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发“蜗牛奖”的反思和心得体会范文10篇

发布者:无名布衣 时间:2022-11-15 21:50

颁发“蜗牛奖”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而在于能够发挥出应有的鞭策作用。此奖从设立、组织评选,再到颁发、报道,都充分彰显出地方政府向懒政和不作为动真格的勇气和决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颁发“蜗牛奖”的反思和心得体会范文10篇,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希望大家喜欢!

颁发“蜗牛奖”的反思和心得体会范文一

近日,某地政府给当地两个庸政懒政单位颁发“蜗牛奖”,引发了热议。提到颁奖,各类奖项多是对于个人的褒奖、成绩的肯定。而“蜗牛奖”不为褒奖,旨在警示不作为或者慢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让机关单位的“蜗牛”们红红脸,出出汗,倒逼干部担当作为。当地政府利用颁发“蜗牛奖”向庸政懒政的亮剑,令不少网友拍手叫好,在网络上获得满堂彩。

“有廉无勤,政失之于慵。”总有那么几个“老蜗牛”,一次不作为,两次慢作为,三次难作为,拖来拖去,总有借口。上级安排部署的工作,要么习惯性七折八扣地执行,要么选择性拈轻怕重地执行。

在基层办事过程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今日负责人不在,事情办不了,烦请明日再来;今日手续不齐,群众跑了三五次总有资料不齐,明日复明日,一趟接一趟,让人苦不堪言。面对群众急事,能拖则拖;对于百姓难事,则能推就推,动作慢慢吞吞,作风松松垮垮,被批评就蜷缩壳中,倒正像一只躲在绿萝阴影里的蜗牛。

“蜗牛”们拖延的背后,正反应了不愿担责、生怕担责、躲避担责的思想。“蜗牛”们对群众没有责任感,对工作没有干事心,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消极态度,成天躲在单位里占位子、装样子、混日子。患上“拖延症”的蜗牛们,不只浪费自己时间,还耽误他人尽责作为,久而久之,引发干群关系紧张,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设置“蜗牛奖”既是对台上“蜗牛”单位的鞭策,更是对台下更多隐藏“蜗牛”们的警示。在笔者看来,“蜗牛奖”的颁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一方面它激励党员干部真正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评价准绳,另一方面也使得群众看到政府为民服务的初心和建设高效行政机构的决心。

还记得第一次到单位报到时,门口一块大石,上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誓言。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就必须下大力气整治庸政懒政,向不想干事、不会干事、干不成事的“蜗牛”们亮剑,扫除干部队伍中的惰气、庸气、暮气,提振党员干部干事激情,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紧紧依靠着人民。作为人民的干部,就要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把“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回报人民群众的信任与依赖。

颁发“蜗牛奖”的反思和心得体会范文二

近日,浙江省缙云县2020年项目推进点评会上,两家单位因推进改革、项目工作缓慢,被书记县长颁发“蜗牛奖”。相关单位负责人接过“蜗牛奖”,全场干部严肃认真,默默地注视着领奖者。尔后,两家相关单位负责人在凝重的气氛中作出了表态。

给懒政怠政单位颁发“蜗牛奖”,乍一听觉得很“萌”,仔细一想,却又耐人寻味。长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头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决心大力整治干部中的“庸、懒、散、浮、拖”,工作作风得到明显好转。然而,揆诸现实,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如,有的接到上级命令后,调门高、落实少,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有的上级不“盯”就不“干”,“盯”了才“干”;还有的工作还没做,就开始提困难,生怕吃亏、出力、找不自在。“蜗牛奖”就是颁发给这些单位和干部的。

究其根源,“蜗牛”的原因来自方方面面。一是趋利。能不干,就不干,既不搞“前头”,也不“后头”的“蜗牛主义”“中间主义”。二是避害。认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三是跟风。受“别人不干,我也不干”思想腐蚀。四是苟安。不思进取、不在状态、占位置、守摊子,“平安是福”。

