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加减法教学反思
异分母加减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异分母加减法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异分母加减法教学反思1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数的运算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把单位统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为基础的,作为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法则,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要先通分。在引导学生掌握算法和理解算理时,运用了“问题情景探究方法沟通比较建立模型”的结构模型。即: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扇形统计图设计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第二步通过探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明确通分的算理。第三步通过二次自主探究、一次尝试练习的体验,逐步建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模型。
2、关注学生的基本事实,着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在新知的解决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关法计算法则的理解。以实现学习就是对话的基本理念。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之间的知识进行互补,学生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减,只有先通分划成同分母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上述过程中,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且在整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3、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每一个人从说的过程中来掌握知识。
整节课中,分三个点让学生来说,首先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要先通分。这是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接着在做了异分母分数加法后,让学生比较说说异分母分数和同分母分数之间有什么区别。最后,让学生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并总结出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通过这三次说的过程,学生基本上对异分母分数计算方法和为什么要通分有了一定认识和理解。这样使学生建立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并且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好的发展。
以下几点是我总结出的应该在以后教学中改进的地方:
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面:就拿本节课说,我设计本节课是围绕教学重难点来展开的,在复习引入部分,以通分和找分数单位来引入,事实上应该以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来引入,因为这样有几个好处,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仅可以复习通分和分数单位这两个必要知识的铺垫,还可以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去研究把异分母加减法怎样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另外,在图形结合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不过,在这个从图中找计算方法步骤中,教学方法把握的不都到位。
异分母加减法教学反思2
一、计算教学必须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或多或少多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或知识经验。如何将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激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搭桥?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上课时要考虑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学生已在三年级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学期也刚学分数的通分。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何将学生的这些知识经验激活,为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服务,做好铺垫呢?我是这样考虑的:
1、学习新知之前,有必要复习一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为避免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给学生造成暗示,把异分母建行通分这一感觉,在学习新知之前,没有必要复习通分知识。所以,在上课开始,我就出示了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口算,并让学生小结其方法,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接着,通过创设情境引出:1/2+1/4、1/21/4,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题与刚才口算得几道题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1/2+1/4、1/21/4”与刚才口算题的区别在于:分母不同。这时,我再揭示:分母不同的分数该怎样计算呢?这样,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产生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不仅是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需要,也是学生发现算理,理解算理的有效途径。
在传统的教学中,计算教学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再到学生练。学生的学习只有被动的听与练习为主的方式。这种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不仅窒息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足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方式。”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多种方式,亲身经历探究发现,从而体验感悟算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如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老师直接讲解给学生听,再强化练习;还是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发现、归纳感悟算理。也许第一种方法,学生也可以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但学生对难点的理解不会很深刻、透彻,尤其是一些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就会死记硬背算法。这样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情感的培养。所以,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化成同分母分数?这里,我先让学生猜测1/2+1/4=?,然后,通过这纸验证,学生通过折纸发现:同样大小的两张纸,1/2部分就相当于1/4,所以1/2+1/4=3/4。也就是1/2+1/4只有分母相同即他们分的份数相同的情况下才能相加。接着,我又出现1/2+1/3让学生再次折纸探究。最后,从探究过程中,归纳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学生经历这样的探索与感悟,对算理的理解十分深刻。当然,由于课前对学生操作能力估计不足,加之在教学中本人对一些教学细节处理欠妥,这里花费了太多时间,这也需要自己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改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三、计算教学更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地展现与交流的机会和空间。
新的课改提倡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让位于学生,要张扬学生的个性,要体现算法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忠不仅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而且要注意给学生提供更多地展现与交流的实践与空间。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中,我不仅让学生先估一估1/2+1/4=?,而且学生动手折纸后还让她们把自己得折法上台展示并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学1/2+1/3时,我则让学生小组商量该怎样折纸,折后又在他们在全班展示交流。在交流展示中,学生展示了许多我意料不到的折法,这令我感到十分惊喜!看来,我们老师的确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与才能。当然,我也感到困惑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的展示与交流更加有效?
