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5篇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老师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
为了让孩子的拼音更加扎实,所以我们在拼音教学阶段的花的时光比较多,因此剩下的教学任务就比较重了。从这个星期开始,明显感觉教学进度加快了许多。可能孩子还没有适应这样的教学密度和速度,而《阳光》这篇课文篇幅又比较长,孩子在课上朗读的状况就没有以前那些课文那样好。因此我也在朗读这块上花了比较大的精力和时光,让孩子把课文读通顺,读明白。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文眼”,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必须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就有意让孩子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感受阳光的作用。有了阳光,禾苗就更绿了;有了阳光,小树就更高了;有了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变得更美了。那要是没有阳光呢?孩子在回答中无形和有阳光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去感受阳光的作用和重要性。孩子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回答还是比较细致的,除了根据课文带给的材料进行思考外,也把自我平时的一些课外知识也运用起来了。有的孩子说,没有阳光,小树就不能长大,就不能制造氧气了。有的孩子说,没有阳光,我们就没有光明,什么都看不见了。
个性让人开心的是我在让小朋友说说阳光给人的感觉时,晓?站起来说:“阳光就像老师给我们一(4)班小朋友的关怀那样温暖。”哈哈,听了不禁让人心里一阵窃喜。我忙接上去说:“你的话让老师觉得阳光仿佛照进我了我的心里,感觉个性温暖。”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2
《沉香救母》是一个感人的神话故事,赞扬了沉香不畏千难万险,刻苦练功,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课文情节生动,字里行间充满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同时,图文对照,生动形象,如何通过朗读指导,使学生深切体会父爱子、子念母的人间真情呢?
我在教《沉香救母》一课时,根据教案,我让学生自由读完第三自然段: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便说:“二郎神心狠手辣,神通广大,你才是个8岁的孩子,怎么能对付得了他呢?”沉香看着苍老的爸爸,默默地攥紧了拳头。读完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不知是这个问题设计的太过笼统还是要求过高了,学生的回答不尽如意,就在这时,有学生站起来回答:“沉香才8岁,为什么他的爸爸是苍老的爸爸?”应该说他的回答滑离了所提问题的轨道,可就是他的回答改变了我原来的教学设计。我先让学生先回答了这个问题,有学生说因为沉香一直跟着爸爸过日子,爸爸很操劳,所以苍老了,也有学生说爸爸常常思念妈妈,心里很难过才会这样的……学生的回答解决了疑问,我就请学生根据“默默”一词说说自己的理解,还让学生谈了对“攥紧”一词的体会,学生说的头头是道,跟刚才的沉闷判若两回事。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这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于是我就让学生与同桌讨论,接着交流,然后请学生分角色表演,最后让学生写下一段通顺的话。附上学生的一篇习作: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后,妈妈就摸着沉香的头说:“好孩子,你委屈了。你的身体好吗?你过得好不好呀?你饿着没有呀……”沉香激动地说:“妈妈,我终于见到您了,我心里很开心。妈妈,您在山下一定吃了很多苦,身体很虚弱了吧。好妈妈,让我背你回家吧!”说完,沉香就蹲下来让妈妈趴在自己的身上。妈妈连忙说:“乖孩子,妈妈的身体还行,就让我自己走吧。”说着就搀着沉香的手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开心极了!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3
小学生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理解新鲜事物潜力优点,但也有自我约束潜力差,逆反心理强的缺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语文科目开始出现阅读理解的题型,这让不少教师在小学阅读理解方面犯了难。怎样让好动的孩子全身心投入到听课中,保证他们在这一难点上不掉队呢?透过视频学习,我认为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阅读教学。
一、激发,引导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期望感到自我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个性强烈。”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用心,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潜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
二、把握课堂主体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理解”。浓厚的兴趣如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驱使他们用心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因此,阅读教学充分挖掘这一有利因素,把认知与炼能有机融入到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在兴趣中强化,学习效果就会在兴趣中显现,学习潜力就会在学习中构成。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潜力,同时又激活了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用心性,真正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课堂教学的主题策略落实到实处。
