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心得体会500字精选
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心得体会500字精选7篇
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心得体会500字怎么写呢?教育工作者教书,更是育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牢记育人使命,以身作则,勇于担当,不忘教育的初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心得体会500字,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心得体会500字精选篇1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刚刚过了白露,便觉得和夏日不同了。几场秋雨下过,天气终于悄没声息地渐渐凉了下去,这个漫长的夏季里留下的酷热印记也开始逐渐隐去,一种“热来如山倒,热退如抽丝”的感觉油然而生。天,渐渐凉下去了;心,却渐渐热了起来。
在育人之途上披星戴月,辛勤跋涉,蓦然回首,不知不觉间已经走了很远很远,在这期间,有过疑惑,有过困倦,有过惆怅在心间,然而,保持行进的姿态始终不变,从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岁月径直走向两鬓灰白的壮年。因为一颗心不变,所以一路前行就有了动力之源。
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是啊,我们当初因何而出发呢?我们现在究竟是否还能够记起?我的脑海里倏忽之间一下跳出一个近来的热词—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古人解释华严经的一个名句,“初心”者,何也?窃以为是指与生俱来的人的质朴、善良、忠诚、进取、宽容之心,是人们最初的理想、目标和准则。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刚刚起步时,人们还能够凝神聚力,一门心思地朝着理想目标大步流星地奔去,而当渐走渐远时,那心中的目标却渐渐迷离,脚步也放慢下来,曾经的蓬勃旺盛的活力变得疲敝而缺乏生气。
不忘初心,育人路上勇奋进。在前行的路上,我们不妨常回头看看自己的足迹,仔细梳理一下心中的记忆。不忘初心,就是始终不要再行进中迷失自己;不忘初心,就是要把教育的理想信念点燃在心里,用激情做前进的内驱力。只有不忘初心,才能不迷失自己,也才能够保持新鲜的活力和蓬勃旺盛的朝气。不为懒惰找理由,要为前行找动力,怀揣梦想,风雨兼程,才能在三尺讲台上谱写无怨无悔的乐章。
不忘初心,育人路上勇奋进。无论走得多远,都要常回头看看,只要一颗心不变,就如同大海航行中看到了航标灯一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心中自会产生力量,不断进取,一路攻坚克难。心若在,梦就在,奋进的决心不会改。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当初的誓言;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良训,就是用洪荒之力去克服艰难险阻,冲破一个个险关。
不忘初心,育人路上勇奋进。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在前进的路上牢记目标,不会“乱花渐欲迷人眼”,不会把教书育人的事业等同于“为稻粱谋”。不忘初心,才能够在漫漫长途跋涉中,做到“行百里者半九十”,才能在行进中牢记自己的目标,既有良好的开始,又有完美的结束。不忘初心,就能够在心中始终点燃一盏明灯,照亮着前进的路程。
不忘初心,育人路上勇奋进。
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心得体会500字精选篇2
“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本人认为,新时期师德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忠于教育事业,是教师必不可少而且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热爱教育工作,才能积极地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才能自觉地、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才能苦中有乐,无怨无悔。许多老教师都说,从教几十年来,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离不开孩子,离不开教育工作岗位,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每当看着孩子们由单纯、幼稚变得成熟健壮时,每当看到孩子们进步、获奖时,我们心中总是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觉得付出再大的艰辛也值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切体会到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教师,特别是尚思小学的老师,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里,推行”尚学、尚进、尚思、尚行”的教育目标,努力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更是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光荣使命,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心得体会500字精选篇3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被赋予神圣的使命,绝大多数教师工作认真,兢兢业业,责任感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师的内在涵义。但是,现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教师体罚学生,校园冷暴力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范跑跑事件在社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这也是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的。师德建设顺应潮流,势在必行。通过几个月的深入学习,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做到:立德树人,以德立教。
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学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学人员这一职业的神圣性在于,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他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只有热爱学生,搭建起教育教学的桥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学人员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力量。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推动教育走向成功。
