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1
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四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教学《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时,由于自己没有充分的准备,深挖教材,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所以课堂上出现了不少不成功的地方。
第一:教学设计不够合理。本篇课文虽然是略读课文,但是由两篇小短文组成的,内容较多,要在一课时内讲授完,任务比较重,所以每一个环节都要落到实处。我在让学生预习时读书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概括起来很是吃力。看得出,学生是因为读课文读的少。读的少,所以体会少,因而理解不了。应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概括。在精讲课文的环节似乎也缺少让学生读书。
第二:教学用语不够凝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语要准确、简洁、生动。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感觉用语不够生动简洁,尤其是讲生物链的时候,讲得不够清楚、条例,还浪费很多时间。
第三:教学失误过多。课件中因粗心,出现两次打字错误,被学生当场指出后当场进行修改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
以后一定尽量避免这些错误,感谢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2
本节课与以往教学比较,最大的突破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引导。首先,我根据课文的特点,深入把握了课文的重点、难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导学稿”———————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预设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学法指导的部分给予提示和帮助,从而把课堂的主动权尽量的交还给了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学生预先了解了学习的内容,并得到学法提示,因此,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自己的学习所得,激发了参与的热情;而我通过检查导学稿的预习情况,对学生的学情也有清楚的认识,引导方面更能有的'放矢,一语中的。因此,整个课堂,体现了我个人比较期望达到的“生动、生本”的状态,较好的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学生热情高涨,一直到下课铃响起还在争取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成果。互联网的运用一直贯穿在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与老师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展示以及课后的拓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网络的强大,并渗透给学生查找、选择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也是本课学习的一个有利学生今后发展的目的和收获。
课后,在百度搜索中查找到一份本课的说课稿,引起了我对课文另一角度的反思。该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还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学生快速跳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写法值得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二段,探究课文第二段的写作顺序和特点,模仿第二段写法改写课文第一段。这是我在备课中没有注意到,但对学生的习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后继的教学中是非常值得尝试的。
可见,语文教学有着多重的角度和丰富的内涵,需要不断的开拓视野,学习反思,这是本课给我更有价值的启发。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习第三组课文,我们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课文《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2、(板书课题),读题,大自然又会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翻看一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关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谁来说说难读的词句。
三、了解内容,自主探究
1、默读课文,想想每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说,老师归纳方法①把各部分的意思连起来②直接引用原文。
3、再读课文《打扫森林》,划出感受深的句子,想想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可以用一两个词或简短的句子在旁边批注。
4、交流汇报,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5、出示重点句,小组合作探究大自然中的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必要时出示食物链。
6、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这句话。
7、小结学法:①划出感受深的语句写批注,②相互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
四、学法迁移,巩固运用
1、用学习上一篇文章的方法默读《人类的老师》,看看又会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2、小组交流,选代表发言。
3、大自然教给我们的很多,谁还能说说这方面的例子。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2、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课文上所说的这些,同学们经常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请说说你从某种动物或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
3、同学们都很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大自然的奥秘吗?推荐阅读课外读物。
《大自然的启示》丛书《十万个为什么》
六、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第12课,明白了人与大自然应和谐相处,虚心地向大自然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有所发明创造,我们还知道了两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会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运用到今后的阅读中,去探索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12*大自然的启示
互相联系保持生态平衡
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明白要遵守自然之道的道理,懂得尊重自然,学习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并培养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收集、整理资源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科普书籍的兴趣。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进一步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前文迁引,导入新课
1.走进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2.揭题: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4.同学们发现了吗?咱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板书。)看看老师写对了吗?(“打扫森林”未加引号。)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二、预习探究
1.那么这两篇文章带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启示呢?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词语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
2.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扫:扫帚、打扫。)
3.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如:生态平衡。)
三、合作交流
