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优秀教学课件
三峡优秀教学课件(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峡优秀教学课件(通用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峡优秀教学课件 篇1
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以利于今后的教学。
一、遵循新课标理念,结合文本特点,对课堂设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传统文言文教学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使本来意蕴丰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词、句的理解和落实,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以往讲授《三峡》,自己都是安排的两课时,本次因课堂性质特殊,便“逼”着自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课前准备时与学生自然聊天,结合国庆旅游打算指出游览自然山水的益处,自然导入《三峡》的学习,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意境,接着简明进行文学常识的介绍后便进入了课文的学习。首先,通过配乐示范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读准字音,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指名学生仿读,其他同学评点。紧接着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自行朗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及时组织小组交流,质疑释疑,疏通文意。三遍朗读中,学生大多对文章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自如地朗读课文了。这时,组织班内交流:你有什么困惑或收获?通过生生问答,教师明确,引导学生学习重要的文言词语。在通读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三峡的美丽神奇的景象主要体现在哪两方面?到这里,实际上学生对文本已经深入其中了。
接下来,进入品读课文,赏析美景环节。通过展示画面,回顾文本优美语句,品味三峡景色的美丽。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喜欢作者笔下的什么景象,并再次组织有感情朗读课文,小组交流,后班内交流,水到渠成地生成三峡特点的概括。 最后,结合课堂内容,拓展延伸,进行课堂练笔指导学生拿起手中的笔,从文本中探寻美点,用给定的句式写一段美点品析,引导学生用笔深化对三峡特点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综上,我认为,“品”要以“读”为基础,而“品”过之后还要用“写”来丰富语言的积累。先读后品,品品读读,反复诵读,涵泳文意,在付诸笔端,学以致用,才是学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别是如《三峡》般美若仙境的文章。
二、教学过程中力求立意高远,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
我认为,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面对《三峡》这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因此在疏通文意这个环节,我大胆地改变了过去串讲的形式,放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全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前面诵读的基础,学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三、玩味赏析,扣住景物特征。
如果说前面的读是在为品做准备,那么真正的品就在学生对文章优美佳句的欣赏上。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然后说明喜爱的原因。许多学生都喜欢写三峡夏季水的画面。于是便抓住机会,诱发联想,想起一些与此地情景相似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夏季水流湍急,学生由原文想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还想到了许多写水的诗句。这既是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还有的学生喜欢秋季的凄清,面对两岸高峻的山岭,聆听悲哀婉转的猿的叫声,体会空谷传响的幽深,触景生情。这种直接面对文本的倾听和思考,拉近了学生与古代时空的距离,仿佛听到了作者旷远的呼唤,仿佛看到了作者对壮美河山的叹仰。如果说《三峡》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融合,那么学《三峡》的人也与自然景观成为一体了。
三峡优秀教学课件 篇2
一、教学思路: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教读本文,首先要重视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熟读成诵中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的语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想象中的三峡风光用语言描述出来;并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三峡风光片,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三峡有感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能当堂成诵。
(2)掌握“自”“至于”“则”等虚词的用法,理解“阙”“襄”“沿”“溯”“奔”“疾”“素”“绝”“属”等实词的意义,翻译重、难点句子。
(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说读法教学本文。
第一步,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把想象中的三峡风光用语言描述出来。
第三步,总结本文的写法,背诵全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欣赏三峡的独特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三、教学重点:
1、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并能当堂成诵。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像,体味作品意境。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课时)
五、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大意。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成诵,准确理解
(具体内容见下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导入
1、由《早发白帝城》导入:
2、检查预习
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作者的资料: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熟读理解,疏通文意
1、重点字词正音:
2、解答学生不理解的字词:
1、初读课文:并让学生齐读重点字词。
2、在限定时间内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遍,熟悉课文。
3、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
4、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5、全班讨论交流质疑。
作业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具体内容见下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下面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其写景的妙处。
集体背诵全文
研读与质疑
1、播放《三峡风光》片,帮助学生理解。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
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a、1、思考问题:
b、(1)作者是从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2)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讨论。
3、找出相对应的语句,反复品读,展开想像,对照着《三峡风光》片用最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4、学生质疑: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抓住景物特点,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不同的季节,以动物、静物相结合的方法来写景;凝聚自己深厚的感情来写景。
1、讨论
2、体会怎样写山水游记
作业
小结
七、教学反思:
三峡优秀教学课件 篇3
教学目的:
1、认识祖国河山的壮丽,激发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感情。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3、朗读并背诵本文。
4、通过对比认识多角度描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安排本文顺序的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与讨论分析相结合。
教学时数:一课时
