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发布者:隔壁老胡 时间:2024-4-28 18:11

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3、通过古诗的学习,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领会诗句的内容,感悟诗句丰富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用具】

录音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述:同学们,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了,你能用哪些词语或诗句来形容一下春天。

(生自由说描写春天的词语或诗句)

二、学习新课

过渡: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关于春天的词语,特别是许多诗人赞美春天的诗篇。

1、引入课文: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清代诗人,高鼎。

(板书:清代高鼎)

诗人高鼎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发现了春天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于是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出示)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初读学习课文: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一读,看谁能很快地读熟。

(在读前,将“长”“鸢”的音、形讲一下)

⑴学生自由练读,把课文读通,读熟。

⑵同桌互读:

请你的同桌检验一下你究竟读得怎样了。

⑶指名读:

议:他读得怎样?你想请那位同学和你一起读?

⑷齐读。

3、理解学习诗意:

⑴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再好好读一读,你读着诗句,你读懂了些什么?

⑵学生自由说自己读懂的地方。

(字,词,句等皆可)

⑶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

(可适当出示挂图帮助理解)

全班议一议,说一说。

⑷春光明媚,勾起了诗人的游兴,但诗人在此处却仅仅写了几种景物。

春天里一定还有更多美丽的风景,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春景。

(出示:多幅春天景色的画面)

⑸你看了这些画面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自由练说)

⑹春天是如此的美丽迷人,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这种美丽迷人。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议),齐读。

⑺在这样的春光里,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你有没有放过风筝,心情怎样?

(快乐,喜悦)

⑻请你们读一读诗的后两句,读出你的那种心情:

指导朗读。

自己读。

指名读、议。

齐读。

让我们把这首诗一起记在脑海里,成为我们知识库里的一员。

(学生背诵课文)

三、领悟诗情

如果你也随着作者来到了这样的地方,你会听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闻到些什么?感受到什么?

1、学生自由练说。

2、指名说。

3、说写结合:

还有许多同学想说,那就让我们的思绪流淌在笔尖,把你想说的话都写下来。

4、交流写作的内容。

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 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也是本册的最后一篇课文。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恬淡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认读“翁媪”、“卧剥”、“莲蓬”等三个词语。

2、能根据课本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翁媪”、“无赖”、“相媚好”的意思。借助课本插图,把握词的大体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想象词描写的田园风光的情境,感受乡村生活的静谧美好。体会词人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1、有感情诵读诗文,读出诗的韵味。

2、词画结合,通过想象等策略,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四)、教学难点

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等词语的意思,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二、设计理念

1、诵读古诗词,让学生从中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实施多元评价,学生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

(一)、了解词人

板书:辛弃疾。了解辛弃疾吗?(小结学生回答并适度补充:辛弃疾不仅是位著名的词人,他还是位勇敢的将军。在辛弃疾生活的年代,金兵占领了国家的北方,辛弃疾参加了抵抗金兵的军队。但后来,他被投降派陷害,下放到南方的上饶农村,在这期间,他写了好几首描写农村风光的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在那个时候。)

(设计理念: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或者带着信息走进课堂,这既可以检测学生的预习,又可以为全词的教学提供必要的背景介绍。)

(二)、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简介词的标题,并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标题。(归纳朗读好词的标题要点:词牌和题目之间有适当的停顿;语速不要太快。)

3、看到“村居”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或想象中的村居。)

4、过渡:那么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读全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几个难读的词语的读音。读准词语读音后将词语带进句子读。翁媪重在读好后鼻音;卧剥重点读好多音字;莲蓬重在了解为押韵的需要而改变声调。)

3、指名学生读全词。

(设计理念:把词的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是诗词诵读的前提条件。字音教学要有所侧重,懂得因“字”施教。字音教学不是孤立的,要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

(四)、读好词的节奏

1、句子“醉里吴音相媚好”划分正确和错误的两种节奏,让学生在比较中初步了解诗词节奏划分的一把规律。

2、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词,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重点指向节奏的把握。)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标题,男生读一句,女生接读一句。

4、学生个别展示读。

(设计理念: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是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从而初步掌握诗词节奏划分的技能。这一教学过程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

(五)、读出感悟,体验词境

1、默读全词,圈画出能看出翁媪感情的字词。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词眼“醉”。

2、齐读带“醉”所在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翁媪的意思。

3、提出主问题:翁媪为什么会陶醉呢?

