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人小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发布者:绿肥红瘦 时间:2022-11-15 14:31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对我们成绩的提升作用很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山人小传文言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山人小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苏川黄勉之字省曾,风流儒雅,卓越罕群。嘉靖十七年当试春官①,适田汝成过吴门,与谈西湖之胜。便辍装不果北上②,来游西湖,盘桓累月。勉之自号五岳山人,其自称于人亦曰山人。田尝戏之曰:“子诚山人也。癖耽山水,不顾功名,可谓山兴。瘦骨轻躯,乘危涉险,不烦筇策③,上下如飞,可谓山足。目击清辉,便觉醉饱,饭才一溢,饮可旷旬④,可为山腹。谈说形胜,穷状奥妙,含腴咀隽⑤,歌咏随之,若易牙⑥调味,口欲流涎,可谓山舌。解意苍头⑦,追随不倦,搜奇剔隐,以报主人,可谓山仆。备此五者而谓之山人,不亦宜乎!”坐客为之大笑。此虽戏言,然人于五者无一庶几焉,而漫曰游山,必非真赏。

(《黄山人小传》明·朱国桢)

【注】①试春官:试,参加考试;春官,礼部的别称。②辍装不果北上:停止收拾行装,不在北上应试。③筇策:柱杖与马鞭,意为路途崎岖遥远。④饭才一溢,饮可旷旬:意为只要吃一点点饭,却可以喝很多的山泉。⑤含腴咀隽:品味咀嚼山川精华。⑥易牙:人名,春秋齐桓公幸臣,善于调味,这里指美味。⑦苍头:仆人。指甘心担当仆人角色。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熹靖十七年/当试春官 B.与谈/西湖之胜 C.坐客/为之大笑 D.必非/真赏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胜( ) (2)诚( ) (3)报(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癖耽山水,不顾功名,可谓山兴。

(2)备此五者而谓之山人,不亦宜乎!

4.根据小传,试概括传主黄勉之的性情特点。(3分)

参考答案:

1B

2.(1)美处,佳境(2)确实是,的确是(3)报答

3.(1)嗜好并沉溺浏览大山,以致到了放弃功名的地步,可称作真正的对山的兴趣。

(2)具备这五点而说自己是山人,还有什么不恰当!

(3)喜名山胜景,好浏览大山佳处,轻世俗功名,性情洒脱、豪放、直率(大意如此即可)

4 略

(译文,苏州有个叫黄勉之的人,字省曾,风流儒雅,才华出众,嘉靖十七年,他本来要参加礼部考试,正好(相遇)田汝成经过吴门,与他交谈西湖美景。便停止收拾行装,不再北上应试,而去西湖游玩,一游玩就是几个月。黄勉之给自己起称号叫五岳山人,他在别人面前也总是自称山人,田公子曾开玩笑对他说:你真不愧叫山人,一心寄情游山玩水而不要功名,这是有山人的兴致。身材消瘦,却敢临危岩攀险峰,不怕山路崎岖,上下山飞快,真是长了双山人的脚,眼睛看到旷世绝丽的山景,就觉得吃饱喝足了,饭才只要吃一碗,却可以喝很多的山泉,真是有山人的肠胃。说起山的形态胜景,极力称赞它们的美妙,品味咀嚼山川精华。还伴随着诗歌咏叹,如果说起山里的美味,更是口水都快要流了下来,这可以说是山人的口舌。一心寄意追随山而不厌倦,把它们奇妙的地方告诉世人,作为对山的报答,可以说你是山的仆人。具备这五点而说自己是山人,还有什么不恰当!在座的宾客听了都大笑。这虽然是开玩笑,但具备这五点的人差不多是寥寥无几,大多数人说是游览山林,未必真的陶醉在山水之间。)

说明文阅读方法

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看文章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1)说明方法(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__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散文阅读鉴赏艺术手法类题型方法

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

(1)叙述方式

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从结尾或情节中的某一段写起,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可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

(2)抒情手段: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即事抒怀;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含蓄委婉)

(3)描写方法(特点)

①写景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

②多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③描写景物的手法技巧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