电教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曾说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确,我们祖国的江山秀美壮丽,使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心动不已。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位于十大风景之首的三峡的优美风光吧。引出课题。
一、范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字音、断句)
二、分析课文。
1、根据课文提示读全文。思考:每段所写内容及景物特点。
讨论明确:
1)内容:三峡形势,(总写)四季景色(分写)
2)景物特点:三峡形势——连绵陡峭
夏——水大流急
春冬——清荣峻茂
秋——凄清悲凉(见屏幕)
2、根据图象介绍三峡景物,深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见屏幕)
3、讨论:作者安排文章顺序的思路。明确:作者是根据三峡景物的特点来安排顺序的。三峡形势是两岸山岭绵延高峻,山高谷窄则流急,因此,第二段紧接着山高之后写水势——写夏季江大流急。与迅猛的夏天水势不同,春冬又是一番景象。春冬二季水势状况接近,故一并写。此时已非洪水滔滔,而是“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的美景。与冬春“清荣峻茂”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林寒涧肃”“凄清悲凉”的秋天。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颇见作者结构布局严谨有序的匠心。
4、讨论:对比分析《三峡》与《雾中三峡》的异同。(见屏幕)
5、看今日三峡工程建设录象,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小结:
1、内容;
2、景物特点;
3、对比体会,多角度描写的好处。
四、作业:写短文:《美丽的怀柔》
要求:
1、抓住景物特点。
2、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
三峡优秀教学课件 篇4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在诵读中深入体味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学习重点:
课文诵读,文意疏通,语言品味,感受体验。
学习难点:
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和点拨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小学里我们一定学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同学们,读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写的是三峡美丽的景色。
是啊,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
二、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郦道元(466—527),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成《水经注》,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看图)
2、读准字音
阙(quē)叠嶂(zhàng)曦月(xī)属引凄异(zhú)
襄陵(xiāng)沿溯(sù)素湍(tuān)沾裳(cháng)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读一读:
①听录音
②学生学读古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
③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3自读课文,互说译文
4、说一说:看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看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所描写的景色
明确:⑴、总写三峡两岸山势的雄伟。
⑵、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
⑶、写三峡春冬的奇丽景色。
⑷、写三峡秋季的凄清景色。
2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的句式说一说吗?(看图)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山——险峻、连、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雄壮美
水:夏——急猛水涨 凶险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奔放美
春冬——多生怪柏素湍碧潭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幽美
秋——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3、文中写山水时应用什么表现手法?并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写冬春季节时,应用了动静结合、
4、归纳本文的主旨
明确: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5、小结
四、作业布置
①背诵翻译课文。
②做好《语文作业本相关练习》
③尝试写一篇游记散文。
三峡优秀教学课件 篇5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语感。”据此本课拟以诵读、讨论、探究的方法教学、让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课堂上指导学生听读、试读、齐读、自由读、评读、品读、通过朗诵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做到理解成诵。
《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故此拟采用讨论法教学、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壮丽的景色。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内在实质、投入情感地体会出三峡的美;其次在于对景象的意韵把握;第三在于对文言词语的准确理解。目前不少同学只局限于“考试”、把对古文的学习当成一项为了完成考试而不得不学的任务。对古文的美少有感知……
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如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的美丽的风光、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直观形象的板书等等、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使之进入情境、进而领会文章的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把握文章内容、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学习积累重点的文言词语。
2、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的文字组合能力及表达能力、创造新意
(2)感悟三峡独特的美
(3)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积累词语、疏通文意、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
教法:
品读感悟法、 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朗读带、 音乐 “三峡情”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三峡风景图片及三峡工程图片。
教学设计:
一、 激情引入:
1、九寨沟的神秘令无数游人向往、因为那是人间的天堂;长城的雄壮让好汉们开颜、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三峡的神奇令古今文人挥毫泼墨、因为那是我们民族最动人的乐章。今天、我们踏着“三峡情”的节拍、去领略那神奇美丽的三峡风光。
2、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
3、 作者介绍: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注》传世。
二、 自主合作、疏通文意:
(一)要求:
1、 找出文中你认为重点的词语或句子的解释。
2、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活用的词语。
3、 如果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小组共同探讨或者举手师生共同探讨。
(开始合作学习、教师参与指导)
(二)检查完成情况:
(1) 解释:
阙:通“缺”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疾:快
(2) 词语活用: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良:
(3) 一词多意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不以疾也
自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以 徐喷以烟
(4) 翻译: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 研读与赏析
1、 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准备用:
“三峡的 真美: (用文中原文描述) 。”
2、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峡的美、准备用:
“三峡的 真美、你看: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 ”。
3、老师把话题引向课外:三峡的美哪里是文字能穷尽的、它还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你能再说一句想象的话吗?
