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点初三优秀作文1000字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回到原点初三优秀作文,欢迎阅读!
回到原点初三优秀作文1
“当你迷茫的时候就回到原点看看,看看最初的坚持,你是否遗忘了什么,你是否走对了路线,亦或者你的原点选对了没有。”
曾几何时,有人曾这么对我说过。
人生就像一场即时储存的游戏,每个人都有自己扮演的角色和应该履行的职责,你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举动都会改变命运线的方向,不要期待有什么回档重来,一旦按下开始键就没有回头的余地,当你选择退出的时候,也就是去马克思那里报到的时候。
因为人都有失意的时候,人生在世失败挫折神马的是难免,也因为结果的不可逆转性,当你感到无助乃至绝望的时候,一句“让你回到最初,回到原点,一切从来,一切从头开始”无疑是最让人无法抗拒和拒绝的诱惑。
可是,你可知这却是一句彻彻底底的屁话,臭不可闻。
你说它不现实,但又有很多人希望它是真的,也正是这么一句话,或者说这一类的幻想让无数人沉沦,堕落……
基于这种“美好”的希冀,一堆衍生物就不断出现,时间机器啊,穿越啊,后悔药啊这一类的东西。
归结成一句话:谁不想回到过去,谁不想改写历史,谁不想回到原点,可是问题在于谁都回不去。
在最近很火的动画《魔法少女圆香》中,晓美焰为了拯救平时十分照顾自己的好友圆香的生命,以灵魂为代价,获得了倒流时间的能力,开始了无数次的时间倒流,无数次的轮回,一句“我的战场不在这里”让无数观众泪流满面。可是结果怎样?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只是让历史不断的重演。
在电影《盗梦空间》中,男主角为了缓解自己心中那份害死爱妻的负罪感,只能通过做梦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回到过去与妻子重温旧梦。可是不管怎样,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活在自己为自己建造的世界中,令人感到可悲。
从很多影视作品,文学小说都可以看出,作者是在提醒人们:醒醒吧,回到原点,那是上帝的特权,别开玩笑了!
更何况回去了也未必如你想象的那么好,也许你现在所讨厌的乃至厌恶的人生正是你尝试了无数次的结果。
那么回不去,怎么办?
问得好,答案很简单,那就自己创建一个。还记得高中数学课上学的解析立体几何吗?用坐标法解这类题目关键在于确立好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简言之就是找对原点。
懂了不?既然原来的回不去,也未必那么合人心意,那就自己创建一个新的,你还纠结个鬼啊。
你不可以左右原点的好坏,但是你可以决定原点的位置。以今天为原点,告别过去。正如一位朋友所说:“不要让太多的昨天占据你的今天!”
原点一直都在,只不过很多时候你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真正的原点,一切都掌握在你的手中。
回到原点初三优秀作文2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 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 “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 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回到原点初三优秀作文3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饰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蓦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定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回到原点初三优秀作文4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朦胧中,一绺渐渐清晰的叫醒铃声,扰乱了我迷离的,睁开眼睛,看晨光在刘欢豪迈而深情的歌声中,钻进窗帘,窥视“闺密”。我慵懒地伸伸腰,收拾好心情,做好拥抱朝霞的准备……
沏一杯淡淡的龙井茶,躺在阳台的太师椅上,任龙井沁出的暗香与从楼下田野吹来的草香交错地陶醉着我的嗅觉,突然,我眼前一亮,一簇发紫的红花无商量地窜进了视野,我不得不站起来,靠近它着意渲染的世界。看清楚了,是去年春节从花市上买来的那瓶蝴蝶兰。自从蝴蝶兰凋谢之后,我就随意将它放在阳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与其他花钵上不知名的小草小花混杂在一起,除了兴头来时,给他喷洒一点清水之外,再也没有特别的关顾。可它就是在我这不温不热的冷漠中,在没遮没拦的风吹雨打中,倔强地存活着,并暗暗地积蓄着能量。它明白,去年备受赞叹的荣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为了表现它曾经的存在,它只能重新进入生长的原始状态,再一次经历发芽开花的过程,再一次展示它独立而红的品性。端详着眼前含羞的花苞和撑开的花瓣,我为它涅槃后的新生而欣喜着,也为它敢于否定自己“从头再来”的默默酝酿而陶醉着,我在心里发出由衷的感叹:周而复始地从原点出发的生命,真的好伟大!
