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话的由来

发布者:小老鹰爱小马 时间:2022-11-16 14:06

学习普通话有利于更好的和别人交流,普通话是中国通用的语言,解决了地区不同语言不通而导致的隔阂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普通话的由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一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 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1949年新成立的北京中央政府确定现代标准汉语由国语改称普通话。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有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 “蓝青”比喻不纯粹(夹杂许多地方口音)。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国语。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有了严格的内涵与规范(即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各国都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官方用语、首都官话)——无论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是语言方言众多而推行各国的标准用语以利于人们广泛交通。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即汉语普通话,是中国历代官方推行的修正型的首都雅音(区别于首都胡同音)。要区别三个概念:首都雅音即首都官话,首都胡同音,修正型的首都雅音。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历时八百多年。由于经济政治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一方面,北京话作为官方的通用语言传播到全国各地,成为“官话”,“官话”也就逐渐成了各方言区之间共同使用的“共同语”;另一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白话文学作品,特别是元明以来的戏曲,也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这样,北京话就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清朝末年,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汉民族共同语实际上已经形成。新中国的普通话以北京官话语音(区别于北京胡同话)为基础音,加以部分修正(主要是吸收滦平话的特点如直接、清晰、明确)。以滦平话为主要标准——滦平话是北京官话的推行区、记录区,小小区别于北京胡同话。

普通话是规范化的,是中国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普通话的好处和重要性

一、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内涵十分丰富,总体来说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普通话的应用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标准。试想一位综合素质较优秀的学生,要参加一个正式的场合但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其形象是不是要大打折扣呢?再比如说老师,他会不会也为说不好普通话而苦恼呢?一堂公开课,各个方面的准备都很周密,但是就是因为不能用流利的普通话表达,其效果必然要受到影响。作为一位教师,不但在课堂上要用普通话,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引导,而且还应督促学生使用普通话,由此是其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有利于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

语言文字从来就不单是一种交流工具。自从一种语言产生以来,他就带来浓厚的民族意味,就成为这个民主、这个国家的“灵魂”,就像血浓于水一样,这种语言就与这块土地以及人民血肉相联。爱国主义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口号,他不仅体现在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还体现在热爱祖国的文化与传统,热爱本民族的语言。

三、使用普通话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一些少数民族还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我们对少数民族的语言一方面采取保留的态度,允许其继续使用;另一方面,我们更大力推广普通话,使整个民族对共同的语言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并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中使用普通话就显得尤为重要。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推广普通话宣传标语

1、规范社会用语用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普及九州,通达四海,话为良媒,心无阻碍。

3、普通话,让彼此靠得更近。

4、人人学讲普通话,个个争当文明人。

5、大力推广普通话,创设投资好环境。

6、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7、一口普通话,伴我行中华。

8、一字一句普通话,千言万语绘中华。

9、让青春与普及的语言作伴,让知识与文明的语言携手。

10、普通话——给你我多一点沟通,给世界多一点精彩。

11、说好普通话,沟通你我他;使用规范字,方便千万家。

12、我爱我中华,我说普通话。

13、学好说好普通话,方便文明又高雅。

14、说普通话,交四方友。

15、普通话与素质同在,与形象同伴,与文明同行。

16、学好说好普通话,广结朋友走天下。

17、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礼貌语,创文明社区。

18、文明语融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贯通东西南北情

19、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说普通话。

20、学好说好普通话,利国利民利大家。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