4、学生读、思、交流。

(1)、大儿子在小溪的东边除豆苗里的草,体会大儿子的勤劳。

(2)、二儿子在编织鸡笼,体会二儿子的能干。

(3)、引导学生看插图,想象小儿子剥莲蓬的样子,体会小儿子的可爱与顽皮。联系语境了解词语“无赖”的感***彩。

(4)、分角色扮演,翁媪对话,体会翁媪内心的快乐与幸福。

小结: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五口之家。(板书:一醉人和睦。)

(设计理念:诗词教学其实就是“还原“,将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形象,引导学生把文字还原为”画“,或者是“话”(人物的对话)。还原的过程就是大体理解诗意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训练的过程。)

(5)、品读因风景优美而陶醉。引导学生将写景的文字还原为画面,感悟村居的风景宁静而优美。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读出风景的美。(板书:二醉风景美。)

(6)、给村居图取名字。

(7)、思考:作者作为一个曾经上马杀敌的将领,为什么不去描写抗金的将士,而要去描写这样一个静谧美好的村居生活呢?(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感情,向往宁静恬淡的村居生活。)

(设计理念:诗歌重形象,没有形象就没有审美。诗歌重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沟通想象和情感的是想象,想象把把形象还原为画面,从而“入境”,入境才能体会诗歌蕴含的感情,所谓入境入情。)

(六)、吟诵、背诵

1、过渡:看到这么美的村居图,陶醉的不仅是翁媪,是作者,还有我们,大家想不想把这首词读得更好?

2、回忆电视中吟诵的镜头,师生小结吟诵的特点:有节奏,有韵味,摇头晃脑。

3、学生吟诵展示并进行吟诵接力。

4、学生自由背诵。

5、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指名让学生看着插图,将插图还原为词。(背诵)

6、全班一起背诵。

(设计理念:由于古诗词的语言非常讲究声音快慢缓急、抑扬顿挫,吟诵就是根据作品音节安排的特点来读,这种形式能充分显示出作品原有的音乐性特点。)

(七)、小结全文,拓展迁移

1、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个和谐幸福的五口之间,一道欣赏了一幅静谧美好的村居图。

2、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辛弃疾的词更是宋词中的精品,下课后我们要从网上找辛弃疾的词来读。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作业设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选择)

(1)、改写《清平乐村居》,要求把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写具体,写出词的意境美,题目自拟。

(2)、欣赏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欣赏作者词的魅力,走进作者内心,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延伸诗人其他作品,这样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一堂课上好后,学生带着许多新的问题或者新的任务离开课堂,课堂教学结尾变成了问号式,省略号式,这不仅仅是任务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也是学习的延续。)

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生通过品味咀嚼“无赖”、“醉”等词语,深入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生借助朗读、析词、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剖题切入。

1、师导语: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诗词国度”。从小到大我们学了许多诗词,从这些优秀的诗词中,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感悟到人物的志趣情操。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词的殿堂,去感受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2、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写课题。

教师边板书边说“清平乐”是词牌名,真正的题目是“村居”,所以中间要空一格

3、谁能把题目读好?

(清平乐注意“乐”的读音,词牌与词题中间要略有停顿)

4、师:一眼看到“村居”,大家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农村恬静和谐的生活)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让阅读更有趣味,一起再来读课题。

过渡:你们的描述已经让我陶醉了,在大词人笔下,又给我们展示出一幅怎样的风景画呢?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词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

二、理解字词,疏通语言,初步感知词意。

1、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做到八个字: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2、生自由读词。

3、师从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理解字词等方面、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a、注意读好字音:茅檐、醉相媚好、翁媪、锄豆、卧剥莲蓬。“媚”读去声,“媪”读“ǎ0”,“剥”读“bāo”。

b、相机理解“翁媪”一词的词义。

看图,谁是翁?我们学过“孤舟蓑笠翁”、“家祭无忘告乃翁”,“翁”是什么意思?“翁”就是指年老的男子。

那“媪”有“女”字旁,想一想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指的是年老的妇女。

c、相机理解“吴音”一词。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写这首词,在江西上饶地区,这里春秋时代属于吴国。现在那里的人还在使用“吴音”。

师小结:刚才通过联系旧知、观察画面、分析字理等方法,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今后,大家在学习古文时,也可采取这样的方法去学习。

4、初步感知全词大意。

交流:能说说这首词的大意吗?你感觉哪个句子意思不好理解?(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词句指导)

5、生分组说词意,读诗句。

三、整体感知、想象画面,品味诗词情趣。

1、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看到了几幅画面?

