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10篇

发布者:上下求索 时间:2024-4-24 03:05

关于《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10篇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1

一、激趣导入

1、涂色比赛:教师出示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选两名学生进行填涂比赛,甲同学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学填涂老师指定的黑板部分。

你们猜一猜,哪位同学先涂完?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师:小正方形比较小,其实就是说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小。(板书:面积)

2、揭示课题。到底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观感受面积,建立面积的表象。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认识面积

(一)认识物体表面。

师:生活中到处都有物体,每个物体都有它的表面。比如,黑板书写的这个面就是黑板的表面(边说边摸)。你们能像老师这样举一些物体表面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交流。注重学生摸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在摸物体表面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老师提炼:平整、光滑、连续、面是有大小的。

(二)认识面积。

1、黑板表面的大小是和黑板表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2、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想老师这样来说一说,比一比吗?请看自学学习单:

自主学习单

(1)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

(2)说一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3)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单

(1)边摸边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2)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4、全班交流。

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个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大小之分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上的一个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的面积。

(三)认识平面图形面积

1、出示一组平面图形。说说什么是图形的面积?

2、总结: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当学生感知物体上面积的含义之后,再顺理成章地引入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使学生对面积有全面的认识,也为教学下面的内容作铺垫。

三、比较面积大小。

1、观察法。

比较刚刚平面图形的大小和四个省的大小。

点拨:有时通过观察能直接比较。

2、重叠法。

出示两张面积大小接近的纸,让学生感知当观察法不行时可以用第二种方法:重叠法。

3、数格法。

出示两张面积接近的长方形彩纸(例2),让学生感知两种方法都不能比较出面积大小时,怎么办呢?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提供材料:小正方形、小长方形、透明方格纸)

(1)可以自己想办法,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

(2)想出一种方法后,组长带领大家去探究其它的办法。

(3)操作后把得出的结论在小组里说一说。

4、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灵活使用三种方法。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亲自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在探索活动中,激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师:涂色部分是图形的什么?哪个图形面积最大?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比较?

师:梯形面积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点拨:将半格与半格拼接起来,其他是整格子,数一数就可以了。

红色的边线指的是什么?

2、出示“想想做做”的第5题。

(1)观察题找那中的每个图形,你知道些什么?(交流图形面积的大小)

(2)辩一辩:下面两个问题分别是求图形的周长还是面积?

A、学校要在草坪上重新铺一层草坪,要铺多大的草坪?

B、在草坪的四周围一圈围栏,围栏是有多长呢?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中安排了周长和面积的比较,借助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加深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也更生动诠释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五、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对于面积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2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面积的含义,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加深

学习重点: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

面积与周长的区分

学习准备:

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小印章等)、课件。

学习过程:

预设

一、激情导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与“面”有关的知识

二、民主导学

1、任务一:初步认识面

(1)摸一模,认识面。请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

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的经验。教师请学生观察教室中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

(2)找找自己身上的面,比比脸面与桌面的不同。

(3)认识曲面(苹果、乒乓球)

2、任务二:认识面积大家来进行涂色比赛。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完成涂色任务,最快涂完的获胜。

3、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积”的概念。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教师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4、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

(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5、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6、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7、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三、检测导结

完成第62页做一做。

交流时,让学生不但说明自己所填的结果,还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在具体操作体验中,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不同大小的图形卡片、小正方形、圆形、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1条线)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一条线,我们通过测量可以知道它的长短。

(出示很多条线)

师: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关面的知识。

二、理解面积的意义

(一)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1.看一看、摸一摸(拿出一本书)师:这是一本书,一眼看去,你们先看到的是什么?

师:谁愿意上来摸一摸它的封面? (拿出一个长方体盒子)

师:那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摸一摸它的面。其他小朋友认真观察。 (拿出一个球)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皮球。谁能上来也摸一摸它的面? (同时拿出盒子和球)师:这两个物体的它们的面有什么不同?(平面、曲面)

师:其实,我们刚才摸的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表面)

师:现在,请同学们从身边任意找出一件物体,摸一摸它的表面。

2.比一比

师:现在再请学生们闭上眼睛,然后左手摸一摸书面,右手摸一摸桌面,你发现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师:物体的表面有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3.说一说

师:那我们刚才说桌面比书面大,可以怎么说? (桌面的面积比书面的面积大)师:谁还能举例说一说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二)理解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1.涂一涂

