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发布者:上下五千年 时间:2022-11-15 15:13

中考语文复习的怎么样啦?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旧大陆西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同时,伴随着冶金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因此可以说,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并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

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带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技术。中原透过半月带这一“保护膜”向西方输出的恐怕主要也只有丝绸和粟了。

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许多先进的发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视为国家机密——核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传,比如发达的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完备的圭表测量技术,以及天下观、礼乐制度观念、玉礼器制度观念等等,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此相反的是,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却对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开放,影响极为深远。显然,先秦时期中原政权始终将东亚大陆视为自己安全的腹地和大后方,而将欧亚草原高地视为外方。

先秦时期中原政权的这种亲疏观念,使得以旧大陆西部为策源地的“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停留在浅表的金属、作物、家畜三类技术层面,并主要将青铜、牛羊、小麦引入“祀与戎”领域,这不仅加深了青铜时代东西双方的异质化,还进而使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

(摘编自何驽《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与青铜时代全球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表现为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新石器文化核心区的衰落。

B.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半月带的兴起,与半月带独特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有关。

C. 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有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西来文化、文明无关。

D. 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对东南亚等地区影响深远,阻挡了西方文化进入东亚、东南亚地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分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原因入手,阐述了中原核心区崛起的独特的经济、政治因素。

B. 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如第四段用“细胞壁”比喻半月带所起的作用,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C. 文章引用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的观点,作为文章关于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的补充论据。

D. 文章以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为立论的前提,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原文明战胜长江流域文明,说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和谐、适应环境的文明更有生命力。

B. 半月带从欧亚贸易的媒介转为东西方自由交流的障碍,使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形成。

C. 如果中原夏商周三代的先进技术和政治观念没有被禁止西传,可以缩小东西文化的差异。

D. 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与中原政权对东西方的亲疏观念有密切关系。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1)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2)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3)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4)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5)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年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6)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7)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8)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更能帮我发汗,助我痊愈,让我心暖。

(9)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文有删节)

4. 对文章的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三段运用细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人物娴熟的抓药技艺、细致的工作态度。

B. 本文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草有渊源。

C. 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

D. 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作者在对中药铺的回忆中表达了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5.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6. 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我们通过对数据库内100多家GDP总量较高的城市进行分析,并将各城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作为外来人口数量,可得中国外来人口总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和深圳,外来人口比重占比最高的前三位城市分别为东莞、浏阳和深圳。

当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他们丰富了城市的劳动力资源,不仅有助于壮大产业工人队伍,而且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一座城市开放的程度越高,越是能够海纳百川,吸引各地优秀人才汇集,城市也将越具备活力。

但同时,大量的外来人口也加重了城市的压力,也使得“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被提上了日程。

(摘编自2017年1 1月27日福布斯中国网站)

材料二

2017年外来人口最多的七个城市

(截取自福布斯中文网)

材料三

一线快递从业人员流失率高,供不应求。记者了解到,临近年关确实有很多快递员提前离职回家,给快递派送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离年关越近,将会离职的快递员也会越多,有可能会导致网购的年货送达没有以前那么顺畅。

解决快递员流失问题,企业仅靠春节、“双十一”等特殊节点“临时抱佛脚”提高员工待遇,恐怕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其实,快递员们的要求很简单:与付出相匹配的薪金、必要的社会保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畅的职业上升通道,让他们能够快乐工作。

无论如何,快递企业要免受“用工荒”的病痛折磨,升级服务的同时完善行业用工制度、善待一线快递职工是企业必答之题。

(摘编自2018年2月13日《劳动报》)

材料四

春节到来,北京街头的人流车流日益稀少,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返乡。公交不挤了,道路不堵了,可不少人还没来得及享受“空城”带来的惬意,就不得不面临饭馆、商铺歇业、快递大幅“停摆”等诸多不便。“空城”,让人欢喜也让人忧,而这矛盾背后则反映出了城市迅速膨胀后面临的发展困境。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劳动力“候鸟式”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外来人口没能够真正融入大城市,他们的“根”还在千里之外的家乡。

“基本公共服务未实现均等化,是阻碍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主因。”苏海南强调,很多人还面临住房压力、看病难、子女就学难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一线城市春节期间的“空城”现象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大城市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测算并设定一个人口红线,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将资源合理配置到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让人们在二、三线城市或者农村就能找到用武之地,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苏海南说。

(摘编自2016年2月7日新华网《北京春节遇“空城”烦恼 劳动力候鸟式迁徙待》)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发现,开放度高的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这样的城市有活力,经济发展也好。

B. 根据材料二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外来人口数量更多的城市,GDP总量排名也更高,但也有例外。

C. 快递员春节返乡是过年时快递派送不顺畅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大幅增加假期加班工资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D. 苏海南认为,要解决中国一线城市劳动力“候鸟式”大迁徙所带来的问题,需要创造条件让外来人口融入城市。

