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关于2、3、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因为这九句口诀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想象,教材中只安排了一课时的新课教学,例2、例3是两幅非常不错的情景图。例2出示了幼苗的两片子叶,引导出2的乘法算式及口诀。因为对子叶我稍作了解释,所以学生对例3的情境图没有很好的理解,有的同学竟数起了叶片,我马上引导,才有所扭转。不过在这堂课中,我太面面俱到,几乎每一句口诀我都是一样的教学,通过情景图我先让学生说出几个几,然后说出乘法算式,再板书口诀,让学生读一读。我象是完成任务一样的教完了口诀,形式太单一,没有激情,对学生鼓励性语言不够,因此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发现这堂课上的没有象备课时那样有条理。上完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在本节课的教学应该作以下的调整:
1、要重点教学2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自学3的乘法口诀,小组合作学习4的乘法口诀,书上填充完整。
2、探索口诀间的规律时,尽量让学生仔细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发现每个数的口诀相邻两口诀间的'关系。例如4的乘法口诀,学生能说出下一句的积比上一句的积多4。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品尝成功的喜悦。
3、练习题的设计以教材为主,运用不同的手段,对习题进行加工,使学生得到多种形式的练习。练习设计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做到难易适中,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等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的知识起点是已经掌握了2-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现实起点是对4的口诀已有所了解,中等以上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2、5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经验来编出4的口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买小足球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自主编写4的乘法口诀。从学生们对“2个4的和是8”、“4个4的和是16”的推导来看,他们完全是在借助买一个球就多一个4元的规律进行思考。比较成功地理解了4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与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等数学知识一样,“乘法口诀”也有其生长、发展、成型的来龙去脉。这说明“乘法口诀”在担负着“数学计算工具”这一任务的同时,其本身还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探究,创造重现的“知识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与生俱来会把自己当作是一切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可见任何知识的获取学生们都喜欢自己去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激发孩子的探究热情,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从实际出发,追问“二四得八”这句口诀曾经帮你解决过什么问题?学生们纷纷举例,一下拉近了口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顺理成章地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口诀的兴趣。“4的乘法口诀你们可以自己编写吗?”学生们响亮的回答已经证明了他们是多么的渴望自己编写口诀。有了这样的学习兴趣,任何知识都会是有效的。
三、自主探究中培养思维能力
加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始终是数学教学永恒不变的主题。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自主创编”,“探究规律”,“多维应用”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将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主动参与的过程。“多买一个球就会多4元钱,所以7个4再加上1个4就是32元”“相邻口诀之间相差4”……学生们的精彩回答反应出:他们在自主探究4的口诀时,始终抓住“一份是4”的算理在进行推导。所以每一句发言有理有据,透露出智慧的思考。
四、思考的问题
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往往只是落实在口头表扬上,如何在一堂课上以多种形式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待于思考。此外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所要带给学生的数学思想还显得薄弱。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2、3、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掌握了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节课从教学环节预设、教案编写及课堂组织等方方面面,都给我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收获很多,有教学思路得到展现的成功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要加以改进的反思。
这节课要让学生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如果课后学生能掌握编口诀的方法,那对后续的许多口诀学习,师生都能做到“一劳永逸”,否则就将陷入死记硬背的泥潭之中,学生知口诀而不知应用,既达不到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目标,又将在乏味的背诵中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难点,我在整节课的施教中,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乐学”一指导思想,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避免了乘法口诀课成为单纯结论的教学。