生交流:

a、看到池塘上泛着的绿意,溪中流水淙淙。硕大的荷叶托着水上芙蓉—荷花,还泛着青春的红晕。引读:这就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b、“溪上”:看到一对老夫妇坐在家门前聊家常。引读:这就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c、看到二儿子心灵手巧,正用薄竹片专心致志地纺织精致的鸡笼。引读:这就是—“中儿正织鸡笼。”

d、“溪东”:看到一亩见方的豆田上,大儿子正辛苦地锄苗。引读:“大儿锄豆溪东。”

e、“溪头”:看到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池塘边,剥开莲藕吃莲子,不时咂着小嘴。引读:这就是—“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师:“茅檐、小溪、青草、老翁媪”,这一切巧妙的组合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诵读全词吧!

四、引导发现,品析词眼,提挈全篇,深化情感。

1、师过渡: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再通过自己的想象,一定理解了很多。但古诗词创作年代毕竟离我们遥远,所以有些字词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2、师:你读懂了哪些字的内涵?有什么问题?品读、交流:

a、品味“无赖”。

(1)仔细读读最后两行,想一想。“无赖”在这里应该取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从“喜”字感受到诗人对小儿子不是讨厌,而是喜欢;从“卧”字感受小儿子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烂漫、调皮可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从小儿子的姿态、吃相等方面来理解。

(3)“最喜”和“卧”字让同学们推敲出了无赖的应取之意感受到小儿子的活泼顽皮,那怎么读呢?指名读,读出小孩子的可爱、淘气、活泼的.童趣。

b、品味“醉”。

(1)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醉可以组什么词?(陶醉、洒醉、沉醉……)

研究:在词中你认为哪种醉更为恰当?

预设:美好的风光、孩子们的勤劳可爱、夫妻的恩爱让老两口陶醉。

除了陶醉,老两口闲暇之余喝喝洒,聊聊天,因此还有些酒杯之意。

·有感情的朗读,想象老两口心理,他们会说些什么?

·学生畅谈后再读,读出温馨的情景。

小结:老人为风景的迷人而醉,为夫妻的亲密而醉,为孩子们的懂事而醉。(感情诵读)

d、理解诗人之“醉”。

(1)多么美好的景色,多么和睦的家庭啊!课文里除了老夫妻之醉,还有谁在醉?(诗人)

(2)想象诗人喝了一点酒来到这里看到和平安宁的情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生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3)诗人因为什么而醉?仅仅是因为喝酒了吗?(诗人因美丽的田园风光而醉,因安宁的田园生活而醉)

(4)师:这样的情境怎能不让人陶醉,怎能不让人向往呢?让我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

四、吟诵积累,引读明意,拓展延伸。

1、师:如此醉人的词,能不能像吟诵古诗那样把它吟诵于心呢?把书合上试一试。(自由背诵)

2、师生全作背整首词。

3、师生对白。师说词意,生说词句。

4、指名背诵。

5、师:今天我们跟随着辛弃疾来到了宋代的乡村,和他一起感爱恬静的田园风光,一起领略了安乐的田园生活。相信在这次旅途中,我们的心灵同样也得到了陶冶,得到了净化。

在古词中还有许多描写田园生活的,同学们可以继续查阅,也可以了解辛弃疾的其他词。“学无止境”,“举一反三”才能带着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五、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景—美人—美

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词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

4、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词的意思,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揭题简介。

1、出示:课文插图,播放音乐。提问: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发现?你能不能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概括?

2、教师:这幅图就是根据这首词所作。(板书:清平乐村居)

提问:谁能把它的题目读一读?(“乐”读“yuè”;“清平乐”词牌;“村居”题目)

村居:乡村闲居

同学们,你们曾经学过村居的诗歌吗?

(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小知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题目:词牌名+题目

(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结构:分上下两片或上阙和下阙

又叫长短句

它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起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

二、疏通文本,自主解疑。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农村的生活令人陶醉,大词人的笔下又会给我们展示出一幅怎样的风景画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词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

生自由练读,教师检查初读情况。(要求读准)

指导读准“翁媪”(wēng’ǎo)和剥(bāo)。

(2)优秀的词,不仅内容引人入胜,读起来也是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老师有个建议,你们看,这首词描绘的乡村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读得轻柔、舒缓一点,富有节奏。(要求有韵味)

出示节奏图

生再次按要求练读,师提醒学生注意词尾“小、草、好、媪”“东、笼、蓬”的押韵。

学生表演读

2、默读全文,自主释疑。

同学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首词读正确了,真好!学贵有疑,大家再默读这首词,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同位可讨论。把不明白的地方找出来。懂了的打“√”,不懂的打“?”