三、读的时光还给学生
阅读教学的主体是读。因此,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光读,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并在这样的氛围中,吸引学生融入情景,感受语言的神奇、资料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再透过朗读表达出来,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心不到,则情无共鸣。在不断的练习中熏陶情感,发展智力,增强想象潜力和思维潜力,促进智慧的生长。
四、把乐趣带给学生
学生主动发展的火把,需要教师点燃。课上要激发每个学生在中的主动感知,主动质疑,主动思维的用心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潜力。主动的核心是创造,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创设语言文字训练的创造情境,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提倡学生发表异见,独见,创见,品尝创造的乐趣。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4
《作家的小老师》是一篇意味深长的文章,很值得一读,读了这篇文章,我收益颇丰。
我们大人应该向孩子学习。这也是这篇文章直接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一眼能够看到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与孩子也接触多年了,其实像这样的事,在我们的身边时有发生,但因为我们老师不怎么注意,不用笔记下这个美好时刻,有着类似的感受,也就随时的推移而消失了,向孩子学习的事也没有成为成人的一项自我任务。
从这一点上也反映出大人对孩子缺少一种尊重,也太把自己当作大人了。萧伯纳代表着成人,代表著名人,往往成人、名人是非常在乎自己的,虽然也喜欢孩子与孩子一起玩耍,但真正的尊重是缺少的。我们老师其实对待孩子大多如此。
这篇文章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小姑娘回答萧伯纳的那句话,那句话就是童言,孩子是天真的,孩子是最有创造力的,孩子是无畏的……我进而想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会怎么向她妈妈说今天的事?她会直接把她的回话告诉其妈妈吗?如果直接告诉妈妈,妈妈会作出什么反映呢?我想大多数的母亲肯定会批评孩子不懂礼貌,名人效应不是今天的产物,明星不是今天的产物,爱名人名星不只是属于年轻人,青年老年群体中大有人在,所以其母亲自然会把其上升到道德上来对待孩子。因为绝大多数家庭的教育要注意这一些。因此,想到这儿,我个人认为,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也会主动地说今天她和大作家萧伯纳在一起玩。
萧伯纳的感悟也给我许多启发。萧伯纳从这件事上收获到“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行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也许编者的意图也就是把这句话传给孩子,让孩子明白“平等相待,永远谦虚”是多么的重要!但思来想去,感觉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别忘记大家都是“人”。也就是说,我们向孩子学习什么?——孩子其实也是人!想到这里,感觉到这一课好像对小孩子学习意义不大,好像是对我们成人进行道德教育。
到底怎么引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把起点定位在哪儿?我觉得我们老师不要掩盖自己应该接受这篇文章的教育,也就是直接告诉孩子这篇文章对老师非常有用,自己应该向学习。这给予学生的一种暗示,即你们长大后,也要重新学习这一课,这样孩子就能够顺理成章地理解课文,明白“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行相待,永远谦虚。”
其实孩子也是师,因为孩子的天真,本身就是师之最美的地方。孩子其实也是人!孩子其实也是师!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5
因为当前的假书非常多,读完这篇文章,我就想办法查找一下,所以到网上反复阅读了有关信息,最终得出答案,有这么回事,大概发生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了这个准备后,我用再次读了这篇文章。对于这篇文章,我读到了什么?
一是我读到了大人应该向孩子学习。这也是这篇文章直接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一眼能够看到的。笔者与孩子也接触多年了,其实像这样的事,在我们的身边时有发生,但因为我们老师不怎么注意,不用笔记下这个美好时刻,有着类似的感受,也就随时的推移而消失了,向孩子学习的事也没有成为成人的一项自我任务。
二是我读出了大人对孩子缺少一种尊重,也太把自己当作大人了。萧伯纳代表着成人,代表着名人,往往成人、名人是非常在乎自己的,虽然也喜欢孩子与孩子一起玩耍,但真正的尊重是缺少的。我们老师其实对待孩子多也如此。
三是那位小姑娘回萧伯纳的那句话就是童言,孩子是天真的,孩子是最有创造力的,孩子是无畏的……我进而想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会怎么向她妈妈说今天的事?她会直接把她的回话告诉其妈妈吗?如果直接告诉妈妈,妈妈会作出什么反映呢?我想大多数的母亲肯定会批评孩子不懂礼貌,名人效应不是今天的产物,追星不是今天的产物,爱名人名星不只是属于年轻人,青年老年群体中大有人在,所以其母亲自然会把其上升到道德上来对待孩子。因为绝大多数家庭的教育要注意这一些。因此,想到这儿,我个人认为,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也会主动地说今天她和大作家萧伯纳在一起玩。
四是萧伯纳的感悟给我许多启发。萧伯纳从这件事上收获到“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行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也许编者的意图也就是把这句话传给孩子,让孩子明白“平等相待,永远谦虚”是多么的重要!但思来想去,感觉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别忘记大家都是“人”。也就是说,我们向孩子学习什么?——孩子其实也是人!想到这里,感觉到这一课好像对小孩子学习意义不大,好像是对我们成人进行道德教育。
