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忠魂耿热满玉壶现代文阅读答案

发布者:天天小戒 时间:2022-11-15 14:40

阅读是一道综合题型,做题过程学生的思维、行为习惯对阅读能力提升巨大。该阅读是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穆旦忠魂耿热满玉壶现代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穆旦忠魂耿热满玉壶现代文阅读答案

夏生荷 1949年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硕士学位。1952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他本可留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任教,即便是靠着写诗也可能有很好的生活,但他却坚持要回国,要将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学翻译给新中国的读者。可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美国政府不允许在美的中国籍高级知识分子离开,穆旦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冲破重重阻挠,最终回到了祖国,在南开大学任外语系副教授。

一回来,穆旦就开始紧张的翻译工作,为了给这个民族增添文学滋养,他甚至停止了写诗,以便专心于译作。5年内,他便翻译出版了普希金的好几部代表作,以及《拜伦抒情诗选》《济慈诗选》等等。他的译作发行量很大,以至于没人知道他是诗人穆旦,只知道他是翻译家查良铮。然而,穆旦不会逢场作戏,更不会说假话,遇事总是喜欢仗义执言,因此很不得一些人的喜欢,这也为他后来的厄运埋下了隐患。

1959年,在南开大学“反右倾”运动中,有人翻出了穆旦的过去,举报了他,天津中院随即宣布穆旦为“历史反革命”,判处他接受“机关管制”“监督劳动”。这是历史的悲剧,穆旦无力反抗。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好男儿当捐躯为祖国,不该苟且偷生。”1942年,穆旦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并担任翻译官,后又上了最前线,进入到被誉为“魔鬼之谷”的胡康原始大森林,同行的5万多同胞都葬身于此,而穆旦在历经8天饥饿和身染痢疾之后,竟奇迹般地捡回了一条命。然而,正是这段经历让穆旦此后厄运连连。作为“历史反革命”的他,被发配到校图书馆,白天要从事打扫厕所、楼道等杂役,晚上则要写“思想报”“认罪反省”。亲朋们不再上门,穆旦也变得沉默寡言,当初他执意要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翻译文学,但现在却要放下手中的笔,“沉重的枷锁会被打断,牢狱会被颠覆,而门口的自由将微笑地把你们拥抱……”这是穆旦翻译的普希金的诗歌,但他不知道自己的枷锁何时才能被打破。

4年后,穆旦终于被解除“管制”,成为了图书馆的普通员工,虽然他仍然要定期写思想报,但毕竟能重新提笔了,此时的他决定完成一个宏大的计划,翻译美国作家拜伦的名篇——《唐璜》,他曾对妻子说:“《唐璜》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部诗体小说,我一定要让中国的读者读到它!”此后,每天下班后,穆旦便急匆匆地赶回家里伏案翻译,他常为一行诗、一个字而整夜不能寐,为一条注释、一个疑点而跑遍天津和北京的图书馆。穆旦用了整整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2万多行的《唐璜》初译稿。但就在此时,“革”爆发了,因为“远征军的问题”,穆旦再次陷入困境,他被“红卫兵”抄家,没收和焚烧掉很多书籍和稿纸,好在他拼死保住了《唐璜》的手稿。

1973年,穆旦修改好了《唐璜》,并试探着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写信,询问能否出版,编辑回信说,寄来看看。穆旦兴奋不已,他用牛皮信封小心地将译稿包好,并在扉页上写上鲁迅的名句,用于激励自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但译稿寄出去后便石沉大海。直到3年后,穆旦才托朋友打听到《唐璜》的下落,友人告诉他:“仍然在出版社,暂不能出版,但编辑有意保留。”穆旦欣喜不已,可遗憾的是,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得知心血之作《唐璜》的消息。

1976年的一个晚上,穆旦不幸从自行车上掉了下来,造成严重的骨折,但他坚持在家里休养,此后他每天架着拐杖,艰难地来到书桌前,铺开稿纸,坚持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翻译工作,连除夕也不例外,由于长时间的劳累,穆旦的腿伤越来越严重,一年多后不得不住进医院手术。手术的前两天,穆旦将译作的全部手稿都整理好,然后放进一个手提箱里,“我把我喜欢的拜伦和普希金的诗全部都译完了,”他如释重负地对16岁的小女儿说,“好好替爸爸保存它们,它们现在不能出版,也许等到你老的时候才能出。”谁也没有料到,就在手术的前一天,穆旦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9岁。穆旦去世3年后的1980年,《唐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1985年春,穆旦的骨灰落葬在北京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里,陪伴他的是一部散发着油墨香的《唐璜》。

