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教学反思15篇

发布者:南定中原 时间:2023-2-16 00:20

音乐的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的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的教学反思15篇

音乐的教学反思1

歌曲《理发师》是小学一年级第二册的音乐课教学内容。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很多的声音都是优美动听的,并且能让孩子们感受劳动时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导入设计为通过几个工具来猜测老爷爷的职业,讲几种工具发出的声音带着节奏念出来:小剪刀啊剪起来啊咔嚓咔嚓······这一系列的导入安排旨在引起学生注意,并将歌曲中反复出现的节奏型学会。然后我让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剧——理发,在即兴情景剧表演中孩子们表演得很好,他们表演的内容比我想象中要丰富很多。

在歌曲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用了跟唱法来学唱歌曲。先让学生来听辨歌曲中出现的两种声音(咔嚓咔嚓、沙沙沙),然后用打击乐来为歌曲伴奏等等,这样不同的方法来潜移默化地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熟悉。所以当让学生来学唱歌曲时,基本没有什么困难,孩子们顺理成章的学会了这首歌曲。总体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但也从中表现出来几个方面的.不足:

1、在歌曲的教学中,有点急于求成,细节的东西没有做好。学生的演唱习惯、包括简单的一些歌曲分析和处理,都只是用简单的几句话一带而过了。

2、在即兴创作表演的环节,只着重安排了台上学生的参与,对其他学生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注和引导,台下的学生只是做了一个旁观者,他们没有实现真正的参与其中的表现。这也是本节课的遗憾之处。

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才能起到更深刻的影响。相信好的教学过程一定会让学生久久难忘、回味无穷的!

音乐的教学反思2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我在教学《海顿的故事》的时候,对于《惊愕交响曲》,我让学生先听再说感受,明白为什么它叫《惊愕交响曲》。然后再讲故事,明白当时的具体情况,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来表演当时音乐会的现场,老师是海顿,学生是公爵、公主、贵夫人等。通过表演,我们再现当时惊吓的场景让学生能从心底记住它——《惊愕》!

而在《告别交响曲》的学习中就更有趣了,我们就一起创设当时的音乐场景,一起演奏,慢慢的大家就拿好乐器(葫芦丝)、谱夹(即书),吹灭蜡烛的动作。按顺序离开教室,学生亲身参与表演,更能体会到海顿当时创作意图。也留给学生无比的兴奋和对乐曲的深深回味。因此,对于他的作品,考虑到教学对象此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我不是以了解调式调性,曲式结构为教学的目的`。而是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一个“美”字,就是音乐的审美性,从各个角度感受作品的“美”。再以故事为主线,设下悬念,时刻有惊奇留给他们,让学生表现作品感受作品来充分的激发他们的兴趣,面向全体,注重个体,也结合我校音乐科研课题——“新、活、美”的音乐课堂教学研究,有效的利用了体验与模仿、探究与合作的新教学方法。全面展现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欣赏课堂。

在本课这一系列的安排中,我是打破了传统欣赏课的听音乐,教师讲解,或者说是再进步一点:学生先听音乐,说感受,想到什么说什么的方式!而我则是采取先设下悬念——再听——说感受——故事解答——唱主题——创设情景,师生分角色的共同表演——小结。这样既有逻辑又有悬念,让学生看似在老师安排的程序中走,其实是他们在自己的好奇心的驱使下,自己寻找到最后的答案上好欣赏课。实践证明,以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小学生欣赏,效果是很好的。我也将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探索,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来丰富自己课堂的教学。

音乐的教学反思3

《拔萝卜》是一个歌表演活动,它主要是让幼儿倾听歌曲旋律和内容,感受生动有趣的音乐形象,尝试创编歌曲中各角色的动作。为了使幼儿更能理解音乐作品,在活动进行前我做了如下的知识经验准备:1.考虑到小班幼儿对一首音乐的兴趣大多是由于具体情境、材料引发的,所在事先在图书区角中我就投放了《拔萝卜》这本书意在让幼儿引发对这个内容的兴趣。并利用午间谈话时间给孩子们讲了《拔萝卜》这个故事。讲完后又一起讨论了故事中谁先拔萝卜,接着谁来了,然后又是谁,谁后面又是谁,最后是谁的人物出场顺序,使幼儿对故事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讲故事时,我发现幼儿对象声词“哎呦呦”很感兴趣。讲完这个故事后我观察到有这样的一幕:文杰小朋友在午睡时脱下鞋子后,也提着鞋子念到“哎呦呦,哎呦呦”。看到这个现象我很欣喜,欣喜到他把故事进行了仿编并表演。