如:三峡的 云 真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丽。
2、 小结:
山:高峻、奇险 高峻美
夏:汹涌、奔放 奔放美
水: 春冬:秀丽、清幽 清幽美
秋:哀转、凄清 凄清美
四、 拓展延伸: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把三峡的神韵生动的表现了出来、展现了三峡独特的高峻美、奔放美、清幽美、凄清美。可是、随着三峡工程的进行、有人认为三峡工程的修建将破坏三峡的美、你认为呢?
三峡工程建设成功后、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景色会有那些变化呢?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新三峡的面貌一天比一天美丽、我们因有美丽的三峡而骄傲、我们更因为有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而自豪、是三峡水滋养了我们一代代的三峡子民、我们是三峡的孩子、有什么理由不爱这美丽的三峡呢?
五、 课外作业:
三峡景美、人情美、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收集三峡的风俗人情、办一期以“三峡风情”为主题的手抄报。
三峡优秀教学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能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
2、能在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能发挥想象,体会文章写景的妙处,了解文章所描写的三峡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正确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发挥想象,体会文章写景的妙处。
★教学难点:
1、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幻灯片上的美丽风景,先对图片进行一下描述,然后猜一猜,这是哪里的风景?
(多媒体展示三峡图片)
(第一幅)
生:这幅图片中有高耸的群山,延绵不断。群山当中有一条好像绿丝带一样的河流。
生:根据图片我猜是三峡的图片。
(第二幅)
生:这是一条宽阔的江河,河两岸的山像被刀削过的一样,很平直,很陡峭。
(第三幅)
生:这是一幅远景图,壮观的山峡,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植物,中间的江水有点像黄河,水面上有两艘游览的船。
师:你怎么知道是游览的船?
生:因为船的造型就像是游览的船,不像是其他的船,而且船边上有很多人再看两岸的风景,有几个人还拿着望远镜。
师:恩,观察听仔细的啊。
(第四幅)
生:这幅图像一幅中国山水画,近处色彩鲜艳浓郁,远处则显得随意浅淡,画的风景应该是长江三峡的风光。山高水浅,意境深远。
师:很不错,的确可以说是一幅山水画。
(第五幅)
生:这是一个很大的水库,从规模上来看,应该只能是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我想这肯定是三峡了。
师:正确。在座的同学有没有去过三峡旅游的?给大家做做导游,介绍一以下三峡有哪些值得留恋的景物风光?