三、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作为教学人员,最基本的条件是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而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的作用地位更大更高。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表率。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教育示范作用。其次,教师要做到举止文明,庄重自持。教师的礼仪是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规范在工作、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良好做法。最后,教师的要加强自律。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不止在学校,也在学校之外的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之外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加强自律,以自己毕生的道德实践维护教师的高尚职业形象和荣誉。
四、教师应充实自身教学知识
曾经有位学生在周记里这样写:教师总是用自己已学的固定的知识来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不思进取。他的话引起了我极大的思考,没错,教师不应该只满足自身所学的知识,应该利用空余的时间多看一些有用的书,多参加一些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我相信,我们教育者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勇于拼搏,一定会给学生起一个良好的道德示范作用的。
五、具备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我们要学习孟二冬老师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这种可贵的精神来勉励自己。
“立德树人”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指向,“育人”是要通过人(教师)去进行的,但在教师自身的“灵魂”遭到社会普遍质疑、“补课经济”盛行的今天,“立德”:要先立教师之‘德’、立“人类的灵魂”之‘德’,立作为教育主体之‘德’。即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执教、以‘德’上岗。也即要——以‘德’立教。只有做到立德树人,以德为本,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才能更好地培养一代又一代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心得体会500字精选篇4
为加强老师职业抱负和职业道德建设,解决我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扬老师立德树人、以身作则的作用,全面提高训练质量,推动学校进展目标的实现。学校自今年9月起深化开展了以“立德树人,师德师风”为主题训练,通过参与动员学习,提高熟悉;对比检查,民主评议。使我对开展这次活动,对老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更深刻的熟悉。现将个人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喜爱训练事业是为师之根
“百年大计,训练为本。”老师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盼望。对我们自己而言,或许就是一个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珍贵的青春,还将连续付出我们一生的心血。我们选择了训练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乐观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或许,和社会上的所谓“金领”、“白领”相比,我们的工资不够多;或许,和政府官员、经理老板相比,我们的地位也不够高。但教书是我们安家立命之本,我们别无选择,愿我们在同学的精神世界里连续我们的生命,欢乐的工作,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岗敬业,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停留在口头上,更要把它熔铸在我们的生命里。
二、关爱同学是为师之魂
现代训练家夏沔尊说:“训练之没有情感,没有爱,犹如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训练。”老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在健壮成长的孩子。假如说才智要靠才智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培育。曾有个同学对我说:老师,我们就喜爱你教我们。“为什么呢?”我问她。她欣喜地说:你对我们多好啊!从来没有卑视我们。说实话,我做了些什么呢?真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从不放任自流,敬重他们,公正公正。你也会因此得到他们的敬重。每次从校内走过,同学发自肺腑一声声“老师”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不要埋怨同学不懂感情,不要埋怨一代不如一代,而要问问,我们付出了多少情感。浙江高校教授郑强有个理论:中国同学小时候太舍命,长大后就失去拼搏的欲望。国外孩子则相反。这或许可以解释有些差生最终进展很好的缘由。爱同学吧,不要有条件。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影响力有限,但很多力量有限的人行动起来,这个世界就有了转变的盼望。在我的身边,很多老师关爱同学的行动震撼着我的心灵。学校的`那些班主任老师,在实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坚持跟班作业,严爱结合,恩威并施,从心灵深处训练同学,的确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在新的历史时期,训练有了新的特点,爱同学有了更深的内涵。我们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假想中醒悟出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观赏、公正公正、敬重同学,成为同学的伙伴,成为同学的伴侣,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杨林柯精辟地论述:“训练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才智、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同学学会独立思索、独立推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顽强的人。”一个好老师,会让同学一生受益。