《拔萝卜》的音乐版本有很多,人物出场的顺序也有很多种,所以我在网上尽量选择歌曲节奏较慢,歌词清晰,旋律优美的音乐且与故事人物出场顺序一样的版本进行教学活动。另外在物质准备上,我分别做了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头饰各一份。做好了这两项准备活动后,活动就正式开始了。我采取了先不听音乐用表演的形式将歌词贯穿在活动中进行表演,并请幼儿想象拔萝卜、请别人帮助等动作。教师在这过程中第一段哼唱,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师幼共同哼唱的形式,边哼唱边表演。随后再和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可是在接下来的环节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每个人物角色只有一个,而且一遍音乐就有两分多种, 15分钟一会儿就要到了,考虑到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这么高涨我就又请了几组进行表演,15分钟的课整整上了半个小时。可还是出现了很多幼儿表演不到的现象,沮丧出现在了孩子们的脸上。

课后仔细回想进行这个活动的前前后后,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孩子们对音乐、对表演的热情。虽然这个活动整整进行了半个小时,但在这半个小时中,孩子们的热情始终是非常高涨的。在进行这个活动前我就进行了这样的思考:如何让幼儿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呢?我觉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语言描述。特别是对小班幼儿来说,语言描述更加的直观、清晰,可以有效地增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对音乐作品情感的体验。歌曲《拔萝卜》,对孩子们来说很陌生,但我通过讲述故事《拔萝卜》,使音乐与文学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使音乐具体形象化,有效地增进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幼儿对这种音乐欣赏方式非常喜爱,因为这种方式符合幼儿的思维、认知发展水平,符合幼儿的心理。但活动中还是出现了不能满足于幼儿兴趣的现象,我想如果我多准备几份人物的头像,采取分组进行表演的话,一定能满足更多孩子们对于表演的欲望。

音乐的教学反思4

这节课是教授一首四川民歌《螃蟹歌》,歌曲中有教授四川方言的读音,这首歌曲旋律活泼,曲调诙谐,形象的讲述了孩子们在河边玩耍时观察到的螃蟹及与之相关的趣事。我将教学内容分为方言模仿、歌曲学唱和创编表演等几部分,各环节之间互相关联,童趣盎然。

一、模仿导入,方言激趣,体验民族音乐。

导入时,我出示了一个仿真螃蟹,引导同学们近距离观察它,并尝试进行肢体模仿,表现螃蟹的外形、行走时的样子……,同时我用四川方言来总结孩子们的观察,即歌曲的歌词“八只脚、两只大夹夹,一个硬壳壳”,许多孩子听到这么有趣的方言十分新奇,纷纷模仿我的语言,抓住这个契机,我把歌词中的几个重点字、词提炼出来,让孩子们在积极、有趣的模仿重复中,从而达到熟练掌握本课四川方言的特点,突破教学重点,为下一步歌曲学习奠定了基础。这一环节的教学,我利用学生直观的肢体和方言模仿,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激发了学生演唱歌曲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体验我国的民族音乐,体现了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

二、难点突出,自主学习,多媒体来引路。

新课教学这个环节,我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引路,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歌曲学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为展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次范唱,我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他们学会有意识地听,分重点的听,使随之进行的唱歌教学水到渠成。学生在视听歌曲三遍后,轻声跟琴哼唱歌曲,然后让学生互评,提出唱得不好的地方,教师进行点拨和重点反复练唱来突破难点,使学生准确掌握难点乐句。为学生顺利正确唱好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三、合作创编,互动互评,表现民族音乐。

本节课第三环节是歌表演。我通过播放形象的动画,让学生理解歌曲中发生的故事,并能根据动画里的情景进行即兴创作表演。全班参与,自由组合,分配角色,设计动作,上台展示,通过互动互评,使学生的创编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也让全体学生亲身体验到了音乐表现的乐趣。体现了学生全员参与的教学理念。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中,我的评价语言有些单一,在今后要注意对于个别孩子要多鼓励,多给机会展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音乐的教学反思5

