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

发布者:Sam歌仔 时间:2022-11-17 05:23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1

两首古诗的学习结束了,班中学生似乎仍沉浸在刚才的喜悦之中。由于诗中都写到了小孩,他们与班中的孩子有着许多的相似点,因此为了增强古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我让学生将古诗《小儿垂钓》进行了表演。准备开始了,各组学生都处于积极兴奋状态。一切准备就绪,各小组代表便开始登台献演了。在演到“遥招手”时,台下的不满声音出现了:“不对,应该是摆摆手。”“什么呀,应该是招招手。”于是,戏演不下去了,表演成了辩论了。见此状,我便让孩子们先坐好,想一想,然后再进行有理由的陈述。一时,学生不知从何说起。见学生不作声,我便开导道:你们觉得遥招手与遥摆手的孩子哪个更讨人喜欢?这下,学生的思路打通了,他们觉得一个全身心钓鱼的孩子加上一点热心助人的品质更受人欢迎。但也有学生表示不同意,第一首古诗中的偷采白莲子的小孩都能够得到诗人的喜爱,这个专注着钓鱼而拒绝问路的孩子怎么会不讨人喜欢呢?一时,大家无语。这到底怎么解决呢?追根溯源,还是我的引导出现了误差,应该将探讨的话题放在“为什么文中用招手而不用摆手”上,还不是在“喜欢怎样的孩子上”旁生枝节。的确,顽皮淘气的孩子也自有令人欢喜的地方。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2

今天下午教学古诗,这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描写农村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全诗是这样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课前已让学生对全诗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可以说,领悟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因此,我准备改变以后学习古诗时,逐句讨论串讲的方法,而着重在关键字词上讨论赏析古诗在锤炼语言方面的精妙。

板书完诗题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垂钓”的意思,这大部分同学都已明白。学生说出就是“钓鱼”之意后,我追问:“为什么称‘钓鱼’为‘垂钓’呢?”由于平时学生大多只是从资料上查到意思记下来,并没有进行“知其所以然”层面的思考,所以一下子被问住了。稍纵,有过钓鱼经历或看过钓鱼的同学举起了小手,他们从钓鱼时钓竿上垂下的钓钩及钓线上理解了“垂钓”。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学生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我让学生说说对“蓬头”的理解。有的说 “蓬头”就是“头发很乱”;有的还联想到上学期学过的《维生素C的故事》中的“蓬头垢面”一词;有的说“蓬头”一词写出了农村孩子形貌不加粉饰,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还有一个细心的学生发现文中的插图上,垂钓的小男孩头发梳得很整齐,他认为“蓬头”就是头发蓬松的意思。我对他们的理解一一给予肯定,特别是最后一个同学,我还告诉她,古时候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把头发束起来,而文中的小男孩显然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蓬头”是很正常的。

同学们对“遥招手”讨论得非常激烈。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摆手”,意思是因为怕惊跑鱼儿而不予理睬。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告诉他往哪个方向走。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招手”是让“路人”走近点,再轻声告诉他。我说,如果你就是那个钓鱼的小男孩子,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同样是不惊跑鱼儿,但后者的做法对人更有礼貌。

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对诗句进行了多次朗读,而且较准确地把握了诗句的意境,还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3

《小儿垂钓》一诗充满儿童情趣。这位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有趣的形式,孩子们学习的兴头很足,课堂上时时充满欢声笑语。这节课有不少可取之处。

1、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

但要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可能感到老师不大想让她说了,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2、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的还在后面,老师问:“能不能把这首古诗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一个孩子自编小调唱了一遍,一个孩子说能用黄梅调唱,仔细一听,还真有那回事,另一个孩子说:我能用“梁祝”把它唱出来。马上有几个孩子窃窃私语:这能用梁祝唱出来吗?我也倍感好奇。听,梁祝的旋律配上这首诗倒也是另一番情趣。我想不管恰当与否,这种学习的形式学生感兴趣,最后欲罢不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是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应该是有益的。

3、不足也是明显的,动有余而静不足。比如自学古诗意思,缺乏学生个人安静的思考读书,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流会更利于交流。另外,活动很多,但最需要的活动——吟诵不够,学生没有读几遍诗,更谈不上熟读成诵。激发学生想象不够,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境界中,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一堂课一首诗,单薄了。可缩短学习这首诗的时间,补充其他写儿童的古诗词,让学生感受更多的古典诗词中的儿童形象。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4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小孩的样子和钓鱼的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的神态,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描绘得活灵活现,用词准确,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