在课的开始,课堂上,我注重提高和增添学习兴趣,新授2、3、4的前两句乘法口诀,以乒乓球拍为例,从实物出发,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并讲解怎样编口诀。后3句口诀的编写,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发生的全过程。事实上学生有了前面一系列活动的积累,老师只要在关键处加以点拨,他们个个都能享受到自编口诀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对口诀总结后,我马上出示了一组判断题,将各种错误口诀加以指正,使学生在口诀应用之前就将各种常见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二年级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很难保持,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还需不断的增添兴趣,特别是在应用练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可能因为数学习题的呆板而停顿。为此我运用了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如开火车、对口令、生活中的数等,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层层递进,又很生活化,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熟记了口诀,提高了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新课展开阶段,忽略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只是简单的用例题中的乒乓球拍去写乘法算式,结果学生在自编口诀阶段,对给出的更抽象的“点子图”,根本就没有兴趣去摆一摆,分发给学生的'点子图也就成为了摆设。如果课前能设计摆小棒的活动,拼出小棒组成的简易图形,,这样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可能会更深刻,背口诀的遗忘率就会更低。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应注重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只有让学生动手动脑,才能活跃他们的思维,这也是我今后在教学中应时时警醒之处。
学生在识、记、背口诀的时候,经常在读乘法算式时用乘法口诀去表达,说明对这两个知识点区别不到位,根源在于教学中没有复习一下新知识发生的背景。如果编口诀前能回顾一下乘法的意义,强调加法和乘法的联系,学生这一类的错误就能得到控制。因此在后续编制口诀时,还需在这方面加强指导。
教完《2、3、4的乘法口诀》,我有许多感慨。数学教学充满学问充满魅力,老师只有做有心人,不断钻研,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在成功、失败中总结经验,数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上完这节课,我体会到关于乘法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关键。只有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明确深层次的认识,乘法口诀中积的推导,乘法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才能迎刃而解。
教学时,不光要让学生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更要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采用改写算式(加法改乘法、乘法改加法)、看图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有些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之前已经能背诵,而有的学生对乘法口诀却毫无所知,这样的两极分化现象在课堂教学时较难控制。教学时,我把教师讲解的重点放在乘法的意义,编制口诀的方法,记忆方法的引导上。把口诀的.记忆放手让给学生,让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帮助同桌、小组成员记熟口诀。
这样,因为教师讲解的是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听得也比较专心,而竞赛、互助等形式又使已经会背口诀的学生觉得自己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不会背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激励下也能迅速提高。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在教学一二得二口诀时,我帮助学生编,帮助学生理解这句口诀的意思,当教学二二得四和3、4的乘法口诀时,我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尽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我在引导学生编口诀的过程中注意把乘法口诀与乘法意义有机的联系起来,认识口诀的结构,领会编口诀的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对后续学习很重要。
一、口诀的书写。
1.口诀都是用文字写的,但是有部分学生用数字写口诀,虽然在书本练习中发现了他这样写是错的,但是在《补充习题》中还是用数字写得,似乎是成了习惯,这样的情况我觉得需要多加书写练习,才能克服这种惯性。
2.口诀中得字使用,少部分学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用得,虽然在课堂上还拿出错例进行辨析了,但是练习时仍有学生犯这样的错误。
3.口诀中乘数小的`在前面,大的在后面,譬如:43=12,使用的乘法口诀是( ),有不少学生会写成四三十二,可见,以上问题的出现,要克服他,我觉得还是要加强乘法口诀的书写训练。
二、口诀理解。
虽然经历了编制口诀的过程,在编制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未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对乘法口诀能够背出来,但部分学生对于口诀的理解却不是很好。譬如问:三四十二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部分小朋友答不上来,这部分小朋友中有已经会背的,也有不会背的,会背的答不上来。实际上学生对于口诀本身并不理解。因此我觉得要加强口诀与算式的练习。
不过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对1-4乘法口诀的背诵应用,他们对于1-4的乘法口诀掌握得不错。但是对于第9题,我给他们的要求是你能有序的把所有满足条件的算式写出来吗?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有序的写出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还有一部分学生都没有把满足条件的所有算式写出来。这说明小朋友的思维能力尚需要提高和培养,在今后的课时中要注意思维的训练。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6
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2、3、5的口诀以后进行的,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学习编制2、3、5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全部完整的乘法算式和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4的乘法口诀。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4的乘法口诀的形成,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首先,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马虎是小学生的共性,数字抄错,符号写错,答案抄错等等。本节课我让学生当“小老师”,检查其他同学编制的口诀中的问题,不仅加深了对口诀的记忆,而且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姿态展示自我,学生在检查别人口诀的同时,也体会到马虎是要不得的,应该逐步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另外,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往往有些学生能记住“4的乘法口诀”,但有可能不明白其形成过程。因此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在提出问题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4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其实在编4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己推导、编写口诀的.能力,所以我在设计新授中采用小组合作,先让他们自己探讨4的乘法口诀,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习惯与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中教师应勇于“让位”给学生!为此教师应改变“一言堂”的讲课方式,要勇敢地让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这节课在与学生的共同探索中,我不是把知识讲给学生,而是注意引导学生一起观察口诀,探求口诀的奥秘。
