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好用预习方法
课前好用预习方法
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前好用预习方法,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到大家。
课前好用预习方法
【释义】预习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
【做法】要把预习任务落到实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1.常坚持,重预习。预习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持之以恒,合理安排时间,排除一切干扰坚持预习。重点课程和章节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力求初步掌握和理解;基础薄弱的课程和章节要多预习。
2.读教材,知内容。预习的第一步就是要读,读教材的过程是一个感知新知识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告诉了我们读的意义。读可采用粗读、细读、精读三步法,通过读来了解新教材的内容。
3.抓关键,标难点。预习过程中要读、划、批、写,抓任新知识的重点所在,并把不懂的知识标记出来,以备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多思考,勤查阅。
2提纲预习法
【释义】就是通过预习,把所学的内容列成不同形式的提纲、提炼概括为有逻辑联系的纲要结构,使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字精练,观点突出,便于掌握章节大意和中心思想。
【做法】预习时把重点的地方画出来,这只是第一步。有的科目像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还可以运用提纲预习法,以增强预习的效果,加深理解和记忆。
【示例】以《战国、秦、汉》单元的第一章第一节《商秧变法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为例:
(一)战国七雄(略)
(二)商殃变法
1.背景
(1)土地所有制改变,封建经济要求发展
(2)各国相继变法,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秧决心变法
2.内容
(1)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
(2)奖励军功,废除世袭特权
(3)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4)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3.意义
(1)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壮大了地主阶级
(2)确立了封建制,奠定了统一基础
(三)封建制度的确立(略)
3计划预习及看、做、思、问法
【释义】
1.计划预习目标。学习者面对的学科可能有所不同,但预习的目标大都相同,即巩固旧知识,寻求新知识,进而为课堂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2.计划预习步骤。针对庞杂而纷繁的学习内容,预习可分步进行。
3.计划预习方法或手段。
4.计划预习时间。根据学习内容长短众寡,可分为课前预习,为第二天课堂学习做准备;阶段预习,为课堂章节,单元学习做准备;学期预习,为整学期课堂学习做准备。
【做法】
第一步:看,即浏览通读。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解其大意。
第二步:做,即编写提纲。要求做到理清线索,把握要点。
第三步:思,即寻找重、难点。要求做到掌握主旨,取其精华。
第四步:问,即向自己提问,看自己是否能够回答,能答者可了之;不能答者,储之,以备课堂解决。
4预习七步法
【释义】
①解释课题;
②读、写、理解生字;
③找出新词并解释;
④给课文分段,编写提纲;
⑤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⑥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⑦试答课文后习题。
【示例】林健是一个中学生,他预习时一般分三步走:
第一步,读、看、圈、抓,即读课文、看注解、圈疑难、抓重点;
第二步,质疑解疑,即提出疑难问题,先自己设法解决;
第三步,比较总结,即将文言文和现代文进行比较,归纳出字词翻译和语法上的一些规律。
学生预习研究
预习是学好语文第一步,是求知的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并为上课扫除知识障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如何安排预习,怎么检查预习,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学生课前预习的因素
预习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尽管教师想尽办法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总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没有真正去预习,没有真正理解预习的意义。其原因主要是:
(一)教师重视不够
有些教师对预习不重视,觉得预习是一种形式,对学生的预习也只是说说而已,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在课上把该讲的讲得详细些,让学生记住就行了,而且在布置预习时,目标不明确,要求笼统不具体,对预习方法的指导不到位,对预习作业的质量不重视,缺乏检查和指导。
(二)学生失去兴趣
由于教师原因,小学生对预习没有兴趣,认为预习就是把课文中不认的字或不理解的词找出来,把课文读一遍,看看课后的问题会不会做,能否在课文中找到,这就是完成预习了,因而他们不会深入地读课文、思考,再加上教师检查没有力度,使预习只是一种形式,失去了真正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兴趣是预习的根本动力来源,要想改变预习环节的现状,就必须激发起学生对预习的.兴趣,使学生自愿去完成课前预习,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呢?
(一)尊重个体差异,调动全体学生的预习兴趣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感受、基础和理解理解程度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科学合理地设计预习作业。对程度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只要他们能借助字典会读生字并能读熟课文,标出不理解的语句,教师就给予肯定或表扬。对程度好的学生,应要求他们搜集有关资料,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这种依据学生基础布置预习作业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预习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也能获得一定的成功感。
(二)通过检查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学生进行预习后,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夸奖、表扬,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满足、情感的喜悦,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对学生的预习作业,每天都要进行检查和评价。在检查中,对认真预习学生给予表扬与鼓励,进一步提高他们预习的积极性;对于敷衍预习的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活泼好动调皮的学生,可采用谈话的方式进行评价。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预习中的收获,使他们从谈话中就能体会到预习的成功,并获得成就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预习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途径,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预习兴趣,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变得更轻松!