我在这节课整体把握上,是先由实际生活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通过指名读、齐读,扫清生字障碍,为分析古诗做准备。通过再读古诗,思考:诗中的小孩是个怎样的小孩?来灵活处理诗句,由易入难,让孩子能有体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分析完后,再带着自己的感悟来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并讲述这个小故事,巩固所学知识结束本课。

不过,通过这次讲课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缺点:

1、把句子支解了,问题太细化,让孩子不能整体感知故事大意。如能从“发生了什么事”和“怎么看出小孩小?”两个大问题出发分析两部分内容,孩子会从整体来分析句意,效果会好的多。

2、在分析后半句的时候,没有让孩子表演出他着急的心情,所以读的时候不太到位。

3、注意孩子习惯养成还不太到位,如:有的孩子在读“怕得鱼惊不应人”时“应”读错了,我是在读完后订正的,这样孩子可能已经成为定式,不好改,所以以后要及时订正。还有,在一个学生读的时候,应该及时布置其他生听的任务,让所有孩子都动起来。

这是我讲完课以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争取在以后有所提高。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5

我在上《小儿垂钓》时,为切实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讨论、观察、诵读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古诗。首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在理解诗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古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来感知,想象诗句中描写的景象,充分利用插图边观察边想象。在初步理解诗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并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读出节奏、韵脚和感情,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

诗中写在遇到“路人借问”的情况下,小儿急着“遥招手”,为什么呢?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这把小儿专注垂钓的神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点,我让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写“遥招手”,而不是“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能否体会到小儿当时的心理?通过讨论,学生认为:诗中用“招手”而不是“摇手”,说明小儿并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些,他会轻声作答的。诗句把小儿的神态写得十分传神,令读者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接着我让学生把《小儿垂钓》一诗描绘的情景分角色演一演,不仅仅演到“遥招手”为止,还要把“招手”以后的情景通过想象表演出来。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6

《小儿垂钓》是唐朝诗人胡令能仅存的四首诗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前两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写小孩学钓鱼的姿势;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路人借问,小童招手不应的动作神态,重在写神。全诗平易自然,准确生动地刻画出小孩那种天真专注的神态。

古诗应怎么教学呢?小学语文《课标》中对中年段的学生提出了学习诗文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当课题确定下来后,我想了许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决定: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教;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我要作为重点来指导的。如:把诗读正确(咬字清晰、读准字音等);能通过注释、查字典等方式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词的意思;能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我把这些内容定为学生自己能完成的目标。那么,什么内容是学生不易理解,难以体会的呢?于是我把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做为教学的重点、难点。

方向确定后我着手这首诗的教学设计,在设计中我力显这样的教学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注重鼓励,善于引导和评价;重视诵读能力、想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读的层次性明确。

古诗教学,诵读诗句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中各种形式、各种程度的诗句诵读,充盈着40分钟的课堂。如:

1、二读诗题,解诗题。诗题即是诗眼,读好了的诗题,学生的学诗的情感也就调动起来了。在第二次读诗题时,学生读出了美,读出了小儿垂钓时的乐。这为学习此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初读古诗,感知全诗,让学生将诗句读正确。即做到:咬字清晰,读音正确,基本读准诗的节奏。在指名学生读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读准“蓬”是后鼻音,“稚”是翘舌音,“侧”是平舌音,“纶”的声母是“l”而不是“r”。在学生的努力下,都能达到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3、自己读诗句,结合字词的意思理解诗句,并先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做到了面向全体,并适时进行个别指导,顾及个体。

4、想像读诗句,感受小儿形象。“读读诗句,展开想像,在你的脑海中出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学生摇头晃脑地吟诵着诗句,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立刻展现在他们的脑中。

5、感情诵读,背诵全诗。河边垂钓的小儿鲜活的形象已深植学生的心中,这时,引导他们有感而发,感情诵读,也就水到渠成。在这40分钟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读,对这首七绝已然是非常熟悉,再给他们练习几遍,有感情地背诵已不难。

二、创设情境,丰满小儿形象。

意境的感受必须由学习的主体——学生亲自去感受、体会。《小儿垂钓》这样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学生并不难以体会。于是在背景音乐声中,学生想像读,感情诵读的同时,让学生调动全身感官演上一演。这样通过想、说、演,小儿河边垂钓的种种乐趣,小儿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心中不再是一个个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孩童。