(1)词句和插图结合,理解“翁媪”,并知道“相媚好”所表现的就是这对老夫妻感情的浓厚与缠绵!

(2)老师记得生活中“无赖”的意思是“赖皮”啊!在词中怎么是顽皮、天真呢?我不理解。谁能告诉我?(从词中哪个字可以看出)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

学生讨论理解“无赖”。

教师出示画面:(教你一招)

如何理解词语:

(练习理解无赖的意思)

1、过去的王小明是个无赖,大家都不喜欢他。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3)师介绍“吴音”的意思。

(4)通过组词的方法理解“醉”。

我们已经大致理解了这首词的意思,让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词,把你的理解读进去。(理解地读)

三、品评诗句,生成画面。

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用寥寥的'四十六个字就将一幅安宁祥和的乡村生活图景展现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词,说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画面?

生边读边想象,教师指导学生用语言生动具体地描述:(根据学生的叙述,用课件相机展示画面。)

1、风景图(口语)

看到画面了吗?你看到了什么?

农家篱笆小院,低矮的茅檐,老树著新花。清澈的溪流,茂盛的野草,碧绿的豆角,飘香的莲蓬,盛开的荷花,这是一幅清丽的乡村自然风光。

(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扩充画面:你看到的溪水是什么样儿的?水面上还长着什么?水面下还有什么……)

荷花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相媚图(表演)

猜猜看,如此恩爱的老夫妻,他们可能在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聊风景、农活、儿子、夫妻恩爱、过去美好的回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出示:几杯酒下了肚,老两口的话多了起来。

老爷爷望着老伴笑着说:“……”

“……”

“……”

3、锄豆图(对话)

观察画面,戴着斗笠,天气很热,汗流浃背,你想到了什么诗?

想象大儿子,心中会想些什么?

老公公和老婆婆看到大儿子,会说些什么呢?

4、织笼图(对话)

想象二儿子,心中会想些什么?

看到儿子劳动的场面,老夫妻俩会怎么说?(体会大儿、二儿的勤劳)

5、卧剥图(写作)

(1)引导学生抓住“卧”,理解小儿的天真、淘气,以及自由自在的快活之情。

(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小儿是非常的顽皮,拿起笔,写一写你想象中的小儿剥莲蓬的样子!(注意观察小儿的动作、神态、语言)

四、体会意蕴,定格画面。

1、你们看,这里有如画的风景,有劳动的快乐,有晚情的温馨……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你现在的感受。(整体画面出示:他们的生活条件好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他们过得幸福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你在家准备做哪个儿子呢?

大儿子的勤劳

二儿子的懂事

小儿子的可爱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守纪文明,和我们的家人共同创造幸福的生活!

幸福的生活“优美的环境,需要我们保护;辛勤的劳动,平和的心态!

(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让我们真心地祝福他们)

(背景音乐:我祝愿……我希望……)

2、现在你觉得“醉”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陶醉、沉醉、迷醉!

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作家卡片,介绍写作背景(多媒体出现)(引导:词人厌恶官场的黑暗,向往田园生活)让我们再一次把这首词读一读,能背的背一背,读出我们对乡村生活的陶醉、沉醉、迷醉!

(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农村生活的安宁、详和,更深切地懂得词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渴望。)

其实,在我国古代,还有许多描写乡村风景的诗句

(多媒体出示,学生朗读)选择一条记下来

(教师要求大家课外做有心人,多积累)

五、升华意境,创作作品。

1、师:很多书法爱好者都喜欢将诗词作品作为书写内容,不仅语言文字美,诗词意境美,而且扇形、圆形的各种纸型也增添了作品的形式美。

(出示)这就是我们学校几位老师书写的《清平乐村居》作品,感觉怎样?生1:十分漂亮,很雅致。生2:很有古典韵味。师:同学们愿意也来写一写吗?(发钢笔字专用书签,生书写作品)

教师范写三个生字:“锄”结构要紧凑

“莲”是上下结构

“翁”两个习右边的要大些

(背景音乐师生共同书写)

2、作品展示

3、布置作业:想象情境。并写下来,回家说给家长听

附: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景美

人和田园生活

情真

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首词。这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向往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词只有短短几句,却把一家农户的环境气氛和全家老少勤俭淳朴的劳动生活风貌鲜明地勾勒出来,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

【教学目标】

1、能读准“鸡笼”“莲蓬”“翁媪”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

2、能借助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受词中对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和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