《采山》是一首活泼、轻快的歌曲,在备课时,我首先认真的熟悉了歌曲,仔细阅读教参,把握歌曲特点,了解歌曲的难点,确定了以体验欢乐为主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这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经过学唱歌曲,让学生在听、做、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仿佛自我在濛濛的细雨中光着小脚丫去采山的愉快心境,并指导学生欢快地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在学唱《采山》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并掌握多样化的节奏。

这节课的导入,我用美妙的大自然风景图片吸引孩子们的眼球。然后经过采蘑菇一系类设计好的问题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充满好奇中期待这一课。

在教唱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聆听歌曲两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必须的印象,为学唱歌曲奠定了基础。然后我把比较难的地方先教给学生,学生的理解本事还是很快的,教学目标到达了。在节奏训练前我让学生自我找到采蘑菇乐句以此加深印象,然后哼唱这个乐句的旋律。在节奏训练时争取让大部分学生明白这个十六分节奏并且能打好这个节奏型。

为了熟练歌曲,在练习中我经过表演启发学生随音乐创编一些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动作来表现歌曲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经过让学生用拍手、跺脚的一些简单律动演唱歌曲,帮忙他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句式。

这节课的某些细节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经过这堂课的教学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自我会设计出更加精彩的教学活动,来丰富我和学生们共同的音乐课。在这节课中我没有将歌词发给同学们,使得他们在边唱边表演的时候都忘记了歌词,这一点需要改善。教学过渡语还不够精炼。我想经过不断的努力会取得更大的提高的。

音乐的教学反思6

课程改革使音乐课堂焕发着活力。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领悟到: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应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音乐知识,所以音乐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因此在音乐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家,在音乐课中把认识乐谱作为每课必学的内容,并且把会不会识谱作为学生懂不懂音乐的`标准,不但偏离了音乐教学的方向,而且由于纯技术训练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学习音乐的厌烦心理,进而造成了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以致学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热情和信心。心理学家卡格安在观察儿童的行为时发现 只有那些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与他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们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巧妙地将学生与音乐拉近,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逐渐地喜欢音乐。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单纯的说唱,死板的讲述乐理知识,那只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我重新反思了以往的教学。根据 新课标 的要求,我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这样的小练习:在课始与课末,进行 骑着毛驴进教室 的小游戏,很受学生的欢迎。在这个游戏中,我让每个学生都有三个自己创想的动作。首先,引导学生做一些小动物的外形模仿。让学自主的进行练习,逐步发展下去,可以自由发挥。学生自编的动作源于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由于个性和爱好的不同,每个学生创想的动作各不相同。其次,让学生随着音乐把这三个动作串联起来,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发挥创编律动,让学生在有规律的动作中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那么到了下一课,我便要求学生尽量不要重复自己上节课的动作,学生们相互模仿,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的动作已不仅仅局限于模仿动物了,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形式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的教学反思7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一种可激发学生某种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感,也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把学生引入到有关的知识中去,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我们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设性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因而在上音乐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灵巧的形体、 自然的嗓音,通过律动、绘画、即兴创作、游戏、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一、故事法

小学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授课前先讲一个有关歌曲内容的故事,然后自然导入新课,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再把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歌曲上来,如教小歌舞剧《小放牛》这课时,老师先绘声绘色地说故事。然后问:大家还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具体情节吗?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小放牛”的故事(揭示课题)

在音乐课堂上,教材中有很多曲子或歌曲都是有情节的,我们还能运用丰富的联想,续编音乐故事,创造情节,发展思维。如《龟兔赛跑》、《百鸟朝凤》等,在学完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当作曲家、作词家、创编后传,还可以来表演自己编的故事。孩子们的兴致自然被教师激发出来了。

我在教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时,首先把这首歌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从形象直观中得到美的感受。我问,什么东西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像千万只小眼睛,挂在天空会放光明。“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孩子们靠自己的生活感受,很快就会齐声回答出来“星星”。我肯定这一回答后,接着就说,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美国儿歌《闪烁的小星》。当唱起这首歌时,孩子们的头脑里就有一个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形象在活动。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很快就学会了歌词。

二、表演法。

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课堂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在玩中感受音乐,让学生大胆表演。例在音乐课中可以使学生进入角色,让他们亲自用表演来感受歌乐曲,例在《小红帽》这一课中,我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的道具,分别扮演“小红帽”“外婆”“大灰狼”演这童话故事,学生在表演中犹如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事,从而被陶醉在这童话故事情境之中,兴趣达到最佳状态。

