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浑瑊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唐书浑瑊传文言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唐书浑瑊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浑瑊,本铁勒九姓之浑部也。善骑射。禄山反,从李光弼定河北,射贼骁将李立节,贯其左肩,死之。从郭子仪复两京,讨安庆绪,胜之新乡,擢武锋军使。吐蕃盗塞深入,瑊会泾原节度使马璘讨之。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既还,虏蹑而入,遂大败,死者十八。子仪召诸将曰:“朔方军高天下,今败于虏,奈何?”瑊曰:“愿再战。”吐蕃引去,瑊邀击破之,悉夺所掠而还。回纥侵太原,破鲍防军。拜瑊都知兵马使,自石岭关而南,督诸军掎角,虏引去。建中中,李希烈诈为瑊书,若同乱者,帝识其谍,用不疑,更赐良马、锦币。帝狩奉天,瑊率家人子弟以从。朱泚兵薄城,矢石如雨,昼夜不息。城中死者可藉,人心危惴,或夜缒出掇蔬本供御。乘城者皆冻馁,甲弊兵饥,瑊但以忠义感率使当贼。瑊中矢,自揠去,被血而战愈厉。泚平,论功,以瑊兼侍中。天子还宫,授河中绛慈隰节度使、河中同陕虢行营副元帅,封咸阳郡王,赐大宁里甲第。贞元二年,吐蕃相尚结赞陷盐、夏,阴窥京师,而畏瑊与李晟,马燧,欲以计胜之。乃诡辞重礼,请燧讲好。帝乃诏约盟平凉川,以瑊为会盟使。为结赞所劫,副使崔汉衡以下皆陷,惟瑊得免。自奉天入朝,羸服待罪,诏释之。会吐蕃复入盗,使瑊镇奉天。虏罢,还河中。十五年,卒。瑊好书,性忠谨,功高而志益下,岁时贡奉,必躬阅视。每有赐予,下拜跪受,常若在帝前。贞元后,天子常恐藩侯生事,稍桀骜则姑息之。惟瑊有所奉论不尽从可,辄私喜曰:“上不疑我。”故治蒲十六年,常持军,猜间不能入。君子贤之。
(选自《新唐书·浑瑊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
B.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
C.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
D.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京”,唐朝时长安和洛阳的合称。长安居四塞之中,易守难攻;洛阳交通便利,利于控制关东地区。
B.建中,唐德宗年号。明清之前帝王在位期间的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多用一个年号。
C.狩,初指冬天打猎,亦可指帝王巡视地方,也用作帝王出逃或被俘的婉辞。文中指唐德宗到奉天巡视。
D.郡王,古代爵位等级之一,多封给宗室,也有臣下得封郡王。浑瑊就因为平乱有功,以臣下获封郡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浑瑊骁勇善战,屡立战功。随李光弼讨伐安禄山,一箭射死敌悍将李立节;随郭子仪讨伐安庆绪,因功升任武锋军使。
B.浑瑊身先士卒,深得将士之心。朱泚之乱,浑瑊以忠义激励将士奋勇杀敌;身中流箭,随手拔出,血流满衣而愈加勇猛。
C.浑瑊尽忠朝廷,深得皇帝信任。李希烈诬陷他参与叛乱,德宗识破了这一反间计;镇守蒲州十六年,从没有被皇帝猜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城中死者可藉,人心危惴,或夜缒出掇蔬本供御。
(2)性忠谨,功高而志益下,岁时贡奉,必躬阅视。
参考答案
1、C
2、C
3、D
4、城中死尸可以堆成山,人心恐惧不安。城中守军有人在晚上被从城墙上吊下去出城掇拾野菜草根供给皇帝。
浑瑊生性忠诚谨慎,自己功劳虽高,内心却更加谦卑。岁时节令向朝廷进献物品时,他一定要亲自查看验视。
阅读理解审题技巧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阅读理解如何探究文章实质。
1、抓住关键词语。文章的关键词语,往往能强调某些意味,这些意味能表现出语言的形象感、情趣感、意蕴感、畅达感的特点。“形象感”突出表现语言所描绘的形象或动态;“情趣感”突出表达文章包含的感情、趣味;“意蕴感”则侧重寄寓的深刻含义;“分寸感”则体现语言表达的准确程度;“畅达感”则突显词语在文章过渡间表现出来的连贯通畅。关键词语一般多为动词和形容词、副词等修饰性词语。而中考时常以此作为考点,要求分析其深层含义或作用等,答题时应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及文章中心主题来回答该词语的传情达意作用,不要就字词论字词。
2、抓住中心语句。中心语句一般包含:①段落中能概括段意的语句。②独立成段的语句③表明文章主题、中心的语句④段落之间的过渡句⑤反复咏叹的语句⑥议论、抒情的语句等。近年来中考也常以这类语句来考察,要求体会、理解其深层含义甚至点评语句,答题时应注意不要单纯肤浅地停留在语句的表面意思上,应联系文章的中心。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回答,且答题时应重点针对该语句的中心词来回答。
3、善于提炼中心。
提炼中心的方法有: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4.结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归纳主题,切忌脱离文章,架空分析,一定让分析在文章中有依据。
4、体会修辞效果。
修辞效果的体会理解,必须结合语境,从准确、形象、感情色彩、气势的角度看,即看是不是准确形象、是不是感情色彩鲜明、是不是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