3、通过感受诗中所描写的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设计理念】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读通诗句,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是古诗学习的三个境界,在读中发展语感,体验情感,领悟内涵。古诗凝练含蓄、意在言外、言约而旨丰的特点,教学中不适宜对其进行“条分缕析”和“细究深挖”。本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重点处相机点拨。在古诗破解文义的设计中,抓住关键字眼,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合作、积极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品味古诗的意蕴,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读—整体感知,初知大意

(一)配图乐,激学趣

1、导入: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让我们伴着悠扬的古琴曲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古琴曲,学生欣赏课件展示动画,最后定格。

(二)创意境,入课题

1、师: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词人辛弃疾所写的词《清平乐·村居》所画。

2、齐读课题

(1)正音:乐(yuè)

(2)读准课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

3、创意境:读到“村居”,我们就会想到农村,在你的想象中农村是什么样的画面呢?(指名说)

4、入课题:辛弃疾的词中究竟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设计理念】中国阅读教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曾说:我们已经走进了“读图时代”,画面阅读正与文字阅读互竞雄长,它们共同开辟出一条“全脑阅读”的新路。我们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从文字中读出图画来,从图画中看出文字来。本着追求这一理念,本课时古诗教学设计中从图入景,随景读文,逐步引入学习古诗。

二、想—放飞想象,再造情境

(一)初读感知,读通词文

1、自由朗读古诗,提醒学生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2、指名读古诗。

师相机正音:媪(ǎo)、剥(bāo)、翁媪、莲蓬、卧剥

3、教师范读

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 6

一、说教材

《村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浓浓,令人神往的农村春景图,草长莺飞,拂堤杨柳,抬眼望去,满眼翠绿,空气中弥漫着清清草香、泥香,孩子们急不可待地迎着东风放起了风筝,孩子们也把欢乐,把希望放飞在了春天里,学生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对春天已经有了较丰富的体验,应通过这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春天如诗般的意境及春天带给人的快乐。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内容短小精练,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兴趣。

本课的目标设为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3)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个目标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的。

三项目标中,我把正确认读生字作为学习重点,因为2年级的教学重点始终是识字、写字。难点为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二、说学情

2年级的学生好动,许多行为习惯还正在培养,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开学时。但是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本班学生不善于举手发言,一小部分学生会也不举手。

三、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感悟诗中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和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春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创设情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图画再现,语言描述,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情境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体验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读是最行之有效的阅读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通过反复品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

以上的.教学方法都将渗透在各教学环节中。

(二)说学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以画助记、合作交流、朗读体验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来说明:

(一)激情引入

首先采用提问式,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春天在哪里呢?谁愿意说说你的发现?老师也到野外去找春天了,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播放课件感知春天,直接导入课题《村居》,随机认识“村”这个字。

【设计意图】用一两句话说说发现的春天,无形中训练了一年级学生的口头作文。通过动情的语言,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天图片,学生于自然之中进入情境,产生学习兴趣,由此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二)在读通读顺中学习字词

首先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音,为下面学生自由读古诗做了铺垫,同桌互相认读生字、朗读古诗。其次是指导学生看图,引出本节课要求认识的字词,认读生字利用各种方法,在学习字词的时候,巧妙的理解词语的意思,最后引出诗句,进行朗读。这样由字到词到句就简单多了。

【教学意图:通过对生字的认读,引导学生结合字形、借助图片等方式了解意思,不但为感知诗意做好充分的铺垫,又渗透了古诗语言的简练。】

(三)在入情入境中诵读

首先想象着春天美丽的景色进行朗读,其次划分节奏指导朗读,在读通顺、读出节奏感之后再进行联系生活,指导有感情朗读。最后就是引导背诵。

【教学意图:此环节通过朗读,逐步使学生体会七言诗二、二、三的停顿,同时体会古诗诵读时声断气不断的感觉,从而做到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出节奏。在读出节奏的基础上再读出自己的体验、感情,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四)在拓展延伸中积累语言

把你搜集到描写春天的古诗,读给大家听一听。然后进行小结,《村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还有很多诗人曾经赞美过美丽的春姑娘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

【教学意图:此环节通过积累朗读,使学生在拓展延伸中学会积累。】

(五)指导书写

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有3个。先读拼音,数数有几画,观察关键笔画的占格位置,指导竖心旁的写法,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扩词,课堂展评。

