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奥尔夫音乐舞台剧培训心得
“忠孝安邦,礼乐治国”是儒家所推崇的思想,六艺中“礼、乐、射、御、书、数”乐则是指音乐,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音乐的推崇。而现在教育政策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发展,小升初艺术特长生的实施,让我对音乐教学的道路,看到了一道曙光。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幼儿园奥尔夫音乐舞台剧培训心得,希望能帮助大家!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舞台剧培训心得1
暑假参加了中国奥尔音乐教学法的培训,这也是我自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参加这种教育性质的培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两年来,自认为在音乐教育这条路上才迈开我的第一步。从我第一次上讲台,不知音乐课从何讲起,胡乱的东拼西凑完成一节课,到拿到优质课的第二名。感觉自己已渐渐步入正轨了,初步了解音乐课的模式。然而,这次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后,却发现音乐课的模式远不像我想像的那样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老师稳站讲台,学生端正坐好就算是一节音乐课,这仍然是在传统音乐课的模式中徘徊,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二十世纪流传甚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三元素融为一体,而将三元素紧密连接的核心要素便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但很多音乐教师认识到这点却不知如何去上好这节课,以至于一讲到音乐理论的东西,学生就会感觉音乐课没有趣味,老师讲得没劲,学生也不愿意听。但是这次培训后,让我从中感受了许多新鲜的东西,从而开始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声势
身体原本就是一件乐器。我们知道嗓子可以用来唱歌,然而除嗓子外,人的手、脚、腿、头等都可以做乐器,不但如此,还有高低音的区别。如,捻指可以是高音,因为声音集中,响亮;跺脚可以是低音,声音厚实,还有拍手拍腿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这些声势加进来,没有太多的技巧,或理论性的东西,确给教学增添了许多色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难度的可以做到,并且还能凑成一个多声部出来。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声势用得非常多,如:节奏训练,用声势伴奏——做固定音型,为奏乐的准备,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声势的练习也是学习打击乐器的铺垫,基础。当教师开始用声势引导学生时,那他也开始了节奏的训练,无形中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我们强调将理论的东西淡化,转为实际操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高音乐兴趣。
二、即兴创编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让学生自主参加音乐活动,而不是一味地观看或听。通过学生自由的,自主的设计音乐活动才能真正体验、感受音乐,才会从中有效地达到音乐的教学目的。如在探索声音课堂上,安吉丽娅老师风趣的表演了一段声音戏剧,让我们开怀大笑了一阵,但是我们从中很快知道了声音的魅力,接着她从中选五个人到台上盘腿坐下,每人心中想一个声音,如嗡嗡,喵喵,哎呀,哦,啊等等,但是声音不能与别人相同,而安吉丽娅则当起了乐手,每拍一个人的头时,就会发出一个声响,连续的按节奏拍的话,就成了一曲美妙的乐曲。这个游戏让大家都想跃跃欲试,老师说光只有声音不行,还要有情节。于是大家七八个人一组,自己分工,一些人做声响,一些人表演。展示时,每一组都表现的超乎想像。三打白骨精,嫦娥玉兔,腊笔小星都搬上了舞台,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故事。在这堂课中,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用声音,这个声音应该表现什么,如何适当的加入声音,全是学生自己去想像去创编。得到的效果却极佳。
三、打击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打击乐器是一大特点,因为它强调了节奏,所以打击乐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打击乐器分为鼓类,木质类,金属类,散响类。这四种打击乐器构成了奥尔夫打击乐合奏的基本编制,一般与身势对等的是跺脚——皮革;拍腿——金属或木质;拍手——木质或散响类;捻指——散响类或金属类,构成四个基本声部。在《春节序曲》、《鸭子拌嘴》中,李妲娜老师把这些打击乐器运用的淋漓尽致,前一曲突出了喜庆,热闹,所以尽量将鼓和锣来烘托气氛,而在第二曲中则把原曲改成了回旋曲式,加入了ABC三个插部——引子、嬉戏、尾声,A+B+A+C+A+D+A,而这三个部分都用小镲表现出来,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当然,这些对于小孩子来说会有点难,但是这种教育方法确实能将音乐课变得灵活,形式多样。
当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中国音乐教育现状来说不能说全盘吸收,有些东西运用起来很困难,就像打击乐器,如多学校考虑到经费问题,不能提供相应的条件,但是其中许多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从而更好的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舞台剧培训心得2
上周有幸参加为期2天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专项培训,使我对奥尔夫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培训中,尚永娜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各种课例,新颖的形式、轻松的氛围,深深吸引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奥尔夫的魅力,体验到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更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和启迪。
