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语文一教反思

发布者:水军一号 时间:2022-11-17 05:21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2篇)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2篇)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 篇1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展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的英雄气概和红军战士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用词凝练,对仗工整,截取了长征途中几个重点的场面,寥寥五十六个字,却概括了长征二万五千里的伟大征程,读罢让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段历史离他们毕竟久远了,如何让他们在有限的课时内,贴近作者的心,感受到长征的艰辛,领略到乐观的精神,感悟到必胜的信念。这是教学的一大难点。

教学前,我布置了预习作业。

1、查找关于伟人毛泽东的资料,不超过100字。

2、查找关于长征的资料。为什么要长征?长征到底有多长?长征途中有那些著名的战役?

3、初读诗词,划出不懂得词,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含义。

4、补充查找以下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蝶恋花答李淑一》。

课上,我出示了《潘亚当重走长征路》的拓展资料,想借此引起学生了解长征的兴趣。接下来从题目入手,先了解了长征的历史,学生了解了红军当时的境地是上有敌机,下有追兵,敌强我弱,所以红军必须长途跋涉,在转移中寻求生存,红军只能走无人能走的地方,可谓“绝地求生”……这一资料的交流,让孩子们对长征这一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简单地了解了七律诗的特点,初读诗歌,并在解决生词的基础上读顺诗歌。

然后抓住诗眼“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聚集“远征难”与“只等闲”展开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穿插了视频材料、文字资料,重点理解了“暖”与“寒”,并进行读写结合,加深了孩子们对长征的艰难险阻,红军的无畏乐观的体会。课堂结束时仍延续潘亚当的故事,引发孩子们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延续长征精神,学习长征精神。

这节课的学习,我大量地运用资料补充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这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不仅理解了诗句的含义,还积累了一些毛泽东诗词,领略了伟人的风采。

但诚如郝老师所说,我们应当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这节课一开始在教什么的定位上,我还是在理解诗歌内容这块过度用力了,缺乏大语文观。另外,在实际上课时,也发现由于拓展资料过多,导致了课堂朗读不足。诗歌的美正是要在朗读中体现,诗歌的思想内容也正应该通过朗读去体现,但由于自己在“教什么”的第一步已经偏离了方向,以致于整个教学过程缺乏了语文味。通过《长征》去教七律,而不是通过《长征》去教长征,这是我在二次教学设计时要特别注意的。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 篇2

《七律·长征》与我们的生活较远,如何才能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多渠道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史实、故事等,让他们问身边的人,查阅书籍,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上网观看影视剧等,课堂上我除了介绍一些图片、影视片断外,还简单介绍了长征途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和经典战例等,如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等长征故事,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与藏族同胞结盟等,使学生初步感受长征的艰难。同时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有关长征的背景资料,在课前互相交流,使学生对长征有了一定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接着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背诵,理解诗句内容,从而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资料来感受五岭,乌蒙的天险。在感受乌蒙山的高大和过乌蒙的艰难时,我让学生回想自己曾经的爬山经历,然后作对比,让他们结合爬山的感受来体会爬乌蒙的劳累,接着又结合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战士们爬乌蒙山还要背武器和军需物品,还要面临追截的敌人,就更加艰难了。在学生阅读感受后启发学生思考“战士们怕吗?他们是怎么看待的?”紧扣“走泥丸”来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感悟“暖”和“寒”时,我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背景资料,感受人物心理来理解感悟“暖”和“寒”。同时让学生了解这四句怎样很好地体现一、二句“万水千山”的内容,怎样体现“远征难”的,怎样更好地体现红军的“不怕”精神的,还有三、四两句,怎样较好的体现了这首诗的艺术性等。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我感受到,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还是兴趣不太浓厚,诗歌的理解只是看一些参考书机械地背诵,对于诗歌的内容不是真的理解,真正的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没有和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从学生平淡的诵读中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从自身找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 篇3

《七律·长征》是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首七言律诗是毛泽东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整首诗是以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诗,下面的诗句都是具体表现“难、只等闲”,因此,在具体把握之后,扣住“难”和“只等闲”运用画面,背景资料让学生以直观的体验,到达与文本对话目的,对红军长征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赞叹。