“蜗牛”行为违背了初心使命,与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与党的纪律作风背道而驰。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颁发“蜗牛奖”,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其实,缙云县“蜗牛奖”并非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此前,全国已有多地“照方抓药”,专门整治干部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问题。有人说,“蜗牛奖”的含金量可以再高些,比如,配套后续惩处办法;畅通公众举报、投诉渠道;希望“蜗牛奖”能在全国推广。在笔者看来,“蜗牛奖”是一种问责,既能给相关责任单位“当头棒喝”,又能使部门和干部“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后强”;“蜗牛奖”也是一种鞭策,鞭策出对责任单位和部门转变职能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迫切期待,期待懒政者将“蜗牛奖”转化为慢工出细活的“蜗牛精神”。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评奖”要统筹兼顾。要细化评奖标准,既力求精准,又注重差异,对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单位和干部,要根据工作职责、难易程度、分门别类的“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防止为了评“蜗牛”而抓“蜗牛”。“用奖”要后劲十足。对于“中奖”的单位和个人,上级部门要指派专班帮助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促使其立行立改、长期坚持,防止“一评了之”“一笑而过”“旧病复发”。“授奖”要灵活多变。要加强自身监督,强化监督问责,对一而再、再而三领到“蜗牛奖”的单位和干部从严从快处理。同时,要对“中奖”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跟踪管理,及时将整改情况公布于众,该戴帽的戴帽、该摘帽的摘帽,形成“能摘能戴”环境,防止一“奖”定音。

评奖只是手段,转变作风才是目的。“蜗牛奖”看似“烫手”,却能倒逼“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如同一注强心针刺痛责任单位和个人麻木的神经,督促大家自曝家丑、直面问题;倒逼其憋足一口气、一股劲,由慢变快、勇往直前,知难而进,永不放弃,这才是“蜗牛奖”设立的题中之意。

颁发“蜗牛奖”的反思和心得体会范文三

日前,浙江丽水缙云县召开了一次别具一格的“颁奖仪式”,与普通意义上的颁奖不同,“获奖”单位的相关单位负责人走上台领奖时,往往都“抬不起头”,因为他们拿到的“奖励”,是因工作效率太低而获得的“蜗牛奖”。

应当说,作为一种行政序列内的具体批评和监督方式,“蜗牛奖”不失新意。毕竟一般而言,人都是有自尊心的,领受一个反面奖项谁都会颜面无光、引以为戒、痛改前非。“蜗牛奖”的设置,能够让不作为者因其欠佳表现“下不了台”,也会让被批评者有更强烈的补正决心,让台下见证的同僚、同业引以为戒。

事实上,“奖”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不管是此前报道的“踢皮球奖”“水面浮漂奖”,还是时至今日的“蜗牛奖”,都是通报批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目的是为了改进作风、提升效率、推进工作。所不同的可能是,文件通报比较常见,公开颁出“蜗牛奖”这种新颖的方式还不太多见。

仔细想想,这些奖项背后所针对的问题和牵扯到的人和事,远不止是领受一个牌子能够说得过去的。各种“奖项”的背后,体现出来的是党员干部慢作为、不作为、不负责等作风方面的一些问题。对懒政怠政者颁发“蜗牛奖”的形式,无疑是在刚性的纪律条规和人文柔情之间寻求到了一个“契合点”,其出发点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如果不能统筹考虑把纪律条规挺在前面,顾此失彼,用颁发类似于通报批评的反面奖项来代替执纪问责,也并无补益。

“奖”只是外在,奖的背后也要“罚”。“蜗牛奖”足以刺痛任何获奖者的神经,可能起到比处分更加尖锐的效果,但毕竟不能代替处分。对于“蜗牛奖”的设计主体而言,除了颁出一块呆萌但不失严肃的奖牌外,还要做足“罚”的工作,充分考量“通报曝光”“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作为绩效考核重要内容”等后果,真正让“获奖者”失“誉”还失“利”,持续激发“蜗牛奖”的震慑作用。

颁奖仅仅是开始,奖的后续更要“问效”。要建立并落实好跟踪督查销号制度,对于放空炮、不落实的情况还要“问责”,以此倒逼职能部门立说立行、即知即改,立起执纪问责的“硬杠杠”。当然,也要防止和警惕一些单位因为怕领蜗牛奖,或者为了摘掉蜗牛奖的帽子,而在短时间内乱作为、违法行政的某种冲动,让“蜗牛奖”真正奖出成效、奖出精气神。