三、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课中,处处体现着这一教学理念。如:

1、放手学生课前预习。

2、学生质疑,“小老师”解疑。

3、学生想像读诗句,参与完成板书,定格“小儿”形象。

4、读读、演演、说说,深入体会小儿形象。

5、作业难易选择有弹性,充分尊重学生。

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好人生。学习语文,其实就是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查阅资料的习惯。各个年级,预习的要求也是有所区别的。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渡的一个年级,那么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应学会由课内预习转向课外独立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查字典等方法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难题。

2、质疑的习惯。有人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重要”。在检查预习过程中,我这样问:“在预习中有不懂的吗?”话音刚落,高举着不少小手。

3、边读边想像的习惯。

4、学一仿三的习惯。在我国瑰丽的诗文化中,描写儿童情、趣的诗不少,我例举了《村居》让学生能在学习《小儿垂钓》的基础上,仿之,学之,悟之。这样不仅巩固了学习之法,还丰富了学生的诗歌积累。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如,齐读诗句的次数还是挺多的(据统计有7次),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诗句大意的理解,教得比较粗糙,还应再细致些。

教学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有效、朴实、扎实、清新、灵动、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一生永恒的追求。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7

《池上》“偷”字用的多好呀!其实那就是真实的,孩提时代,这种“偷”是会经常发生的,大人发现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这个字写出了小孩子的顽皮、天真。

但诗中那句才更能体现出孩子的天真呢?看了不同的教参,却有不同的答案.和同年级老师讨论了一下,还是觉得第一句比较合适.

在教学《小儿垂钓》这课时,我班有两个争论点:

1、学生看到图上小孩子头发梳得很是整齐,所以有学生说:蓬头的解释不能是头发乱蓬蓬的,而是古代小孩子的一种发型。看看书上的图片,倒也觉得这种大有可能。但再想小孩子躲在草丛中钓鱼,头发可能整齐吗?班上为了这个展开了讨论。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的确应该解释为头发乱蓬蓬的。

2、遥招手和遥摇手的辩论,“招”用的恰当,还是用“摇”用得比较好。学生通过表演当时的情形,知道在孩子钓鱼时,他不敢大声说话,怕惊吓了鱼,但他又是很热情的,想帮助别人,所以在哪个情景下,他招手是十分确切的.

在教学时,我是这么做的:

1、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但又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可能感到老师不大想让她说了,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2、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小儿垂钓>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的还在后面,老师问:“能不能把这首古诗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一个孩子自编小调唱了一遍,一个孩子说能用黄梅调唱,仔细一听,还真有那回事,另一个孩子说:我能用“梁祝”把它唱出来。马上有几个孩子窃窃私语:这能用梁祝唱出来吗?我也倍感好奇。听,梁祝的旋律配上这首诗倒也是另一番情趣。我想不管恰当与否,这种学习的形式学生感兴趣,最后欲罢不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是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应该是有益的。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8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课前已让学生对全诗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可以说,领悟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因此,我准备改变以后学习古诗时,逐句讨论串讲的方法,而着重在关键字词上讨论赏析古诗在锤炼语言方面的精妙。

板书完诗题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垂钓”的意思,这大部分同学都已明白。学生说出就是“钓鱼”之意后,我追问:“为什么称‘钓鱼’为‘垂钓’呢?”由于平时学生大多只是从资料上查到意思记下来,并没有进行“知其所以然”层面的思考,所以一下子被问住了。不一会儿,有过钓鱼经历或看过钓鱼的同学举起了小手,他们从钓鱼时钓竿上垂下的钓钩及钓线上理解了“垂钓”。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学生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我让学生说说对“蓬头”的理解。有的说“蓬头”就是“头发很乱”;有的还联想到上学期学过的《维生素C的故事》中的“蓬头垢面”一词;有的说“蓬头”一词写出了农村孩子形貌不加粉饰,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还有一个细心的学生发现文中的插图上,垂钓的小男孩头发梳得很整齐,他认为“蓬头”就是头发蓬松的意思。我对他们的理解一一给予肯定,特别是最后一个同学,我还告诉她,古时候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把头发束起来,而文中的小男孩显然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蓬头”是很正常的。