在教学中,我将教学环节分为四个版块,先扫除生字词,初步感知长征,再进一步走进长征,以读带讲,深入长征,体会长征路的“难”和红军的“只等闲”乐观精神,最后诵背全诗,升华情感。在教学时,我以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诗,那从诗句中哪些地方能够感受到“远征难”?学生通过通读全诗找到“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大渡桥”、“千里雪”。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远征难”,我找来“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红军与“高大耸立的陡峭的乌蒙山”相比较显得那么渺小;“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浪花用力的拍打着岸两边陡峭的悬崖”;“宽阔的大渡桥上横跨着13根冰凉的铁索,望着铁索下湍急的河水令人毛骨悚然”;“一望无际的千里雪山给人感觉刺骨的寒冷”。通过这些画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征的艰险,困难重重,并且播放了《飞夺泸定桥》的视频片段,帮忙学生感受“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惊险悲壮。我还穿插了长征的背景资料,“当时红军是前有堵军,后有追兵,上有轰炸,除了这些困难,红军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应对这些困难,红军是怎样做的呢?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红军不畏艰险,勇敢应对困难的革命精神。最后,通过欣赏《长征组歌》中的”红军不

怕远征难”来进一步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由于受潜力限制,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还尚有偏颇,在教学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如教师的指导还是过多,放手的力度还不够等等,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改变,有所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着重从学生学情思考,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多交流自己掌握的资料,在交流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感悟课文资料。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 篇4

《七律·长征》是xxxx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之时,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和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诗文虽然不长,但知识丰富,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本着学习是以学生为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设计为四个活动板块:

1、精彩回放,走进长征。

2、以读代讲,感知长征。

3、文本对话,深入长征。

4、诵读延伸,升华长征。

我这样设计并教学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课始到课终,我始终把学生置于主动、自动、互动的平台之上,以读代讲,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读出层次、读出韵味。

2、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行为。我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见解。鼓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倡导个性化阅读,如教学中我始终鼓励学生多读多悟、心灵交融、读入文本、读出个性。

3、正确对待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即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蕴含于工具性之中。现在有的课堂教学为了突显人文性,一味强调让学生感悟,而丢弃了作为第一性的工具性,这是极为片面的。所以在本节课中,我既注重传承祖国的语言文字又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如:对“寒”字的生成、理解。

4、创设了师与生平等对话的氛围。在本节课中我没有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批注阅读,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感悟中解决问题,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

5、通过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和课上播放影像资料等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坡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使得学生对一些重点字词的理解能水到渠成。

由于受能力限制,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还尚有偏颇,在教学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像教师的指导还是过多,放手的力度还不够等等问题,真诚地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 篇5

今天是一个紧张又收获满满的日子。我开始上公开课《七律长征》。

上课伊始,我采用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为下面朗读做铺垫。新授时,我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读准确,读流利。为了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我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交流每联的解释。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对自己所交内容的教学重点把握不够准确,也正是因为此,课堂的时间没把握好。

课后,李校长和其他老师对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也让我从本次公开课中成长许多。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谢谢!以下是我根据各位老师的意见所整理,与大家共勉。

首先,朗读不充分。不管是老师带读,还是学生读,都缺乏目的性。朗读的时间虽有,但仍缺少时间。众位老师都指出,在充分朗读后,可以以读代讲,结合图文,理解诗意。这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能达到。在读的方式上,可以先听老师范读或听录音读,再让学生分组读。

课堂气氛也不够热烈。李校长指出,学生是被动参与,老师讲为主,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精心备课,深入反思,成长自我。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 篇6

由于学生从未学过有关红军长征的相关课文,我就在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红军长征的资料,课前正好赶上军博举办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展览,我就鼓励学生利用休息日到军博观赏,对红军长征有一个系统地了解。这样,对于理解这首诗奠定了基础。

课上我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因此,读诗对语言要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示的丰富的内涵,还要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1、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体会,读出自身的感受:

在分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澎湃走泥丸。”这两句时,我问学生:这五岭、这乌蒙是什么样的山呢?红军翻越这些山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那该怎么读呢?那“细浪”、“泥丸”是什么样的呢?这“逶迤的五岭”、“澎湃的乌蒙”为什么像“起伏的微波细浪”、“滚滚的小泥丸呢”?那该怎么读?