8.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市的外来人口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也加重了城市的压力,所以对于外来人口已经很多的大城市来说,现在要减少外来人口。

B.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外来人口的增加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这并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城市级别对经济发展也有影响。

C. 外来人口离开造成了大城市春节“空城”的烦恼,要减少这种烦恼,城市管理者就应该把相关的工作岗位多给本地人,少给或不给外地人。

D. 要解决城市迅速膨胀后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国家就必须将资源合理配置在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并为大城市划定人口红线。

9. 一线城市要留住外来人口,减少“空城”的烦恼,应该怎样做?请综合所给材料的内容概述。(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授太常寺奉礼郎。升直史馆,同修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诰。判国子监。权知开封府。吏冯士元为奸利,有告士元受赇[注]藏禁书者,戬穷治之。辞连宰相吕夷简等,遂逮捕夷简子公绰、公弼参劾其状。既而士元流海岛,绌罚者十余人。戬敏强善听决,喜出不意,独假贷细民,即豪宗大姓,绳治益急,政有能迹。徙权三司使,复转运使考课格,分别殿最。

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钱塘湖溉民田数十顷,钱氏置撩清军,以疏淤填之患。既纳国后不复治,封土堙塞,为豪族僧坊所占冒,湖水益狭。戬发属县丁夫数万辟之,民赖其利。事闻,诏本郡岁治如戬法。

迁给事中,又徙永兴军。建言: “凡军行所须,愿下有司相缓急,析为三等,非急罢去。”先是,衙吏输木京师,浮渭泛河,多漂没,既至,则斥不中程,往往破家不能偿,戬奏岁减二十余万;又奏罢括籴,以劝民积粟。

迁尚书礼部待郎。行边至镇戎军,元昊拥兵近塞。会暮尘起,有报敌骑至者,戬曰:“此必三川将按边回,非敌骑也。”已而果然。及疆事少宁,诏还,知永兴军。

知并州。契丹与元昊方交兵,边奏互上,独戬不以闻。诏遣使问其故,戬对曰:“敌自相攻,中国不足忧也。”有弃地曰草城川,戬募土人为弓箭手,计口给田。初,兵兴,用不足。河东行铁线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戬闻,悉召至庭下,推首谋者数十人,黥隶他州,事乃定。拜奉国军节度使,卒。谥文肃。

(选自《宋史•郑戬传》,有删改)

[注]赇:贿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B.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C.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D.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起居注,是由史官撰写的关于皇帝的日常言行与生活的记录,作为修国史的基本材料。

B.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类似现代的大学。

C.考课,朝廷依照法规,在一定的期限内,对官吏进行考核,依其表现,予以升职、赏赐。

D.礼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科举考试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郑戬不畏权贵,严厉治贪。有小吏非法谋利,他穷追猛打,从宰相的儿子入手,牵出一大批人,最后包括宰相在内的很多人遭到惩处。

B.郑戬治理水利,造福百姓。钱塘湖水利一度荒废,他征调人去整治,给百姓带来好处,皇帝下令州里每年按郑戬的办法治理钱塘湖。

C.郑戬判断力强,颇有主见。他边境巡视时,有人报告敌人来了,他认为是自己人,后来证明他是对的;他对契丹与元昊交战淡定处之。

D.郑戬精明干练,为政务实。他建言有关部门分清事情的缓急,不急的应取消;下面给京城运木材给人们带来困苦,他请求予以缓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5分)

(2)独假贷细民,即豪宗大姓,绳治益急,政有能迹。(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入昌松东界山行①

高适

鸟道几登顿②,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③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④。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昌松,唐代凉州属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②登顿:指上下山。③合沓:重叠聚集。④顾刀环:看刀上之环。“环”与“还”谐音。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首句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

B. 第二句看似写马,实际是写人,从中可见诗人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形象。

C. “犹前山”三字言简意丰,既写山之绵延,也流露出诗人走不出前山的急切。

D.诗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

15. 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16.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能够表现周瑜年轻英俊、奋发有为的句子是

“ , ”。

(2).《阿房宫赋》一文中,“ , 连用意动,表达杜牧对秦不惜民力,挥霍浪费掠夺于六国的珍宝的痛惜之情。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鱼我所欲也》“是心”指的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美国商务部日前宣布将对中国中兴通讯公司采取出口管制措施。这一事件提醒我国科技企业应当警钟长鸣,今后更多企业和科技界,都应以更长远的眼光和力量,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_______的态势愈发突出,在不少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但我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不会________,难免还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掣肘。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上落后,就难免_______,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 )。突破核心技术,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在芯片、发动机等很多方面,我们需要下定决心,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如果能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业,不管是“狼来了”还是“狼走了”,就都能_________。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后更多企业和科技界人士,都应以更长远的眼光和力量,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B.今后更多企业和科技界,都应以更长远的眼光和规划,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C.今后更多企业和科技界人士,都应以更长远的眼光和力量,追求更自主自强的目标。