师: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物体表面的大小,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涂色比赛。先听清楚比赛的要求。

师:每位同学桌面上都有一个信封,里面有一张画有图形的纸。请你们给它们涂上颜色。时间为一分钟,看谁涂的快。如果你有什么疑问,不要急,等比赛结束后再举手提出。开始。

2.比一比(图形有大有小)师:时间到,请涂好颜色的同学把你的.作品举起来。

师:为什么他们涂的快,而你们却还没有涂完呢?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图形有大小。

3.辨一辨(图形有开口和封闭的)

师:其他小朋友还有什么问题?(展示2张作品)师:这几个图形和其他图形有区别吗?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呢?师:封闭图形可以确定大小,不是封闭图形,很难确定它的面的大小。那你们有办法帮帮这几个图形吗,让它们也能确定大小? (板书:封闭图形)

(三)小结面积概念

师:你们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一说什么叫面积吗?

三、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观察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拿出一大一小两个图形)那你们看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师:我们通过观察能很客易知道它们的大小,这种比较的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观察法。

(2)重叠法(拿出两个图形)师: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叠在一起比一比。(测量法、重叠法)

(3)用图形做标准间接比较

电脑出示两个颜色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师:老师倒是有个办法,你们看行不行?用一些较小的图形摆一摆,看哪个摆的多。

师: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图形,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摆一摆,然后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学生合作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

师:你觉得用哪一种形状的图形来摆最合适?为什么?

(4)比一比

师:这几种图形通过摆一摆、数一数都可以比较出图形面积大小,不过用正方形的方法操作更简单方便,这种比较的方法我们叫做数方格的方法,现在我们用这个方法来比较一下这几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5)猜一猜

师:从刚才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现在请你们看屏影,这3个信封里藏着一个图形。格子我己经帮大家数好了,请你估计一下,哪个信封里的图形面积最大。 (学生回答)

师:说明单数格子多少还不能确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那怎么办呢?师:说得好!要准确知道面积的大小,就要统一方格的大小。其实在国际上己经有规定一定标准的正方形大小做为面积单位了,那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又是怎么规定的,这些知识将在下节课学习。

师:这节课大家都学得很主动、很认真、太棒了!现在我想考考大家,请看题。

四、练习

1.判断图形是否有面积。

2.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五、全课总结

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学到了一些什么知识?师:其实有关面积的知识还有很多,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一定会学到更多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谢谢大家!

六、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教后反思:

《认识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表面,直观感知面的大小。利用身边的材料引领学生理解不同的面各有大小的基础上,顺势指出物体“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并注意让学生边动手摸面的大小,边用语言准确表达,建立正确的面积概念,。接着通过学生的举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在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时,我充分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比较面积的方法,在学生交流不同的方法时,考虑到后面学习的需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小纸片量的方法,初步感知比较面积的大小要用相同的单位去度量,既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又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

在整个教学中我着重关注了以下两方面:

1、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如果说生活是亲切自然、丰富多彩的,那么数学则是抽象严谨、精炼深刻的。数学教师要善于让生活和数学有机融合。本节课,我选取了大量生活中的物体,如课本封面、课桌面、文具盒盖面等,把间接的数学知识与直接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及时提炼、升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了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感悟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概念教学可以适当地淡化它的定义,而要注重感知和体验,在丰富和坚实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本节课先通过大小区别明显的物体的面,给学生的感官以强烈的刺激,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面的大小上来,在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引入面积概念,然后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探索,在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中形成了多样化的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策略多样化的理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面积的意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在具体操作体验中,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耍性。

3、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不同大小的图形卡片、小正方形、圆形、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岀示1条线)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一条线,我们通过测量可以知道它的长短。

(出示很多条线)

师:乂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关面的知识。

二、理解面积的意义

(一)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1、看一看、摸一摸

(拿出一本书)

师:这是一本书,一眼看去,你们先看到的是什么?

师:谁愿意上来摸一摸它的封面?

(拿出一个长方体盒子)

师:那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摸一摸它的面。其他小朋友认真观察。

(拿出一个球)

师:老师这里述有一个皮球。谁能上来也摸一摸它的面?