三、游戏法

孩子们天生就爱做游戏,在音乐课上通过游戏可以增加音乐性和趣味性。例,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我会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哒哒|哒哒”,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低年级学生对音符长短常常不能理解,在教学时我用小猴子摘苹果的故事来启发学生:二只猴子四个苹果即一只猴子有二个苹果(二分音符),又来了二只猴子变成一人一个苹果(四分音符),后来又来多一半猴子苹果只能分半个了(八分音符),这样讲解,学生就易于认识哪些音符长哪些音符短的道理。

再者,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基本音阶时,对七个音符并不熟悉,于是我把学生分成两个组来做游戏。一组学生拍一下手喊4,另一组学生再跺一下脚唱fa;再拍一下手喊6;另一组就唱la;再拍一下手喊7;另一组学生就唱si……经过这样反复多次一问一答式的游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音准感,而且培养了注意力,逐渐引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四、体态律动法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果一堂课让学生坐着不动,他们会坐不住的,而刚刚入学的特点是好动,所以当学生对一首歌基本上能唱之后,我就会选择恰当的动作配合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唱二年级的《这是什么》这首歌时:“嘀嗒嘀嗒当当当……”我就选择简单而又适当的动作,教学生边唱边舞,结合“体态律动”,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并背出来。又如:在一年级的欣赏课《星光恰恰恰》,我不用任何语言直接让学生自己跟音乐律动,让他们用身体去感受旋律的活泼、欢快,这样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

五、即兴创作法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以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编创中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能力。学生在自编、自演、自唱的实践活动中,既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又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表演能力。 例1,在《快乐的音乐会》这一课中,我就以歌曲为范本,告诉学生“开音乐会”还有很多乐器可以一起演奏,小动物也非常多,让学生即兴创作歌词,把“吹拉弹”的乐器(小提琴、口风琴、钢琴)、小羊小猪等动物编进去,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高点,快快乐乐地上了一节音乐课。例2,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我们应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创造乐器。例在易拉罐里放上沙子作沙锤;或拿几条汤匙作打击乐器,这样,使学生所有的创造热情都显露了出来,制作更多的乐器来伴奏,有了这样的乐器伴奏,音乐课更活跃了,真正把音乐课变成了学生自主活动课。

六、绘画、看图法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启迪思想、开发智力的优秀幻想教材,我以幻想为前提,以绘画为手段,让学生再现音乐美。例我在 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唱《洗手绢》一歌时发现,学生们很爱唱这首歌。但因为他们识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视唱 歌词。他们爱画画,也爱认画,我就学习人家所说的.“以画代词”。《洗手绢》的第一段歌词是:“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 衣,我也来。哎口罗哎口罗哎口罗哎。”于是我将事先画好的一个红太阳,一朵白 云彩,一个正在洗衣的妈妈的头像,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或小男孩的头像代表“我”挂在黑板上。一年级的小学生 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着,一会儿就把这首歌背唱出来了。而欣赏音乐中,也可用此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如《动物狂欢节》、《玩具兵进行曲》等作品,我采用了绘画法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小学生不但喜欢画画而且还喜欢看画。在上课前先让学生欣赏一幅或几幅图画,使学生对图画产生兴趣再进入歌曲学习。如《小白船》一课,先出示这课的挂图,让学生欣赏画面,再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小船是什么样的?想想什么东西的样子很像它?这位小朋友坐在船上都看见了些什么?歌曲中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样使学生迫不急待地进入了歌曲意境中学习 。

总之,音乐教育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始终,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的、很好的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遨翔,驰骋,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标,教师应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趣”起来。

音乐的教学反思8

转眼间,踏上工作岗位已经有半个多学期了。也许与工作多年的老教师相比,这只是他们多年教育生涯的一个小插曲,而对于我来讲这是意义重大而且弥足珍贵的半个多学期。从最初踏上教师这个岗位的无从入手到现在工作上的步入正轨,我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收获了很多,成熟了很多,同时更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和更多的不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自己已有的知识是一个圆,圆外面的世界就是自己的未知领域,知道的越多,圆的面积越大,和未知领域接触的圆周就越长,自己感到不懂得的东西也就越多。”而在教研员和校领导听过我的课并为我评课指导之后我更亲身证实了爱因斯坦说的这句话的正确性。