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2.再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可以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己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2)“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真会思考!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打扫”森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并通过提出问题,互此文转自淘.教。案网().相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
5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6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结合课件理解“流线型”。)
7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8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五、巩固延伸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2.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继续探究,下节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还要就这个话题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了解到了大自然的规律,也明白了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人类任意破坏大自然的平衡,必将遭到严重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希望孩子们能发现更多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发。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5
我教学《大自然的启示》这课时,我在学生熟读课文后,让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概括起来显得还是吃力。看的出光利用抓各部分主要内容的方法来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有些困难。怎么办呢?因为,我们此时学习的是《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所以,我灵机一动,我想既然学生概括全篇困难,那就先练习概括一个自然段吧。
于是,我请他们概括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学生说起来还是罗嗦,我引导说:瞧,虽然两个同学概括的不是特别简练,但你们注意到了吗,在他们的言语中,出现了两种很重要的事物。学生很快就答出是鲸和轮船。我把他们写在黑板上,对学生说:看,你能结合课文,用简单的话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顺利的答出:科学家根据鲸的体型特点设计出了流线型的`轮船,大大提高了轮船的航行速度。我又引导他们采用同样的方法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把两段联系起来说就概括出了全篇的主要内容由这个教学片段,我想到了抓文章中的关键词来概主要内容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但这个关键词,最初应由教师提出。日久天长,学生就会掌握其中的技巧。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6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重难点为: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针对这一重难点,我先让同学们朗读课文,自己体会,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的阅读能力都很好,不仅问题回答的很准确,启示也思考的很全面。之后我分别详细的讲解了一下两篇小短文,包括内容与写法特点,教学过程中分别使用食物链、表格和视频来帮助同学们加深了解。语文学习主要是语言的训练,所以我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同学们积极谈感受,多开发自己的思维,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一次面对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心里既新奇又有点紧张。虽然课前做了很多准备,但是真正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没底。讲第一课时的时候,有好几次都觉得没话说了,讲课的过程也显的枯燥无味,好在同学们很积极,踊跃发言,给课堂带来了一丝生气。下课后我仔细反思了一下,主要原因还是准备不够充分,课前只是试讲了两遍,有些语句没有仔细斟酌,时间也没有把握准确。陈老师也给我指出了很多问题,像是同学回答完后给反馈,尽量多鼓励;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要在黑板上板书,等等。
找到原因后,在准备第二课时的时候,我更加仔细,把时间精确到了每一分钟,把我需要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了下来,包括提出一个问题后同学们可能的回答都仔细想了想,并相应地想出了反馈的语言,教案和PPT也反复修改了几遍。准备好后,我在宿舍讲了两遍,根据舍友的意见再次修改,睡觉前在脑子里又过了两遍。
事实证明,我的反思很有效果。第二课时上起来要比第一课时流畅很多,同学们的'积极性明显比第一节课还要好,我鼓励同学的语言也不仅仅只是局限在“很好”“非常好”“很准确”这类简单字眼上,而是针对他们回答的问题找到一个切入点进行鼓励,虽然还是不太熟练,但我相信,经过一定的锻炼,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这节课的时间把握的也很准确,跟我预计的差不多,没出现空堂和拖堂现象。不好的一点是,由于我早上起晚了,没能提前到达教室试一下多媒体,导致中间放视频的时候出了一点小问题。幸好陈老师就在旁边,立刻帮我解了围。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7
《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进一步能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是教学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课上我放手让学生根据预习要求自主学习课文,能通过自己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为了检查学生对课文是否掌握,我通过做练习,从练习中发现问题,加以引导。整节课下来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所提高,能自己概括主要内容并能简单谈谈课后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8
《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进一步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明白要遵守自然之道的道理,懂得尊重自然,学习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并培养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收集、整理资源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科普书籍的兴趣。
依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在课堂上我从这几方面入手:
1、放手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达到了读准生字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接下来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两篇短文的大意,并启发学生《“打扫”森林》可采用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的方法,《人类的老师》可直接引用原文(即最后一自然段)的'方法来归纳,教学反思《《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
2、要学生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在旁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批划,自主理解,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打扫森林,林务官的表现,森林的变化以及原因及其分析,让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4、学完第一篇课文后,我带领学生总结方法,并让学生根据这种方法自我学习第二篇课文,使学生学会学习。
但课后指导老师给我总结分析,还是有一些不足:
1、PPT幻灯片字迹不清晰,与背景对比不明确,给学生认读造成一定困难。
在学生开火车识读生字词,没有说明要求,造成一定时间的浪费。
2、在第二篇短文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想使学生学生学会学习,通过第一篇短文学习的方法进行自学,但并没有设置一些小检测,可以检测是否达到了自学的效果。
3、通过这节课,我也深深的体会到,课堂上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并灵活的从中抓住要点,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真正觉得有趣味,有收获。