这两句诗作者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示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学生理解到位后,我就指导学生朗读:怎样读出红军的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会读出感情来。

2、观看影像资料,再现红军长征时的情景,使学生受到感染,协助学生进入情景,读出感情:

当分析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时,我先让学生,自身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英勇无畏,学生谈到“暖”、“寒”两个字,特别是“寒”字,学生体会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险,我就说:“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惊险悲壮、惊心动魄的战斗吧!”接着我就放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录像,学生看后,我说:“从这九死一生、破釜沉舟、湍急的河水、枪林弹雨,你体会到了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学生当时能够读出自身的感受。

3、学生感受

红军翻阅雪山的艰难时,我又放了一段录像,学生看到在茫茫的大学山上,红军战士,艰难地行走着,配上令人恐惧的音乐,使学生内心感受到翻越雪山的艰难。当时我听见前面的学生脱口而出:“啊!这哪有路啊?”“这么陡,这么滑,怎么爬上去呀?”然后,我让学生体会着红军的这份艰难读一读,那么,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么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呢?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读出来吧!学生自然能够读出来了。

4、给学生放广播员朗诵的录音,作为范读:

学生听时,十分认真,有的学生小声地跟着读,我叫同学学者广播员的样子读一读,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郭媛媛读这首诗时,感情充分,真的有些吟诵诗歌的韵味了。

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郭沫若把音乐性看作是诗的生命,只有吟咏、诵读,才干把诗歌的音乐美充沛表示出来。所以,朗读自然也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朗读不只是感悟诗歌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沛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时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

这节课我就是一次大胆地尝试,为我今后教诗歌体裁的文章积累了很多经验。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很多问题,如:老师在课上说的话过多,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沛地体现,由于时间的原因,有些语句,学生体会得还有待深入。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正。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 篇7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长征不要说对于现在小学生来讲,是一个遥远的故事,对于我们这一辈也是比较远的,所以要教好学生,首先自己要恶补。

课前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长征的资料,了解了长征的历史背景,把一些经典的长征故事打印好发给学生研读,让他们对长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但是让学生通过短短的56个字体会出如此深厚的思想感情却是不容易的,特别是毛泽东的诗——对于学生来说思想感情上有些“深”,不易理解。

本堂课我综合运用课内外学习资源,以读为本,以理解促读,以感情升华读的味。这篇课文我设计在一课时内上完,共分三个阶段:初读,扫除字词障碍。再读:间隔准确把握,读准、读顺。边读边悟:结合合种资源会意悟情,从而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读出诗韵、品出诗情,从而实现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审美品位的提升,让学生喜爱语文。

课前,让他们欣赏歌曲《长征》,雄浑的歌声立刻把大家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因为有了课前的铺垫,我让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长征,给学生降低了难度,也激发了学生说的愿望。接着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全诗,用激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读的兴趣。在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了逶迤和磅礴的山的样子,学生很自然的理解了这两个词语,也读出了那个味。“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寒”的意思是本文的难点。

通过学生讲述巧渡金沙江的故事,让学生理解了“暖”其实是一种欢快喜悦的心情。观看《飞夺泸定桥》的片段,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那浴血攀链的红军勇士令孩子们揪心不已,形象逼真的理解了“寒”。课中抓住中心句反复吟诵。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读的训练贯穿于始终。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七律这种体裁,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只是通过读去感受韵律美,课后还要更深一层的学习这种写法。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 篇8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它是毛泽东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

一、精彩回放,走进长征。

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必须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资料。

二、以读代讲,感知长征。

个性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因此,读诗对语言要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还要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潜力。

三、文本对话,深入长征。

诗人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但是是细浪和泥丸而已。足见红军的顽强和乐观。在学习课文时,把诗歌反映的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跳跃性的生活资料,人物形象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画面呈此刻学生面前,很好的理解课文资料,如为了更好地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句中“暖”和“寒”在句中的意思,就及时地补充了长征途中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视频。这样学生轻而易举明白了既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从中体会到了红军的神勇无比。

四、诵读延伸,升华长征。

把这一课真正上成读书课,通过反复情感朗读,读出诗的意境,读出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 篇9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当年的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我们再一次品读《七律·长征》这首诗时,仿佛又看到那恢弘的山、苍凉的水,似乎又听到那隆隆的炮火声和“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笑声。但是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长征只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与我们生活较远,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长征精神呢?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我在课前让学生观看《长征》电影,让学生了解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长征故事,初步感受长征的艰难。同时通过预习收集有关长征的背景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时,我让学生深入学习诗中的比喻句。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让学生说说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这个诗句突出了五岭、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但是是细浪和泥丸而已,说明红军藐视困难,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紧扣“腾细浪”和“走泥丸”来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完课文,我让学生高声朗读诗句,再现红军长征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爬雪山等。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长征的一些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资料,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 篇10

