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漂亮手抄报内容
中秋节漂亮手抄报内容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手抄报都不陌生吧,手抄报是传递信息,宣传知识的有效工具。那么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漂亮手抄报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漂亮手抄报内容
作文1:
桂花从枝头飘落,落在碧绿的草坪上,过路人闻到花香,看到花瓣飘落,就知道中秋节快要到啦。中秋节要说干什么最好玩?我都会先想到吃月饼、做月饼、赏那圆圆的月亮最好玩。
吃月饼,是我们中秋节时都会吃的。我最喜欢的是豆沙口味的。酥软的黄色皮面印着各种花纹。那厚皮里还有红色的豆沙泥,甜的恰到好处。一咬下去,那是美味。不说我喜欢的,深受父母喜爱的口味,那便是包了肉的云腿月饼。口味那是又咸又甜吃起来特别有趣。来说水果的吧!我就比较喜欢风梨味的。
光想着吃现成的,当然也要会自己做月饼。月饼分为有四个步骤搓皮、印花、包各种口味。食材极为重要,有糯米粉、面粉、糖浆、奶粉、碱水和花生油蛋黄。水把面粉搓好,倒油搅拌最后发进冰箱。
中秋节,赏月不能少。当夜悄悄来时,我们坐在草坪上吃着甜甜月饼。看着月亮,我们说着甜蜜的话。一家人坐在一起那就是团圆的快乐吧!
中秋节可真好!
作文2:
星期六上午,我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做月饼。
早晨,我早早地起了床,吃过早饭我们就出发了。车子大概开了半个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位于曙光路上的少儿图书馆。
来到楼上,我们看见好多和我们年级差不多的小朋友已经等在那里了。
开始做月饼了:面胚老师是准备好的,交到我们每个人手上,首先,我们把饼皮搓园、压扁,接着放一些豆沙包好,装进月饼模具里压一压,再打开,一个花型的上面有个米奇头像的月饼成型了。将这个漂亮的月饼放进了烤箱。过了十五分钟,老师把月饼拿出来,刷上了一层鸡蛋汁,再次放进烤箱。又过了一会儿,月饼终于又出炉了,这次我终于可以吃月饼了。香喷喷的、金灿灿的月饼,第一口吃到嘴里脆脆的,有淡淡的甜味,口感恰到好处,因为实在是太好吃了,我一下就吃完了,看看还剩下一个,好想吃啊,看了看,咽下口水。我还是把它轻轻的放进袋子里装好,因为我准备把它留给妈妈。
作文3:
今天是中秋节,但我却一点也不快乐……
今天是中秋节,虽然邻居家都能听到欢乐的声音,但我家却冷冷清清。
因为爸爸妈妈在我2岁的时候就离婚了,所以我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给我又找了一个“妈妈”,虽然那个“妈妈”对我不错,但我还是不幸福,每天放学看着同学的爸爸妈妈们都来接自己,我的鼻子就酸了!虽然爸爸偶尔来一下,但还是“偶尓”。
因为我爷爷是买电器的,所以不怎么回家,奶奶很疼我,总给我买这买那。这个中秋节,就我和奶奶两个,让爸爸一家来,他们也不来,儿爷爷太忙了,也不能回家,我们两个就在冷冷清清的家里待着,我看着窗外发呆,眼泪也跟着落了下来,我恨我自己为什么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虽然我们家很富裕,爷爷奶奶都把我爱得不得了,但我还是不开心,“你看这个娇生惯养的小姐!”我的同学总这么说我。
晚上,我独自一个人走在冷嗖嗖的大街上,听着别人家热闹的声音,看着别人家幸福的画面…...
