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5篇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表明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
2.学习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的方法。
3.理解作者对“丁香结”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品读优美句子,想象画面,体会把事物写得详细;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解读丁香结,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导入
1.用图片导入。同学们,见过丁香 花吗?我们今天一起去赏丁香 花。(ppt放丁香 花的图片),赏完图中的丁香 花。
2.介绍丁香 花。
3.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宗璞的文字,去感受作者笔下丁香 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丁香。
1.默读课文,思考: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丁香 花和丁香结)
2.作者笔下的丁香 花是那样的美好,它美在了哪里,我们浏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画下来。
(1)学生找出语句,说一说这是关于丁香 花的什么的描写,教师书写样子、颜色、气味。
(2)重点指导两个句子: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这里的“积雪”指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3)配乐朗读,感受画面美。
三、深入课文,解读形象
1.感受丁香结的形似。无论是月下的丁香,春来窗外的丁香,还是细雨中的丁香都有不同的色彩美。如此美的丁香 花却有着解不开的结,古人称之为丁香结,丁香结是什么样的呢,文中是怎么说的?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2.了解象征意义。说起丁香结,自古就有诗句描写它。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你从这两句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同桌说:哀愁)丁香结真的代表着愁怨吗?我么再来赏读几句描写丁香结的诗句:
从这些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总结:丁香结自古以来就有愁怨难解的意思。)
3.面对年年都有的丁香结,作者的态度什么?(学生展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奇了吗?)(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给“丁香结”赋予了新的寓意,既然人生难免遇到困难,那不妨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积极解决问题,并把它看作一种人生的味道。)
4.学完了丁香结,当你遇到学习上的压力,考试时的挫折,与同学的争吵,你会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呢?
5.丁香 花带给读者的不仅是清新的香味和淡雅的外貌,作者从丁香 花展开联想告诉我们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虽有不愉快的挫折和愁苦,但是积极面对,就能不断成长,也不失为有滋有味的生活。
四、拓展作者
告诉我们这样道理的人是谁呢?她就是宗璞。介绍宗璞,她原名冯钟璞,当代作家,是作家冯友兰之女。宗璞的散文,抒真情,写真意,常从细小的生活琐事、平凡的自然景物中体验、感受人生。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圈画重点语段,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积累语句。
3、领会和学习作者由丁香 花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句,领悟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品味精美的'语言,感悟积极豁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图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几种花卉的图片,引出丁香 花
大自然的花卉万紫千红,俗话说,各花入各眼,同学们最喜欢哪种花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出示丁香 花图片,找同学说说对丁香 花的看法和感受。作家宗璞窗外的三棵白丁香与她朝夕相伴,又让她产生了怎样的情思感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宗璞的散文《丁香结》,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导入新课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由几种花的象征意义导入新课,为学生学习本篇课文做准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基本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2、积累生字词:(结合教材课后读读写写,适当补充拓展,注意正音)
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参差斗室朦胧恍然
【设计意图】
走近作者,知人论世。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打好学习的基础。
三、初读文章,梳理“丁香之结”
1、自由散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且圈划出描写“丁香结”的句子。关注这些句子出现的位置,划分层次。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圈划、思考并回答)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丁香 花,后三段写的是丁香结。
2、作者在两部分中,围绕“丁香”各做了什么?尝试添加一个动词,概括段落大意。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赏丁香”,后三段写的是“悟丁香”。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走近文本,探究丁香结。
四、感知文章脉络
1、文章的题目是“丁香结”,圈画文中提及“丁香结”的句子,看一看主要出现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圈划、思考并回答)
预设:文中提及“丁香结”的句子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后三段。
2、既然“丁香结”出现在文章后三段,那么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哪些内容呢?
(学生思考、概括并回答)
预设:文章前三段写的是丁香 花,重点写丁香 花的色彩、形貌、气味、姿态。
3、仔细圈画前三段描写丁香 花的语句,思考这三段对于丁香 花色、形、味的描写是否重复?还是各有何侧重呢?