三、精心设计预习训练
(一)依据学生,分层设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素质、阅读能力存在差异,对同一课文,程度好的学生能自主运用所学到的预习方法按照目标去预习;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要降低预习标准,使他们经过努力后能达到预习目标。教师要改变“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预习目标,使好学生能“吃得饱”,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吃得好”。进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预习能力都有提高。
(二)根据课文设计预习内容由于各课之间存在的微妙差别,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根据本课重点所在,合理设计预习要求、内容,否则会让学生失去新鲜感,陷入迷茫和惰性之中。
(三)预习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看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预习问题有了兴趣,就会积极想办法去认识它,得到它,并产生愉快情绪。所以,在学生接触课文前,教师应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看书的欲望。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玩,布置有趣的作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起到了预习课文的效果。
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预习呢
(一)通读课文,初步掌握全文教师可要求学生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采用查字典、问家长等方式解决,然后将生字、新词带到课文中通读课文,并找出本课的好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好在哪里,最后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让其他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加以总结并表扬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从而调动了学生质疑、提问的积极性。
(二)在布置预习作业的过程中,难易结合,充分利用工具书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在使用工具书的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讲,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地指导和督促学生,久而久之,学生良好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提高,教师在上课时便能更得心应手。
五、结语
要想培养好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首先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要让学生对课前预习产生兴趣,要让他们有“叫我预习”到“我自愿预习”的转变;其次教师要认真备课,挖掘教材的新意与深度,提出有创意、有思想价值、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预习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再次,教师要制订出相应的检查、落实思考预习题的方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有趣预习方法
圈点批注预习法
【释义】这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传统的读书方法。在预习过程中,边阅读边在书上写写画画,用特定符号来标出重要词句,划出层次段落,注释一些生字难词,概括教材的大意,写出自己的心得感受等,这是预习笔记常用的一种方式。
【示例】一位同学预习初中语文第五册中《孔乙己》时所加的圈点批注。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 (1)点出身份:穷困涂倒的知识分子。
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 (2)刻画肖像:没有谋生能力,经常受欺凌。
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3)描写衣着:褴楼,但放不下臭架子。
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
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4)描写言谈:自命清高,实则迂腐。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 描红纸:小学生练毛笔字用的红模子。
的“上大人孔乙己” 这半懂不懂
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 绰号:外号。
孔乙己。
这位同学用“ 圈出了生字难词,用“”标出重点词,用“ ”划出重点句,用“/”分出层次,并用批注的形式概括了每一层的主要意思。这样预习,会在阅读中迅速把握关键词句、重点内容,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注意】
1.所用的书刊必须是自己的;
2.用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要始终一致;
3.批注的文字应该简明扼要。
6觅疑预习法
【释义】就是寻觅、疏通文章关键路径之法,打通了此关节,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觅疑”必须是觅解决本文重点、难点的症结所在之疑。可根据文章的重点、难点,觅与文章的结构、主题、感情基调等有关的疑点,才能做到纲举目张。
【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觅疑提出“‘我’为什么上课描绣像?”答案是“封建教育制度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此答既点出其弊端,揭示了主题,又可以把此内容在学生中产生的“误会”引导到正确的方面来。
又如《荔枝蜜》觅疑所得“作者为什么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分析疑问,内容和主题便明确了。此处所述觅疑预习法,只是从更快更好地分析、理解课文的角度出发去寻觅疑点的。
7鸟瞰预习法
【释义】鸟瞰预习法又称宏观预习法。鸟瞰就是概括地看,从总体上看,从高处往下看,鸟瞰式预习就是从整体上粗略地预习,对所学知识大体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科学的学习计划。
【做法】鸟瞰式预习主要是看标题、读目录。从章节目录的大小标题中,大致了解全书或某些章节的内容。有些书在章节之下写有各章节的要点,它比大小标题具体得多,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章节庥述的中心思想。
【示例】本书作者曾指导学生运用鸟瞰式进行预习。开学第一节课,他指导学生把初中六册语文书都借齐带来,对照每册书的目录,指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把初中要学的语文知识划块分类,明确重点,理清头绪,知道自己每学期该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现在学什么,今后学什么。这样鸟瞰式的预习,就能根据所要学的内容的多少、难度的深浅做出适当的安排,既不可凭一时的情绪贪多,也不可图清闲务少。
【注意】鸟瞰式预习多在假期里或开学之初进行,因为这段时间多数能自我安排,并且学习比较轻松。比如在暑假里或开学之初新教材刚刚发下来的时候,利用一两天的时间,粗略地预习一下要学习的内容。
8分层分类预习法
【释义】
分层预习是指在预习时边读、边看、边做标记,划出层次,标出知识疑点、难点。有些新的知识逻辑性强,一层接一层,一环扣一环,一层读不懂,就难以向前推进,这就需要弄清疑点、难点是什么,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接和线索,明确层次之间知识内容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使所要学习的知识有条不紊地呈现在面前。
分类预习则应先详看目录和各章节的小标题,使自己对各部分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再将要学习的知识划块分类,明确重点,理出头绪,知道要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从总体上有个把握。根据不同类型,体会知识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了解难点、把握重点,然后把章与章、篇与篇、节与节和各部分内容进行比较全面地归纳整理,编织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树网,使预习做到居高临下,思路清晰、知识点明确、重难点突出,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