颁发“蜗牛奖”的反思和心得体会范文四

近日,有地方召开了一次别具一格的“颁奖仪式”。与一般的颁奖不同,“获奖”的相关单位负责人走上台领奖时,往往都“抬不起头”,因为他们拿到的“奖励”,是因工作效率太低而获得的“蜗牛奖”。

说起“蜗牛奖”,其实并不算是很新鲜。目前,全国已有不少地方开展了“蜗牛奖”评选工作。据了解,2016年1月,江苏省泰州市设立“蜗牛奖”,专治不作为;2019年5月,浙江省嵊州市以“作风建设年”为统领,设立《“奔跑奖”“蜗牛奖”认定暂行办法》……有人说,这是哗众取宠、多此一举,对于懒政怠政就该严厉惩戒,还搞什么“蜗牛奖”?也有人说,这是倒逼干部担当作为的创新之举、有力措施,对于犯了错的干部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蜗牛奖”可以倒逼干部担当作为,有值得肯定和推广之处。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蜗牛奖”更是一个警醒、一种鞭策。正所谓“知耻而后勇”,“蜗牛奖”的得主,肯定不会认为他们自己赢得了什么光荣,毕竟这代表了人民对他们工作态度和办事能力的批评。倒逼之下,“蜗牛奖”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反思自己,转变工作态度、提升工作能力。

也有人表示,这能很好地促进干部扎实工作,提升工作作风。只是,要让“蜗牛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做好“后半篇文章”。比如,不能“只惩不罚”,要进行实际性的处罚,以强化力度,谨防出现“当场懊恼不已、事后抛诸脑后”的问题;也不能“说而不做”,在核查情况时,难免会有单位“求情”,千方百计不要得这个奖,这就需要坚定决心,建立销号制度,以免开了人情的口子、走了关系的后门,让“蜗牛奖”沦为一纸空谈。

说到底,“蜗牛奖”的设立并不是为了故意惩戒谁,而是倒逼干部担当作为,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不仅要让懒政怠政者无所遁形,更要让“获奖者”知耻而后勇,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干事能力,靠积极主动苦干实干来赚取百姓的口碑,这比任何金杯银杯都更有价值。

颁发“蜗牛奖”的反思和心得体会范文五

因为“蜗牛奖”,一个困扰江苏泰兴市民钱德(化名)两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今年年初,泰州市委市政府设立“蜗牛奖”,颁发给那些推进重点项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职能不到位、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不及时的责任人,剑指懒政、庸政、怠政。

周杰伦写过一首《蜗牛》,讲的是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困境,只要像蜗牛般,一步一步往上爬,尽管速度不快,但只要不放弃,一定会到达顶点,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但是显然,泰州市委市政府设立的“蜗牛奖”,并非表彰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而是剑指懒政怠政行为,为人民服务,不是不能慢,而是不该慢的就不能慢。“蜗牛奖”真设真评,让机关单位“脸红”,让领导干部“出汗”,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让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得到整体提升,让我们不得不为“蜗牛奖”点赞。

一赞“蜗牛奖”真开刀。这次“蜗牛奖”的评定,冲击了人们以往认为政府评估只是走过场的看法,泰州市的干部都没想到这次动了真格。看看获奖名单,有财政局、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这样的“钱袋子”,也有副站长、副主任这样的领导干部。看看认定人员,基层群众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只有真下刀子,不留余地,才能让领奖人痛下转变职能的警醒之心,才能让干部树立警钟长鸣的敬畏之心,才能让群众看到政府刮骨疗伤的决胜之心。

二赞“蜗牛奖”真办事。“蜗牛奖”一出,“久拖不决”之事变成了“立马就办”,一年没装的路灯不到两天就装上了,两年没还的租金终于拿到手了。这些小事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民生,更关乎人心向背。正如泰州市委书记所说,“蜗牛奖”的评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是以“蜗牛奖”为契机,促进干部精神面貌转变,促进各项工作高质高效。