(六)当堂检测

出示生字进行认读。

六、说反思

在课前预习中已经安排学生对生字进行圈画,在这节课来看,学生圈画的效果不是很好,预习没有到位。预想的是对课堂上生字的认读打下了基础,实际效果不是很好,以后还有强化预习。在朗读古诗时,拂堤杨柳中拂堤字音学生读错的比较多,这时候我只是领读了几遍,而没有单独拿出来再强调一遍。在单独出示诗句的时候,还是不能脱离拼音。在习惯养成方面,还需要不断强化,在课堂上学生的坐姿、举手、回答问题等课堂表现前半节课表现较好,而写字的正确姿势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习惯养成不能单单看这一节课的表现,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另外需要加以关注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

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4、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二、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清平乐”是词牌名,“乐”要读成“lue”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做词牌,照这个词牌写出来的词,每首46个字,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有4个韵脚,下片有3个韵脚字。

3、“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i.生字正音。

茅檐醉相媚好翁媪锄豆卧剥

ii.理解上述词语。

iii.指名试读课文。

(三)练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听清节奏。

2、学生试读。

3、学生分组齐读。

4、全班齐读。

(四)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齐读全文。

(二)讲读课文。

1、学习上片四行。

(1)学生读。

(2)指名解说,教师补充。

茅檐低小:茅屋又低又小。

溪上青青草:河边上长着青青的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带着酒意操着吴语两人谈得很亲热。吴音指吴地的方言。

白发谁家翁媪:是哪一家的白发夫妻二老。

(3)小结。

(4)齐读上片四行。

2、学习下片四行。

(1)指名读。

(2)指名解说,教师补充。

大儿锄豆溪东: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里锄草。

中儿正织鸡笼: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鸡笼是圈养鸡鸭的半球形罩子,平底,用竹篾编织,顶上有孔。看图理解。

最喜小儿无赖: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无赖”本意是指游手好闲、品德不好的人,这时作“顽皮”来解释。

溪头卧剥莲蓬: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吃。

(4)齐读下片。

3、连起来讲说。

(1)各人自练。

(2)同座位互讲。

(3)指名讲说。

(三)总结全文。

(四)背诵全文。

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 8

一、读悟比较,发现韵律美。

师:自开展诗文背诵大赛活动以来,很多同学都积累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谁能给大家来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

生:《早发白帝城》、《从军行》、《竹枝词》、《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同学们积累得真多,背诵得趣味盎然;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学习古诗。今天我们要新接触一类与古诗相似的体裁:词(板书)

投影仪出示全词: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配古典音乐(古筝曲)范读全词。

师:大家都沉浸在词的美妙意境中了!也想来读一读吗?

生:自由地多遍地诵读词,随后指名多人次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多投入啊!读着这首词,你发现题目、语言形式上,词与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1:诗只有一个题,而词的标题有两部分组成。

生2:我知道词有词牌名,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而它的题目是“村居”。

师:你真会发现,词牌名“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做词牌,照这个词牌写出的词,每首46字。再如毛泽东有首词是《菩萨蛮大柏地》,“菩萨蛮”也是这首词的词牌。

生3:诗只有一段,而词有上下两片呢!

生4:我发现诗中每句话的字数都是相同的,要么五字,要么六字;而这首词的每句话字数不同,四字、五字、六字、七字都有。

生5:我读着读着,感受到“小、草、好、媪”是押韵的,“东、笼、蓬”也是押韵的;看来,诗一般只押一个韵,而词可以有两个呢!

师:古诗每句字数相同,整齐划一;而词却是字数不等,读来倒另有一番丰富多变、节奏明快之感呢。想再读体会一下吗?

生:自由读,随后配古筝乐齐读。

[点评]古诗词,不管是何种句式,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炼,风格明朗,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儿童都很喜欢。此处设计,正是基于学生阅读古诗兴趣及读诗经验之上,将此浓厚兴趣迁移至学习词中来。随后,在听范读感受、多遍自读自悟中,体验发现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词牌名与题的关系特点。所有词的形式特点,均由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体验而得,老师听做的,只是梳理与丰富,并在再一次饶有兴味的朗读中,词独有的韵律之美,在孩子们动情、有致的朗读声中细细流淌着

二、想象描绘,体味意境美。

师:(出示插图)瞧,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村居风景。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说说你已经读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了呢?

生:自学思考批注、小组学习汇报、指名大堂交流:

生1:这是一幅农村景色图,我知道了“村居”就是居住在农村院落。

师:你很会看图,当时,诗人辛弃疾因奸官弹劾落职,长期隐居江西信州乡村。

生2:“茅檐低小”就是说茅草屋子很是矮小。

生3:“翁媪”从图中知道就是一对老公公老婆婆夫妇俩。

生4:“溪上青青草”就是说村子前小溪边长满了浓郁的青草。

……

师:同学们自己都快读懂这首词了。还有不明白的吗?