我上的是一年级第四单元的《可爱的动物》一课。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组织教学部分,我选用了“谷建芬新学堂乐歌”中的《咏鹅》来让学生们律动进入教室。导入部分,通过承接前一课的《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教学过渡到《可爱的动物》的教学;而在声音的长短节奏模仿这一环节,在前一节的基础上我带领学生作了二部三部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并为以后的'二部和声训练作准备;同时我把歌曲第一句的节奏也放在这一环节,这样就减少了新授部分的难度,为歌曲的学唱打下基础。新授部分,通过观看歌曲的动画课件,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接触歌曲,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唱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编歌词环节,引导学生创编歌词,让他们进行再创作,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使他们在创作

中进一步巩固了音乐的旋律。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并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的音乐创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合作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音乐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在板书的设计上,歌曲的题目板书颜色不醒目不突出,整体板书的内容不够丰富。

二,学生随《咏鹅》音乐律动进入教室的舞蹈编排的太死板,不优美,动作单一。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是全面综合发展的,而不是仅会唱歌弹琴,所以在舞蹈方面我还要加强学习。

三,整个课堂显得单调,低年级的学生应该多一些活动。比如在节奏模仿环节我应该加入小乐器的合作,每一小组加入三角铁、响板、手串铃的演奏,可以更形象的帮助学生掌握节奏的学习。

四,在歌曲学唱的环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范唱一遍,这样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接触歌曲。

五,因为是低年级的音乐课,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变换小组和学生的座位,尽量让学生动起来,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课上我设计的适时评价环节很好,但是有的时候学生的评价太做作勉强,显得不真诚,这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应该鼓励引导学生发自内心的赞美评价表现好的同学。

七,在按节奏念歌词和学唱歌曲并拍手伴奏的环节,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本身对节奏感掌握的不是很好,就单一的在胸前拍手会显得很乱,而且在课堂演唱的时候越拍越快,现在我知道了可以引导学生左右拍手,这样不仅控制的拍手的速度还有节奏感,一举两得。

八、在《可爱的动物》一课新授结束后应该将学生引导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上,引导学生关心爱护动物的层面上,而我完全忽略了这一点。

九、课前的准备不够充分,在创编的环节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教师应该课前多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头饰,这样学生说一种动物老师就能出示一种动物的图片,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十、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课堂上始终牵着学生按照我的思路往前走,不敢放开手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只有自身的水平提高了才有能力应对各种课堂环境并很好的把握课堂。

新课程不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探讨新知识过程中的合作者、促进者、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在近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也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心得,现总结下:

1.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允许学生从事有意义的独立学习活动;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想说就说;可尝试取消举手点名发言的做法,学生随时可以站起来。

2.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想创造、敢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怀疑书本、教师、他人的观点,回答问题有新思路、新观点、说真话、说实话,能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新问题。这种回答,一下子连词都接不上了,接着恼羞成怒地用生硬的语气说了句:“这么好听的乐曲,怎么会不好听,你们有没有认真在听?”那些回答不好听的同学顿时没了精神。在后面的教学中,虽然老师的讲解生

动有趣,但是课堂气氛却一直调动不起来。很显然这位老师的回答是欠考虑的,学生也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有新思路、新观点、说真话、说实话。

3.多一些开放,少一些封闭。教学要求遵循教学大纲,但教学内容不拘泥于课本。联系社会、生活科技选取素材,学科知识渗透,实现教学内容开放。

4.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成立自学讨论学习小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学习责任依存关系,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讨论;自学讨论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讨论经常化;自学讨论活动有充足的时间,使讨论得到深入;教师和学生都能容忍他人的不同看法,形成民主化讨论氛围。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如果没有反思,教师的教学就会仅仅是一种重复单调的工作。所以经过过佳老师和郑校长的耐心指导我重新备课,认真做好反思,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修改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音乐教师应该有音乐教师独特的素养和气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积累点滴的经验,做好每一课的反思,我相信在领导的细心教导和我的自身努力下,我会在教学的道路上走的更快,走的更远。

音乐的教学反思9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音乐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近几年高考基本能力学科的开设, 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 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 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 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是编写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反思,就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教学个案,来研究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案例有其个别性、特殊性,但是也从中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等等。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

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观摩分析他人的范例来进行。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还是旁观者清。所以,教师应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音乐教师往往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长,比如器乐,比如声乐,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别人的特长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看看别人是如何来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 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音乐的教学反思10