到底怎么引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把起点定位在哪儿?我觉得我们老师不要掩盖自己应该接受这篇文章的教育,也就是直接告诉孩子这篇文章对老师非常有用,自己应该向学习。这给予学生的一种暗示,即你们长大后,也要重新学习这一课,这样孩子就能够顺理成章地理解课文,明白“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行相待,永远谦虚。”
大教育家陶行知有首诗叫《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其实小孩并不小,你若再说小孩小,要比小孩还要小),他创办“小先生制”在中国教育史上非常有影响。其实孩子也是师,因为孩子的天真,本身就是师之最美的地方。孩子其实也是人!孩子其实也是师!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6
孔庆东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很无奈,茫茫题海换来了文化的贫瘠,很不忍,李清照的苏轼的呤哦换成了模式化的解题,很不幸,没有情感的课堂也会有高分的学生,内涵与品味成了渐行渐远的隐者。凡高的《向日葵》在泼泻的黄色中窥见的是一种深埋在灵魂深处的世界动态与自我的愿望,然后你知道了什么是选材什么是象征;或者是周杰伦的《发如雪》,抒情的旋律,剔透的歌词,“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捍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生发开去便是语言中的修辞之妙。语文可以是历史的回顾,可以是时间的流逝;可以是高山的依恋,可以是流水的深思;可以是社会的热点争论,可以是金庸的武侠小说的讲坛……
一句话,小语文,大世界。
那是一种气质,一种内涵,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蕴,是一种抹也抹不去的情感的渲泻。语文课已不仅仅只是传授字、词、句的课堂,更是拓宽文化视野,对文化的深切感知与体认,那是在阅读文本学习以后留下的精神印迹。于是,在课堂上,学生反复品味文章中优美的语句,大声地朗读,不同角色的演绎,优美段落的背诵,仿写等等。在这种时候,语文对于他们来讲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功课,更重要的是学生所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文化的遗留,是一种精神实质上的需要,在这里再也不是强迫性地去读去看,而是变为了一种需要,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理念,是本着语文课真实的呼唤而生成。它不需要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它不需要片面追求愉快的教学,它也不需要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气氛,从而导致的教学中非语文因素过多。过多的游戏、表演、实验、绘画、唱歌那只是需要表演的形式。语文课应该是情真而意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运用多种手段将语文蕴育其中,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然而语文学的真正魅力恰恰在于将她咀嚼在口中之时的那种甘甜。是从无垠的文学田野中收获到自己的那一份果实,如同《血色浪漫》中所呼唤的真实的存在,它不需要太多华丽的包装,课件多媒体只是适时的点缀。语文的真实即使是思想的停滞、交流的消逝那也是真实的收获。语文课上所运用的有效手段的灵活多样,也只是殊途同归,为了唤醒心灵走进心灵。
于是,我为了抬起头能看到满天的星斗,愿扎根于在这肥沃的语文土地上,将这神圣而诗意的语文课堂放回到苍穹之中,真实地将文本中的精灵还原到生活当中。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7
[案例一]
师:“大作家为之一震,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他会想,我恨你!”
顿时,孩子和听课的老师们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案例评析]
这是我在上赛教课《大作家的小老师》时,讲到课文的重点部分——让学生理解“大作家在听了小女孩的话以后,为什么会为之一震,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从而体会大作家的心胸宽广以及为什么大作家会称小女孩是他的老师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可是,当冯朝阳在座位上说:“他会想,我恨你!”时,我也弄不清,自己是没在意,还是不想引起什么“麻烦”,下意识地躲过去了。
下课后,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的还不是很好,于是,每一个环节我都好好地进行了反思。当孩子这一句“他会想,我恨你!”又一次在我的耳边回荡时,我用力地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这不正是我突破教学难点的好时机吗?可我却让课堂上这一突发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在自己有意无意的害怕中流失了。
[案例二]
下午一上课,我就说:“早上上课时,冯朝阳小朋友说,大作家恨小女孩,这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同意吗?”孩子们马上七嘴巴舌地喊到:“不同意,不同意!”我故意皱起眉头说:“为什么呀?”个个都把小手伸得老高,跃跃欲试。于是,我不紧不慢地说:“别急,冯朝阳既然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大家要打开书再认真地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到证据说服他才行。”哇,孩子们立刻打开书,拿起笔,仔细地读起来。
五分钟后,王郡文举起小手,站起来说道:“我认为冯朝阳这样理解是不对的,因为文中第四自然段紧接着就告诉我们,大作家马上意识到刚才是自己太自夸了,感到不好意思,怎么会是‘我恨你’呢?”