生1:为什么说“小儿”是个“无赖”呢?

生2:这里的“无赖”可不是我们现在说的“无理取闹的人”,而是说小儿子伏在荷花池边剥莲子吃呢!

师:多么宁静优美的村寨,多么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啊!同学们,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描述,一起走进这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画卷中,谁能将看到的四周环境、人们的生活场景,有序有情地描述一下呢?

生1:在一个人烟渺渺的小村落里,住着一户家庭。这里很幽静。他们仅居在一个矮小的茅屋里。一对白发夫妻坐在门口闲聊,老爷爷微微醉了,东倒西晃,不时要老伴儿扶着。“老婆子,如……如今我们生活美满……哪!”“是啊,我们白头偕老,又喜得三子,真是赛过活神仙呐!”

篱笆后边,有一片翠绿的的竹林。芭蕉叶影投在了篱笆上。一亩见方的豆田上,大儿子正辛劳地锄苗,汗滴溪下土。二儿子心灵手巧,正用薄竹片专心致志地编织精致的鸡笼。庭院上种植了一棵老枣树,苍劲有力,垂挂在枝杈上的绿叶丛中,长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红枣。荫下,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池塘边,剥开莲藕吃莲子,不时咂着小嘴。池塘上泛着绿意,溪中流水淙淙。硕大的荷叶托着水上芙蓉——荷花,还泛着青春的红晕。[

多么令人向往的乡村世界啊!

生2:在幽静、清新的小村子里,居住着一户人家,是那么温馨、和睦。他们的房屋十分小,茅屋门口,不知谁家的一对老夫妇,带着醉意,操和东吴口音在闲聊呢!他们是那么融洽,那么亲热,感情可好哩!门前,有一棵枣树,树干苍劲有力,枝繁叶茂;隐隐约约,还可以从油亮的绿叶中发现几颗红枣正在随风摇晃呢。屋后,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叶片清翠欲滴。一旁几棵芭蕉,是多么充满活力呀!再放眼望去,一大片豆地映入眼帘,那上面,还有老夫妇的大儿子正在锄草。二儿子呢?正坐在空地上用竹条编织鸡笼。最顽皮的小儿子伏在地上,天真地玩弄着莲蓬。小儿子的前面,是一个荷花塘,巨大的莲叶生机勃勃,一阵风吹过,绿叶摇摆着,唱着歌曲,连亭亭玉立的白里透红的莲花也随之翩翩起舞。

多么朴素的一家呀!

[点评]这首词短短四十六个字,充分展示了乡村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平和无忧的.生活画卷,意境深远,情意悠长。在学生结合画面及已有生活经验读懂词句含义之后,便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仿佛走进这生活画卷,去亲身感受,并语言描述。这样抛弃了繁琐古板的分析和诗意的死记硬背,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各自感受着诗词独有的意境之美。

三、情境表演,体验情感美。

师:多美的意境啊!这宁静悠闲的生活的确让人向往。愿不愿意当当老公公、老婆婆,体会一下真正的田园生活?想象一下,带着酒意操着吴语的老夫妇会亲热地聊些什么呢?

同桌:扮演老夫妇,从眼前三个儿子,神聊至当年情景,那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表演让全班学生捧腹大笑。

师:表演之中,你充分感受到了什么?

生1:这种生活真惬意舒适,作者对这与世无争的生活一定也是很向往喜爱的。

生2:这样的生活真是太宁静、祥和了,我也想和作者一起过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

师:同学们已充分感悟到了作者在词中所寄寓的浓浓的情与淡泊名利的生活志趣了,真了不起!

[点评]这是本堂课上最闪亮出彩的一环!孩子们扮演着一对老夫妇,坐在茅屋前,带着酒意神聊,此情此景,仿佛真让人看到了美好的田园生活。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对名利的淡薄,对自然真实,恬静有趣的生活之神往,以及其生活追求,经学生们的动情演绎,此情已洋溢于每位学生的心间。学生亲身体验到了作者思想情操之美,仿佛沉浸其中,接受心灵的洗涤。[

四、用心书写,表现作品美。

师:很多书法爱好者都喜欢将诗词作品作为书写内容,不仅语言文字美,诗词意境美,而且扇形、圆形的各种纸型也增添了作品的形式美。(出示)。这就是我们学校几位老师书写的《清平乐村居》作品。感觉怎样?

生1:十分漂亮,很雅致。

生2:很有古典风味

……

师:同学们愿意也来写一写吗?

