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易错考点

发布者:秦时明月 时间:2024-5-2 04:43

高考考的是知识,也是思维,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高考语文复习应避免哪些“雷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易错考点 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易错考点

高考语文易错成语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走马观花: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师心自用: 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安土重迁: 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易理解为多次迁移。

29.罪不容诛: 形容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与“死有余辜”同义。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相似的有“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处罚过轻或过重。

30.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字

注(括号)内为正确的字

001.爱带(戴)002.白晰(皙)003.爆乱(暴)

004.报筹(酬)005.暴炸(爆)006.卑却(怯)

007.辩析(辨)008.恶耗(噩)009.材华(才)

010.喝采(彩)011.翱游(遨)012.娘两(俩)

013.更叠(迭)014.恰商(洽)015.起迄(讫)

016.沾辱(玷)017.中裁(仲)018.雕彻(砌)

019.陷井(阱)020.劈谣(辟)021.明片(名)

022.梦餍(魇)023.缈视(藐)024.募然(蓦)

025.蓦捐(募)026.通辑(缉)027.杂踏(沓)

028.奕棋(弈)029.疏峻(浚)030.吉详(祥)

031.肖象(像)032.开消(销)033.撕杀(厮)

034.膺品(赝)035.贮立(伫)036.绉纹(皱)

037.躁热(燥)038.肿涨(胀)039.羁靡(縻)

040.描模(摹)041.遨翔(翱)042.振撼(震)

043.呕气(怄)044.亵赎(渎)045.恢谐(诙)

046.渲泄(宣)047.宣染(渲)048.延申(伸)

049.奢糜(靡)050.毗临(邻)051.骠悍(剽)

052.永决(诀)053.欧打(殴)054.座落(坐)

055.幅射(辐)056.拥带(戴)057.煤碳(炭)

058.编篡(纂)059.按磨(摩)060.爆躁(暴)

061.蜇居(蛰)062.纹身(文) 063.显象管(像)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的7大易错点

在翻译文言文句子时,除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外,还要警惕以下几个错误。

一、误译文言虚词

例2. 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宋濂《杜环小传》)

[误译]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但是道路遥远难以到达。

[解析]句中的“但”是强调作用的副词,应译为“只是”,不表示转折关系,这个义项中学教材中出现过,如《陌上桑》中的“但坐观罗敷”。

[正确译文]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成行罢了。”

二、误译文言实词

例1.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后汉书·邓寇列传》)

[误译]光武责难那位太守,并向邓禹问道:“将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解析]“难”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基本用法:①读“nán”,困难,与易相对;②“nàn”,责难,责备。这里的“难”字取第一个意项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很难”。“守”也有“镇守、防守”“太守”等义项。根据语境,上文讲“光武定河内”,下文问“诸将谁可使守”,“守”字显然是“防守”“镇守”之意。

[正确译文]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问道:“领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三、译文用词不当

例3. 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后汉书》)

[误译]不合礼义的工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解析]“俸”即俸禄,指封建时代官员的薪水。“工资”,按期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二者虽有相似之处,时代感不同,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可用“工资”代替“俸禄”。

[正确译文]不合礼仪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四、语言不合规范

例4. 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后汉书》)

[误译]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之身,使君王翻白眼儿。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匡救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

[解析]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身”“匡救”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身”可译为“生命”;“匡救”可译为“匡时救世”。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翻白眼儿”显然是口语化的。

[正确译文]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

五、不辨感情色彩

例5.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解析]“耽玩”,深深地爱好玩味,带有褒扬色彩,可译为“沉醉”(深深地处于某种美好的境界之中);译文中的“沉湎”是贬义词。

[正确译文]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致废寝忘食。

六、误译原句语气

例6. 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后汉书·邓寇列传》)

[误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难道不可以吗?

[解析]译文处理为一种强烈的反诘语气,不恰当。从语境来看,这是一段“谏”辞,话语方向是“下”对“上”,适合用委婉的语气;“无乃……乎?”这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也表示一种商量、请求对方重新考虑的委婉语气,译为“恐怕……吧?”

[正确译文]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七、误译分句关系(复句)

例8.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史记·儒林外传》)

[误译]汤王、武王没有接到上天的命令,就杀了国君。

[解析]原文中的“非……,乃……”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固定结构,应译为“不是……,而是……”,译文处理为承接关系是错误的。

[正确译文]汤王、武王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杀君。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