最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榜样示范作用,在书写板书力求做到认真,划等号用尺子。并且我还为学生编了儿歌:“小尺子手中拿,划好等号全靠它。”这样学生也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相信我们知道了哪些学习习惯对学生是有益的,然后按照正确的培养方法坚持不懈的去强化训练,总有一天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学生是那样的优秀。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7
教学 2、3、4、6的乘法口诀时,因为有了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没有对编乘法口诀进行引导,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再对照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对口诀进行解释,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采取提问、对口令等形式进行记忆。
学生学习的效果不错。我没有按书上的图片进行教学,而是举了个:我们每人都有2只手的例子。课堂上学生学的十分到位。最后让学生自学例2、例3的情境图巩固加深理解,效果很好。因为对乘法意义教学比较到位,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又比较注重学生对图、口诀、算式的理解,既对几个几相加的理解,因此在教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时所遇到的阻力很小,学生对“有两组同学,第一组有5人,第二组有4人,一共多少人?”和“有两组同学,第一组有5人,第二组有5人,一共多少人?”能够准确在进行列式。
通过教学我体会到关于乘法计算和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关键。只有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明确深层次的认识,乘法口诀中积的推导,乘法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才能迎刃而解。教学时,不光要让学生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更要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理解加数中加数和相同轨数的个数与乘法中因数的关系。采用改写算式(加法改乘法、乘法改加法)、看图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摆图开写算式、自编应用题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其次,注重课堂的调控。有些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之前已经能背诵,而有的学生对乘法口诀却毫无所知,这样的两极分化现象在课堂教学时较难控制。教学时,我把教师讲解的重点放在乘法的意义,编制口诀的方法,记忆方法的引导上。把口诀的记忆放手让给学生,让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帮助同桌、小组成员记熟口诀。这样,因为教师讲解的是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听得也比较专心,而竞赛、互助等形式又使已经会背口诀的学生觉得自己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不会背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激励下也能迅速提高。
第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教学中,注重实际的操作,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再如,像口诀“五四二十”,“二五得十”我也允许这样的说法出现,因为我们只是习惯上说“四五二十”,这两种说法并没有对错之分。可以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种说法,提示他们我们的习惯说法是后者。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学生才能觉得这不是教师强加给自己的,对于年龄处于第一逆反期的学生来说,会更利于他们接受,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发散。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8
2、3、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感知,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先谈谈做得好的地方。
1、教学设计层次清楚,一步一个脚印,每个环节的教学都落到了实处,学生对新知的掌握较好。特别是2、3的口诀,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背下来了。
2、创设情境教学,学生兴趣高,学习的效果好。在情境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有关的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亲身体验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因此对乘法口诀的理解非常好,印象很深刻,也有利于记忆。
3、能及时捕捉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进行调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既有基础题又有开放题,特别是“填一填”的设计很好,放开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活学活用。
5、对口令的游戏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不足之处:
1、课堂教学很扎实这既是一个优点,但同时也是存在着不足的地方。由于太过扎实,有很多地方显得老师包得太多,放手不够,例题的呈现形式也显得过于单一,在设计时可放得更开一些。如3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可以改为先用课件出示3棵幼苗,接着再出示3棵,最后再出示3棵,让学生说说刚才的过程,并试着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4的乘法算式,并编出4的乘法口诀。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从扶到放,既能达到教学目标,又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本节课还有一个很不足的地方就是教师的语言不是很规范。如不应该说几个几,而应说成几个几相加,板书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这都是不严谨的表现,以后钻研教材应更细致一些,多和其他老师商讨,数学老师的语言一定要规范,严谨。