生:三峡位于长江中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瞿塘峡山高水急,极为壮观,人称“夔门天下雄”。
巫峡谷深峡长,幽静秀雅。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恰似亭亭玉立的十二仙女,自古就有“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浪漫传说,据我所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汉代美女王昭君的故乡都在巫峡附近。
西陵峡水急滩多、行船艰险而令人望而生畏。西陵峡两岸石壁的形态、色泽都十分奇特,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和黄牛峡等区段都名有特色。西陵峡下口正在修建宏伟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已形成以现代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景观。在到三峡工程之前还有白帝城和地缝天坑等景点。
师:真为同学说得很详细,真是一名出色的导游,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是今天的三峡风光,那么古人眼中的三峡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194页。
二、作家作品:
师:请一个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及其作品。
生:本文的作者郦道元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其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这本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师:谢谢××的清楚简练的介绍。对作者和《水经注》一书大家作个了解即可。
三、自渎课文,疏通文义:
师: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自己把文章默读一遍,不会读的字查查字典,注上拼音,不懂的字词作个标记。
(3分钟后)
师:请看幻灯片,请同学读一读屏幕上的生字:
生:阙处(quē)重岩叠嶂(diézhàng)隐天蔽日(bì)曦月(xī)
襄陵(xiānglíng)沿溯(sù)素湍(tuān)绝巘(yǎn)
飞漱(shù)长啸(xiào)属引(zhǔ)
师:老师为大家范读一遍课文,听的时候注意句读和语气,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下面请大家小组合作,把自己不懂得字词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等会儿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忙。然后每组选择一段结合课文的注释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一下三峡的优美风光,说出来小组内部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小组交流时间5分钟。
(小组活动,疏通字词)
师:有没有小组解决不了需要提出来帮忙的字词?
生:“重岩叠嶂”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嶂”怎样解释?
生:“重岩叠嶂”实质重重叠叠的悬崖。“嶂”是指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师:回答得非常好,还有没有需要帮助的?
生:“至于夏水襄陵”这句中,“襄”书上解释为“上”,“陵”又怎么翻译呢?
生:“陵”是指打的土山,这里是说到了夏天水漫了上来,把大的土山都淹没了。
师:翻译的非常准确,看还有没有问题?
生:第二段最后“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怎么翻译?主要是“御风”和“以”字我们不知道怎样解释。
生:“御风”意思是驾乘着风,我想这里是夸张的手法,这句的意思是就算骑马驾风而行,都没有从长江中行船那么快。
师:解释得非常好,看来你们小组的效率还挺高的。还有没有小组在字词的解释上有问题的?没有的话我们就要请大家做做导游了。
四、讨论体会:
师:纵观整篇课文,大家想一想,课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组讨论2分钟。
(2分钟后)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对三峡有一种惊叹的感情。
师:惊叹?有没有一个成语可以更好的表达你这个观点?这个成语中有一个“叹”字。
生:叹为观止。
师:很好。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他写连山,用了“略无阙处”“隐天蔽日”这些词,还有后两段写的那些景物都不是平常所能见到的。
师:理由还比较充分,还有吗?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对三峡充满了喜爱之情。三峡嘛,我们现在都有这么多人喜欢去玩,说明大家都喜欢,所以才能成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说明它很美很吸引人。
师:注意,是因为很多人喜欢它,所以它美吗?最好在文中去找支持你们观点的理由。
生:是因为三峡自古以来就是一美景奇景,所以人们喜欢去游玩。
师:那你们认为作者对三峡喜爱,理由是什么?请在文中找。
生:理由是第一,作者对三峡描写比较细致,尤其是对水的描写,分了夏、春冬和秋天来写水。第二,写景都是极力写它的奇险壮美,带有一种前面他们说的叹为观止的感情,既然叹为观止嘛,就说明他很喜爱。
师:“奇险壮美”,这个词用得很不错,能不能在文中找出具体的词句?
生:第一段中“略无阙处”、“隐天蔽日”、第三段中“素湍绿潭”“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等等。
师:回答得很具体、很落实。我们知道《水经》是一部地理著作,而作为《水经》中的一条注解的《三峡》,虽然说是一篇介绍性、说明性的文章,写得比较客观,但字里行间的确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三峡的欣赏赞美之情,通过这种赞美表现出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好,下面请全班同学一起把课文朗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体会作者的这种欣赏和赞叹的感情。
(全班齐读课文)
五、研读赏析:
师:假设我们现在是三峡的导游,请你根据郦道元的这片《三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给正准备前往三峡旅游的游客作总体介绍。说的时候尽量突出三峡风光的特点、语言优美,有吸引力。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段集中讨论,组内交流3分钟,然后选派一名代表起来当导游。在本组的导游介绍前需要小组四个人一起将所选的段落当堂背诵一遍,要求整齐、有感情。
我们将评选出最佳小组合作奖和表现最佳导游奖。获奖的将得到精美礼品一份。
(3分钟后)
师:哪一组同学讨论的是第一段?