1981年,穆旦被平反,友人为他送上了一副挽联:“坦荡荡玉壶冰心,血热热耿介忠魂!”这或许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吧。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穆旦曾这样写道:“我至今仍认为,人只能或为理想而活着,或是为物质享受而活着,享受到手的可能淡而无味,只有理想使生活兴致勃勃,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其实,无需为穆旦惋惜,因为他已经是太阳,他一生的追求和表达,会长久地温暖一个民族!

(摘编自《思维与智慧》,有删节)

【相关链接】

文学界这样评价译著《唐璜》:“这是一部杰出的译作,查良铮对语言的把握程度,绝非他人能比,它保持了拜伦的口语体及讽刺艺术的几乎一切特点,读起来跟原著一样流畅生动,让人如品美酒,回味无穷……”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芝加哥大学毕业后,穆旦要将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学作品翻译给新中国的读者,就毅然放弃美国很好的生活,冲破了重重阻挠,最终回到祖国,开始紧张的翻译工作。

B.穆旦在“反右倾”运动中接受“机关管制”、“监督劳动”,被迫中断了翻译工作。解除“管制”后,手中的笔用来写“思想报”“认罪反省”,人也变得沉默寡言。

C.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回信让穆旦兴奋不已,他将修改好的译著《唐璜》寄出,又用鲁迅的名句激励自己,但他终究没能看到自己的译作——《唐璜》的出版。

D.穆旦在摔成严重骨折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翻译工作,在去世之前他将自己喜欢的拜伦和普希金的诗全部都译完,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出版。

E.秉持着好男儿为国捐躯的信念,穆旦参加了中国远征军;以给民族增添文学滋养为己任,他引介世界优秀文学。他用一生的追求和表达,温暖着我们这个民族。

2、穆旦的骨灰落葬在北京的万安公墓里,为什么陪伴他的是出版的译著《唐璜》?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3、为什么说“坦荡荡玉壶冰心,血热热耿介忠魂”是穆旦伟大人格的写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1. B(A 项“放弃美国很好的生活”表述不当,在美国可能会有很好的生活。C 项“解除‘管制’后”有误。D 项“用鲁迅的名句激励自己”在“译稿寄出”之前)

2. ①《唐璜》是穆旦认为最美的一部诗体小说,他期待早日出版,(1 分)但在有生之年没能实现。(1 分)②译著《唐璜》是穆旦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他用了 3 年,跑遍天津和北京的图书馆而完成的,在被“红卫兵”抄家时,他拼死也要保住。

3. ①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使命感(1 分)。为了给这个民族增添文学滋养,他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1 分) ②坦荡耿介(坦诚正直)。他不会逢场作戏,更不会说假话,遇事总是喜欢仗义执言。(1 分) ③秉执理想,百折不挠。(1 分)在政治中厄运连连,但他没有放弃翻译外国优秀文学的理想和追求(1分)。 ④坚韧执着,不辞辛劳。(1 分)每天下班后,穆旦便急匆匆地赶回家里伏案翻译,他常为一行诗、一个字而整夜不能寐,为一条注释、一个疑点而跑遍天津和北京的图书馆。(1 分)(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文言文阅读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杀)。(2)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成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名词活用为意动:有“把----当作---”的意思,如:“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4)名词活用做状语:a.表特征状态,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b>表态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d.表处所,如“相如廷斥之”。e.表趋向,如“操军破,必北还”。f.表频率,如“岁赋其二”。

(2)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如“斫其正,养其旁条”、“四美具,二难并”。②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怎么样。)④形容词使动用法:“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使――明显);

(3)动词的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②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则其至又加少焉”、“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概括题: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问词序能否调换,如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能否调换另一词题型

答题模式:(1)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2)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3)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答题模式:(1)能否,(2)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3)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4)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

问句子能否调换: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自然科学和社科类文章阅读答题技巧

一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二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

三是第3、4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细微处要搞清楚。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