3、问题的提出应准确,严谨,不能太琐碎。教师对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要有价值,要能引起学生的有效思考,不能太繁琐。如我在教学时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3的乘法口诀里,每两句相邻的口诀之间相差多少呀?”这就显得不准确,指向不清楚,因而学生的回答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在提完第一个问题,我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口误,因而接下来我改正了自己的提问:“4的乘法口诀里,每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得数相差多少呀?”这样一问,指向就清楚多了。但在说得数两个字时声音不突出,语速又较快,因而部分学生可能还是没听清是什么,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在提问时应有意识的突出关键的字眼。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9
4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表内乘法(一)第一阶段学习的末尾部分,前面先后已经完成了乘法的初步认识、5的乘法口诀、2和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乘法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由来。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课中预学单的引导,通过自主探究,得出4的乘法口诀,再进行汇报,在思想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更深一步地学习本节课知识。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结果还是可观的,可能是由于学生本身就知道了4的乘法口诀,也可能是因为学生之前的学习比较扎实,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够自主得出4的乘法口诀。但是从上课的感觉看,本节课上得实属艰难,为此,我经过了深刻的反思。
1、探究和汇报花费太多时间,直接导致本课时练习环节未教学完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然后交流反馈是有难度的,这是第一次在本班级展开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抱着试一试水多深的心态。探究环节,将所由4的口诀全部完成,学生需要7分钟左右的时间,耗时较长。汇报环节,学生由于第一次遇到这样提问质疑同伴的学习方式,都一时无语,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提问,教师示范提问后,学生才试着小心翼翼的开始发问,但问题都如教师示范一般,无甚大变化,到后来才慢慢体会到,提问类型也有所变化,如生:口诀为什么都要用汉字书写呢?从此,学生思维慢慢被打开!这一段路程是艰难的,耗时也是巨大的。但耗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平均用力了:4的'乘法口诀由四位同学一一汇报,然后学生提问。在这过程中无疑进行的是同一种模式,做的是重复的工作。这里可以设计成着重让学生探究一条4的乘法口诀,比如说:三四十二,再突破一下:四四十六(区分两个四),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到一条口诀上,深入的探究,这样既节省了探究的时间,又能使得交流得更加精简。然后在此基础上顺势得出其它关于4的乘法口诀。
2、课堂内容不够丰富,缺少生活素材。这节课把学生都圈在了课堂里面,不管是身体还是思想,如果能够让学生跳出课堂,从生活中找到乘法口诀的原型,那么整堂课将更加的丰富饱满。比如说:二四得八,还能够表示生活中的谁呢?以此打开学生思维,让他们在原型中找到“两组,每组4个”的数学模型。
3、练习的设计缺少梯度。在画一画中,把每组画得很开的同学,和把每组以矩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同学,后者的思维发展程度更上!据此,在练习设计上应先给出一下就能看出口诀的素材,再给出不能马上看出来的,最后附上拓展练习。从课后练习可以看出,本课对于学生解决问题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够看图编题目然后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的最终走向是要实现学生课堂主人的身份……这样的教学虽然在现在这个最初阶段步履维艰,但相信在不断的行进中能尽量多的实现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
本节课的内容很传统——乘法口诀。要想出新意,让学生愿意上、喜欢上,还真不容易。今天我放弃了运用书上的穿果子为情境引入4的乘法口诀的学习,而是运用学生喜欢的成语作为4的乘法口诀的学习资源,学生感觉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好。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的教育者多动脑,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学生是非常乐意学习那些看似无趣其实别有风味的数学知识。我把书上的情境作为学生独立的练习,能及时让学生运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口诀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了学生数学学习情感。
课后,我们年级的数学老师对这些课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比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上得还要好,听这样的课是一种享受。确实,今天我也感受到上课是一种享受,虽然这节课细想来还有很多不足,但对于只任教任本班才3个星期,甚至是对以前的课很不满意的我来说,今天已经是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学生们也感受到学得轻松,学得开心。他们再也不是我刚刚认识时的那样不肯动脑,不肯发言不够聪明的学生了。他们的表现让我欣赏到他们的聪明和可爱。让我对以后的教学我更加充满信心。我想念以后的数学课他们会表现更好,会更加喜欢上数学课。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1
课后“几个几相加”是认识和学习乘法的生长点,我通过引导学生在图上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加强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含义,为学习乘法做好铺垫。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我让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较中进行感受和获得,同时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理解,练习反馈的提问,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教学2、3、4、的乘法口诀时,在教学中我没有对编乘法口诀进行引导,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再对照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对口诀进行解释,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采取提问、对口令等形式进行记忆。通过教学我体会到关于乘法计算和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关键。只有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明确深层次的认识,乘法口诀中积的推导,乘法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才能迎刃而解。教学时,不光要让学生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更要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理解加数中加数和相同轨数的个数与乘法中因数的关系。采用改写算式(加法改乘法、乘法改加法)、看图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摆图开写算式、自编应用题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教学过程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使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乘法口诀的来源和含义