(一小组齐背第一段,“导游介绍”)
师:嗯,背得很整齐,也比较流利,不过速度稍微快了点,注意感情的把握。
生: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欢迎乘坐“中华之星”号游轮到著名的长江三峡旅游,三峡最有特色的就是两方面——山和水。在三峡的七百里当中,两岸山连着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住了天空,挡住了日光请游客们到船边上欣赏这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群山,现在是早上,到中午十一点半左右大家基本上才能在处于峡谷中的船上看到太阳——如果天气好的话,并且到下午一点过后太阳又会躲到重岩叠山后面,一整天见不到面了。月亮也是一样只有到半夜的时候才能看到。
师:很好,有想象力,介绍比较准确,若语气和用词能再增添一点吸引力就更好了,谢谢这名同学和他们小组。哪一组来介绍第二段的内容?
(另一小组齐背第二段,“导游”介绍)
生:游客朋友们,请看岸边那些山陵,到了夏天有时发大水,江水会漫上山陵,就像白素贞水漫金山。沿江上下的行船都被阻绝。据说在古代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那清早从四川的白帝城发船,傍晚就到了湖北的江陵县,壤中间相距一千二百余里,就算是骑快马驾轻风开奔驰,也不象它这样快。
师:这为同学语言很幽默,不过在座的.应该没有人见过百素贞水漫金山吧。类比最好巨大家比较熟悉的东西。不错,掌声鼓励,next。
(第三小组齐背第三段,“导游”介绍)
生:现在是初春,大家虽然见不到壮观的洪水,但是春冬的三峡也有其不同一般的景致,请游客们看这水面又洁白的浪花,还有绿茵茵的潭水洄旋着清波,倒映着两岸各种风物的影子。请抬头看那高高的山顶上,长着很多奇怪的柏树,注意留心山崖中会有一些悬泉和瀑布冲刷在怪柏之间,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无穷的乐趣。
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这名导游的介绍?
生:我来。这位导游语言丰富,口气也挺有导游的味道。介绍全面,就是有些不流利。
(第四小组齐背第四段,“导游”介绍)
师:背得比较流畅,遗憾的是不够整齐。有请导游。
生: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如果大家国庆十一黄金周有机会的话,不妨再来三峡旅游,不是我贪财还想赚大家的钱,而是秋日的三峡的确又别有一番风味:每逢秋雨初晴的日子,或者有霜的早晨,你会感到这里的树木很清凉,山间很寂静,时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叫着,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了哀猿的回声,悲切宛转,很久才能消失。所以自古有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师:很不错。看来同学们小组合作的效果很好。几位导游的表现都非常优秀,老师真是难评定孰优孰劣,课后请同学们投票选出吧。让我们全班一起再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请注意文章的句读和读时的语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需要注意一下最后那一句渔歌的语气应带一些忧伤哀怨。
六、总结归纳:
师:根据刚才四位导游的介绍,结合原文,请同学们讨论归纳一下这篇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小组讨论一分钟。
(一分钟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生:文章先写山后写水,突出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是从三峡最有特点的几个时间季节——夏日、春冬、秋晨来描绘其不同的景象的。
师:概括得很好,很准确。
七、课后拓展延伸:
师:课后请同学们比较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杜甫的《登高》,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和思想感情。看看它们和《三峡》有和联系、异同?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峡优秀教学课件 篇7
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水经》,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写景善于抓住特点,三峡奇景,被描绘得淋漓尽致,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传达景物神韵。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节奏上动静相生,使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跃然眼前。
作者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仰观远景,有俯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虽只几百字短文,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反复诵读,深入品味短文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作者景物描写的魅力,在课文的基础上做扩展联想,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读课题,谈对三峡的了解。
二、品析文字美
1、读正确:听录音范读,勾画圈点生字并看提示弄清读音-——大声练读、,用最短的时间读正确——赛读加深印象。
2、读流畅:指名读——学生点评——总结读流畅的方法:停顿分明,节奏感强——运用以上方法练读全文。
3、理思路:浏览全文,独立理出作者思路,寻找归纳景物特点——同桌交流——梳理:1)先写什么,再写什么?2)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知道?你觉得画面美吗?