D.今后科技界和更多企业,都应以更长远的眼光和规划,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应当成为我国高科技企业铭记于心的信条,是在深刻洞察现实后发出的自强之声

B.之所以成为我国高科技企业铭记于心的信条,是因为这是深刻洞察现实后发出的自强之声

C.这是在深刻洞察现实后发出的自强之声,应当成为我国高科技企业铭记于心的信条

D.因为这是深刻洞察基础上发出的自强之声,所以必将成为我国高科技企业铭记于心的信条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后来居上 一蹴而就 仰人鼻息 泰然自若

B. 奋起直追 一帆风顺 受制于人 应对裕如

C. 奋起直追 一帆风顺 仰人鼻息 泰然自若

D. 后来居上 一蹴而就 受制于人 应对裕如

20. 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5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5分)

推荐信

XX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二)班肖阳光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倍儿棒,综合素质优良。一直荣任我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贵大学的垂爱。

特此推荐

xx中学

2019年7月19日

21.阅读下面文段,围绕“报国情怀”,根据画线句子仿写三句话,组成排比句式。(6分)

中国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核潜艇的研究和入列,莽莽海疆有了制敌于千里之外的“钢铁蛟龙”,背后深藏着科研人员的奋斗和牺牲。他们用“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诠释了“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的报国情怀。这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赤子情怀; ; ;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同时同地同师受学的人被称为同学,同学之间的交往比较纯朴,没有重大的利益竞争,不少人与同学成为好友,但也有很多同学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下面罗列的几则关于同学、友情的言论,如:

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②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③兄弟十三年,学究同门人。如今思来晚,修身齐治平。(唐·贺知章)

④混迹鱼盐别草莱,寄言同学莫相哀。(清·孙枝蔚)

⑤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

⑥友谊地久天长,那是因为许诺太年轻。(某大学生聚会感言)

你读过之后对同学关系和同学感情有怎样的思考?请选择以上两三条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表明自己的看法,注意写出思辨性。自己标题,立意自定,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1. B【解析】A项,信息不全,还应包括中原核心区的崛起等。C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彻底改变与西来文化、文明无关”表述绝对化。D项,“阻挡了西方文化进入东亚、东南亚地区”于文无据。

2. D【2题详解】D项,“文章以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为立论的前提”错,青铜时代的全球化是文章提到的一个概念。

3. B【3题详解】B项,“使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形成”推断不成立,从原文信息看,应是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后,半月带才成为东西方自由交流的障碍。

【答案】4.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下列分析。A项,结合文本第三节内容分析,“细描”手法错误。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5. (1)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2)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3)点明了万物皆有其性、各有各用的道理。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深化主旨。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语句赏析。赏析句子,我们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常见表达技巧的运用;句子多重的探讨;划线句子与上下文的关联。抓住“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一句,用“灵芝”设喻,体会作者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运用排比修辞,增强气势,感情表达强烈。“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

6. ①点明药名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与亲近感,丰富文章内容)。②引出下文对甘草的介绍,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密、紧凑,过渡自然。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的用意,引发的联想或者是引用等等的用意多从内容、结构和表达上来解答。仔细阅读此段文字,在文中找到写“甘草”的文字,从与自己姓氏的关系,与自己生活经历的关系,从作者由“甘草”的甜味引发的联系等方面分析作答。理解“中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从字里行间理解作者对“中药”的情感,而作者喜欢“中药”又与“母亲”有着一定的关系。

【答案】7. C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C项,快递员春节返乡是过年时快递派送不顺畅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大幅增加假期加班工资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材料三“解决快递员流失问题,企业仅靠春节、‘双十一’等特殊节点“临时抱佛脚”提高员工待遇,恐怕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仅仅增加工资不能解决问题。故选C。

8. B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选项和材料的分析进行理解和作答本类试题。A项,“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不等于“减少外来人口”。C项,工作岗位的安排不给外地人不符合材料内容,也不现实。D项,“划定人口红线”是“可以”,不是“必须”,而且也不是国家统一规定。故选B

9. (1)企业要提高员工待遇,完善用工制度,要给员工发展空间。(2)社会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除外来人口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融入城市(1点2分,2点3分,共5分)

10.D原文标点: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 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11.C(应是依其表现,予以升职、降职、奖赏、处罚)

12.A(“包括宰相在内的很多官员遭到惩处”错,文中不确定宰相是否遭到处罚)