(同时拿出盒子和球)

师:这两个物体的它们的面有什么不同?(平面、曲面)师:其实,我们刚才摸的.都是物体的表而。(板书:表而)师:现在,请同学们从身边任意找出一件物体,摸一摸它的表面。

2、比一比

师:现在再请学生们闭上眼睛,然后左手摸一摸书面,右手摸一摸桌面,你发现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

师:物体的表面有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62页的例

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的便捷与合理。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答题纸、学具(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等)、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面”的概念。(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喜洋洋和美羊羊用同样的速度擦桌子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美羊羊先完成,因为美羊羊擦得桌子小,喜洋洋擦得桌子大。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设计意图:通过喜羊羊与美羊羊谁先擦完桌子这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桌子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师:物体的面有大有小,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红旗的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

预设: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凳子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铅笔盒表面的面积……

师:总结面积概念(板书)

3、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涂色比赛,认识平面图形有大小。

师:下面请拿出你的一号答题纸和一直水彩笔选择一个图形并涂上颜色看谁涂得快。师:为什么选三角形,看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封闭图形 也有大小之分,他们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板书)(2)介绍不封闭图形面积不能确定。

师:你能确定最后一个图形的面积吗?这个图形没有封闭起来不能确定。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的活动,使学生感知物体的表面,再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教师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让学生通过边摸边说和边想边说等活动,用丰富的实践,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三)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发展度量意识

1、用观察法比较数学课本几个面的面积大小

师:谁来一边摸一摸一边说一说数学课本哪个面面积大哪个面面积小?

师:通过观察我们比出了课本表面面积大小(板书)

2、用重叠法对比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谁上来比比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师:通过重叠我们比出了大小(板书)

3、用测量法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长方形,让学生思考哪一个面积大。小组合作交流,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让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4)交流重叠后剪割法能比出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法与重叠法这两种比较方法,同时在比较 2 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激发度量意识

请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如果学生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老师的建议。(用课件呈现提示。)请学生思考:如果选一种图形作单位,这个图形可以是什么形状呢?

(2)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提供的小正方形、圆片、三角形若干,学生四人一组,可以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的方式式进行度量。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说明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电脑课件一起回顾各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用正方形作单位。

②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预设: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识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四)走进数学迷宫

1.比较这三个省(直辖市)的面积大小。

2.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3、猜猜看下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为什么?

4、小小设计师,请用红色水彩笔在方格纸上设计出面积是6个方格的有趣图形。【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在交流数正方体个数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为了方便数出面积单位的个数,可以将图形进行割补,割补后图形的面积不变,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六)回顾整理,谈收获

1.师:回顾一下我们的活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还知道关于面积的哪些知识吗?

2.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使学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1、结合学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打扫卫学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

(2)学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

比一比:请学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

(板书:认识面积)

②学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课件出示认识的平面图形)

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积?

预设:正方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活实例和学学生所学知识,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认识到物体或图形的表面有大小。教师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使学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帮助学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3、及时练习。

(1)完成第6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为学学生提供一个苹果,请学学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苹果的面积。

(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学生认识到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曲面也有面积,进一步完善学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通过判断不同位置摆放的数学书封面面积,使学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面积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二)比较面积大小,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课件出示,同时为学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的纸片)

(2)学学生自主比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法与重叠法这两种比较方法,同时也在比较中产学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预设1:学学生想到用学过的图形去度量。

预设2:如果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课件出示)

(2)学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一摆。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①组织学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学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预设1: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用正方形作单位。

②组织学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预设: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识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三)应用所学,感受单位价值

1、完成第62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2.3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认识,同时使学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7

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了什么是周长,掌握周长计算方法。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摸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及平面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进率,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直观的黑板、电视机、数学书表面到抽象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封闭图形,通过摸一摸物体的表面、说一说等活动,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然后通过比较面积大小,拓展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丰富面积概念的表象,深入理解面积的意义,并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教材还安排学生认识常见的面积单位,但我认为把面积和面积单位合在一起则使本课内容过于繁琐,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我将面积单位纳入下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活动,丰富面积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面积大小的比较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由于三年级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是由线到面,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感知与理解面积的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

教学过程

说课回眸

在本堂课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以平面图形作为面积概念掌握的主要材料

情境导入时,用正方形卡纸激起学习兴趣,以长方形、正方形作为面积大小比较的素材,小正方形、长方形、圆片、方格纸为工具,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借助这些感性材料理解面积。

(2)重视体验与直观演示相结合

通过观察正方形,生活中找一找、摸一摸物体表面,借助学具铺一铺、数一数,比较面积大小,并结合多媒体演示,加上画图工具的辅助,实现多层次的互动。

(3)引导学生动手摸、动口说、动脑想,实现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3、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展示台、作业纸、剪刀、几个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展示简笔画图片

谈话:在上课之前我想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画的这幅画,你认为这是一幅什么季节的图画呢?