1、通过学唱歌曲《长城放鸽》,学生能用抒情、豪迈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能够依据《长城放鸽》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4、培养学生从小养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开始第一乐句运用了合唱的形式,来模仿鸽子发出的声音.因此,学唱这一句时,先让同学们观看了一段放飞哨鸽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哨鸽的声音,从而体会这一句选择合唱方式的原因.这首歌中切分节奏较多,而且还是弱起的切分节奏,比较难.在学唱前,我先带领学生拍击了这一节奏,然后再歌曲中找出这一节奏,这样既熟悉了歌曲,有熟悉了节奏.歌曲中的弱起节奏较难把握,我让同学们用拍手的方式代替休止符,从而感受弱起节奏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堂课教学目标完成,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上还有待增加.在课的后半段有些同学开始走神,因此还需丰富些教学方法,从而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的教学反思11

环节一:本堂课中采用了学生喜欢的猜谜活动作为导入,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谜语的歌曲,触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因为歌曲《摇船调》中一共问了四个问题,我先范唱了歌曲中的第一段歌词,先让学生自己在画面中找出答案,接着学生聆听歌曲的第二段歌词,和自己的答案做一下比较。为了让学生记住歌词,我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我来问,学生按节奏进行回答,很快就掌握住了歌曲中的难点节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反复跳越记号,为了让学生掌握它的用法,我采取的方法是利用身边上体育课立定跳远的踏板进行模拟讲解,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反复跳越记号的用法。

环节三:通过欣赏《摇船调》动画,运用律动让学生体会“摇船”的动作,感受其音乐形象,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船歌的特点。通过介绍美丽的'台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能够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的表现歌曲。

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过于简单,在学唱歌曲环节中对于演唱技巧上与表达音乐上应更好,更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音乐的教学反思12

音乐教室里,我正陶醉在《回忆》的旋律中,上课的学生来了。“嘿!这是什么呀?蛮好听的。”“这是《猫》。”“前几天人民大会堂刚演完,票巨贵。”听着学生们的对话,语气里充满着兴奋、好奇,我迟疑了一下,直到上课铃响了,才把牒机关上。在我组织教学后,告诉同学们今天的教学内容是欣赏中国最有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时,教室里突然一阵骚乱,有一位胆子大的学生说:“老师,给我们介绍《猫》吧,我们想看《猫》。”接着几乎是全班都在恳求着我。看着同学们从来没有过的兴奋、渴望的眼神,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正是贯彻新课标所提倡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想要、教他们想学的好时机吗?既然学生有意向要看《猫》,我何不抓住他们的兴趣,顺势而为呢?于是我决定同意学生们的建议,临时更换内容,今天就给同学介绍音乐剧《猫》。

接下来的一节课,我向同学们介绍一切关于《猫》的背景、轶事。介绍了音乐剧、托尼奖、韦伯、沙拉·布莱曼,欣赏了“猫的命名”、“点点猫”、“摇滚猫”、“回忆”等经典片段。间插着同学、老师的点滴体会、感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同学们从来没有像这节课这样专注过音乐,专注过音乐作品,专注过音乐课。下课铃响了,初次步入音乐剧殿堂的孩子们还久久不愿离去,一直缠着我,问“老师,这盘哪买的?”“老师,您还有别的音乐剧盘吗?”“老师,您能把盘借我吗?”“老师,中国有音乐剧吗?”我被学生的`热情所感染,尽量详细解答他们的问题,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兴趣的力量以及音乐的魅力。直到预备铃响了,同学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音乐教室。

每次回想起这节课,我都能强烈地感觉到当时同学们学习热情的高涨和求知的渴望。仿佛推开了一扇音乐之门,这个班在以后的音乐课上对于音乐的兴趣、对音乐课的喜爱、课上的发言、对音乐作品的诠释及风格的把握都表现得较其他班突出。这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课程安排。

音乐的教学反思13

20xx年,我在镇教研会中,与音乐教师们一起看了音乐录像课《剪羊毛》,现在就此课在这里谈谈我的观后感。

《剪羊毛》这一课主要体现“感受——表现——创作”这一认知规律,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寓教于乐,有效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

在创编歌曲这一环节中,教师能够有效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质量,注意到了以下2个方面: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别、个性、兴趣、特长等合理搭配好,保证组内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二、教师注重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转换。美国教育家多尔说: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由此看来,教师和学生是互相合作的双方。在《剪羊毛》小组创编环节中及时发现小组中的意外事件,重视定位自己的角色,走到学生当中,能够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表演,建立一种相互融合的和谐关系,参与到学生的表演中来,共同体验学习过程中成功与快乐。