乘法的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口诀的来源与同数连加有着紧密的联系。上课一开始让学生人人动笔,每次加4,亲自加一加。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经历每加4的过程,感知这些得数的特点,初步了解得数之间的规律,为接下来学习乘法口诀的含义做了充分准备,也为后面探索4的`乘法口诀规律作了必要铺垫。
二、注重乘法口诀的内在规律
有了课始的铺垫准备,通过小熊请客的故事,数,摆,再数,列乘法算式、编制4的乘法口诀等活动,使学生口、手、眼、脑、多种器官参与,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的学生发现,个位的数越小,十位的数就越大;有的学生发现,乘积每次多;有的学生发现,每句乘法口诀都可以交换…
三、注重乘法口诀的记忆
乘法口诀是思维的浓缩,是简化的语言。熟练记忆口诀有利于学生进行乘除法计算。在学生编制口诀、探寻规律以后,应该让学生专门进行有意义的记忆。我在教学中安排了有层次的记忆方式:边读边记、师生对口令记、从小到大记、从大到小记,开火车记等等。在记忆口诀的同时,我提问“如果四九多少不记得了,该怎么推想呢?”先让学生用连加法算、运用四的乘法的特殊规律进行推想。然后又通过介绍手指记忆法,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学习资源,人人动手,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来记忆4的乘法口诀,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在介绍这一独特方法时,教者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定格介绍、模仿尝试、互相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对这种原本比较抽象的记忆方法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教师还相机提出让学生回家备给家长看。可以想象,学生对4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自然延伸到课外,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注重乘法口诀的应用
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学生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怎样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口诀的含义,逐步形成相关技能呢?我在学生初步记忆了乘法口诀后,设计了多样化的针对性练习:圈表中4的倍数、选择口诀写乘法算式、运用口诀计算两数的乘积(送信游戏)、灵活运用口诀计算(抢答)等等。在应用性的情境中,学生不断经历运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获得对4的乘法口诀的深层理解力。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得到快乐,从而乐学、爱学。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3
1、注重情境导入,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2、师生角色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本课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
3、及时给予评价,感受成功喜悦。在本课学习的各环节中,当学生完成某些有探索知识的任务,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后后,教师满腔热情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4、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除了是否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能否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外,还要注意考查学生是否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本课里,缺乏对学生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的指导。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得更好。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4
学生对于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口诀没有感到困难,然后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来记背乘法口诀,教师和学生一起边拍手边背乘法口诀,孩子们都非常快乐,我也非常高兴,而且我会不断变换拍手的节奏,这样孩子们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和节奏也同时发生变化,有时候我会读口诀的前半句,孩子们对口诀的后半句,或者是男生读口诀的前半句,女生读口诀的后半句,或一二组读口诀的前半句,女生读口诀的后半句,老师用手势进行指挥,教室里犹如进行二声部的大合唱。
或者是进行小组接龙,让每个孩子一人说一句口诀,对于说的比较慢的孩子教师进行特别的关注。形势不断变换,使孩子们的在背诵口诀的过程中没有感到枯燥乏味。在后面的计算中学生有的`不能很熟练的应用口诀来进行计算,特别是像()×5=15这样类型的题有更多的学生感到困难,从而使我体会到需要更加熟练口诀的背诵,还要使学生建立很快的反应机制,只要看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立刻想到用哪句乘法口诀。
学生在学习初期,有很多同学对于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辨认不清,教师要加以强调和区别,以免学生出错。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5
《1-4的乘法口诀(1)》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7~8页的例题以及相应的“想一想”“试一试”,完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编”和“用”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时通过在情境中找几个相同数相加的问题,列乘法算式求几个几,对照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算乘法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活动,乘法算式的积需要通过连加计算。2或3的连加较容易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直接写出积。4的'连加难一些,采用“先画张表算一算”,帮助学生计算几个几连加,这样安排能鼓励学生用多种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列举主要的如下:
1、教学内容未能授完。40分钟内完成了教材第7-8页以及第9页的想象做做第1、2题。原因主要有:
(1)语言不够精炼,很多不必要的地方很罗嗦。
(2)教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少,教师上的累,学生也累。
(3)摆小棒活动时没有组织好,部分小朋友在开小差。
2、课堂氛围不活泼。上课语言要注意儿童化以及用词用句要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认知水平,努力创设有趣但又高效的情境,用心打动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