三、努力学习提升素养是为师之本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学高为师。俗话也说,要想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都在强调,作为老师要有丰富的学问,过硬的素养。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1、让读书丰富自己。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自认不够格。我总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提高自己,但的确还很不够。多读书是有效的方法。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学问储备,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分析力量,健全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改作业始终是我最麻烦的工作,随着积累的增多,现在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高屋建瓴时,肯定也能让同学有更深刻的熟悉,或许我们的人格魅力会成为同学人生旅途的明灯。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训练科技事业的全国模范老师侯伯宇,在被病魔熬煎的晚年,仍手不释卷,指导同学,即使卧床之际,自己已不能看书,就让同学读给他听,敦促同学连续完成手头的学业。他把科学讨论当作最大乐趣,把攀登科学高峰当作最大追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体现了一代学问分子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毅力。我们向侯伯宇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的人格品质。
2、让学习让充实自己。
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学问,还需要肯定的心理学、训练学学问和因材施教的本事。老师就是一个一般人,并不是圣人。我们都盼望自己的同学是最优秀的,从领导到家长也都要求我们把同学管理得最好、教得最好。但总是事与愿违,我们总有恨铁不成钢的不平衡心理,在训练教学行为上表现为没有急躁、方法简洁,甚至违反训练教学原则出口伤人、出手打人。要平衡我们这种心理,就要时时告诫自己,要允许同学犯错!试想想,同学在学问上不犯错,他们岂不是可做你的老师。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了解同学的心理特点,提高自己的熟悉和师德修养,设身处地为同学着想,把为同学服务做到实处。只有这样做,同学在训练中不但端正了自己,还学到了宽容和理解。因学问受益的人不简单遗忘老师,因得到做人道理并行轨迹的人永久感谢老师。时代在进展,同学在变化,老阅历、老方法也会遇到新问题,不适应新的环境。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精通教学业务,这样,更新观念,变训练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授人以渔,引导同学全面进展。
3、让熬炼强健自己。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想为训练事业多作贡献,还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所以,要坚持熬炼,乐观响应“每天熬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
四、个人在师德师风方面的不足和差距
经过这段时间的师德师风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在含义,也更加糊涂的熟悉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自身要求高度不够。平常对自身根据一名合格老师的标准要求的多,根据一名优秀老师,甚至模范老师的标准要求的少,存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懒散思想。
(二)理论学习深度不够。课堂标准,只停留在同学接受上,对教材、专业钻研不够,以致使所学专业趋于荒废的危急。
复始的备课,上课,或者就是永久也干不完的行政工作,从事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偶而写一些教研论文,也是评职称所需,没能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的结合起来。
师德,不是简洁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学问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育,需要训练,更需要的是——每位老师的自我修养!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钻研业务,爱岗敬业,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高尚的师德,和万千同仁一起撑起训练的蓝天!
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心得体会500字精选篇5
为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传承师德精神,充分展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深刻诠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10月22日,三里畈中心小学举行了以“润泽杏坛、以教养德、不忘初心、逐梦前行”为主题的师德讲堂活动。
本次讲堂培训学习有“宣讲政策、自我反省、感恩分享、学习模范、朗诵经典、谈感悟、表承诺”七个环节。
副校长罗朝晖同志为大家解读了本次培训学习的整体设计和目标定位,重点强调了学员们的学习目标:一是获得道德理论的提升;二是挖掘典型优秀的闪光点;三是切实提高自身师德修养。还用《论语》中“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句子勉励各位教师。指出,师德讲堂是一个非常神圣、庄严的精神殿堂,大家要精心倾听宣讲,虚心学习,参加各个环节的活动,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学校校长何先忠同志带领大家共同进行微政治学习。师德建设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灵魂。强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道德基因的传播者。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副校长方胜兰同志带领大家共同学习重要讲话:“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
