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愤怒的小鸟》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愤怒的小鸟》教学反思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教师《愤怒的小鸟》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教师《愤怒的小鸟》教学反思 1
优点:
1、活动题材来源于生活。教师将《愤怒的小鸟》这一款非常流行、有趣的游戏人物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象,孩子们既熟悉又喜爱,引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欣赏、创作兴趣。最后环节教师给孩子欣赏了大量动画形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体验到动画形象给生活增添的美好感受,整个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这就是课程生活化的很好体现。
2、活动设计游戏性、趣味性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整个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寻找关系、观察不同、发现特点、设计制作等环节展开,游戏式的活动方式让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其中,迫不及待地完成任务。
3、问题设计开放巧妙,师幼互动好。启发性、开放式的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递进性、追问式的提问提升归纳幼儿的经验。本次活动中,吴老师善于用追问的方式提醒幼儿仔细观察、深入欣赏,帮助幼儿用完整语言进行表述。每次幼儿回答之后,老师能给予有效、积极的应答,既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又进一步概括总结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师幼互动。
4、注重幼儿的整体发展、关注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活动中,教师不仅仅关注孩子们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还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语言、数学等经验,如:让幼儿说完整的话“我喜欢………因为………”、让幼儿说出第几排的第几个等等。对于能力弱的孩子,老师没有置之不理,而是给予发言表达、制作交流的机会。老师很好地在一个活动中体现了《指南》的实施原则。
建议:
1、进一步突出对鸟类明显特征的欣赏与分析,如:鹈鹕的嘴巴、猫头鹰的眼睛等,为创作做铺垫。
2、小组合作操作阻碍了部分幼儿的想象与创造能力,是否能改为个人创作。
幼儿教师《愤怒的小鸟》教学反思 2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并表述让小鸟飞起来的方法;以及通过观察、比较从中发现,瓶子大小不同、挤压力不同小鸟飞的远近也不同;并能在操作和探索中体验游戏带来的喜悦。在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很高,每个幼儿都积极的参与其中。他们积极的去探索如何让小鸟飞起来,并通过探索去发现小鸟为什么会飞起来,以及如何让自己的小鸟飞的更远等。
通过操作简便易行的材料,带领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不断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发展幼儿的'初步探究能力,让幼儿知道更多的科学小奥秘。在此次的教学活动中,自己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反思如下:
首先,材料准备方面。此次的操作材料是空的塑料瓶和一个纸做的小鸟,每个幼儿一个瓶子和一个小鸟,由于在本次活动中,需要操作三次瓶子,理想的方法是每个孩子一个小框子,瓶子和小鸟放在框子里边,框子可以放在孩子的身后。这样孩子们每次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省事。而当时由于没有框子,把这些操作材料放在了孩子身后的桌子上,每次孩子操作完之后,放操作材料的时候,瓶子会掉下来,这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孩子只顾去捡瓶子了;其次,应组织孩子分组进行操作。在组织孩子进行第二次分组操作的时候,有点混乱。由于操作场地的限制,孩子的活动空间没有那么大;当时为孩子设置了起点线,让孩子们站在起点线上进行操作,当孩子们开始操作时,场面有点混乱。有的孩子被挤在了后边,比较拥挤。如果分组进行操作的话,效果会更好一点;
在孩子们进行第三次操作的时候,效果不是太好。第三次的操作,主要是想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孩子们感知,用大瓶子能够让小鸟飞的更远。而在活动中,效果呈现的不明显。可以让孩子们分为两组,一组孩子用大瓶子、一组孩子用小瓶子,站在起点线上,用正确的方法,同时进行操作,这样效果会好点。 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参与中能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在组织活动的时候,首先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让孩子们不断的去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