下发钢笔字专用书签,生书写作品。

[点评]近阶段,大家写字升级升段的兴致依然浓厚,有学生向我提议能否写于钢笔字作品纸上?我听后茅塞顿开,一幅幅各种纸型的名家书法作品在我眼前闪过。于是,将以往的抄写诗词换了形式,并由学校老师的精美作品激发兴趣,让孩子们一幅幅同样精美的作品,给这节充满审美体验的诗词教学课,画上一个美的句号。

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栓着腰。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三、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防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六、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七、作业设计

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

2、写字练习。

八、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春晓村居

春眠不觉晓,草长莺飞二月天,处处闻啼鸟。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儿童散学归来早,花落知多少。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年级古诗《村居》教学设计 10

内容摘要:

教学内容: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书第一课《古诗二首》的第一首古诗《村居》。

教材分析:《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会写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语境中自主识字并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诗句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天的美好,热爱春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用多媒体出示一张有关于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而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老师展示出了一张图片,谁能够来说说图片里有哪些景物呢?(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教师:通过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观察的十分仔细。老师呢还有一个疑问,这些景物通常是在哪个季节里出现呢?(学生:春天)回答正确,这些景物是在春天里出现。春天是美丽迷人的,春天是绚丽多彩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山村里的`春天吧!

(板书课题——《村居》,学生齐读课题)

二、走进作者

1、教师: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是哪个朝代的呢?(点名回答,并给予评价)

学生:清朝的高鼎。

教师:回答的不错,这首诗是清朝的高鼎所写。我们对诗人仅仅知道名字和朝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所以,请同学们把目光移到多媒体上,让我们来更全面地了解这位诗人。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教师朗读

三、初步学习古诗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在文中圈画出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诗句读正确。

(2)同学们都圈好了,请把你刚认识的新朋友自豪地念给同桌听,如果有没念准的请互相帮助一下。

(3)同桌检查朗读古诗。

(4)请学生朗读古诗。

(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教师在学生自读古诗时进行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趁”的韵母是en,不是eng ;“鸢”不要读成yan)

2、学习生字,认读字词:

(1)出示“醉、烟、童、散、忙”这些生字,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小组成员一个一个接着朗读生字并组词。

(3)引导学生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笔顺跟随表,说出笔顺。指名反馈(学生自由发言,找到关键笔画,后再通过课件演示)

(5)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6)学生描红、临摹。

3、自读古诗,读出节奏:

(1)(出示诗句)自由诵读,力争读出诗句的节奏。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指名读(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在朗读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要带着活泼、开心的语气)

(3)配乐练读

教师: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4)全班齐读

四、品悟古诗

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1)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老师配乐朗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自由交流想象中的画面,老师激励小结。

预设:山坡上的小草发芽了,嫩绿嫩绿的。黄莺在空中飞来飞去。河堤旁的柳条发芽了,几个下朋友放学回来,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2、借助插图,启发想象:黄莺一边飞一边干什么?(叽叽喳喳地叫)它好像在说什么?

再次启发想象:春风轻轻地吹来,柳条会怎样呢?(轻轻摆动,好像在跳舞;轻轻地摇摆,陶醉在了美丽的春色里……)

诗人高鼎看到这样的景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学生齐读)

让我们想象着春天的美丽景色,有滋有味地诵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引读。

3、联系生活,换位体验:在这样美妙的春光里,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出示儿童放纸鸢图片)孩子们放起风筝,你们放过风筝吗?你放风筝时什么心情?(学生自由发言)

现在你就是那几个刚刚放学回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诵读这句诗,读出你心中的高兴、喜悦。(学生练读)

4、再读古诗,感悟春天

(1)自己再完整地读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春天?

预设:美好的春天;快乐的春天;温暖的春天……

(2)想象自己就是高鼎,置身于这幅美丽的画卷中,学作诗人吟诵出此诗。(学生练读、指名配乐诵读)

(3)绿草如茵,柔柳如烟,莺歌燕舞,天真活泼的儿童,还有那晴空飘飞的风筝,把这江南春光点缀得更加活跃欢快,更加生机盎然。诗人信步走来,呼吸着春天的气息,在自然绿色的怀抱里,春光明媚得让诗人心醉,也让我们陶醉。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出此时的心情吧!(学生再次齐诵)

五、背诵全诗

1、教师边展示本课配图边引导学生联想诗句所描绘的美景: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啊!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背下这首古诗。

2、学生自由背诵。

3、集体配乐吟诵。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出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来读一读。)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沾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村居》

2、搜集高鼎的其他古诗名句,进行整理。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