4、在课堂中,还是教师主导的比较多,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学习做的还不够。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9
《大自然的启示》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四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教学《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我在学生熟读课文后,让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概括起来显得还是吃力。看的出,光利用抓各部分主要内容的方法来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有些困难。怎么办呢?因为,我们此时学习的是《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所以,我灵机一动,我想既然学生概括全篇困难,那就先练习概括一个自然段吧。于是,我请他们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学生说起来还是罗嗦,我引导说:瞧,虽然两个同学概括的不是特别简练,但你们注意到了吗,在他们的言语中,出现了两种很重要的事物。学生很快就答出是鲸和轮船。我把他们写在黑板上,对学生说:看,你能结合课文,用简单的话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在短暂的思考过后,顺利的答出:科学家根据鲸的体型特点设计出了流线型的轮船,大大提高了轮船的航行速度。我又引导他们采用同样的方法概括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把两段联系起来说就概括出了全篇的主要内容。
由这个教学片段,我想到了抓文章中的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但这个关键词,最初应由教师提出。日久天长,学生就会掌握其中的技巧。
依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在课堂上我从这几方面入手:
1、放手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方式达到了读准生字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接下来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两篇短文的大意,并启发学生《“打扫”森林》可采用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的方法,《人类的老师》可直接引用原文(即最后一自然段)的方法来归纳。
2、要学生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在旁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批划,自主理解,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学习交流,组内人员相互学习和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再让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我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如在交流“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时,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我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食物链图示来学习就容易多了,这样学生对课文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深入地体会到“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4、学完课文后,我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并课外搜集阅读有关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启发而有所发明的文章,或写一段话介绍自己从某种动物、植物的身上受到的启示,学生激情都很高。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10
今天讲了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打扫”森林》和《人类的老师》。
其中《“打扫”森林》主要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人类的老师》短小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这堂课整体来说准备前感觉还算可以,但是真正讲课时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太好。有很多地方出了差错,上课后才意识到教案中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首先,板书的时候出了一点小错误,跟预想的'有点出入,大自然应该用黄色,这一点虽然没有很大的影响,可是却是细节之一,这个地方没有做好。
其次,我写教案时考虑不够全面,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有几个问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解决,比如“为什么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这里的三个问题,可以通过讲学生感受深刻的句子时顺便讲,这样可以减少学生自由读课文的时间和小组讨论的时间,就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多去读感受深刻的句子、重点句子,去体会这个句子。这个地方安排不够合理。在以后上课时应该注意合理安排。
第三,还是老师之前提过的让学生多读的问题,这个地方我理解错误,理解成多读课文,应该是多读重点句子。所以因为读课文比较多,时间浪费比较多,以至于重点句子读的次数比较少,这个地方安排的也不合理,在以后的课堂上应该注意减少读课文的时间,增加读重点句子的时间。
最后总结一下,我个人感觉这堂课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时间安排不够合理,然后课堂上很匆忙完成每一个部分,没能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消化新知识。在以后课前准备教案时,应该更加合理的安排时间,尽量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消化吸收课堂内容。而不是按着自己的思路讲完就可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通过这节课,我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后在上课前自己应该多试讲一下,自己去感受,一遍一遍的讲,这样才能够熟练,而且察觉出不合理的地方以及错误的地方,只有课前准备充足,才能应对课堂上的各种突发状况,才能上好一堂课。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11
《大自然的启示》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该课文不光告诉了我们许多科学的知识,使我们明白了大自然中的生物是我们人类的老师,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生物为我们人类带来了智慧,从鸟儿飞行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车前草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建造了螺旋型的楼房……而且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也启迪着孩子们的'智慧。
我又读了一则课外的“大自然的启示”,不过听后要让孩子说说人们从谁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孩子欣然同意,那洋溢的喜悦之情,就像春天里最美的桃花。
一听完,学生就争相回答:“人们从响尾蛇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仿生红外线和空对空响尾蛇导弹。”看,孩子听得多认真,学生们亮晶晶的眼睛告诉我这个做老师的,这时的课堂在升温啊!我又稍稍添了把火,尽量让水沸腾起来:“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用我们的大脑去思考,我们一定会发现更多。请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吧,‘大自然的启示’可说是无处不在啊!”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12
尽管自己预想得很好,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出现许多不足之处;如没有充分深挖教材,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及认知能力,反思了一下,出现了一下几点错误:
第一、教学设计不够合理,本篇课文虽然是略读课文,但是由两篇小短文组成的,内容较多,要在一课时内讲授完,任务比较重,所以教学时间不够,每一个环节没有落到实处,。如:当学生说第二篇小短文的主要内容时,“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学生答完之后,我没有让学生展开说。
第二、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书本中知道蜻蜓等动物是人类的老师,我就要让学生拿出自已从书中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一起来交流。本来我以为大家会踊跃的站起来说说自已的搜集的内容。让我意想不到是,没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可能,孩子们受到条件的限制,没有收集到可用的.资料,所以无话可说。这让本来应该很热闹的一个环节,一下子冷清了下来,这让我有点不知所措。