4、悟感情:作者对这里怀有怎样的感情,能理解吗?美美的朗读。
三、品味画面美
以春景为例赏析。
1、读相关句子
2、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它的季节特点是什么,凭你的想象,画面中还会有些什么景物?
3、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组合景物,形成完整画面(显出来)——着色(艳起来)——动态想象(活起来)
4、表达通过神游三峡,感受到的美(说出来)
1)总结提炼学生的表达技巧美:结构好——顺序清——特点明
2)回到课文,再读文句,检验想象的合理性(放回去)
5、在想象中,同学们合理地添加了一些景物,为什么作者没写入文中——写作的需要(抓特点)
6、用以上方法,自由感知其他几幅画面的美。
7、用眼发现,感受三峡之美。(播放课件)
8、感情朗读,当堂背诵。
四、拓展延伸
1、三峡以美征服世人,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富的诗篇——朗读欣赏相关诗文。
2、“高峡出平湖”与三峡工程,自然美与人力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应留意不同的声音。
三峡优秀教学课件 篇8
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语文科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极其重要,做好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面临中考的学生提高成绩的需要。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考中也占有一定的分数比重,在第二轮的模拟考试中,其中有关《三峡》的阅读回答题,要求:
①注音;
②解释;
③翻译;
④回答问题。发觉学生在答题时很是糟糕,为什么文言文对他们来说就这么难呢?越是难的问题老师就越要下功夫,下面我就文言文《三峡》的教学作反思:
反思一、注音。
我们的学生对拼音这块掌握的很差,对于阙()、漱()、属()曦(),很多同学都把前三个做错。que写成xue、shu写成su,明显q和x、sh和s不分、zhu写成shu。文言文教学中,是要有生字新词出现,由于时间关系,往往不能做到每一环节都很熟透,在第一遍清除文中生字障碍时,对生字有必要进行板书,让学生上黑板注上音;教学时应多读多写,有利学生对知识的牢记。
反思二、解释。
对文中个别字的注释,本来是易掌握的,只要课上老师讲解,学生做笔记或参考文中的注解,再课下自习,完全可以自行解决。可是,学生根本不自觉学习,不注重文中的注解,没有很好地去理会,对知识的掌握就不牢固,离开了课本就无法给解释。今后应让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多看看文中所做的注解,首先弄懂个别字的注解,接下来是句子的翻译。教师可以在习题上让学生多练。
反思三、翻译。
第一课时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梳理课文大意,文言文教学学生最感枯燥的往往是疏通文意环节,对于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更甚。若老师指定学生翻译,要么哑口无言,要么不动脑筋拿着参考书照念;若以老师串讲为主,学生便无所事事,亦不愿主动记笔记。对于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然后各小组在质疑相关的字词句,教师加以点拨,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要求把重点翻译的句子抄写,加深印象。如: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等……
反思四、回答问题。
本文从不同的季节对“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景象做了描写。理会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水分,着重让学生体会“夏水暴涨,湍急”“春冬水落潭清,风景秀丽”“秋寒猿啸,气氛凄凉萧杀”的奇异景象;不同季节应多读成诵,只有多读才能理解深刻,光靠老师传授,没有多少个学生能记忆犹新,到复习时还是要依靠老师。我觉得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怎样去学习,只有对文言文有了学习上的眉目,才能产生兴趣,学习上也轻松,不至于很快忘却,复习时候甚是陌生,难度自然加大。
教好学复好习和考好试密切相关,只要师生配合,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教和学都能达到效果。
三峡优秀教学课件 篇9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结构的工整巧妙。
3、比较本文和《与朱元思书》的异同。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比较本文和《与朱元思书》的异同。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1、作家简介
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少年随父在青州,游历青州山水甚多。仕至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治政威猛峻刻,为权豪所惮。雍州刺史萧宝夤谋反,朝廷遣道元为关右大使,途中为萧所害。道元性好学,历览奇书。
《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相传为晋人郭璞所作,书中列举大小水道137条,内容简略。 《水经注》是郦道元给《水经》所作的注文(即解释),较详细。介绍了1252条河流,注中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述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等。不仅是一部地理专著,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关于三峡
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由重庆瞿塘峡、重庆巫峡、湖北西陵峡组成,全长193公里。长江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三峡景色更加迷人。三峡的山水也伴随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它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长江三峡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
(二)课文预习
1、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阙( ) 嶂( ) 襄( ) 曦( ) 属( ) 巘( )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尝试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1)一词多义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 ) 自非亭午夜分( )
绝 哀转久绝( ) 沿溯阻绝( ) 绝巘多生怪柏( )
(2)词类活用
每至晴初霜旦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虽乘奔御风
(3)古今异义
或王命急宣 虽乘奔御风
良多趣味 属引凄异
(4)特殊句式
有时朝发白帝
(5)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翻译课文,有不懂的标记出来。
2、课文内容理解
(1) 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
(2)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水有什么特点?
