根据“研讨与练习三”的要求,写一段话。

附板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故事:遇险——脱险

哲理:把困难分解再去克服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课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①正确地朗读课文。

②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③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④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①复述故事情节。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在困难面前,有些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知难而上,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样世界也就有了弱者与强者。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身体瘦弱、胆小怯弱的孩子,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后对我们同学一定有所启迪。

二、分析课文

1、学习字词

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②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三、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

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自读课文一遍。思考:

(1)写过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可能有哪些内容不写?

(2)划出写心理活动的语句。

以后则详写“我”怎样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父亲的指导则略写,详写“我”的.行动与心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文章写的是一次攀爬悬崖的过程,寄寓的是怎样去对待困难和克服困难的道理。可见,凡是能充分表现中心材料详写。

四、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五、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课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品味词句。

2、角色复述,体验探究。

3、联系生活,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2、复述课文内容,体味人生的哲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人 ,寻求共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我们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还是迎上去?如果是你,你又是怎样做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能从中感悟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

二、快速默读,初步感知

1、教师默读指导: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要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时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默读完课文,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默读效果:

⑴ 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

(可以概括回答)

⑵ 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⑶ 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⑷ 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⑸ 走的结果如何?

三、重点精读,合作探究

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组织学生深入思考、分组讨论,质疑问难。 重点在于心理感受。

教师可提供下列问题:

1、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2、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3、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4、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