陈静言小朋友等不及了,急忙站起来说:“我觉得冯朝阳这样理解,把大作家的心胸看得太狭窄了。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说,萧伯纳深有感触,说明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他,让他明白了做人应该谦虚才对。”
“对!”马文静也忍不住站起来说道:“我从萧伯纳说的话中知道,他不会恨小女孩,而是在感谢小女孩。老师,我想读读他说的话可以吗?”于是,她声情并茂地朗读道:‘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如果冯朝阳能向老师说的那样,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我想,他就不会误解大作家了。”
我紧接着问冯朝阳:“你接受大家的意见吗?”调皮的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又问:“‘我恨你’,这是你的真实想法吗?”他摇摇头,我摸摸他的小脑袋说:“下次,可要思考好了再回答哦!”
我又嘟着嘴巴说:“大家都不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早上上课时,不提出来呢?”孩子们都不好意思地微微一笑,我接着说:“老师也不对,今后,让我们大胆一些,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对与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共同来讨论,好吗?”全班孩子用力地点点头。
[案例评析]
上完青赛课,经过反思,我觉得没有好好利用这意外、突发生成的教学资源,是我这堂课最大的遗憾。于是,下午上课时,我马上进行了弥补,利用孩子思维的焦点——矛盾点,充分激发了孩子读书的欲望,明确读书的目的,在读中感悟;激发了孩子讨论的兴趣,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大作家宽广的胸襟,学会做人的道理。这样一来,教学重点得到突出,教学难点得到突破。由此可见,勇敢地面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意外”,会让我们挖掘到我们意想不到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机智地处理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意外”,会让我们的教学更充满思维的活力;善于小结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意外”,会让我们孩子的学习更洋溢着个性。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使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门应该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用批评与反思赋予课堂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的精彩。
一、教师角色与学生地位。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充当不同的角色。既要当学生的教练员,又要当学生的陪练员,有时还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应当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课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会失去方向,无所适从。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是过去人们常说的话。可在新课标下这已远远不够,教师需要有几桶水,甚至是活水,长流水。新课改使我们又有了新的认知:师生之间不是老师“倒”学生“装”的关系,而是老师的“大桶”与几十个“小桶”连在一起形成连通器。老师通过提问把知识之水送过去,激发学生去思、去想;学生的回答又汇成涓涓细流不断涌入,知识交融的同时会碰撞、激荡出智慧的火化。这种互动的开放教学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给老师创设无限的研究空间,也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发展的动力。促使教师要由“传授型”转变为“研究型”,去研究如何组织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都必须紧紧围绕是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让学生感兴趣。能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是否感兴趣,是否真正学到了有用的知识,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去探索、去获取知识、去创新、去实践。成为我们衡量本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二、学生自主性学习与教师引导性教学。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
“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如何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呢?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要求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生成的资源具有不确定性,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准确把握课堂具体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知识需要等及时做出调整,进行“二度备课”,从生成中因势利导,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与策略。
三、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如今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几年的教学让我们逐渐意识到,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合作学习前,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是关系到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非常必要的,它关系到合作学习的质量好坏。因为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合作的问题才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形成对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立的看法。这样,在合作时,才能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与同伴交流,使合作更有成效。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