引导:那你觉得在秋季我们应该个叶子涂上什么颜色呢?

2、比赛激趣

为了节省时间我想请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上来涂一涂,看谁涂得又快又好?

3、引发争议

谁赢了?那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4、过渡

原来是涂色的面的大小不一样的缘故。(出示:大小)我为大家能够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感到非常的高兴,大拇指送给你们!

追问:树叶面有大有小,那别的物体表面呢?(出示:物体表面)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一)认识物体的表面面积,形成初步的概念

1、观察比较

引导:我们教室里就有很多物体,比如,我们每天上课都用到的黑板面,我手里这本课本的封面等等,你还能举出一些其它的例子吗?

过渡:其实像这样的面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很多,你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现在请大家摸一摸你的课堂作业本的封面、铅笔盒的盒盖面、直尺的表面,你发现谁的面比较大,谁的面比较小?(得出: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2、揭示课题

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比较,我们发现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这个面的面积。(出示:面积)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新知识。(出示课题:面积的含义)

谈话:在生活中你听说过面积这个词吗?

其实面积这个词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时非常广泛的,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也会跟老师一样有着同样的感受。

3、呈现概念

引导: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那么我们说黑板面比课本封面大,也就是指——?

追问:你能模仿老师刚才的话说一说吗?

你还能说出不一样的句子吗?(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4、实例应用

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我的手掌的面积和你的相比,你觉得谁的手掌的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观察)

活动:同桌两人也互相比一比,看谁的手掌比较大?指名回答,并追问:你也是通过观察得出的吗?(出示:重叠)

(二)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深化概念

1、平面图形的面积

过渡:刚才咱们一起学习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这个面的面积,那么平面图形有没有面积呢?(出示:平面图形)

出示:小长方形A和大长方形B。

提问:谁能上来帮我指出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实际上就是长方形的什么?归纳得出: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2、比较大小

你能比较出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吗?你是运用什么方法判断出来的?出示:长方形C(与长方形B等长,宽稍微长一些)

提问:现在你还能通过观察法准确的判断出这两个长方形谁的面积比较大吗?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小组讨论)

追问:有不同的方法吗?

3、操练

在练习纸上画出一个平面图形同桌两人比一比,看谁画的图形的'面积大些,谁画的图形的面积小些?

深化:刚才你们在画的时候老师也画了两个图形,你能帮我想出几种好方法把它们面积的大小比出来呢?

三、巩固练习、知识扩展

1、完成练习纸上的第1题讲解:不满一格算半格

2、完成练习纸上的第2题

要求指出:描出的线是图形的什么?着色部分是什么?

3、出示学校平面图

这是一所学校的平面图,请大家自由地选择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比如:水池的面积比运动场的面积小。你会说吗?比一比看哪一小组的同学说得又多又准确。

4、地图比较

学校有平面图,我们的国家有地图。你知道咱们南通属于哪个省吗?与我们相邻的是安徽省,还有以辣椒出名的四川省和湖南省。这是老师从一张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比一比: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

谈话:你看咱们江苏这么大的面积在地图上也只有这么一小块,由此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国是多么地宽广辽阔,可谓是地大物博。所以,你们现在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把咱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发现同学们都学的非常认真,肯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2、大家的收获可真多啊,我想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们还会获得更多的知识,相信你们会越来越棒的!