作文4:
中秋的月亮圆又圆,月下的人们乐又乐。在这中秋佳节,许多文人骚客游子都会十分的想念回到家乡,不过现在,只要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就可以一家团聚。赏明月、吃月饼、喝花茶,一大家子都会快快乐乐高高兴兴的在一起高谈阔论,畅想未来。而几个小孩子会跑到一起,在外面的草地上撒丫子跑,跑累了就抱在一起,躺在草地里,望着那圆亮的明月,喃喃自语:“可爱的月儿,真希望和你做朋友啊。
”而现在的月饼花式可谓多种多样,令人满目浪潮,一时竟回不过神来。想来想去,最令我深刻的便是榴莲味道的月饼了,远处略闻似乎有一些怪味,走进拿起,那柔软的触感便从指尖漫荡到心扉,一时间竟忘记了那种令人难以忘记的味道!不由自主地启开唇口,轻轻一咬,一刹那!美妙的味道仿佛漫道了心里,直到至今我都难以忘记那种尝起来十分美味的感觉。而中秋最重要还是大家一起聚在一起,赏着明月,那圆圆的月亮洒着白亮的月华融入每一个人激动的心里。
由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祭月习俗:
皇家祭月
所谓“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在先人的观念中,日月代表着阴阳两极,两者和谐是万物正常生长的保证。《礼记·祭义》中记载:“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所以先人十分重视祭祀日月。
春秋末年《周礼》记载:“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描述的是先人在中秋夜击鼓奏乐,祭月迎寒的场面。《礼记·祭义》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即按日月所代表的阴阳关系,祭日于高台,祭月于坑穴。《史记·封禅书》还记载:“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猪祭月。
秦汉时期祭月在皇室礼仪中继续传承。秦时,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秦始皇祭日于成山,祭月于莱山。汉武帝时,则“夕夕月则揖”,行朝日夕月之礼。北魏、隋唐直至明清历代沿用秋分祭月礼仪。明世宗时,还在北京修建夕月坛,专供天子于秋分设坛在夜晚祭祀月神,这就是现在的北京月坛公园。《明嘉靖祭祀》记载:“秋分祀夜明于夕月坛。”又曰:“夕月坛每三岁一祭。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臣。”即每三年一大祭,遇丑、辰、未、戌年皇帝亲自在月坛祭月。其他年份则派文臣代祭日,遣武臣代祭月。
民间祭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为朝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的祭月礼仪,也逐渐流传到汉族民间。礼仪式的皇家祭神行为变成了大众化的功利性民俗活动,并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沿续下来。同时,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离秋分最近的满月日————中秋。
宋代起秋祭月习俗开始成为求月神赐福,男人求功名利禄,女人则求貌美如仙。宋代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卷四“八月”中记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官,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颜如皓月。”
明清时期,中秋祭月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祭拜仪式。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记述了明朝北京的中秋风俗:“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描述的是中秋节夜世人面月出方位设祭案,案呈月饼月果等圆形供品,对月拜祭。而后焚毁月光纸,分食祭祀供品。
祭月活动在民国期间仍然风行,只是四九年后才因形势的变化而逐渐消失,所以现代人中秋节只知吃月饼而不知祭月。然而,近几年来又重新开始出现由官方或汉族民间组织的祭月活动。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而着称。孔夫子有“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祭祀礼仪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排在我国传统“五礼”首位的吉礼,就是祭祀天地神灵之礼。
所以说,祭月活动重新受到重视应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祭祀礼仪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年清明节祭祀黄帝陵、端午节祭祀屈原、中秋节祭月以及孔子诞辰日(八月二十七日)的祭孔大典等活动,将会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主要礼仪。
祭月仪式
明清时期祭月仪式,即如《帝京景物略》所述,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活动,这也是唐朝后根据“中秋月圆”而发展出的以“家人团圆”为主题的汉族民间祭月活动。
祭月要持肃敬之心。《论语》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之说,即祭神要敬神如在身边。祭月前最好要能够沐浴更衣,以示对月神之敬意。
中秋夜家人团聚一堂,面对月出方向设祭案,案前高挂月神像(俗称月光纸),案上放置月饼、祭酒、西瓜(切成莲花状)或其他水果、以及其他食品作为祭祀供品,外加红烛两支、小型祭香插座(或香炉)一个,酒杯(或酒爵)三只。如行跪(汉代又称经坐,即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拜礼,则需在案前铺设跪拜席位。
家人中选主祭一位(明清逐渐有“男不祭月”的习俗,故主祭一般是家中女性长者。但现代祭月可以不考虑明清的这一习俗。另外,为了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主祭之职也可由家中年幼者担任。习俗可承可破,不必一味拘泥。),其职责是代表并引领家人行使祭月的礼仪。另选赞礼一位,主导祭月的过程。
中秋节的发展是怎么样的'?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据记载,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时期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还不很流行。
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到了明清时,中秋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团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团圆中秋节