同学们对“遥招手”讨论得非常激烈。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摆手”,意思是因为怕惊跑鱼儿而不予理睬。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告诉他往哪个方向走。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招手”是让“路人”走近点,再轻声告诉他。我说,如果你就是那个钓鱼的小男孩子,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同样是不惊跑鱼儿,但后者的做法对人更有礼貌。这样,学生还领悟到这是个热心的小孩子,在享受钓鱼乐趣的同时,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就像一张白纸写上什么就会是什么,随着他的年龄增长,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出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9

本课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课《古诗两首》的其中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内容简单,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乡村儿童的喜爱的之情。我在教学本课时采用了这样的设计:

1、从学生了解的唐代诗人入手,引出胡令能,再通过胡令能引出古诗,这样顺理成章。

2、看课文插图学生自己编故事,为后文的理解诗意打好基础。

3、熟读古诗,小组内训练。然后各个小组分别上台表演。在熟读古诗的情况下,自己对古诗的意思有一定的了解。

4、教师出示注释,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查资料等方式理解诗意。然后教师加以指正。

5、最后设计检测题对本课的任务进行检测,教师针对问题总结。整个环节我设计了对各小组进行小红花的实物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存在的问题:

1、设计的环节不太完美。

2、检测完后没有对获胜的小组进行激励。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10

《小儿垂钓》这首诗充满儿童情趣.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许多有趣的形式,孩子们学习的兴头很足,课堂上时时充满欢声笑语.

首先,我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但又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接着用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我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11

《小儿垂钓》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浪漫的神态跃然纸上。是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的勾画出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孩儿的形象,是人感到逼真,亲切。

根据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丰富学生的积累,陶冶爱美情趣。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诗句、诗意,体会情感,培养想象能力。

为切实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采用,讨论、观察、诵读体会的教法,指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古诗。需要用的教具,主要有,配乐录音带,插图投影片,投影机。我在教学中涉及以下方案。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所以在预习时,让学生借助拼音把两首诗多读几遍,说说通过预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以利于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字词,如:通过查字典,看插图理解,用揣摩诗句的方法理解,或联系已知解决疑难。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重点指导字词,理解诗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古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来感知,想象诗句中描写的景象,还要充分利用插图边观察边想象。在初步理解诗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要求读出节奏、韵脚和感情,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最后利用学生画出对诗句的理解,把学生的感知呈现出来。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12

苏教版古诗《小儿垂钓》,这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描写农村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全诗是这样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课前已让学生对全诗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可以说,领悟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因此,我板书完诗题后,直接让学生说一说“垂钓”的意思,这大部分同学都已明白。学生说出就是“钓鱼”之意后,我追问:“为什么称‘钓鱼’为‘垂钓’呢?”发现教室里突然鸦雀无声,看来孩子在预习时只是从资料上查到意思记下来,并没有进行“知其所以然”层面的思考,所以一下子被问住了。我等了大约30秒时间后,有两三个孩子举起了小手,他们有过钓鱼的经历,联系钓鱼时钓竿上垂下的钓钩及钓线上理解了“垂钓”,其他孩子听了他们的答案后都随声附和。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孩子们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我让他们说说对“蓬头”的理解。有的孩子说 “蓬头”就是“头发很乱”,有的孩子说“蓬头”一词写出了农村孩子形貌不加粉饰,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还有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文中的插图上,垂钓的小男孩头发梳得很整齐,他认为“蓬头”就是头发蓬松的意思。我对他们的理解一一给予肯定,特别是最后一个同学,我还告诉她,古时候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把头发束起来,而文中的小男孩显然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蓬头”是很正常的。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功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也是实际教学中的难点。在学习《小儿垂钓》一诗时,我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遥招手”出发,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用“遥招手”而不用“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纷纷举手发言。“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儿,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嘘,别出声。不然我就钓不到鱼了。”“请你再靠近一点,我会轻声告诉你的。”……从他们精彩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具体的语言文字,知道诗人抓住了孩童瞬间的变化,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孩童的神情意志,令大家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通过思维和想象,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古诗准确生动的描写,也培养了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从细微之处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语言文字,也在学习做人。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13