总在西边作别云彩、总在东方唤醒黎明的太阳,为什么每天都是新的,因为它懂得抛弃黑暗,因为它在挣脱地平线的迷雾中获得了新生。我们的祖先把崇拜的方向定格在东方,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东方,是天地万物得以生长生息的希望所在。太阳,每天都回到这里,目的一个,就是让每一双渴望的眼睛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上午与学生一起学习苏轼的《定风波》,我们走进苏轼的世界,跟他在风雨中追寻人生的感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如此旷达超脱的胸襟,如此临难不忧的勇气,不知感染过多少在风雨中前行的后来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归去”,归到哪里呢?归到“无醉无醒、无喜无悲、无晴无雨、胜败两忘”的人生境界。苏轼这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这“归去”浸润的人生感悟,真的让我和我的学生好感动!
夜修的时候,因为“归去”一词,也就自然地跟三五学生讨论起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黑暗,世俗的污,唤醒了诗人的“回归”意识,让他眷念起那属于自己的清净之地。田园,是人类生命的根,也是自由生活的象征。田园将芜,根要失落了,自由要湮没了。归去来兮,那是田园的召唤,更是诗人本性的觉醒。“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未来毕竟还在自己的把握中;“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回家去吧,回到原来的田园,种地种花,顺应自然的变化,享受人生,安天乐命,如,此还有什么要疑虑的呢?一位学生最后感叹:“苏轼‘仰望田园、超脱世俗而又脚踏实地、勇于回归’的人生境界,让我懂得了生命的依归,懂得了人生的意义!”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当校园催眠的歌声响起,想着自己从教二十多年,一路走来的辉煌,已慢慢地成为前行的拌羁,所以决定,“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我要重新回到教育的原点,跟我的学生一起眺望浴火凤凰的重生,沉醉诗意语文的悸动,领略快乐人生的幸福!
回到原点初三优秀作文5
据称,一个在野地里走夜路的人,在没有星星和月亮,四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希望向一个方向行走,却最终发现,兜了好大一个圈子,还是回到了原点。也就是俗称的”鬼打墙”现象。当然世界上不会有鬼,科学上早有解释::因为人的左右脚力度不同,步距不同。看不到参照物,只凭自己感觉,早晚要“被”回到原点上来。
今天在这里不是讲科普。我没有那个资格;但我确实发现,在人生奋斗几十年之后,竟然产生了“被回到原点”的感觉。不过有时又会觉得,似乎连原点也回不了:不知道这个原点在什么地方。
从前的大学毕业生,刚出道时工资每月五十多元。好在当时物价很便宜:米粮每斤一毛多;有机蔬菜约三四分钱一斤;土猪肉毛一斤,一般鱼类也是每斤二三毛。“五毛”这个概念在当时已经是相当豪爽的代名词了,河蟹当时也不过是这个价钱。
对比之下,吃,价格是今天的三十分之一;行,每月公交月票才四元,相当于今天的五十分之一;穿,一件普通点的也就几块钱,相当于今天的二十分之一甚至不到。至于住,分配的房子不用钱;没能分配的,租房也很便宜:公租每月几元,私人租也不过十来元,只相当于今天租价的千分之几。水费几分钱一吨,仅为今天的三十分之一。而医疗和普及教育,基本免费。
记得上中学时,班主任经常教导我们:“不要只知道把自己与外国横向相比,更应该懂得进行纵向比较。想想过去再看看现在,才能亲身体会到今天生活比起过去有了多大提高。”虽时光已经过去几十年,但老师的这些教导今天仍如雷贯耳。
今天工资确实到手部分也有好几千,相当于当年同一等级工资的三四十倍,但经过这样“纵向对比”后,整个人反而成了泄气的皮球——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太失败——艰苦奋斗几十年,竟然“回到原点”!
也有少数人为“回到原点”而欢呼雀跃。不过他们的那个原点是在八十年前,一个只属于少数人的世界。
原点真的回得了去吗?当年清新的空气、无污染的河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安全的食品、被强拆的西关老屋,还可以再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