异分母加减法教学反思3
在备课时,我觉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在计算上几乎完全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相似,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不是在异分母分数的计算这一环节了,而是在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为此,我对本课的教材安排进行了改变。首先,以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来引入。因为这样有几个好处,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仅可以复习通分和分数单位这两个必要知识的铺垫,而且还可以在学习1/2+1/4时,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去研究把异分母加减法怎样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然后重点对1/2+1/4的算理进行探究;最后,安排各种练习来巩固学生的技能。不过,在从图中找计算方法步骤中,教学方法把握的不都到位,我可以问“图1/2+图1/4等于是一个怎样的图?”这样一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思考碰撞出火花。然后经过学生的回答和教师运用图形的讲解,使学生对这个为什么要通分的过程更加清晰的掌握和理解。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在解决分数加减法的时候,通分的几个步骤要用连等式。因为计算分数一步加减法时,本身就只有一步,中间部分在以后学生熟练做的时候是可以省略的。而本节课是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第一节课,就必须把通分的过程板书出来。
异分母加减法教学反思4
今天,我执教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心中感慨万千,我既为学生的精彩而感动,又感到有些压抑。细细分析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对本节课的成败进行一下自我反思。
一、成功设计演绎出精彩
1、抢答游戏,顺势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若能有好的引入,可以给学生一个启发的广阔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注意力、兴趣集中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从而开展积极的思维,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主动积极的学习。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抢答赛,把比赛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无意注意中既巩固了知识,又在遇到的新问题悬念中顺势导入新课,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教学中。
2、合作探究、主动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出:学习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也有这样一段描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没有剥夺他们的权利,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正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困惑与成功,都让孩子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也是该课最精彩的部分。学生小组的一份份设计方案成了本节课最亮丽的风景。他们猜想验证的过程,他们有理有据的分析,他们那种把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知识的数学探究思想,还有他们那种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的情景,无不吸引着我,让我为他们而自豪,为他们而喝彩!这种精神不正是新课改所需要的吗?
3、正确定位、尊重学生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教师的职业不同点就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基于以上两点的思考,我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我的探究中感受成功、体验快乐。那我们教师做什么呢?我们要组织好这节课,要把学生引导到数学的领域中进行探究,和学生一起研究、一起探讨问题,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伙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并通过教师的评价能激起学生的一次又一次的欲望,让他们获得知识的升华、人格的提升。
本节课,我多次在总结中对学生进行评价,一句句“你们真了不起!”、“你们正让我感动”等话语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自信而快乐。同时,我非常注意学生研究问题时的每一个细节,只要我发现了,我都给予及时地评价,并渗透了数学思想的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这一切都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没有对教师自己角色的准确定位,是不会出现以上这些催人奋进、激情澎湃的话语的。
4、补充材料、拓展视野
数学的知识是枯燥的,但数学思维的逻辑与严禁又让人佩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应只建立在知识的学习上,还可以补充丰富的数学资料,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感受中国的灿烂文化,拓展数学视野,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结合本节课内容搜集了一点小知识进行补充,随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压抑气氛让我反思
大家都知道,计算教学是最为枯燥的,除了计算就是练习计算,为了计算而计算。我既使绞尽脑汁,设计抢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教师激励的语言感染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究感受成功的快乐。但是这节课我觉得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整节课我都没有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我觉得有些失败,自己也没有发挥出最佳的状态,总觉得有些压抑。我考虑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1、开端的情景没创设好
我非常注重开场白的情景创设,但这次的开场白只是和学生交流了观察与猜想的精神,一直比较低沉。还没来得及进行一些小游戏来调动大家就上课了,学生的情绪还没有进入兴奋的最佳状态。再加上抢答赛中的紧张与知识的遗忘则更加重的沉闷的气氛。如果我把枪大赛的气氛在调整一下,或许会更好。
2、亮点卡没利用好
亮点卡很吸引学生,从课后学生的争先恐后想得到它就可以证明。但我却没能发挥出它的激励性,只用了一两次,如果在课堂地进行中也设计一些奖励,可能会调动的更好一些。
3、设计方面存在缺陷
计算教学的枯燥如何克服?这个问题我虽然尽力避免,但依然免不了它的枯燥乏味。我的设计还缺少趣味性等东西,我想在这方面再下一番功夫,多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尝试,争取能更好地克服掉。
总之,这节课我为学生的探索精神而感动、而自豪,又为课堂的压抑气氛而苦恼,我迫切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引和大家的意见,并希望通过我的反思能积累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指导今后的教学生涯。
异分母加减法教学反思5
本节课教者按“激疑操作讨论应用”的线索,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充分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新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以旧引新,激疑,激趣。
本节课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利用正迁移规律,巧妙地以旧知引出新知。熟悉而新颖的学习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疑问和求知兴趣。
二、操作、讨论,引导、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1)多提供说的机会
让学生把思维说出来,注重学生思维的表露,激活主体自身已有的知识,鼓励学生讨论,使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
(2)多提供操作的机会
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可接受的形式,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3)在“活动”中精心设计提问,相机引导
在学生操作、讨论过程中,老师的提问引导,机智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意向,启发思维,点拨疑难,指导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会、会学。
三、形成能力,应用知识
采用各种不同层次的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正视学生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激发创新的意识,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