五、板书设计

面积的含义

物体表面大小面积平面图形大小面积观察重叠数格量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9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认识面积》。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第四单元第一课《认识面积》。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为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奠定基础。本课要结合实例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并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兴趣。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己经认识了平面图形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大部分学生具备操作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有极少部分学生需要帮助。

四、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活动过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比较思想。

3、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激发学生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六、方法措施:

小组合作,动手实践,互动交流。

七、教具学具

教具:PPT课件,长方体。

学具:球体,圆柱体,角,三角板,不封闭图形。

八、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出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面?(生上台指出共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分别是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师引导说出教室也是一个长方体,它的六个面分别在哪?(生按老师的要求指出来)

3、教室里面的哪些物体上还有面?(生分别指出:黑板面、桌面、凳子面、玻璃面、门的面)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与面有关的知识。(板书:面)

【设计理念】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己有知识经验出发,一步步引出探究的问题,体现了面源于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认识体,再具体到面,培养了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

(二)新知探究

1、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①摸一摸,说一说。

师让学生分别摸桌面,书面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自己摸到的面是怎样的?(生有的.说面是光滑的,平平的,方方的)

师让学生再摸一下球面,柱面,再说一说。(生说光光的,弯弯的)师引导学生把桌面与球面进行比较,发现这两个面最大的区别桌面是平的,球面是弯曲的。

师让学生分别摸桌子的面和凳子的面,发现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面有大小之分)

小结:像刚才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补充板书:面积)

师引导学生摸角和三角形,发现了什么?(三角形能摸到三条边,角只能摸到两条边。)也就是三角形表面有大小,而角没有面。

小结:看来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大小。

②看一看,想一想。

师让学生观察一组图形,哪些图形有大小,哪些没有,你发现什么图形没有大小?(生先将图形分类,接着发现只有封闭图形的面才有大小。)

小结:像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师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描述面积。(生说书封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硬币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长方形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设计理念】为了丰富学生对面的感知,正确建立面积的概念,除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在多感观参与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面积的表象,同时渗透“面源于体”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的认知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过渡到二维。

2、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③猜一猜,比一比

直观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师出示两个面积大小不同的图形,让学生直观比较,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用同一标准度量面积。

a、猜一猜。那个图形面积大?

b、议一议。我么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证明我么的猜想。(4人小组讨论,有的说用尺子量,有的说用摆小方块)

c、做一做。师示范用硬币度量,在老师的启示下,学生分组活动,用剪、拼、量等方法来度量两个图形的面积。

d、说一说。小组汇报,结果发现同一图形有的小组测量的是6个方块,而有的小组测量的是24个,为什么?让学生进一步展开讨论,从而发现度量的标准不一样。

小结:要测量面积的大小,要用同一标准。

【设计理念】学生对面积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面积的大小还很模糊,通过猜一猜,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冲突,从而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练习设计。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具准备

两个正方形纸,一大一小。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认识物体表面

1.摸一摸

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双手,摸一下你们的课本和桌子的表面。

2.比一比

你们说,课本和桌子这两个面,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桌子)

再来找一找,你们身边有没有比课本的面小的物体?(练习本,铅笔盒……注意要说清楚立体图形的哪个面比哪个面小)

老师拿了两个正方形,我们来比一比,哪个正方形的面大?这些都是我们靠观察就可以看出来的对不对?(板书:观察比较)

3.引入

物体或者是图形的表面可真有意思,他们有大有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说明物体长短的叫什么?(长度),那么你们知道用来说明物体的表面或图形大小的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知识——面积(板书)

二、认识面积的含义

1.定义

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说一说什么是面积?(个别说,集体说,读定义)

说一说,你身边的物体,哪里是它们的面积?

2.比一比

拿出剪下来的两张纸,先估计一下,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动手做,小组活动,用什么方法知道面积的大小?

3.小组汇报

上台汇报,上来的小组说得出的结果,还有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取名称,有割补法,折叠法,数格法……)

(数格法中,得出在格子相同的情况下,格子多的面积就大)

三、图案设计比赛

师:我们来做个比赛好吗?这个比赛叫做“图案设计比赛”,比赛的要求是:设计3个你喜欢的图案,画在书上的方格里,要求它们的面积都要等于7个方格。(教师观察学生的设计情况,把好的设计展示出来并给予表扬)

四、练一练

1.习题1: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面积大?为什么?(虽然形状不一样,但是格子数相同,所以一样大)

2.说一说哪个图形在面积大,哪个图形在面积小。(用直观的方法可以看出图形面积在大小)

3.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第二个图形同桌间互相交流,说一说是怎么知道的

4.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是怎么知道的,把小组同学中认为说得最好的请上来,告诉大家他的方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注意不满一格的情况)

作业设计

1.你能用小方格摆出更多更新颖,更有趣的图形吗?回去设计给爸爸妈妈看。

2.五星级对应的练习和“口算”对应的练习。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