13.(1)因为善于写文章闻名,后又返回吴地。等到杨亿去世,他的宾客弟子都四散离去,郑戬却兼程前往参加葬礼。(得分点:属辞、及、倍道,各1分,句意2分)

(2)唯独宽恕平民,如果是豪门大姓,就更加急迫地惩治,为政颇有能干的名声。(得分点:假贷、绳、迹,各1分,句意2分)

14. C(项,考查对诗歌语言和思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合沓”写群山重叠聚集之状,这在注中已作解释,“犹前山”由“合沓”延伸而来,如果解为“还在前山”“走不出前山”,那群山“重叠聚集”之说就无从谈起了。可见“犹”不当作“还是”理解,结合前后文,应是“犹如”之意。因此C项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

15.同:都表达了心系国事,思念家乡的情感。

异:①高诗侧重于表达诗人以国事为重,还家之念暂放一边的壮志豪情;②范词则重在表达诗人边功未建,归家之期难定的苦闷心情。

16(1). (1).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0;①“你校”改为“贵校”,②“显著”改为“优秀”,

③“荣任”改 为“担任”,④“大作”改为“作品”,⑤“垂爱”改为“垂青”。

21\答案示例

这是一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情怀

这是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情怀

这是一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发情怀

(言之成理即可}

22:分析;“对同学关系和同学感情有怎样的思考”,注意同学关系、同学感情之间的连接词是“和”而不是“或”,要求考生不能只单一谈同学关系,也不能单一谈同学感情,而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谈出“同学关系”和“同学感情”之间的关系,即:同学关系是同学感情的基础,同学感情是同学关系的必然;没有感情的同学关系是不可思议的;有相同的追求和爱好就会有亲密的同学感情,但有不同的认识更能加深同学感情等等。

【参考译文】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寓居京城,为杨亿做事,因为善于写文章闻名,后又返回吴地。等到杨亿去世,他的宾客弟子都四散离去,郑戬却兼程前往参加葬礼。考中进士。授任太常寺奉礼郎。升任直史馆,同修起居注,凭右正言的身份担任知制诰。兼掌国子监。代理开封府知府。小吏冯士元非法谋取私利,有人告发冯士元受贿藏有禁书,郑戬彻底追查。供词牵连到宰相吕夷简等人,于是逮捕吕夷简之子吕公绰、吕公弼,弹劾呂夷简的有关事情。不久冯士元流放海岛,被贬受罚的十多人。郑戬精明能干善于决断,喜欢出其不意,唯独宽恕平民,如果是豪门大姓,就更加急迫地惩治,为政颇有能干的名声。调任代理三司使,又任转运使考核官员的政绩,评出高低等级。

郑戬凭借资政殿学士的身份掌管杭州。钱塘湖灌溉民田几十顷,钱氏曾设撩清军,以疏通淤积填塞的祸害。钱氏归顺朝廷后不再治理,封土填塞,被豪族僧舍强占,使湖水益发狭小。郑戬征调辖县丁夫几十万人进行整治,百姓得到好处。此事被上奏皇帝,皇帝下令本州每年按郑戬之法治理钱塘湖。

升任给事中,又调往永兴军。建议说:“凡是行军所必需的,希望下发到有关部门审查轻重缓急,分为三等,不急需的就取消。”以前,衙门中的小官向京师运木材,将木材漂流在渭水、黄河上,多有漂没,到达目的地后,便因不合要求被斥责,往往倾家荡产也不能赔偿,郑戬奏请每年减去了二十多万;又奏请取消征购余粮,以鼓励百姓存粮。

升任尚书礼部侍郎。巡视边疆到达镇戎 军, 元昊正拥兵逼近边塞。适逢黄昏尘烟大起,有人报告说敌人的骑兵来了,郑戬说:“这一定是三川的将士巡边返回,不是敌人的骑兵。”随后事情果真如此。等到边疆战事稍稍平息,诏令他返回,掌管永兴军。

任并州知州。契丹与元昊正在交战,边境的奏报交相而上,只有郑戬没有奏报。诏令派使臣询问其中的原因,郑戬回答说:“敌人自己在互相攻打,中原不值得忧虑。”有荒废不用的土地叫草城川,郑戬招募土人做弓箭手,按人口分配田地。当初,兴兵作战,费用不足。河东一带流通铁钱,山地多产炭、铁,鼓风炼铁铸造钱币的利润丰厚,严厉惩办屡禁不止。郑戬于是奏请钱以三当一。命令发布后,士兵百姓相互煽动闹事,几千人上诉。郑戬听说后,将他们全部召到庭前,推出主谋者几十人,刺配他们,此事才得以平定。授任奉国军节度使,去世。谥号文肃。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