有人说,语文教学课堂是失落的天堂。良言在耳,我们有时逼问自己:如何让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如何让广大师生的语文教学课堂是儒雅的、原汁原味的语文天堂。我想,还应当不断自我更新,进行内功储备,让每一节的语文课堂上都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每一节语文课堂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9
最近上了《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感触很深。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是介绍有关仿生学方面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文章结构简明,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自读自悟。因而,在教学中,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还自主学习于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探讨与研究之中,亲身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感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预习的能力,所以,自主预习时,我让学生多渠道搜集相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以便小组交流。精读课文时,主要抓住重点段,即三、四、五自然段,反复研读,挖掘文本内涵。因为这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因此,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给学生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重点学习自已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如:“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给我们什么启发?除了文中列举的那些事例外,人类还向哪些生物学习过?等等。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求知的欲望特别地强烈,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尤其是个人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以及小组交流学习成果时,他们畅所欲言,就连平时很少动脑、很少开口的学生,都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小手,我也因此被深深地所感染,课堂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又一个高潮。
虽然这堂课只是短短的四十分钟,但带给我的却是太多的震憾。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们的学生有那么大的潜力,那么大的暴发力,为什么我们做老师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顾虑重重放不开手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信任学生,他们只是个孩子;
二、不相信自己,能否驾驭课堂;
三、为了赶进度,怕浪费时间;
四、习以为常,不愿破这个规矩。
五、孤陋寡闻,不思进取。
在快要下课的时候,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也拿一鸡蛋紧握在手中,感觉一下“薄壳结构”。时隔几日,我想起了这个作业。于是,我询问实验的结果。有22人回家做了这个实验,但是,有8人把蛋壳给捏碎了。这给同学们的心中蒙上了一层疑惑:书上说的这种“薄壳结构”不是很牢固,怎么捏也捏不碎吗?为此,我也产生了很深刻地沉思,现在鸡蛋的质量影响了“薄壳结构”的牢固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错!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啊!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0
上语文课时,学生读书,有时我会走到教室后面,站在他们后面,朝讲台看,想象着他们看到我的样子。
孩子们希望看到的我是一个有个人魅力的人,他们希望我有恒心,有修养,有智慧,面对困难有更多的办法,他们能有依靠。他们愿意和我谈心,和我交朋友。他们每天到教室来,就是想从这里得到新奇,得到惊喜;下课了,他们走出教室时,脑子里会思考新的有趣的问题。
我希望和学生一同学习,一起在实践中加深对教育的认识或感悟,我最大的快乐,很多是在课堂上从学生那里获得的,在课堂上交给他们知识和方法的同时,自己能受到更多的启示。我希望他们在课堂熏陶下,不仅学了语文,也变得善良友爱。至少他们不认为老师浪费了时间,而知道这就是“学习”。我在课堂上经常看到,当有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同学们(特别是他的“死党”)是多么的焦急,这些作为学生的时候才会感受得到的。
课堂上,我会请一名水准不高的学生回答,比如刘海洋,他的回答总是一个调子,但是只要他回答出了一点点,我都鼓励他继续说下去,要求其他同学耐心听他说完,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不是不太公平?这是不是一种教学的损失呢?或许其他同学们不知道,这两分钟对像刘海洋一类的男生来说非常重要,他也许会因此又找回了学习的自信,而对其他同学来说,同样有学习价值。在一个正常的教学群体中,未必有什么“学习竞争”,更多的是友情与合作。我不认为这是什么“损失”。就像旅行者经常地停下来等待掉队的伙伴,全力寻找一名失踪者,求的是大家的平安。
有时候我会想:一个思想活跃的孩子在一节课上,用两分钟时间,问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说了一些俏皮话,该不该吵他们?比如一个叫李夕涵的孩子,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了“李稀饭”,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他自己也笑了。是他故意的吧?他并不介意这个自己给自己起的名字。他说他爱喝稀饭,所以当我问他平时该怎么叫他时,他说老师你叫我哪个名字都行。呵呵。乐观的孩子!