在课堂进行的始终,教师都能够注意用艺术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在课堂中针对不同环节,进行具体的评价。如在唱歌中,“你的附点音符唱得很准确!”“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了。”在拍节奏环节中,“这个切分节奏你拍得很准!”在口风琴吹奏中“你的指法真熟练!”在小组合作中“你和同学的配合越来越好!”“你的组织能力真不错!”……等等。在这些具体的评价中,能使他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学习更加努力,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的学习。

总之,新课标理念倡导的音乐学习方式更多地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认知方法的取向方面,而本课从这些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地体现,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要学习和掌握的,本次听课让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音乐的教学反思14

中安排了一个小青蛙找家的游戏,我精心设计了几个漂亮的青蛙头饰,和荷叶找几名同学到台前戴上头饰来扮演小青蛙,我也戴上一个青蛙xx的头饰来扮演青蛙妈妈,站在荷叶的另一头等待小青蛙回家。

当小青蛙听到妈妈召唤声时,就一个一个地按照这首歌曲的节奏踩着荷叶回到xx的身边,我们会对回到家的小青蛙唱一句祝贺的话:“小青蛙,回到了家!呱!”就这样在我和学生们在一唱一跳中学会了歌曲。还有在欣赏三年级《赛马》时,我先请同学们完整的欣赏一遍,然后让学生说出你听过之后的想法,有的同学就说:“我想和马儿一起在草原上奔驰。”有的同学说:“我想和放马的人一同在美丽的天空下高歌!”等等,同学们把自己听过乐曲后的那种热烈的.情绪用丰富的言语表达出来,看到他们如此高张的热情,我便说:“同学们,现在让我们随着这首乐曲,挥动你手中的长鞭,尽情地在草原上奔驰吧!”说完后,我就做好了骑马的姿势,扬起了长鞭,同学们见到我这样做自然而然地摆起了架势,仿佛真的要在草原上进行赛马,来个一决胜负,当音乐响起时,我与同学们一起在课堂上比赛,一起感受到了乐曲带来的那种激烈、欢快的气氛。课后我想了想,原来

音乐的教学反思15

大班音乐《新年带着幸福来》活动教学反思 本次的音乐活动目标是让孩子们在感受音乐欢快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能随着音乐,大胆地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愉快情绪。 在一接触这首歌的时候,说实在的作为老师的我并不觉得这首歌好听,所以活动前也想了很多,希望通过多一些的教学手段能提升孩子们对这首歌的学习兴趣。不过,随着对这首歌的不断熟悉,我清晰了歌曲的旋律线,调性明快的乐曲,在极具名族风格的乐器伴奏下,显得非常朗朗上口。看来,对一首歌的印象不是听一遍就可以概论的。

对歌曲有了信心,在活动的进行中,我也就张弛有度了。孩子们在我很有感染力的范唱中,学习的兴趣大增,我也不失时机的请孩子们对歌词进行动作上的创编。让我高兴的是,班中许多男孩子创编出来的动作很有张力,我及时推广了这些动作,并将动作和歌词进行了固定地匹配,这样做,省去了老师过多的、重复的讲解,给了孩子们更多熟悉音乐旋律的机会。短短的一堂课,全班孩子在歌词记忆的达成度很高。从本堂课的效果上来看,我认为,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新教歌曲的歌词记忆问题,完全可以尝试用孩子们理解的肢体动作进行解析和提示,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提示来破坏音乐活动的音乐氛围。通过老师肢体动作的提示,孩子们眼口合一地进行演唱,符合了幼儿学习的直观性原则,提升了幼儿学习的关注力。 在孩子们记住歌词之后,我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几个相同字的旋律音高上,孩子们唱不准,该是高音的唱低了,该是低音的唱高了。我提醒了许多遍,还是有很多小朋友唱不清。后来我试着用手势的高低来代表旋律的`高低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提示。如歌曲中的第一句“新年带着幸福,走来,走来!”中的最后一个“来”字是低音,我就将我的手放得低低的;相同的第二句的“来”是高音,我就将手提得高高的,孩子们看到我的提示,立即就能作出反应,犯错的次数和

人数明显减少了!

歌唱教学中,运用肢体动作来提升幼儿对歌词的记忆,我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只是,我在运用这一教学手段上,还需要不断的摸索,总结。相信,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会有好的收获!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