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制人成语解释

发布者:紫气东来 时间:2024-1-12 01:54

先发制人成语解释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成语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你知道经典的成语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先发制人成语解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语释义】发:开始行动;制:制服。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现泛指先下手争取主动。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感情色彩】中性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主动出击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先声夺人先下手为强

【近义词】后发制人

成语例句

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便理直气壮地来个先发制人。(曲波《林海雪原》三)

英语释义

strike first to gain the initiative;

beat to the draw;

dominate the enemy by striking first;

fire the first shot;

get the drop on sb.

网络英语释义

1. first strike

2. get the drop on

3. forestall

4. preemptive strike

双语例句

1. The government pre-empted a threatened strike at the state-owned copper company.

政府先发制人,制止了国有铜矿公司可能发生的一次罢工。

来自《柯林斯例句》

2. She forestalled their attempt.

她先发制人,阻止了他们的企图.

来自《《简明英汉词典》》

3. Try to forestall their questions.

尽量不让他们问问题(作到先发制人).

来自《《现代英汉综合大词典》》

4. In order to survive the competition a company should be proactive not reactive.

要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公司不应该消极应变,而应当先发制人。

来自《柯林斯例句》

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衍生典故

秦二世元年,陈胜起。九月,会稽假守通素贤梁,乃召与计事。梁曰:“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东汉·班固《汉书·项籍传》)这段故事,《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项籍传》的记述大致相同。在《史记》中,殷通对项梁说的“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在《汉书》中则作“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两者在文字上虽有小异,意思却完全一样。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得到四方的响应。当时项梁和侄子项羽为躲避仇人的报复,跑到吴中(今江苏吴县)。会稽郡郡守殷通,素来敬重项梁。为商讨当时的政治形势和自己的出路,派人找来了项梁。

项梁见了殷通,谈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现在江西一带都己起义反对秦朝的暴政,这是老天爷要灭亡秦朝的时候了。先发动的可以制服人,后发动的就要被别人所制服啊!”

殷通听了,叹口气说:“听说您是楚国大将的后代,是能十大事的。我想发兵响应起义军,请你和桓楚一起来率领军队,只是不知道桓楚现在什么地方?”

项梁听了,心想,我可不愿做你的部属。于是他灵机一动,连忙说:“桓楚因触犯了秦朝刑律流亡在江湖上,只有我的侄子项羽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我去叫项羽进来问问。”

说完,项梁走到门外,轻声地叫项羽准备好宝剑,伺机杀死殷通。

叔侄俩一前一后进人厅堂。殷通见项羽进来,刚站起身,想要接见项羽。说时迟,那时快,项羽拔出宝剑直刺殷通,随即砍下他的脑袋。

项羽提着殷通的人头,佩带着郡守的大印,走到门外,高声宣布起义。

当时百姓本身就痛恨秦朝官吏,见项梁杀了郡守,都纷纷表示愿意跟从他,拥护他做会稽郡守,项羽为偏将。项羽又去乡里亲友中招募了八千个青年,称为“八千子弟兵”,这支队伍生气勃勃,富有战斗力,成了项羽成就霸业的骨干力量。

成语寓意

与“后发制人”恰恰相反,在战争中先发动进攻者,能制伏或控制敌方,也就是说,先下手者可以拿到控制事态的主动权,从而控制敌方,后下手的就容易被对方控制。先发制人的一方往往是对决双方中力量强大的一方,否则很难具备先发制人的客观条件。

古今战争史上能寻到很多采取先发制人获得控制权而取胜的战例。不论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都是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具体条件做出的策略性选择,要做到“知己知彼"。这就需要调查研究,掌握确切的信息,来不得任何轻敌和盲目。否则,一旦先于敌方动手又没能掌握足够的实情,不仅无法获得主动权,可能事态会转化为对己不利,也有可能导致提前暴露己方而使对方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所以,不论从事任何政治、军事、外交、商业谈判等活动,都要充分地调查研究,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策。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