三赞“蜗牛奖”真关爱。对于群众来说,“蜗牛奖”是他们得到政府回应的有效方式,但对于干部来说,“蜗牛奖”是让他们“触目惊心”甚至如上刑场的一次批评教育。笔者认为,这正是关爱干部的一种表现,得奖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吸取教训,转变作风,真正把服务做好、做到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小节上从严要求干部,注重防微杜渐,才能及时拉住肆意奔跑的缰绳,才能让干部健康成长。

促进机关作风转变,评定“蜗牛奖”只是方式之一,但它的效果可见一斑。当大家对评先进、评优秀渐渐冷漠的时候,“蜗牛奖”的评定发挥出“鲶鱼效应”,为机关作风整顿注入一股生机。蜗牛还是那只蜗牛,看大家是要不惧困难、勇往直前呢?还是甘于慵懒呢?

颁发“蜗牛奖”的反思和心得体会范文六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近日,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2020年项目推进点评会上,两家单位因推进改革、项目工作缓慢,被县委、县政府颁发“蜗牛奖”。“蜗牛奖”的设置,旨是刺激和鞭策某些办事比蜗牛还慢的懒散浮拖部门,唤醒他们“知耻而后勇”的进取心,起到负面激励的效果。

据《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君若惠保敝邑,无亢不衷,以奖乱人,孤之望也。”这是最早的关于“奖”的记载。“蜗牛奖”颇具新意,正如影视行业的“金扫帚奖”一样,表面上是一种奖励创新,实则是一种鞭策手段。

以“手勤、脚勤、脑勤”祛除“蜗牛”般的“懒、散、慢”作风。近年来,为提升社会满意度、增强群众获得感,各地政府在惩治“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干部上没少花心思,把“懒散慢”的不作为行为摆上台面,让相关人员红红脸、出出汗,在不断尝试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变压力为动力,主动改正自己的“庸懒散浮拖”等行为,要勤在手,常握“奋进之笔”,在岗位上拼搏进取、不甘落后;要勤在脚,常沾“泥土之气”,在岗位上接地气、去官气;要勤在脑,常怀“善思之乐”,在岗位上总结经验、善思善成。对于部分不作为的党员干部,相关部门要加强其思想教育,以更严的要求倒逼党员干部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以手勤、脚勤、脑勤克服惰气扫除暮气,激励志气提振士气。

以“务实干、全力干、加油干”转变“蜗牛”般的“等、靠、要” 思维。“在前行的路上,没有旁观者”,“蜗牛奖”颁发的主要目的,是让落后者迎头赶上,提振工作作风,以“负面激励”机制解决干部作风问题,让“获奖者”摒弃“等靠要”思想,提振“精气神”。要积极主动干,不当算盘珠子;要创新方法干,不做无头苍蝇;要注重实效干,不做点水蜻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党员干部要在实干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要迈开步子务实干、全力干、撸起袖子加油干,要主动去干事创业,用自己的苦干、实干,干出经得起检验的实绩。同时结合自己的事积极干、集体的事集体干、未安排的事主动干破除“等靠要”思想,增强自身干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提速增效,在作风建设上“快马加鞭”,让速度与质量齐头并进。

把“恒心、耐心、责任心”贯穿工作始终。作为党员干部,应有干事创业的恒心、爱岗敬业的责任心、为民解忧的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在为民服务道路上走稳踩实,既要有脚踏实地的干劲,更要有拼搏进取的闯劲,勤勤恳恳为民、踏踏实实做事,心中有目标,眼里有方向,迎着前行的方向,一鼓作气,以快马加鞭之势,驰骋在为民服务的大道上。

颁发“蜗牛奖”的反思和心得体会范文七

“蜗牛奖”的含金量还可以更高一些,比如,配套后续的惩处办法,将“获奖者”与其今后的考核评优等挂钩;进一步畅通公众的举报、投诉渠道;惩罚“蜗牛”的同时鼓励“奔跑者”“有为者”,等等。