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饭吃也;谐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讲话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有序”,外交上要坚持“和平共处”,国与国之间要“和而不同”,干事业要“和衷共济”,处世要“和光同尘”,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待人要注意“和蔼可亲”,说话要“和颜悦色”,批评要“和风细雨”,夫妻之间要“和和美美”等等,不一而足。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敬老
中秋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种文化生发于夏商周之时,并与古代养老实践相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敬老、养老文化。《礼记》有言:“凡三王养老皆引年,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因为仲秋时节“月至四阴,阴已盛矣。时以阳衰阴盛为秋,人以阳衰阴盛为老。”三王顺应时令,于仲秋举行养老仪式,对身疲力衰的老人,赠予手杖行路,赐以糜粥饮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
故事1:
中国对月亮的崇拜集中在嫦娥奔月的传说中。
早在战国时期的最后一年,《桂藏》一书就载着:“前嫦娥服用了西太后长生不老的药,然后以月灵的身份奔向月球。"
西汉名著《淮南子雁昊》日期:嫦娥是后娥的妻子,后娥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仙药,被嫦娥偷走,直奔月球,孤身一人,难免被遗弃。东汉科学家张衡(78-139)大概是为了惩罚嫦娥私奔,在他的专著《灵仙》中说,绝世嫦娥一到月亮就变成了一只丑陋的蟾蜍,一只蟾蜍,并因在月宫捣药而受到惩罚。
然而,蟾蜍和美月的丑陋形象终究难以协调,在人心里,人们为奔向月球的嫦娥慢慢恢复了原来的玉样。六朝之后,嫦娥又成了美女,寂寞月宫,很寂寞。
因此,唐代诗人李尚阴写了一首诗感叹:“嫦娥该忏悔偷灵药,蓝海蓝天蓝夜心。“从唐代开始,8月15日的赏月改为中秋节,希望嫦娥能回归人间。为了不让她在月宫感到寂寞,人们逐渐创造了白兔和月亮月桂树的故事,段成石在《酉阳杂招》一书中进一步诠释了吴刚和桂的神话。传说月亮中的月桂树高500丈,玉皇大帝命令西河仙武刚砍月桂,但月桂树有特殊的功能,可以用它砍伐,所以永远不能砍倒这棵树。
到了宋代,中秋节成为一种潮流,赏月、赏月戏变得更加热闹和普遍。南宋吴子木的《孟良实录》中写道:“今夜天街买卖至五变,玩月游,留城,直到黎明尽头。“京师拜月,城里百姓的儿女半夜上楼或烧香拜月”,男人愿意早早踏入蟾蜍宫,爬上仙贵(蟾公折桂,玉科场骄傲)......女人希望看起来像嫦娥,像月亮一样圆。"
这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了两三千年,加枝叶,越来越完整完美,它揭示了月宫的奥秘,蕴含着人类对月亮的各种遐想,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对自由、个人独立的强烈渴望。
故事2: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逄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逄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逄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句子:
1、有你中秋充满光鲜,无论时间是长是短,八月的圆月会映照你我的心田;有你中秋阳光灿烂,不管距离是近是远,八月的桂花会扑鼻香甜;有你中秋会美丽无限,即使地北或是天南,八月的中秋能收获爱的诗篇!
2、星星的寂寞月知道,晚霞的羞涩云知道,花儿的芬芳蝶知道,青草的温柔风知道,梦里的缠绵心知道,心里的酸楚泪知道,我的您知道!我的祝福请记牢:祝中秋节快乐!
3、月饼代表思念,代表浪漫,节日代表祝福,愿你:中秋月圆饼圆团团圆圆,思念想念眷念恋恋不舍,吃月饼赏月亮浪浪漫漫!老婆,中秋节快乐!
4、年年有中秋,天天喝好酒。生活蒸蒸上,只把幸福收。一家永团圆,天长又地久。中秋共赏月,亲情传不朽。亲爱的,中秋快乐。
5、月饼代表思念,月亮代表浪漫,节日代表祝福,愿你:中秋月圆饼圆团团圆圆,思念想念眷念恋恋不舍,吃月饼赏月亮浪浪漫漫!中秋节快乐!
6、一窗明月一窗竹,一缕月光一缕情。一丝清风一丝凉,一片真情一片心。天高云淡月芬芳,深情厚意花飘香。秋色迷人秋水淌,秋景美丽秋意长。人间中秋庆团圆,遍地流霜涌财源。花好月圆人长久,合家幸福乐。老婆,中秋节快乐!
7、月饼甜甜,直甜到人的心底;月儿圆圆,照亮每一张笑脸;美酒飘香,记录欢庆的瞬间;祝福多多,幸福时刻,愿你中秋节快乐,生活像今天的月亮一样圆满!
8、月饼香,香满堂,千里共团圆;花儿美,月似盘,何似在人间。好运来,梦成真,祝福快乐每一天。祝中秋节快乐!天天开心!
9、香甜的月饼我只给你吃,美丽的我只陪你看,可爱的玉兔我只给你养,想念的思绪我只为你生,柔情的语句我只给你说,节日的喜气我只给你传,祝福的短信我只给你发,短信的内容我只给你读:老婆,中秋节快乐!
10、月饼代表我的情,月亮代表我的心,送你月饼,让你明白我的真情,陪你赏月,让你明白我的心意,中秋佳节,祝你阖家团圆,快快乐乐!
11、我的心的键盘上,等你来轻轻的敲击。天上的月,等有情人来寄望,中秋的夜晚我将明月和星星排成最美的祝福:亲爱的中秋快乐!
12、中秋节祝福短信:一轮明月,两束清风,三棵桂树,四杯好酒,五盏灯笼,六柱弥香,七枚月饼,八人对月,九九归一,十分美满。祝你中秋生活愉快!
13、中秋节祝福短信:中秋将至,奉上一个月饼,配料:五克快乐枣,一把关心米,三钱水,用幽默扎捆,用手机送达;保质期:农历八月十五前;保存方法:请按保存键。
14、在这浓浓的节日气氛里,亲爱的我那什么送给你才能表达我对你的一片心意呢?就将我的心比做明月送给你!!
15、中秋节祝福短信:中秋月最明,此时心属你。我将真挚祝福浓缩成问候的短信,捎上绵绵的思念和无尽的关怀,随电波飞向你:愿节日喜气永相伴!
诗句:
1、露从今夜白,月是绞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4、夜闲银汉淡天涯。亭亭丹桂现,耿耿玉绳斜。蔡伸《临江仙中秋和沈文伯》
5、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7、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9、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曹松《中秋对月》
10、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1、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元好问《倪庄中秋》
12、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3、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4、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15、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6、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苏轼《水调歌头》
18、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