自己第一次接触奥尔夫是在大学的时候,当时就非常喜欢奥尔夫,喜欢上奥尔夫课。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把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不同的游戏、舞蹈、情境表演等方式展现出来,让人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下牢固的掌握这些音乐知识,并学会运用。这样的方式是不同于死记硬背的,是孩子、大人、甚至是老人都乐意接受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中学习。
通过尚老师的专项培训,我了解到奥尔夫音乐的材料应该是多样性的,学习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各种多样性的结合,形成了奥尔夫音乐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不但培养孩子的感受、欣赏、表现能力,而且还综合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在欣赏课的教学中加入奥尔夫的元素,尚老师对《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进行教学时,采用情景教学以小矮人的故事代入音乐,使孩子们更形象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图谱的欣赏以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感受音乐;在与舞曲对比时,分别从情绪、色彩、旋律线来分析音乐。这些方法都是值得学习的,在今后的欣赏课中都是可以借鉴的。在音乐课中是可以通过语言、声势、律动、旋律、打击乐器、舞蹈、情景表演等方式来进行学习的。
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是一种过程性的教学,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你学会了不一定会教好学生,它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深厚音乐功底,才能通过崭新的教充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全面有效的、生动有趣的音乐教育。因此,今后我在音乐教学上要不断去实践,不断去探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使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并热爱音乐。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舞台剧培训心得3
什么是奥尔夫音乐?以前只是听说过但是对这个音乐体系一无所知。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的培训,让我了解奥尔夫音乐。
回想自己以前组织的音乐活动,最多的就是填鸭式教会孩子一首歌曲。偶尔也会以游戏的方式教孩子,但是孩子学到的东西很有限,除了一首歌似乎没有其他什么了。
然而这次的培训让我知道了,哪怕是一首超级简单的《母鸭带小鸭》也可以变成一节很有意思的课。根据节奏利用呼啦圈带孩子进入情境,在玩中巩固节奏让孩子们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两种不同的速度。除此之外还设计了一些节奏游戏,虽然没有强调让孩子唱歌,但是一节活动下来孩子们都会唱了。
好多节课听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一节课有好多可挖掘利用的地方,有好多的游戏形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体验。
还有一点就是奥尔夫的“人体乐器”。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很注意让幼儿探索自己的身体,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的综合性,将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让孩子对音乐产生极大兴趣,从而提高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舞台剧培训心得4
暑假参加了中国奥尔音乐教学法的培训,这也是我自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参加这种教育性质的培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两年来,自认为在音乐教育这条路上才迈开我的第一步。从我第一次上讲台,不知音乐课从何讲起,胡乱的东拼西凑完成一节课,到拿到优质课的第二名。感觉自己已渐渐步入正轨了,初步了解音乐课的模式。然而,这次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后,却发现音乐课的模式远不像我想像的那样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老师稳站讲台,学生端正坐好就算是一节音乐课,这仍然是在传统音乐课的模式中徘徊,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二十世纪流传甚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三元素融为一体,而将三元素紧密连接的核心要素便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但很多音乐教师认识到这点却不知如何去上好这节课,以至于一讲到音乐理论的东西,学生就会感觉音乐课没有趣味,老师讲得没劲,学生也不愿意听。但是这次培训后,让我从中感受了许多新鲜的东西,从而开始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声势
身体原本就是一件乐器。我们知道嗓子可以用来唱歌,然而除嗓子外,人的手、脚、腿、头等都可以做乐器,不但如此,还有高低音的区别。如,捻指可以是高音,因为声音集中,响亮;跺脚可以是低音,声音厚实,还有拍手拍腿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这些声势加进来,没有太多的技巧,或理论性的东西,确给教学增添了许多色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难度的可以做到,并且还能凑成一个多声部出来。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声势用得非常多,如:节奏训练,用声势伴奏——做固定音型,为奏乐的准备,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声势的练习也是学习打击乐器的铺垫,基础。当教师开始用声势引导学生时,那他也开始了节奏的训练,无形中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我们强调将理论的东西淡化,转为实际操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高音乐兴趣。