古诗简短四句却意境悠远,更因为远离学生实际而费时费力。在《小儿垂钓》的教学中就犯了几个相关的错误。

教学中最浪费时间的大概就是学生说想象画面这个环节。我没想到学生根本不理会诗句,纯粹说自己的想象,比如“蓬头”的理解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一个说小孩子扎两个圆溜溜的头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我想到的”。另一个说的也是这种两个圆溜溜的发型 ,第三个说是“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头。”第四个说是“乱蓬蓬的头发。”我在此时缺乏引导机智,没有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准确的回应,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完意见后,出示插图,按部就班地介绍“蓬头”的两种解释。

应对策略:应在学生说出第一个答案时就出示插图:“是这个样子的发型吗?”学生肯定后,老师也相机肯定:“对,可以这么理解。”然后再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就避免了学生说出雷同的答案。关于“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头”的意见,可以反问:“后面那个成人也没有戴帽子,我们可不可以说他是蓬头大人?”第四个学生说是“乱蓬蓬的头发”直接肯定说:“是呀,也可以这么理解的。”

思考:对于不懂得如何在读诗中想象画面的学生,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据词想象呢?如这所小学的校名叫杭西,我就告诉孩子们,当我听到这个词时,我就想到了杭州西湖美丽的风光。请问你们在听老师读“蓬头稚子”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当老师读“垂纶”的时候,你又想到了什么?以此一步一步引导,到第二句再放手,老师读整句诗,让学生想象画面。我想,这样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更适切的教学策略。

同样在这个环节,第一个学生一口气说完了全诗的意思。我用“那个孩子的样子你能看清楚吗?”将学生的思路导向第一行诗的理解。可是当理解完第一行诗,我问“孩子钓鱼的环境怎么样”时,学生就不知所以然了。有两个学生说:“周围的环境静静的。”有一个学生说:“在一棵柳树下,花草树木很茂盛。”问她怎么知道的?是不是看插图知道的?她又说“是我想到的。”后来,总算有个学生说到了草,却又说“他的身子映到了河里。”这个“草映身”导得可真辛苦啊。

应对策略:当第一个学生说不到位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轻轻地、看似无心其实有意地低吟:“侧坐莓苔草映身……,你猜他在怎样的地方钓鱼?”暗示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学生还不明白,就一遍又一遍地吟,他们肯定会有所感悟的。这样做比一个接一个地换学生回答更省时间,也更有效。还有,也许学生根本就不大理解“环境”一词的意思,他们只知道环境很安静,不会想到要去描述具体的景物。所以,此时老师要及时调整问题,改变问话的策略中。

还是在这个环节,当我询问“路人与小儿的距离是近还是远”时,不知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近”,问他们理由,他们又说是“路人借问遥招手。”还说“如果不是很近,很远的回答就不会惊到鱼了。”(真不知他们在说什么,大概是想说小孩子跟鱼的距离近吧。)就这一个“遥”的意思我也费了半天工夫。

应对策略:还是和刚才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吟诵:“路人借问遥招手”,看学生有没有感悟。如果还悟不到,就直接问:“遥”是什么意思?可见路人和小儿的距离怎么样?不可思议的是,当我板书“不应人”后询问:“应的意思?”居然有同学说是:“应该。”这里我的处理比较简单,直接:“不,这里的应就是答应、回应的意思。”

最后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是在学生读出画面之后,让学生轻轻地读诗,静静地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垂钓的小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结果发现读诗思考的孩子不多,而回答的学生也都回答不到位,如有两个学生都“我觉得那是一个非常喜欢钓鱼的孩子。”“那是一个非常钓到鱼的孩子。”“你怎么知道的?”他说从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知道的,你说他错吗?似乎又有些道理。说他感悟正确,却又不大合适。后来又有学生说:“认真”“耐心”,最后总算有个学生讲到了“专心”,这是一般课堂上学生最先想到的答案,也是本诗中最容易感受到的特点呀。可见,学生并没有真的读懂了这首诗的意思。

应对策略:将问题改为“你觉得那个孩子在学钓鱼时怎么样?”这样一改,固然,学生容易体会到“专心”“认真”,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就消失了。要不,就在学生感悟到“专心认真”的学习品质后,问:你喜欢他吗?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这样难度就降低了。还有,是不是可以在这个环节渗透杜老师说的侧面衬托的表达方法呢?一般写钓鱼会写什么?为什么诗人别的都不写,单单写路人问路这件事呢?从而感受这样写更能衬托孩子学钓鱼的专心致志,然后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在结束《小儿垂钓》的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儿童古诗,结果发现学生古诗积累很不够。一首《所见》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然后其他的就想不起来,一首《夜书所见》是我出示后引读的,一首《宿新市徐公店》我起了一个头:宿什么?学生半天也没想不起来,所以只好还是由我告诉了。