近日,浙江缙云县召开了一场没有掌声的颁奖礼,县水利局水政科与舒宁医院迁建项目专人专班攻坚组被颁发作风建设“蜗牛奖”,获奖原因一言以蔽之,相关工作进度缓慢,效率太低。对此,人们纷纷拍手叫好,表示“应该全国推广”。

“蜗牛奖”不是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缙云县的蜗牛奖是2018年设立的,在此之前,2016年1月,江苏泰州便设立了“蜗牛奖”。2019年,浙江省嵊州市、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也加入了评定“蜗牛奖”的行列。

此番“颁奖”获得一致赞同,人们期待着全国其他地方也能“照方抓药”,这背后有何深意?

首先,这是对地方政府颁发“蜗牛奖”的肯定。通常而言,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上级对下级有领导、指导、监督等职责和权限,这些职责多数时候能够得到较好地履行,但有些时候也会出现上下级之间“穿一条裤子”,上级包庇、纵容下级的情况。所以,此番给下级机关和单位颁发“蜗牛奖”,让公众看到了,地方政府能够正视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状态和效率,对落后者、效率低下者,不客气、不袒护,该罚就罚,并且要以一种公之于众、广而告之的方式“高调”处理,让相关部门和人员红红脸、出出汗,尝到一种如芒在背、颜面扫地的滋味。并且这种手段和方式是常态化的,不是心血来潮、偶尔为之。如此“高光”时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压力和耻辱,无论如何,谁都不会想要下一次。如此动真格地向懒政和不作为“开刀”,表明立场,敦促整改,正是公众期待看到的。

其次,这是对一些职能部门“蜗牛”行为的不满。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一些与公众生活、权益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其工作效率、状态饱受诟病——报销医药费,从申请到钱入账可能需要几个月;路灯坏了、网络断了、井盖没了,维修、更换遥遥无期;违章建筑久拖不拆,后续迁建工程无法推进;职能部门门户网站长期不更新,不是“维护中”就是“建设中”……对类似情况,百姓除了生气、堵心之外,并无太多办法。当看到有职能部门和单位因为“蜗牛”行为而“获奖”,整改到位才能“摘帽”时,公众心中的不满和抱怨得到了一些纾解。

更重要的是,这表达了公众对相关地方和部门转变职能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迫切期待。无论是“放管服”改革,还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都对职能部门、基层公职人员的工作态度、作风、能力、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一些部门和人员曾经的“舒适区”或许正是公众的“不适区”“吐槽区”。如今,尽管诸多地方都在为“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工作而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诸如刁难群众、办事拖沓等情况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所以公众期待,“蜗牛奖”能够在全国推广,把每一个职能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纳入其中,形成更有力的震慑、敦促和倒逼,让懒政怠政者无所遁形,让相关“获奖者”知耻而后勇。

一些网友的评论颇为犀利——“建议增加‘凶巴巴恶龙奖’‘不耐烦暴躁鸡奖’‘来回踢皮球海豚奖’”,某种角度上说,每个职能部门都该好好照照镜子,看看自己身上是否患有令公众厌烦的“机关病”“作风病”。

进而言之,“蜗牛奖”的含金量还可以更高一些,比如,配套后续的惩处办法,将“获奖者”与其今后的考核评优等挂钩;进一步畅通公众的举报、投诉渠道;惩罚“蜗牛”的同时鼓励“奔跑者”“有为者”,等等。

人们期待“蜗牛奖”的推广,更盼望这个奖项早日颁不出去——那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治理效能迈上了更高的、令公众满意的层级。

颁发“蜗牛奖”的反思和心得体会范文八

日前,媒体报道南方某县部分项目因工作拖拉、推进缓慢,在全县大会上被颁发作风建设“蜗牛奖”。两单位因懒政怠政获“蜗牛奖”,场面尴尬……两家单位负责人,上台尴尬领奖,引发媒体广泛热议。