第三、没有很好的对课文进行总结,这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在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和启示,因为时间关系,我没能更好的让学生进行体会,思考大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通过这次公开课活动,让我了解到了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13
《大自然的启示》是一篇略读课文,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造福人类。
起初,我用“都说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百科全书,这话还真不假。平时多留心观察一下大自然,一定会获得很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受到许多启示”来导入课题,先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大自然比着百科全书,干脆利落地将学生带进了文本。学习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明白每篇短文讲了什么内容,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但在学生熟读课文后,让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他们概括起来一定吃力。考虑到这样的学情,我让学生先概括《“打扫”森林》的主要内容,学生概括出了“林务官好心办坏事”、“林务官下令打扫森林,结果把森林毁了”等主要内容。接着我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质疑,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林务官把森林打扫干净了,为什么反而把森林给毁了呢?我顺势就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勾画出来。在交流时,我用课件出示了一个生物链接图:枯枝败叶→腐殖质→矮树丛、灌木←鸟、兽→虫,以此来理解生态平衡,让学生明白当生物链中的一个遭到破坏,全部都要遭殃,森林就是这样毁灭的。
在学习《人类的老师》时,我用了学习《“打扫”森林》一文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读文,并归纳出短文主要内容,由于课文简单易懂,学生很容易就概况出本文是讲人类在蜻蜓、鲸身上的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我顺势就提问:人类在蜻蜓、鲸身上得到启示解决了什么问题呢?学生很快从文中找到答案,知道科学家从蜻蜓身上的到启示解决了机翼剧烈抖动的问题,从鲸鱼身上得到启示提升了轮船的`速度。在理解蜻蜓翅膀末端的厚斑点和鲸的“流线型”上学生有些难度,我利用课件出示蜻蜓图片和鲸鱼图片,让学生一目了然。人类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以此进行了一个拓展,学生都能举出很多例子,如:青蛙——电子蛙眼,蝙蝠——雷达,北极熊的皮毛——太阳能热水器等。
反思这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禁锢学生思维。当学生概括出了主要内容后,我又课件出示课文主要内容,并让学生填空,禁锢了学生思维,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周全的地方。
2、语言重复啰嗦。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只需要及时地表扬一下学生就甩开,继续下一个环节即可,可我老是爱不自觉地去重复学生的答案,既啰嗦又浪费时间。
3、板书繁杂。在备课时,我反复审视我的板书设计,觉得不怎么合适,可怎么也想不出更好的板书替代我已设计好的。
总之,存在的问题还是放心不下学生原因,接下来尝试着大胆放手,把空间留给学生。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14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为什么是小学生最喜欢闻的问题,也体现出了他们的天性——爱问为什么。可是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来,也不是容易的,不是学生都理解。而是根本提不出来,课堂上我反复让学生去朗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段和关键词,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去感悟,感悟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充分发挥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去交流,学生们畅所欲言,交流他们内心地感受,正堂课下来,学生你问我答,气氛非常活跃,教师职在关键初起到点拨引导作用,但学生却懂得了好多知识,受到了很多启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使他们对大自然产生了农兴趣,更加热爱大自然,同时对科学的探索有了更深的向往。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15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3、体会文章的优美的语言表达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的关系,了解本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特点。
4、联系自然与生活,获得启示,丰富思想,感受人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启示的理解
2、难点:体会景与意的对应关系。
三、教学安排
1、通过朗读,感知文章的内容
2、用心体会深刻的寓意,学生自主探究
3、观察自然、思考生活,联想人生,获得启示,丰富思想
4、读写结合,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表达,深化感受与思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 过程
一、前文迁引,导入新课
1、走进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2、揭题: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4、同学们发现了吗?咱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板书。)看看老师写对了吗?(“打扫森林”未加引号。)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二、初读感知,认记字词
1、那么这两篇文章带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启示呢?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词语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
2、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扫:扫帚、打扫。)
3、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如:生态平衡。)
三、了解内容,质疑交流
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2、再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可以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己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2)“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
四、迁移学法,运用巩固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真会思考!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打扫”森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并通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
(1)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结合课件理解“流线型”。)
(3)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4)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2、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了哪些启发?你想发明什么?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通过阅读教学进行训练。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阅读方法,掌握表达规律的过程,是教师教学生通过品读各类文章作品来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的教学活动,核心是教师教学生学会阅读,达到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水平的高低。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如何设计与实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