我甚至想到,就人生而言,学校和课堂也许是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境界了。你如果看《拯救大兵雷恩》时落过泪,那你同样也应当想到:为了一名学生的进步让全班同学停下来耐心听了两分钟,仅仅两分钟,对我和全班同学都是值得怀念的友情。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1
在本课教学识字过程中,我比较注重识字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识记。指导学生归类识字,做做“打”“拍”“拔”等动作,让学生自己发现表示手的动作的字都有提手旁,做做“跳”“跑”“踢”等
动作,学生又发现表示脚的动作的字都有足字旁,还让学生猜字谜认记生字以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加一加、减一减等)认记生字;在教学“身”字时通过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认记。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逐步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2
这是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朗读,多种方法练读,以读带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感受到小燕子的进步,学习通过仔细观察去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整个设计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由扶到放,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语言迁移运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化的过程。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好引导者,我在教学时,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想学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当老师,以师生角色的互换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培植信心,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互评议,逐步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感受能力,从而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生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二、语文学习不仅要理解,还要会运用。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口语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构建语言模式。
三、学写生字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不仅动口动手,更动脑,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四、以读为主,通过自由读,同桌合作读,指名读,范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领悟,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
五、在语言积累的过程我不仅注重在课内积累,还鼓励在课外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语文教学中,口语训练尤为重要。我又换上另外两种蔬菜,说说燕子妈妈好小燕子会怎么问,怎么说,这样我就创设了一个语言迁移运用的机会,不但让学生产生新奇感,而且运用了所学的语言,完成了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
六、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中我通过实践活动,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学生的各种能力会不断的提高。
七、在教学时,有时我对学生的追问还不够,有时我说话还不够准确,以后我会继续努力改正。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3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低级,呆板,滥情。给人的感觉是语文课堂就是思想品德课,说到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语文教师犹如豆腐娘、犹如疱丁大劫八块,作文教学就是样板戏;语文课改,如同”脑筋急转弯“;语文要审美性,那就朗读一下,最好再来点眼泪,到处是滥情……
说实话,在语文教学岗位上也已经有十四五个年头了。见识了太多的墨守成规,见识了太多的矫情造作,见识了太多的陈词滥情,自我总是与现实不够合拍,跟不上形势。有同行问我,你是怎样样上语文课的?其实语文课就是要瞎扯
十几年来,我的语文课总能给学生以不一样的感觉,我的课对传统的课来说其实不能说是课,因为课堂上我喜欢瞎扯,说这说那,东拉四扯,海阔天空,信马无疆,扯到哪儿算哪儿,评课者是很感冒的,谆谆教导我,不能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放开教学,就是要放得开,为什么要收回来呢?其实收不回来是也没有关系的,学生其实在我瞎扯时是最认真的时候,也就是教学效果最佳的时候,他们听着听着,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课了。让自我那充满智慧的语言、灵动的语言、个性的语言、幽默的语言、甚至是勇敢的语言,更甚至那些语惊人倒的语言,全都犹如钉子般一个一个地钉进学生的心里,一翻学生作文,写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气势,看到这样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给高分呢?所以学生总是对我的课充满着期待,期望我带他们到处神游,好不快活。自我的肚皮“吃”得饱饱的,并富有全面的营养,然后,“大腹便便”地走上课堂。一番神聊海侃,学生就得要领,就得新知,就解学生心中之惑,使难点疑点就通通变成亮点,真是事半功倍,挣得满堂悦色。
我常常不把课本当回事,一本语文课本说不定我一个学期只上其中几篇自认为美文的文章,而对自我喜欢的文章说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个个把星期。我上过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过离别诗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对那些自我不感兴趣的文章坚决不上,对那些说教意味甚浓的文章坚决不上,对自我认为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坚决不上的。现行课改课本,每单元都是同一题材的文章,教学目标基本相同,我就上一节课就差不多了,关键是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学。语文课每课不必须要有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为什么不能够是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呢?如第八册第六整个单元都是讲爱的教育这个主题,主题雷同不说,文章题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课后,还真想不出来上后面三个课文的理由。有人说让他们阅读,看书,其实在小学语文课中,知识和情感储备都还不丰富的学生对单纯的诵读以及很多阅读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接下来,不神聊,不瞎扯还能玩什么呢?
语文一节课能到达多少教学目标?异常是高段,一节课下来,他们就有了爱的冲动了?有爱的感觉了?绝对是瞎扯,其实语文的教学目标决不是一节课,几节课所能达成的,就算字词目标,也是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达成的,学生经过不停的运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时虽然你在上课时讲过一下,带过一下,难道学生就能够初步达成思想目标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标一个学期,几个学期,甚至几年,也是达不成的,有些目标根本就是虚的。一种价值观,一种情感,一种本事,不是靠某一课堂上的某一环节来完成,但我们必须在潜意识里不断的渗透,而后才能到达一种自然而然的效果。
一节课可是四十分钟,根本就来不及讲几个笑话,根本就讲不了一个精彩故事,,根本就来不急一次精彩的辩论,根本就来不及一次朗读比赛,也根本就来不及一次口语比赛。所以以每节课为单位备课上课,是不太科学的。真搞不清楚大语文到底是什么?