据了解,“蜗牛奖”的设立,旨在通过鞭打“慢牛”“蜗牛”,倒逼相关单位和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在奖罚分明的基础上,以创新方式治理懒政怠政,依靠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让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得到高效率的解决,增强老百姓获得感,有助于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笔者认为,此举为一剂良方。尽管是尴尬一阵子,却能警示一辈子,督促后进者“知耻而后勇”,比起简单的提醒谈话更能触及灵魂,促使获奖者发自内心认真反省、用心用力为民服务,让“蜗牛”进度跑出“加速度”。

唤醒羞耻心,激发责任感。获“蜗牛奖”后,应有卧薪尝胆想法,时常拿出来挂起来,犹如悬在空中那块苦胆,让当事者每天都看一眼、舔一下,时刻提醒经历的“蜗牛之辱”,形成变压力为动力的坚定决心。坚决纠治以往工作养成拖延、怠政的顽疾,以有效措施积极推动治理自身存在的庸政怠政的问题,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只要你想作为,想给老百姓办实事,办法总比困难多。若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体察百姓的艰难,推诿扯皮,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不作为、慢作为,最终难逃其咎。

激活社会监督,推进优质服务。勇于自曝家丑、开门纳谏,不护短、不遮丑,是党政机关加强自身建设的途径。“蜗牛奖”向民众传递积极作为的信号,群众监督更容易被激活,“蜗牛奖”便成为服务民生的推进器。

运用“负向激励”,释放正面效应。合理用好“蜗牛奖”可产生良好的效应。一旦拿到“蜗牛奖”,即表明获奖单位或个人在过去的工作中存在懒政怠政的问题,这无形给不作为干部压力,倒逼干部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不足,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人具有羞耻心,怕丢面子心理,为了不拿“蜗牛奖”导致的难堪结果,也会自觉或不自觉改掉不作为的陋习,积极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一剂良方“解毒”,倒逼主动作为。无论是否中奖,为官者都会以此为警示,从“蜗牛奖”设立初衷出发,尽力把“蜗牛奖”变成“蜗牛精神”,不断完善自我,积极推进工作。促进责任明晰、细化、落实到人。通过厘清部门之间的责任,做到减少职责交叉,不留责任死角,压缩相互推诿的模糊空间,确保每个职位、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都要落到具体人,形成责任闭环,不出现有责无人、有人无责,确保人人有责、责无旁贷。

有权必有责,失职必受罚。谨记责任既有自律又有他律,摒弃侥幸心理、投机心态、慵懒思想,强化自身危机感和责任感。持续加大对懒政怠政者的惩治力度,对工作不思进取、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的干部要及时亮剑,进行追责,让庸官付出代价,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颁发“蜗牛奖”的反思和心得体会范文九

今年是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终期考评之年,兰州又一次站在了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关口。为了迎接这场大考,日前,兰州市创新模式,结合实地点位督查和档案资料报送情况,对成绩排名前列的单位颁发“骏马奖”,对排名倒数的颁发“蜗牛牌”。

顾名思义,“骏马奖”意味着蹄疾步稳、积极作为,而“蜗牛牌”则表明缓慢疲沓、不作为或慢作为。兰州市为接受监督测评的单位颁发两种截然不同的奖牌,目的很明确,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为创建文明城市凝心聚力。

质言之,“骏马奖”“蜗牛牌”是一种奖惩机制的形象化表达。事实上,自创建文明城市以来,这种奖惩以好差评、红黑榜等其他形式一直在执行,但是,“骏马奖”“蜗牛牌”的设立更为直观生动,光看名称,结果一目了然。仔细玩味,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

第一,奖惩分明,让督查测评更显实效。在人们习惯认知中,总是易于接受熟悉的事物,马和蜗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非常熟悉的动物,以其命名有利于提高辨识度、认可度。看到“骏马奖” “蜗牛牌”,让人联想到两种动物,即使不看测评数据,两者的快慢高下立见。结合“周调度、月通报、季推动”的创建工作机制,更好发挥督查测评的实效。

第二,形象直观,让创建工作更接地气。互联网时代,人的审美趋向于趣味化,萌、好玩成为人们评判一个事物好坏的标准之一。我们不难发现,从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电商、门户网站等取名习惯借用动物名称,其中的用意不言自明。说白了,公众还是喜欢接地气的表达。“骏马奖”当然是进取向上的正面形象,即使“蜗牛牌”是相对负面的评价,但想到蜗牛本身的形象,它即使慢,也在努力负重前行,还有提高改进的空间,不至于一棒子打死。鼓励先进也不放弃后进,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整体创建工作的推进。