(学生默读、圈画、思考、朗读并回答,教师从旁引导、归纳)
总结:由此可以看到,文章前三段描写丁香 花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写丁香,逐渐转到写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丁香,丁香与“我”越来越近,情感越来越深。
前三段对于丁香 花的描写,与后三段所写的“丁香结”是如何建立起联系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为深入文本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读读写写的生字词,明默。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左右。
要求:要能写出个性特征,能对景物进行具体的刻画。
【设计意图】
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丁香结中作者通过视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写丁香 花的写作方法。
2、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用多角度描写加上修辞手法来描写一种花。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用多角度描写和修辞手法手法来描写一种花。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用多角度描写的手法来描写一种花。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
回顾《丁香结》中作者描写丁香的角度。
预设:颜色:“忽然呈出两片雪白”、“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
姿态:“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
香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作者通过对丁香 花多角度的描写,使花在读者的眼中生动形象。
二、对比阅读
1、阅读作者宗璞的另外一篇散文《紫藤萝瀑布》,寻找作者在描写这两种花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
(1)作者在描写紫藤萝时,也对紫藤萝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
如描写紫藤萝的形态时,写到“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对于花颜色的描写如“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等;在描写到花香时,写到“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两篇文章都用到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比喻如丁香 花“星星般的小花”;紫藤萝“像一条瀑布”。
拟人丁香 花会“从墙上窥着行人”;紫藤萝中淡紫色的花“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2、小结:所以作者在描写两种花的时候通过多角度的描写和修辞手法的结合,使花变得生动可爱。
三、联系实际练习写作
1、在自己的生活中,你喜欢什么花呢?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花,向同学们介绍这种花。
2、将刚才讨论的写一个150字左右的小片段。时间10分钟左右。
3、评价交流
在班级中分享刚才写完的片段,并对片段中出现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互相评价。
预设:
(1)要有一定的写作的思路和顺序,如可以从远近的顺序、从视觉到嗅觉的顺序等等。
(2)可以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使花的形象更加生动。
(3)可以学习《丁香结》的写作结构,在描写后面根据花的特点和自己的心情加入一定的感悟。
四、布置作业片段改进
1、根据交流的结果从不同的角度和需求来改进刚才自己写的片段。
2、再次分享交流,感受修改前后的差别。
3、完成学案二习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精选篇4
教学目标
1.会写“缀、幽、雅”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划分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丁香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花草树木及其象征意义的图片,学生仔细观看,交流感受,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案#导语: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是否会浮想联翩?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等。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丁香结》,去文中看一看作者又赋予了丁香结怎样的象征意义。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丁香结)
明确:“丁香结”表面指丁香的花蕾,实际指人生中的很多问题。以此为题,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宗璞 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于北京,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髓,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红豆》,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2.学生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宅院 缀满 幽雅 断断续续 伏案 浑浊 笨拙 眼帘
参差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印象 模糊 恍然
愁怨 顺心 平淡
◆需注意的字音:
“缀”和“拙”是翘舌音;“薄”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作bó;“恍”是后鼻音,注意不要读错。
◆需注意的字形:
“雅”右边是“隹”,不要写成“住”或“佳”;“薄”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2)理解词义。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预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记生字、理解词义的方法,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对生字、新词的学习。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1)给课文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主要写了什么。
(2)了解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主体,即描绘丁香的特点及阐述作者的独特感悟。
预设:采用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只要有理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姿态、花的气味、花的形貌、花的颜色等方面描写了丁香。(主体写丁香 花。)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诗中的丁香结、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感悟三个方面描写了丁香结。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点明中心,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人生中的“结”。(主体写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感悟。)
2.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初步感知丁香 花的特点。
(1)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再全班交流。
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地方的丁香,它们有什么特点?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 花的句子。
交流预设:
生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城外校园里的丁香;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生2:我知道作者从视觉、触觉、嗅觉等角度具体描写了丁香 花的色彩、形貌、姿态和气味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如结合“雪白”“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词可以分析出来。
生3:我知道作者赋予了丁香 花灵动幽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特点。
(2)教师指导朗读。
过渡: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角度展现了丁香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 花。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吗?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留下悬念。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了文章的层次。学完这节课,大家是不是也喜欢上了作者笔下的丁香?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丁香 花的?作者又从丁香结中生发了怎样独特的感悟?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主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精选篇5
教学目标:
1、准备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活中的情趣。
2、欣赏丁香的美丽姿态,学习作者从各个角度描绘丁香的方法。
3、赏析文中悟花的相关语句,理解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
继续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许多花草树木在文学作品中都被赋予了某种品格,如梅花代表高洁、牡丹代表富贵,松柏喻指傲岸长青。
你能再举出几例吗?那你知道丁香代表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散读文章
要求:
(1)标明小节
(2)圈出读不准的字音,不懂的词句。
预设:朦胧、参差、斗室、
(3)圏划出文中与标题“丁香结”有关的句子。
2、散读交流。
(1)理清字的读音以及学生看不懂的诗句。
预设:“芭蕉不展丁香结”:原诗是一首七绝,写思妇之离愁。这两句是说,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丁香空结雨种愁”: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词的上片从落花无主着笔,写春恨所以产生的触媒;下片从思念难解立意,将春恨产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沉。
(2)“丁香结”有关的句子几乎都集中在第4到6段。
预设:这篇文章可以按照这个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花,第二层写结。
(3)结合文中插图明确“丁香结”的意思。结合诗句了解古代赋予它“愁怨”的寓意。
3、那么作者要写的是丁香结,为什么还要写前三节呢?让我们重点来赏析文章的前三节。
三、细读文章,赏“丁香之美”
1、散读第1到3段。
(1)带感情地朗读,注意语速。
(2)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丁香 花的句子。简要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预设:“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用雪白来代指丁香 花,表现了花的洁白;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句表现了丁香 花不同的姿态;同时运用拟人使丁香 花充满了生机。
“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从香味的角度表现出了丁香 花的独特。
2、交流学生喜爱的句子,感受作者笔下丁香 花的生机和纯洁。
3、总结作者描写丁香 花的特点。
富有生机:“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
纯洁:“也是那一片莹白”
四、品读文章4到6段,感悟丁香结
1、回顾丁香结的寓意
预设:人生的愁绪
2、再读第6段,找找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与古人的不同之处。
(1)此处的丁香结指的是什么?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
(2)作者应对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可以从哪句话看出?
预设:从“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积极乐观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
(3)补充作者的生平,感受作者的乐观。
这篇文章作者宗璞写于一九八五年的清明节,在三年前作者的弟弟去世,在八五年作者父亲患重病失明,同时自己也患上了眼中的眼疾。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虽然有愁苦,但她仍然积极面对这些挫折,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旷达的心胸。
五、课堂小结
1、从题目入手,再到赏花--悟花的过程梳理文章结构。
2、总结丁香结中寄寓的作者的生活感受与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