应对策略:不要说诗题了,这个比较难。改为:老师直接说前一句,学生接后一句,然后再问是哪一首,还记得吗?目的同样还是把难度降低。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14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滞停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更需努力为学习者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其自主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最近,我在教学古诗《小儿垂钓》一课时,就此理念作了一些物化探索。

“你们来做小老师”

在封闭式课堂教学中,学生被视作一无所有的容器,只能被动而简单地接受(听、记、抄、背),古诗教学尤其如此,大大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其实,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教师若能创设适宜的条件,激活其沉睡的能量,帮助其获取成功的体验,势必能催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与信心。

理解诗意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研究了教材内容与学生能力后,我设计了请学生做“小老师”这一环节。首先启发学生自由质疑,有效调动其学习心向,亦为稍后的“排障”与交流设置方向;接着鼓舞学生:“这些问题同学们都能自己解决,老师想请你们做小老师,自己教自己。”富于诱惑力的角色与教师期待性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他们在小小组内或三思语文网、或看插图(如“蓬头”)、或揣摩诗句(如“草映身”)、或联系已知(如“借问”曾在《清明》一诗中接触过),个个主动投入了“做小老师”的准备活动中。继而,“小老师”们纷纷登台宣讲自己的“发现”,师生互相补充、完善,完满地实现了既定目标。更具价值的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蓄积起了进一步学习的良好态势。

“文坛公案”“辩论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儿垂钓》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招手”之意历来存有异议。我以为,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萌生探究欲望、进而实现自主学习的良好契机,便导演了一场有趣的“辩论赛”。

我告诉学生:“‘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今天,同学们有信心断一断这桩文坛公案吗?”看似平常的词语,截然相悖的内涵,这一颇具张力的矛盾情境燃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沉思片刻后,两派学生引“经”据“典”,开始唇枪舌战:思维在争辩中碰撞,语言在交锋中砥砺。双方相持不下时,我适时引导:“诗歌最吸引人的,就是诗人在诗里留下的不少模糊的地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只要合乎情理,都是正确的。想想,该怎么对待这两种观点。”学生们顿悟:“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说得通,不过我还是认为自己的理解更有道理。”“我明白了,遇到不同观点时,既要相信自己,又要虚心倾听对方意见。”掌声与笑声中,谁能说,治学为人的种子不会在他们稚嫩的心田悄然播种?

“你想做哪道题”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同一性”,注重的是“类”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群体中常态分布的“差异”现象。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即要求班级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以同一方式学习同一材料,并主观地期望达成同一目标,严重钝化了学生的个性。本课的作业布置中,我就此作了反思与尝试--让学生选择各自喜好的方式重现诗歌:⑴画,画家爷爷画的课文插图只表现了后两句诗意,请画出前两句;⑵唱,配上熟悉的旋律演唱诗歌;⑶编,把诗歌编成一个小故事;⑷演,同学合作,根据诗句表演。

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而多元化的作业样式则激活了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他们选择其一,自由演绎:或以画配诗,或古诗吟唱,或“垂钓新编”,或憨态模拟,个性在唐风古雨中尽情沐浴,潜能在诗情画意间从容释放……

《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15

我在这节课整体把握上,是先由实际生活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通过指名读、齐读,扫清生字障碍,为分析古诗做准备。通过再读古诗,思考:诗中的小孩是个怎样的小孩?来灵活处理诗句,由易入难,让孩子能有体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分析完后,再带着自己的感悟来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并讲述这个小故事,巩固所学知识。

《小儿垂钓》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前两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写小孩学钓鱼的姿势;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路人借问,小童招手不应的动作神态,重在写神,在遇到“路人借问”的情况下,小儿急着“遥招手”,为什么呢?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这把小儿专注垂钓的神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点,我让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写“遥招手”,而不是“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能否体会到小儿当时的心理?通过讨论,学生认为:诗中用“招手”而不是“摇手”,说明小儿并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些,他会轻声作答的。诗句把小儿的神态写得十分传神,令读者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接着我让学生把《小儿垂钓》一诗描绘的情景分角色演一演,不仅仅演到“遥招手”为止,还要把“招手”以后的情景通过想象表演出来。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