二、即兴创编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让学生自主参加音乐活动,而不是一味地观看或听。通过学生自由的,自主的设计音乐活动才能真正体验、感受音乐,才会从中有效地达到音乐的教学目的。如在探索声音课堂上,安吉丽娅老师风趣的表演了一段声音戏剧,让我们开怀大笑了一阵,但是我们从中很快知道了声音的魅力,接着她从中选五个人到台上盘腿坐下,每人心中想一个声音,如嗡嗡,喵喵,哎呀,哦,啊等等,但是声音不能与别人相同,而安吉丽娅则当起了乐手,每拍一个人的头时,就会发出一个声响,连续的按节奏拍的话,就成了一曲美妙的乐曲。这个游戏让大家都想跃跃欲试,老师说光只有声音不行,还要有情节。于是大家七八个人一组,自己分工,一些人做声响,一些人表演。展示时,每一组都表现的超乎想像。三打白骨精,嫦娥玉兔,腊笔小星都搬上了舞台,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故事。在这堂课中,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用声音,这个声音应该表现什么,如何适当的加入声音,全是学生自己去想像去创编。得到的效果却极佳。
三、打击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打击乐器是一大特点,因为它强调了节奏,所以打击乐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打击乐器分为鼓类,木质类,金属类,散响类。这四种打击乐器构成了奥尔夫打击乐合奏的基本编制,一般与身势对等的是跺脚——皮革;拍腿——金属或木质;拍手——木质或散响类;捻指——散响类或金属类,构成四个基本声部。在《春节序曲》、《鸭子拌嘴》中,李妲娜老师把这些打击乐器运用的淋漓尽致,前一曲突出了喜庆,热闹,所以尽量将鼓和锣来烘托气氛,而在第二曲中则把原曲改成了回旋曲式,加入了ABC三个插部——引子、嬉戏、尾声,A+B+A+C+A+D+A,而这三个部分都用小镲表现出来,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当然,这些对于小孩子来说会有点难,但是这种教育方法确实能将音乐课变得灵活,形式多样。
当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中国音乐教育现状来说不能说全盘吸收,有些东西运用起来很困难,就像打击乐器,如多学校考虑到经费问题,不能提供相应的条件,但是其中许多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从而更好的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舞台剧培训心得5
怀着激动地心情来到了北京,开始了五天的奥尔夫音乐教师的培训。这让我又想起高三时,为了考大学而选择独自外出学习的那半年,虽然最终填报志愿时选择留在了生我养我的地方,但是在那半年里,我成熟了许多,见识了许多,更加懂得了亲情的无价。只有自己变得强大了,才能打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句话,不好听却很现实。
“忠孝安邦,礼乐治国”是儒家所推崇的思想,六艺中“礼、乐、射、御、书、数”乐则是指音乐,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音乐的推崇。而现在教育政策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发展,小升初艺术特长生的实施,让我对音乐教学的道路,看到了一道曙光。来学习来充电是正确的选择。
再来说说这次的学习吧,期待许久啊,看着让自己有点肉疼的学费,但是想想可以学到自己一直想学习的内容,还是值得的。简单的介绍下,那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吧。
现下流行的音乐教学法中,以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匈牙利柯达伊教学法,瑞士达尔克沃兹教学三大音乐教学体系为主。主要来说说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创建。奥尔夫音乐教育倡导元素性的音乐思想。奥尔夫认为,元素性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而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语言为一体的整体的艺术。通过这些整体的艺术活动,加上鼓、木槌、木块以及钟等节奏感强的乐器,孩子们学会了音乐结构以及如何保持同一个节拍。这种方式是团队体验,孩子们通过歌唱、游戏、合韵脚、跳舞等活动学会了参与和协作。
奥尔夫体系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就是即兴的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最直接的形式。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孩子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孩子的音乐体验、尝试音乐创造的能力。
奥尔夫的元素性思想使音乐真正回归于人的'本性的追求。奥尔夫的家乡是德国,因此,许多教学活动是以他家乡的语言、童谣、谚语、民歌和舞蹈为基础教材的。奥尔夫认为,每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应采用这种方式。
奥尔夫还强调,音乐教育所应重视的是创造过程对人的影响和审美经验给人带来的感受与体验,这正是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区别所在。在音乐创造性活动中没有对错,而是能够使体验者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表达了自己的独创、个性,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在采用创造性活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凡事能够自由地表达、表现自己,情感得到充分宣泄的孩子,他们容易解脱心理的紧张压力,获得情感的自由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终生的快乐、自信和成功。这也是柯达伊与奥尔夫的创造性音乐活动给我们带来的最有价值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