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手抄报复杂古风素材
元宵节手抄报复杂古风素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手抄报吧,借助手抄报可以有效培养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你知道什么样的手抄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手抄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手抄报复杂古风(精选8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手抄报复杂古风素材
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据资料记载,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专家表示,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据糯米汤圆外型圆圆的,里面带馅或实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则叫汤圆。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虾米等。还有菜馅元宵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称“五味元宵”,寓意勤劳、长久、向上。
传统的制作方法,南方做汤圆,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划旱船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
元宵节诗词名句
1、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2、过了元宵八日间,琴堂歌舞献慈颜。七闽山水须眉秀,三楚云烟杖履闲。痴绝不妨公事了,欢浓莫于酒杯悭。明年今日迎新霈,锦轴荣封鬓未斑。——罗子衎《寿林仲乔尊人》
3、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丘逢甲《元夕无月》
4、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韩偓《元夜即席》
5、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贺铸《思越人》
6、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籍,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华岳《二月二日即事》
7、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纳兰容若《清平乐·上元月蚀》
8、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9、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1、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1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3、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4、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15、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16、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7、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8、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9、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0、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21、今年华市灯罗列。——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22、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3、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24、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25、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26、五光十色花千树,姹紫嫣红不夜天。艳艳灯笼高高挂,唯求福祉百万年。——飒然《元宵》
27、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28、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江雪涛《元宵情》
29、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东方骏《鹧鸪天·庆元宵》
30、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1、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玉漏银壶且莫催》
32、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章碣《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33、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34、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3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6、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撚霜毛。——曾巩《上元》
37、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张孝祥《鹧鸪天·上元启醮》
38、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门翠竹结高棚。珠帘半卷将团月,玉指初调未合笙。新放华灯连九陌,旧传金钥启重城。少年结伴嬉游去,遮莫鸡声下五更。——刘英《上元十三夜》 9.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9、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陸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仇远《元夕放夜》
40、甲子乾飞雨,元宵湿陨星。风柔行阵阵,月淡下亭亭。木笔侵凌碧,来牟掩映青。东皇收拾急,暖涨赴沧溟。——洪咨夔《春雪》
41、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李景伯《上元》
42、半勺兰膏暖焰生,恍疑赤壁夜鏖兵。骑乘猛燎奔驰疾,人运长鎗转战轻。旗影静移云母帐,剑铓微掣水晶营。何人幻此圆机妙,独向元宵策美名。——吴潜《走马灯赓张枢副韵》
43、过了元宵到晓钟,一年乐事又成空。杯行不用深辞醉,明日君西我亦东。——吴芾《元夕即席呈郭次张》
44、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45、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羊士谔《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46、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47、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48、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9、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50、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元宵节灯谜
1、长胳膊,猴儿脸。大森林里玩得欢。摘野果,捣鹊蛋,抓住树枝荡秋千。(打一动物名)——长臂猿
2、两眼外秃大嘴巴,有个尾巴比身大,青草假山来相伴,绽放朵朵大红花。——金鱼
3、像鱼不是鱼,终生住海里。远看是喷泉,近看像岛屿。(打一动物名)——鲸
4、小时像豆号,在水中玩耍。长大跳得高,是捉虫冠军。(打一动物名)——青蛙
5、为你打我,为我打你。打到你皮开,打得我出血。(打一动物名)——蚊子
6、吃进的是草,挤出的是宝。舍己为人类,功劳可不小。(打一动物名)——奶牛
7、肥腿子,尖鼻子。穿裙子,背屋子。(打一动物名)——蜗牛
8、身穿绿衣裳,肩扛两把刀。庄稼地里走,害虫吓得跑。(打一动物名)——螳螂
9、娘子娘子,身似盒子。麒麟剪刀,八个钗子。(打一动物名)——螃蟹
10、黑脸包丞相,坐在大堂上。(打一动物)——蜘蛛
11、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打一动物名)——蚂蚁
12、白天一起玩,夜间一块眠,到老不分散,人间好姻缘。(打一动物)——鸳鸯
13、个儿高又大,脖子似吊塔。和气又善良,从来不打架。(打一动物名)——长颈鹿
14、脚儿小,腿儿高,戴红帽,穿白袍。(打一动物名)——丹顶鹤
15、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裳。谁要欺负她,她就戳一枪。(打一动物名)——马蜂
16、脚像细牛脚,身像大狗重。行象后生子,须象老大人。(打一动物名)——羊
17、脚着暖底靴,口边山胡须。夜里当巡捕,日夜把眼眯。(打一动物名)——猫
18、姑娘真辛苦,晚上还织布。天色蒙蒙亮,机声才停止。(打一动物名)——纺织娘
19、身长约一丈,鼻生头顶上。背黑肚皮白,安家在海岸。(打一动物名)——海豚
20、身上滑腻腻,喜欢钻河底。张嘴吐泡泡,可以测天气。(打一动物名)——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