第三,转变方式,是精细化管理的体现。公共管理的高效运行,有赖于部门管理手段、方法、模式的转变提高。具体到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层面,兰州市政府部门牵头抓总,相关责任单位贯彻落实,市民群众身体力行,只有全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会达到预期的创建目标。“骏马奖”和“蜗牛牌”的设立,便是精细化管理的证明,也体现了兰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对兰州市来说是一场分毫必争的大考,也是一场你追我赶的大赛。眼下进入7月上旬,时间紧,任务重,各部门、各单位需上下联动、同频共振,摒弃蜗牛爬坡的慢思路,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发扬不需扬鞭自奋蹄的骏马精神,高标准、高水平完成好各项创建任务,为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姿添彩。

颁发“蜗牛奖”的反思和心得体会范文十

近日,浙江省缙云县两家单位因推进改革、项目工作进展缓慢,被书记县长颁发“蜗牛奖”。这一做法在各地引发广泛讨论。

人皆有羞耻之心。设立“蜗牛奖”并公开颁奖,在兄弟单位与民众面前“红脸出汗”,并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这一措施的确能让“慢作为”者警醒起来。其他干部见证“颁奖”、表态发言全过程,也能起到“奖励”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很多干部坦言要“马上办、抓紧干,否则要得‘蜗牛奖’”。

“蜗牛奖”是对“庸者下”的重要补充。党中央提出“能者上、庸者下、优者奖、劣者汰”,树立了鲜明的干事创业和选人用人导向。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六稳”“六保”繁重任务,没有开拓进取、雷厉风行的作风是不行的。现实中个别干部不思进取慢作为、遇到矛盾绕着走,虽算不上“庸者”,但也对事业发展、民生福祉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然而这样的行为又够不上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不能“下”或者“汰”。给“慢作为”者颁发“蜗牛奖”,既是对干部的一种提醒,也是防止“慢作为”向“不作为、乱作为”演变的有力措施。

当然,颁发“蜗牛奖”也要十分慎重,要确保“蜗牛”名副其实。要按照有关文件明确的负面清单,结合工作实际进展情况和群众反映,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联合多部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程序进行核实认定,并结合“容错纠错”机制,综合考虑“慢作为”是由于个人主观原因多一些,还是确实存在无法克服的客观原因,确保事实准确、程序严谨、干部服气、群众公认。既不“误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又找准遇着矛盾摆一摆、碰到困难放一放的“慢作为”者,敲敲“蜗牛”的壳。

同时,“蜗牛奖”不能一发了之。评定“蜗牛奖”只是一种手段,治本之策还在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能力提升,让“慢作为”变“马上办”。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干部树牢宗旨意识,增强推动发展等不起慢不得、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紧迫感,让“马上办”成为一种习惯。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培训提能,必要时候,派出工作指导组和基层干部一块干、一起拼,更好帮助“蜗牛”们跑起来。要强化干部责任心和执行力,以科学的考核、正确的用人导向、合理的工作部署、充沛的资源保障,促使干部自觉“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要把“优者奖”落细落实,让“马上办、办得好”的干部有面子、得实惠,培养激励更多勤政为民的“孺子牛”。一段时间后,如果“蜗牛奖”获得者工作态度明显转变、工作实效明显提升,还可以适当的方式“摘帽”正名,引导干部知耻后勇,奋发作为。

颁发“蜗牛奖”的反思和心得体会范文10篇相关文章:

★ ...一课心得体会怎么写

★ 学习强国心得体会优秀范文800字10篇

★ 最新不忘初心个人心得体会学习收获范文10篇

★ 学习强国的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00字精选10篇

★ 防疫期间的感悟和心得体会范文5篇

★ 2019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范文

★ 201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 《榜样4》观看感悟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篇

★ 最新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篇精选

★ 央视开学第一课2020观后感与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