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小帮手》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我是一个小帮手》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是一个小帮手》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
《我是一个小帮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广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的艰辛,懂得作子女应该关心父母,学会基本的生活本领。
2、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应当为家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动承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小帮手。
3、具有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了大量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本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承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不给父母添麻烦。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认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学会客观地认识生活、认识社会。
课前准备
水果、糖果、茶杯、挂图。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现在已经长大了,会帮家里做很多的事情,那么你到底会做那些事情呢?让老师和同学都知道好吗?
(学生回答:我帮爸爸妈妈扫过地,拖过地,擦过桌子,倒过垃圾......)
是啊,同学们都懂事了,长大了,成了一个好帮手。
(板书:我是一个小帮手)
二、问题讨论:家务事我分担。(讨论形式)
1、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很高兴!看来大家都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了!都能为爸爸妈妈做事了!那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事呢?
小组讨论:(我们要懂得关心、体贴父母)
板书:对待父母——关心、体贴
2、家务只是爸爸妈妈做的吗?哪些事情是我们自己的事呢?(自由发言)
小结:看来同学们都能分别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家里的家务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是那么辛苦,又还要管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压力非常大。所以作为一个懂事的孩子,要体贴父母。首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然后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帮家里干事,其实家庭的事有一部分也是自己的事,学生的认知在讨论中逐步明了。】
三、《家里来客人》的情景表演及讨论。
要求:1、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你会怎样做?
2、当他们要回家的时候,你又怎么做呢?
3、吃完的果皮你怎样处理?
集体评议(他对待客人热情有礼)
板书:对待客人——热情、有礼。
四、《妈妈跌伤该怎么办》的情景讨论。(出示挂图和问题)
1、一天丹丹的爸爸到外地工作了,这时候妈妈跌伤在家,丹丹是怎么处理呢?(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板书:对待病人——细心照顾
2、出差的爸爸打来了电话,丹丹会怎么说呢?假如你是丹丹,你会怎样给爸爸回电话?
小结:是啊,遇到意外,自己能够灵活地处理,不让出差在外的爸爸担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小帮手!那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意外也能这么做吗?
五、《如何对待陌生人》情景讨论。
现实生活中的'丹丹真的遇到了意外。(有一天爸爸妈妈不在家,有一个陌生人来敲门。丹丹不知开不开门?)
同学们,帮丹丹拿拿注意吧!丹丹该怎么办好?先小组讨论一下!(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板书:对待陌生人——提高警惕
【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过渡:很好,看来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相信大家遇到意外都能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其实遇到意外还可以拨打很多其它的电话。
六、学会打紧急电话和自救小常识。
⑴看,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打什么电话呢?
1、遇到xx、小偷打什么电话?(110)
2、有危急病人!这时应该拨打什么电话?(120)
3、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打什么电话?(122)
4、遇到火灾了!要拨打什么?(119)
⑵那就我们学校遇到火灾,来练习拨打一下这些特殊的电话!现在遇到火灾了!怎样报警?(一生扮消防队员,一生扮报警人)
⑶这个电话打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好在那?
⑷在火灾现场,同学们除了打电话报警,还需要知道一些逃生的办法!
(出示儿歌:《火场逃生》)
火灾起,要谨记:
住高楼,走楼梯;
烟雾大,易昏迷;
湿毛巾,捂口鼻;
贴地面,快撤离。
火势大,要机灵:
抛出衣物敲铁器,争取救援莫犹豫。
【在交流中学生的自救知识逐渐丰富,儿歌的使用更提升了学生的认识。】
七、作业。
把自己一周来做小帮手的情况进行记录,并请父母写出评语。
八、总结。
今天的活动中,大家知道了要帮爸爸妈妈做事之外,还懂得了遇到意外要灵活地处理,特别是学会了拨打各种特殊的电话。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会是父母的眼里是个好帮手、好孩子,在学校会是个好学生,在社会会是个好儿童。
板书设计
6我是一个小帮手
对待父母——关心、体贴
对待客人——热情、有礼
对待病人——细心照顾
对待陌生人——提高警惕
课后反思
品德与社会生活不是两张皮,没有一种脱离社会生活的纯粹的道德生活。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在实践中,我们的学生才能够实现品德的建构。我带着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走进生活,在课堂上展示生活。从“能干的小丹丹”到“妈妈跌伤了”,到“她该不该开门”到“火场教你逃生”,学生就在这样一种生活化的场景中,在表演竞赛中,在参与活动中,在叙事争论中,在反思感悟中,他们的认知、情感、目标在一点一点明了。
在学生认知情感目标的达成上,能否进一步提高目标达成的力度、深度?通过活动学生感知了,了解了,参与了,认知了。 “我是一个小帮手”,意味着自理、自立、自护、自救“我能行”!意味着我自信,我热爱,我掌握,我期待!如果学生的这种情感被激发了,相信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