课本上自认美文的几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时间都用来给学生讲些课外的东西,比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美文,一齐来学,学生兴趣昂然,群情激奋,人人陶醉。或和学生谈谈国内外的大事啊等等,开阔开阔眼界,课堂内外到处都是语文,讲着讲着,常常会发现正讲在兴头上,学生听的正高兴,下课时间却到了……我认为这才算语文课。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4
“学习贵有疑”“疑则进也”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有探究才会有创新。善于质疑问难是创造性阅读的具体体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如何质疑才能把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同层次的质疑。一直是我们在课堂实践中想解决而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暑期看了不少支玉恒老师的.教学案例,寻得一些方法与大家共勉!
一、如何激发学生质疑
支老师一般不在学生读书后就贸然地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这样学生没有什么心理准备,一般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而且时间长了学生对这种方式也不感兴趣。支老师常常采用‘激将法’变“提问题”为“猜问题”:“今天,我只提一个问题可能就会把所有同学难住。你们愿意让我难住吗?如果不愿意让我难住,你就要边读书边猜,我会在哪儿,提出个什么样的问题?怎么回答?猜中者有奖,可以刮一下老师的鼻子。猜不中我要刮一下你的鼻子……”这一“激”,学生的兴趣便来了。从表面看学生是在猜老师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在自己找问题。而且他们要想猜到老师那个难住所有同学的问题,就要想得深一些、远一些,提问的质量就会高一些。既激发了兴趣,又提高了质量,岂不一举两得。
二、教师如何质疑
支老师反对“满堂问”,他要求老师的问题要‘少而精’,他在执教《珍珠鸟》一课时,只提了一个问题:你读了这篇课文以后,心中是什么滋味?是甜的、酸的、苦的、辣的?在执教《放弃射门》一课时,也只提了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你认为福勒算不算一个优秀运动员?和支老师相比,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提问本身就是个问题。我的好多问题都是针对课文内容的,比如:课文上是怎么说的?课文说了什么?问题的答案都是课文上说的明明白白的内容,思考的空间比较小,学生不能各抒己见,很难产生课标上说的“独特的体验”。支老师问的是学生读后的心情、感受和评价,空间大了,学生有话可说,而且答案都是“独特”的。更为重要的是支老师让学生回答时必须分三步:第一步,先说总的感受和评价。第二步读出引起你这种感受的课文内容。第三步,再根据这段课文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就把读书、思考、表达三项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提问和读书落到了实处,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我们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答案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却忽略了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本身正是我们训练“表达”的着眼点)。
三、如何处理学生质疑
如果不让学生质疑,就有不尊重“主体”的嫌疑。如果让学生质疑,由于学生读书能力的差别,读完课文后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课文内容的,有涉及课文主旨的,有涉及课文背景的……有的需要共同解决,有的需要个别处理等等。超出我们的“预设”,搞得我们手足无措。很多老师面对这种情况,不是被学生拉进了“问题堆”,把语文课上成了师生问答课,就是他问他的,我讲我的,使学生的质疑成了一种形式。支老师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1、延迟解决法
对于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解决而被学生提前提出的问题,或者由于学生个人读书能力差,提出的无研究价值,不涉及课文主旨,随着课文的学习会自读自悟的问题。支老师就会亲切地说:“好,你先记住你的这个问题,看上完课后能不能解决,如果快下课了你还不明白,你就举手说:‘老师,我提的问题你还没解决呢?’”
2、引导解决法
由于学生没有认真联系上下文而提出的、非重点的、有关字词或句子的疑问,有一定的代表性,支老师会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如:“我觉得这个问题,你是知道的,你就从这句话往前看,有一个词能解决你的问题,快试试吧!”
3、借机解决法
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关课文背景资料而通过读课文或学生自身的经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支老师会相机补充,这样会比一上课就直接介绍课文背景效果好,因为起疑处学生听的认真,记得牢。而且显得流畅、自然。
4、共同解决法
对于学生提出的有思考价值的,统领全篇直击内涵的问题,支老师会让提问者把问题自己写道黑板上,并风趣地说:“这是给你提供了一个发表的机会,当然稿费我就不付给你了。”最后所有写在黑板上的问题又同学们共同解决。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5
“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提供的最新20xx初中语文教学反思集锦,供广大教师参考,更多初中教师教学反思内容,请关注21世纪教育网教学反思栏目!
语文在考试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但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初中,尤其是高三,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 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