一、资源整合 创设情境

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电视剧《长征》的片头给他们看,片中雄浑的歌声,悲壮的画面,立刻把大家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理解“铁索寒”那句时,我请他们观看了一段电影《飞夺泸定桥》的片段,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那浴血攀链的红军勇士令孩子们揪心不已,有的孩子还流下了眼泪,发言谈感受时都还在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还有那配合诗内容,随着或激昂或凝重的背景音乐展示的一张张图片:金沙江、终年积雪的岷山……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二、以读代讲 读中悟情

我注重了朗读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读的训练贯穿于始终,使学生由读生情。

开课不久,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全诗,用激情感染学生,博得了他们热烈的掌声;指导他们读诗时,我引导他们发现七律的押韵规律后,就一句一句地带他们读;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我进行了引读、分男女读、齐读等,快结束本课的学习时,还请他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起立背诵……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在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怀,领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感情不断升华。

三、利用资料 巧解难点

我通过“资料袋”,巧妙地将学生陌生的时代背景、七律的特点、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长征的结局等情况穿插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诗的理解减缓坡度,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程……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 篇11

教学本课我充分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注重形象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在电视、电影、书包中看到的实例,感悟课文中诗句的意思,而没有孤立地讲句析句;此外是充分地指导学生在感情读中感悟,这当中教师注意采用了多种读的方式,如示范读、男女生接读、分句读等,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

如第一、二行中要读出红军“不怕难”的语气,语气要读得坚决,充满信心;读第三、四行时要读出五岭的绵延,乌蒙的气势磅礴;第五行要读出红军的欢快心情;第六行读时语气低沉些,以表示对牺牲战士的缅怀之情。这样不仅指导了学生的感情朗读,也为背诵全诗打下基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指导读中发现学困生在读的能力比较差,特别是新转入的学生,对这些同学的朗读还有待多指导,首先加强对词句读的巩固,再重视对课文的朗读。

《七律·长征》语文教学反思 篇12

此次百千万培训,我的任务是上高年级的课。临近期末,能上的也只有最后一个单元的课了,我选择了《七律·长征》这一课,因为我觉得毛主席写的这首诗实在是太有气势了,我很喜欢。但全诗仅有五十六个字,这么短短的一首诗,怎么才能教好来?我有些许担忧。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精心制作了课件,但心里还是忐忑着自己的对教材的理解,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精准。一教上完后,虽然整个课还是很顺畅,但果然自己还没能正确地解读教材,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二教的定位是“通过内容教七律”,并尝试在课堂上仿写七律诗。这样的上法不常见,但很锻炼人。心里自然也还是忐忑的。

感动

二教和一教整个教学过程其实变动并不算特别大。只是删减了一些拓展资料,对于仿写七律诗的颔联与颈联这个创新点,也是难点,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拓展资料。并在每个环节有意识地强调了七律的格式特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

具体环节如下:

一、直接揭题,介绍长征;了解七律格式,建立知识结构。

二、学习字词,采用自读、互读、指名读、教师范读、按节奏读等各种形式加强朗读训练。

三、抓诗眼,以中心句辐射全诗学习,脉络清晰。并点明诗眼在七律诗中的地位及作用。

四、以诗中“逶迤”“磅礴”“暖”“寒”等字词为突破口,运用图片和文字资料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巧妙地穿插朗读训练,强调了七律诗的特点(颔联、颈联的作用)。在深入地理解熟悉七律格式特点的基础上,再运用拓展资料让学生分层进行仿写,既体会了长征之难,同时熟悉的七律诗的格式特点。

五、教学尾联,总结全诗,升华情感。

“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上课时由于时间紧迫,准备不太足,课堂资料也是其它老师在上课中途帮忙发下。但整节课还是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课堂上,全班学生都深深地沉浸在文本里,他们发言是那么富有激情,他们朗读是那么充满感情,他们的神情是那么专注……特别是在仿写部分,孩子们在点燃了思维的火花后,写出来的句子让人惊喜,有的孩子写水:“赤水湍急四渡妙,乌江咆哮敌军嚎”有的孩子写山:“娄山雪雹粉末掉,夹金冰封赏雪笑”……

在《七律·长征》的二次教学中,学生了解了七律诗歌的基本特征,初步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的情感。这节课,也不再是为内容而学内容,孩子们既理解了诗歌内容,更是通过诗歌内容学习了七律诗歌的写作特点,真正学出了语文味。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