(3)比较本文和《与朱元思书》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提示:本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别从“异水” 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在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而且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得当。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一、注音并解释下列加点字:
1.略无阙处( ) 2.不见曦月( ) 3.沿泝阻绝( )
4.绝巘多生怪柏( ) 5.良多趣味( ) 6.属引凄异( )
二、填空题。
1. 《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 (朝代) 学家。
2. 《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 。 , , , 。
3、故渔者歌曰:“ ,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与同桌比一比,看谁背得快,写得准确。赢家可得说一说背诵的小窍门。
1.春冬之时, ,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朝辞白帝彩云间, 。 ,轻舟已过万重山。
⊙发展空间
1.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2)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2、“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三”的意思是___(A.概数;B.确数),写出两个含有相同意义的带“三”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证明什么?
4、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请写出你所喜欢的古诗文中描写山水的佳句,并简要分析。
5、比较《三峡》和《与朱元思书》对峡谷的描写:
三峡
与朱元思书
描写内容
特点
描写内容
特点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整体比较
〖参考译文〗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一带,两岸山连着山,一点中断的地方也没有。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日光都遮住了,如果不是中午和夜半,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夏天水涨,漫上丘陵,顺流和逆流的船都不能通行了。偶尔皇帝有命令必须火速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当晚就到达江陵,两地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或者驾着风,也不会有这样快。
春天和冬天的时候,浪花雪白,深潭碧绿,曲折的清流里,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像。陡峭的山峰上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空的泉水和瀑布在山崖间飞流冲荡,山高水清,草木繁茂,真是有无限趣味。每逢雨后新晴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冷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叫,连续不断,腔调凄凉而怪异,在空旷的山谷间迴旋荡漾,悲哀啼啭,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歌唱:“巴东三峡,巫峡最长,人们听到猿猴的几声哀鸣,眼泪就沾湿衣裳。
三峡优秀教学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多媒体教学。以优美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让学生懂得可以手中资料、网络媒介等来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解决问题意识。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
【教学重点】
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教时安排】
两课时(一课时预习;另一课时集中解决重难点)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
⑴反复朗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利用资料翻译全文。
⑵预习课后练习一,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⑶用行楷抄写课文。
2、教师要准备的一些资料(如:三峡风光图片、录音等),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过程】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活动导入:你知道长江三峡吗?(待生答)你了解三峡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吗?不知道吧。好在老师今天有所准备,我有幸请到我们古柏最有名的导游,下面她将带领二(3)班旅游观光团和几位赶扒车的老师一起去参观风景绮丽的三峡。
2、学生以导游口吻介绍《长江三峡》,播放投影。
3、过渡:其实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现代版的导游,今天我们还准备了古典旅游,大家要不要也欣赏一下?(待生答)不过,我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用心去感受。
4、配乐读《三峡》(老师可范读)。
二、确立学习目标
导引:大家可能通过刚才的活动都已经感觉到了,我们所做的跟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有关。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对,郦道元的游记散文《三峡》。(播放投影)
这是一篇古文。对于古文,我们总是怕它。其实啊,对于古文学习,只要我们掌握住方法,它并不可怕,关键就看你是不是想把它读懂读明白。
问:对于这篇古文,同学们准备怎么读?或者说你想达到什么目标?