平凡和伟大之间,距离并不遥远。在平凡的岗位上,涌现出一批兢兢业业,辛勤付出的师德楷模。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引导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砥砺前行,在平凡岗位中实现人生梦想。师德标兵熊玉华同志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故事。一名模范就是一座精神丰碑,一个故事就是一曲感人肺腑的心曲。模范的故事荡涤心灵,凝聚情愫。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忘师者之心,不忘传道、授业、解惑之职,以心灵去触摸心灵,以智慧去启迪智慧,相信最终会方得学生、家长的青睐与信任。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大家高声朗诵经典《师说》,进一步增加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领悟。
不忘初心,用师德铸就人生丰碑;爱岗敬业,让梦想在奉献中闪光。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牢记使命,把工作当做乐趣,在工作中寻找幸福,把爱岗敬业牢记心中。
道德重如山,师德贵似金。校长何先忠为此次道德讲堂做了精彩的总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用我们的劳动,用我们的赤诚,面对我们的事业,面对我们的工作,面对我们的学生。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不忘初心,笑对生活,心中有爱,在奋斗中寻找幸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坐而论道不行,坐享其成更不可能。希望参加培训的每一名教师都能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心得体会500字精选篇6
教育本身就是大善大美的事业。教师教育,就是要把教育这个大善大美的事业落到实处,传递善念、播种善念,不断放大正能量,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校园环境。传递善念,就是说,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要向受教育者传递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向受教育者传递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传递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创新创造新的财富、追求向往美好理想生活的执着精神。播种善念,就是说,教师教育要在受教育者的心灵上播种善念、种上绿树鲜花香草,使他们懂得--人要生活在道德境界之中,像马克思在作职业选择时所说的. “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而给全人类带来幸福”那样,凡事都要从善意出发体谅对方的难处、凡事都要得理也让人,多做好事、多做实事、多做利他的事,不断积小善、求大善,去不断放大正能量,建构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校园环境。总之,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传递善念、播种善念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树立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与事为善、与时为善的理念。
善行执教,必须以善为教的起点、以善为教的归宿点。善行执教,关键在于将善的理念落实在行善的实际行动之中。教师身为教育者,自己执教要从善意出发,把自己摆在和学生相同的人格高度,向他们讲清楚从善的重要性、必要性。如,一个讲道德的人,人们会愿意与他进行交往。这就意味着,他有更多的成长成才的资源和机会,他有更多的贵人会帮助他,他的人生事业就更容易获得成功。在自己的执教生涯中,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比如,有一位女同学,她从重庆市考入江西九江一所高校的英语专科专业学习,专升本考入赣南师范学院的英语本科专业学习。在赣南师范学院学习的时间里,我上了她所在班级的公共必修课。我发现,她上课比别的同学更加认真,而且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思考问题;特别是在课间休息时,别的学生在玩,而她却主动去请教老师、和老师探讨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学校里,学生有礼貌、虚心地问老师问题,那个老师不会倾其所知告诉自己的学生呢!后来,我还发现,她在赣南师范学院读英语专业本科的时候,还同时报考了自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在赣南师范学院毕业时,她三喜临门--拿到了英语专业本科、自学本科的毕业证书和重庆市某大学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这位女同学拿着大学专科的录取通知书从重庆市来江西读书、又从江西拿着硕士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回到重庆市大学读书的实例告诉人们一个基本的道理:一个讲礼貌、尊敬他人的学生,他就拥有更多的成长成才的资源和机会,他会有更多的贵人会真诚地去帮助他,他的人生事业必定能够不断获得成功。
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心得体会500字精选篇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人们不会忘记那个寓言般的故事:“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幼儿园?最重要的东西?看似矛盾的回答中,这位诺奖获得者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然而,透视目前教育中的一些现象,似乎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南辕北辙。比如,门庭若市的“培优班”,挤破头的“小升初”,减不下来的大书包,追逐名利的办学机构……种种现象似乎都指向一点,“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结果呢?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去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上去。否则,扶起摔倒的老人还需要大讨论?“小悦悦”事件还会发生?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令人难忘:“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成才,先成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舍己救人的“最美中学生”龚钰犇,剐蹭宝马后留言赔偿的扬州小伙徐砺寒……道德模范的力量远胜只知读书的.考试状元。
立德树人,入心为要。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包围,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教育,或许能用分数“考出”高低,但无法将“德”字镌刻在孩子们心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严格的考核管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正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