讨论,抽生回答。(目标见前)
三、检查预习
1、正音、释词:
⑴学生质疑:提出预习中未解决的字词,以考试方式问他人,全班交流。
⑵投影字词,找出现代汉语中相同意思的词语或成语,巩固学生学习所得。
⑶小结:古汉语在现代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2、简介作者、作品(抽生答)。
四、课文探究
1、齐诵,思考:这篇文章写“三峡”,它主要写了三峡的什么?
2、读后讨论: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什么?(山、水)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说明。
3、板书,投影。
4、综合以上讨论的内容,整个“三峡”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你感觉到的三峡是什么样的?)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来概括。例如:这是一个绮丽的三峡。(投影)
5、引导:刚才我们的分析好象一点没有照顾到作者的情绪。作者写文章时,他总是会融自己的情感在里面。同学们想想看,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投影)
五、练习诵读
抓住你最感兴趣的一段,你用尽快的时间把它背诵出来。(注意评价)
六、课堂总结
作者带我们畅游了长江三峡,感受其雄奇壮丽的美景,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希望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背诵全文,并体会怎样写山水游记。最后让我们一边浏览三峡风光图片一面朗读课文,再次感受三峡的奇美。
七、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请你以《我心目中的三峡》为题,写一篇文章。
三峡优秀教学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知识,包括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概述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教学重点:
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略无阙( )处 襄( )陵 绝巘( )属( )引 沿溯( )飞漱( ) 曦( )月
急湍 ( ) 长啸 ( ) 重岩叠嶂 ( )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a略无阙处 b重岩叠嶂 c夏水襄陵 d不见曦月
e或王命急宣 f虽乘奔御风 g不以疾也 h绝周谳多生怪柏
i素湍绿潭 j飞漱其间 k良多趣味( l、属引凄异
m、沿溯阻绝 n、林寒涧肃
3、搜集有关三峡的诗句。
4搜集有关长江或三峡的知识。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情境导入
展三峡美丽风光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三)整体感知,话说三峡
1、学生活动,展示交流。
(课前布置,课上检查,培养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1)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到的长江或三峡的知识。
(2)请学生上台背出自己所积累的有关三峡的诗句。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提醒学生注意:生字词注音、朗读停顿划分。
3、小组合作讨论,疏通字、词、句的意思。
(1)四人一组,由组长带领对个人自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解决。
(2)小组质疑释疑。小组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向其他小组请教,也可师生讨论解决。
(3)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每组派一全同学上台翻译一段,检查讨论的效果。
(四)、理清背诵思路
根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选取四位同学全班交流。
1、提问第一段重点写什么?怎样写?
2、提问第2段写什么?怎样写水?
3、提问第3段写三峡的什么景色?怎样写?
4、问第4段写三峡什么景色?怎样写?
四、巩固练习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良多趣味(2)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3、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代变化1分。如语言不简洁连贯,不生动优美,酌情扣分)
三峡优秀教学课件 篇12
一、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板书文题)
二、自学质疑
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和《精讲精练》,初步理解文意。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①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㈠、根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选几位同学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1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
学生齐读第1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
2、学生明确:第2、3、4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第2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突出大水猛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
学生齐读第2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3、学生明确:第3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段。
学生齐读第3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悠美。
4、学生明确:第4段写三峡秋景。“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学生齐读第4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㈡、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四、精讲点拨
㈠、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第4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学生自由朗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㈡、亮点探究
1、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用意?作者重点写山势,突出其“连”而“高”的特点,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和江水给两岸带来的四季景色作了铺垫。正因为山势高峻,才使得夏季水势险恶,“沿溯阻绝”;正因为“重岩叠嶂”,才会出现“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奇景;正因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且难见“曦月”,才能使人在秋日倍感“林寒涧肃”,十分凄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三峡,重在写“水”。
2、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
3、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五、迁移应用
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读诗,思考,明确:《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六、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